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
2023年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2023年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作为____年煤矿顶板事故的幸存者,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通过这次事故,我对煤矿安全和个人安全意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这次事故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这起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煤矿管理层的疏忽造成的。
在事故发生前,煤矿管理层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煤矿顶板的检查和维护,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导致事故发生后,顶板无法承受压力,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此次事故的发生也与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够强有一定关系。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工人并没有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定,没有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具,也没有进行安全培训。
这些都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事故中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在这次事故中,我切身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当事故发生时,我和其他同事都被困在矿井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面对黑暗和死亡的威胁,我感觉到了生命的无助和渺小。
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和绝望后,救援人员终于找到了我们。
在他们的精心救援下,我和其他同事获救了。
这次事故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我们应该珍惜并善待生命。
三、煤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这次事故,我意识到了煤矿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煤矿工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和风险。
只有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时刻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其次,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煤矿作为一种高危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再次,要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煤矿作为一种危险的工作环境,需要有相应的安全设施来防范事故的发生。
例如,安全通道、紧急疏散通道、防火设备等。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煤矿开采中,顶板发生破裂、垮塌或坍塌等意外情况,造成矿工伤亡和设备损失的事件。
这类事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屡见不鲜,给企业生产安全和矿工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不仅涉及到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更直接地牵涉到矿工的生命安全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煤矿顶板事故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索解决之道,以避免或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力,存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二是煤矿生产作业中,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要想避免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企业管理和员工素质两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应该加强隐患排查和控制。
要对矿井顶板的稳定性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矿井支护工程建设,增加矿井的稳定性;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管,规范煤矿生产作业,落实安全生产标准。
煤矿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也需要得到提高。
煤矿矿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技能水平;自觉接受安全培训,增强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
煤矿矿工要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发现并举报安全隐患,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政府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
政府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大对煤矿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生产标准的执行。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企业要采取严厉的措施,直至责令停产整顿,确保煤矿企业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给企业生产安全和矿工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应全面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标准;矿工要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总结
三是工程质量关。
小煤矿顶板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现场管理不严和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
采掘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基础,从抓好工程质量入手,提高工程质量是防止小煤矿顶板事故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措施。
因此,在顶板管理方面严把支护质量关,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验收。
现就我矿预防顶板事故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现场管理,重点严把“五关一是技术规范和方案设计关。
根据小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在采区和采面设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适合本矿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设计方案,如采用底板岩石大巷开拓方式,就能减少采动影响,或尽可能把巷道布置在全岩中,并尽可能避开井巷交叉,这样掘进巷道时施工条件好,对顶板管理非常有利,在源头上减少了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要求每个采掘工作面都要根据地质资料和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编制采掘作业规程,使作业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保证安全的作用。
把审批规程、审批措施当作大事来抓,制定“三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规程对顶板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真,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
同时在班次安排上要合理,如掘进放炮后要立即出碴支护,不能让破碎顶板悬空暴露时间过长,及时消除冒顶因素。
同志们,事故发生以后,乡党委、乡政府及有关主管单位立即组织现场抢救。
、市政府、、县政府对我们以极大的关心和关注,立即组织事故调查。
经过六月三日至六月八日六天的现场勘测,技术鉴定和社会调查,目前事故基本查清。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原采工宋学华、任栓虎违反作业规程,不及时支护,形成空顶作业,导致顶板脱落。
类似情况,我们乡还不少,甚至还有的是几次转手承包,形成了负责任的不享利,享利的不负责任的不合理现象,有好些人都是坐享其成。
关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
关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摘要: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顶板顶板事故顶板压力一、顶板类型煤层顶板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构成。
伪顶是指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一般由一层或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易垮落的岩层所组成,直接顶按稳定性可分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老顶又叫基本顶,顶板分为坚硬难冒顶板、破碎顶板和复合型顶板。
坚硬难冒顶板是指直接顶岩层比较完整、回柱后不能立即垮落的顶板。
破碎顶板指的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困难的顶板。
二、顶板事故的分类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类。
1、局部冒顶,局部冒顶是指冒顶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
实际生产中局部冒顶的次数远大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危害比较大。
2、大型冒顶;大型冒顶是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三人以上)的冒顶。
3、压垮型冒顶,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压时压垮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二、冒顶事故原因冒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
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
此时,如果顶板管理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
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
三、冒顶的预兆冒顶的预兆是多方面的,有声音方面、顶板上的、支架及棚子上的及煤帮上的预兆等。
煤矿三违导致的典型顶板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三违〞导致的典型顶板事故案例分析一、由于支护不合格导致的顶板事故【案例1】1990年12月7日8时5分,省双鸭山矿务局四方台煤矿一井15层±0右翼残采队工作面输送机头处发生局部冒顶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1.事故经过1990年12月7日一班,残采队出勤7人,接班后先处理刮板输送机,2时40分左右进入工作面。
这时,井口安检员检查现场,发现刮板输送机头处只有两架钢梁,便告诉值班段长某把钢梁补上,某容许一会来人补打。
到7时35分,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链断了,此时已近下班时间,工作面不能干活,某留下5人在刮板输送机头处接链子,其余2人升井。
8时05分,刮板输送机头处4. 7 m ×3. 85 m×0. 6 m的顶板突然冒落,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2.事故原因一是由于端头支护不好,只架两根钢梁,其中一架为一梁二柱,另一架又在冒顶的上部边缘,未起支护作用。
二是支柱稀少,在冒顶区域下边只发现有四根支柱。
三是空顶时间过长,刮板输送机端头处缺钢梁少支柱,这还是12月6日二班造成的,三班接班后未生产,一直处理输送机事故,到发生冒顶为止,空顶时间长达20 h,使顶板逐渐下沉,以致冒落。
客观上看,冒落岩石中间厚,且冒茬比较光滑,近似蘑菇顶状,这是该处顶板易于冒落的自然条件。
3.事故教训这起事故外表看是支护质量问题,但暴露出来两个深层次且带普遍性的问题。
①各级干部对平安生产是喊在嘴上,还是落实在行动上;是真抓实干,还是假抓虚抓;是真严真狠,还是名严实松。
对该工作的钢梁数量缺乏、支护不合理、空顶作业等问题,副井长、副段长、安检员都曾先后发现,但都没有严肃对待,既没停工处理好再生产,也没有帮助解决钢梁弯曲、数量缺乏问题。
起码是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
严格说,是渎职。
如果我们的干部中哪怕一个人,发现问题后能盯住不放,认真负责地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盯在现场,问题不解决不走,像这类事故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煤矿顶板事故教训检讨书
尊敬的矿领导:我矿近期连续发生顶板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对此,我深感愧疚和自责,特此写下这篇检讨书,以表达我对事故的深刻反思和悔过。
一、事故回顾(一)事故一:2024年7月24日,山西太原古交矾石沟煤矿8212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滚落矸石伤人事故,造成1人遇难。
(二)事故二:2024年7月21日,山西朔州山阴中煤顺通辛安煤业发生一起掘进工作面顶板冒落事故,造成2人遇难。
二、事故原因分析(一)安全生产意识淡薄1. 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对顶板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不够,导致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2. 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使员工的安全意识难以提高。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1.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不落实,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2.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不完善,检查内容不全面,检查力度不够,难以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三)顶板管理不到位1. 顶板支护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顶板失稳,发生冒顶事故。
2. 顶板监测手段落后,难以准确掌握顶板变化情况,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
(四)应急处理能力不足1. 事故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演练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2. 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素质不高,救援装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三、整改措施及承诺(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 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
2. 完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
(三)加强顶板管理1. 优化顶板支护设计,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顶板稳定。
2. 加强顶板监测,及时掌握顶板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故。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
第三节 综采工作面冒顶事故
2004年4月22日1时50分,义马煤业(集团) 有限公司跃进煤矿25060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 冒顶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万 元。 一、矿井概况 河南义马煤、世(集团)有限公司跃进煤矿 始建于1958年,1975年和l989年分别进行了 两次改扩建,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 /a。
第四节 炮采工作面冒顶事故
工人下岗、企业停产,工人生活难以维系,煤矿 的安全投人欠账太多。所以煤矿井下的生产设备 更新根本谈不上。加之国有煤矿层层下放,亏损 无补贴,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在不断下达生产、经 营任务和指标,更加剧煤矿的困难。由于煤矿的 极度困难,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有经验 的固定工人大量流失,更使煤矿企业雪上加霜。 在这起事故中,还存在有“管理失误”和“ 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有“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
第三节 综采工作面冒顶事故
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二、事故经过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四、技术点评 这起事故实际上是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在 煤矿回采工作面,工人对回采面出口不畅通、 拐头抬栅过低,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头过高,
第三节 综采工作面冒顶事故
相对间隙小已经习惯,所以见怪不怪。只是以 往的大煤块或大碴块可能很少,但是一旦有大 煤块或大碴块顺刮板机而下,必然造成抬棚拉 倒的情况,发生事故是早晚的事。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运输巷修护冒顶事 故
稳定性好。煤层不易自燃发火,发火期为6个 月,煤尘具有爆炸性。 新安煤矿采用斜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 ,大巷采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运输,行人斜 巷采用人车串车提升。 炮采为走向长臂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 顶板,矿井有11、12、13、14四个采区,因 矿井防治水需要,对11采区上部回风通道进行 了封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混合抽出式 通风。
2024年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标题:2024年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摘要:随着我国煤炭开采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煤矿事故也时有发生。
2024年,在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顶板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
通过对该事故的分析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这次事故让我体会到,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措施、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效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煤矿顶板事故;安全工作;管理措施;科学技术;员工素质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煤矿事故频发的问题。
煤矿顶板事故作为一种常见且危害巨大的事故类型,给社会安全稳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与总结某煤矿发生的顶板事故,探讨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提高煤矿安全工作水平。
二、事故概述2024年某月某日晚上10点左右,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顶板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井下开采煤矿的顶板,造成了数人伤亡。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了救援工作,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顶板失稳,导致坍塌,部分岩层压垮了作业区域,砸中了正在采煤的矿工。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管理不到位。
该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安全意识薄弱,对顶板的稳定性以及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 设备老化。
该煤矿顶板支护设备存在大量老化的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问题。
这导致了矿井内的支护设备无法承受顶板的压力,从而造成了顶板失稳。
3. 人员素质不高。
矿工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矿工对于自我保护的措施不够重视,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安全绳,并且对顶板稳定性的判断不准确,未发现事故即将发生的迹象。
四、有效预防措施1. 加强管理。
煤矿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增加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完善安全考核和奖惩制度。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矿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煤矿“三违”导致的典型顶板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三违”导致的典型顶板事故案例分析一、由于支护不合格导致的顶板事故【案例1】1990年12月7日8时5分,省双鸭山矿务局四方台煤矿一井15层±0右翼残采队工作面输送机头处发生局部冒顶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1.事故经过1990年12月7日一班,残采队出勤7人,接班后先处理刮板输送机,2时40分左右进入工作面。
这时,井口安检员检查现场,发现刮板输送机头处只有两架钢梁,便告诉值班段长某把钢梁补上,某答应一会来人补打。
到7时35分,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链断了,此时已近下班时间,工作面不能干活,某留下5人在刮板输送机头处接链子,其余2人升井。
8时05分,刮板输送机头处4. 7 m ×3. 85 m×0. 6 m的顶板突然冒落,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2.事故原因一是由于端头支护不好,只架两根钢梁,其中一架为一梁二柱,另一架又在冒顶的上部边缘,未起支护作用。
二是支柱稀少,在冒顶区域下边只发现有四根支柱。
三是空顶时间过长,刮板输送机端头处缺钢梁少支柱,这还是12月6日二班造成的,三班接班后未生产,一直处理输送机事故,到发生冒顶为止,空顶时间长达20 h,使顶板逐渐下沉,以致冒落。
客观上看,冒落岩石中间厚,且冒茬比较光滑,近似蘑菇顶状,这是该处顶板易于冒落的自然条件。
3.事故教训这起事故表面看是支护质量问题,但暴露出来两个深层次且带普遍性的问题。
①各级干部对安全生产是喊在嘴上,还是落实在行动上;是真抓实干,还是假抓虚抓;是真严真狠,还是名严实松。
对该工作的钢梁数量不足、支护不合理、空顶作业等问题,副井长、副段长、安检员都曾先后发现,但都没有严肃对待,既没停工处理好再生产,也没有帮助解决钢梁弯曲、数量不足问题。
起码是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
严格说,是渎职。
如果我们的干部中哪怕一个人,发现问题后能盯住不放,认真负责地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盯在现场,问题不解决不走,像这类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煤矿顶板事故分析及点评
采空区处理不当
采空区未及时处理或处理 不当,导致顶板悬空,失 去支撑。
采掘作业操作不当
采掘作业过程中,如支护 不及时或支护质量不合格, 可能导致顶板事故。
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 的安全监管和检查机制。
采掘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影响 设备的正常运转,进而影响顶板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对煤矿顶板事故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事 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借 鉴和参考。
煤矿顶板事故概述
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岩层压力 过大或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顶板突然塌落或冒顶的事故 。这类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常常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1
在巷道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未按照规程操作,导致顶板突然
垮塌。
事故原因
02
维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维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点评
03
巷道维修作业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发生类似事故。
04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技术措施
1 2 3
顶板稳定性监测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应力监测、声发射等技 术,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失稳 风险。
针对不同类型顶板事故,应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加强现 场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发现顶板事 故的发生与采场地质条件、开采技术、 作业规程执行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建议和展望
建议煤矿企业加强顶板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机制。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掘进顶板) PPT
• 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影响巷 道围岩应力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度、巷道周围的地质 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形状尺寸等 ,了解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 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化和位移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支 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
各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应采取的管理办法
• A类:必须制定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区队长及主 管业务科室管理人员现场跟班,当班带班领导到作业地点 巡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责任,及时处理。 • B类:必须制定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跟班班队长 现场跟班,业务主管每天必须有人巡查。 • C类:按正常作业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分类
• A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巷道坡度20°以上、过断层破碎带、 揭煤以及顶部为煤的半煤岩、采用非常规方法施工大断面 硐室、综采扩切眼、煤仓、交叉点、冒顶处理。 • B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巷道坡度10°~20°、煤巷施工断 面不小于13m2、顶底板松软破碎、构造比较复杂以及巷 道拨门、贯通、开钻场、小水仓、过老空老巷等。 • C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不具备A类、B类作业特征的顶板 安全管理类型。
• 2、锚杆支护巷道顶板事故时有发生 • 2003年以来,集团公司和矿追查的锚杆支护安全事故共 17起,除潘一矿“2009.2.11”锚索戳眼导致死亡事故外, 其它16起都属于顶板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其 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三起:朱集东矿“2014.1.14”顶板事 故,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21人被堵;潘二矿2011年 “7· 3”事故,10人被堵;谢桥矿2006年“10· 10”事故, 8人被堵。
– 承载能力大,可多次复用, – 储运方便,安装容易及迅 速等优点 。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顶板事故指的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的失稳或崩塌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针对一起煤矿顶板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找出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2. 事故描述该事故发生于某煤矿的井下作业区。
事故当时共有10名工人在该区域进行作业,突然发生了顶板崩塌,导致3名工人被压埋在残骸下。
事故发生后,矿方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将被埋人员成功救出。
然而,由于事故的严重性和对生产的影响,煤矿方决定对事故进行调查,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调查方法为了对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3.1 现场勘察调查组成员前往现场,对事故发生地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我们测量了事故现场的尺寸、角度和崩塌的范围,收集了相关的物证和照片。
3.2 事故报告分析调查组成员对煤矿事故报告进行了分析,包括矿方的安全记录、事故前的工作计划和操作程序等。
我们特别关注与顶板管理相关的信息。
3.3 相关人员访谈我们对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目击者以及矿方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们了解到了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4.1 顶板支护不稳定事故现场的勘察结果显示,事故发生地的顶板支护存在明显的不稳定迹象。
我们发现,部分支护材料老化严重,支护的间距过大,无法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4.2 工人操作不规范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工人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他们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支护材料的安装,也没有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5.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5.1 加强顶板支护管理煤矿方应加强对顶板支护的管理和维护。
周期性检查顶板支护材料的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支护材料,并确保支撑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煤矿井下掘进顶板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煤矿井下掘进顶板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摘要:在全国矿井事故中,顶板事故是比重最大的矿井事故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直接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
顶板管理不好,不仅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很容易为将来的工作和回采造成隐患。
因此,加强顶板管理是一个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顶板是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分析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措施,对搞好事故预防,提高掘进工作效率,促进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顶板;事故;原因;措施在煤矿工作中顶板安全事故是很重要的部分,顶板安全事故具有灾害性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给煤矿企业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带来很大的影响。
如何控制煤矿顶板事故,降低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和经济效益,就需要对煤矿顶板进行科学的管理。
1顶板灾害事故的特点我国各个矿区的矿井,由于自然条件、生产环境和管理效能不尽相同,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即使发生重大顶板灾害事故,因其主客观条件不同,其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各有其独特性,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
但总体而言,所有顶板灾害事故都有如下共同特点。
1.1突发性顶板灾害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
它给人们心理的冲击最为严重,最容易出现措手不及,使指挥者难以冷静、理智地考虑问题,难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救灾措施,在抢救的初期容易出现失误,造成事故的损失扩大。
1.2灾难性重大顶板灾害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或使井下人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若指挥决策失误或救灾措施不得力,往往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处理事故过程,得悉已有人员伤亡或意识到有众多人员受到威胁,更增加了指挥者的心理慌乱程度,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1.3破坏性重大顶板灾害事故往往会使矿井生产系统遭到破坏。
它不但使生产中断,井巷工程和生产设备损毁,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也给抢险救灾增加了难度。
特别是通风系统的破坏,使有毒有害气体在大范围内扩散,会造成更多人员的伤亡。
这就要求指挥者在做救灾决策时,要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情况,通风系统破坏与否对救灾方案起关键性作用。
煤矿顶板事故分析及点评
对预防措施的点评
现有措施
目前煤矿采取的顶板事故预防措 施包括加强支护、定期巡查、及
时处理隐患等。
措施不足
现有措施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如对 地质变化的应对、对新技术的运用 等。
改进方向
需要针对现有措施的不足进行改进 ,加强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建设。
对未来煤矿顶板事故预防的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技术研发
事故经过
在某矿掘进工作面中,由于岩石 破碎且未及时支护,导致掘进机 割岩时震动加剧,顶板突然大面
积冒落,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原因分析
掘进工作面岩石破碎,稳定性差 ,加上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支护 措施,导致顶板失稳。同时,掘 进机割岩时产生的震动加剧了顶
板的破坏。
点评
此事故提醒我们在掘进过程中要 加强对顶板的观察和监测,特别 是在岩石破碎地区,应采取更加 严格的支护措施,避免因震动等
04
CATALOGUE
煤矿顶板事故点评与建议
对当前煤矿顶板事故的反思
事故原因
事故教训
目前煤矿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地 质条件复杂、采空区处理不当、支护 措施不力等。
应从每起顶板事故中吸取教训,深入 分析原因,加强现场管理和安全培训 。
事故后果
顶板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对矿工家庭和社会稳定造 成不良影响。
鼓励煤矿企业加强顶板控制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支护效
果和安全性。
强化人员培训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
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管体系, 强化对顶板事故高发区的重点
监控。
推进智能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 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分析
开采7煤上分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2006年1月9日夜班,割完一刀煤后,采煤机从机尾向机头行进到79#支 架处,采煤机下摇臂调高油管爆裂。停机后,跟班队长张井发先找顶,然后 和机修工潘某一同进入煤壁侧更换油管。6时3分,顶板冒落一块 2000×800×550毫米的矸石挤住了张井发和潘某,班长勾钦贞立即安排人员 进行抢救,并向矿调度汇报。矿立即组织抢救,潘某抢救无效死亡。
பைடு நூலகம்
到煤矿调查询问时,煤矿仍再三隐瞒。直至7月23日上午,在各方压
力下,才如实交代。 更令调查组惊讶的是,事故现场作业的竟然是一支包工队。而国务
院及山东省政府此前均明令禁止煤矿企业对外承包采掘工程。梁宝寺煤
矿作为国有煤矿却对相关规定置若罔闻,雇用包工队施工,是典型的 “以包代管”。
(九)矿分管采煤副矿长,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给予其行政记过处
分。 (十)矿长,对这起事故负有一定领导责任。责令其作书面检查。
(十一)矿党委书记,对这起事故负有一定领导责任。责令其作书面检查。
(十二)有关责任人的经济处罚(略)。
梁宝寺煤矿事故给我们的警示
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煤矿21日发生的冒顶事故,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
(一)事故性质:这是一起由于空顶作业造成的责任事故。
(二)事故直接原因:张井发、潘某进入无支护的煤壁侧作业,顶板 突然冒落,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事故间接原因: 1.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不落实,违章在无支护的煤壁侧作业,是这
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2.现场检查不细,未能发现顶板隐患,违章指挥工人在无支护的顶 板下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姚桥煤矿“1.9”顶板事故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据统计,采煤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中有三分之二是顶板事故,即采煤面的70%是顶板事故,由此可见,如何防治煤炭顶板事故是当务之急。
可以通过研究煤矿区域顶板事故的原因、可能影响顶板安全管理的因素,并制定防止顶板事故的安全措施,提高煤炭开采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
1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1.1 冲垮型顶板事故煤矿工作面发生的崩塌型顶板事故,通常在岩层坚硬的地质中发生更多。
这是因为大型高刑区的悬索板和相应的冲击作用,加上外力的冲击,必然会损坏煤炭面板。
特别是纹理坚硬的岩层容易崩塌或破坏,因此会发生煤炭面崩塌型顶板事故。
1.2 压垮性顶板事故在采煤工作面中出现的压垮型顶板事故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虽然它发生的几率是比较低的,但是一旦发生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影响。
老顶的周期性来压过大或者初次性来压过大均会在采煤工作面中出现压胯型顶板事故。
1.3 推跨型顶板事故在采煤工作面中常常会出现的是推跨型顶板事故,这种事故一般都会在复合型的顶板状况下发生,相对于其他几种事故,它出现问题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一般在事故发生的前4周会有局部的冒顶或者裂缝的问题出现,但是之后又不会继续发生折损情况,只是顺着煤层的斜下方往后倾倒,这是推跨型顶板事故的特点。
1.4 漏垮型顶板事故漏垮型顶板事故一般只有掉渣抽空或漏顶2种状况。
在采煤工作面中出现这种事故的原因在于岩层不紧密、在托伪顶与再生顶板之间没有较好的胶结性,所以会出现断层或破碎带的问题,进而引发漏垮型顶板事故。
1.5 局部岩块冒顶事故局部冒顶事故的出现是因为在采煤的过程中,出现“人字劈”,“升斗劈”等游离岩块时不进行及时的支护,之后导致这些游离岩块掉落。
因为在一些煤层的直接顶中,会由于原生、构造或者采动的原因造成各组之间产生裂痕、缝隙等,之后导致顶板出现问题,以及锅顶状的包裹体、支护不及时、空顶面积大、棚档不匀等,这些原因都会在采煤工作面中引发局部岩块冒顶事故。
顶板事故资料
顶板事故一、引言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危险事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工作面煤层露天导致地表沉陷,从而引发顶板失稳,垮塌或坍塌,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探讨顶板事故的危害、成因以及预防措施。
二、危害分析顶板事故一旦发生,将对矿区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是对人员安全构成威胁,矿工可能被顶板坠落物体砸伤或困在坍塌的工作面下无法脱身,造成生命危险;其次是对设备设施造成损坏,顶板垮塌会导致工作面设备损坏甚至报废,影响生产正常进行;最后是对环境造成污染,顶板事故可能导致矿区土壤污染、水源受污染,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成因分析1.煤层特性:煤层的特性是顶板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煤层性质不稳定,易发生龟裂或变形,导致顶板失稳;2.采动方式:不合理的采动方式也是导致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
如采用过大的采高或采宽,或者不合理的支护措施;3.顶板负荷:顶板的自重以及地压会对顶板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果负荷过大,顶板容易出现失稳;4.矿山水文条件:周围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对顶板稳定也有较大影响;5.人为因素:矿工操作不当、违规行为、未按照规定操作等人为因素也会加剧顶板事故的发生。
四、预防措施1.科学合理的采动方式:根据煤层的特性,采用科学合理的采动方式,避免过大采高采宽;2.加强支护措施:加强顶板支护,采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技术,确保顶板稳定;3.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顶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4.加强培训:对矿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5.加强监测: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五、结论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事故,对人员安全、设备设施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为了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矿山企业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提升矿工的安全意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顶板事故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
在长期的消费理论中,我矿在顶板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历,也有不少教训。
现就我矿预防顶板事故的经历和体会总结如下。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篇1一、加强现场管理,重点严把“五关”一是技术标准和方案设计关。
根据小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在采区和采面设计上下功夫,积极探究合适本矿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设计方案,如采用底板岩石大巷开拓方式,就能减少采动影响,或尽可能把巷道布置在全岩中,并尽可能避开井巷穿插,这样掘进巷道时施工条件好,对顶板管理非常有利,在头上减少了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又如,有的顶板在外表上看来完好,执行敲帮问顶时也未发现有脱落征兆,作业规程或平安措施中也未对其作出明确的支护规定,这也是在编制设计时重大失误。
因此,这就必须明确规定临时支护措施,编制规程决不能粗制滥造。
二是规程审批和学习关。
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管理,突出解决好其中的薄弱环节,是搞好小煤矿顶板管理的关键。
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要求每个采掘工作面都要根据地质资料和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编制采掘作业规程,使作业真正起到指导消费,保证平安的作用。
把审批规程、审批措施当作大事来抓,制定“三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规程对顶板管理措施不详细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真,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
同时在班次安排上要合理,如掘进放炮后要立即出碴支护,不能让破碎顶板悬空暴露时间过长,及时消除冒顶因素。
“三大规程”制定后还必须组织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让大家领会和掌握,且必须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作业。
三是工程质量关。
小煤矿顶板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现场管理不严和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
采掘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根底,从抓好工程质量入手,进步工程质量是防止小煤矿顶板事故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措施。
因此,在顶板管理方面严把支护质量关,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验收。
顶板事故原因综合分析及防止对策的探讨
顶板事故原因综合分析及防止对策的探讨顶板事故是煤矿多发性事故。
我局十三年来共发生顶板事故28起死亡34人。
占死亡人数的37.78%。
故此总结教洲,针对现实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对降低事故率具备非常重要意义。
(一)推垮型冒顶事故一起死亡四人一、原因分析1、支柱失稳,该面采用HZWA一2600型金属摩擦支柱和HDJW一1000型铰接顶梁配套支护以螺旋升柱器,升柱,其初撑力只能达到800Kg,再加上留底煤O.8m左右开采,底煤强度仅为55Kg/Cm。
,因此造成支柱失稳。
2、支柱失稳,造成顶板离层,由于支柱初撑力小顶板下沉,软硬岩层下沉不同步,产生离层。
3、离层后断裂呈六面体,下面由不稳定单体支架支撑,周围没有约束,出现不稳定结构。
4、支柱的迎山角不够,不能支撑六面体下推力,工作面稍有动静,尤其是在回柱放顶时,最易产生推垮型冒顶事故。
二、防推垮型冒顶事故措施;我局推垮型冒顶事故曾多次发生,来势凶猛,威力最大,因此极有必要采取坚决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改善支柱材料,增加初撑力,(参考矿大89年2月版66页)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每根初撑力可达78KN,在下位软岩层厚度不大于2.Om,煤层倾角不大于30。
时,基本上可以防止推垮型冒顶事故。
2.改善巷道布置,煤层运输机巷沿下分层布置,摸清上下分层赋存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夹矸在o.3m以上)实行分层开采,一方面可增加回采率,第二个是可以解决软底支柱下沉失稳问题。
3.必须严格工程质量,接顶排柴按照相关规定背齐背牢,连结成为整体,柱脚设踩子或大底座,戗柱戗栅及支柱迎山角支撑有力,阻止六面体岩石推移,木哚架设并达标准,采空区冒落充填高度达部颁要求(1.5mdash;2.0倍采高)。
4.有条件的推行综采其支架结构稳定,并有抵抗来自层面方向推力的能力。
(二)局部冒落事故l键死亡15人一、原因分析1.回采工作面,在攉煤过程当中,或放炮后进入工作面,没有敲帮问顶及时进行恢复巳被冲倒的支柱,空顶作业,思想麻痹,在无支柱的情况下,顶板脱层断裂冒落事故六起死亡七人都是有章不循造成事故。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发生背景哎呀,咱得先聊聊这个煤矿顶板事故是咋发生的呢。
这个煤矿啊,一直都在正常运作着,工人们也都按照日常的流程在井下采煤啥的。
但是呢,你也知道,煤矿井下的环境那可是相当复杂的,各种地质条件啥的都不太稳定。
就在某一天,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在采煤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声音,然后就发现顶板开始往下掉石头了,这就是顶板事故开始啦。
二、事故详细经过1. 那时候啊,工人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活着呢。
有几个工人就在靠近顶板的地方在进行支护工作,本来以为一切都很正常。
结果啊,先是有一些小石块开始往下落,大家还没太在意,以为就是偶尔掉几块石头呢。
可是没过多久,大块的岩石就开始松动,接着就像下雨一样哗啦啦地往下掉。
有个工人当时就大喊:“不好啦,顶板要塌啦!”大家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2. 由于事发突然,有些工人离安全出口比较远,他们就开始拼命往安全的地方跑。
可是那顶板掉石头的速度太快了,有些工人就被石头砸到了。
还有些工人被埋在了石头下面,那场面可吓人了。
三、事故造成的后果这事故可不得了啊,好多工人都受伤了。
有的工人被砸得骨折了,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还有几个工人被埋得比较深,经过紧急救援才被挖出来,但是生命垂危。
这对他们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
而且这事故还影响了煤矿的正常生产,整个煤矿都停了下来,经济损失也不小呢。
四、事故原因分析1. 地质因素这个煤矿的地质条件本身就比较复杂,顶板的岩石层比较破碎。
之前虽然也做了一些地质勘探,但是可能没有完全摸清楚顶板岩石的具体情况。
就像你以为一个人身体还不错,结果他其实有隐藏的毛病一样。
2. 人为因素工人们在支护的时候呢,可能没有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来做。
也许是为了图省事,或者是对危险的认识不足。
而且管理人员可能也没有监督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工人操作中的问题。
这就好比一个团队里,大家都没有好好遵守规则,领导也没好好管,那就容易出乱子。
五、预防措施建议1. 加强地质勘探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勘探煤矿的地质情况,特别是顶板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顶板顶板事故顶板压力
一、顶板类型
煤层顶板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构成。
伪顶是指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一般由一层或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易垮落的岩层所组成,直接顶按稳定性可分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老顶又叫基本顶,顶板分为坚硬难冒顶板、破碎顶板和复合型顶板。
坚硬难冒顶板是指直接顶岩层比较完整、回柱后不能立即垮落的顶板。
破碎顶板指的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困难的顶板。
二、顶板事故的分类
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类。
1、局部冒顶,局部冒顶是指冒顶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
实际生产中局部冒顶的次数远大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危害比较大。
2、大型冒顶;大型冒顶是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三人以上)的冒顶。
3、压垮型冒顶,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压时压垮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二、冒顶事故原因
冒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
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
此时,如果顶板管理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
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
三、冒顶的预兆
冒顶的预兆是多方面的,有声音方面、顶板上的、支架及棚子上的及煤帮上的预兆等。
1、声音方面的预兆
采掘工作面冒顶前会发出多种声音,如:采煤工作面老顶断裂时发出的鸣炮声、直接顶受压时的破裂声、掘进工作面棚子及背顶材料受压后的劈裂声等,都是冒顶的预兆。
2、直接顶上的预兆
采煤工作面直接顶在受到老顶压力后,会更加破碎,裂缝条数会增多、加宽,出现掉渣甚至下矸雨。
同时,直接顶的下沉量也会增大,下沉速度加快。
在掘进工作面,顶板同样会出现裂缝、掉渣、离层等,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表明冒顶事故即将来临。
3、支架及棚子上的预兆
采煤工作面冒顶前反映在支架上的预兆有活柱下缩速度加快,下缩量加大,支柱被折断、压弯或整体向一方倾斜推到。
在掘进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支架被压弯、压劈。
4、煤壁上的预兆
顶板来压时,工作面煤壁会因受压而片帮,且片帮速度比平时快,片帮程度严重。
同时,由于煤壁片帮,导致顶板裸露,破碎的直接顶失去支撑也会发生冒顶。
四、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1.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预防
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预防方法如下:
(1)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
(2)采煤工作面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
(3)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足裂隙带老顶下沉的要求。
(4)普采工作面遇到平行工作面的断层时,在断层范围内要及时加强工作面支护(最好用木垛),不得采用正常办法回柱。
(5)普采要扩大控顶距,并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待断层进到采空区后再回柱。
(6)工作面支护是液压自移支架时,若支架的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余,则工作面可以正常推进;若支架的工作阻力不够富余,则工作面与断层斜交过断层。
2.破碎顶板大面积漏垮型冒顶预防
由于煤层倾角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工作面支护不及时,在某个局部地点发生冒漏,破碎顶板就可能从这个地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支架失稳,导致漏垮型工作面冒顶。
预防漏垮型冒顶的措施有:
(1)选用合适的支柱,使工作面支护系统有足够的支撑力和可缩量。
(2)顶板必须背严背实。
(3)严禁放炮,移溜等工序弄到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
3.复合型顶板推垮型冒顶预防
推垮型冒顶是指因水平推力作用使工作面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复合顶板是由于下软上硬岩层构成,在开采时,容易形成离层、断裂,导致冒顶。
预防措施有:
(1)应用伪俯斜工作面并使垂直工作面方向的向下倾角达40°~60°。
(2)掘进上下平巷时不破坏复合顶板。
(3)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反推。
(4)控制采高,使软岩层冒落后能超过采高。
(5)尽量避免上下平巷与工作面斜交。
(6)在开切眼附近于控顶区内,系统地布置树脂锚杆。
(7)灵活地应用戗棚,使它们迎着岩体可能推移的方向支设。
(8)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
(9)提高支架的稳定性,用拉钩式的连接器把每排支柱从工作面上端至工作面下端连接起来。
4.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预防
局部冒顶多发生在工作面上下端头、煤壁区、放顶区等地点,许多垮面事故是由局部冒顶发展而成的,一般预防措施如下:支架方式需各顶板岩性相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用不同的支架方式。
采煤后要及时支护。
一般要采用超前挂金属探梁或打临时支柱的方法及时支护,防止局部冒顶。
整体移输送机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整体移输送机时,对容易冒顶比较破碎的顶板,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采取边移输送机,边回临时支柱和边支基本支柱的快速支柱回柱方法。
工作面上下出口要有特种支架。
一般在上下出口范围内加设台棚或木垛等,加强支护。
5.掘进工作面冒顶的预防
1)掘进巷道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1)可能的情况下,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尽量避免采动的影响。
(2)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的压力。
(3)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
(4)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
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承力的支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空帮现象。
(5)凡因支架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6)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7)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
倾斜巷道中支架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支架间拉撑件的强度、密度要适当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