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的转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礼乐治国思想的转变

——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

容颜易老,韶光将逝,生命在飞逝的光阴中浮沉,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什么可以永存,除了精神和思想。虽经岁月的侵蚀,它仍能穿越时间的樊篱,激起一朵晶莹的浪花,闪耀出其内藏的光芒,如一颗石子掉落在人们的心潭,激荡起一圈圈的波纹……翻开泛黄的书页,随着文字,时间也仿佛“倒带”,即使隔着千年的阻隔,我们仍依稀可见那位慈眉善目的智者在讲坛上传道授业,在学生中解惑答疑、在烛光下奋笔疾书的“高大”背影!

《论语》这部孔子及其后学留下来的思想著作,虽只寥寥20篇,但留给后人的思考却是深远的。就《论语·先进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来说,文字多由对话构成,体现了其“语录体”的特点,文章整体平淡自然却含意隽永,信手勾勒出的先贤论志画面,确是引起了后世“喋喋不休”的争论,各种不同的声音,各咏其词,各唱其调,谁也说服不了谁。原有意义已不可考,既然是各抒己见,今天我也来“掺和一把”,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关于“吾与点也”,一般教材采用传统的理解,即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表明他主张以礼治国,正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所以孔子说“吾与点也”。我不能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因为我认为其他三子——子路、冉有、公西华字里行间亦体现了“礼

乐治国”的思想。子路在“可使有勇”的同时没有忘记“且知方(懂得礼义)也”;冉有谨慎谦虚,说道“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愿“端章甫”,“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而祭祀祖先、诸如诸侯会盟之类的外交活动都是“礼”的重要内容,且非常讲究礼、乐的运用与配合。可见,“主张以礼治国”并不是曾皙“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与点”的原因,我认为真正原因是:曾皙所说的建立“礼乐之邦”、“礼乐盛世”的方式或者说“以礼治国”的主体与其他三者不同。子路、冉有和公西华虽然具体的个人志向都不同——子路志在治理“千乘之国”;冉有志在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之邦;公西华志在为小相,参与“宗庙之事,如会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志在从政,通过辅助诸侯,实行“礼治”“教化”,最终建立稳定、富裕、文明的“礼乐大国”。而曾皙则不然,它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这样一个情景:暮春时节,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沐浴,在舞雩潭上吹风唱歌,然后回家……这显然是在“群雄逐鹿”、诸侯混战、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对近乎“乌托邦式”的礼乐社会的生动描绘——人人崇礼尚乐,生活悠闲安逸,快乐!前者入仕,以政治途径造就礼乐盛世,推行主体在于其所依赖的诸侯;后者不强调仕进,不依赖诸侯之势,而是将眼光着眼于平民大众,认为只要社会上习礼尚乐成风,礼乐盛世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恰恰是曾皙的这点与众不同,让孔子大为欣赏,不禁脱口而出:“吾与点也”!

那也许大家不禁要问了,孔子一向主张积极入世,而且也曾周游列国宣

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怎么会不欣然赞成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子的入仕之志呢?下面是一些理由。

(1)本文所记之事当发生在孔子晚年,因为据史考证,公西华成为孔门弟子当在孔子返鲁之后,即65岁之后。孔子为宣传自己的主张远赴列国,但他的主张却因为时代的原因不被看重,无法推行,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去鲁”近十年间,四处碰壁,晚年主张“不仕”,是有一定根据的。

(2)人的思想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进行,外部条件的转移和社会局势的转变化处于发展的动态中的,因此眼见依靠诸侯无望,其礼乐思想的延续性必然要求有新的实现方式和寄托。

(3)从全文来看:孔子谈话前,说“不吾知也”,叹息(诸侯中)没有人了解他、接受他的思想,这正是其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也是依据自己思想的倾向做出的不同选择,“悟以往之不是,知来者之可追”,叹三子,亦叹自己之过往,赞曾皙,亦自我思想之完善;最后回答“何哂由也”,“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而非诸侯而何?”,一方面强调“为国以礼”,一方面指出他们三者志在从政,本质上没有区别。因此,这种理解放在全文语境中来看,是说得通的。

总之,曾皙“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与点”的原因在于:建立礼乐盛世的重任不应该也不可能在诸侯的主导下完成,唯有将这种思想在社会上

普及开来,做到人人崇礼,人人尚乐,古礼才能复兴,和谐的社会图景才会出现!

最后,附加一点与本文观点无关的内容:我认为本文应该是有删减的,或者说内容记载是有遗漏的。这表现在全文最后两段,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孔子应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即可,可后面加了许多话,看来似与问题不符,翻译起来更让人不知其言所确指,上下文有些不衔接。我认为这可能是后学在回顾孔子言行之时,回忆和着笔处出现了遗漏……

(注:此文纯属个人独创)

姓名:张波

班级:中文0801班

学号:20082501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