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放大内镜PPT演示
《NBI放大内镜》课件
对病变判断的局限性
NBI放大内镜主要适用于消化道内镜检查, 对于其他部位的病变可能不适用。
虽然NBI放大内镜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 ,但对于某些微小病变或早期病变的判断 可能存在局限性。
CHAPTER 04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 望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光学、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NBI放大内镜 有望实现更高的图像分辨率、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智能化的 操作。
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结构
NBI技术能够突出显示黏膜表面的微 血管形态和表面结构,有助于观察消 化道黏膜的细微变化。
便于发现癌前病变
NBI放大内镜能够提高消化道肿瘤和 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率,有助于及时 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
操作简便
NBI放大内镜操作简便,与常规内镜 检查类似,无需特殊设备和技能要求 。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PTER 02
《nbi放大内镜》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NBI放大内镜简介 • NBI放大内镜的应用 • NBI放大内镜的优势与局限性 • NBI放大内镜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结论
CHAPTER 01
NBI放大内镜简介
NBI放大内镜的定义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新型的内镜技术,结合了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 NBI)和放大内镜功能,能够提供高清晰度和细节的内镜检查。
NBI放大内镜通过结合NBI技术和放大 内镜功能,实现了高清晰度和细节的 内镜检查,提高了消化道肿瘤和癌前 病变的早期发现率。
放大内镜则利用高分辨率的摄像系统 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消化道黏膜放大 ,提供更细致的观察效果。
NBI放大内镜的特点
高清晰度和细节
早期胃癌NBI放大内镜诊断应用讲解学习
MV:上皮下毛细血管网、集合小静脉和病理微血 管
MS:腺管边缘上皮、腺管开口、中间部分,亮蓝嵴 和白色不透光物质等病理表现。
正常粘膜 胃体
胃窦
胃体型黏膜 主要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其MV结构典型表现为蜂窝状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深褐
色封闭的多角形线样)和清楚的集合小静脉(暗绿色树枝样血管),中央是卵圆形的 深色的腺管开口,腺管开口边缘是浅色的腺管边缘上皮,两个腺管开口之间为中间部 分。正常胃体和胃底黏膜MV和MS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胃窦型黏膜
M-NBI 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
EC early cancer, LGA low-grade adenoma
浅表凹陷性(IIc)病灶的诊断思路
病变范围
white-light endoscopy (WLE)
黏膜上皮内一种白色的不透光物质,细胞吸收脂肪 小滴
可鉴别腺瘤和高级别瘤变/EGC,敏感性和特异性 分别为94%和96%
WOS可影响对MV观察,这对病变性质的鉴别也有 重要意义
white globe appearance (WGA)
鉴别癌和低级别瘤变 敏感性、特异性 21.5%, 100% 为腺体内坏死物(intraglandular necrotic debris)
染色
ME-NBI
浸润深度
EGC的浸润深度预测:WLE(隆起
型)
大小
颜色
形状
隆起表面
0-I
M癌 2 cm以下
有茎
SM 3 cm以上 癌
0IIa
M癌 2 cm以下
明显发红
无茎,黏膜下 肿瘤样基底
《NBI放大内镜》课件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窄带成像技术,通过电子成像技术可放大体腔内病变的视 野。它帮助早期发现病变,增加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率。
什么是NBI放大内镜?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窄带成像技术,通过电子成像技术放大体腔内病变的视野。
NBI放大内镜的优点
1 早期发现病变
NBI放大内镜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病变识别与评估
4
以获得最佳成像效果。
利用NBI放大内镜,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识 别和评估病变。
NBI放大内镜的临床应用案例
肺癌早期诊断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在肺癌的早期阶段进行准 确诊断。
膀胱癌早期诊断
NBI放大内镜可提高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更 精确的治疗方案。
大肠息肉摘除术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检测大肠息肉, 并进行精确的摘除手术。
提高胃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
NBI放大内镜可提高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促进早期治疗。
总结
1 广泛应用,诊断价值高
NBI放大内镜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2 技术水平要求高
NBI放大内镜操作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
3 操作规范,安全使用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安全使用NBI放大内镜,可以减少患者痛苦并提高检查效果。
2 增加诊断准确度
NBI放大内镜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病变类型,提高诊断准确度。
3 降低漏诊率
NBI放大内镜可帮助医生发现微小病变,降低漏诊率。
NBI放大内镜的应用领域
1 消化道疾病
2 泌尿系统疾病
NBI放大内镜在胃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 广泛。
NBI放大内镜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
什么是放大内镜-NBI?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
什么是放大内镜-NBI?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一、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术关于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现在已经被玩的风风火火了,但是到底什么是NBI技术呢?通过百度得到的答案是指通过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
但似乎还是不明白。
最后经过pubmed 查询后获得了一篇详细介绍NBI原理的文献,现在分享给大家。
这篇文献由日本福冈大学著名教授Kenshi Yao所写[1]。
1.光学成像基本原理首先普及一下光学成像基本知识。
如图所示,当光照射到一个苹果表面时其中绿光和蓝光会被苹果表面吸收,而红光不会被吸收,而是反射到观察者眼睛中,这样就形成了苹果表面的红色。
所以,当我们如果把光线中红光过滤掉,这样就不会有反射光到观察者眼睛中,此时苹果就变成了黑色。
2.NBI设计原理NBI内镜和普通光学内镜不同主要在于,普通光学内镜把光线中红、绿、蓝光过滤出来后混合中白光,而在NBI内镜中多加了一个滤光片,能够只允许范围的窄谱绿、蓝光通过。
选择绿(540 nm)、蓝光(415 nm)的原因在于,胃壁粘膜主要的色素成分为血红素,而血色素能够特异性的吸收绿、蓝光。
这样如果我们将绿、蓝光照射到粘膜表面,就会使光线被吸收,从而使血管显示出黑色,有助于分辨。
此外光线波长决定了其穿透力和散射能力。
红光波长为605nm,穿透力和散射能力最强,而蓝光波长为415 nm,穿透和散射能力最弱。
因此利用短波长的光线能更好的显示粘膜表面的血管结构。
选择窄谱光线的原因在于,光波的带宽(光谱宽度)决定了光线的分辨率,窄谱光线能有很好的分辨率即对比度。
通过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当蓝光照射到粘膜表面,由于其穿透能力比较弱,只能透射到表层的毛细血管从而被吸收使该处显示为暗黑色,而在没有毛细血管的区域,光线就散射消失了。
当绿光照射到粘膜表面,可以穿透毛细血管到达到下层集合静脉。
nbi放大内镜报告
NBI放大内镜报告1.简介NBI是一种内窥镜技术,通过特殊滤光系统改变可见光的波长,使得血管和黏膜表面的细微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本报告将介绍NBI放大内镜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2.原理 NBI放大内镜利用特殊的滤光系统将可见光的波长调整到415nm和540nm之间,使得血管和黏膜表面的细微结构得以放大显示。
传统内窥镜无法清晰显示这些细节,而NBI放大内镜则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
3.应用NBI放大内镜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医生检测和识别早期消化道肿瘤、溃疡、炎症和其他病变。
通过放大显示血管结构,NBI放大内镜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优势相比传统内窥镜,NBI放大内镜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提高显像质量:NBI放大内镜通过调整光的波长,使得血管和黏膜表面的细节更加清晰可见,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无需染色剂:传统内窥镜通常需要使用染色剂来增加病变的对比度,而NBI放大内镜不需要使用染色剂,减少了对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快速检查:NBI放大内镜操作简便,检查时间短,对患者的侵入性较小。
5.检查过程 NBI放大内镜检查过程与传统内窥镜类似。
医生会在患者口腔或直肠内插入NBI放大内镜,并慢慢推进到需要检查的部位。
通过观察屏幕上放大的图像,医生可以检查黏膜表面的细微结构和血管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6.注意事项在进行NBI放大内镜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空腹:检查前需要至少6小时禁食,以确保消化道清晰可见。
•镇静剂: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口服镇静剂,以减轻不适感和紧张情绪。
•孕妇禁用:NBI放大内镜对胎儿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孕妇应避免使用。
7.结论 NBI放大内镜是一种先进的内窥镜技术,能够提供更加清晰和准确的诊断信息。
它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和治疗病变。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NBI放大内镜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ppt课件
Case1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1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1
m3,sm1 or deeper
m1 m2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1
• 病理: 鳞状细胞癌,0-IIc,侵达黏膜固有层,ly0(无淋巴结侵犯),v0
(无血管侵犯),HM0(水平切缘干净),VM0(垂直切缘干净)。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IPCL(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s)
异形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
IPCL改变(血供)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IPCL: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
食道黏膜下静脉发出许多 细血管向组织的浅层延伸, 在黏膜肌层上下形成树枝 状血管网,树枝状血管的第 四分支进入上皮乳头内,形 成单个的环,即IPCL。应用 80倍以上的放大内镜观察, 可清晰观察到IPCL。
NBI+放大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 用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早期食管癌
• 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早期食管癌分型
淋巴结转移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早期食管癌诊断
• 白光 • 碘染:定性诊断 • EUS:深度+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敏感性86%,特异性87%)
Case4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Case4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NBI放大内镜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
NBI放大内镜在诊断食管早癌中的应用
• 食管黏膜表面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应用放大内镜可以 清晰的观察到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形态。
• IPCL的形态变化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浸润深度具有重要 意义。
• 早期食管癌可出现IPCL的扩张、扭曲、管径粗细不均及不 规则形态改变等4种改变。
• 不规则MS型:隐窝边缘上皮形态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弧线形、 线形、锯齿形等,长度和宽度比例失调。非对称分布且排列不规 则。wos存在,但形态不均一且排列不规则。
• MS形状消失:隐窝边缘上皮或wos等微细结构无法观察。
精选课件ppt
19
精选课件ppt
20
NBI放大内镜在诊断结肠早癌中的应用
工藤分型:
• 不规则MV型:微血管的形态呈开放性襻状或闭合性襻状、蛇形状、 分支状、奇异状等多样性,形状不均一、分布不对称、排列不规则。
• MV消失:黏膜表面呈现白色不透明物质(WOS),无法观察到黏 膜上皮下的微血管,导致血管无法判定。
精选课件ppt
18
• 规则MS型:隐窝边缘上皮形态呈现均一的圆形、椭圆形、多角 形、弧线形、线形;长度和宽度比例正常。对称分布,排列规则。 wos存在且形态均一、排列规则。
腺瘤 精选课件ppt
深层黏膜下2癌5
谢谢
精选课件ppt
26
Ⅴ1型:同时出现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或形态不规则改变 中的4种改变; Ⅴ2型:在Ⅴ1型的基础上出现精选课血件p管pt 的延长,原血管袢结构尚完 6
•IPCL Ⅲ型、Ⅳ型多为中、重度异性增生。
•IPCLⅤ型提示癌变: Ⅴ1、Ⅴ2型病变一般为浸润黏膜肌层,是内镜下切除的
NBI内镜_(1)
NBI的工作原理
NBI,即窄带成像内镜(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又称电子染色内镜。 通过滤光器过滤掉普通内镜光源所发出红、蓝、 绿中的宽带光,选择415nm、540nm的窄带光。 415nm的蓝光波长短,穿透粘膜表浅,血红蛋白 对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415nm左右,因而有利于 显像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开口和表浅血管。 540nm的绿光穿透力强,对于粘膜下层的血管显 示效果好。 NBI显示粘膜表面微细结构和粘膜下血管较传统 的白光模式内镜清楚,立体感更强 。
IPCL改变是鉴别癌与非癌组织和诊断癌浸润深度 的主要手段。
与组织学金标准相比,使用NBI内镜对IPCL的评 价预测肿瘤浸润深度的精确性可达85% 。
食管血管模式图
IPCL分型的模式图
IPCL-IV至V2型为高度异型增生及粘膜内癌 ,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 膜剥离术(ESD)的绝对适应证。
IPCL-V3型是EMR或ESD相对适应证, IPCL-Vn型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
正常食管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IV)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1)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1-V3)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1-V3)
NBI下异常食管粘膜表现(Vn)
NBI内镜在胃早癌诊断中应用
正常粘膜 胃体 胃窦
胃体型黏膜 主要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其MV结构典型表现为蜂窝状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深褐 色封闭的多角形线样)和清楚的集合小静脉(暗绿色树枝样血管),中央是卵圆形的 深色的腺管开口,腺管开口边缘是浅色的腺管边缘上皮,两个腺管开口之间为中间部 分。正常胃体和胃底黏膜MV和MS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胃窦型黏膜 存在于胃窦,为中央螺旋形深褐色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外围为线样或网格样浅 色的腺管边缘上皮,腺管边缘上皮之间看不到明确的深色的腺管开口结构,也见不到 明显的集合小静脉,腺管边缘上皮之间为中间部分。同样,正常胃窦黏膜的MV和MS 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应用进展PPT课件
与常规内镜检查相比,NBI放大内镜检查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食管早癌的预后,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 治疗建议和术后随访计划。
03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食管早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应 用进展
目
CONTENCT
录
• NBI放大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 •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研究
进展 •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挑战
与展望
01
NBI放大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NBI放大的定义
• NBI放大是一种内镜成像技术,通过特殊的光学滤镜和放大功能,将食管黏膜表面的微细结构进行高倍放大,以便更清晰地 观察食管黏膜的形态和病变。
基因突变
食管早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变 有关,如p53、APC、K-ras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参与了食管癌的 恶性转化过程。
表观遗传学改变
除了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 也是食管早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等 。
食管早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内镜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内镜、 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技术在食管早 癌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来自要的作用。临床应用的展望
80%
普及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 的积累,NBI放大有望在临床中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00%
联合其他检查手段
未来可以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超 声内镜、CT等,提高食管早癌的 诊断准确性和全面性。
80%
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技术和降低设备成本, 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NBI放大 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
放大内镜对大肠病变微血管形态观察PPT课件
2019/8/25
III型:微血管明显增长增粗,密度增加,伴有分支、弯曲和不 规则改变,有深褐色的树枝状血管网及许多深绿色血管,部分 血管网破坏多见结肠癌
18
2019/8/25
Nakiyashi等采用NBI合并放大内镜观察了早期胃癌病灶的 微血管变化,并且比较了分化良好型与未分化型腺癌微血 管变化的不同,发现分化良好的早期胃腺癌其微血管形态 仍然较为规则,而未分化癌的微血管紊乱、呈螺旋形。
10
2019/8/25
415
540
浅层
深层
605(nm)
415 445 500(nm)
限制透射深度----狭窄带成像系统,以充分显示 粘膜浅层的毛细血管
11
2019/8/25
特点:血管形态和粘膜构造被清晰地展现 出来粘膜表面血管显示为褐色,粘膜下 层的血管显示为青色
12
2019/8/25
粘膜表面血管强调
6B: terminal line of the tumor is clear, but tumor vessels are unclear.
7A: the terminal line of the tumor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 are obscure on images
21
2019/8/25
放大观察IPCL形态
22
2019/8/25
Yasushi Sano通过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大肠病变表 面微血管形态有无MC(meshed brown capillary ) 判别病变瘤性非瘤性,结果发现其总的准确率、敏感 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5.3% (143/150), 96.4% (107/111) and 92.3% (36/39).
NBI放大诊断图谱(29)之结肠隆起型腺瘤
NBI放大诊断图谱(29)之结肠隆起型腺瘤
概述
大多数的结直肠癌发生于腺瘤,遵循“腺瘤癌序列”。
因此,切除所有的肿瘤性息肉(“清洁结肠”)有望使结直肠癌的累积发病率降低76%-90%。
然而,试图实现一个“干净的结肠”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非结肠息肉切除术,因此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的鉴别诊断变得极其重要。
肿瘤病灶表面的扩张的网状血管,用M-NBI显示为“网状毛细血管”(MC血管)。
内镜表现
本病例非放大的WLI检查显示无蒂病变,表面光滑,局部明显发红(图a),非放大NBI检查显示为褐色区域(图b)。
M-NBI显示了MC血管,没有不规则的征像,如不均匀的直径,弯曲,或中断,蜂窝状Pit结构(图cd JENT Type2a)。
在病变的一部分区域,可以看到明显的具有腺瘤特征的棕褐色区域(图c)。
靛胭脂染色放大可见III-L型Pit(图ef)。
图a WLI
图b NBI
图c NBI+ME
图d NBI+ME
图e 靛胭脂
图f 靛胭脂
病理组织学
EMR标本:管状腺瘤(轻度异型)(图gh)
图g
图f
内镜结果的解释要点
非放大的NBI可观察到腺瘤样病变为褐色区域。
NBI检查,重点是肿瘤血管是否存在,能更准确地区分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
MC血管包绕不规则Pit,或直径不均匀、扭曲、中断或血管密度增加或蜂窝状改变,提示有浸润性癌变可能,因此应增加色素内镜检查以确定PP。
NBI特征
M-NBI检查显示管状或椭圆形Pit,被暗褐色毛细血管包围,规则。
腺管呈JNET2a或PP分类IIIL型。
NBI+放大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TypeA:血管形态没有变化或有轻微改变,没有发 现IPCL变化或轻微改变。炎症;上皮内瘤变。
(交界性病变)
(井上I-IV型)
Type B:在癌中发现的血管。 B1 所有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和形态不规则
的环状异常血管。(井上V1-V2)(M1,M2) B2 难形成环状的异常血管。(井上V3)(M3,SM1) B3 高度扩张的不规则血管。(井上Vn)(SM2)
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
白光 碘染:定性诊断 EUS:深度+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敏感性86%,特异性87%)
染色内镜:NBI+放大,性质+深度
活检
ESD适应证:
1. >15 mm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2. 早期食管癌:结合染色、放大和EUS等检查,确定病变
扩张 扭曲 管径 形态
出现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或形态不规则改 变中的2种或3种改变
扩张 扭曲 管径 形态
IPCLⅤ1型:同时出现 扩张、迂曲、管径粗细 不均和形态不规则4种 改变;
IPCL V2型:在V1型病 变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 延长,原血管袢结构尚 完整;
IPCL V3型:IPCL不规 则并伴有血管袢结构的 部分破坏;
Case1 Case3
病理:
鳞状细胞癌,0-IIc,侵达黏膜固有层。ly0(无淋巴 结侵犯),v0(无血管侵犯),HM0(水平切缘干scular patterns,MVP) 乏血管区域(avascular area,AVA)
鳞状细胞癌,0-IIb,侵达黏膜上皮层。ly0(无淋巴 结侵犯),v0(无血管侵犯),HM0(水平切缘干 净),VM0(垂直切缘干净)。
NBI放大诊断图谱(29)之结肠隆起型腺瘤
NBI放大诊断图谱(29)之结肠隆起型腺瘤
概述
大多数的结直肠癌发生于腺瘤,遵循“腺瘤癌序列”。
因此,切除所有的肿瘤性息肉(“清洁结肠”)有望使结直肠癌的累积发病率降低76%-90%。
然而,试图实现一个“干净的结肠”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非结肠息肉切除术,因此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的鉴别诊断变得极其重要。
肿瘤病灶表面的扩张的网状血管,用M-NBI显示为“网状毛细血管”(MC血管)。
内镜表现
本病例非放大的WLI检查显示无蒂病变,表面光滑,局部明显发红(图a),非放大NBI检查显示为褐色区域(图b)。
M-NBI显示了MC血管,没有不规则的征像,如不均匀的直径,弯曲,或中断,蜂窝状Pit结构(图cd JENT Type2a)。
在病变的一部分区域,可以看到明显的具有腺瘤特征的棕褐色区域(图c)。
靛胭脂染色放大可见III-L型Pit(图ef)。
图a WLI
图b NBI
图c NBI+ME
图d NBI+ME
图e 靛胭脂
图f 靛胭脂
病理组织学
EMR标本:管状腺瘤(轻度异型)(图gh)
图g
图f
内镜结果的解释要点
非放大的NBI可观察到腺瘤样病变为褐色区域。
NBI检查,重点是肿瘤血管是否存在,能更准确地区分肿瘤和非
肿瘤性病变。
MC血管包绕不规则Pit,或直径不均匀、扭曲、中断或血管密度增加或蜂窝状改变,提示有浸润性癌变可能,因此应增加色素内镜检查以确定PP。
NBI特征
M-NBI检查显示管状或椭圆形Pit,被暗褐色毛细血管包围,规则。
腺管呈JNET2a或PP分类IIIL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CL的形态:扩张、扭曲、直径变粗、
变细都是早期癌的表现
5
井上分型
Inoue等根据放大内镜下IPCL的不同表现,将IPCL分为5型: •Ⅰ型:正常IPCL,形态规则、分布均匀,见于正常食管; •Ⅱ型:出现扩张和(或)延长表现,多为炎性或非肿瘤组 织; •Ⅲ型:IPCL形态轻微改变; •Ⅳ型:出现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或形态不规则改变 中的2种或3种改变; •Ⅴ型:
形成襻状的异常血管)。 • B3亚型:高度扩张的不规则血管(B2亚型血管直径的3倍以上,
约60µm以上的不规则血管)。
9
2012年日本食管学会放大内镜新分类
分型 A B1 B2 B3
所见 IPCL轻微异常改变 襻状的异常血管
非襻状血管 粗大的绿色血管
浸润深度 IN
EP/LPM MM/SM1
SM2
10
Ⅴ1型:同时出现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或形态不规则改变 中的4种改变; Ⅴ2型:在Ⅴ1型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延长,原血管袢结构尚完 6
•IPCL Ⅲ型、Ⅳ型多为中、重度异性增生。
•IPCLⅤ型提示癌变: Ⅴ1、Ⅴ2型病变一般为浸润黏膜肌层,是内镜下切除的
良好适应症; Ⅴ3型多浸润至M3和SM1,是内镜下切除的相对适应症; ⅤN病变不适合内镜下切除,推荐行外科手术治疗。
7
8
2012年日本食管学会放大内镜新分类
• 新分类以可疑有鳞状细胞癌的区域性病变为对象。交界性病变所 见为A型血管,癌性病变所见为B型血管。
• A型:无IPCL变化,或轻微变化。 • B型:有明显的血管形态变化。 • B1亚型:扩张,迂曲,粗细不均,形状不一的襻状异常血管(点
状、螺旋状、线头状的襻样形态,血管直径20-30µm)。 • B2亚型:襻形成较少的异常血管(多层状、不规则分枝状等,未
• MV消失:黏膜表面呈现白色不透明物质(WOS),无法观察到黏 膜上皮下的微血管,导致血管无法判定。
18
• 规则MS型:隐窝边缘上皮形态呈现均一的圆形、椭圆形、多角 形、弧线形、线形;长度和宽度比例正常。对称分布,排列规则。 wos存在且形态均一、排列规则。
• 不规则MS型:隐窝边缘上皮形态呈现不规则的椭圆形、弧线形、 线形、锯齿形等,长度和宽度比例失调。非对称分布且排列不规 则。wos存在,但形态不均一且排列不规则。
12
NBI放大内镜在诊断胃早癌中的应用
正常胃底腺结构 •微小血管结构: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形态各异的毛细血管相互融合 成的蜂窝状上皮下毛细血管网(SECN)并向集合小静脉(CV)汇 集。 •表面微细结构:白色半透明的类圆形隐窝边缘上皮(MCE)、茶 褐色类圆形的隐窝开口(CO)等。隐窝与隐窝之间称为隐窝间部 (IP)。 •多边形的毛细血管常围绕在隐窝开口周围,呈现规则一致的几何 形排列。
16
VS分类系统
•VS分类的定义: V→微血管结构
S→表面微细结构
NBI放大内镜下癌与非癌胃粘膜的VS分类
V
MV型
规则
不规则
消失
S
MS型
规则
不规则
消失
17
• 规则MV型:微血管的形态呈开放性襻状或闭合性襻状,其形状均 一,分布对称且排列规则。
• 不规则MV型:微血管的形态呈开放性襻状或闭合性襻状、蛇形状、 分支状、奇异状等多样性,形状不均一、分布不对称、排列不规则。
• MS形状消失:隐窝边缘上皮或wos等微细结构无法观察。
19
20
NBI放大内镜在诊断结肠早癌中的应用
工藤分型:
➢Ⅰ:规则的圆形开口,见于正常黏膜。
➢Ⅱ:星芒状开口,见于增生性息肉。
➢Ⅲ:Ⅲs:为较Ⅰ型更小的小圆形开口,多见于凹陷性病变,病
理为早期癌或腺瘤。
ⅢL:型为大管状开口,见于管状腺瘤。
➢Ⅳ:树枝状或脑回状开口,见于绒毛状腺瘤。
NBI放大内镜
山西省中医院内镜中心 赵建栋
1
NBI内镜的产生背景
• 2001年日本学者Sano Y等首次报道窄带成像技术 ( Narrow-band imaging NBI)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 奥林巴斯公司与日本国立癌中心东区医院共同开发了窄 带成像技术(NBI)。2006年该项技术被用于内镜诊断。
3
NBI放大内镜在诊断食管早癌中的应用
• 食管黏膜表面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应用放大内镜可以 清晰的观察到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形态。
• IPCL的形态变化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浸润深度具有重要 意义。
• 早期食管癌可出现IPCL的扩张、扭曲、管径粗细不均及不 规则形态改变等4种改变。
➢Ⅴ:Ⅴi:腺管开口不规则,绝大部分为早期癌(浸润深度≤SM1)
Ⅴn: 腺管开口消失或无结构,绝大部分为黏膜下深浸润癌或
进展期癌(浸润深度>SM1)。
21
22
CP分型
Ⅰ增生性息肉
Ⅱ腺瘤
ⅢA癌
ⅢB浸润癌
网络样毛细血管(-)
网络样毛细血管(+)
网络样毛细血管表现为分支样, 短而不规则,有盲端
13
正常胃底腺结构NBI放大内镜所见
14
正常幽门腺结构 •微小血管结构:由于CV位置较深,表面不易观察到,只能看到均 匀的线圈状毛细血管网。
•表面微细结构:多边形以及弧形的隐窝边缘上皮形成隐窝间结构。 隐窝边缘上皮围绕而成的隐窝间的上皮下可见毛细血管,且呈均匀 规则的几何形排列。
15
正常幽门腺结构NBI放大内镜所见
11
2012年日本食管学会放大内镜新分类
• AVA(无血管区):B型血管围绕的无血管区或血管杂乱的区域称 之为AVA。
分型
大小
浸润深度
AVA-small AVA-middle AVA-large
0.5mm以下 0.5~3mm 3mm以上
EP/LPM MM/SM1
SM2
• 仅由B1亚型血管构成的AVA,无论大小,其浸润深度均相当于EPLPM。
2
NBI的基本原理
• NBI(narrow band imaging)窄带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发 射窄带光谱进而识别消化道病变的技术。
• 在NBI系统中通过滤光器将红、绿、蓝3色光谱中的宽带 光波进行过滤,仅留下415、540和600 nm波长的蓝、绿、 红色窄带光波。
• 由于黏膜内血液的光学特性对蓝、绿光吸收较强,因此使 用难以扩散并能被血液吸收的光波,能够增加黏膜上皮和 黏膜下血管模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从而提高了诊断的精 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