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讲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图甲为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地带现状图,图乙是该地区未 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示地区可能是亚欧大陆 ②图示地区可能是非洲大
陆 ③图示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④图
示反映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当自然地带由图甲所示向图乙所示变化时( )
带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
2.①→②→③体现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第1题,④是澳大利亚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区,形成的 自然地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①→②→③距 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体现了从沿海向大陆内部 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B 2.B
A.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 )
A.巴西
B.英国 C.以色列
D.俄罗斯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草地分布在沙地中, 呈零星分布,主要是受局部水分条件的影响,属于地方性 分异规律。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麦田主要分布 在水井周围,而且四周沙地广布,说明该地气候干旱,主 要用地下水来发展农业,属于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D 2.C
一、地域差异 |教材初探| 1.阅读教材第86页第1段内容,认识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及 成因。 (1)地域特征的形成。 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 物质、能量运动的 结果。地域外部条件包括 太阳辐射量 、距海远近等,常常 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共36张PPT)

异,这种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
是_水_分___,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
①
根本原因是__海_陆__分__布___;
(3)自然带③和⑥的气候分别是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
气候,但自然带均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 气候,自然带分别是 温带草原带 和 温带荒漠带 。
你知道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吗?哪些地理因素在起作用?
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1.概念: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升高,地表景观发生 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 2.成因:
气温和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从此图 中,我 们能够 得到什 么信息 呢?
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1.概念:
2.成因:
3.一般规律
请同学们利用8-10分钟,以小组 合作的形式,完成《学案》中探究1— —6,根据每一个问题中设置的图表资 料和问题提示,尝试写出每一问题的结 论。
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
(雪线以上为常年积雪,以下为季节性积雪)
雪线
常年有积雪
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温度和降水、坡向、坡度等
例7关于天山、阿尔卑斯山、珠穆朗玛峰雪线问题
高
低
低
低
高
高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结论1:基带(山麓自然带):与山体所处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结论2:带谱的变化:垂直自然带的更替类似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
第三步:通过自然带的倾斜或自然带的数量判读阴阳坡, 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依据:同一自然带阳坡要高于阴坡。在北半球,南坡为 阳坡;而南半球,北坡为阳坡。
第四步:通过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依据: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21张PPT)

〖问题探究二〗
结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以水分 为基础的。
〖问题探究三〗:山地的垂直分异
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中国西 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下图是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 谱分布图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体的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类型?试说明为什么。 (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 (3)喜马拉雅山南坡南坡自然带的垂直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变化有什么关 系?
பைடு நூலகம்地形
岩石 大气
植物(生物)
动物(生物)
水 土壤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能通过观察,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 2.会分析陆地自然带地域差异的形成 原因。
候鸟迁徙线路图
〖问题探究一〗
1.候鸟迁徙 : 目前世界上有8条候鸟 迁徙路线。其中经过我国主要有3条 路线,西部通道、中部通道和东部通 道。其中东部通道主要是从西伯利亚 经过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向南 迁飞至华南,甚至迁到东南亚各国。 2012年秋,一只带有卫星跟踪器的候鸟从西伯利亚北部迁至 马来半岛(如图A--E),沿途拍摄到如下自然景观图片(幻灯 片)。根据材料和图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环境因素看,试说说影响候鸟的迁徙是主要因素有 哪些? (2)观察沿途自然景观图,试说明从A到E植被景观发生了哪些 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如果该线路位于相同纬度大陆西岸,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 会相同吗?如果不同试举例说明。
小结:
地域分异规律 主导因 更替方 素 向
延伸 更替
分布规 律
主要分 布地区
在 和 区 在 区 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共26张PPT)

植被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被命名,表现为 “的形式。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题。
1. 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 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
不同的 主要原因是( A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3. 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但具有不同气候特点
植被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被命名,表现为 “的形式。
5)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在阴坡分布的海拔低 。(对同一山 体而言)
植被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被命名,表现为 “的形式。
该山位于北半球
北
南
阴坡
阳坡
根据带谱判断山体阳坡及所在半球
北
南
阳坡
南半球
南
北
阳坡
北半球
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大致与山地 0℃等温线分布一致。
的自然带是( C)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判断纬度 (1)基带的类型 (2)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
2.判断南北半球—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海拔高度 3.判断坡向 (1)阴、阳坡 (2)迎风坡、背风坡(雪线、森林带)
归纳总结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雪线高度: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对不同山体而言); 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 风坡高 ;陡坡高,缓坡低(对同 一山体而言)。
阳坡气温高 雪线也高
B
A
不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迎风坡
B
A
降水多 雪线较低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题。
1. 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 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
不同的 主要原因是( A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3. 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但具有不同气候特点
植被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被命名,表现为 “的形式。
5)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在阴坡分布的海拔低 。(对同一山 体而言)
植被是自然带的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被命名,表现为 “的形式。
该山位于北半球
北
南
阴坡
阳坡
根据带谱判断山体阳坡及所在半球
北
南
阳坡
南半球
南
北
阳坡
北半球
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大致与山地 0℃等温线分布一致。
的自然带是( C)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判断纬度 (1)基带的类型 (2)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
2.判断南北半球—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海拔高度 3.判断坡向 (1)阴、阳坡 (2)迎风坡、背风坡(雪线、森林带)
归纳总结
自
然
地
理
环 境
雪线高度: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对不同山体而言); 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 风坡高 ;陡坡高,缓坡低(对同 一山体而言)。
阳坡气温高 雪线也高
B
A
不考虑迎风坡与背风坡
迎风坡
B
A
降水多 雪线较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质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

4、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 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b.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则向阳坡高于背阴坡;
5.雪线概念: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夏季气温<0°C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C线为山体雪线。
影响因素:降水增多(迎风坡)雪线下降;气温升高(向阳坡)雪线上升。
地形,安第斯山阻挡西风深入,东侧背风坡下沉气流降水少
(3)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为什么向北一直延伸到南 纬3°附近?
洋流,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化的形成
(4)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是荒漠环境,为什么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2、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3、地带性自然带课件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鞍山八中 地理组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纬度位置
热量差异
海陆位置
水分差异
气候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2、特点:具有一点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2011 ·上海)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
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 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体现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 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因: 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
5.雪线概念: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夏季气温<0°C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C线为山体雪线。
影响因素:降水增多(迎风坡)雪线下降;气温升高(向阳坡)雪线上升。
地形,安第斯山阻挡西风深入,东侧背风坡下沉气流降水少
(3)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为什么向北一直延伸到南 纬3°附近?
洋流,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化的形成
(4)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是荒漠环境,为什么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2、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3、地带性自然带课件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鞍山八中 地理组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纬度位置
热量差异
海陆位置
水分差异
气候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2、特点:具有一点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2011 ·上海)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
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 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体现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 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因: 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57张PPT)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 _ _ _ _ _热_量_ _差_ _异_ _ 的影响而产生的。 (2 )沿直线A B 反映了陆地环境
_ _从_ _沿_海_ _向_ _内_陆_ _ _ _ 地域分异中,决定这
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_ _ _水_ _分_ _条_件_ _ _ ,该分异规律在_ _ _中_ 纬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南北更替 (纬度变化方向)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东西更替 (经度变化方向)
热量 水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沿直线C D反映了陆地环境 _ _由_ _赤_道_ _到_两_ _极_ _ _ _ 地域分异规律,决定 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 _热_ _量_ _ ,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l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l 分异基础:热量
l 表 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 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 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带荒漠带 (第三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 (第七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五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六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
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第六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五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四站)
大陆西岸自然带由低
_ _从_ _沿_海_ _向_ _内_陆_ _ _ _ 地域分异中,决定这
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_ _ _水_ _分_ _条_件_ _ _ ,该分异规律在_ _ _中_ 纬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南北更替 (纬度变化方向)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东西更替 (经度变化方向)
热量 水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沿直线C D反映了陆地环境 _ _由_ _赤_道_ _到_两_ _极_ _ _ _ 地域分异规律,决定 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 _热_ _量_ _ ,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l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l 分异基础:热量
l 表 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 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 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带荒漠带 (第三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 (第七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五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六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
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第六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五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四站)
大陆西岸自然带由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质课件(共25张ppt)(共25张PPT)

【2012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
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 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 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定位
14°S
太
平
城市
洋
等高线/m
500
3000
5000
2000 500 1000
分析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热极”的原因。
海陆位置——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小, 太阳辐射强; 下垫面——植被稀少,地面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地形——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海拔低,气温高);
37.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 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 熊,推测考查
地理实践力是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 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 表现。
200
河流
时令河
76°
75°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14°S
太
平
城市
洋
等高线/m
500
3000
5000
2000 500 1000
200
河流
时令河
76°
75°
南美洲西北部
西5区
14°S
太
平
城市
洋
等高线/m
500
3000
5000
2000 500 1000
200
河流
时令河
76°
75°
纬度位置——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
地形和风带——(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于形成降水;
【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课前预习】
1.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各个区域又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 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其中全球性地域 分异主要有温度带差异和海陆差异。 3.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即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热带常
荒漠 带
亚热带常绿
绿硬叶林 草原带 阔叶林带
带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
热带草原带 雨林带
赤道
热带雨林带返回目录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西岸
高纬度地区
66°34N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热__量__
为基础的。
(3)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
是由于受沿岸 本格拉寒流 的影响,
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
7月
月份
(代表月份)。
【解析】赤道以南的热带沙漠分布在大陆西岸沿海, 主要是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 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5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5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4e9fa25022aaea988f0f79.png)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 地面组成物质不同
非地带性现象
(地方性分异规律)
1.东北和华 南的裤子厚度 不同,反映了 区域环境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A地到B地陆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热__量__ B地到C地陆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水__分__ D 地的___垂__直__地__域__分__异___规律比较明显。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A、 热带雨林带
,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2、从赤道沿非洲西海岸向北,自然 带由 A到C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__纬__度___地__带__性_____地域分异规律,它是 以__热___量___为基础的。
C A C
3、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 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
严重
6、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
西北内陆地区景观相符合的是(A)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说课课件

教师提问:同学们注意一下从上海到和田的这些自然带在沿着 什么方向变化呢?
线路 线路方向 经过自然带
完成A同学观 景愿望情况
线路一 南北方向从亚沿热海带到常绿内阔陆叶地林、域完分成和异田规律(经度北地京带性)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寒
带苔原气候
线路二 东西方向 温带落叶影阔响叶基林、础为失水败分
(2)与喜马拉山纬度相当的庐山为什么自然带数目少于喜马拉雅 山呢?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所在高度有关)
问题:(3)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自然带数目少于南坡,为什么?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
乌鲁木齐适合栽常绿阔叶树吗? 乌鲁木齐市政府最近要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有市民提议栽 种常绿阔叶树,认为四季常绿的常绿阔叶树更有利于城市绿化 建设,你同意吗,你的建议是?
设计意图:充当及时练习巩固的作用,另外,引导学生树立因地 制宜的思想,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
有同学说,A同学根本不用奔波那么多城市,直接在喜马拉雅山脉 就可以实现他的愿望?你信不信啊,相信了解了山地垂直地带性分 异规律之后你就会相信的啦!
终点在新疆和田。
难,不提供洗澡
服务。
学生面临 的障碍
价格便 宜的
经历城 市多的
服务好
教师肯定 一些同学 的想法, 同时表示 赞同从A同 学观景愿 望的角度 来做出路
线。
设在计这意个图探:究通中设过置创障设碍情(境见,图采表取景)探观求,究需引式起教学学生方的法思,维启窘发境学,生此思外考, 在与他人的会话中,更有利于调用原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逐步 排除思考障碍,做出选择。
温带草原、温带荒
荒漠带
旅游线
漠
草原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课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
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D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本 课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时 栏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草原、荒漠
目 开
解析 从成都经宝鸡向西北到兰州由我国亚热带进入了暖
互动探究区
(2)为什么离赤道较远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也有热带雨林 带分布?
(3)南半球为何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本
答案 (1)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
课 时
较少,缺少形成热带雨林带的条件而发育了热带草原带。
栏 目
(2)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
开 关
1.形成原因:⑮ 海陆 分布。
2.分异基础:⑯ 水分 。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⑰ 森林 带、
本 课
草原带、荒漠带,如上面图中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时 栏
⑱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目 思维活动
开 关
1.为什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
较为明显?
答案 低纬度地区洋面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多数大陆内
关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其地表水或地下 温带荒漠带
水丰富
埃及尼罗河沿岸形成“绿 尼罗河水的灌溉
色长廊”
热带荒漠带
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 3 沙漠地区出现如下图所示景观体现的是 (D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山地的垂直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互动探究区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
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D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本 课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时 栏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草原、荒漠
目 开
解析 从成都经宝鸡向西北到兰州由我国亚热带进入了暖
互动探究区
(2)为什么离赤道较远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也有热带雨林 带分布?
(3)南半球为何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本
答案 (1)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
课 时
较少,缺少形成热带雨林带的条件而发育了热带草原带。
栏 目
(2)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
开 关
1.形成原因:⑮ 海陆 分布。
2.分异基础:⑯ 水分 。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⑰ 森林 带、
本 课
草原带、荒漠带,如上面图中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时 栏
⑱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目 思维活动
开 关
1.为什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
较为明显?
答案 低纬度地区洋面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多数大陆内
关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其地表水或地下 温带荒漠带
水丰富
埃及尼罗河沿岸形成“绿 尼罗河水的灌溉
色长廊”
热带荒漠带
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 3 沙漠地区出现如下图所示景观体现的是 (D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山地的垂直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34张PPT)优质课件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降水量 <200mm
荒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200—400mm
400—600mm
荒漠草原
草原
思考:是否所有 大陆都是距海越 近降水越多?
分析结论:
暧湿气流的迎 岸风将导致较 明显的沿海向 内陆的地理环 境分异规律; 在副热带大陆 西风 西岸非也!
离岸风
东南 大 信风 陆
• 思考:课本P95“问题研究”
根据预 习小测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表现明显 的纬度带
水 赤道到两极的 平 地域分异 地 (纬度地带性)
域 沿海向内陆的 分 地域分异 异 (经度地带性)
对此你有何疑问?
探究
为什么真实的自然带分布并
为什么纬度地带不性完只全在与高纬纬线度和和经低线平行? 纬度地区表现明由显于?海陆分布、水热状况的 在大陆的低纬和地至高域陆纬差 地地异水带受平,地自气为形然候什的带的么影并沿响不海,是向以简内陆的地域分异只在 纬向地带性表现单得地尤与其纬明线显或,中经因纬线为度相表平现行明分显? 在处阳全阳这于光年光两比热高热个较多温少纬稳,,,度定暖长冷地的空夏空布说影表带状气无气,来响现,态是冬是而 , 不 尤冷。矛;矛是地大为与前盾后盾有表,明暖者主者主某起水显的接要接要陆互变而些伏平。矛收方收方地角化,变和地盾太面太面中逐和中化缓带,,纬的非纬。,性度地周度一地规气区期的般形律候,性气带气变压是温化季冷、都节、降很变暖水显化气的著也流季,很相节进显 全和热年高量低纬与温地水,带分长,相冬各比无种,夏气哪。候个因类是而型主在均导著带低按因。分纬纬素按为?热陆量地情温况带,和陆亚地热中带纬。度由气于候全 度地南球北表更面替自,然多界呈的带发状生分、布发,展球有与大的变陆化在中纬度地区被海洋分割得 甚的至能横量贯主大要陆是东来西自。太阳辐射热最能为,厉而害,所以往往出现大陆东、 热能分布又主要受纬度因素制西约两,岸所和大陆内部不同的气候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 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米 ,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到1200米。
• 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 ③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
乞力马扎罗山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世界(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分布
1.纬度地带性规律
2.经度地带性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规律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约6℃。据此可知,从
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⑤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原因主要
是________(多项选择)。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
(2)自然带①→②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分
异规律,自然带③→④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________条件的
西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冰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 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 少,雪线海拔高。
• ③坡度——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则积雪越多,雪 线位置越低;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就偏高。
• ④季节——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气温低,降雪 量大,雪线下降;夏季气温高,融雪量大,雪线上 升。
变化而引起。
(3)在自然带①、②、③、④中,名称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
写字母)。
•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 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它主要 取决于温度和降水两个基本的因素。
•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 ,雪线海拔低。全球雪线位置最高地区不是在赤道 地区,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赤道地 区降水量大,而赤道和副热带地区温度差别不大, 消融量也差不多,因此赤道地区雪线高度比副热带 低。
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 型越多,带普越完整。
基带与水平 方向上自然 带一致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
,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 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 同一自然 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 ⑤气候变化——随“温室效应”的增强,山地的雪 线在上升,山地冰雪储量减少,农业生态条件日趋 恶化。
非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是指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 形起伏、地质构造、洋流、岩性、土壤、水分等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不规律的分布现 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 二讲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性
2020/8/26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规律 (垂直地带性)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自然带
不同的气候类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 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 度、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景观。
• 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 ③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
乞力马扎罗山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世界(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分布
1.纬度地带性规律
2.经度地带性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规律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约6℃。据此可知,从
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⑤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原因主要
是________(多项选择)。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
(2)自然带①→②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地带性分
异规律,自然带③→④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________条件的
西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冰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 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 少,雪线海拔高。
• ③坡度——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则积雪越多,雪 线位置越低;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就偏高。
• ④季节——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气温低,降雪 量大,雪线下降;夏季气温高,融雪量大,雪线上 升。
变化而引起。
(3)在自然带①、②、③、④中,名称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
写字母)。
•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 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它主要 取决于温度和降水两个基本的因素。
•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 ,雪线海拔低。全球雪线位置最高地区不是在赤道 地区,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赤道地 区降水量大,而赤道和副热带地区温度差别不大, 消融量也差不多,因此赤道地区雪线高度比副热带 低。
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 型越多,带普越完整。
基带与水平 方向上自然 带一致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
,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 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 同一自然 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 ⑤气候变化——随“温室效应”的增强,山地的雪 线在上升,山地冰雪储量减少,农业生态条件日趋 恶化。
非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是指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 形起伏、地质构造、洋流、岩性、土壤、水分等 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不规律的分布现 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 二讲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性
2020/8/26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山地垂直地域分规律 (垂直地带性)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自然带
不同的气候类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 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 度、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