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案

合集下载

示范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示范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示范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气候差异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气候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气候的定义和分类。

气候差异性的原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

气候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差异性。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成因。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分析能力来评估学生对气候差异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地形差异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形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地形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地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平原、山地、丘陵等。

地形差异性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外力侵蚀等因素。

地形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地形模型和实地考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差异性。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不同地形的特点和成因。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和观察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分析能力来评估学生对地形差异性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水文差异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文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水文差异性的原因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水文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

2. 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地理环境认识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2.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2. 如何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3.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收集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3. 设计好针对每个知识点的提问和讨论题目。

六、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貌等。

2.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空间分布差异、时间变化差异、垂直差异。

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地球运动、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引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思考。

2.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让学生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3.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4.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八、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知识,整理学习笔记。

2.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区,调查其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下节课分享。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一、教案名称:精品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二、章节内容:本章主要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掌握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并理解这些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掌握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差异性;(3)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发现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环境差异性,提高地理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差异性;(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地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课堂讲解:(1)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2)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差异性;(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发现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

4.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

6. 课后作业:(1)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2)搜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各地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1【考纲呈现】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驾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4.学会应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1)今日我们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们先来回顾近五年江苏高考,每年必考,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考原题。

把每道题目阅读一遍,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发觉考查的关键词基本都是哪些词语呢?--自然景观、自然带类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依据这3个考点我们要做哪些事呢?我们要做的事: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驾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4、学会应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引入2)今年暑假出去旅游了吗?确定有不少同学出去旅游了!应当也拍了不少照片吧!我从我的挚友圈里找了一些照片共享给大家!(学生观赏照片)海南三亚、南山竹海、哈尔滨白桦林、北京树林茂密的高尔夫球场、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过渡)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我们来对比两张照片的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呢?一张是草原,一张是森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我们一起来看地图(可能会回答热量、水分、气候,师往前引导),找到这两个位置。

总结:不同的热量和水分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出现不同的植被和土壤—最终形成自然带。

(过渡)有关自然带的分布图你驾驭了多少?我们来检测一下1.我们先一起来说一说气候类型(齐说)2.(先在黑板上画好框,学生填写1-5,6-10)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其他同学完成活动1的填图。

(过渡)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之前看到的图片,有海南的三亚,它的自然带是什么呢?、江苏南山竹海,它的自然带是什么呢?哈尔滨白桦林,它的自然带是什么呢?(再次复习自然带)从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改变体现了什么分异规律呢?(生: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请同学们思索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呢?形成缘由呢?分布特征(引导学生到板图,指图什么方向更替、什么方向延长呢?接着师画图表示东西延长,南北更替)?典型地区(复习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过渡)有一位北京的挚友今年暑假自驾去了新疆,下面是他拍的一些照片,从北京动身,是什么自然带呢?向西到内蒙古草原,是什么自然带呢?最终到达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什么自然带呢?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到温带草原带到温带荒漠带又体现了什么分异规律呢?(生答: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请同学们思索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呢?形成缘由呢?分布特征(引导学生到板图得出特征,师画图表示南北延长、东西更替)?(依据特征找出典型分布地区)典型地区?(当堂练习)例1-3下面我们通过解题探究来巩固这两种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高中地理作为现行高中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地球观、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维护绿色发展的班级培养要求。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针对高中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差异性教案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地理理论框架下正确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能够了解地球范围内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明确自然环境对人与社会的影响,进而提高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思考能力。

2. 教学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和分布及不同地区间的自然环境差异性;(2)理解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了解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能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结合,提高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自然环境差异性,主要包括:(1)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分类;(2)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3)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知识传授、探究学习、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提高。

(1)知识传授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传授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科学概念、分类、原理和方法。

(2)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践、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懂得问题解决过程,提高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通过实例学习和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可根据案例来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及价格之间的原因和联系。

(4)实践提高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思考能力,采用实地考察、实验观测等方法进行学习。

如到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进行环境调查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与组成1.1 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因素的总和。

1.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地形等。

1.3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讲解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强调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差异表现,如气候类型的分布、水文特征的区域差异等。

2.2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探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讨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改变。

第三章:气候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3.1 气候差异性的表现介绍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差异,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3.2 气候差异性的原因分析气候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的作用。

3.3 气候差异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阐述不同气候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如气候对植被分布、水文特征的影响等。

第四章:地形地势差异性及其影响4.1 地形地势差异性的表现解释地形地势差异性的概念,介绍不同地形地势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差异。

4.2 地形地势差异性的原因探讨地形地势差异性的形成原因,包括地壳运动、岩性差异、外力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4.3 地形地势差异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地形地势差异性对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第五章: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5.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价值。

5.2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关系探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篇11、作为一名新老师带领毕业班,我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并且经常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而调整自我。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高中地理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适用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3.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概念和特征;2. 不同环境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了解不同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2.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图片和地图素材;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地球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例如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差异。

二、展示与讨论(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地理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差异,例如山地、平原、草原、沙漠等地貌特征。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理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情况等。

三、知识讲解(20分钟)1.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特征进行讲解,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要素的影响因素和差异性。

2. 分别讲解不同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气候对植被分布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地貌对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水文对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影响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描绘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 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情况。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地理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了解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分析其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地理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地理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一、引言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和力学作用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地理学以地球和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力学作用为研究对象,探索地球表层的规律和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地球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性。

本教案将从气候、地貌和水文三个方面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气候差异性1.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温度高、年降雨量大、季节性明显。

热带气候对农业产生良好的条件,很多热带地区以种植作物为主要经济活动。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赤道以北和以南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分布均匀。

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发展,也为工业和居住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3.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位于地球北极和南极地区,特点是寒冷、干燥。

寒带气候条件恶劣,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较大,但也有少量原始居民适应了这种环境。

三、地貌差异性1.平原:平原是指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如中国的华北平原和美国的中西部大平原。

平原地区适宜农业发展,拥有广阔的耕地和水资源。

2.山地:山地是指地势高、起伏较大的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山地地区地形复杂,对农业和交通有一定的制约,但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旅游业。

3.高原:高原是指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区,如青藏高原和安第斯高原。

高原地区气候干燥,适宜畜牧业发展,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四、水文差异性1.河流系统:河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

不同地区的河流系统差异很大,如亚马孙河和尼罗河的流量差异很大,对当地的交通和水资源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2.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地下层的水体,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差异会影响到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等诸多方面。

3.降水分布:降水分布是指降水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

降水分布的差异性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例如沙漠地区的水资源稀缺,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精品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概念。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1.4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引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思考。

讲解: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概念。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总结: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性。

第二章:气候差异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差异性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气候差异性的原因。

培养学生对气候差异性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气候差异性的定义气候差异性的原因气候差异性的表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候差异性的定义和原因。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气候差异性的表现。

2.4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引发学生对气候差异性的思考。

讲解:讲解气候差异性的定义和原因。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气候差异性的表现,如温度、降水、季风等。

总结:强调气候差异性的重要性。

第三章:地形差异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形差异性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地形差异性的原因。

培养学生对地形差异性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地形差异性的定义地形差异性的原因地形差异性的表现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形差异性的定义和原因。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地形差异性的表现。

3.4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地形,引发学生对地形差异性的思考。

讲解:讲解地形差异性的定义和原因。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地形差异性的表现,如山地、平原、高原等。

总结:强调地形差异性的重要性。

第四章:植被差异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被差异性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和特点;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方法;3.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方法;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三、教学难点: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成因;2.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你们所生活的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2.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和特点(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及其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自然要素和自然规律构成的总体。

它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中,地球物质分布的特征和地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的总和。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3.分类自然地理环境(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提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有气候环境、地形环境、水文环境、土壤环境等。

教师通过举例向学生解释不同类别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区域分布。

4.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选择一个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利用互联网、书籍等资源,收集关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信息,并整理成报告。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和讨论,讨论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其差异性的成因。

5.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报告进行分析总结,讨论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学生可以从农业、工业、交通、居住习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以世界各大洲为例,向学生介绍不同地理环境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影响。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五、练习与作业:1.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地区,撰写一篇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小论文,并分析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秀教学案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地图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结合学生讨论成果,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小论文。
2.强调作业要求,如论述清晰、分析深入、举例恰当等。
3.鼓励学生在完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成因。
2.学生分组讨论,搜集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提醒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5.教学策略的运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积极思考。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一个基本的规律。

每一个学习过地理的人都会对这个规律具有深刻的印象,所以要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与探究的心理状态。

尽管在中小尺度范围内,不容易发现“地域分异规律”,但学生结合旅游经验及阅读地图可以获得感知。

在本课中,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

地域分异的规律虽然很重要,但对于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所以,我同意课程标准和教材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使学生通过案例的解读、自身的体验去感知规律的存在,而不是概念和定义的诠释与灌输。

[教学内容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1对“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的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几个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都探讨了这一规律。

但不同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与风格上是有差异的。

如鲁教版和人教版的教材,对这一规律的描述都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鲁教版前者还分为“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

中图版的教材以“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为题来讨论。

这几种教材对此内容的共同点是:其一,淡化“地带性”、“非地带性”的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2. 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4. 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特点。

2. 教学难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及表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图像和数据。

2. 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例,分析其差异性。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及表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地理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分析其成因。

4. 以我国为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特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际应用,例如城市规划、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2. 案例分析:以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江南水乡等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讨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见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教案)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与重要性1.1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定义解释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1.2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因素介绍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导致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1.3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如植被、动物分布、地貌等强调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特色第二章: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2.1 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点介绍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强调不同气候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2 气候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解释气候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举例说明不同气候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2.3 气候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介绍气候因素如何影响地貌和土壤的形成与分布强调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地貌和土壤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三章: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3.1 地形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等强调不同地形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解释地形因素如何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举例说明不同地形区域气候的差异性3.3 地形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介绍地形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强调地形因素对不同地区植被和动物差异性的重要性第四章:土壤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4.1 土壤的分类与特点介绍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其特点,如黑土、红土、沙漠土等强调不同土壤类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2 土壤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解释土壤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举例说明不同土壤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4.3 土壤对农业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介绍土壤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和人类活动的分布与发展强调土壤因素对不同地区农业和人类活动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五章:水文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5.1 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介绍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与特点,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强调水资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5.2 水文对植被和动物分布的影响解释水文因素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举例说明不同水文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5.3 水文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介绍水文因素如何影响地貌和土壤的形成与分布强调水文因素对不同地区地貌和土壤差异性的重要性第六章: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关系6.1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自然地理环境,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发展等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6.2 人类活动对植被和动物的影响解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植被和动物的分布和多样性举例说明不同人类活动区域植被和动物的差异性6.3 人类活动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介绍人类活动如何改变地貌和土壤的特性,如填湖造地、土地开发等强调人类活动对不同地区地貌和土壤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七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方法7.1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方法概述介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主要方法,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实地调查等强调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7.2 实证研究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应用强调实证研究在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研究中的重要性7.3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评价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research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 differences强调评价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第八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应用8.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探讨如何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强调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8.2 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解释如何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8.3 区域发展规划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关系探讨如何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强调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第九章: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案例分析9.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选择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案例,如某个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介绍分析该案例的方法和过程9.2 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展示案例分析的结果,探讨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强调案例分析在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中的重要性9.3 案例分析的启示与建议总结案例分析的启示,提出改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建议强调在实践中应用案例分析的必要性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总结总结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对实践的意义10.2 展望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未来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研究的可能方向和挑战强调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定义与重要性重点环节二: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因素重点环节三: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具体表现重点环节四: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五: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六:土壤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七:水文对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重点环节八: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关系重点环节九: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研究方法重点环节十: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应用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影响;3.掌握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自然地理环境定义•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观察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环境差异性的思考,并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2. 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类,如气候环境、地形环境、土壤环境等。

3. 分组探究(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区进行研究,使用观察法、实地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并记录下来。

4. 分享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延伸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在不同地区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地理环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理解和分类的准确性,对于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方法的运用能力。

2. 教学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研究和分享讨论过程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2.研究材料和记录工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并组织好学生的小组研究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发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篇1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熟悉课标:熟悉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别地区的自然带成因。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关系聚焦高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亲密,对于人类如何利用环境资源进展经济、走可持续进展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状况,结合目前高考以力量立意为主的思想,依据本节学问特点,其命题趋势将侧重于案例分析,运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

复习重点: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缘由复习难点: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地与南北白山坡差异的缘由。

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归属是易错之处。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帮助教学、谈话法、案例法、归纳法、学习方法指导:本课内容理论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对多数同学来说比较浅显难懂,因此需联系已有学问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世界洋流分布图”等通过迭加、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增进理解,同时培育自主探究学习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及同学学习的学案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同学读家乡的五幅图分析思索请同学们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复习巩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

新课教学:引导同学结合探究活动一完成探究活动二理解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带1 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三关心同学理解自然带的名称、自然带在分布上与气候的关系、自然带的界线2 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其界线(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四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水平分异规律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板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五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二)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六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非地带性(三)非地带性:---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板书)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缺失、转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南部东西两侧分别是和自然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南、北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延长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土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纬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七关心同学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三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板书)巩固提高:指导同学完成学案中的反馈练习,关心同学巩固已学学问.教与学评估:结合板书与同学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指导同学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估以便今后老师调整教学和同学课后的复习巩固。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教案《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一、教案基本信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2.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

教学难点: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形成机制。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例。

2.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案例材料3. 教学挂图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各地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提出本课主题《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貌)。

2. 讲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如青藏高原、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

第二课时五、案例拓展(15分钟)1. 教师呈现更多案例,如黄土高原、南极洲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2)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其成因;(3)能够分析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实例,观察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3)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3)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其成因;(3)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2)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3)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2)实例和地图;(3)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学生准备:(1)预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2)准备实例和地图;(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2)提问:自然地理环境是否相同?为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其成因;(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3. 课堂讨论:(1)教师展示实例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学生运用比较法,了解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3)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环境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相关知识;2. 收集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实例和地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六、教学拓展与实践活动1.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地理环境考察,如山地、平原、湖泊等;(2)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小组研究:(1)学生分组研究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每组选择一个特定区域,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3)各组汇报研究成果,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
2.理解不同地带性规律的特点。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说出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地带性规律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比较法;图示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式导入:复习全球气候类型图,从而引出自然带。

自然带命名:热量带+植被带。

不同气候类型对应不同的自然带:
欣赏图片,说出所属的自然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创设情境:坐火车从我国海南岛一直到黑龙江,沿途自然带的变化,引出纬度
地带性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继续创设情境:坐火车从我国辽宁一直到新疆,沿途自然带的变化,引出干湿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以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带的变化引出垂直地带性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介绍雪线知识:雪线常年积雪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即0℃的气温。

影响雪线的因素:热量和降水。

在其它情况等同之下:
(1)纬度越低,雪线的高度越高;
(2)同一山体,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3)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则反。

针对练习: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
结论:山麓基带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与从低纬到高纬自然带的变化。

判断下列诗句分别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①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非地带性规律(地方性):由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引起自然景观的无规律性分布。

具体案例:①自然带的缺失。

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②改变了自然带的分布。

如:南美的巴塔哥尼亚荒漠。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

③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如: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的分布。

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如:荒漠带中斑块状分布的绿洲。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