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 美丽的花瓶 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教案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学习运用不同的美术材料创作出具有美感的花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瓶的基本结构,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瓶结构的把握和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美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花瓶实物、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橡皮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的花瓶,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花瓶结构(10分钟)结合实物,讲解花瓶的口、颈、腹、底等部位的结构。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如何用绘画工具创作一个美丽的花瓶,讲解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瓶2. 内容:1)花瓶的结构:口、颈、腹、底2)绘画技巧:线条、颜色、图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具有创意的花瓶2. 答案: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知识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绘画技巧有待提高,今后需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 展示与评价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创新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学会用不同的材料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花瓶的基本结构,能独立完成一个花瓶的制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学会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瓶的基本结构及装饰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有个性的花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花瓶图片、花瓶样品、各种装饰材料。
学具:彩泥、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花瓶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花瓶结构(5分钟)讲解花瓶的基本结构,包括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等,让幼儿对花瓶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装饰花瓶(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不同的材料装饰花瓶,讲解装饰方法,引导幼儿注意色彩搭配。
4. 幼儿动手制作(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花瓶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瓶瓶口瓶颈瓶身瓶底2. 花瓶装饰方法彩泥水彩笔剪纸贴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瓶,并进行装饰。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中,幼儿对花瓶的制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装饰过程中,部分幼儿的色彩搭配能力较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幼儿的色彩感知和搭配能力的培养。
课后,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花瓶,了解不同风格的花瓶,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花瓶的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中班美丽的花瓶教案

中班美丽的花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工课程第四章《多彩的装饰》,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创意花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彩搭配和装饰,培养审美观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花瓶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的花瓶、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制作材料,包括废旧瓶子、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制作精美的花瓶,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花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制作花瓶,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和技巧,强调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3. 学生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花瓶的制作并进行装饰。
5.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花瓶》2. 内容:a. 制作步骤b. 色彩搭配技巧c.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花瓶。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利用废旧材料和色彩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讲解和巡回指导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花瓶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
美丽的花瓶教案

美丽的花瓶教案美丽的花瓶教案美丽的花瓶教案篇1目的: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根据花瓶的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
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
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3.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过程:一、观察讨论1.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②这些花瓶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创作1.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①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②请1~2个幼儿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2.引导幼儿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①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②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③示范用水果网扎成“菊花”印画花瓶上的图案。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2.印花时要求幼儿注意优质画面的整洁。
四、讲评将幼儿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花瓶展览会”,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美丽的花瓶教案篇2目的: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根据花瓶的造型的几个部分及其变化设计花瓶。
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瓶。
2.绘画纸,油画棒,水粉颜料,勾线笔,用水果包装网扎成的“菊花”。
3.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过程:1.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②这些花瓶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创作1.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①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2篇)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教案标题:美丽的花瓶适用年级:大班(4-5岁)教学目标:1. 通过对花瓶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2. 通过制作花瓶的活动,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花瓶的形状、功能和种类。
2. 绘制和装饰花瓶。
3. 分享自制的花瓶作品。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花瓶。
2. 绘画纸、颜料、画笔、海绵。
3. 装饰用的贴纸、彩纸、丝带等。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花瓶的图片或实物,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鼓励幼儿描述花瓶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活动二:绘制花瓶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形状的花瓶图片,并解释每个形状的特点。
2. 供幼儿选择他们喜欢的形状,并提供相应的绘画纸和颜料。
3. 鼓励幼儿用画笔绘制出自己选择的花瓶形状,并用海绵涂抹颜料,创造出花瓶的质感。
活动三:装饰花瓶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花瓶的装饰样例,如贴纸、彩纸、丝带等。
2. 鼓励幼儿使用装饰材料为自己绘制的花瓶作品进行装饰。
3.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选择和搭配装饰材料,提供帮助和建议。
活动四:分享作品1. 组织幼儿合作,将各自装饰完毕的花瓶放在桌子上展示。
2. 让每个幼儿依次介绍自己的花瓶作品,包括所选择的形状和装饰材料,以及自己的感想和创作过程。
教学延伸:1. 教师可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实际的花瓶,与家人一起观察和品尝其中的花朵。
2. 继续探讨并展示不同材质、样式和颜色的花瓶,了解花瓶的文化背景和功能。
评估与反思:1. 观察幼儿的绘画和装饰技巧,评估其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2. 通过幼儿的介绍和讨论,评估其艺术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进步。
3.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美丽的雪花》文本,学生能够了解雪花的形态特征,掌握画雪花的基本技法。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花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花瓶的制作,并能够描述花瓶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花瓶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花瓶样品、彩纸、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2. 材料:彩色卡纸、废旧报纸、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花瓶样品,引导幼儿观察花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花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如使用剪刀、胶水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跟随操作。
4. 创作:幼儿根据示范,独立完成花瓶的制作。
5. 展示:将幼儿制作的花瓶进行展示,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花瓶的制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颜色的搭配和花纹的设计显得不够大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还需进一步加强。
今后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创作元素,如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具特色的作品。
3. 教学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的注意事项,确保教学活动安全有序。
六、教学拓展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花瓶展览会,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室,感受成为艺术家的乐趣。
2.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与幼儿一起制作花瓶,并将作品带到幼儿园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的花瓶制作技巧、创意表现、合作精神等。
美丽的花瓶教案及反思

美丽的花瓶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造型与空间》第三节《美丽的花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花瓶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花瓶的基本造型与设计元素,掌握花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瓶的历史文化,掌握花瓶的基本造型和设计元素,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制作花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提高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瓶的制作技巧,如比例、形状、装饰等。
教学重点:花瓶的基本造型和设计元素,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花瓶实物、制作工具和材料等。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风格的花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花瓶的历史文化背景。
(2)分析花瓶的基本造型和设计元素。
(3)讲解花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实践环节:(1)分发材料,学生自主设计花瓶草图。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2)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花瓶的历史文化2. 花瓶的基本造型与设计元素3. 花瓶的制作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花瓶。
2. 答案要求:花瓶造型独特,设计元素丰富,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花瓶的制作兴趣浓厚,但在比例和形状掌握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花瓶艺术,拓展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进行花瓶创作,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花瓶的基本造型和设计元素的掌握。
2. 花瓶制作技巧中的比例、形状和装饰。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1、我们平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瓶口、瓶颈、瓶腹)2、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幼儿动手尝试装饰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包、扎、绕的技能。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习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活动反思:首先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在这中美术手工活动幼儿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满高的,。
在此次活动中,并没有发现不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类似的美术活动,孩子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所以孩子们得心应手。
美工:美丽的花瓶-幼儿园美术教案

美工:美丽的花瓶 - 幼儿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花瓶的形状和颜色,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2.能够正确使用颜料和画笔完成简单的绘画作品3.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4.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二、教学准备1.画桌和画纸2.颜料和画笔3.带花瓶的真实花朵或图片资料4.讲解花瓶形状和颜色的PPT课件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美丽的花瓶,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花瓶的外形、形状、颜色以及花瓶中的花等,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制作花瓶让学生使用颜料和画笔在画纸上绘制与花瓶相似的形状,可以在此过程中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画画方法。
3. 绘制花卉教师提供带花瓶的真实花朵或图片资料,并讲解花朵的形态和颜色,然后让学生使用颜料和画笔在自己的绘制的花瓶中绘制花朵,可以在此过程中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和颜料,绘画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4. 创意体现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在花瓶上添加装饰物或花卉的细节,完成自己的美丽花瓶作品,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多想一些独特的点子来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5. 展示分享让学生向同伴展示自己的花瓶作品,并共同回顾并讨论这个活动的收获,这个过程可以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同时也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
四、教学评价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绘画与美丽的花瓶和花卉交流,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培养自信和创意。
同时在教师的辅导下,孩子们也可以从中学会绘画技巧和认识色彩。
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根据完成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手画的勾勒、色彩搭配和创新点滴进行肯定,对不足之处予以帮助和指导。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花瓶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花瓶第一章:活动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花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热爱,增强幼儿的手工制作兴趣。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各种形状的花瓶图片、彩色纸张、剪刀、胶水、蜡笔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手工制作区,光线充足。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花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瓶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3.2 制作花瓶:教师示范制作花瓶的步骤,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花瓶。
step1:选择一张彩色纸张,剪出一个花瓶的形状。
step2:在花瓶上画上喜欢的图案。
step3:用胶水将花瓶的底部粘贴起来,制作成立体的花瓶。
3.3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花瓶创意比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花瓶。
4.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花瓶,增进亲子关系。
5.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2 教师对幼儿的制作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3 整理手工制作区,收拾教具。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观察法: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6.2 操作法: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幼儿动手实践。
6.3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和作品。
第七章:安全注意事项7.1 确保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7.2 提醒幼儿小心操作,避免将蜡笔或颜料弄到身上或地上。
7.3 活动前后检查教具,确保没有锐利的边角或小零件。
第八章:评价与反馈8.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挥。
8.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作品的创意、颜色搭配和手工技巧。
8.3 反馈环节: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欣赏不同款式的花瓶,了解花瓶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美丽的花瓶。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和理解花瓶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美丽的花瓶,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瓶的形状、颜色、图案的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花瓶的特点,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美丽的花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花瓶实物、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花瓶,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让幼儿初步感知花瓶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
2. 实物观察(5分钟)出示花瓶实物,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花瓶,引导幼儿说出花瓶的形状、颜色、图案等。
3. 示范讲解(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美丽的花瓶,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步骤一:用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花瓶的轮廓。
步骤二:用画笔蘸取水彩颜料,填充花瓶的颜色。
步骤三:用细笔描绘花瓶的图案和细节。
步骤四:为花瓶添加适当的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4. 幼儿实践(10分钟)让幼儿按照示范的步骤和方法,自己动手绘画美丽的花瓶。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花瓶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以及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花瓶》2. 板书内容:(1)花瓶的形状:圆柱形、圆锥形、方形等。
(2)花瓶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等。
美工:美丽的花瓶-幼儿园美术教案

美工:美丽的花瓶-幼儿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本教学是针对幼儿园大班年龄段设计的美术课,旨在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学习绘画的基础技能和色彩的运用,让他们在进行绘画的同时了解花瓶的形态,培养自己对美感的敏感和感受。
通过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A4纸•彩笔•水彩笔•小型花瓶(可选)具体教学内容步骤一:影视资料欣赏在进行绘画教学之前,先要让幼儿了解花瓶的形态和样式,可以通过影视资料让他们感知花瓶的美丽和特点。
幼儿们可以形象地认识花瓶的样式,并感受到美的表现方式。
步骤二:形状练习幼儿可以通过分析现实花瓶和影视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形态,然后进行形状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彩笔展示不同形状的花瓶,让幼儿们认真观察,然后在纸上练习画不同形状的花瓶。
步骤三:色彩探索在幼儿熟练掌握花瓶的形状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与水彩笔和颜料进行互动,从而促进幼儿探索和尝试。
幼儿可以通过混合颜料,使用不同的颜色,来绘制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瓶。
步骤四:创意发挥在幼儿初步完成花瓶的形状和色彩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创作。
让他们自己想象一下花瓶的样式或者其他创意点,来绘制花瓶的画。
这将促进幼儿的自由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并在画作中让他们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和领悟。
教学评价•在影视欣赏的环节中,幼儿们大多表现积极,并记录下令他们感兴趣的画面。
在亲手练习花瓶、探索颜料和色彩的过程中,幼儿们很快形成了初级的绘画技能。
而当幼儿们进入自由创作时,很多孩子成功地表现出了他们自己的美术风格。
•教师需要多加引导,帮助幼儿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画作。
教师也应该对幼儿的画作进行积极鼓励,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满足感和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后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后的任务,如策展、家庭作业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幼儿参观展览的任务,培养幼儿观察、理解、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让他们在独立思考和表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小班美术《美丽的花瓶》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术《美丽的花瓶》教案(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家园》,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花瓶的外形特征,学习运用彩泥、水粉等材料制作花瓶,培养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瓶的结构特点,能够描述花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水粉等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瓶的制作方法与技巧,颜色的搭配。
教学重点:花瓶的外形特征,彩泥、水粉等材料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花瓶实物或图片、彩泥、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剪刀等。
学具:彩泥、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花瓶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瓶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观察到的花瓶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花瓶的结构特点,示范制作方法与步骤。
学生观看示范,了解制作过程。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领取材料,按照示范步骤制作花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花瓶制作,互相欣赏、交流。
教师挑选几份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瓶》2. 内容:花瓶结构特点制作步骤颜色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花瓶。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结合个人喜好,自由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颜色搭配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花瓶,观察不同风格、材质的花瓶,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制作花瓶,激发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花瓶的制作方法与技巧,颜色的搭配。
《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

《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2、通过欣赏和与教师的对话,体验不同造型和装饰所带来的美感。
3、对操作活动感兴趣,能细心地装饰。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花瓶若干。
活动过程:1、展示四个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比较独特的花瓶,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这是什么?”“这些花瓶美吗?”2、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表述。
“你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你觉得这个花瓶那里最美?”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启发:“哦,你喜欢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态吗?”“你觉得这样的造型像什么?”“这个花瓶上用了那些颜色?这些颜色用在一起好看吗?给你什么感觉?”教师小结。
3、出示其他花瓶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幼儿欣赏经验。
“这个花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4、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形式创作花瓶。
“今天我们欣赏了各种花瓶,我们也要来自己装饰花瓶。
可以用线描装饰画的方法、水粉画的方法还有直接在瓶子上装饰的方法,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区展览。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评价活动。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今天我们创作了一个自己的花瓶,感觉怎么样?”活动反思:首先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在这中美术手工活动幼儿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满高的,。
在此次活动中,并没有发现不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类似的美术活动,孩子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所以孩子们得心应手。
小班美丽的花瓶教案

小班美丽的花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工教材第四章《手工制作》,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彩纸、胶水等材料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花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花瓶的基本结构,知道花瓶可以美化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彩纸、胶水等材料制作花瓶。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幼儿创造美好事物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瓶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掌握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花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的花瓶、彩纸、胶水、剪刀、尺子等。
学具:每位幼儿一份花瓶制作材料(彩纸、胶水、剪刀、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精美的花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花瓶的外形特征,让幼儿知道花瓶可以美化环境。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详细讲解花瓶的制作方法及步骤,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制作要领。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花瓶。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图案,让幼儿参照图案进行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5. 展示评价(5分钟)幼儿完成花瓶制作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花瓶2. 板书内容:1)花瓶的结构:底部、瓶身、瓶颈、瓶口。
2)制作材料:彩纸、胶水、剪刀、尺子等。
3)制作步骤:①剪出花瓶各部分形状;②用胶水将各部分粘贴在一起;③装饰花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花瓶,并装饰美化。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花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掌握了花瓶的制作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胶水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练习。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三篇)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美丽的花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线条、颜色和形状表达花瓶的美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体验创意美术创作的乐趣。
3.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花瓶的形状、线条和颜色。
2.通过创造性手工制作花瓶,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铅笔、水彩笔、色彩纸、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几幅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描述花瓶的形状、线条和颜色。
Step 2 操作指导(2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彩色纸制作花瓶的形状。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花瓶形状,使用彩色纸剪刀剪成相应的形状。
3.学生将剪好的形状贴在纸上,形成花瓶的基本形状。
4.要求学生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给花瓶上色,创造出想象中美丽的花瓶。
Step 3 创作实践(30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选择不同的材料和装饰品,为花瓶制作装饰。
2.鼓励学生利用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创意装饰。
3.要求学生在花瓶周围绘制花朵或其他植物,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花瓶作品。
Step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学生个别展示自己制作的花瓶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美的感受。
Step 5 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提醒学生,美丽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美的事物,并用创意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精心制作出美丽的花瓶作品。
通过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环节,学生能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美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更加独立、创造性的艺术思维。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花瓶的形状、颜色和材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审美情趣,让幼儿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花瓶的形状、颜色和材质2. 手工制作花瓶的基本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花瓶的形状、颜色和材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手工制作花瓶的过程中,让幼儿掌握基本技巧,发挥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花瓶样品、彩纸、剪刀、胶水、蜡笔等。
2. 材料:每人一份手工制作花瓶的材料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花瓶样品,引导幼儿观察花瓶的形状、颜色和材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技巧讲解:讲解手工制作花瓶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
3. 制作过程:步骤一: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彩纸,剪出花瓶的形状。
步骤三:鼓励幼儿用蜡笔在花瓶上绘制图案,装饰花瓶。
步骤四:让幼儿用胶水将花瓶的各个部分粘合在一起。
4. 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5. 教学反思:针对本次教学,思考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制作过程,增进家长对幼儿成长的关注和支持。
2. 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欣赏到幼儿的作品。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挥情况。
2. 收集幼儿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进步。
3. 听取家长和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延伸:1. 开展花瓶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表达对花瓶的认识和喜爱。
2. 组织家庭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花瓶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精选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花瓶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花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瓶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图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花瓶的制作技巧和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花瓶的形状、颜色和图案的认知,以及动手制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花瓶实物、制作材料(如彩泥、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彩泥、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图案的花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花瓶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图案,并示范制作过程。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注意观察教师操作的细节。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自己的花瓶图案。
学生根据设计图案,运用不同材料进行花瓶制作。
4. 制作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花瓶的基本形状、颜色和图案2. 制作步骤3.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花瓶。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所学知识,运用不同材料制作花瓶。
2. 作业题目:为自己的花瓶设计一个独特的图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制作花瓶的技巧和图案设计的思路。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花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定。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

2024年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花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花瓶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装饰花瓶,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瓶的基本形状和结构,能独立完成一个花瓶的绘画作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花瓶的形状和结构的把握,以及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提高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花瓶实物、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课件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形状和风格的花瓶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瓶及原因。
2. 知识讲解(1)介绍花瓶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方法。
3. 例题讲解现场演示如何绘画一个花瓶,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花瓶的绘画作品。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花瓶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 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方法。
3. 绘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画一个美丽的花瓶。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学生独立完成的花瓶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如彩泥、废旧物品等)制作花瓶。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的花瓶作品。
(3)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正确识别并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工美丽的花瓶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艺术领域有一节《花瓶设计与装饰》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画本上设计出了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花瓶,活动结束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
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搜集了各种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装饰出来的花瓶还具有实用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创造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1、我们平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
(瓶口、瓶颈、瓶腹)
2、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幼儿动手尝试装饰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包、扎、绕的技能。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习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
秋游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秋游》的一段录象。
3、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
(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
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
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中央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五、作品欣赏与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