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导学案教学文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看法.(2)能从详细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近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2、过程与方法(1)过程:在研究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详细图形进行归纳,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详细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绘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3、感情、态度、价值观:形成主动研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味.二、教课要点、难点 :教课要点:常有几何体的辨别教课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三、教课过程1.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出示章前图)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直观感知,辨别图形(1)对于各种各种的物体 , 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地点.(2)展现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疏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 察看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获得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极点等局部,获得的是线段、点.(3)察看其余的实物教具(或图片)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圆柱,球,圆等图形 .(4)指引学生得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看法.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 比方长方体,长方形,圆柱,线段,点,三角形,四边形等 . 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 有些几何体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 如长方体,立方体等 .有些几何图形和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 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 .3.实践研究 .(1)指引学生察看帐篷 ,, 金字塔的图片 , 从面抽象出棱柱 , 棱锥 .(2)你能谈谈圆柱与棱柱 , 圆锥与棱锥的差别吗 ?(3)你能再举一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实例吗?(4 )以下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4.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5.作业设计课本第 123 页习题第 1、2 题;第 125 页习题第 7、8 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对几何图形的空间位置关系理解困难。
举例:在讲解几何证明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已知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同时,针对面积计算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上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难点的突破,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他们的几何素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举例:在讲解点、线、面时,教师要强调它们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础元素,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几何图形的抽象概念: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具体形象明的逻辑推理过程掌握不足,难以运用性质定理进行证明。
-面积计算方法的应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运用所学面积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点、线、面
4.1.1了解点的概念,掌握点的基本性质
4.1.2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 分课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我们能否把它们进行分类?你的标准是什么?要点归纳2. 观察小茗的房间,说说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探究点3:平面图形观察与思考: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画一画A. ①⑤①B. ①C. ①⑤⑥D. ⑤⑥4. 月球、西瓜、易拉罐、篮球、热水瓶胆、书本等物体中,形状类似圆柱的有6. 图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 位置.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学习目标:1. 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2. 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3. 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 同的平面展开图.4. 通过展开与折叠,了解棱柱、棱锥、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 展开图或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重点:了解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能够得到平面图形,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的关 系,体会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有多种展开图.难点:会画简单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能够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展开 图,或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 合作探究: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四棱锥、三棱柱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这些展开图有没有什么规律?哪些展开图可以分为一类,为什么?2. “坚”在下,“就”在后,“胜”和“利”在哪里?3. 下面图形是一些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二、课堂小结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1. 下图所示的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对应的是 ( )2. 下图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的是( )3. 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三个平面图形,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4. 下列的三幅平面图是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有(多选) ( )5. 如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使展开图沿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求:a= ;b= ;c=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包,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这可以说成点动成线. 类如下图,围成这些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请把下图中的平面图形与其绕轴旋转一周后得到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宽为2cm的长方形,绕其一边进行旋转得到一几何体.这个几何体是什么?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将你联想到的图形填在图形下边的横线上(填.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动手,分别画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 A ,B 可以画几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并使其不能转动,至少需要几个钉子?你知道这样做 .A.B相交于点O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AB )等于已知线段(a )的作法: AC 上截取AB=a.,CD 的长短.AB 、CD 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几何语言:∵ M 是线段 AB第3题图第1题图第2题图要点归纳: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最短.简称:两点之间,2.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叫做这两点的距离.两个村庄,如图,现在要在公路l上建一个汽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请在图中画出汽车站的位置第2题图4.3 角4.3.1 角.... ._______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叫做角的两条边.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要点探究探究点1: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问题1 有哪些方式可以表示如图所示的角?问题2 下图中有哪些角?如何表示?还能用∠O 表示∠AOB 吗?要点归纳:角的表示方法:①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该大写字母表示的点为顶点;②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③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小写希腊字母表示.注意:①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共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②当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必须把顶点字母放在中间;③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在图形中用角弧标出.思考: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 如图,射线OA 绕点O 旋转,当终止位置OB 和起始位置OA 成一条直线时,形成什么角?继续旋转,OB 和OA 重合时,又形成什么角?1.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_____2.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_____或∠_____3.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或数字表示:∠_____图中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O 表示∠AO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角是一条直线填写下表,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1°=′;针对训练1.计算:(1)5°=(3)36″=当堂检测5.如图所示:-1) 条呢?4.3 角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针对训练如图所示:(1) ∠AOC是哪两个角的和?(2) ∠AOB是哪两个角的差?(3) 如果∠AOB=∠COD,则∠AOC与∠BOD的大小关系如何?(1) 如图①,若∠AOC=35°,∠BOC=40°,则∠AOB=度.(2) 如图②,若∠AOB= 60°,∠BOC=40°,则∠AOC=度.(3) 若∠AOB=60°,∠AOC=30°,则∠BOC=度.易错提醒:在计算角的度数时,若无图,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试一试:如图,借助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15°和75°的角,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例2计算(1)120°-38°41′;(2)67°31′+48°49′.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4.3.3 余角和补角... . 1+∠2= °, 图① 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______ (简称为两个角______ ). 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或∠1和∠2互余.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______ (简称为两个角______). 是∠4的补角,或∠4是∠3的补角,或∠3和∠4互补.的补角探究点3:方位角八大方位 正东: 正南: 正西: 正北: 西北方向: 西南方向: 东北方向: 东南方向:例4 如图,货轮O 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 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 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 (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 ,货轮C 和海岛D . 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 ,货轮C 和海岛D 方向的射线.针对训练1. 如图,说出下列方位(1) 射线 OA 表示的方向为 . (2) 射线 OB 表示的方向为 .(3) 射线 OC 表示的方向为 . . (4) 射线 OD 表示的方向为 .2.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遨游太空时,我国当时派出远望一号~四号船队,跟踪检测. 其中远望一、二号停在太平洋洋面上,某一时刻,分别测得神舟六号在北偏东60°和北偏东30°的方向,你能在下图中画出当时神舟六号所处的位置吗?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那么点A在点C。
【人教版】 年 季七上数学: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导学案(Word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1认识几何图形(1)【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是重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
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 1.几何图形(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1)纸盒(1)长方体(2)长方形(3)正方形(4)线段 点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2.立体图形思考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节起始课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美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题:针对本章所学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设计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认知方面,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观阶段,对于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2.在技能方面,学生的尺规作图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证明能力尚需培养,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来逐步提升。
3.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较浓,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难度较大的几何问题产生恐惧感,需要教师关注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b.与同学合作,探讨几何图形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机器人设计、航空航天等,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
4.思考题:
a.比较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性质,归纳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b.思考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3.引导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入门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交线、平行线、垂直、角的度量等。
本章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判断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讲解法: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圆规、模型、实物等。
2.课件:制作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平面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面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操作题,如用直尺和圆规作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几何图形的画法。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形信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和后续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图形,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可能感到抽象难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初步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性质和判定方法,学会用几何语言描述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
2.难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归纳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概念。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导学案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导学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是重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
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1.几何图形(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2.立体图形思考第117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思考:课本118页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3.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课题: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学习目标:可以从简单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学习重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学习难点: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学习过程一、导案独学:学生自学课本第113-116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______ ;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______ 或 ______ ;看棱得到的是 ______ ;看顶点得到的是______ .(2)类似地观察罐头、足球或篮球的外形,可以得、、等.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圆、线段、点等,以及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物体外形中得出的.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3)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并指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什么叫做立体图形?请再举出一些立体图形的实际例子吗?(4)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棱柱和棱锥的区别,你能再举出一些棱柱、棱锥的实例吗?(5)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叫做平面图形?二、合学展示::(1)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连接起来,说出他们的名称。
(2)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3).如左图,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右图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三、拓展提升1、把下面几何体的标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1)(2)(4)(5)(6)(7)(9)长方体:{}棱柱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总结】柱体、锥体、球体的区别:2、如右图,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_______;它有_______个面组成;它有__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条边。
3、一个圆锥体有_________个面,其中有_________个平面。
4、圆柱体有_______个面,其中有_____个平面,还有一个面,是_________面。
5、用一个宽 2 cm,长 3 cm的矩形卷成一个圆柱,则此圆柱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____四、小结:本节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五、作业:课本P116练习;学习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课题: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学习目标】1、能够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平面图形,能够根据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想象并描述它的形状2、认识正方体、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3、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学习重点】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一些简单几何体或它们的组合得到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准确画出观察所得的平面图形.正方体的展开图.【学习过程】一、导案独学:学生自学课本第117-118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道理?2、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长方体,看一看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3、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圆柱、圆锥、球,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4、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三棱柱和四棱锥,看一看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请画出来。
5、在家找一个正方体纸盒,将这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后是一个平面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多少种平面图形?动手试一试,与同伴进行交流.二、合学展示:1.右图是一个由 9 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2.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一个由若干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下图所示,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动手试试看!四、拓展提升:(1)正方体的11种不同的展开图。
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2)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展开图分别是怎样的?四、小结:五、作业:课本第118页练习1、2题。
学习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课题:4.1.2 点、线、面、体学习目标: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学习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
学习过程一、导案独学:学生自学课本119-120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的立体图.思考:①你们知道这些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②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③线与线相交处又形成了什么?2. 我们知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等都是几何体,简称体。
包围着体的是____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分。
平静的水面给我们以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而球给我们___________的形象。
3. 夜晚的流星划过天空时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节日的焰火画出的曲线组成优美的图案等这些都给我们以_______________的形象,面的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______________。
线也有______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______线之分。
4. 天上的星星,世界地图上的城市等都会给我们以______________的形象,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学展示:1.【交流1】(1)如果把笔尖可能看作一个点,笔尖在纸上运动会形成什么_______.如果把星星看作一个点,夜空中流星形成什么________(2)我们可以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汽车的雨刷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形成____.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3) 直角三角板绕它的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什么图形?通过上面的问题,得出结论:点动成_____________,线动成_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___.思考:构成几何体的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几何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__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交流2】(1)将半圆绕着它的一条直径旋转一周,得到什么立体图形。
(2)将一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什么立体图形。
(3)将一个直角梯形绕着它的高旋转一周,得到什么立体图形。
(4)现有一条长为5cm,宽为4cm的矩形,分别绕它的长,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分别为多少?谁的体积大?你得到怎么样的启示?三、拓展提升:1、人在松软的沙地行走,他的脚印行成一条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刷墙工人用棍刷刷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用直角三角形绕着它的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4、给我们以点动成线的原理是()A、洗车挡风玻璃上转运的雨刷。
B、转动的电扇。
C、表演型飞机后面喷出的彩烟。
D、转动的自行车辐条。
5.下图是由( )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6、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将这个长方形绕着它的长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课本120页练习1、2题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 期 总第 课时 课题:4.2直线、射线、线段(1) 学习目标:1、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初步体会几何语言的运用。
学习重点:探究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学习难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相互转换。
学习过程一、导案独学:学生自学课本第125-126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温故而知新】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直线、射线、线段.请你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直线 射线 线段2.【交流1】直线的性质(1)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操作一下,试试看.答:(2)经过一个已知点的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说明. 答: O ·(3)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试试.· ·答: A B猜想: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 条直线,并且 条直线;简述为: 3.探究2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B A· · l · O A l · a · B A记为直线或直线记为线段或线段记为射线或射线4.探究3: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A在直线m , 点B在直线m , 直线a、b 点O直线m 点A, 直线m 点B注:当两条直线有一个共公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二、合学展示::1.【交流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交流2】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直线:(1)用它上面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射线:(1)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 (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线段:(1)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3. 【交流3】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①直线EF经过点C;②点A在直线m外;③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④线段AB、CD相交于点B.三、拓展提升:1.根据语句画出图形.(1)直线L经过A、B、C三点,点C在点A与点B之间;(2)直线AB、CD都经过点O,点E不在直线AB上,但在直线CD上;(3)线段a、b相交于点O,与线段c分别交于点P、Q.(4)两条直线m与n相交于点P.2.如下图(1)所示,点A在直线L______,点B在直线L________.3.如下图(2)所示,直线_______和直线______相交于点P;直线AB和直线EF•相交于点______;点R是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的交点.4.如下图(3)所示,图中共有_____条线段,它们是________;共有______条射线,它们是________.5.直线上有3个点时,共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 4个点呢? 5个点呢? ……,n个点呢?6.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要停靠三个车站,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四、小结·B·AO bam m(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2)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五、作业:课本P129习题4.2 第2、3、4题;学习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 期 总第 课时 课题:4.2直线、射线、线段(2) 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了解线段的和差.2.理解线段中点的定义,理解两点间距离的定义,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学习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