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教程之数字减影
上肢CTA的检查方法及技巧...
上肢CTA的检查方法及技巧...转载已获授权编辑:大象与影响下肢血管系统的患者相比,上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率较低。
上肢动脉系统的成像通常在创伤患者,上肢缺血症状患者,复杂上肢血管重建和透析通路的术前计划以及血管内或外科手术的随访评估中进行。
通常上肢血管动脉成像一直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领域。
然而,DSA是一种昂贵且耗时的侵入性手术,其提供关于软组织和解剖学关系的有限信息并且具有潜在的并发症。
随着MDCT的新进展允许常规采集亚毫米各向同性数据集,CT血管造影(CTA)已成为DSA的无创替代方案。
结合标准的后处理技术,CTA可以对上肢动脉血管系统进行快速,准确的无创评估。
解剖上肢血管树从主动脉弓开始并延伸至指动脉(下图)。
锁骨下动脉起源于右侧的头臂(无名)动脉,其直接起源于左侧的主动脉弓,然后延伸至锁骨下静脉后方。
锁骨下动脉有五个主要分支:椎动脉、胸内动脉(内乳动脉)、甲颈干、肋颈干和肩胛背动脉。
锁骨下动脉穿过第一根肋骨的外侧缘后继续作为腋动脉。
其主要分支包括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
这些分支供应肩带、肱骨、肩胛骨和胸壁的肌肉。
腋动脉经过大圆肌下外侧缘后成为肱动脉。
肱动脉沿上臂内侧走行,形成肱深动脉和肘关节周围的小动脉。
在前肘窝前方,肱动脉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桡侧返动脉、尺侧后返动脉和尺侧前返动脉位于各自动脉的起始点之外,与肱动脉和肱深动脉的分支形成吻合。
桡动脉沿着前臂的桡侧走到手腕,穿过鼻烟窝,转向内侧,形成深掌弓。
尺动脉起源于骨间总动脉,在前臂尺侧下降,继续进入掌浅弓。
骨间动脉分为前支和后支。
上肢和手的正常动脉解剖结构。
1=头臂动脉,2=锁骨下动脉,3=颈总动脉,4=椎动脉,5=甲状腺颈干,6=肋颈干,7=胸(乳)内动脉,8=胸支,胸肩峰动脉,9=肩峰支,胸肩峰动脉,10=胸外侧动脉,11=肩胛下动脉,12=旋肩胛动脉,13=腋动脉,14=肱动脉,15=肱前支,旋肱动脉,16=肱后支,旋肱动脉,17=肱深动脉,18=桡动脉返动脉,19=尺动脉返动脉,20=尺上副动脉,21=桡动脉,22=尺动脉,23=骨间动脉,24=掌深弓,25=掌浅弓,26=拇主动脉,27=掌骨动脉,28=手掌总动脉,29=指固有动脉,30=食指桡侧动脉,31=指掌固有动脉。
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斑块减影技术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斑块减影技术的临床应用过伟锋【摘要】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作为一种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由于钙化斑块往往会干扰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现临床上开发出一种新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方法——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斑块减影技术.通过去除钙化斑块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干扰,从而对冠状动脉血管作出有效的评估.本文就这种新的影像技术方法的进展、原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6(031)010【总页数】3页(P1010-1012)【关键词】减影技术;血管钙化;冠心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过伟锋【作者单位】200032上海,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814.42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自后64排CT问世以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已经成为临床常规筛选冠心患者的重要检查方法。
大量研究证实其临床确诊冠心病、指导治疗及随访疗效等,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特别对于排除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CCTA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95%~100%)[1-3]。
因此,临床上冠状动脉CCTA逐步取代传统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技术,已成为诊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其判断狭窄程度的临床首选无创检查手段[4,5]。
然而,CCTA由于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仍有一定限度,尤其对于具有严重钙化斑块的动脉节段,在进行冠状动脉CCTA成像时,由于钙化的放射状及硬化束伪影放大效应,加之冠状动脉管腔本身细小等因素,极大干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准确性评价,常造成过度狭窄的判断。
6--第六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技术
9 2019/11/9
四川省 雅安2职01业9/技11术/9学院
医学系
樊先茂四川省
雅安职业技术9学院 医学 系 樊先茂
二、电子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是DSA的关键部件, 功能:输入数据、执行运算、信息处理、显示输出 数据。
功能模块:系统控制和图像处理两部分。 系统控制:数据收集、X线发生、扫描工作、参数
3.了解DSA的发展史、影像链组成、CCD工作原理、 DSA成像系统的控制、能量减影特点、混合减影程序、 DSA手术操作。
2 2019/11/9
四川省 雅安2职01业9/技11术/9学院
医学系
樊先茂四川省
雅安职业技术2学院 医学 系 樊先茂
概述
减影是在一幅图像上减去非观察组织的图像。
数字减影技术广泛应用于血管造影、关节造影、脊 髓造影、乳腺造影等方面。
医学系
樊先茂四川省
雅安职业技术6学院 医学 系 樊先茂
第一节 DSA系统的组成
7 2019/11/9
四川省 雅安2职01业9/技11术/9学院
医学系
樊先茂四川省
雅安职业技术7学院 医学 系 樊先茂
X线发生系统 电子计算机系统 图6-1 DSA系统组成框图
机械附属系统 成像控制系统
8 2019/11/9
DSA室应配设备工程师。
132019/11/9
四川省 雅安2职01业9/技11术/9学院
医学系
樊先茂四川省
雅安职业技术1学3 院 医学 系 樊先茂
第二节 DSA的成像原理
142019/11/9
四川省 雅安2职01业9/技11术/9学院
医学系
樊先茂四川省
雅安职业技术1学4 院 医学 系 樊先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操作流程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术前准备: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现用药情况等,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数字减影CT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临床应用
数字减影CT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1例可疑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应用msct数字血管造影术(简称减影cta)进行颅内动脉成像检查,全部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确诊或dsa 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全部患者中手术及dsa 造影共检出微小动脉瘤35个,采用数字减影cta共检出32个,敏感性为91.4%。
结论 ms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在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初步筛选及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小动脉瘤; ct数字减影; x线计算机clinical application digital subtract cta in intracranial micro-small aneurysmwang zongsheng 1 zhou xia2 zhou shengli,.1(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2、the endocrine section of internal medicial dept. lianyungang,222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sct digital 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 (dscta)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micro-small aneurysm. method msct 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were undertaken in 31 patients who were suspected to haveintracranial micro-small aneurym . 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was also undertaken in all the patien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urgical operation. results: by operation and dsa 35 cases of micro-small aneurysms were founded, by dscta,32cases of aneurysms were foun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ubtract cta was 91.4%. conclusion msct subtract cta is a new techuich, which is safe and has no injury. it has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micro-small aneurysm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preliminary csreening of micro-smal aneurysm and evaluation.【key words】 micro-small aneurysm . ct 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 x-ray computer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技术已逐步替代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成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1-3],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直径<5mm) 因其微小、隐蔽,普通cta检出率较低,尤其是靠近颈内动脉入颅段(床突下)的动脉瘤检出效果不佳,我们借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原理,对31例经检查发现并由dsa或手术证实的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成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系统评价减影cta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摘要目的:观察32例脑动脉瘤患者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中的比较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32例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病人行cta检查,同期行dsa检查及治疗。
比较cta与dsa检出动脉瘤的准确率。
结果:cta检出动脉瘤31个,对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6.8%,dsa检出动脉瘤30个,对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3.8%,两种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cta能无创有效的诊断颅内动脉瘤,以其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治疗方案效果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cta dsa 动脉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89 abstractobserve:compare and clinical value of 32 cases of cerebral aneurysm patients subjected to multilayer 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iagnosis.method:perform cta check on 32 cases of patients suspicious of aneurysm rupture from march 2006 to march 2009 and dsa check and therapy pare accuracy rating of aneurysm checked with cta and dsa.result:31 aneurysms are checked with cta with 96.8% accuracy on check of aneurysm.30 aneurysms are checked with dsa with 93.8% on check of aneurysm.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two methods.conclusion:cta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intracranial aneurysm without hurt.it has good effect to select the treatment plan with the diagnostic result as the basis.cta can be selected as the preferred examination method of the intracranial aneurysm.keywordscta;dsa;aneurysm;angiography;digital subtraction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ct脑血管造影(cta)技术也日益成熟,其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也有一定优势[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学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 概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应用X射线技术的血管造影诊断技术,用于检测、诊断和治疗多种血管疾病。
它使用一个静止成像系统检测血液动力学,检测施加外力(如血栓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动力学的影响。
2. 原理
DSA的基本原理是在采集两幅X线图像时,X线能量在限定的时间内或刻画适当
的结构,削弱了先前的图像,在第二幅图像上减去第一幅图像用来观察血液动态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DSA需要利用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分析穿透后的X线能量,
从而检测多种血管疾病。
3. 操作步骤
a. 使用放射学成像系统拍摄胸和腹部X线片,看看有没有血管异常。
b. 使用DSA扫描诊断,检查血管内部情况。
c. 注射血管造影剂,将双胺酸甲羟胆磏胺醇(iodipin)或对乙酰氨基酚胆磏胺醇(iodipamide)注入血管,用以绘制X射线断层图像。
d. 根据X射线图片分析结果提供治疗方案。
4. 应用
DSA可以诊断和治疗多种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动脉闭塞、动脉瘤、血栓
形成、血管粥样硬化等。
此外,它在治疗动脉硬化期间,可以帮助鉴定适合手术或非外科治疗的区域。
5. 安全性
DSA有一定的风险。
X射线曝光能够暴露患者可能对健康及生命有害的射线照射。
DSA操作还伴随着一定的放射性副作用,包括X射线照射和注射剂过量引起的毒性。
因此,在进行DSA检查时,应尽量保护患者,减少照射剂量和避免用药过量,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头部减影CTA的临床应用
像对 脑血 管 主干 及 1~3级 分 支显示 率
10 , 患 者 因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后 脑 0 % 3例
管病 变的 患者 6 7例 行头 颅 D S—C A检 T 查 , 中男 4 其 3例 , 2 女 4例 , 龄 2 年 1~7 5
摘
要 目 的 : 讨 数 字 减 影 血 管 造 影 探
影机 , 用 Sligr 术行 股 动 脉 穿刺 采 e ne 技 d 置鞘行全 脑 m管造 影 , 影 剂为 3 %碘 【 造 0
海 醇 , 内行 造 影 4 3天 6例 , 3天 后 行 造 影 检 查 9例 。
结 果
( S 在 自发 性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中 的 诊 D A) 断价 值 。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5 回 5例 自发 性
本组仅 1 出现头晕 、 2例 恶心 、 荨麻疹等轻
微 不 良反 应 , 需 要 处 置 , 不 自行 缓 解 。 本组 6 7例 D S—C A 的 V 、 P 图 T R MI
构 的干扰 , 对颅底 血管 湿示 清晰 , 能检 出 全部床 突下 及位 于颈 内动脉虹 吸段 的动 脉瘤 , 图像直观 , 立体感强 , 助于清 晰显 有 示动脉瘤立 体形态 、 的大小 、 瘤血 管 瘤 载
有高 血压病 史 1 5例 。临床表 现 : 轻微 头 痛 1 0例 , 突发 剧烈 头痛 2 5例 , 痛伴 短 头 暂意识 障碍 2 O例 , 一侧 动眼神经麻 痹 1 1 例, 全部患 者人 院时 均做 C T检查 , 提示
明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D A造 影 :5例 患 者 均 采 用 数 字 减 S 5
显示表浅或深在结构 的影像 , 结合多角度 旋转 , V 使 R图像 给人 以较 强 的立体 感 。 另外 , 由于 V . R技术保留 了原 始数 据 的空
对比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
对比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1-05-27T02:57:28.649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作者:赵学法[导读] 目的观察心肌桥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诊治的心肌桥患者62例作为对象,将对象随机双盲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组选择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比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心肌桥检出率为90.32%,对照组为67.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赵学法黑龙江明水康盈医院 151700摘要:目的观察心肌桥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诊治的心肌桥患者62例作为对象,将对象随机双盲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组选择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比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心肌桥检出率为90.32%,对照组为67.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心肌桥的主要方法,对比来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检查中更具有优势,检出率更高,要重视。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ethods 62 cases of myocardial bridge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examined b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myocardial bridge was 90.3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7.74% in the control group,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re the main methods to diagnose myocardial pared with 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 has more advantages in the examination,and the detection rate is higher,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Key words] myocardial bridge;Coronary CT angiography;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心肌桥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先天冠脉发育异常疾病,冠状动脉在发育中,主干和分支某节段受到浅层心肌覆盖,心肌内部行走,覆盖冠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操作要点-血管造影检查-放射医学检查技术
1.图像采集⑴资料输入在病人进展DSA 检查治疗前,应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内,以便检查后查询,同时也为图像拷贝或激光照像留下文字记录。
⑵确定DSA 方式不同的DSA 装置有不同的减影方式,确定该方式之前,操作者应对各种减影方式的特点,适应范围等全面把握,认真复习病历资料,依据不同的病情需要及诊断要求,进展全面权衡、选择与造影部位和病人状态相适应的减影方式。
⑶采集时机及帧率采集时机及帧率选择原则,是使比照剂的最大浓度消灭在所摄取的造影系列图像中,并尽可能削减病人的曝光量。
采集时机:可经DSA 键盘上输入计算机,然后按设定程序执行,也可在高压注射器上进展选择,即照片延迟或注射延迟。
所谓照片延迟,就是先注射比照剂,后曝光采集图像。
所谓注射拖延则先曝光采集图像,后注射造影机。
延迟的选择取决于造影方法及导管顶端至造影部位的距离,在IV-DSA 或导管顶端距兴趣区较远时,应选用照片延迟;IA-DSA 特别是选择性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时,应选用注射延迟。
如延迟时间选择不当时,采像时要么比照剂先流走,图像上无碘信号;要么曝光时间很长,影像上消灭的碘信号达不到要求。
正常状况下,肺循环时间4 秒,脑循环8 秒,肾及肠系膜循环12 秒,脾循环(门静脉)16 秒。
外周静脉法到达各部位时间大致如下:①上腔、下腔静脉3~5 秒,右心房4~6 秒。
②右心室5~7 秒,肺血管及左心房6~7 秒。
③左心房6~8 秒,主动脉7~9 秒。
④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肝动脉、肾动脉及脾动脉8~10 秒。
⑤颅内动脉及髂动脉9~11 秒。
⑥股动脉10~12 秒,四肢动脉11~13 秒。
中心静脉法则减去 3 秒,即为比照剂到达感兴趣区的时间。
动脉法DSA 的延迟时间要依据导管端至兴趣区的距离而定。
同时应留意的是病人的病理状态,如病人心功能不良,狭窄性或堵塞性血管病变,照片延迟时间应适当延长。
采集帧率:依DSA 装置、病变部位和病变特点而定。
大多数DSA 装置的采像帧是可变的,一般有2 帧~30 帧/不等。
数字减影造影术的原理
数字减影造影术的原理数字减影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介入性检查方法,它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脉管或组织结构的显影效果放大并清晰显示出来,用于对血管病变、肿瘤等疾病的分析和诊断。
其原理如下:1.背景减法原理数字减影造影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数字成像技术,通过拍摄两幅X线图像来消除背景的干扰。
在检查开始前,首先通过造影剂注入静脉或动脉,使血管内部充盈显影,并在一定间隔时间内拍摄两幅图像。
然后将两幅图像进行像素值相减,将背景的显影效果消除,从而产生一幅清晰的血管造影图像。
2.脉动血流补偿原理数字减影造影术采用的是“减影”原理,相邻两个时间点通过减影操作得到的图像,必然会存在一些微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血管内脉动血流所引起。
这些微小的变化会影响到数字减影造影图像的质量,降低图像的分辨率,为了纠正这一问题,数字减影造影技术引入脉动血流补偿原理,通过各种算法实现脉动血流的自适应修正。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脉动血流干扰,提高图像质量和分辨率。
3.低剂量造影原理数字减影造影术使用的是全骨盆平片所用的剂量的1/10左右的剂量,因为血管造影剂具有毒性,所以用尽量少的造影剂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数字减影造影技术利用数字显像技术,将静态图像、脉搏动态图像等多种数据合成一幅三维图像,减少了乳腺、骨骼等杂质的干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和信噪比。
4.数字处理原理数字减影造影术的数字处理原理是利用各种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对数字减影造影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和分割等数码处理,以求得最佳效果。
数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去除背景噪声和增强灰度值的对比度来改善影像质量,从而使医生更清晰准确地获取病变区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总之,数字减影造影术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性检查方法,它通过数字技术对血管内部结构进行成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一、扫描技术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会诊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要求填写会诊单医师核准、填写清楚。
签署CT增强知情同意书。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提醒患者去除头部、颈部的金属饰物(假牙、项链和耳环)等,避免伪影干扰,扫描时出现伪影,应设法解决。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患者检查前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进入CT房间前应建立静脉通道。
在动力注射前,应测试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以找到正确的注射点并降低溢出风险。
(5)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另外,检查前,应给患者强调整个检查保持不动的重要性;为了防止运动伪影,指导病人不要在检查过程中呼吸和吞咽。
如有必要,指导病人一起练习。
特别交待注射对比剂后发热的情况和可能的程度。
2.扫描前体位:头先进,仰卧,头静止靠在头托上,手臂舒适地放在两侧,必要时肩膀下垂眶上线与床面垂直。
如下图所示在头两侧加固泡沫塞,减少患者头部运动使头的中心位置放置在扫描的中心位置3.选择患者姓名,部位,扫描方案,扫描步骤定位像平扫血管兴趣点动脉期静脉期注意:1.监测血管点的位置为主动脉弓。
2.平扫与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及静脉期)的扫描范围及参数应一致。
3.上图中的估计启动延迟时间应从注入造影剂时开始计算。
4.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二、后处理技术1.CTA减影打开应用程序→CT→Neuro DSA选择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分别装载到应用程序内(注意:先装载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后装载平扫序列)应用程序自动减影,待减影完成后,如下图所示,点击屏幕右下方箭头选项保存。
2.CTA显示打开应用程序→CT→Inspace选择浏览器----选择Neuro DSA_CTA,然后进行装载序列。
选择部位预置,点击左下方“应用”键。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
头颈部CTA扫描及后处理方法一、扫描技术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会诊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要求填写会诊单医师核准、填写清楚。
签署CT增强知情同意书。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提醒患者去除头部、颈部的金属饰物(假牙、项链和耳环)等,避免伪影干扰,扫描时出现伪影,应设法解决。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患者检查前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进入CT房间前应建立静脉通道。
在动力注射前,应测试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以找到正确的注射点并降低溢出风险。
(5)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另外,检查前,应给患者强调整个检查保持不动的重要性;为了防止运动伪影,指导病人不要在检查过程中呼吸和吞咽。
如有必要,指导病人一起练习。
特别交待注射对比剂后发热的情况和可能的程度。
2.扫描前体位:头先进,仰卧,头静止靠在头托上,手臂舒适地放在两侧,必要时肩膀下垂眶上线与床面垂直。
如下图所示在头两侧加固泡沫塞,减少患者头部运动使头的中心位置放置在扫描的中心位置3.选择患者姓名,部位,扫描方案,扫描步骤定位像平扫血管兴趣点动脉期静脉期注意:1.监测血管点的位置为主动脉弓。
2.平扫与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及静脉期)的扫描范围及参数应一致。
3.上图中的估计启动延迟时间应从注入造影剂时开始计算。
4.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二、后处理技术1.CTA减影打开应用程序→CT→Neuro DSA选择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分别装载到应用程序内(注意:先装载动脉期(静脉期)序列,后装载平扫序列)应用程序自动减影,待减影完成后,如下图所示,点击屏幕右下方箭头选项保存。
2.CTA显示打开应用程序→CT→Inspace选择浏览器----选择Neuro DSA_CTA,然后进行装载序列。
选择部位预置,点击左下方“应用”键。
同步减影CTA
检查流程
患者准备:检查当日早晨禁食,可少量饮 水。静脉穿刺置入静脉留置针(20G),检 查前常规水化,检查后持续水化。 对比剂:320mgI碘克沙醇100ml,20ml用于 测量循环时间,80ml用于增强扫描。注射 速度5ml/秒;之后用等速、等量生理盐水冲 洗。 扫描:
SSCTA与常规CTA的比较
技术特点
同步:在平扫和增强扫描时,必须保持数 据采集的一致性。在两次扫描中螺 距相同、球管旋转方向一致和球管 曝光起始角度相同。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球管旋转时间、螺距、 层厚等参数的统一相对简单。同步的关键 点就是两次曝光球管的起始角度,确保角 度的一致,是获得优质影像的前提。
||
技术特点
患者配合
患者配合是确保检查成功的重要环节,检查前告 知检查的过程、对比剂注射后的发热现象、避免 眨眼和吞咽动作等,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静脉穿刺通道:吕金发等研究发现,左侧头臂静 脉在跨越右头臂静脉或主动脉弓处静脉管径明显 小于对侧,有26.7%出现管腔狭窄,注射对比剂后, 8.3%发生静脉返流,而经右侧头臂静脉注射,对 比剂无明显返流出现,因此多选择右侧上肢大静 脉做静脉穿刺通道,提高CTA的影像质量。
SSCTA影像的后处理
将增强后影像减去增强前影像,生成一新 序列影像—同步减影图像。 使用VolumeViewer 后处理方式,得到 3DMIP和VR影像,进行多方位,不同角度 观察每一支血管。 在原始增强图像中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将 血管拉值,多角度观察管腔和管壁情况。
SSCTA影像的后处理
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AW4.4工作站虽然有强大的一键式去 骨功能,但是由于血管紧邻骨骼,往往是 将血管与骨一同去掉。使用加血管功能显 示血管也经常出现血管与骨骼同时显影。 为了解决CTA中骨骼对血管显示的干扰, Gorzer等于1994年依据DSA的基本原理,首 先提出CT减影的观点—用增强后的影像减 去平扫影像,得到骨骼为低密度的CAT。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研究
'
1
颈 椎 以上 全 脑 动 脉 的 V R 图
.
采用
5
分制
,
采用 盲法
由2
名高
级 职 称 影 像 科 医 师 同 时对 两 组 后
处 理 所得 的 6 4
组 脑 动脉 V R
S
图像进
行 评分 ( w i
脑动脉 和 w 分)
脉分 别评 分
CT A
支
双 侧 颈 内动 脉
椎基底动脉均光滑
,
、
饱满
,
左 侧 火脑 中动 脉
w i 1 ¨
s
段 及 左 侧 颈 内动 脉
和 常规 C T A 原 始 图像 分别提供给 2
,
虹 吸 段 多发动脉 瘤 显 示清 楚
无 残 留颅 骨 干 扰
1b
动 脉 环 及 其远 段 脑 动 脉和 近 段 动
,
脉 图像质 量评 分 均 为 脉 及 其 分 支 光滑
。
1 1 i
i l l i
,
动 脉环及 其远 段 S 动脉环 近 段 动
5
t 1 像 并 得 出诊断每 例所 需平 均 H I~ 为 1 4 7 2 ± 1 8 0 S 常规 c T A 组 2 名 医 师 后 处 理 3 2 组 常规 C T A 原 始 图 像每 例 所需 平 均 时间为 3 4 1 3 ± 3 DS CT A 组 0 1S 3 0 2 0 0 0 0 1 ) p 两 者 具 有 显 著性 统计学 差 异 ( t 后处 理 时 间 比 常规 C T A 组 明显 缩 短 2 图像 质 量 w i l l i S 动 脉环 及 其远段脑 动 脉 ( 包 括 大脑 前 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与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比较分析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5月 第3卷第9期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为颅内动脉瘤的重要原因,因大多病变位置在Willis 环与附近分支动脉,因此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1]。
颅内动脉瘤早诊断及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6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47.4±2.6)岁。
所有患者均以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治疗术确诊。
1.2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分别行2D-DSA及3D-CTA检查,2D-DSA:仪器为西门子1250mA大型平板减影血管机,以Seldinger 法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于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置入5F单弯导管进行正、侧位的造影,对部分患者加照其它位置以更好显示动脉瘤。
3D-CTA:仪器为GE lightspeed 32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颅顶至第一颈椎下缘,分别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在增强扫描时,由右肘静脉注射100mL非离子对比剂,注射速度320mL/mL,流率3~4mL/s,延迟时间20~25s,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280mA。
对原始数据采用0.625mm层厚重建,把重建图像传输至后期工作站。
1.3 观察指标(1)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2)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检出率比较65例患者2D-DSA的检出率为93.85%(61/65),3D-CTA的检出率为95.38%(62/65),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A教程之数字减影
作者:曹玉福鹤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声明:文章所
有权归属作者,如需转载或引用图文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更多内容请关注本公众号。
导言3DSlicer教程之CTA已经讲解了CTA数据分析、数据提取、减影操作、影像剪切。
今天应用模块Subtract Scalar Volumes对CTA未减影图像进行处理,需要用到注射造影
剂前后的数据。
3DSlicer教程内容仅限个人学习和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及临床(未经FDA批准),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数据导入可以选用3DSlicer 4.7.0
2017-10-14版本进行,导入速度明显加快,自动分出CT C 和CT数据,而不用手动区分数据或依赖于Mango软件以提高读取速度。
文末附有下载链接。
后续版本已经取消了此功能,原因未知。
首先导入CT和CT C 数据,分别为注射造影剂前后的数据。
首先需要验证两组数据是否准确匹配,用到模块CheckerBoard Filter(棋盘式过滤器)。
CTA检查过程中患者头部未动可以省略此步骤。
可见匹配精确,可以进行到下一步。
进入到Volume Rendering模块,通过调节ROI可以看到颅内血管成像,但骨质内部的血管会被遮挡。
进入到Subtract Scalar Volumes 模块,用CT C 减去CT,输出Volume命名为SUB。
点击
Apply之后如下图。
进入到Volume Rendering模块设置如下:① Volume选择刚才减影后的SUB。
② Preset(预设)选择CT-Coronary-Arteries-3。
③ Rendering选择VTK GPU Ray Casting(高配独立显卡建议选择此项,不确定时分别两种方式试用一下)。
④ GPU Memory Size选择Default
6144MB(此处根据显卡的实际显存进行设置,本机配置显
卡为GTX 1070 6G,故选择6144MB)。
⑤ Quality Control 选择Maximum Quality(配置好的机器选中这个最佳质量,配置一般的选Adaptive)。
在3D视窗中可见到颅骨已经去除,但去除的不完全,可以通过调整ROI来显示感兴趣区域的目的。
在Editor模块中通过阈值法血管建模:① Master Volume 选择SUB。
② Merge Volume选择SUB-label。
③ 选中阈
值工具ThresholdEffect。
④ 阈值低值选择为200。
⑤ 选用工具SaveIslandEffect除去血管周边多余的染色。
可见血管染色如下图。
进入模块Model Maker对染色的血管进行建模,Smooth(光滑度)和Decimate(削减度)数值不宜过大,否则血管细节会显示不清。
① 输入Volume选择SUB-label。
② Models可以默认不做更改。
③ Filter Type (过滤器类型)选择Laplacian。
点击Apply进行运算后可在3D视窗观察所建的Model,进一步对Model进行剪切去除多余部分,最后在模块Models
中进行各项参数设置(另文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