孔子的礼乐思想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研究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研究孔子礼乐治国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孔子治国的思想中可以看到他对礼乐的强调,这也是他认为实现“仁政”的关键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孔子的礼乐思想,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他的思想的实践应用。
首先,孔子认为道德规范是治理国家的核心。
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并避免冲突和混乱。
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礼仪规范,希望通过这些规范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
例如,孔子在《论语》中说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其次,孔子的礼乐思想强调的是礼仪的作用。
他认为人们的言行举止应该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孔子的意图是通过这种礼仪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并借此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例如,孔子在《论语》中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再次,孔子认为音乐是治国的一种重要手段。
他认为,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调节人们的情绪,同时适合于人们心情的变化,以致更好的感受到理念、情感,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有更深刻的领悟。
因此,他特别强调音乐的作用,在治国中大力推广音乐。
“乐以达治”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
例如,孔子在《乐记》中说:“乐者,心之所善也,俗成而骥成,以精神为治矣!”第四,孔子的礼乐思想还突出了人的修养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成功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的文化素质。
因此,他主张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和人才培养。
“教化有三亿之德,又何劳于行!”最后,孔子的礼乐思想还强调了对领导者的要求。
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坚强的领导能力,同时还需具备威信和人缘,才能在治国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此外,领导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需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支持。
例如,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瞻前而不忘后,参辕之卒,以补精兵之虚。
”总之,孔子的礼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来理解古代中国人对于治国理政的看法。
论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
论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摘要】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礼乐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在孔子看来,礼乐在美学思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一种对人生美好的追求和实践。
孔子对礼的理解强调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礼是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
而对于乐,孔子强调其对人的情感和心灵的熏陶作用。
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美并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品质的体现。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为人们指引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研究和传承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礼乐,美学思想,思想概述,地位,理解,乐,美,认识,当代价值观,影响,当代社会,启示。
1. 引言1.1 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概述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孔子看来,礼乐是维护社会秩序、培养个人品德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道德完善的必要手段。
他认为,在礼乐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规范准则。
孔子也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从而追求内在的美感和人格的完善。
在孔子看来,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的道德行为和个人修养中。
他认为,真正的美是内在的美,是品德的美,是道德修养的体现。
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追求内在的美德和道德境界,而非外在的虚荣和物质追求。
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强调了人的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礼仪规范和道德行为,对当代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的美学思想也为人们提供了追求内心美、追求完善自我的指导。
2. 正文2.1 礼乐在孔子美学思想中的地位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乐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孔子看来,礼乐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和礼节,更是对人性的教化和修养的重要手段。
孔子礼乐思想
孔子的礼乐之道是指导人们社会 生活,人际关系和人生的思想体 系,它是仁、忠、孝、中和治国、 法律经济、军事、教育、史学、 诗歌、音乐,尊敬鬼神等等的主 要标准,它要求人们饮食要合礼, 穿衣要合礼,仆御、睡觉、坐席、 会友、谈吐等等都必须要合礼, 礼的重要性不仅高于其他诸道德, 而且范围的广大也几乎是无所不 包的,并且有没有礼是人与禽的 区别。
的 和 也 孔 是 发 谐 是 子 和 展 社 高 的 谐 , 会 度 礼 的 坚 正 人 乐 秩 持 是 性 思 序 和 需 化 想 , 人 谐 要 的 是 无 与 发 这 人 对 论 自 展 两 文 人 是 然 , 点 关 们 规 的 就 , 怀 高 范 和 要 社 。 度 上 谐 促 会 礼 理 还 。 进 发 乐 性 是 人 展 思 化 精 与 的 想 秩 神 人 本 主 序 上 的 质 要 的 , 和 是 体 规 而 谐 人 现 范 构 , 们 的 , 建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怀揣着和谐社会的美 信而好古”,生活于 好理想,孔子通过对 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 礼乐文化的发扬,希 的确没有制作新的礼 望人们能够和谐的生 乐,在他看来,制作 活。通过对孔子思想 礼乐是圣人之事,而 的传承,延伸出了 他自己从不敢以圣人 “以人为本”的思想, 自居。但他绝不是泥 正是这种思想,才有 古不化者,这是思想 了今天我们的和谐社 家,是哲学人。他提 出:人而不仁,如礼 会。 何?人而不仁,如乐 何?
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传承延伸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和谐社孔子的礼乐之道是指导人们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和人生的思想体系它是仁忠孝中和治国法律经济军事教育史学诗歌音乐尊敬鬼神等等的主要标准它要求人们饮食要合礼穿衣要合礼仆御睡觉坐席会友谈吐等等都必须要合礼礼的重要性不仅高于其他诸道德而且范围的广大也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并且有没有礼是人与丽芳
孔子礼乐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礼乐思想的现代意义
,内容为
孔子礼乐思想提出:“礼为万物之本,乐为天下之乐”,强调礼
仪和乐德的重要性。
孔子礼乐思想的现代意义是让人们重视道德标准、尊重道义,以正确的价值观维护公共秩序。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孔子礼乐思想是一种以道德理想为核心
的传统文化,它从无形中影响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孔子礼乐思想给我
们的教育提供了指导,让人们更加关注道德和礼仪,有助于培养文明
教养。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讲,孔子礼乐思想让人们学会尊重他人,无论
是社交场合、家庭还是工作单位,孔子礼乐思想都能给人们树立友好、忠诚、礼貌的习惯。
同时,遵守此思想,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再者,孔子礼乐思想也有助于个人发展。
孔子礼乐思想崇尚以“诚”去待人、以“信”为贯,特别是遵守“礼”的原则,让人们更
有恒心、更有责任,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礼乐教育,才能成就自己。
总而言之,孔子礼乐思想既是我们道德文明丰富而悠久历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符号,它对社
会秩序的保障,对个人发展的熏陶,都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只要
每个人以孔子礼乐思想为准则,践行礼仪乐德,社会文明程度就会不
断进步,社会运行就会更加和谐、秩序良好。
孔子对礼乐的评价
孔子对礼乐的评价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礼乐的评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尊重。
他认为,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是对孔子对礼乐的评价的一些详细解读:
首先,孔子认为礼乐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家庭、国家和天下。
而礼乐则是一种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的方式。
例如,参加宴会和礼仪活动时要讲究礼仪和规矩,不仅可以展示出个人素质和修养,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
此外,孔子还认为,学习乐曲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和情感能力,让人更加聪明和感性。
其次,孔子认为礼乐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会逐渐丧失,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礼乐则可以借助形式和仪式来传承文化,让后人记住自己的历史和根源。
孔子认为,礼乐应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方式,让后代子孙知晓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更加珍视和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
最后,孔子认为礼乐可以提高社会秩序和治理效率。
在古代社会中,礼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规范社会生活秩序和行为准则,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例如,王朝会举行一些礼仪活动,如祭
祀和祈福,这些仪式除了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之外,还可以加强大家的集体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综上所述,孔子认为礼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社会秩序和治理效率。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孔子的这些思想中汲取养分,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发展。
孔子乐教思想述评-精品文档
孔子乐教思想述评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音乐家和礼乐教育家,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他人,其中的“乐”是诗、歌、舞、表演等的综合体。
孔子明确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教育宗旨。
孔子认为“乐”可以陶冶人和感化人,能包括和渗透到与人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
孔子这种乐教思想具有现代的美育意义,郭沫若先生对其“乐”有最为精到的说明:“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的很广。
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
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
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
”乐作为中国古代典型的美育,既包括艺术教育,又包括一切使人感到愉悦的其他教育。
一、孔子乐教思想的基础1.对古代乐教的传承我国古代教育是以乐作为中心的。
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称为古歌和古乐舞。
从原始社会至夏、商时代,比较大型的乐舞有《云门》《咸池》《韶》《夏》《大?C》等。
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把礼和乐结合起来,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等级化的礼乐制度,作为区分等级、调和矛盾、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手段。
《周礼?春官》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周代的教育主要在“成均”中进行,由乐官之长大司乐负责。
礼乐教育的内容据《周礼?春官?大司乐》是:“以乐德教国子,中和?~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咸》《大磬》《大夏》《大?C》《大武》……”这些说明了我国古代以乐作为教育的中心。
春秋时期,学术下移,不少儒者兴办私学,其中以孔子最著名,他按照周代形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设课,体现了他对古代乐教的传承。
2.对“乐”的内涵的认识乐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浅谈从《八佾》看孔子的礼乐思想
浅谈从《八佾》看孔子的礼乐思想摘要:通过对《八佾》篇部分文献进行分析,从审美规范、审美态度和审美理想三个层面对孔子的礼乐思想进行诠释。
关键词:《八佾》礼制礼乐先秦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为维护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和谐统治,周公旦制礼作乐,成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以及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统治者常用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的统治目的,因此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而孔子则是周礼最伟大的拥护者之一。
作为教育家,他拥护制礼作乐的礼乐思想,常以音乐培养学生,强调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在音乐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提出自己的主张。
其思想受礼的制约,为政治服务,主张恢复周礼,重返周王政治权威下的社会秩序。
《论语》是一部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的伟大作品,同时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反映出他在政治上崇尚“以政以德”,音乐应当受礼制的约束,为政治服务,并且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的作用。
其中《八佾》篇对孔子的礼乐思想有较为全面的展示,是其整体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缩影,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孔子的礼乐思想与周公的礼乐思想有所不同,他将礼乐施用的对象扩充为全体社会成员,并且在传统礼乐的影响下,把周公宣传的外在伦理关系内化为普通民众的道德自省与“克己复礼”的主体自觉。
下面本文将从审美规范,审美态度和审美理想三个层面对其礼乐思想进行诠释。
一、审美规范: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句话表达了对季氏享用礼乐规格僭越的强烈不满。
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权利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的礼仪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音乐。
除八佾制外,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享用的音乐也不一样。
所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
“八佾”是古代的一种礼乐用舞,一佾八人,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白虎通·礼乐篇》提到:“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所以别尊卑。
从《乐记》看孔子的礼乐思想
从《乐记》看孔子的礼乐思想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先秦诸子的音乐思想,更为深度地反映了音乐的创作、表演、鉴赏等本质和规律。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角度展开论述,因而其认识不仅具有独特的价值,并且体现为很强的人文现实针对性,在思想史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奠定了整个古代社会的音乐思想及相关文化心理的基础。
到春秋末期,由于“礼崩乐坏”,礼乐制受到冲击,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礼乐思想虽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思想,但他认为礼乐的重要性应超过等级制所允许的范围,这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
那么,孔子的音乐思想是怎么样的?让我们穿过历史,重回春秋时期的孔子与其《乐记》。
孔子简介及其音乐思想1.孔子的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有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弟子有三千余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2.孔子的音乐思想孔子的音乐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礼乐”二字,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他固执地用礼的尺度作为人行动的准则,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就是乐必须服从于礼。
礼在孔子学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礼并不是孔子衡量事物的最高尺度,他的最高尺度是“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仁者,爱人”,这是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提出过的人性准则。
孔子认为礼和乐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并且存在密切的联系,不可分割。
孔子还提出了音乐美的标准——“尽善尽美”,并且把音乐列为教育课程,强调了音乐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孔子礼乐思想的总结句子
孔子礼乐思想的总结句子孔子的礼乐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通过对礼乐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和原则,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规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孔子强调了礼乐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他认为,礼乐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石,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的来源和指南。
只有通过恪守礼乐之道,人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并达到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其次,孔子强调了礼乐的教育功能。
他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礼乐,人们能够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个人修养。
礼乐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形式,更是一种道德教化和价值观的传承。
通过参与各种仪式和活动,人们能够培养出尊敬长辈、友善待人、追求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此外,孔子的礼乐思想强调了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长辈、敬重上级、友善待人,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会风气。
孔子主张“有恒产者有恒亲,与彼同好而求之者,虽尧舜不能之”(《论语·八佾》),强调了亲情和友情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的重要性。
此外,孔子还注重了礼乐与政治的关系。
他认为,通过宣扬礼乐,规范人民的行为和思想,能够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孔子提出“君子务本”,强调君主应以身作则、以德治国,通过自身的榜样和德政来影响和感化民众,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主张建立有序和谐的政治体制,并提出了“仁政”、“君子治国”等一系列观点和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孔子还注重了礼乐与个人修养的关系。
他认为,通过参与礼乐活动,人们不仅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品德,还能够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礼乐的实践能够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进而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孔子的礼乐思想是针对中国古代社会及个人行为和修养的一套规范与倡导。
他通过对礼乐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伦关系、教育、政治和个人修养的理论和原则,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礼乐思想的总结
孔子礼乐思想的总结孔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被後人尊稱为“圣人”。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尤其是他的礼乐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孔子礼乐思想的总结:孔子的礼乐思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尊重,认为礼乐能够调和社会关系、增进人际和睦。
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就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这样才能够保持社会稳定和和谐。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举止要符合规矩,举止要庄重得体,行为要有分寸,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认为,人们在礼仪的规范下,能够服从社会秩序,按照规矩来行为,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孔子的礼乐思想还包含着对人性的理解和引导。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只要受到正确的引导,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道德教育,人们可以被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做一个有道德、有涵养的人。
他提出了“敬”的观念,认为在面对长辈、师长或尊贵的人时,应该表现出敬意和恭敬。
这种敬意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有助于人们培养出善良、正直的品格。
孔子的礼乐思想还包含了对音乐、舞蹈和艺术的重视。
他认为,音乐和舞蹈能够提升人的情操和品味,促使人们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精神。
他认为,通过欣赏音乐和舞蹈,人们能够培养出一种优雅、自信、和谐的气质。
此外,孔子还主张要培养青年人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创造美,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孔子的礼乐思想反映了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以及音乐艺术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通过礼仪的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引导,可以调和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孔子的思想为后来的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塑造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仁”,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
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
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
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礼乐为教”思想中的“礼”、“乐”来自于殷周时期的礼乐制度,选取殷周时期研究其起源;将“礼乐为教”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孔子时期作为探究重点;汉代作为“礼乐为教”思想与政治统治融合的关键时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
孔子生活的时期为西周后期,史称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一再强调,夏、商、周三代中,最灿烂、最文明的时代就是周公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具有完整的礼乐制度。
而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时代。
这一矛盾,促使孔子对“礼乐”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能否把“礼乐”与教育联系起来。
以《左传》为例,它在叙事后都有君子的评论,对于事件的评论,最常出现的通常是“礼也”、“非礼也”,即符合道德与不符合道德,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礼乐”依然作为评价人、事的道德标准。
孔子为什么强调礼孔子重视礼的原因是孔子认为“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例子
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例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有关治国理政的观点和原则。
其中,他倡导的礼乐治国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列举十个例子,展示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一、尊重礼仪孔子强调君主应该尊重礼仪,成为人民的楷模。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规范,以示榜样。
只有君主本身遵守礼仪,才能引导人民遵守礼仪,从而实现治国理政的目标。
二、重视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民的道德、智慧和能力,使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孔子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双向互动和相互影响。
三、注重音乐孔子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感染人心的艺术形式,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他主张君主应该注重音乐的表演和鉴赏,通过音乐的力量来影响和激励人民,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凝聚力。
四、倡导谦逊孔子强调谦逊的美德,他认为君主应该虚怀若谷,不自高自大,以平和谦虚的心态对待人民和政务。
谦逊使得君主能够更好地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推动国家的发展。
五、推崇忠诚孔子强调君主和臣子之间应该建立忠诚的关系。
他认为君主要以德治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忠诚。
而臣子则应该对君主忠诚,尽心尽力为国家服务。
忠诚是实现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关键。
六、倡导公正孔子主张君主应该行使公正的权力,对待人民公平公正,不偏袒个人或特定阶级的利益。
他认为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基础,只有在公正的治理下,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七、强调道德孔子认为君主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道德的楷模和典范。
他主张以德治国,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影响和约束人民的行为,从而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政治局面。
八、重视仪式孔子强调仪式的重要性,认为仪式可以表达人们的敬意和诚心,加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
他主张君主应该注重仪式的规范和庄重,通过仪式来展示国家的威严和统一。
“六艺”与孔子的礼乐思想
“六艺”与孔子的礼乐思想摘要:“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创办私学教授“三千弟子”时的六种教学科目。
礼与乐互为表里,是成“仁”的桥梁。
在古代中国教育演变中,在其他各艺相继泯灭被逐放出教育科目的过程中,礼、乐始终顽强地占据着儒学传承的核心位置,为六艺中生命力最强。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因而,孔子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对礼、乐的教育上。
关键词六艺孔子礼乐思想一、礼乐制度下的“六艺”内容“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创办私学教授“三千弟子”时的六种教学科目,每门课程除了各尽其职外,还必须符合礼的规范。
(一)礼与乐。
礼列于六艺之首,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礼即规范,伦理,道德等,内容及其广泛,包括各种宗法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
《周礼·春官》:“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也即将礼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种类型。
《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此周代之礼,春秋战国之时,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感性世界的形式化,成为个体与鬼神、祖宗、衣食、自然的关系纽带,个体与个体间的人际关系,成人、处世、立身的一种法则。
乐,六艺之二,指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活动,旨在陶冶人们内心情操,帮助人们修身立性,从而“心平德和”实现社会和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中庸之道”在音乐方面的体现,中庸之道渗透于音乐之中,音乐表现也要局于中庸之意,不难看出,中庸是礼的一种表现、而乐是配以礼实行的。
所谓:“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亲和,异则畏敬。
和亲则无怨,畏敬则不争。
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
”也即礼是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具有强制性,乐重于陶冶内心情感,使本就强制性的礼成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求。
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例子
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例子介绍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礼乐治国理念,强调通过规范的礼仪和和谐的音乐来治理国家。
本文将探讨孔子倡导礼乐治国的思想,并举出相关的例子,展示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孔子强调礼乐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规范的礼仪和和谐的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认为政治和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恢复和弘扬古代的礼仪乐器来解决,这些传统乐器与古代王朝的统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恢复这些乐器的演奏和传承,可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礼乐治国的例子例子1:孔子重视儒家经典《礼记》和《乐记》孔子非常重视儒家经典中的《礼记》和《乐记》,这两部书对于礼乐治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礼记》记录了古代礼仪的规范和意义,孔子认为通过遵守这些礼仪,人们可以明辨是非、尊卑有序。
《乐记》则详细描述了古代传统音乐的演奏方式和作用,孔子认为通过演奏这些古代音乐,人们可以陶冶情操、协调心境。
例子2:孔子推崇樂官和廩食孔子在提倡礼乐治国的同时,也重视社会中的特定职位和制度。
他强调樂官(乐官)的重要性,认为他们应该负责演奏古代音乐,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廩食”的概念,即为民众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他认为充足的食物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成长,从而为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例子3:孔子主张了孝道的重要性孔子还特别强调了孝道在礼乐治国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顺父母是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孔子经常强调儿女应该尽孝,孝敬父母是对天命最好的回应。
他认为通过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传承和弘扬正确的礼仪和音乐观念,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乐治国的影响孔子倡导的礼乐治国理念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治国理念不仅在古代中国政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对后世的政治思想、文化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影响一:政治实践孔子倡导的礼乐治国理念在古代中国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孔子的礼乐 与礼治秩序
孔子的礼乐与礼治秩序标题:孔子的礼乐与礼治秩序一、引言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体系中,"礼"和"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构建理想社会秩序的基础。
二、孔子的礼乐观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象征,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
“乐”则是情感的抒发,是心灵的净化,是人格的提升。
孔子强调“礼”和“乐”的统一,认为只有通过“礼”和“乐”的教化,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孔子的礼治秩序孔子主张以“礼”为治国的根本原则,他认为,国家的治理应该遵循“礼”的原则,做到上下有序,尊卑有别,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同时,他也强调了“仁”在礼治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实现了内心的仁爱,才能真正做到遵守礼仪,尊重他人。
四、孔子礼乐思想的影响孔子的礼乐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至今,孔子的礼乐思想仍然是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五、结论总的来说,孔子的礼乐思想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社会秩序和人类文明的独特视角。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六、参考文献[1] 孔子. 论语[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80.[3] 钱穆. 孔子传[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孔子文化知识点总结
孔子文化知识点总结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被称为“孔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孔子传统文化知识点包括思想、作品、教育、道德、政治等方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孔子文化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思想1. 仁爱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强调仁爱之道,要推崇爱人。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达到高尚的境界。
孔子提倡的仁爱之道,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 礼乐思想孔子重视礼乐的作用,认为礼乐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提出“礼之本在乎忠,信,善,义”,以德治国的思想。
孔子主张通过礼乐教化人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道德风尚。
3. 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忠信、孝悌,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作品1.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言行录的书籍,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以语录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包括了他的政治理念、伦理观念、社会道德和教育观念等。
《论语》成为孔子思想的重要载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2. 《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后来儒家学说的重要来源之一。
书中记载了孟子对与孔子思想相关的政治、伦理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孟子》在儒家经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教育1. 尊师重道孔子提倡“尊师重道”,认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师道尊严更是孔子所重视的。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他主张反省自身,注重人的自我修养,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对于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2. 教育理念孔子提倡的教育理念是立德、立言、立功。
孔子礼乐教化思想简析
216作者简介:罗丽娅(1979— ),女,汉族,湖北天门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教学。
课题项目:湖北警官学院第十四届“李昌钰工作室杯”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网络刑侦文学的兴起与影响研究”。
教化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儒家教化思想成形于孔子、孟子,他们在继承和发扬西周以来礼制原则和道德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比较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以“德”“礼”为核心内容、以“明人伦”为基本出发点的道德教化思想,从而奠定了儒家两千多年来道德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礼乐教化思想缘起(1)周代礼乐制。
“礼”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制约人的行为而出现。
据记载,商代已出现较为完备的祭祀制度。
周公制礼作乐,礼法制度渐趋完备。
“乐”与礼密切相关,在祭祀、朝聘、婚丧、乡射等诸多礼典仪式中,都离不开乐。
《礼记·乐记》中指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的本质重在区分等级贵贱,乐的本质在于调和差异。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从对人的行为的调节来看,礼按照等级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乐则以艺术的形式进行情感熏陶,把礼的硬性规定柔化,变为人内心的自觉意识。
(2)孔子删诗书定礼乐。
孔子生活在周礼保存最完备的鲁国,他幼时即师从鲁国太师学礼,从理论到实践,“入太庙,每事问”,后还专程适周问礼,“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以完善鲁国礼乐。
孔子对“乐”也颇有造诣,他在问礼于周时,曾“访乐于苌弘”,探讨音乐韵律结构、音乐的作用;他还“学鼓琴于师襄子”,坚持对曲调、奏曲技巧、志趣神韵、乐曲形象要修习到有深刻认识的程度。
孔子晚年专力于教育和文化事业,为达成教育目标,曾修订六经。
他将“诗三百”全部重新加以配乐,“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模式就是诗教、礼教、乐教的相辅相成。
诗教重情感化育,礼教强调克己修己,乐教中和情感与理性,追求和谐。
礼乐思想名词解释
礼乐思想名词解释
礼乐思想名词解释
礼乐思想是指:主张以“礼”确定人的社会身份与规范人的行为;以“乐”陶冶人的心性与沟通人的感情。
儒家孔子认为礼乐教化可以使国家组织和社会关系达到一种有序
和谐的协调状态,儒家这种思想与价值取向,对今天和谐社会建设富有启示。
礼教主要从外规范和疏导人们的行为,乐教则从内陶冶和沟通人们的情感。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其中:“易为群经之首”,它是关于如何认识天命的重要哲学典籍,西周开创时曾对夏商的“卜问”方式总结和推演发展,形成“天命”的观念,总结为周易,孔子则进一步为其作上注解,成为儒家的易,它是理解其他经书的基础。
诗、书、礼、乐分别为为上古三代的诗文、史书、德训规章、祭祀仪乐的收录,它们是在西周之前的就存在的典章制度,包含了最早的祖先信仰和礼乐文化,孔子为它们加上注解。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中的“禮”——以《論語》爲例內容提要:都說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其實“禮”這個概念在孔子的思想中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孔子早年即以“知禮”出名。
可以說“禮”的概念貫穿了孔子的整個思想,在他思想的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禮”的痕跡。
本文將以《論語》爲主要研究對象,討論一下孔子思想中“禮”的概念。
關鍵字:孔子論語禮樂仁禮治禮樂教化孔子在“禮”方面主張恢復周禮,“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我從周。
”(《論語·八佾》)在本文中我將從三個方面探討孔子思想中“禮”的含義:首先,就是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禮儀、規矩。
其次,這個“禮”是一種指導人們修養的内在精神。
最後,我認爲“禮”還是一種有效的社會規範。
除此之外,我還想討論一下孔子思想中“禮”“樂”的關係,以及禮樂教化的作用。
一在《論語》中孔子也談到了許多關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禮儀的規定。
這些規定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覲見君王、主持祭祀,孔子都有提及。
比如,孔子認爲有的顔色的衣服是不應該隨便穿的:“紅紫不以爲褻服。
”(《論語·鄉黨》)又說:“羔裘玄冠不以吊。
”(《論語·鄉黨》)雖然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但是因爲他們是古時候的吉服,所以參加葬禮不能穿。
不但穿什麽衣服是符合禮的孔子要管,吃什麽東西,怎麽吃東西孔子也要管是不是符合禮。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
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論語·鄉黨》)不但和君主吃東西要這樣,自己在家吃飯也要守禮。
“食不語,寢不言。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論語·鄉黨》)吃個東西都要有如此多的規矩,就難怪孔子會“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論語·述而》)八成也是因爲講究太多禮儀,而沒什麽功夫和胃口去吃飯了吧!連穿衣服,吃飯這種日常小事都有如此多的要求,孔子對於待人接物的禮儀要求自然就更多了。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
與與如也。
”(《論語·鄉黨》)“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揖所與立,左右手。
衣前後,襜如也。
趨進,翼如也。
賓退,必複命曰:賓不顧矣。
”(《論語·鄉黨》)見了君主就一定要做出一副對君主尊敬無比的樣子。
就連自己生病在床,要使君主來看望自己也不能不遵守禮儀。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論語·鄉黨》)這也無怪乎孔子會發出“事君盡禮,人以爲諂也”(《論語·八佾》)的感慨。
要誰真的天天這樣做,肯定也會被人罵做作。
不但普通人他要管,連君主和君主自己老婆夫妻間怎麽説話,孔子也要管。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論語·季氏》)從上面的那些片段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形式上的禮的研究,但這並不是我想要討論的重點。
所以,接下來我們還是看看禮的另外兩個方面的含義。
孔子認爲“禮”不僅僅只是禮儀形式,更重要的是儀式后所蘊含的“禮”的精神。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論語·八佾》)爲什麽孔子不欲觀褅禮,是因爲主祭之人沒有誠意,只是敷衍了事,這是不合于禮的精神的。
外表儀式上看起來雖然沒什麽問題,但實質已完全不同,孔子看不下去才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因此孔子說“吾不與祭,如不祭。
”(《論語·八佾》)如果沒有誠意只是爲了滿足形式,祭祀之事都找他人代替,這祭了跟沒祭有什麽差別呢?“林放問禮之本。
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論語·八佾》)林放問孔子什麽是“禮”的根本,孔子認爲這個問題太大了,所以並沒有直接回答林放的問題。
只是說雖然在喪禮上不講禮節與不哀痛都是不符合禮的要求,但與其禮節做足了可是並不哀痛,還不如忽視了禮節但是真正哀痛。
從這裡也可看出孔子還是認爲“禮”的内在精神才是“禮”之本。
那麽是否可以只要禮的内在的精神卻忽略掉形式呢?“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貢認爲祭祀用羊太浪費了,被祭的祖先又不會真的吃,是不是可以去掉羊來節省一些費用。
要是按之前我們談到的説法,只要祭祀的心誠的話,其實去掉羊似乎也可以。
可是孔子這裡卻不同意去掉羊。
他認爲當時的人已經在内心沒有什麽禮的概念了,所以這個羊就是禮的一個象徵,要是連它都去掉了,禮就更難以維繫了。
所以,孔子雖然強調的是禮的内容,但同樣也重視禮的形式。
只有形式和内容兼備,才是真正完整的“禮”。
那麽這種禮的内在精神究竟是什麽呢?我認爲也許是“仁”。
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從孔子對於禮與仁的關係的論述中可以窺見一二。
我們都知道孔子對於人的修養方面的要求就是成爲君子。
而要成爲君子,我們從小都知道就是要達到仁。
但是,仔細得看看《論語》我們會發現,僅僅只達到“仁”的境界在孔子眼中是還不足以稱之爲“君子”的。
君子達到“仁”之後還必須達到的就是“禮”。
孔子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雍也》)在孔子的思想中,其實“仁”就好比“質”,“禮”就好比“文”。
要是只有“仁”而沒有“禮”就難免顯得粗野,要是“禮”過多,卻沒有“仁”作爲基礎,也難免陷於虛浮。
所以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這裡也可見孔子認爲禮是要建立在仁的基礎上。
先仁而後禮。
如果一個人不“仁”,“禮”和“樂”對他來講又有什麽用呢?但是一個人要是達到了仁,卻沒有禮也是不行的。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
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論語·衞靈公》)除此之外,孔子還曾過說人的根本在於孝悌之道,“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論語·學而》)而孔子也曾經用禮來解釋孝:“孟懿子問孝。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也就是說,仁的根本在於孝,而孝的根本又在於禮。
所以孔子才提出“克己復禮爲仁”的論斷:“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爲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顏淵》)顏淵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復禮就是仁。
爲什麽克己復禮就可以達到仁了呢?就像我們上面所講的那樣,仁和禮是密不可分的,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之上,禮是對仁的完善。
也可以這樣說,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標準,而禮就是體現仁的方法和形式。
禮本身就已經包含了仁的概念,所以只要能達到禮,自然而然也就能領會仁。
在孔子的思想中“禮”也是一種超越行政法律類似于倫理道德的社會規範的存在。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雍也》)作爲君子,不僅應該博學,同樣也應該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爲,只有這樣才可以算是不偏離正道。
可見在孔子那裏禮是具有一定約束性,可以用來約束人行爲的。
孔子認爲最理想的社會狀態應該是“禮治”的社會。
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爲政》)通過政令刑法來管理人民,只會使民眾有所畏懼,爲免於刑法而不去做犯法的事,但不會對不好的行爲產生羞恥心。
這樣只是使人民不敢做壞事,而非不想做壞事。
這是因爲法治是強制性的,依靠權力強制執行。
人民服從法制必然是被迫的。
而禮治則不同,禮治不靠權力,而是靠民衆自發地遵行。
所以他不像法治那樣難以控制,不會過於鬆弛就難以維持穩定,而過於強大又難免造成嚴刑峻法和專制獨裁。
法治是政治性的,而禮治則是社會性的。
政治的基礎在於社會,只有在社會之上才能產生政治。
所以只要禮治能維持這個基礎不坏,哪怕政治上出現一時的混亂,也不會動搖到一個國家的根本。
反之,禮樂崩坏,必然會導致天下大亂,這時候再想要挽救就會十分困難。
所以作爲執政者,不能僅僅把眼光局限于政治,更要著力于禮樂教化,才能使政治基礎穩固,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所以孔子認爲要從根本上維持國家的安定還要靠推行禮,使人人都能遵從禮,對做壞事感到羞恥就不會有人想做壞事,國家自然就會被治理好。
那麽禮是怎樣作爲社會規範來達到使國家長治久安的社會目的的呢?孔子認爲“禮”的實質在於能讓。
“子曰: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爲國,如禮何?”(《論語·里仁》)在階級社會中雖然有上下等級之分,但如果要是能以禮治國,使人人都禮讓對方,尊敬對方,才會使雙方關係融洽,社會和諧穩定。
在這種和諧的氣氛下,一切政治措施推行起來也會十分容易,國家自然就會安定。
“讓”的反面就是“爭”,爭就必然導致崇尚權力,自然會帶來社會的不穩定。
而且由這種強權推行的禮,必然是不讓之禮,這種禮,在孔子看來不配稱之爲“禮”。
所以孔子同樣強調“無爭”。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論語·八佾》)作爲君子不但於人無爭,於事同樣無爭,一切都應該禮讓。
就算是遇到比賽之類的競爭,也要始終保持禮貌。
所以這種無爭並不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而是一種君子處世的風度。
即使爭也要爭得合理,合禮。
而這些“讓”和“不爭”最終都是爲了達到“和”。
“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
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學而》)這句話雖然不是孔子說的,但是有子作爲孔子的學生,他的話一定程度上也能體現孔子的思想。
有子在這裡說禮的作用就是“和”,“和”就是講求中和。
要求辦事都能做到恰到好處,使各方都沒有矛盾,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維持。
而讓和不爭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各方矛盾,從而達到和。
四孔子常將“禮樂”並稱,談到孔子的“禮”就不能不提一下孔子的“樂”。
孔子本人在音樂方面就有很高的造詣:“子語魯大師樂。
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論語·八佾》)如果說孔子的“禮”代表的是規範性、理性的一面,那麽“樂”則代表了藝術性、感性的一面。
禮與樂之間的關係,與禮與仁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有相同之處的。
只有“樂”而沒有“禮”,只有藝術性的一面而沒有規範性,難免會落入淫靡;只有“禮”而沒有“樂”,只有規範性的一面而沒有藝術性的一面,那麽將會成爲枯燥的倫理説教,難免引起民衆的反感。
所以,孔子在強調“禮”的同時也注重“樂”,以期達到二者的平衡。
希望能通過禮樂教化,來陶冶學生的性情,完善人格修養。
孔子在衆多的樂中尤其推崇韶樂:“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顏淵問爲邦。
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論語·衞靈公》)爲什麽孔子如此推崇《韶》呢?其實者和孔子對於“禮”的態度有緊密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