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课标版)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十九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2018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2018四川双流中学月考,6]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给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这表明该时期我国( )
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
D.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
2.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统治者以君权神授来维护统治
3.[2018江西横峰中学期中检测,15]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只收载药物365种,梁代的《名医别录》、唐代的《唐本草》、北宋的《开宝本草》、元代的《本草衍义补遗》等都次第有所增加,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物达到1 892种。
这表明中医药业( )
A.理论体系规范严谨
B.研究方法科学先进
C.独步世界医学之林
D.传承发展前代药学
4.数学史专家钱宝琮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探究
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应用于生活实践
5.中国古代的《墨经》中用实际的方法讨论了衡器一类的杠杆平衡,墨家比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更早注意到距离和平衡的关系,可惜缺乏明确的定量研究,因此没有得出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
这种现象根源于( )
A.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轻理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C.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
6.[2017湖北三市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译出版的《文明的滴定》一书收录了李约瑟1944年至1966年发表的八篇论文。
据李约瑟在第六篇文章中的陈述,在1938年前后,他酝酿写作一部专著,系统讨论中国文化区的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历史,那时他的问题意识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提出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曾经高度发达的中国科学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反倒是科学发展并不领先的欧洲取得了突破,发展出了现代科学?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也称李约瑟之问、李约瑟之谜。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评述“李约瑟之问”。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2018安徽蚌埠二中期中检测,2]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变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
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
这反映出( )
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
8.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 )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书法的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9.下图为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的局部,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
这说明( )
A.“三教合流”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间的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
10.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其中。
这种变化体现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1.[2018江西横峰中学期中检测,20]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
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 )
A.布局构图的精妙
B.畅神写意的原则
C.社会教化的功能
D.绘画技法的创新
12.[2018河南平顶山、许昌、汝州联考,15]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争霸扩张的过程中同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出了《离骚》这样伟大的诗篇。
这表明( )
A.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
B.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
C.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
D.《离骚》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13.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文理论,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
白居易继承了( )
A.汉赋手法夸张的特点
B.《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C.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D.骈体文的绮丽风格
14.[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月考,4]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
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
A.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15.《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时讲述了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桃花扇》则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
这说明( )
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B.古代小说情节源于市民生活
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唐朝以后民间论政现象普遍
16.明朝中后期,很多书坊在选题结构上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
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17.中国自古以来,识字并不普及,下层民众只能通过鼓词等说唱形式来认识人生。
《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人生教科书”,鼓词等说唱形式所起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 ( )
A.戏曲是文人创作、传播儒学的艺术
B.戏曲艺术源于民间、反对儒家伦理
C.戏曲艺术可以传播思想、教化百姓
D.戏曲是政府普及文化的艺术形式
18.“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歌曲《说唱脸谱》反映了( )
A.人物画的多样技法
B.京剧分为四大行当
C.戏曲贴近民众生活
D.脸谱程式化的特点
19.[2018安徽屯溪一中期中检测,17]京剧脸谱根据人物性格、性情而采用某些色彩,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
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
由此可见,京剧脸谱艺术( )
A.注重描绘人物性格多样性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体现了京剧艺术的虚拟性
D.表明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答案
1.C 根据材料中“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表明造纸原料更容易获得、成本更低,“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给高官”“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表明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D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严厉禁止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学被政府垄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是统治者出于政治统治的考虑,以君权神授来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故选D项。
政府重视有助于天文学研究的发展,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天文知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B项错误;统治者设置天象观测人员的目的是巩固君权,C项错误。
3.D 材料中“只收载药物365种”“都次第有所增加”“收载的药物达到1 892种”等信息说明中医药业在传承发展前代药学,故D项正确;理论体系规范严谨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
古代药学研究大多是经验总结,方法并不先进,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与世界医学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
4.B 根据题干信息“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可知古代数学并不追求理论性探究,更多是解答应用问题,故选B项。
“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是《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A项错误;《九章算术》主要解答的是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实用性较强, C项错误;根据“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古代数学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D项错误。
5.B 由“用实际的方法”“缺乏明确的定量研究”等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际应用而轻视理论探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而这种经济形态只关注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用科技,重视经验积累而不注重理论探究,故答案为B 项。
A项是特点而不是根源,C、D两项为上层建筑,均排除。
6.【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科技发展。
解题关键是对中西方古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状况有所掌握,从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李约瑟之问”即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而古代科学并不发达的欧洲却最先发展出了现代科学。
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专注农耕技术;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束缚人的思想;科举制盛行,不能培养实用性人才;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了中西文化交流。
但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航路开辟、文艺复
兴的兴起、宗教改革的进行、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创造了现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此可知,社会条件决定了现代科学在近代中西方的不同命运。
7.D 战国时期一个字在各国甚至一国之内有多种写法,这说明文字使用亟须规范,折射出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歧异的问题,没有提到书写材料的变化,而且战国时期书写材料仍以竹木简牍为主,排除A项。
材料并没有讲到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8.C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是对材料内容的误读,排除;由材料可知当时佛教盛行,出现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从而形成新的书体“写经体”,这个过程体现的是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要,故C项正确;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故D项错误。
9.D 由图文材料可知,此图中“释迦”是外来文明因素,而“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说明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故D项正确。
A项中的社会潮流材料无法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文明冲突;C项错误,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是在宋代以后。
10.D 结合材料可知,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壁画的内容各不相同,这体现了艺术内容的时代性,D项正确;A、C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 项说法错误,排除。
11.B 材料中“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是说绘画不应讲求写实,“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则肯定了绘画的写意原则,因此B项正确。
12.D 根据材料中“它在争霸扩张的过程中同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出了《离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国与北方各国的文化交流是《离骚》产生的重要条件,D项正确;A 项说法绝对,排除;楚辞只是中国文学一个流派,没有改变中国文化走向,B项错误;楚国霸业的基础不是文化发展,C项错误。
13.B 根据材料可知,白居易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传统,B项正确;汉赋、楚辞、骈体文等不符合白居易强调的“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排除A、C、D三项。
14.C 由表中数据可知,唐代文学人才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呈现出地域集中、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文学人才的迁移方向,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唐代文学的创作题材,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传统文学的创作区域,故D项错误。
15.A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长生殿》《桃花扇》等剧本在创作过程中与国家兴衰的史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说明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故选A项。
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均可排除。
16.A 根据材料中“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商品经济繁荣,书坊林立,推动了文学的世俗化、平民化,助推大众文化传播,故选A项。
材料未涉及士人价值追求,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通俗读物占比增大与刻印技术发展之间联系的信息, C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明朝时期主流文化发生改变,排除D项。
17.C 根据材料“下层民众只能通过鼓词等说唱形式来认识人生”“中国老百姓的‘人生教科书’”等信息可以看出,戏曲艺术可以传播思想、教化百姓,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D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18.D 根据材料中“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一张张脸谱美佳佳”等信息表明脸谱具有多样化和程式化的特点,D项正确。
A项与戏曲脸谱无关,排除。
材料反映的不是京剧中的四大行当,而是强调京剧脸谱程式化的特点,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反映戏曲贴近民众生活,排除C项。
19.B 根据材料中京剧脸谱用色彩“寓褒贬、别善恶”,不同脸谱代表着后世人们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从而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项正确。
脸谱色彩主要是根据道德品格而不是根据人物性格,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片面,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