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核算流程

合集下载

猪场成本核算流程

猪场成本核算流程

猪场成本核算流程为了使养猪场的成本核算更加合理、准确、规范,现对成本核算流程规定如下:一、猪群分类与科目设置1、猪群分类。

根据生产与核算的合理性,猪群划分为:1)生产母猪2)种公猪3)后备猪4)大肥猪(60kg以上)5)中肥猪(35kg至60kg)6)小肥猪(25kg至35kg)7)保育仔猪(7kg至25kg)8)产房仔猪(出生至7kg)2、会计科目设置设置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科目。

生产母猪、种公猪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其他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后备母猪在进行配种、转群后作为生产母猪饲养,即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二、成本核算流程生产成本科目下设8个二级科目,即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

每个二级科目下设三级科目,即饲料、兽药,人工费、折旧、制造费用。

1、饲料。

1)饲料分为原始饲料与成品料。

成品料按照供应对象,分为8类:A、教槽料(此料即是原始饲料,无需加工)B、保育料(开口料)C、哺乳料D、公猪料E、小猪料F、中猪料G、大猪料H、怀孕料。

饲料加工车间应遵守一定规格装袋并严格按照饲料配方进行生产,否则将对其进行考核,以免长期误差累积造成数据失真。

2)对饲料、成品料分别核算,成品料与原始饲料严格分离,并设各自的账簿。

根据计划单价确定成品料入库金额,每日登记材料明细账并计算结存数量。

月末,根据饲料加工车间领用原始饲料成本及成品料的入库成本调整成品料的实际成本,做如下分录借:原材料——开口料等成品料贷:原材料——玉米等原始饲料3)月末,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结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饲料等贷:原材料—开口料等2、兽药、人工费、折旧1)兽药:兽药处方笺应载明具体使用对象,且一张处方笺只用于同一猪群。

兽药使用不应计入制造费用,而是直接计入相关生物资产成本。

兽药下按具体品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2)人工费主要包括饲养员、繁育员等生产人员工资直接计入相关成本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为4年,采用直线法,残值为10%。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一、总说明(一)为了统一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特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下简称“本办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执行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农业活动,指农业企业对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管理。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繁殖的过程.(四)本办法所称生物资产,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生物资产应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如玉米和小麦等庄稼、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养殖的鱼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外的生物资产,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应进一步划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收获产品或连续提供劳务(服务)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于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将其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暂时无法区分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待能够明确确定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时,再将生产性生物资产转出,单独进行核算和管理.(五)企业应分别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企业应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

企业应增设“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

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方法

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方法

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办法日发集团计划财务部2012-12-12为了规范日发新西域牧业有限公司和日发牧马堂马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生物资产的核算,适应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日发新西域和日发牧马堂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

本办法适用于日发新西域和日发牧马堂公司所有分、子公司,合营及联营公司可参照执行。

二、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日发新西域和日发牧马堂公司生物资产通常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两类。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幼畜、育肥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作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生产幼畜而持有的产畜和提供劳动的役畜。

生产性生物资产一般要经过培育、成熟投产和更新处置等阶段。

根据其是否具备生产能力(即是否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可以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由此,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划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类。

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报。

三、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1、公司外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的金额,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购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的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企业一笔款项一次性购入多项生物资产时,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等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应当按照各项生物资产的价款比例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生物资产的成本。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作者:国凤兰刘庆志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1期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2006年新颁布的《生物资产准则》中规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比较简单,现仅探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相关问题。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较(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相同点二者均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能够多年连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后续支出(维护性支出)较少,创造价值不以牺牲自身形态为代价等等。

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类似,所以账务处理与固定资产相似,如界定停止资本化时点、计提折旧等。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由于生物资产是活的,具有天然增值能力,而固定资产是死的,不具有自身增值潜能,所以两者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价值与生命周期。

固定资产投产后,其价值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呈逐年下降趋势。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价值随生命周期的延长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趋于稳定和下降趋势。

(2)产能与生命周期。

固定资产投产后,其产能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呈逐年递减趋势。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能随生命周期的延长呈零产能、增长、稳定、下降趋势。

(3)后续支出与生命周期。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随生命周期的延续呈现递增趋势。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相反,呈下降趋势。

由分析可知,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有相同之处,即都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反复创造价值,所以,可参考固定资产的相关政策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但是,二者在生命周期内,其自身价值量、产能以及后续支出等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完全参考固定资产政策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与事实不符,必须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特性研制适合的会计政策。

二、现行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的问题(一)成熟与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界定不严格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计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严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

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生产企业中,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及会计分录。

首先,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入库、成本分配、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环节。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清单,确定需要采购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采购。

在生产加工环节,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成为成品,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核算。

在成品入库环节,将生产完成的产品入库,形成库存,对入库的成品进行成本核算。

在成本分配环节,根据成本分配基础,将各项成本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

在成本计算环节,对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形成成本报表。

在成本分析环节,对成本进行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入库、成本分配、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环节的会计分录。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库存,贷,应付账款。

在生产加工环节,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库存、在产品库存、制造费用。

在成品入库环节,会计分录为借,在产品库存,贷,生产成本。

在成本分配环节,会计分录为借,各项成本费用,贷,各成本对象。

在成本计算环节,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结转,贷,生产成本。

在成本分析环节,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贷,制造费用。

综上所述,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及会计分录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正确的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经营数据支持,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及会计分录有所帮助。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成本对象: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确定成本项目和范围:确定成本项目,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

3.归集和分配成本: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于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的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编制成本报告:根据归集和分配的成本数据,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编制成本报告。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情况,从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蛋鸭生物资产核算

蛋鸭生物资产核算

蛋鸭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家禽养殖生产性生物资产使用周期短,单位价值低,收获的农产品种类较多,既可收获鸭蛋、又可收获鸭产品,因此,每次进出作为一个饲养批次,按批次归集生产费用,分别计算成本。

鸭群分为:产蛋期蛋鸭(150日龄—淘汰)、生长期蛋鸭(购进—150日龄)。

产蛋鸭群的全部饲养费用为鸭蛋生产成本,生长期蛋鸭主要核算生长期的饲养成本。

一、会计科目设置(一)、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企业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否具备生产能力(即是否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在“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设“生长期”和“产蛋期”二级子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是指鸭场未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蛋鸭。

在达到产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在“生产成本”科目核算,期末,将生产成本分配到生物资产的对应成本中。

“生产性生物资产-产蛋期”是指鸭场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蛋鸭。

在达到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原料、辅料等直接饲养费用的后续支出,计入鸭蛋成本。

(二)、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应设置以下成本项目,以反映鸭场生产费用的用途和成本构成。

1、直接工资:指直接从事畜禽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

2、饲料费:指用于鸭群饲养过程中用的自产和外购的各种动植物饲料、矿物饲料、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

3、疫病防治费:指用于鸭群疫病防治的外购疫苗、药品、消毒剂及治疗费、检疫费。

4、燃料动力费:指直接用于鸭群生产过程的外购燃料动力费、交纳的水电资源费。

5、固定资产折旧费:指鸭舍、专用机械设备按规定提取的基本折旧费,租入上述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6、畜禽成本摊销:指产蛋鸭群价值分期摊销额。

7、固定资产修理费:指鸭舍、专用机械设备日常修理费及大修理费。

8、制造费用:指鸭场管理人中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9、其他直接费用:指除上述1-7项以外能直接判明成本对象的各种费用。

二、成本核算对象蛋鸭生产过程可分为两部分。

即育成鸭饲养阶段和产蛋鸭饲养阶段。

会计经验: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账务处理方法

会计经验: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账务处理方法

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账务处理方法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及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进行明细核算。

 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应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本科目(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不同方式下确定的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天然起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消耗性。

大型养猪场成本核算方法

大型养猪场成本核算方法

养猪场规范账务成本核算办法一、成本核算基本原理生猪成本核算以生猪自然规律生长的各个阶段为基本划分,按照各阶段、各类猪群、各车间(栋舍)作为核算对象,以各车间猪群的转群、销售、死淘作为阶段成本核算的起始时点,再以合理的核算办法对各猪群各栋舍发生的“料、药、工、费”等费用进行归集、分摊和结转,最终达到核算出生猪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阶段成本核算流程 以流程图表示,如下图:仔猪出生 成本断奶仔猪 成本保育猪 成本后备种猪 成本育成猪 成本临产哺乳母猪 成本费用归集 成年公猪待摊销成本摊销结转结转结转饲料、兽药、人工、折旧和制造费用五大费用分群舍批归集计入当期成本饲料、兽药、人工、折旧和制造费用五大费用分群舍批归集计入当期成本配怀母猪待摊销成本摊销 转入育肥猪 成本结转结转转入三、成本核算对象确定按照各阶段、各类猪群、各车间(栋舍)作为核算对象,也就是说按不同猪龄阶段、不同用途、不同车间(栋舍)划分的猪群作为核算对象。

核算对象具体分类表如下:四、成本内容分类猪场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分为生产成本(又称饲养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其中,生产成本根据核算需要又细分为五大类,具体分类如下表:五、成本核算配比原则1、财务方面,行业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成本核算,而其差异的关键点又正是配比原则上,前述说明了生猪饲养成本归集的基本思路即是“以阶段、各类猪群、各车间(栋舍)为核算对象”的配比划分原则,在此大的配比框架和原则建立起来后,那么落实到具体成本各分项目的配比依据便成了能否有效、科学及合理的完成成本核算的关键。

对此,结合公司已形成的筹备上市财务规范资料中梳理出如下成本各分项目的配比原则一栏表,如下:2、特殊情况配比原则六、成本核算所需基础数据来源成本核算所需基础数据来源即是合规有效的原始单据、凭证,原始单据、凭证的合规完善度,原始凭证细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而外来原始凭证涉及外部单位,暂不讨论。

现就自制原始凭证做一简要梳理:1、根据配比原则整理出配比涉及的数据要素,如下:2、根据配比原则倒推出核算所需的基础要素数据,再通过所需基础要素数据设计日常生产管理所需的自制原始凭证表格(单据)格式,具体表格结构体系如下:各车间饲料期初余额各车间饲料本期发生额各车间本期淘死、销售、转群、结存猪只数量各车间猪只总数量各车间人工费期初余额各车间人工费本期发生额车间本期淘死、销售、转群、结存猪只各存栏饲养天数车间每头存栏饲养天数合计数各车间兽药人工费期初余额各车间兽药费本期发生额厂区制造费用期初余额厂区制造费用本期发生额各车间折旧费期初余额各车间折旧人工费本期发生额外购、内部供应的生产性种猪原值成本车间本期淘死、销售、转群猪只重量3、所需自制原始凭证表格具体模板如下:(1)表一:当月饲料消耗汇总分析表(2)表二:生产猪群动态月报表(3)表三:生产性生物资产转入原始成本核算表(4)表四:制造费用分摊表(5)表五:各车间生产成本明细汇总表(6)表六:各车间猪只饲养天数汇总表七、成本核算1、计算车间猪群成本过程2、单位成本核算表八、成本核算流程总结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2确定成本项目3确定要素费用分配原则4收集并审核发生费用的外来和自制原始凭证5归集并分配全部费用,得出成本核算对象成本6计算单位成本。

农业种植业生物资产和成本核算的讲解(一)

农业种植业生物资产和成本核算的讲解(一)

种植业生物资产和成本核算的讲解朱崇明本讲解是根据财政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及其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并结合现代种植业的实际情况,参照笔者过去的有关著作加以整理的。

本讲解从简便实用出发,除必要概念等外,不多描述关于意义、重要性和理论性的问题,直接讲解具体的实际操作办法。

下面具体介绍企业的《种植业生物资产和成本核算的讲解》。

一、种植业生物资产核算1. 种植业范围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狭义的农业主要指种植业。

种植业包括大田作物栽培和蔬菜栽培,还有其他特殊的园艺栽培等。

大田作物栽培有:小麦(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他麦类、水稻(早稻和晚稻、大豆、杂豆、玉米、其他谷物、薯类作物、棉花、花生、油菜籽、其他油料作物、糖料、烟叶、剑麻、其他纤维作物、香料作物、人参、啤酒花、牧草等。

蔬菜栽培分露天栽培和保护地(温床和温室栽培两种:大白菜、菠菜、番茄、茄子、菜豆、茴香、金针菜、木耳、蘑菇等。

此外还有特种园艺栽培。

如:灵芝、花卉等。

特种园艺栽培的灵芝、花卉等也可以视同种植业栽培作物范围对待。

需要说明的是,作蔬菜用木耳和蘑菇等食用菌视同蔬菜类别。

实际上“生物”不仅包括动物和植物,还包括微生物。

而“生物资产”定义则不包括“微生物”。

灵活应用吧。

2. 种植业生物资产以上说的“小麦......大白菜......花卉”等,都是种植业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种植业生物资产,是指种植业活动所涉及的有生命的植物,是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种植业生物资产。

种植业生物资产,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

种植业消耗性生物资产,是企业农业活动将种植业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管理。

生物转化是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繁殖的过程。

将种植业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的活动,是种植业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长和收获农产品的过程,例如种植业作物的生长和收获。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

852023年24期 (8月下旬)财务管理摘要: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农业生产仍是支撑国家运转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将拥有一定规模的生物性资产,但受到长期传统财务核算模式的束缚,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仍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规范生物性资产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本文将以《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生物性资产相关规定为基础,在对农业企业生物性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的区别及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措施一、前言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资产使用情况,为管理层、主管部门了解企业、制定决策提供宝贵的依据。

以农业企业为例,生物性资产是农业企业中重要的资产,国家也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单独对其会计核算加以明确、阐述,这也正是农业会计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但是由于生物资产自身具有的自我再生长和劳动再生长的双重特性,也使这些资产成为了会计核算中的难点。

而长期以来生物资产相关的会计核算准则、规范的缺失,造成了生物资产公司无章可循。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存在的差异所谓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农业企业为了继续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用于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这种资产主要包括役畜、产畜、特用林等,它具有反复生产、使用,价值随之转移且长期持有等特点。

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将在未来一定时期后,通过灌溉、饲养后,才能为农业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具体又可分为已经成熟的生物资产和尚未成熟的生物资产两大类。

前者主要是指林木生长到可以砍伐阶段、畜牧可以繁殖、产出相关农产品的阶段,并且可以在未来若干年内持续地为企业产出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而后者是指处于成长期且暂时无法为农业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目前,农业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与传统固定资产具有如下区别及相同点:(一)两者之间的相同点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都是企业持有后,通过在长期持有与反复使用中,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它在创造经济价值时不会付出减少自身价值的代价。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性资产的定义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

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①广义经济林是与防护林相对而言,以生产木料或其他林产品直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它包括用材林、特用经济林、薪炭林等。

②狭义经济林是指利用树木的果实、种子、树皮、树叶、树汁、树枝、花蕾、嫩芽等等,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包括淀粉、油脂、橡胶、药材、香料、饮料、涂料及果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和灌木林;是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和果木。

如木本粮食林、木本油料、工业原料特用林等。

③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

④产畜是能直接带来具有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

包括奶牛、繁殖母猪、种公猪、种鸡或蛋鸡等,是畜牧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⑤役畜也称力畜,是指专门用来耕地或运输的家畜,如牛、马、骡子、驴、骆驼等。

也叫役畜。

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生物资产核算需要增设的会计科目根据《中华人民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及农产品的特定,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成熟”,核算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生物性资产的会计核算

生物性资产的会计核算

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从《养猪场里说会计》说起一、生物资产特殊性《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10期中高昌庆的《养猪场里说会计》是一篇内容很好而且生动的文章。

读后感觉饶有趣味而且收获不小。

因为在我们事务所执行审计、评估、验资等业务中,经常会遇到类似文中所述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所以对这方面内容也很感兴趣。

最近刚刚看到新制定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下简称“核算办法”)以及《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财政部“财会字[2004]5号”文),正好涉及到《养猪场里说会计》里谈到的问题——生物性资产的核算。

因为生物性资产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或者直接适用《企业会计制度》,所以,财政部制定发布了上述会计核算办法并从2005年1月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农业企业中执行,不再执行1993年颁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

生物性资产系指农业活动中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者植物。

因为活的生物本身具有不同于企业其他资产的特性,所以,会计核算也具有不同其他的特殊性。

生物性资产的特殊性表现在:⑴、生产过程不能人为控制。

如林木资产生产过程虽然可以人工施加影响,但主要的生长过程却需要自然力。

动物类生物性资产的生产本身受动物生理的影响,不能完全人为控制;⑵、资产易灭失。

如养殖业生物性资产本身具备活动能力,管理方面略有差失,就会造成资产逸失。

⑶、生产周期长。

如林木资产从育林到成材周期会有好多年,而生产性大牲畜的养育也需要好几年才能具备生产能力;⑷、生产经营风险大。

如养殖企业重要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病、亡对生产影响极大;⑸、生产受自然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⑹、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投入和产出不均衡。

(特别是林业和大牲畜养殖)因为上述特性,致使生物性资产的核算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例如,折旧和摊销问题,减值和跌价准备问题,作为固定资产类的生物性资产和作为存货类的生物性资产的区别、成本构成等问题。

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为核算育牛过程发生的间接费用, 如牛房的折旧费、劳保费、周转材料 费、燃料费、修理费等, 应设置“制造费用”科目。期末, 按未成熟牛 与成熟牛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等标准在产畜与鲜奶之间进行分配, 分 别记入其成本。奶牛产出的牛奶是乳牛业的最终产品, 为核算其实际成 本, 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为核算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 产跌价准备和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和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两个一级科目, 反映由于遭受自然灾害、 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 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 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为核 算淘汰的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等销售实现的收入, 应设置“其他业务 收入”科目, 相应成本的结转应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二、畜工车间(榨油车间)领用黄豆 82200公斤, 单价 0.71元, 发生的修理费(机物料)175.22元、折旧费 433.91元、 工资费 1470.50元, 豆饼、豆油完工入库, 成本分别为 38680元、20291 元。
黄豆加工中可以产出约 14%的豆油、86%的豆饼等联产品, 在联产品 分离前发生的材料费、人工等共同费用先在“生产成本———饲料”中 归集, 期末按照系数分配法(如按产出比例确定豆油系数为 0.14, 豆饼 系数为 0.86)、实物量分配法、销售收入比例分配法等分配方法分配联产 品成本, 从而确定豆油、豆饼的成本。 (1)榨油车间领用黄豆时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畜牧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一、畜牧养殖业会计科目设置 (一)农作物生长过程畜牧养殖业为了减少饲料外购成本,充分利用 闲置土地种植玉米、小麦。为核算自行栽培的玉米、小麦等在收获前发 生的种子费、农药、化肥、人工等费用,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科 目。小麦、玉米收获后或收获前直接作为养牛饲料,如秸秆作养牛饲 料,在“原材料”科目中核算,按玉米、小麦等设置明细账。若收获后 直接对外出售,在“农产品”科目中核算。 (二)饲料加工过程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耗用黄豆、玉米、小麦等 及发生的人工费等,设置“生产成本”账户。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发 生的仓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劳保费、修理费、水电等间接费,应设 置“制造费用”账户。 (三)育牛生产过程为核算牛原价,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级科 目,按“未成熟”和“成熟”设两个二级科目,分别犊牛、育成牛、青 年牛、成母牛进行明细核算。为核算成母牛的累计折旧,设置“生产性 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按生物资产准则规定 不计提折旧。为核算育牛过程中消耗的饲料、发生的人工及其他费用, 设置“生产成本”账户,按“产畜”设二级账。在实际育牛过程中,很 难分清犊牛、育成牛、青年牛耗用的饲料费、发生的人工费等,因此, 发生费用时,先在“生产成本——产畜”中归集,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 分配计入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的成本中。同时,要根据奶牛育龄时间 分别进行成本结转,即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成母牛。为核算 奶牛(已进入产奶期)的饲养费用,设置“生产成本——鲜奶”科目。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会计司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会计司

附件1:农业公司会计核算方法--生物财富和农产品一、总说明(一)为了一致规范农业公司生物财富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表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公司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例,并联合农业企业生物财富和农产品的特色,特拟订《农业公司会计核算方法--生物财富和农产品》(以下简称"本方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业公司的生物财富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有关信息的表露,履行本方法。

(三)本方法所称农业活动,指农业公司对将生物财富转变为农产品或其余生物财富的生物转变的管理。

生物转变,指致使生物财富质量或数目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变、生产、生殖的过程。

(四)本方法所称生物财富,指农业活动所波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

生物财富应分为耗费性生物财富和生产性生物财富。

耗费性生物财富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销售而拥有的生物财富,如玉米和小麦等庄稼、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口、养殖的鱼等。

生产性生物财富是指耗费性生物财富之外的生物财富,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

生产性生物财富应进一步区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财富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财富。

成熟生产性生物财富是指那些进入正常生产期,能够多年连续收获产品或连续供给劳务(服务)的生产性生物财富。

关于同时拥有生产性和耗费性特色的生物财富,公司应依据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将其区分为生产性生物财富或耗费性生物财富进行核算和管理;关于临时没法区分生产性和耗费性特色的生物财富,公司应作为耗费性生物财富进行核算和管理,待能够明确确立为生产性生物财富或耗费性生物财富时,再将生产性生物财富转出,独自进行核算和管理。

(五)公司应分别核算生产性生物财富和耗费性生物财富。

公司应增设"生产性生物财富"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财富的原价;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财富发生的实质支出。

公司应增设"耗费性林木财富"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耗费性林木财富的实质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