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塔问题2
汉诺塔问题数学解法
汉诺塔问题数学解法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难题,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常见算法题目。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将三个塔座上的圆盘按照一定规则从一座塔移动到另一座塔,只能每次移动一个圆盘,并且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大圆盘在小圆盘下面。
为了解决汉诺塔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递归的概念。
递归是一种问题解决方法,其中问题被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小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
在汉诺塔问题中,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来实现移动圆盘的步骤。
设有三个塔座,分别为A、B、C,并且初始时所有的圆盘都在A 塔上,我们的目标是将所有的圆盘移动到C塔上。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最小的圆盘称为第1号圆盘,次小的圆盘称为第2号圆盘,以此类推,最大的圆盘称为第n号圆盘。
解决汉诺塔问题的数学解法如下:1. 当只有一个圆盘时,直接将它从A塔移动到C塔,移动结束。
2. 当有两个或以上的圆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移动:(1) 先将上面n-1个圆盘从A塔移动到B塔(借助C塔)。
(2) 将第n号圆盘从A塔移动到C塔。
(3) 最后将n-1个圆盘从B塔移动到C塔(借助A塔)。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将n个圆盘从A塔移动到C塔,完成整个汉诺塔问题的解。
这个数学解法的正确性可以通过递归的思想来解释。
当有n个圆盘时,我们需要借助第三个塔座将前n-1个圆盘移动到B塔上,然后将第n号圆盘移动到C塔上,最后再将n-1个圆盘从B塔移动到C塔上。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递归过程,我们首先需要将前n-1个圆盘从A 塔移动到B塔上,然后再将第n号圆盘从A塔移动到C塔上,最后再将n-1个圆盘从B塔移动到C塔上。
通过不断缩小问题规模,我们最终可以将整个汉诺塔问题解决。
总结起来,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难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递归的数学解法。
通过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我们可以将n 个圆盘从一座塔移动到另一座塔上。
这个数学解法的正确性可以通过递归的思想来解释。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您对汉诺塔问题的数学解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汉诺塔问题
盐城工学院C++课程设计二级学院:信息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1.报告简介1.1 汉诺塔问题简介在印度,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如下图)。
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在大片上面。
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梵塔、庙宇和众生都将同归于尽。
故汉诺塔问题又被称为“世界末日问题。
”图1-11.2 问题思想解决为满足题目中盘子的移动问题,必须遵循的条件是:一次仅能移动一个盘,且不允许大盘放在小盘的上面。
设要解决的汉诺塔共有N个圆盘,对A杆上的全部N个圆盘从小到大顺序编号,最小的圆盘为1号,次之为2号,依次类推,则最下面的圆盘的编号为N。
第一步:先将问题简化。
假设A杆上只有一个圆盘,即汉诺塔只有一层N,则只要将1号盘从A杆上移到B杆上即可。
第二步:对于一个有N(N>1)个圆盘的汉诺塔,将N个圆盘分成两部分:“上面的N-1个圆盘”看成一个整体,为了解决N个圆盘的汉诺塔,可以按下面图示的方式进行操作:(1)将A杆上面的N-1个盘子,借助B杆,移到C杆上;图1-2(2)将A杆上剩余的N号盘子移到B杆上;图1-3(3)将C杆上的N-1个盘子,借助A杆,移到B杆上。
图 1-41.3 预期目标运行程序后,首先显示:图 1-5选择 1 后,要求输入盘子的数目,即N输入后,显示递归调用时盘子移动的过程图 1-6继续选择 2 ,要求输入盘子的数目,即P输入后,显示非递归调用时盘子移动过程。
图 1-72.需求分析编写汉诺塔程序用到的知识有:符号常量的定义,循环语句,函数,栈与应用;2.1 符号常量的定义常量就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不发生变化的量。
汉诺塔问题的详解课件
03 汉诺塔问题的变 种和扩展
多层汉诺塔问题
01
02
03
定义
多层汉诺塔问题是指将多 层的盘子从一个柱子移动 到另一个柱子,同时满足 汉诺塔问题的规则。
难度
随着盘子层数的增加,解 决问题的难度呈指数级增 长。
子从中间柱子移动到目标柱子。
递归解法的优点是思路简单明了,易于 理解。但是,对于较大的n值,递归解 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容易造成栈溢出
。
分治策略
分治策略是解决汉诺塔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它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分别求解这些子 问题,然后将子问题的解合并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
分治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将汉诺塔问题分解为三个阶段:预处理阶段、递归转移阶段和合并阶 段。预处理阶段将n-1个盘子从起始柱子移动到中间柱子,递归转移阶段将第n个盘子从起 始柱子移动到目标柱子,合并阶段将n-1个盘子从中间柱子移动到目标柱子。
制作汉诺塔问题的动画演示
除了使用Python或数学软件进行可视化演示外,还可以使 用动画制作软件来制作汉诺塔问题的动画演示。这些软件 提供了丰富的动画效果和编辑工具,可以创建生动有趣的 演示。
在动画演示中,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示不同的 柱子和盘子。通过添加音效和文字说明,可以增强演示的 视觉效果和互动性。最终的动画演示可以保存为视频文件 ,并在任何支持视频播放的设备上播放。
使用Python的图形库,如matplotlib或tkinter,可以创建汉诺塔的动态演示。 通过在屏幕上绘制柱子和盘子,并模拟移动过程,可以直观地展示汉诺塔问题的 解决方案。
Python代码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来模拟移动盘子的过程,并在屏幕上实时更新盘 子的位置。通过递归调用该函数,可以逐步展示移动盘子的步骤,直到所有盘子 被成功移动到目标柱子上。
汉诺塔2的n次方-1数学证明
汉诺塔2的n次方-1数学证明
中国式家长阶段主要指的是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过程中过于严格
和苛求的倾向。
这种家长式教育观念常常体现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
分关注和追求。
中国式家长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学业成绩,通常家长会给予孩
子很大的学习压力,追求优秀的成绩。
这可能导致孩子在学习上产生
焦虑和压力,并丧失学习的乐趣。
此外,中国式家长阶段还倾向于对孩子的选择和决策进行过多的
干涉。
在教育选项、职业选择以及兴趣爱好上,家长可能会过分干预,并试图为孩子规划未来的道路。
这可能限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中国式家长阶段还常常表现为对子女的管束和控制。
家长会追求
对孩子的绝对控制,限制他们的行动和自由,试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
意愿去活动。
这可能使孩子失去独立性和自信心。
虽然中国式家长阶段在某些方面可能会给予孩子一定的成绩和成功,但也需要注意到过度的干涉和控制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
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子女时保持适度,鼓励他们发展独
立思考、自主决策和创造力。
汉诺塔问题数学解法
汉诺塔问题数学解法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它的解法是基于递归的。
假设有n个圆盘,编号从1到n,初始时都放置在A柱子上,目标是将这些圆盘移动到C柱子上。
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则: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大圆盘不能放在小圆盘上面。
解题步骤如下:1. 如果n=1,则直接将编号为1的圆盘从A柱子移动到C柱子上,移动完毕。
2. 如果n>1,先将n-1个圆盘从A柱子通过C柱子移动到B柱子上。
此时A柱子上只剩下编号为n的圆盘。
3. 将编号为n的圆盘从A柱子移动到C柱子上,移动完毕。
4. 最后将B柱子上的n-1个圆盘通过A柱子移动到C柱子上。
可以看出,将n个圆盘移动到C柱子上的步骤可以分解为以下子问题:1. 将n-1个圆盘从A柱子通过C柱子移动到B柱子上。
2. 将编号为n的圆盘从A柱子移动到C柱子上。
3. 将n-1个圆盘从B柱子通过A柱子移动到C柱子上。
可以使用递归的方法来解决汉诺塔问题。
具体代码如下所示:```def hanoi(n, A, B, C):if n == 1:print("Move disk", n, "from", A, "to", C)else:hanoi(n-1, A, C, B)print("Move disk", n, "from", A, "to", C)hanoi(n-1, B, A, C)n = 3hanoi(n, 'A', 'B', 'C')```输出结果为:```Move disk 1 from A to CMove disk 2 from A to BMove disk 1 from C to BMove disk 3 from A to CMove disk 1 from B to AMove disk 2 from B to CMove disk 1 from A to C```这样,就完成了将3个圆盘从A柱子移动到C柱子的全部步骤。
汉诺塔问题数学解法
汉诺塔问题数学解法
一、建立递归模型
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递归问题,可以通过建立递归模型来求解。
递归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然后通过对子问题的求解来得到原问题的解。
二、定义变量
在汉诺塔问题中,我们可以定义以下变量:
n:表示盘子的数量;
A、B、C:表示三个柱子,其中A柱子是起始柱子,B 柱子是辅助柱子,C柱子是目标柱子;
m:表示当前需要移动的盘子数量。
三、递归关系
汉诺塔问题的递归关系可以表示为:
将m个盘子从A移动到C,需要先将m-1个盘子从A移动到B,然后将最后一个盘子从A移动到C,最后将m-1个盘子从B移动到C。
将m个盘子从A移动到B,需要先将m-1个盘子从A移动到C,然后将最后一个盘子从A移动到B,最后将m-1个盘子从C移动到B。
将m个盘子从B移动到C,需要先将m-1个盘子从B移动到A,然后将最后一个盘子从B移动到C,最后将m-1个盘子从A移动到C。
四、寻找规律
通过观察递归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每次移动都需要经过三个柱子,即起始柱子、辅助柱子和目标柱子;
每次移动都需要将n-1个盘子从起始柱子移动到辅助柱子,然后将最后一个盘子从起始柱子移动到目标柱子,最后将n-1个盘子从辅助柱子移动到目标柱子;
每次移动都需要将n-1个盘子从起始柱子移动到辅助柱子,然后将最后一个盘子从起始柱子移动到目标柱子,最后将n-1个盘子从辅助柱子移动到目标柱子。
五、验证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规律,我们可以得到汉诺塔问题的解法。
为了验证解法的正确性,我们可以使用递归函数来实现解法,并使用测试数据来验证解法的正确性。
汉诺塔递归算法及详解
汉诺塔递归算法及详解
汉诺塔(Tower of Hanoi)是一个经典的数学谜题和递归问题。
它由三个塔杆和一些不同大小的圆盘组成,开始时圆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叠放在一个塔杆上。
目标是将所有圆盘从起始塔杆移动到目标塔杆上,同时遵守以下规则:
1. 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2. 任何时刻,大的圆盘不能放在小的圆盘上面。
递归算法是解决汉诺塔问题的常用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分解为较小规模的子问题,然后通过递归地解决子问题来解决原问题。
以下是汉诺塔递归算法的详解:
1. 如果只有一个圆盘需要移动,则直接将圆盘从起始塔杆移动到目标塔杆上。
2. 如果有多个圆盘需要移动,则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将除最下方的圆盘以外的上方圆盘从起始塔杆移动到辅助塔杆上。
这可以通过递归调用解决较小规模的子问题来实现,即将上方圆盘从起始塔杆移动到目标塔杆上(目标塔杆作为新的辅助塔杆)。
- 然后将最下方的圆盘从起始塔杆直接移动到目标塔杆上。
- 最后,将辅助塔杆上的所有圆盘移动到目标塔杆上,这可以通过递归调用解决较小规模的子问题来实现,即将上方圆盘从辅助塔杆移动到起始塔杆上(起始塔杆作为新的目标塔杆)。
通过递归地应用以上步骤,就可以实现将所有圆盘从起始塔杆移动到目标塔杆上的操作。
汉诺塔问题
第3 时汉诺塔问题首先介绍下汉洛塔问题,就是说有三根杆分别标记为A、B、C,在在A杆自下而上、由大到小按顺序放置n个盘。
目标是把A杆上的盘全部移到C杆上,并依旧保持顺序叠好。
移动的规则: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并且在移动过程中三根杆上始终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操作过程中盘子可以至于A、B、C任一杆上。
来分析一下如果有N个盘子当n=1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直接将1号盘子移动到c杆上即可;当n=2即a杆上有两个盘子,则需要分为三步,1移到B,2移到C,1移到C 当n=1和n=2的时候,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完成移动。
那么当n=n的时候,就把n个盘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顶上的n-1个小盘,第二部分是最底下的大盘,分成两个部分之后,我们就把塔看作两个盘子,那么只要三步就可以完成移动。
第一步要把n-1个盘子移动到B杆上,那么如何把着n-1个盘子移动到B杆上呢,当A移动到C时B作为中介杆,现在要把A 上的N-1盘移动到B 杆了,那么就应该交换杆的作用,C杆变成了中介杆,A杆变成了原始干B变成了目标杆,通过交换杆的作用,完成将A上n-1个盘子移动到B杆上的目的,在代码上来看就是直接交换B和C的位置,完成了把n-1个盘子移动到B杆上,第二步就是把a上最底下的N号盘子移动到C杆上。
最后一部就是把B杆上的N-1个盘子移动到C 上,这时就可以借助A杆,把Aa杆看作中介杆,B为原始杆,C为目标杆。
就可以完成移动。
在代码上就是B放在函数第一位,A放在第二位,C放在最后位,于是通过简单的3步就可以完成这个题,递归方法的思路就相对于简单些,接下来分析下他的时间复杂度,他的时间函数为:当n=1时,时间函数为1,当汉诺塔规模为n时,时间函数为T(n),这里调用汉诺塔函数规模为n-1他的时间复杂度为T(n-1)这里时一个输出函数语句他的时间函数为1,他的时间也复杂度为T(n-1)下面也是一个汉诺塔函数规模也为n-1,s所以他的时间函数为两倍的T(n-1)+1解决方式•首先将n 片金片从小到大依次编号为0 号、1 号、……、n-1 号假设有一个4 层高的汉诺塔,设初始值为0000按"8"、"4"、"2"、"1" 称呼二进制的各位"8"位、"4"位、"2"位、"1"位依次对应3 号金片、2 号金片、1号金片、0 号金片开始累加,每次加10000(2) -> 0001(2)"1"位由0 变1,则将0 号金片右移,即将0 号金片由A 塔移至B塔除了DFS,还有BFS,从概念上讲,两者只是在扩展时的方向不同,DFS向深扩张,而BFS向广扩张。
汉诺塔问题
汉诺塔百科名片汉诺塔初始状态汉诺塔: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目录由来汉诺塔与宇宙寿命concreteHAM:汉诺塔问题的程序实现由来汉诺塔与宇宙寿命concreteHAM:汉诺塔问题的程序实现展开编辑本段由来来源汉诺塔是源自印度神话里的玩具。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传说在印度,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
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
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
这需要多少次移动呢?这里需要递归的方法。
假设有n片,移动次数是f(n).显然f(1)=1,f(2)=3,f(3)=7,且f(k+1)=2*f(k)+1。
此后不难证明f(n)=2^n-1。
n=64时,f(64)= 2^64-1=18446744073709551615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个平年365天有31536000 秒,闰年366天有31622400秒,平均每年31556952秒,计算一下,18446744073709551615/31556952=584554049253.855年这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45亿年以上,而地球存在至今不过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据说也就是数百亿年。
汉诺塔游戏:递归经典问题
汉诺塔游戏:递归经典问题汉诺塔游戏,是非常著名的智力趣味题,在很多算法书籍和智力竞赛中都有涉及。
汉诺塔游戏的基本规则是:在一块板子上,有三根编号分别为A、B、C的杆,在A杆上按自下而上、由大到小的顺序放置着64个(或其他数目)圆盘,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并且在移动过程中三根杆上都始终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的状态,操作过程中圆盘可以在A、B、C任意一杆上,要如何把A杆上的圆盘全部移到C杆上?以3个圆盘为例:将3个圆盘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记作P1、P2、P3。
按照规则将三个圆盘从A杆移至C杆,则需以下步骤:(1)先将P1移至C杆,再将P2移至B杆,然后将P1移至B杆,此时P1和P2均在B杆上(需3步);(2)将P3移至C杆(需1步);(3)将P1移至A杆,将P2移至C杆,最后将P1移至C杆(需3步)。
在此过程中,要将P3移至C杆,先将C杆当作中介,将P1移至C杆;再将P1、P2先移至B杆,借用B杆做中介;再将P2移至C杆时,又先将P1移至A杆,借用了A杆做中介。
(总共7步完成)以此为例,如何完成其他数量圆盘的移动操作呢?当n=1时,只需将编号为1的圆盘从A柱直接移至C柱上即可。
当n=2时,利用B柱作为辅助柱,先将圆盘1移至B柱,再将圆盘2由A柱直接移至C柱,然后再将圆盘1由B柱移至C柱。
当n=3时,同样利用B柱作为辅助柱,依照上述原则,先设法将圆盘1、2移至B柱,待圆盘3由A柱移至C柱后,再依照上述原则设法将圆盘1、2移至C柱。
......依此类推,当n>1时,需利用B柱作为辅助柱,先设法将压在编号为n的圆盘上的n-1个圆盘从A柱(依照上述原则)移至C柱,待编号为n的圆盘从A柱移至C柱后,再将B柱上的n-1个圆盘(依照上述原则)移至C柱。
游戏的移动操作很简单,但是如何将64个圆盘从一根杆子上移到另一根杆子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一共需要移动多少次才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游戏过程中不难发现:不管把哪一个圆盘移到另一根杆子上,移动的次数都要比移动上面一个增加一倍。
汉诺塔问题
汉诺塔问题
汉诺塔问题是使用递归解决问题的经典范例。
汉诺(Hanoi)塔问题:古代有一个梵塔,塔内有三个座A、B、C,A座上有64个盘子,盘子大小不等,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如图)。
有一个和尚想把这64个盘子从A座移到B座,但每次只能允许移动一个盘子,并且在移动过程中,3个座上的盘子始终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
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利用B座,要求打印移动的步骤。
如果只有一个盘子,则不需要利用B座,直接将盘子从A移动到C。
•如果有2个盘子,可以先将盘子1上的盘子2移动到B;将盘子1移动到c;将盘子2移动到c。
这说明了:可以借助B将2个盘子从A移动到C,当然,也可以借助C将2个盘子从A移动到B。
•如果有3个盘子,那么根据2个盘子的结论,可以借助c将盘子1上的两个盘子从A移动到B;将盘子1从A移动到C,A变成空座;借助A座,将B上的两个盘子移动到C。
这说明:可以借助一个空座,将3个盘子从一个座移动到另一个。
•如果有4个盘子,那么首先借助空座C,将盘子1上的三个盘子从A移动到B;将盘子1移动到C,A变成空座;借助空座A,将B座上的三个盘子移动到C。
代码如下:。
汉诺塔问题
汉诺塔问题山西省临汾市临汾三中学校高370班冀超指导老师:李艳芳摘要:通过对汉诺塔问题中盘子数与移动次数的关系,探寻其中的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达到用最小的开支,取得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汉诺塔问题数学模型如图,汉诺塔问题是指有三根杆子A,B,C。
C杆上有若干碟子,把所有碟子从C杆上移到B杆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碟子,大的碟子不能叠在小的碟子上面。
求最少要移动多少次。
一. 发现并提出问题如上图,汉诺塔问题是指有三根杆子A,B,C。
C杆上有若干碟子,把所有碟子从C杆上移到B杆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碟子,大的碟子不能叠在小的碟子上面。
现在C杆上有四个碟子求最少要移动多少次。
我问我周围的同学,发现有算出15步的、16步的、还有17步,还有20多步的。
当我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模拟,在纸上画图,最后得出的结果是15.这就是这道题的最后答案我想,当时数出20多步的同学一定有一些步骤重复了。
最近要写论文,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时,我就很容易地想到了这个问题。
它能不能被深入地推广一下呢?于是我就开始了对这个论文题目的思考与研究。
二. 建立数学模型我列出了C杆上碟子的数量与移动次数的关系注意观察移动次数的增加量之间的关系:1+2=3 = (22-1-1)+22-13+4=7 = (23-1-1)+23-17+8=15 = (24-1-1)+24-115+16=31 = (25-1-1)+25-1由此猜想:当C杆上有n个碟子时,那么总移动次数为:(2n-1-1)+2n-1=2*2n-1-1=2n-1但这只是不完全归纳,如何从正面直接推导呢?三.数学模型的分析与问题的解决经过对刚才移动过程的回忆,我又发现,当C杆上有4个盘子时,可以先将最上边的3个碟子移动到A杆上,共七次;然后将第四个也就是最大的那个碟子移到B杆上,共一次;最后再将三个盘子移回B 杆,共七次。
一共是7+1+7=8次。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当C杆上有n-1个碟子时,设总移动次数为a n-1次当C杆上有n个碟子时,设总移动次数为a n次那么a n=a n-1+1+a n-1a n=2a n-1+1a n+1=2(a n-1+1)即:数列{a n+1}是等比数列,首项是a1+1=2,公比是2∴:a n+1=2*2n-1可得到:a n=2n-1四.数学模型的进一步推广如下图,汉诺塔问题是指有三根杆子A,B,C。
汉诺塔问题递归算法
汉诺塔问题递归算法汉诺塔(TowerofHanoi)问题是一个已广为人知的智力游戏,在1883年由法国数学家douard Lucas发明。
它是一个受人瞩目的应用算法问题,它要求从一个给定的初始状态将一组盘子移动到另一个给定的终止状态。
在汉诺塔问题中,有三个塔,A,B,C,A塔上有n个盘子,从上到下,由大到小排列,要求移动到C塔上,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并且大盘子不能放在小盘子上面。
有多种实现汉诺塔问题的算法,最常用的是递归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把问题拆分成若干小问题,逐步解决小问题,最终得到最终结果。
汉诺塔问题的递归算法实现步骤如下:1.果只有一个盘子,直接从A塔移动到C塔;2.果有 n 个盘子,先把A塔上的n - 1个盘子移动到B塔,再把A塔上的最后一个盘子移动到C塔,最后把B塔上的n - 1个盘子移动到C塔。
按照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用一个具有终止条件的递归实现汉诺塔问题(源码如下):void TowerOfHanoi(int n, char fromrod, char torod, char auxrod){if (n == 1){printf(Move disk 1 from rod %c to rod %c fromrod, torod);return;}TowerOfHanoi(n-1, fromrod, auxrod, torod);printf(Move disk %d from rod %c to rod %c n, fromrod, torod);TowerOfHanoi(n-1, auxrod, torod, fromrod);}在程序中,我们首先计算n个盘子的最少移动次数,然后用一个循环实现递归,最后打印出每次移动最后一个盘子的原因以及目的地。
汉诺塔问题的递归算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中,不仅可以解决上面描述的汉诺塔问题,而且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其它的算法问题,如迷宫求解等。
它的优势是算法更加易读、方便理解、易于实现,尤其是当要求做复杂计算时,递归算法可以有助于把复杂的问题化简为简单的问题。
汉诺塔问题
@Gxjun
• •
•
• • • • • • • •
•
汉诺塔IV 还 记得汉诺塔III吗?他的规则是这样的:不允许直接从最左(右)边移到最右(左) 边(每次移动一定是移到中间杆或从中间移出),也不允许大盘放到小盘的上 面。 xhd在想如果我们允许最大的盘子放到最上面会怎么样呢?(只允许最大的放 在最上面)当然最后需要的结果是盘子从小到大排在最右边。 Input 输入数据的第一行是一个数据T,表示有T组数据。 每组数据有一个正整数n(1 <= n <= 20),表示有n个盘子。 Output 对于每组输入数据,最少需要的摆放次数。 Sample Input 2 1 10 Sample Output 2 19684 Author xhd Source ACM程序设计期末考试_热身赛(感谢 xhd & 8600)
• 出生在世界上真是愧对于大家。
Thanks
汉罗塔1
经典的汉诺塔问题经常作为一个递归的经典例题存在。可能有人并不知道汉 诺塔问题的典故。汉诺塔来源于印度传说的一个故事,上帝创造世界时作了三根 金刚石柱 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上帝命令婆 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 盘上不能放 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回只能移动一个圆盘。有预言说,这件事 完成时宇宙会在一瞬间闪电式毁灭。也有人相信婆罗门至今仍在一刻不停地搬动 着圆盘。恩,当 然这个传说并不可信,如今汉诺塔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玩具存在。 Gardon就收到了一个汉诺塔玩具作为生日礼物。 Gardon是个怕麻烦的人 (恩,就是爱偷懒的人),很显然将64个圆盘逐一 搬动直到所有的盘子都到达第三个柱子上很困难,所以Gardon决定作个小弊,他 又找来了一根一模一样的 柱子,通过这个柱子来更快的把所有的盘子移到第三个 柱子上。下面的问题就是:当Gardon在一次游戏中使用了N个盘子时,他需要多 少次移动才能把他们都 移到第三个柱子上?很显然,在没有第四个柱子时,问题 的解是2^N-1,但现在有了这个柱子的帮助,又该是多少呢?
Hanoi(汉诺)塔问题
A
B
C
11:59
31
将2个盘子从B移到C的过程
A
将2个盘子从B移到C的过程
A
B
C
11:59
33
•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将n个盘子从A座移到 C座可以分解为以下3个步骤:
(1) 将A上n-1个盘借助C座先移到B座上 (2) 把A座上剩下的一个盘移到C座上 (3) 将n-1个盘从B座借助于A座移到C座上
将62个从A到C
……
A
11:59
B
C
12
第2个和尚的做法
将1个从A到B
……
A
11:59
B
C
13
第2个和尚的做法
将1个从A到B
……
A
11:59
B
C
14
第2个和尚的做法
将62个从C到B
……
A
11:59
B
C
15
第2个和尚的做法
将62个从C到B
……
A
11:59
B
C
16
第3个和尚的做法 第4个和尚的做法 第5个和尚的做法 第6个和尚的做法 第7个和尚的做法 …… 第63个和尚的做法
B
C
6
第1个和尚的做法
将1个从A到C
……
A
11:59
B
C
7
第1个和尚的做法
将1个从A到C
……
A
11:59
B
C
8
第1个和尚的做法
将63个从B到C
……
A
11:59
B
C
9
第1个和尚的做法
将63个从B到C
……
A
汉诺(Hanoi)塔问题(C#版)
汉诺(Hanoi)塔问题(C#版)
⼀个只能⽤递归解决的数学问题;问题描述:古代有⼀个梵塔,塔内有3个座,A、B、C,开始时A座有64个盘,盘⼦⼤⼩不等,⼤的在上,⼩的在下。
有⼀个⽼和尚想把这64个盘⼦从A座移到C座(如图所⽰),但每次只允许移动⼀个盘,且在移动过程中在3个座上始终保持⼤盘在下,⼩盘在上。
在移动地程中可以⾏⽤B座,要求编程序打印出移动的步骤。
逆向推理:1.假如⼀个和尚能把上⾯63个盘⼦先搬到B座,第⼆个和尚再把最⼤的那个移到C,第三个和尚再把63个盘⼦移到C座;⾄此整个⼯作就完成的。
2.问题是怎么才能把63个盘⼦移到B座,按照同样的⽅法,先把62个盘⼦选移到C座
,再把第63个盘⼦移到B座,最后再将62个盘⼦移到B座。
3……如此类推;
4.从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等后⾯那个和尚搬完盘⼦,前⾯的和尚才能够去完成任。
让我们来栈的数据结构:数据的处理只在⼀端处理,且是先进后出。
所以⽤递归的⽅法去处理是正确的。
(汉诺塔图)
汉诺塔问题解决⽅案
如果你发现有什么错误之处,请指出!谢谢了。
汉诺塔问题
汉诺塔百科名片汉诺塔初始状态汉诺塔: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目录由来汉诺塔与宇宙寿命concreteHAM:汉诺塔问题的程序实现由来汉诺塔与宇宙寿命concreteHAM:汉诺塔问题的程序实现展开编辑本段由来来源汉诺塔是源自印度神话里的玩具。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传说在印度,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世界中心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圣庙里,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这就是所谓的汉诺塔。
不论白天黑夜,总有一个僧侣在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一次只移动一片,不管在哪根针上,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
僧侣们预言,当所有的金片都从梵天穿好的那根针上移到另外一根针上时,世界就将在一声霹雳中消灭,而梵塔、庙宇和众生也都将同归于尽。
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
这需要多少次移动呢?这里需要递归的方法。
假设有n片,移动次数是f(n).显然f(1)=1,f(2)=3,f(3)=7,且f(k+1)=2*f(k)+1。
此后不难证明f(n)=2^n-1。
n=64时,f(64)= 2^64-1=18446744073709551615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个平年365天有31536000 秒,闰年366天有31622400秒,平均每年31556952秒,计算一下,18446744073709551615/31556952=584554049253.855年这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45亿年以上,而地球存在至今不过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据说也就是数百亿年。
汉诺塔问题——精选推荐
汉诺塔问题汉诺塔问题是⼀个经典的问题。
汉诺塔(Hanoi Tower),⼜称河内塔,源于印度⼀个古⽼传说。
⼤梵天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刚⽯柱⼦,在⼀根柱⼦上从下往上按照⼤⼩顺序摞着64⽚黄⾦圆盘。
⼤梵天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开始按⼤⼩顺序重新摆放在另⼀根柱⼦上。
并且规定,任何时候,在⼩圆盘上都不能放⼤圆盘,且在三根柱⼦之间⼀次只能移动⼀个圆盘。
问应该如何操作?分析如果是初次接触类似的问题,乍看之下肯定会感觉⽆从下⼿。
要把64个圆盘从a柱⼦移动到c柱⼦上,第⼀步应该怎么做?虽然可以肯定,第⼀步唯⼀的选择是移动a最上⾯的那个圆盘,但是应该将其移到b还是c呢?很难确定。
因为接下来的第⼆步、第三步……直到最后⼀步,看起来都是很难确定的。
能⽴即确定的是最后⼀步:最后⼀步的盘⼦肯定也是a最上⾯那个圆盘,并且是由a或b移动到c——此前已经将63个圆盘移动到了c上。
也许你会说,管他呢,先随便试着移动⼀下好了。
如果你这么做,你会发现,接下来你会⾯临越来越多类似的选择,对每⼀个选择都“试”⼀下的话,你会偏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直到你发现你接下来⽆法进⾏为⽌。
如果将这个问题的盘⼦数量减为10个或更少,就不会有太⼤的问题了。
但盘⼦数量为64的话,你⼀共需要移动约1800亿亿步(18,446,744,073,709,551,615),才能最终完成整个过程。
这是⼀个天⽂数字,没有⼈能够在有⽣之年通过⼿动的⽅式来完成它。
即使借助于计算机,假设计算机每秒能够移动100万步,那么约需要18万亿秒,即58万年。
将计算机的速度再提⾼1000倍,即每秒10亿步,也需要584年才能够完成。
注: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上,每秒⼤约能够移动6~8百万步。
虽然64个盘⼦超出了⼈⼒和现代计算机的能⼒,但⾄少对于计算机来说,这不是⼀个⽆法完成的任务,因为与我们⼈类不同,计算机的能⼒在不断提⾼。
分解问题⼀股脑地考虑每⼀步如何移动很困难,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2汉诺塔巧挪3、4环教学设计
汉诺塔教学设计二一、教学内容回顾汉诺塔的游戏规则以及挪3、4环。
二、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规则2、会挪3、4环3、记录相关数据发现第一环挪动规律三、教学重难点会挪3、4环和发现第一环挪动规律四、教学准备教师:3个汉诺塔和PPT学生:准备1个汉诺塔五、教学过程一、汉诺塔游戏简介汉诺塔是由三根柱子A,B,C组成的。
A杆上有N个(N>1)穿孔圆盘,盘的尺寸由下到上依次变小。
要求按下列规则将所有圆盘移至C杆: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大盘不能叠在小盘上面。
提示:可将圆盘临时置于B杆,也可将从A杆移出的圆盘重新移回A杆,但都必须遵循上述两条规则。
问:如何移?最少要移动多少步?二、移出3、4环。
1、问题一:移出3环最少用几步呢?请先自己操作,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2、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出7步就是最少步骤呢?想一想,说一说。
(引出“倒推”策略)3、问题二、增加一环变成4环,如果不操作,你能直接判断出第一环的移动位置吗?你能用最少的步数移出4环吗?尝试下吧。
4、移出3、4环示例:、移出3、4环示例:3环:初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4环:初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第八步第九步第十步第十一步第十二步第十三步第十四步第十五步5、小结:能从最底下的圆环入手,讲解柱子的转换,运用倒推的方法,我们发现要想以最少的步骤移出3环,就要想办法把最下面的圆环3移到目标柱上,可是他被上面的两个圆环挡住了,所以想办法先把这两个圆环移到哪里?那针对这两个圆环来说,中间的柱子就是他们的移动目标。
意图:动手操作,学会思考,怎样用最少的步数?初步感知“倒推”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三根柱子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三、视频讲解移出3、4环。
(PPT)四、完成3、4个圆环最少挪移的步数统计意图:玩中有数学。
感受数学的奇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现第一环的移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rintf("请输入汉诺塔中圆盘的个数: "); scanf("%d",&n); for(int t=n;t>0;t--) Push(a,t); printf("步骤如下:\n\n"); i=Hanoi(n,a,b,c); DestroyStack(a); DestroyStack(b); DestroyStack(c); printf("总共需要移动的次数为:%d次\n",i); }
• • • • • • • • • • • • • • • • • • •
else { Hanoi(n-1,a,c,b); Move(a,c); i++; Hanoi(n-1,b,a,c); } return i; } int main() { int n,i; SqStack *a,*b,*c; InitStack(a); InitStack(b); InitStack(c); a->name='A'; b->name='B'; c->name='C';
Move(A,C) (4) Hanio (1,C,A,B) Move(A,B) (5) Move (C,B)
汉 诺 塔 递 归 图
Hanio(3,A,B,C)
Hanio(1,B,C,A) Move(A,B) Hanio(2,B,A,C) (14) (8) Hanio(1,B,C,A) Move(B,C) Hanio(2,B,A,C) Hanio(1,A,B,C,) (13) Move(A,C) (12) (11) (10) Hanio(1,A,B,C,) (9) Move(B,A)
• 功能描述:
• • • • • • • • • • • • • InitStack(SqStack *&s) { s->top=-1构造一个空栈; 构造一个空栈s; } Push(SqStack *&s,int e) { if(栈满) 存储分配失败; else 插入元素e为新的栈顶元素; } Pop(SqStack *&s,int &e) /*初始化栈*/
输出移动步骤
执行移位操作
执行移位操作
输出移动步骤
结束
•
递归第二层 Hanio(2,A,C,B) (3) 递归第一层 (2) Hanio (3,A,B,C) (1) Hanio (2,A,C,B) (7) Hanio (1,C,A,B) (6) Hanio(1,A,B,C)
递归第三层 Hanio(1,A,B,C)
/*进栈*/
/*出栈*/
• • • • • • • • • • • • • • • • • • • • •
{ If(栈空) return 0; else 则删除s的栈顶元素,用e返回其值,并返回1;
} DestroyStack(SqStack *&s) { 销毁栈s,s不再存在; } Hanoi() //通过递归将盘子从A移到C If(n==1) { 直接将A中的盘子移到C上; } else { 先把A上的n-1个盘子从A 借助C移到B; 再将A上的第n个盘子移到C; 再把B上的n-1个盘子借助A移到C; }
/*销毁栈*/
• 源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axSize 64 //圆盘的个数最多为64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MaxSize]; //柱子上的圆盘存储情况 char name; //柱子的名字,可以是A,B,C中的一个 int top; //栈顶 }SqStack; //建立栈 int r=0; void InitStack(SqStack *&s) /*初始化栈*/ { s=(SqStack *)malloc(sizeof(SqStack)); s->top=-1; //栈空 } int Push(SqStack *&s,int e) /*进栈*/ { if((s->top)>(MaxSize-1)) //栈满 { return 0; }
•汉诺塔程序设计报告
第四组
• 基本思想:
• 汉诺塔是典型的递归程序设计题。 • • 设要解决的的汉诺塔共有n个圆盘,对A塔上的全 部n个圆盘从小到大顺序编号,最小 • 的圆盘为1号,次之为2号,依次类 • 推,则最下面的圆盘的编号为n。
• 第一步: • 先将问题简化。假设A杆上只有一个圆盘,即汉 诺塔只有一层n=1,则只要将1号盘从A塔上移 到C塔上即可。 • 第二步: • 对于一个有n(n>1)个圆盘的汉诺塔,将n个圆 盘分成两部分:上面的n-1个圆盘和 • 最下面的N号圆盘。 • 第三步: • 将“上面的n-1个圆盘”看成一个 • 整体,为了解决n个圆盘的汉诺塔, • 需要借助B塔,移动n-1个盘移到B塔 • 上,移动第n个盘到C上,将B上n-1个 • 盘移到C上。
• 设计分析:
• (1)该问题涉及递归调用问题,同时要求运用 栈的知识; (2)对于栈的递归调用;
•
• (3)而对于栈的应用,主要是其基本 • 操作:栈的建立、初始化、进栈、出 • 栈、销毁栈。
• 实验目的程序实现;
• (3)了解递归的工作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void DestroyStack(SqStack *&s) // 销毁栈 { free(s); } void Move(SqStack *&a,SqStack *&b) { int i; Pop(a,i); printf("第%d步: %d盘----从---->%c塔座----移到------>%c塔座\n",++r,i,a>name,b->name); Push(b,i); } int Hanoi(int n,SqStack *&a,SqStack *&b,SqStack *&c) { static int i=0; if(n==1) { Move(a,c); i++; }
• • • • • • • • • • • • • • • • • • • •
else { s->top++; s->data[s->top]=e; return 1; } } int Pop(SqStack *&s,int &e) /* 出栈*/ { if(s->top==-1) //栈为空 { return 0; } else { e=s->data[s->top]; s->top--; return 1; } }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动画演示:
A
B
C
开始
汉 诺 塔 流 程 图
输入盘数
是
判定盘数是否为1
否
盘子数量大于 1, 继续进行递归过程
结果调试:
程序设计总结:
在本次有关汉诺塔问题的程序设计中,我们首先查 阅了相关书籍和资料,对本次设计的问题有了一个 整体的认识;然后进行了分工,各位同学分别在指 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最后我们进行了汇 总和检验,修正了程序中明显的错误和报告中的瑕 疵。 这次的设计实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 查阅资料的必要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 性:前者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 所要设计的问题,从而有一个清晰的 设计思路;后者则提高了课程设计完成 的效率,且保证了课程设计的质量。总 之,本次程序设计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