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礼乐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思想中的“禮”
——以《論語》爲例
內容提要:都說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其實“禮”這個概念在孔子的思想中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早年即以“知禮”出名。可以說“禮”的概念貫穿了孔子的整個思想,在他思想的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禮”的痕跡。本文將以《論語》爲主要研究對象,討論一下孔子思想中“禮”的概念。
關鍵字:孔子論語禮樂仁禮治禮樂教化
孔子在“禮”方面主張恢復周禮,“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我從周。”(《論語·八佾》)在本文中我將從三個方面探討孔子思想中“禮”的含義:首先,就是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禮儀、規矩。其次,這個“禮”是一種指導人們修養的内在精神。最後,我認爲“禮”還是一種有效的社會規範。除此之外,我還想討論一下孔子思想中“禮”“樂”的關係,以及禮樂教化的作用。
一
在《論語》中孔子也談到了許多關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禮儀的規定。這些規定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覲見君王、主持祭祀,孔子都有提及。
比如,孔子認爲有的顔色的衣服是不應該隨便穿的:“紅紫不以爲褻服。”(《論語·鄉黨》)又說:“羔裘玄冠不以吊。”(《論語·鄉黨》)雖然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但是因爲他們是古時候的吉服,所以參加葬禮不能穿。
不但穿什麽衣服是符合禮的孔子要管,吃什麽東西,怎麽吃東西孔子也要管是不是符合禮。“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論語·鄉黨》)不但和君主吃東西要這樣,自己在家吃飯也要守禮。“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論語·鄉黨》)吃個東西都要有如此多的規矩,就難怪孔子會“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論語·述而》)八成也是因爲講究太多禮儀,而沒什麽功夫和胃口去吃飯了吧!
連穿衣服,吃飯這種日常小事都有如此多的要求,孔子對於待人接物的禮儀要求自然就更多了。“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論語·鄉黨》)“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複命曰:賓不顧矣。”(《論語·鄉黨》)見了君主就一定要做出一副對君主尊敬無比的樣子。就連自己生病在床,要使君主來看望自己也不能不遵守禮儀。“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論語·鄉黨》)這也無怪乎孔子會發出“事君盡禮,人以爲諂也”(《論語·八佾》)的感慨。要誰真的天天這樣做,肯定也會被人罵做作。
不但普通人他要管,連君主和君主自己老婆夫妻間怎麽説話,孔子也要管。“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論語·季氏》)
從上面的那些片段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形式上的禮的研究,但這並不是我想要討論的重點。所以,接下來我們還是看看禮的另外兩個方面的含義。
孔子認爲“禮”不僅僅只是禮儀形式,更重要的是儀式后所蘊含的“禮”的精神。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論語·八佾》)爲什麽孔子不欲觀褅禮,是因爲主祭之人沒有誠意,只是敷衍了事,這是不合于禮的精神的。外表儀式上看起來雖然沒什麽問題,但實質已完全不同,孔子看不下去才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因此孔子說“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如果沒有誠意只是爲了滿足形式,祭祀之事都找他人代替,這祭了跟沒祭有什麽差別呢?“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林放問孔子什麽是“禮”的根本,孔子認爲這個問題太大了,所以並沒有直接回答林放的問題。只是說雖然在喪禮上不講禮節與不哀痛都是不符合禮的要求,但與其禮節做足了可是並不哀痛,還不如忽視了禮節但是真正哀痛。從這裡也可看出孔子還是認爲“禮”的内在精神才是“禮”之本。那麽是否可以只要禮的内在的精神卻忽略掉形式呢?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子貢認爲祭祀用羊太浪費了,被祭的祖先又不會真的吃,是不是可以去掉羊來節省一些費用。要是按之前我們談到的説法,只要祭祀的心誠的話,其實去掉羊似乎也可以。可是孔子這裡卻不同意去掉羊。他認爲當時的人已經在内心沒有什麽禮的概念了,所以這個羊就是禮的一個象徵,要是連它都去掉了,禮就更難以維繫了。所以,孔子雖然強調的是禮的内容,但同樣也重視禮的形式。只有形式和内容兼備,才是真正完整的“禮”。
那麽這種禮的内在精神究竟是什麽呢?我認爲也許是“仁”。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從孔子對於禮與仁的關係的論述中可以窺見一二。
我們都知道孔子對於人的修養方面的要求就是成爲君子。而要成爲君子,我們從小都知道就是要達到仁。但是,仔細得看看《論語》我們會發現,僅僅只達到“仁”的境界在孔子眼中是還不足以稱之爲“君子”的。君子達到“仁”之後還必須達到的就是“禮”。孔子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在孔子的思想中,其實“仁”就好比“質”,“禮”就好比“文”。要是只有“仁”而沒有“禮”就難免顯得粗野,要是“禮”過多,卻沒有“仁”作爲基礎,也難免陷於虛浮。所以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這裡也可見孔子認爲禮是要建立在仁的基礎上。先仁而後禮。如果一個人不“仁”,“禮”和“樂”對他來講又有什麽用呢?但是一個人要是達到了仁,卻沒有禮也是不行的。“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論語·衞靈公》)除此之外,孔子還曾過說人的根本在於孝悌之道,“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論語·學而》)而孔子也曾經用禮來解釋孝:“孟懿子問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也就是說,仁的根本在於孝,而孝的根本又在於禮。所以孔子才提出“克己復禮爲仁”的論斷:“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顏淵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復禮就是仁。爲什麽克己復禮就可以達到仁了呢?就像我們上面所講的那樣,仁和禮是密不可分的,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之上,禮是對仁的完善。也可以這樣說,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標準,而禮就是體現仁的方法和形式。禮本身就已經包含了仁的概念,所以只要能達到禮,自然而然也就能領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