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八 B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合集下载

免疫学检测项目(部分)的临床应用

免疫学检测项目(部分)的临床应用
拓展应用领域
免疫学检测项目在肿瘤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再 生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进一 步拓展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 福音。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 测项目将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将 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并有助于实现大规模 人群筛查和个性化健康管理。
与影像学诊断相比
影像学诊断通过观察组织或器官的形态学变化来诊断疾病,而免疫学检测则通过测定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来评估疾病状 态。两者在诊断角度上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与分子生物学诊断相比
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关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而免疫学检测则关注免疫系统的应答。两者在检测 原理和应用领域上有所不同,但均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免疫学检测将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减 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检测效率。
多组学整合
免疫学将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领域更紧密地整合,为 精准医学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个体化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免疫学检测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差异,为每位患 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诊疗方案。
预防控制
个体化医疗
免疫学检测在预防接种、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 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免疫学检测可以为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实 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02 常见免疫学检测项目介绍
抗原抗体反应类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01
用于检测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等感染性
01
移植免疫监测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十四章 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练习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第十四章 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练习题

第十四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一、A11、已知细胞中的黏附能力最大的为A、树突状细胞B、单核细胞C、B细胞D、T细胞E、红细胞2、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指的是A、有核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E、幼稚细胞3、下列关于T细胞亚群的分离,说法错误的是A、原理是根据相应细胞的不同标志加以选择性纯化B、凡根据细胞的表面标志进行纯化得到所需要的细胞群是阳性选择法C、选择去除不需要的细胞群,仅留下所需要的细胞为阴性选择法D、E花环沉降法是最先进的细胞分选技术E、尼龙毛柱分离法是常用的分离方法4、下列有关转化的淋巴细胞的形态描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变大B、出现空泡C、核仁消失D、染色质疏松E、胞质扩大5、检测T细胞数量的试验是A、溶血空斑试验B、SmIg荧光抗体染色试验C、巨噬细胞或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D、E玫瑰花环试验E、计算盘直接计数6、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中,空斑的大小表示A、抗体生成细胞的多少B、抗体生成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大小D、抗体生成细胞产生抗体的多少E、吞噬细胞的活性7、做自然杀伤细胞毒试验,敏感而常用的是哪种细胞株A、小鼠T细胞肿瘤细胞株B、人肺癌细胞C、K562细胞系D、小鼠细胞毒T细胞系E、L929细胞株8、具有抗肿瘤效应的第一道防线是A、TC细胞B、中性粒细胞C、TH细胞D、B细胞E、NK细胞9、下列不属于自然杀伤(NK)细胞检测方法的是A、酶释法和放射性核素法B、酶释法和荧光分析法C、放射性核素法和荧光分析法D、放射性核素法和荧光分析法和酶释法E、反向溶血空斑实验和酶释法10、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刺激物是A、PWMB、PHAC、ConAD、MHCE、BCG11、用于临床评价病人免疫状况的试验中,评价T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B、溶血空斑试验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D、膜表面Ig测定E、EA花环试验12、关于单个核细胞说法错误的是A、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B、单个核细胞的体积、形态、比重与其他细胞不同C、可利用单个核细胞的体积不同,按照密度梯度来分离D、在进行密度梯度分离时,单个核细胞比重比溶液的比重大E、多核粒细胞比重比单个核细胞比重大13、采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得到的细胞主要为A、单核细胞和粒细胞B、单核细胞C、淋巴细胞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和粒细胞14、利用E花环沉降法可分离A、单核细胞和B细胞B、浆细胞和粒细胞C、B细胞和T细胞D、B细胞和粒细胞E、B细胞和吞噬细胞15、对分离细胞的保存说法错误的是A、用适量的10%~20%小牛血清的Hanks等培养液重悬B、以二甲亚砜作为保护剂C、短期保存中,放4℃保存D、短期保存中,迅速改变细胞所处的温度,以免造成温度休克E、长期保存中,放在液氮中,-196℃16、从单个核细胞悬液中分离出单核细胞的方法不包括A、E花环沉降法B、贴壁黏附法C、吸附柱过滤法D、磁铁吸引法E、Percoll分离液法17、下列关于淋巴细胞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进行细胞免疫的检测,一般须将待检淋巴细胞从血液中或组织中分离出来B、外周血细胞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C、利用外周血的细胞的理化特性的差异可以分离不同的细胞群体D、淋巴细胞的理化特性与其他细胞差异很小,用简单的方法不易分离纯化E、淋巴细胞的分离利用专门的淋巴细胞分离纯化技术18、细胞活力测定常用的简便方法是A、伊红染色B、美蓝染色C、台盼蓝染色D、抗酸染色E、HE染色19、LPS可激发哪种细胞转化A、B细胞B、T细胞C、自然杀伤(NK)细胞D、杀伤细胞E、巨噬细胞20、可刺激T细胞增殖的刺激物是A、ConAB、MHCC、SPAD、AFPE、LPS21、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A、对TI抗原应答效应B、ADCCC、对TD抗原应答D、主要分泌细胞因子作用E、特异杀伤肿瘤细胞作用22、属于非抗原刺激物的物质是A、SRBCB、BCGC、LPSD、类毒素E、抗毒素血清23、关于溶血空斑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1个空斑代表1个抗体生成细胞B、需要绵羊红细胞和补体参与C、空斑大小代表抗体产生的多少D、是可检测B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体外试验方法E、只可检测IgG类抗体24、下列哪项不是T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方法A、SmIg的检测B、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C、免疫金银染色法D、免疫荧光法E、ABC法25、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哪类细胞的功能A、T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自然杀伤(NK)细胞D、B淋巴细胞E、LAK细胞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单核细胞具有在37℃和Ca2+存在时,能主动黏附在玻璃、塑料、尼龙毛、棉花纤维或葡聚糖凝胶的特性。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诊断心肌缺血最敏感的指标是A.尿皮质醇B.D-二聚体C.儿茶酚胺D.糖原磷酸化酶E.钠尿肽【答案】 D2、为肌酸的代谢产物的物质是A.肌苷B.肌酐C.肌苷酸D.肌酸E.尿酸【答案】 B3、常用来接种立克次体的是A.小鼠B.豚鼠C.家兔D.猫【答案】 B4、最常用的免疫动物的佐剂是A.LPSB.类脂AC.弗氏佐剂D.CTBE.卡介苗【答案】 C5、CA125和CEA联合检测用于诊断A.卵巢癌B.胰腺癌C.乳腺癌D.葡萄胎E.畸胎瘤【答案】 A6、连续监测法检测AST、ALT,选用的波长是()。

A.270nmB.300nmC.340nmD.400nm【答案】 C7、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是A.花粉B.组胺C.Rh血型抗原D.油漆E.自身变性的IgG【答案】 A8、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是A.外周血检查B.体格检查C.骨髓检查D.腰椎穿刺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 C9、利用CD3McAb致敏红细胞作玫瑰花环试验,主要用来检测A.T细胞B.B细胞C.单核细胞D.树突细胞E.中性粒细胞【答案】 A10、在MA.t(8;21)B.t(15;17)C.t(6;9)D.6qE.inv(16)【答案】 A11、患者女,23岁。

明显贫血面容。

实验室检查;MCV85fl、MCH28pg、MCHC325g/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答案】 C12、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A.伯氏疏螺旋体B.肺炎支原体C.沙眼衣原体D.肺炎衣原体E.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答案】 C13、免疫增殖性疾病新近分类是根据A.临床表现B.增殖细胞的形态C.增殖细胞的表面标志D.浆细胞的分化特点E.分子生物学技术【答案】 C14、精液检查见到精子活动缓慢。

则精子活动力属于WHO分级的哪一级?()A.Ⅲ级B.Ⅱ级C.Ⅰ级D.0级E.Ⅳ级【答案】 B1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A.G-6-PD缺乏B.PNH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答案】 A16、关于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原产生自身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而引起的免疫应答现象B.生理状态下的自身抗体对机体起着免疫自稳作用C.正常人体内存在多种微量自身抗体D.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都会产生不利作用E.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是两个不同概念【答案】 D17、精子计数采用ler窥盘B.血细胞计数板C.尿沉渣计数板D.载玻片E.血细胞分析仪【答案】 B18、NK细胞功能检测A.3H-TDR掺入法B.E花环法D.K562小室法E.溶血空斑试验【答案】 C19、患儿女,1岁。

检验副高临床免疫检验真题

检验副高临床免疫检验真题

临床免疫检验总题量:100题开始时间:__________ 结束时间: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患者男,58岁,因骨盆骨折住院。

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0.23,血沉52 mm/h,血红蛋白90 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 25.8 g/L,IgA 0.32 g/L,lgM 0.25 g/L。

1、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一过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B.持续性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C.多发性骨髓瘤D.冷球蛋白血症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F.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男,58岁,因骨盆骨折住院。

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0.23,血沉52 mm/h,血红蛋白90 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 25.8 g/L,IgA 0.32 g/L,lgM 0.25 g/L。

2、如进一步对该患者进行分型,则应为A.IgG型B.IgA型C.IgM型D.IgD型E.IgE型F.非分泌型患者男,58岁,因骨盆骨折住院。

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0.23,血沉52 mm/h,血红蛋白90 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 25.8 g/L,IgA 0.32 g/L,lgM 0.25 g/L。

3、目前最常用的鉴定M蛋白类型的方法为A.免疫固定电泳B.免疫扩散C.ELISAD.比浊法E.对流电泳F.免疫荧光患者女,54岁,因乏力,皮肤瘙痒3个月余入院。

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腹软,无腹腔积液,肝,脾肋下未扪及。

T 36.5 ℃,P 76次/min,BP 115/88 mmHg。

实验室检查:TbiL 42.3 μmol/L,ALT 14 U/L,AST 11 U/L,GGT 395 U/L,ALP 322 U/L,HBV-M,HCV-M 及HBV DNA阴性,A 48.2 g/L,G 47.2 g/L。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6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6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26(总分:48.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总题数:40,分数:40.00)1.紫外法测定蛋白含量的波长应为 ____(分数:1.00)A.215/225nm或405nmB.280nm或215/225nm √C.260nm或280nmD.280nm或340nmE.340nm或405nm解析:2.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下列何种方法灵敏度最高 ____(分数:1.00)A.比色法B.酶联免疫法C.化学发光法√D.透射免疫比浊法E.散射免疫比浊法解析:3.双缩脲反应测定蛋白质含量,反应生成物的吸收峰为 ____(分数:1.00)A.215nmB.280nmC.340nmD.540nm √E.650nm解析:4.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血浆哪一种脂蛋白运输 ____(分数:1.00)A.CMB.LDLC.VLDL √D.HDLE.LpA解析:5.载脂蛋白AI激活 ____(分数:1.00)A.胰脂酶B.LCAT √C.肝脂肪酶D.脂肪组织脂酶E.脂蛋白脂肪酶解析:6.Ⅴ型高脂蛋白血症时,病人的血清外观特征是 ____(分数:1.00)A.血清上层“奶油样”,下层混浊√B.血清上层“奶油样”,下层澄清C.混浊或澄清D.澄清E.混浊解析:7.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化学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____ (分数:1.00)A.HDL、X-HDL能抗动脉粥样硬化B.粥样硬化斑块的胆固醇来自血浆脂蛋白C.血液的过氧化脂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D.粥样硬化斑块堆积有大量胆固醇E.LPL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双重作用解析:8.免疫球蛋白中与过敏反应关系密切的是 ____(分数:1.00)A.IgGB.IgDC.IgMD.IgE √E.IgA解析:9.ELISA试验中最常用的标记酶是 ____(分数:1.00)A.AKPB.HRP √C.ACPD.LDHE.ALT解析:10.用异硫氰荧光色素(FITC)作标记时其激发光波长近于 ____ (分数:1.00)A.365nmB.435nmC.450nmD.490nm √E.500nm解析:11.ELISA试验时易造成空白值增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 ____ (分数:1.00)A.加样不准B.保温时间短C.洗涤不彻底√D.比色误差E.包被不好解析:12.不完全抗原的特点是 ____(分数:1.00)A.仅具有免疫原性B.仅具有反应原性√C.具有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D.与抗体不产生沉淀反应E.不可能是病原微生物的产物解析:13.如反应板上包被某抗体,用一步法(标记抗原与标本同时加入)测某抗体时,如标本中含相应抗原,则结果出现 ____(分数:1.00)A.假阳性√B.假阴性C.前带反应D.后带反应E.无影响解析:14.E花环法用于 ____(分数:1.00)A.T淋巴细胞计数√B.T淋巴细胞功能检测C.B淋巴细胞计数D.B淋巴细胞功能检测E.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解析:15.下列成分有可能与大分子抗原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的是 ____(分数:1.00)A.IgG的H链B.IgG的L链C.Fc段D.F(ab")2段√E.Fab段解析:16.IgE ____(分数:1.00)A.为单体分子B.有高度细胞亲和性C.有CH4区D.可介导过敏反应E.以上都是√解析:17.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的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哪种抗体有关 ____(分数:1.00)A.ABO血型抗体B.抗Ig抗体C.Rh血型抗体D.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E.抗核抗体解析:18.抗原肽中决定与HLA肽结合区的氨基酸称为 ____(分数:1.00)A.Ig样区B.可变区C.锚定残基√D.共同基序E.跨膜区解析:19.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____(分数:1.00)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半抗原E.脂类解析:20.可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是 ____(分数:1.00)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K细胞D.NK细胞E.致敏Tc细胞√解析:21.下列哪些细胞问作用时不受MHC限制 ____(分数:1.00)A.Tc细胞与肿瘤细胞B.NK细胞与肿瘤细胞√C.巨噬细胞与TH细胞D.TH细胞与B细胞E.朗格汉斯细胞与TH细胞解析:22.TD-Ag引起的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____(分数:1.00)A.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为B1细胞B.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C.可诱导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D.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E.可诱导免疫记忆细胞形成解析:23.抗体抗病毒感染可通过 ____(分数:1.00)A.中和作用√B.诱导非感染T细胞释放抗病毒物质C.防止病毒脱落D.直接溶解病毒E.与细胞表面病毒诱导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并活化补体解析:24.位于Th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是 ____(分数:1.00)A.FcεRⅠB.FcγRⅡ-BC.KIRD.CTLA-4 √E.TCR解析:25.应用独特型网络学说,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____(分数:1.00)A.皮内注射抗原B.静脉内注射抗原C.应用α型抗独特型抗体√D.应用β型抗独特型淋巴细胞E.应用β型抗独特型抗体解析:26.抗体对B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 ____(分数:1.00)A.与抗体浓度无关B.与抗体类别无关C.与抗体特异性无关D.与抗体激活补体的能力有关E.与抗体完整性有关√解析:27.母体在妊娠中使遗传有父亲的MHC的胎儿不被排斥的原因是 ____(分数:1.00)A.母亲体内TH1细胞水平高B.母亲体内Tc细胞水平高C.胎盘形成的生理屏障√D.母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有父亲的MHC的胎儿细胞E.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解析:28.沙门菌的H抗原是指 ____(分数:1.00)A.鞭毛√B.脂多糖C.外膜蛋白D.菌毛主要亚单位E.荚膜多糖解析:29.拟态弧菌在许多方面与霍乱弧菌相似,因此起名为拟态弧菌,该弧菌与霍乱弧菌生化特性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____(分数:1.00)A.不发酵乳糖B.不发酵蔗糖√C.尿素酶阴性D.不发酵L-阿拉伯糖E.硝酸盐还原阳性解析:30.引起人类膀胱炎和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是 ____(分数:1.00)A.大肠埃希菌√B.志贺菌属C.沙门菌属D.变形菌属E.以上都不是解析:31.关于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 A.有动力∙ B.有侵袭性∙ C.不产生肠毒素∙ D.定位于结肠∙ E.G-菌(分数:1.00)A. √B.C.D.E.解析:32.霍乱弧菌外毒素有A、B两个亚单位,其中A亚单位分为A1和A2,毒素的活性部分是 ____ (分数:1.00)A.A1亚单位√B.A2亚单位C.B亚单位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解析:33.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热灭菌最佳条件选择 ____(分数:1.00)A.56~86℃,3小时B.100~120℃,2小时C.160~170℃,2小时√D.180~200℃,2小时E.200~220℃,1小时解析:34.在半固体培养基的穿刺线生长呈模糊或根须状,并使培养基变浑浊的细菌有下列哪种特征 ____ (分数:1.00)A.无动力B.生长旺盛C.无鞭毛D.有动力√E.污染有杂菌解析:35.可以用荚膜肿胀试验快速鉴定的细菌是 ____(分数:1.00)A.肺炎链球菌√B.流感嗜血杆菌C.脑膜炎球菌D.淋球菌E.卡他布兰汉菌解析:36.菌种保存中防止细菌变异的措施包括 ____(分数:1.00)A.控制传代次数B.用典型菌落传代C.通过易感动物接种D.已发现变异但无易感动物接种的菌株,可以淘汰E.以上皆是√解析:37.不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细菌是 ____(分数:1.00)A.球孢子菌√B.隐球菌C.曲霉素D.白色念珠菌E.毛霉菌解析:38.为了确定泌尿系统的感染,取中段尿进行细菌计数时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菌数是 ____∙ A.革兰阴性杆菌>104/ml,革兰阳性球菌>103/ml∙ B.革兰阴性杆菌>103/ml,革兰阳性球菌>103/ml∙ C.革兰阴性杆菌>102/ml,革兰阳性球菌>103/ml∙ D.革兰阴性杆菌>105/ml,革兰阳性球菌>104/ml∙ E.革兰阴性杆菌>103/ml,革兰阳性球菌>102/ml(分数:1.00)A.B.C.D. √E.解析:39.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 ____(分数:1.00)A.脂多糖B.外膜C.脂蛋白D.荚膜多糖E.磷壁酸√解析:40.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____(分数:1.00)A.出芽B.孢子生殖C.有丝分裂D.有性繁殖E.无性的二分裂√解析:二、 (总题数:1,分数:1.50)∙ A.γ-GT∙ B.ALB∙ C.ALT∙ D.AST∙ E.ACP(分数:1.50)(1).反映胆汁淤积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____(分数:0.50)A. √B.C.D.E.解析:(2).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是 ____(分数:0.50)A.B. √C.D.E.解析:(3).前列腺肿瘤升高的是 ____(分数:0.50)A.B.C.D.E. √解析:三、 (总题数:7,分数:7.00)41.肌红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特点是 ____(分数:1.00)A.在AMI发作12小时内诊断敏感性很高,是至今最早的AMI标志物√B.在胸痛发作2~12小时内,肌红蛋白可排除AMI诊断√C.在血中出现早期诊断特异性高D.可用于判断再梗死√E.可用于判断再灌注√解析:42.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测定尿液蛋白质 ____(分数:1.00)A.直接双缩脲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考马斯亮蓝法√D.邻苯三酚红钼法√E.磺柳酸比浊法√解析:43.急性时相反应时降低的血浆蛋白质有 ____ (分数:1.00)A.AAGB.ALB √C.TRF √D.CRPE.AMG解析:44.参与免疫应答效应阶段的细胞因子包括 ____ (分数:1.00)A.IL-2 √B.IFN-γ√C.IL-1D.IL-4 √E.IL-5 √解析:45.造成HLA多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分数:1.00)A.单元型遗传B.基因突变√C.连锁不平衡D.共显性√E.基因转换√解析:46.NK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性分子是 ____(分数:1.00)A.CD56 √B.TCRC.CD4D.CD11a/CD18E.CD16 √解析:47.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中激活补体的路径有 ____ (分数:1.00)A.补体经典途径B.补体旁路途径√C.MBL √D.C-反应蛋白-C1q途径√E.经典+MBL途径解析:。

第一节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一、T细胞功能检测二、B细胞功

第一节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一、T细胞功能检测二、B细胞功

7. NK细胞活性测定的方法学有哪些?
8. 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方法学及相应原理。 9.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方法学及相应原理。 10.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小 结
免疫细胞功能试验包括体内和体外试验。免疫细胞功
能体外试验主要根据免疫细胞的增殖活性、分泌活性 和杀伤活性等特性而进行实验设计。
第十五章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第一节 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一、T细胞功能检测二、B细胞功能检测
三、NK细胞活性测定
第二节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一、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二、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第三节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
小 结
对淋巴细胞群,中性粒细胞、巨 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功能测定可
以有效评价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用IFN-γ激活小鼠巨噬细胞,观察其
对125I-UdR标记的DBA/2小鼠肥大细胞瘤
P815的杀伤活性。
(五) 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
激活的巨噬细胞可产生一种与膜结合
的凝血活性因子,加速正常血浆的凝固,
为此取已经37℃预温的正常兔血浆和CaCl2
混合液,加入经粘附有单层巨噬细胞的试
管中,移置37℃,即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
3.临床应用与评价
溶血空斑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药物和
手术等因素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评价免疫治疗或免疫重建后机体产
生抗体的能力。
(三 )
1.原理:
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检测 ——酶联免疫斑点法
2.应用与方法学评价:
该方法既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
测抗体分泌量。
优点:
稳定、特异、抗原用量少; 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不同抗体分泌,并可定 量;可检测组织切片中分泌抗体的单个细胞。

免疫学练习题7

免疫学练习题7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指A.淋巴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2.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层液的最佳密度为A.1.030 B.1.035 C.1.092 D.1.020 E.1.0773.用Ficoll­hypaque分层液分离PBMC,分离的PBMC层位于试管的A.血浆层之上 B.血浆层之中 C.血浆层与分层液之间D.分层液之中 E.试管底部4.用玻璃纤维或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柱分离细胞时,从柱上洗脱下的细胞主要是 A.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T细胞 E.B细胞5.能与SRBC结合形成E花环的细胞主要是A.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粒细胞 E.血小板6.用小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检测T细胞,其结果代表的是A.T细胞总数 B.Th细胞数 C.Ts细胞数 D.CD4 + 细胞数 E.CD8 + 细胞数 7.用尼龙棉柱分离细胞时,不易黏附尼龙棉纤维而被洗脱的细胞是:A.粒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T细胞 E.血小板8.表示淋巴细胞的活力常用A.活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B.活细胞浓度 C.淋巴细胞浓度D.活细胞和总细胞的比值 E.T细胞和B细胞的比例9.用腹腔渗出法可从动物的腹腔渗出液中分离出A.血小板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T细胞 E.巨噬细胞 10.活细胞经台盼蓝染色后呈A.蓝色 B.棕色 C.红色 D.不着色 E.天青色11.荧光标记法计数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测的特有的表面标志是A.CD19 B.CD20 C.补体受体 D.SmIg E.FcR12.NK细胞特有的表面抗原是A.CD2 B.CD16 C.无特异的表面抗原 D.CD23 E.CD56 13.仅能使T细胞发生淋巴母细胞转化的因子是A.PHA B.PWM C.LPS D.ConA E.EBV14.能使B细胞和T细胞发生淋巴母细胞转化的因子是A.PHA B.PWM C.LPS D.SPA E.EBV15.检查体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A.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B.溶血空斑试验 C.B淋巴细胞计数D.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 E.SmIgG测定16.溶血空斑试验用于检测下列何种细胞的功能?A.T细胞 B.B细胞 C.中性细胞 D.吞噬细胞 E.NK细胞 17.测定T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内试验是A.锡克试验 B.狄克试验 C.结核菌素试验D.天然血型抗体滴度 E.血清IgG测定18.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A.<40% B.40~50% C.60~80% D.80% E.>90%19.常用检测细胞毒效应的方法是A. 3 H­TdR掺入法 B. 125 I释放法 C. 51 Cr释放法D.形态学检测法 E.CD8检测法20.包被有抗Ig抗体的亲和板,其吸附的是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NKT细胞 E.吞噬细胞 21.Ficoll­hypaque液分离淋巴细胞是一种A.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 B.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 C.亲和层析法D.离子交换层析法 E.自然沉降法22.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的主要成分是A.聚蔗糖 B.泛影葡胺 C.聚乙二醇D.聚蔗糖+泛影葡胺 E.聚蔗糖+聚乙二醇23.Percoll分离液的主要成分是A.聚蔗糖 B.泛影葡胺 C.聚乙二醇D.聚乙烯吡咯烷酮 E.经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硅胶颗粒24.检测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的方法是A.NBT还原试验 B.白细胞计数 C.溶血空斑试验D.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 E.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25.MTT比色法检测IL­2活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需要IL­2依赖细胞株B.增殖细胞具有吸收MTT的能力C.颜色的深浅代表细胞代谢活性的强弱D.可反映B细胞的功能E.可反映T细胞的功能(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1.淋巴细胞分离液要求符合的条件有A.对细胞无毒 B.高渗 C.不溶于血液 D.无色 E.有合适的比重 2.与T细胞计数有关的表面抗原是A.CD2 B.CD3 C.CD4 D.CD8 E.CD193.与B细胞计数有关的表面标志是A.SmIg B.CD19 C.CD20 D.CD21 E.CD24.符合淋巴母细胞转化的形态学特征有A.细胞体积变小B.核仁明显、核染质疏松C.可见有丝分裂D.胞浆极少,呈天青色E.胞内可见空泡5.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B细胞功能的优点有A.稳定、特异B.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C.可检测抗体的分泌量D.可同时进行B细胞计数E.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不同抗体的分泌6.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包括以下哪些?A.T细胞计数 B.B细胞计数 C.T细胞功能测定D.Tc细胞效应测定 E.细胞因子测定7.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常用的方法有A.免疫荧光法 B.流式细胞仪测定 C.酶免疫组化法D.放射免疫法 E.免疫金染色法8.细胞免疫功能体内试验方法有A.细胞毒试验 B.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C.皮肤试验D.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E.接触性过敏试验9.T细胞增殖试验常用的检测方法有A.流式细胞仪法 B.形态学方法 C. 51 Cr释放法D.MTT检测法 E. 3 H­TdR掺入法10.检测吞噬细胞功能的方法有A.吞噬试验 B.杀菌试验 C.NBT还原试验D.化学发光测定法 E.趋化功能测定法11.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方法有A.E花环分离法 B.尼龙棉柱分离法 C.亲和板结合分离法D.免疫磁珠分离法 E.超速离心分离法12.T细胞数量检测包括A. T细胞增殖试验B.间接荧光免疫法C.酶免疫组织化学法D.微量细胞毒试验E.花环技术13.检测T细胞数量的花环试验有A.酵毌菌花环试验B.补体C3b花环试验C.E花环试验D.葡萄球菌花环法E.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14.B细胞表面具有A.mIgB.CD抗原C.Fc受体D.补体受体E.EB病毒受体15.B细胞数量检测的方法包括A.mIg的检测法B.CD抗原检测法C.Fc受体检测法D. 补体受体检测法E.小鼠红细胞受体检测法16.B淋巴细胞功能的测定方法有A.B细胞增殖试验B.溶血空斑试验C.酶联免疫斑点法D.体内测定法E.形态学检查法17.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测定方法A. 形态学检查法B. 显微镜检查法C. 溶菌法D. NBT还原试验E. 化学发光测定法18.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包括A.炭粒廓清试验B.吞噬功能检测C. 巨噬细胞溶酶体酶测定D.细胞毒作用测定E. 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二、填空题1.PBMC包括 和 。

免疫学实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免疫学实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材料: 1.肝素(100单位/毫升)、 淋巴细胞分层液人 的正常血液 2.0.5%绵羊红细胞悬液(用Hanks液配制), Hanks 液 3.吸收过的胎牛血清:取经56℃30分钟加热灭 活后的胎牛血清加半量压积兔红细胞混合后, 37℃水浴20分钟,2000转/分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即成。 4. 灭菌注射器,针头,试管,吸管等。
Thanks For watching
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的测定
ELISPOT法
原理:ELISPOT全称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用于测定产 生IgG和IgM抗体的B细胞。其方法是用抗原包被固相,然后 加入抗原特异性B细胞。如果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板上的 抗原结合。加入酶标二抗和显色剂就会显色。一个斑点就代 表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
方法
1.抗原包被: 37C° 2h,或4C°过夜。固相载体可用聚苯乙烯 平皿、亚硝酸纤维膜、96孔板。 2.抗体生成细胞培育:加入适量抗体生成细胞,37C°, 5%CO. ,3~4h,或过夜。洗涤,去除为与固相结合的细胞。 3.测定斑点产生细胞:加二抗,37C° ,5%CO.2,2~3h。加辣 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和底物显色。 4计数: 24h后用10~30倍显微镜下计数斑点形成细胞。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实验任务
市场上有一广告产品,据说有免疫增强作用, 请设计一个方案证实之(从影响淋巴细胞功能、
T淋巴细胞增殖的角度考虑) .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T细胞增殖(转化)实验 •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环试验 •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的测定 •细胞因子的检测
T细胞增殖(转化)实验
原理:T细胞在体外经某种物质刺激,细胞代谢和形态相继变化,在 24~48h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增殖的变化,如 细胞变化、细胞浆扩大、出现空泡、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疏松等,由 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母细胞。因此,这种淋巴细胞增殖又叫淋巴细胞 转化。据此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对有关刺激的反应性与功能状态。

淋巴细胞标志和功能的检测

淋巴细胞标志和功能的检测

淋巴细胞标志和功能的检测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B细胞和包括NK细胞为代表的第三群细胞,下分若干亚群,各有其特异的表面标志和功能,据此建立许多相应的检测方法。

临床上各种类型的免疫缺陷症、自身免疫病以及肿瘤等均可出现不同群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因此计数外周血和组织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目或比例,以及它们所显示的功能强弱,可藉此判断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对临床认识疾病,探讨其发病机制、观察病情、判断预后、考核疗效以及防治疾病等方面可提供极为有用的信息。

第一节T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一、特异性抗原的检测检测人T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曾采用抗人脑、抗人胸腺细胞和抗人T细胞等抗血清,通过细胞毒试验或免疫荧光染色加以鉴定。

自抗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问世以来,上述诸多方法均被新方法取而代之。

常用以鉴定和检测计数T细胞的表面分化抗原如表21-1所示。

表21-1 T胞表面主要CD抗原及其特异性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用标记抗体着染,如免疫荧光法、酶免疫法、生物素-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系统的ABC法以及免疫金银染色法;另一类是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作花环试验。

两类方法各有优缺点。

以下叙述有代表性的方法。

(一)间接免疫荧光法本法是将分离获得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与抗相应CD的单克隆抗体(如CD2、CD4、CD8)结合后,洗去游离的抗体,继加荧光素标记的抗小鼠IgG抗血清,经温育结合后,洗去多余的标记抗体,取样制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约200个单个核细胞,以荧光阳性细胞与计数细胞总数之比,求得相应CD抗原阳性的T百分率。

如有条件,细胞经荧光标记抗体着染后,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快速而准确,但需要较多的投资,难以普及应用。

(二)免疫细胞化学法通常用酶免疫检测法,如APAAP酶免疫桥联法。

为减少非特异性着染,可选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试剂作ABC法染色。

该类方法可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凡呈棕黄色的细胞为相应CD抗原阳性细胞,计其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但免疫球蛋白不都是抗体。
临床检测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1 IgG2 IgG3 IgG4 IgM IgA1 IgA2 IgD IgE 重链 1 2 3 4 1 2 主要存在形式 单体 单体 单体 单体 五聚体 单体、双体 单体 单体 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 + +++ +++ 穿过胎盘 +++ + ++ 结合吞噬细胞 +++ +++ + + + 结合肥大细胞和嗜 +++ 碱粒细胞 与 SPA 结合 + + + NK 细 胞 介 导 的 ++ ++ ADCC 免疫作用 抗感染、自身抗体 早期防 粘膜局部 B 细 I 型 胞成 御作用 免疫 超敏 熟标 反应 志
新生儿、婴幼儿由于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 熟,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成人低,需按年 龄组进行分析与判断。 关于血清IgE和IgD的测定: 血清总IgE为0.13~0.92mg/L; 血清总IgD为0.6~2.0mg/L; IgE值升高多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骨髓瘤 IgD值升高多见于骨髓瘤等。
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
临床免疫学检验 (clinical immunological test)
范畴(category):
1、感染性疾病(infection disease) 2、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 3、超敏反应性疾病 (hypersensitivity ~ ) 4、免疫缺陷/增殖性疾病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13_真题-无答案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13_真题-无答案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专业实践能力-1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与尿亚硝酸盐试带法测定无关的因素是A. 感染细菌种类B. 食物种类C. 尿液在膀胱中贮留时间D. 标本放置时间、标本是否被污染E. 光照2. Pandy试验中试管内出现灰白色云雾状混浊,结果应判断为A. 阴性(-)B. 可疑(±)C. 阳性(+)D. 阳性(2+)E. 阳性(3+)3. 脑脊液出现混浊,最常见的原因是A. 含有蛋白质B. 含有葡萄糖C. 含有大量细菌D. 含有大量病毒E. 含有大量细胞4. 检查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离心沉淀物中需加入少量A. 革兰染液B. 亚甲蓝染液C. 稀乙酸D. 碘液E. 墨汁5. 穿刺损伤性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主要区别在于A. 外观B. 透明度C. 细胞计数D. 生化检测E. 离心观察上清液颜色及红细胞形态6. 临床进行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 间接凝集反应B. 玻片凝集法C. 试管凝集法D.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E. ELISA法7. 下列哪项实验可不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方法A. 肥达试验B. 外斐试验C. 输血交叉配血试验D. ABO血型鉴定E. A+B8. 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A. 耳垂B. 手指C. 足跟D. 脚趾E. 头皮9. 下列哪项为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的最适温度A. 10~12℃B. 12~15℃C. 18~22℃D. 25~30℃E. 30~37℃10. 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在油镜下选择什么部位有秩序检查A. 头体部B. 体尾交界处C. 体部D. 尾部E. 尾后部11. 如血液稀释倍数为200倍,用目视计数法计数中央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N,则正确的计算公式为(/L)A. N×25×10×106×200B. N×5/25×10×106×200C. N×25/5×10×106×200D. N×5×10×103×200E. N×25×10×103×20012.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血细胞时,计数压线细胞的原则是A. 压线的细胞不计数B. 压线的细胞全部计数C. 压在双线里边线上及左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下线及右线上的细胞D. 计数压在上线及左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下线及右线上的细胞E. 计数压在下线及右线上的细胞,不计数压在上线及左线上的细胞13. 下列静脉采血步骤中哪项是错误的A. 选择适宜静脉,扎止血带B. 消毒C. 检查注射器有无阻塞和漏气D. 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上抽血E. 抽血完毕,立即将血液沿针头注入试管内14. 有关异丙醇试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异丙醇能减弱Hb分子内部的非极性键力B. 阳性出现混浊现象C. 17%异丙醇溶液应临用时配制D. 异丙醇在20℃时不稳定,易沉淀E. 阳性见于不稳定Hb病15. 高铁血红蛋白(分光比色法)正常还原率是A. >25%B. >55%C. >75%D. >95%E. >99%16. 有关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患者红细胞呈球形B. 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可被ATP纠正C. 红细胞酶缺陷所致D. 渗透脆性试验阳性E. 自身溶血试验阳性可被葡萄糖纠正17. 关于珠蛋白合成障碍,可能导致下列哪些情况发生A. 红细胞形态异常B. Hb稳定性差C. Hb功能改变D. 红细胞功能改变E. 以上都是18.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维生素B12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B. 叶酸也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C. 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D. 细胞发育胞浆落后于细胞核E. 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9. 患儿,10个月,面色苍白,面肌震颤,红细胞计数2.1×1012/L,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血清维生素B12280μg/L,红细胞叶酸40μg/L,应考虑为A.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生理性贫血D.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E. 恶性贫血20.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不会出现的是A. 贫血轻重不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B.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以上者可>3%C. 可见粒细胞巨形变,见巨形血小板D. 浆细胞增多E. 可见多染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21. 早期缺铁性贫血时,可见以下哪组改变A. 有贫血,血清铁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B. 有贫血,血清铁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 有贫血,血清铁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D. 无贫血,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降低E. 以上都不是22. 正细胞正色素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哪期A. 缺铁初期B. 缺铁潜伏期C. 早期缺铁性贫血D. 重度缺铁性贫血E. 以上都是23. 患者,女性,20岁,头昏、乏力,两下肢有散在淤斑,肝、脾未触及。

临床检验试验室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范围

临床检验试验室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范围

Na
135-145mmol/L

Cl
96-108mmol/L
电解质C4。3

K
3。5-5.3mmmol/L

Na
135—145mmol/L

Cl
96-108mmol/L
急诊六项C7.6
尿素氮
BUN
2。2—7.2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
49。3-62。 7ml%
血糖
GLU
3.9—6。1mmol/L
总T3
TT3
1。 1-2。5nmol/L
总T4
TT4
79156nmol/L
游离T3
FT3
3。1-6。 4nmol/L
游离T4
FT4
6.7—16.4pmol/L
贫血三项
血清叶酸
Fol
〉=6.8nmol/L
铁蛋白
Fer
23.9—336.8ng/ml
11-306。 2ng/ml
维生素B12
VitB12
133-675pmol/L
男性:0.1-0.84ng/ml
雌二醇
E2
卵泡期:27—122pg/ml
排卵期:95-433pg/ml
黄体期:1。2-12。86pg/ml
绝经后:20—40pg/ml
男性:20-47pg/ml
血清睾酮
Testo
男:1。75—7.81ng/ml
女:<0。75ng/ml
甲功五项
促甲状腺激素
TSH
0.34-5.60uIU/ml
170-200g/L
红细胞压积
HCT
0.42—0。49
0。37-0.43

医学实验教案细胞免疫实验与技术

医学实验教案细胞免疫实验与技术

环保处理
02
03
减少废弃物产生
废弃物需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 化处理,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 康造成影响。
合理规划实验步骤和试剂用量,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废弃物产生 。
个人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
实验人员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应急处理
02
应用细胞免疫技术开发特异性高、灵敏度好的免疫检测试剂盒
,用于临床诊断和科研。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转化
03
将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
展。
05
细胞免疫实验注意事 项及安全规范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流程,检查实验器材 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 保实验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实验步骤与操作规范
细胞培养
将所需的免疫细胞在适宜条件 下进行培养,保持细胞状态良 好。
细胞处理
在特定时间点收集细胞,进行 相应的处理,如, 如培养基、抗体、细胞株、显 微镜、离心机等。
免疫刺激
向培养体系中加入特定的抗原 或抗体,模拟免疫应答过程。
结果观察
02
细胞免疫实验技术与 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是指将细胞从机体中取 出,在人工模拟体内环境的条件 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
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细胞培养类型
包括原代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培养 、细胞株与细胞系培养等。
培养条件与方法
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培养环 境的控制(温度、湿度、pH值等) 、细胞传代与冻存等。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1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13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师)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试卷13(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指(分数:2.00)A.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E.中性粒细胞解析:解析:单个核细胞当然是指只有一个核的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2.采用放射性核素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时,3H-TdR加入至培养基的时间是(分数:2.00)A.GO期B.G1期C.S期D.G2期√E.G3期解析:解析:G2期为细胞的分裂期,通过3H-TdR的加入,能够有效地检测T淋巴细胞DNA合成水平。

3.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密度为(分数:2.00)A.1.030~1.035B.1.035±0.001C.1.077±0.001 √D.1.075~1.092E.1.076~1.090解析:解析: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密度为 1.077±0.001。

4.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时,理想的PBMC层位于(分数:2.00)A.血浆层顶部B.局限在血浆层C.血浆与分离液交界处√D.分离液中部E.分离液底部解析:解析: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离心后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也可有少部分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

5.将PBMC悬液倾于玻璃培养瓶中,37℃静置1小时,未贴壁的细胞主要是(分数:2.00)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T细胞D.红细胞E.中性粒细胞解析:解析:淋巴细胞不能贴于玻璃培养瓶,而PBMC中不包含红细胞。

6.Percoll分离液法常用来分离(分数:2.00)A.红细胞B.白细胞C.单个核细胞D.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E.中性粒细胞解析:解析:Percoll混悬液的硅胶颗粒大小不一,经过高速离心后,可形成一个连续密度梯度,将比重不同的细胞分离纯化。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III. 调节/抑制T细胞(regulatory/suppressor T cell):调节 机体免疫反应。通常起着维持自身耐受和避免免疫反应过度 损伤机体的重要作用。调节/抑制T细胞有很多种如CD25+ CD4+ T细胞。
IV. 记忆T细胞 (memory T cell):在再次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 用。
优点: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缺点:需要特定设备,存在放射性污染
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 细胞增殖
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是由日本同仁化学 研究所(Dojindo)开发的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毒性的试 剂盒,为MTT法的替代方法,CCK-8 试剂盒利用了日本同 仁化学研究所(Dojindo)开发的四唑盐——WST-8 (2(2-甲氧基-4-硝苯基)-3-(4-硝苯基)-5-(2,4-二磺基苯)2H-四唑单钠盐),它在电子耦合剂1-甲氧基-5-甲基吩嗪 硫酸二甲酯(1-Methoxy PMS)的作用下被细胞线粒体中 的脱氢酶还原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黄色甲臜产物( Formazan)。 生成的甲臜量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OD450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受到非特异性丝裂原 (如PHA、ConA)或特异性抗原刺激后, 可出现代谢旺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 细胞体积增大并能进行分裂的淋巴母细胞。
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的高低可以反映机体的细 胞免疫水平,因此可作为测定机体免疫功能 的指标之一。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物质
非特异性刺激物:植物血凝素(PHA ,刺激T 细胞)、刀豆蛋白A(ConA,刺激T细胞)、 PWM(刺激B、T细胞)、LPS(刺激B细胞) 、抗CD3抗体等。
特异性抗原物质:异种抗原,同种组织抗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十八B淋巴细胞功能检测一、溶血空斑试验(Plaque forming cell assay)【实验原理】将SRBC免疫动物,隔一定时间取其脾脏制成细胞悬液,当与SRBC混合孵育时,其中抗体形成细胞释放的抗体会与周围SRBC特异性结合,在补体作用下,使这些致敏的SRBC 溶解,从而在琼脂凝胶中的每个抗体形成细胞周围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

测定与补体结合力强的IgM形成细胞采用直接方法;测定与补体结合力弱的IgG或IgA形成细胞采用间接法,即实验中需加入抗免疫动物Ig的抗体(二抗),才能促进溶血空斑形成。

此处只介绍小鼠琼脂直接溶血空斑技术。

【试剂和器材】1.小白鼠体重18~22 g。

2.补体豚鼠混合新鲜血清。

3.SRBC悬液用Gey液将SRBC洗3次,分别配成2.5×108个细胞/ml和5×108个细胞/ml浓度的红细胞悬液。

4.Gey液、琼脂糖。

5.注射器、剪刀、镊子、不锈钢网、小平皿、试管、吸管、显微镜、温箱、水浴箱。

【步骤和方法】1.免疫小鼠取1ml 2.5×108个细胞/ml 浓度的SRBC悬液注入小鼠腹腔,或取0.2 ml SRBC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入。

2.制备脾细胞悬液将免疫4天后的小鼠处死,取脾脏制备细胞悬液(制备方法见动物组织中免疫细胞收集),用Gey液配成1×107个细胞/ml的细胞悬液(每只小鼠约加6~10ml Gey 液)。

3.制备底层琼脂将14g/L琼脂糖(用Gey液配制)溶化后取2~3ml倾注于水平的小平皿内,凝固后去盖反扣于37℃温箱中预温备用。

4.制备顶层琼脂将5g/L琼脂糖(用Gey液配制)溶化,置48℃水浴中平衡备用。

取脾细胞悬液和5×108个细胞/ml SRBC悬液各0.1ml,再加入未稀释补体0.05ml,混匀,置48℃水浴平衡片刻。

加入0.8ml已平衡好的琼脂糖,混匀后倒入底层琼脂上,旋转平皿使之均匀平铺,凝固后置37℃温育3h。

计数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

【结果判定】1.将平皿置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溶血空斑中心有淋巴细胞,周围为透明区。

2.全脾中PFC数计算:每个平皿PFC数×10×脾细胞悬液体积(ml)或以每百万脾细胞所含PFC数来表示。

【注意事项】1.试验选用Gey液为洗涤液和培养液,优于Hanks液、Eagle液和Dullecco液,但工作液需现用现配。

2.最好选用近交系小鼠,且鼠龄和体重应基本一致。

3.制备脾细胞过程所用Gey液应预先4℃预冷,制好的细胞悬液应及时放4℃备用,以保持脾细胞活力。

4.制备顶层琼脂时,温度应控制在45~48℃之间,温度太高细胞会失活,过低会使琼脂凝固,细胞不能分散,无法倒入平皿。

各细胞成分要充分混匀,同时避免出现气泡;与琼脂糖混匀、倾倒平皿时动作要敏捷,以免凝固。

【方法评价】本方法为改良平皿法,稳定性较好,常用于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是临床研究的可靠指标。

与经典平皿法比较具有简便、节省试剂、标本可长期保存、敏感性高等优点。

【临床意义】可用于研究机体免疫机制;筛选药物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附】Gey液配制1液NaCl 35 gKCl 1.85 gNa2HPO4·12H2O 1.5 gKH2PO40.119 g葡萄糖 5 g酚红50 mg加蒸馏水至1000ml。

2液MgCl2·6H2O 0.42 gMgSO4·7H2O 0.14 gCaCl20.34 g加蒸馏水至1000ml。

3液NaHCO3 2.25 g加蒸馏水至1000ml。

以上均高压灭菌(112℃15min)后备用。

用时取1液20ml,2液5ml、3液5ml,蒸馏水70ml,混匀即为工作液。

【思考题】溶血空斑试验有哪些方法类型?检测人不同Ig形成细胞的溶血空斑试验常用何种方法?它们的原理如何?二、溶血素测定法(Hemolysin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实验原理】SRBC免疫的动物血清中存在有溶血素,在补体存在下能使溶血素致敏的SRBC发生溶血反应,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溶血释放的血红蛋白,即可确定免疫动物血清中溶血素的含量,从而可评价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

【试剂和器材】1.小白鼠18~22g。

2.SRBC悬液将SRBC用生理盐水洗3次,按压积用生理盐水配成10%浓度(约2×109/ml),用于免疫小鼠。

另按压积用工作BBD配成4%的浓度,用于测定溶血素。

3.补体豚鼠混合新鲜血清,用时用工作BBD 1:30稀释。

4.贮存BBD(5×)和工作BBD 配制见补体结合试验。

5.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都氏试剂)NaHCO3 1.0 gKCN 0.05 gK3Fe(CN)60.2 g吐温80 0.5 ml加蒸馏水至1000ml。

6.注射器、眼科镊子、试管、离心管、吸管、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步骤和方法】1.溶血素制备(1)取0.2ml 10%SRBC 悬液给小鼠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天。

(2)未次注射后6~8天时摘除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

(3)将血清用工作BBD 1:10稀释,置56℃作用30min 后备用。

2.溶血素测定(1)取1:10稀释血清及4%SRBC 悬液各0.2ml ,混匀后置37℃水浴致敏15min 。

(2)加入工作BBD 0.8ml ,1:30稀释补体0.8ml ,混匀,置37℃水浴1h(或放4℃过夜),中间取出混匀1次。

(3)到时取出离心2000r/min 10min 。

取上清液1ml ,加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3ml ,混匀,置室温10min 后测A 540nm 吸光度。

3.50%溶血(CH 50)管制备。

(1)取0.1ml 4%SRBC 悬液,加入1.5ml 蒸馏水,完全溶血后再加入贮存BBD 0.4ml ,混匀。

(2)取出1ml ,加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3ml ,混匀,置室温10min 后测吸光度, 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做空白对照。

测值为1个CH 50的吸光度。

【结果判定】1.CH 50单位计算:血清稀释倍数%溶血管的吸光度溶血素测定管的吸光度=50CH 50⨯ 2.以CH 50单位数表示溶血素含量。

【注意事项】1.溶血素测定所用玻璃器材必需十分洁净。

2.补体最好用混合的新鲜豚鼠血清,用前临时稀释。

3.溶血素测定管离心后发现完全溶血,或溶血甚微,应将测试血清稀释度调整后再重新测定。

4.SRBC 不能溶血,应作SRBC-补体对照:取4%SRBC 悬液0.2ml ,加入工作BBD 1.0ml ,1:30稀释补体0.8ml ;按实验温育、离心后应无溶血现象。

空白对照:取该上清液1.0ml ,加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3.0ml ,置室温10min ,应以此作为溶血素比色测定的空白对照管。

5.收获免疫血清时应避免溶血,若溶血严重,测定结果应予校正:取1:10稀释血清0.1ml ,加入工作BBD 0.5ml ,1:30稀释补体0.4ml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3ml ,混匀,置室温10min 后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为空白对照测吸光度,并以下式校正结果。

血清稀释倍数%溶血管的吸光度-血清对照管的吸光度溶血素测定管的吸光度= 50CH 50⨯ 6.溶血素测定时4℃过夜(17~18h)反应结果会更好。

【方法评价】此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客观。

【临床意义】常用于药物筛选及免疫药理作用的研究。

【思考题】该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中的溶血素测定、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在原理、方法和应用上有何异同?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实验原理】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试验是一种直接检测细胞分泌产物的方法,以此可评价被测细胞的功能、特性。

其原理与ELISA类似,此处以测定B细胞分泌抗体活性介绍其检测原理。

该方法是用已知抗原包被组织培养板或平皿,再加入B细胞培养3~4h,B细胞沉积到底部,分泌的抗体可与邻近包被抗原结合,就像一个细胞的足印。

因此在加入酶标抗相应同种型Ig抗体(二抗)并经酶促反应后,底物形成不溶性颜色斑点,据此可检测抗体的含量;并可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下通过计数斑点即可知抗体形成细胞数。

【试剂和器材】1.抗原包被缓冲液PBS。

2.封闭液含5%的新生小牛血清(NCS)或含1%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BS。

3.PBS-T 加入0.005% Tween-20及0.1% BSA的PBS。

4.RPMI-1640培养液含5%NCS。

4.HRP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二抗。

6.1.2%琼脂糖用双蒸水配制,加热溶化。

7.1%琼脂糖用PBS-T溶液配制。

用前加热溶化,置46℃水浴平衡。

8.凝胶底物(1)HRP-底物:将50mg 1,4-对苯二胺(1,4-p-phenylenediamine,PPD)溶于2ml甲醇中,在应用前加入50μl 30% H2O2和46℃预温的1%琼脂糖,混匀后立即应用。

PPD与HRP反应性成棕褐色;(2)碱性磷酸酶底物:5-溴-4-氯-3-吲哚基-磷酸(5-bromo-4-chloro-3-indolylpho- sphate,BCIP)与等体积的1.2%琼脂糖混合。

BCIP与碱性磷酸酶反应形成蓝色斑点。

9.可溶性底物(1)HRP底物:25mg 3-氨基-9-乙基咔巴唑(3-amino-9-ethycarbazole,AEC)溶于2ml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中,加入95ml 0.1mol/L醋酸钠缓冲液(pH5.0)。

经0.45μm 滤膜过滤,除去沉淀,获无色溶液,加入40μl 30% H2O2。

AEC与HRP反应形成红色斑点;(2)碱性磷酸酶底物:将15mg BCIP和30mg NBT分别溶于1ml DMP中。

BCIP和NBT 溶液与100ml 0.1mol/L NaHCO3-1.0mol/L MgCl2(pH9.8)混合。

BCIP或BCIP-NBT与碱性磷酸酶反应形成蓝色斑点。

10.96孔板聚苯乙烯培养板(亦可用6孔、24孔、48孔板),或聚苯乙烯平皿(直径为40~50mm),或带有硝酸纤维膜的96孔板;微量移液器、CO2孵育箱、光学显微镜等。

【步骤和方法】1.包被用PBS将抗原作适当稀释后包被聚苯乙烯培养板或聚苯乙烯平皿,4℃过夜或37℃孵育2h。

用PBS洗涤平皿或培养板3次,每次2~3min。

包被好的平皿或培养板置4℃可保存数周。

2.封闭加入封闭液,每孔200μl,平皿为2ml,置37℃ 30min。

弃去封闭液,用PBS 洗涤3~5次。

3.加样反应加入用RPMI-1640稀释的抗体分泌细胞(1×106/ml),每孔100~200μl,平皿为2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