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早期胃癌NBI放大内镜诊断应用讲解学习

早期胃癌NBI放大内镜诊断应用讲解学习

MV:上皮下毛细血管网、集合小静脉和病理微血 管
MS:腺管边缘上皮、腺管开口、中间部分,亮蓝嵴 和白色不透光物质等病理表现。
正常粘膜 胃体
胃窦
胃体型黏膜 主要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其MV结构典型表现为蜂窝状的上皮下毛细血管网(深褐
色封闭的多角形线样)和清楚的集合小静脉(暗绿色树枝样血管),中央是卵圆形的 深色的腺管开口,腺管开口边缘是浅色的腺管边缘上皮,两个腺管开口之间为中间部 分。正常胃体和胃底黏膜MV和MS形态规则,分布规律。 胃窦型黏膜
M-NBI 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
EC early cancer, LGA low-grade adenoma
浅表凹陷性(IIc)病灶的诊断思路
病变范围
white-light endoscopy (WLE)
黏膜上皮内一种白色的不透光物质,细胞吸收脂肪 小滴
可鉴别腺瘤和高级别瘤变/EGC,敏感性和特异性 分别为94%和96%
WOS可影响对MV观察,这对病变性质的鉴别也有 重要意义
white globe appearance (WGA)
鉴别癌和低级别瘤变 敏感性、特异性 21.5%, 100% 为腺体内坏死物(intraglandular necrotic debris)
染色
ME-NBI
浸润深度
EGC的浸润深度预测:WLE(隆起
型)
大小
颜色
形状
隆起表面
0-I
M癌 2 cm以下
有茎
SM 3 cm以上 癌
0IIa
M癌 2 cm以下
明显发红
无茎,黏膜下 肿瘤样基底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超声内镜是一种结合超声和内窥镜技术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它利用高频声波通过消化道壁对内脏器官进行检查和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和定位精确的优点。

超声内镜可以应用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监测,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的应用:1.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超声内镜可以检测消化道的肿瘤、息肉等病变。

相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内镜能更精确地确定病变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对于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2. 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的评估:超声内镜可用于评估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通过超声内镜,医生可以观察到消化道粘膜的异常变化,如溃疡、狭窄等,帮助判断病变程度和病情的活动性。

3. 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超声内镜可以对胆道和胰腺进行全面的评估。

它可以观察到胆囊结石、胆道狭窄等胆道疾病,以及胰腺肿瘤、胰腺炎等胰腺疾病,对于鉴别胆囊结石的性质和胰腺肿瘤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肝脏疾病的评估:超声内镜可以帮助评估肝脏疾病,如肝脏肿瘤、肝硬化等。

它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大小、形态和肝内结构的异常变化,对于肝脏肿瘤的数量、大小和位置进行评估,对于肝硬化的程度和肝脏的功能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5. 深度组织和淋巴结的评估:通过超声内镜,医生可以观察到消化道壁、深层组织和淋巴结的异常情况。

它可以帮助评估病变的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通过观察消化道的形态和病变,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并对疾病的治疗和监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有望在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放大内镜-NBI?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

什么是放大内镜-NBI?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

什么是放大内镜-NBI?这篇文章讲的很透彻一、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术关于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现在已经被玩的风风火火了,但是到底什么是NBI技术呢?通过百度得到的答案是指通过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

但似乎还是不明白。

最后经过pubmed 查询后获得了一篇详细介绍NBI原理的文献,现在分享给大家。

这篇文献由日本福冈大学著名教授Kenshi Yao所写[1]。

1.光学成像基本原理首先普及一下光学成像基本知识。

如图所示,当光照射到一个苹果表面时其中绿光和蓝光会被苹果表面吸收,而红光不会被吸收,而是反射到观察者眼睛中,这样就形成了苹果表面的红色。

所以,当我们如果把光线中红光过滤掉,这样就不会有反射光到观察者眼睛中,此时苹果就变成了黑色。

2.NBI设计原理NBI内镜和普通光学内镜不同主要在于,普通光学内镜把光线中红、绿、蓝光过滤出来后混合中白光,而在NBI内镜中多加了一个滤光片,能够只允许范围的窄谱绿、蓝光通过。

选择绿(540 nm)、蓝光(415 nm)的原因在于,胃壁粘膜主要的色素成分为血红素,而血色素能够特异性的吸收绿、蓝光。

这样如果我们将绿、蓝光照射到粘膜表面,就会使光线被吸收,从而使血管显示出黑色,有助于分辨。

此外光线波长决定了其穿透力和散射能力。

红光波长为605nm,穿透力和散射能力最强,而蓝光波长为415 nm,穿透和散射能力最弱。

因此利用短波长的光线能更好的显示粘膜表面的血管结构。

选择窄谱光线的原因在于,光波的带宽(光谱宽度)决定了光线的分辨率,窄谱光线能有很好的分辨率即对比度。

通过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当蓝光照射到粘膜表面,由于其穿透能力比较弱,只能透射到表层的毛细血管从而被吸收使该处显示为暗黑色,而在没有毛细血管的区域,光线就散射消失了。

当绿光照射到粘膜表面,可以穿透毛细血管到达到下层集合静脉。

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消化内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病变情况,进行活检、止血、拍照、取病理标本等操作。

消化内镜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消化内镜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功能:消化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等各个部位的黏膜情况,帮助医生发现溃疡、息肉、炎症、肿瘤等病变。

通过消化内镜检查,医生可以快速明确病变的类型和位置,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2. 活检功能:消化内镜可以在观察的同时取组织标本进行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判断是否为良性或恶性病变。

活检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治疗功能:消化内镜可进行多种治疗操作,如黏膜下解剖、息肉切除、止血、支架置入等。

这些治疗方式能够减少手术风险,保留消化道功能,加快患者康复。

二、消化内镜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消化内镜在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1. 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可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出血部位,并及时进行止血处理,避免患者大量失血导致危及生命。

2. 息肉切除:消化内镜可通过电凝、剪切等方式切除食道、胃、结肠等处的息肉,预防恶变,减少患者的恶性风险。

3. 肿瘤检测:消化内镜可以通过活检确定消化道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 溃疡治疗:消化内镜可对消化道溃疡进行局部治疗,帮助溃疡愈合,减少复发率。

5. 异物取出:消化内镜还可用于取出误吞异物,避免异物滞留引发消化道感染或破裂等严重后果。

三、消化内镜的进展与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近年来,虚拟消化内镜、内镜下微创手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更安全的检查和治疗体验。

未来,随着智能化、精准化医疗的发展,消化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患者带来更多好处。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超声内镜是一种通过超声波和内窥镜结合起来的医疗设备,可以用于检测消化系统内部的疾病。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帮助医生们及时了解病情,为患者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下将详细介绍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的原理和技术是将高频超声波和内窥镜结合在一起,同时对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和超声波检测。

这种技术使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消化系统内部的情况,并且通过超声波扫描来观察组织的声波反射图像,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病变的情况。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超声内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是在胃部疾病的诊断中,超声内镜可以观察到胃壁的异常增生、息肉、溃疡等病变,还可以对胃癌进行早期诊断和评估。

对于食管疾病,超声内镜也可以观察到食管壁的异常增生、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病变。

对于十二指肠和小肠疾病,超声内镜也可以观察到十二指肠溃疡、小肠息肉、小肠淋巴瘤等病变。

在肝脏和胆道疾病中,超声内镜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观察到肝内胆管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壁增厚等病变,对于肝囊肿、肝门部肝癌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胰腺疾病,超声内镜还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囊肿、胰腺炎、胰腺纤维化等病变。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还可以进行治疗性的操作。

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超声内镜可以辅助进行肿瘤切除术和粘膜下层剥离术,同时还可以进行肿瘤局部注射治疗和肿瘤封闭治疗。

对于胆道疾病和胰腺疾病的治疗中,超声内镜还可以进行胆管支架植入、胆囊引流术和胰腺囊肿穿刺引流等治疗性操作。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直观清晰的诊断信息,可以帮助医生们更加准确地了解病情,为患者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超声内镜的治疗性操作,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患者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的应用与发展

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的应用与发展

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的应用与发展简介:内镜技术是一种通过光学设备将显微图像传送到显示屏上,以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技术。

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内镜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内镜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在消化道疾病管理方面的发展。

一、内镜技术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内镜可以通过口腔或直肠插入患者体内,准确观察胃肠道粘膜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

对于胃溃疡、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胃肠道疾病,内镜可以提供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的机会。

同时,内镜还可通过刮取组织样本,在实验室中进行生物化学分析,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

二、内镜技术在胃肠动力学评估中的作用不仅能够观察粘膜病变,内镜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胃肠道的运动功能。

通过内镜的图像以及特殊设备的辅助,医生能够观察到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情况、食物通过速度和胃排空时间等信息。

这对于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排空障碍等疾病的诊断非常有价值。

三、内镜技术在胆道及胰腺疾病中的发展除了在胃肠道疾病中应用广泛外,内镜技术在胆道及胰腺疾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经皮途径或经内窥镜插入进行造影,医生可以检测胆囊和胰腺管是否存在堵塞或结石,并进行切除或引流手术。

此外,内镜技术也可用于取出异物、减少结构损害和减小手术风险。

四、内镜技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对于未知出血源的患者,内镜检查可以直接确认出血灶所在。

内镜下止血也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内镜技术应用。

通过喷射止血剂或夹子夹取溃疡等方式,医生可以迅速控制消化道出血并进行处理。

这对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带有活动性出血倾向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尤为关键。

五、内镜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筛查中的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胃癌、食管癌以及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内镜技术因其非侵袭性和高准确性,在早期筛查阶段就能发现和判断这些肿瘤。

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并降低治疗费用。

六、未来内镜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内镜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健康常识】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健康常识】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健康常识】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约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无任何症状,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进展期胃癌。

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病理学家研究发现,正常胃黏膜的细微形态在炎症、溃疡形成或黏膜癌变时会发生特征性变化。

这给防治胃病提供了启示,通过胃镜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胃病。

但是这需要“大眼睛”(放大胃镜)才看的清楚。

所谓“放大胃镜”,顾名思义其较之普通胃镜能够获得更宽的视野,具有更大的放大镜头。

如果说普通胃镜实现人眼能够观察食道、胃部的形态,那么“放大胃镜”好比拿着超高倍放大镜观察。

“大眼睛”镜头带了能放大70~150倍高清晰度的放大内镜,使得消化管黏膜的表面微细结构更为清晰,已由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进入到当今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黏膜表面微血管模样和腺管开口特征的阶段。

还可以观察上皮血管网的形态。

这种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内镜医生区分胃肠道上皮,如Barrett食管中的肠化生上皮,胃肠道炎症中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胃肠道早期肿瘤腺凹不规则改变,能够更加清晰、仔细地观察消化道内壁的微小组织和隐藏病变,帮助医生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灶,极大地提升了对早期消化道癌变患者的诊疗能力,实现胃肠疾病的“早
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适应症是普通胃镜发现可疑病变,或有家族史,40岁以上需进行早期癌症筛查的病人。

(完成人消化内科病区王洪玲管国伟等)。

内窥镜应用场景

内窥镜应用场景

内窥镜应用场景内窥镜,是一种可以插入到人体内部进行观察和治疗的医疗器械。

它可以通过光学系统将内部的图像传送到显示屏上,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来判断病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内窥镜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不仅可以进行诊断,还可以进行治疗和手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窥镜的应用场景。

1. 胃肠道检查内窥镜在胃肠道检查中应用广泛。

胃镜可以通过口腔插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的病变情况,如溃疡、炎症、肿瘤等。

结肠镜可以通过肛门插入,观察结肠和直肠的病变情况,如息肉、炎症、肿瘤等。

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呼吸道检查内窥镜在呼吸道检查中也有重要应用。

支气管镜可以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情况,如肿瘤、炎症、结石等。

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泌尿系统检查内窥镜在泌尿系统检查中也有重要应用。

膀胱镜可以通过尿道插入,观察膀胱的病变情况,如结石、肿瘤、炎症等。

尿道镜可以通过尿道插入,观察尿道的病变情况,如狭窄、炎症等。

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4. 妇科检查内窥镜在妇科检查中也有重要应用。

宫腔镜可以通过阴道插入,观察子宫内膜的病变情况,如息肉、炎症、肿瘤等。

宫颈镜可以通过阴道插入,观察宫颈的病变情况,如炎症、肿瘤等。

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妇科疾病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5. 关节检查内窥镜在关节检查中也有重要应用。

关节镜可以通过小切口插入关节腔,观察关节的病变情况,如软骨损伤、滑膜炎等。

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关节疾病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6. 心血管检查内窥镜在心血管检查中也有应用。

心内镜可以通过血管插入心腔,观察心脏的病变情况,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疾病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7. 神经系统检查内窥镜在神经系统检查中也有应用。

脑室镜可以通过小孔插入脑室,观察脑室的病变情况,如肿瘤、积水等。

放大染色内镜操作方法

放大染色内镜操作方法

放大染色内镜操作方法
放大染色内镜(Zoom Endoscopy)是一种新型的内镜检查技术,它可以通过调节内镜头的焦距和视野大小来在不影响分辨率的情况下获得更清晰的图像细节。

以下是放大染色内镜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将内镜连接至视频设备并校准图像后,将内镜导入检查部位。

2. 放大操作:按下内镜控制手柄上的“Zoom”按钮,内镜头会自动缩放并提供更清晰的图像。

控制手柄上还有调节放大倍数的按钮。

3. 染色操作:在需要进行染色操作的部位,将内镜头前端喷射染料,待片刻后进行洗涤,在此期间可以调节放大倍数以获得更精细的图像。

4. 观察记录:将发现的异常部位用数字进行记录,同时对其进行照相和录像等操作,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诊断。

5. 恢复操作:操作结束后,将内镜缩回,根据需要对检查部位进行止血和护理。

总之,放大染色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内窥镜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胃镜冰醋酸染色原理 -回复

胃镜冰醋酸染色原理 -回复

胃镜冰醋酸染色原理-回复胃镜冰醋酸染色是一种常用的胃镜检查方法,通过染色剂(通常是冰醋酸)在胃黏膜表面进行染色,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胃部病变。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胃镜冰醋酸染色原理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检查方法。

第一步:什么是胃镜冰醋酸染色?胃镜冰醋酸染色(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 Band Imaging,简称ME-NBI)是一种胃镜检查的方法,它使用特定的染色剂(冰醋酸)对胃黏膜进行染色,从而增强胃部病变的可见度。

这种染色方法在胃镜检查中被广泛采用,特别适用于早期胃癌和胃黏膜病变的诊断。

第二步:冰醋酸对胃部组织有什么作用?冰醋酸是一种强化学酸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刺激性。

当冰醋酸与胃黏膜接触时,它会迅速渗透入黏膜组织,并与其产生反应。

这种反应会导致胃黏膜细胞的颜色发生变化,使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和评估病变。

第三步:冰醋酸染色的原理是什么?冰醋酸染色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原理来增强胃黏膜的可见度:放大效应和窄带成像。

1. 放大效应:冰醋酸染色能够放大胃黏膜上的微小血管和细小结构,使其在胃镜图像中更加清晰可见。

这是由于冰醋酸的渗透作用和胃黏膜细胞的反应导致了组织的颜色变化,从而使微小血管和细小结构更加突出。

2. 窄带成像:冰醋酸染色还利用了窄带滤波技术,即通过特定波长的光进行筛选,来增强胃黏膜的可见度。

这种光线能够更好地区分细微的血管和组织结构,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和诊断病变。

综合上述两个原理,冰醋酸染色为胃部病变的检查提供了更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胃镜冰醋酸染色的操作步骤是什么?胃镜冰醋酸染色的操作步骤如下: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在进行胃镜检查前空腹,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停止服用某些药物。

2. 冰醋酸准备:医生会将冰醋酸稀释到适当的浓度,并放入一个喷雾瓶中。

3. 内镜检查:医生会将胃镜插入患者的喉咙,并缓慢地推进到胃部。

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3例报道

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3例报道

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3例报道陈莹;张海芹;王志荣;熊杰;陈巍文;许树长【摘要】早期胃癌常因无明显症状、病灶不明显而难以识别,白光内镜下仔细观察结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narrow-band imaging,ME-NBI)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现报道3例ME-NBI诊断早期胃癌病例.【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9(028)001【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早期胃癌;放大胃镜;窄带成像【作者】陈莹;张海芹;王志荣;熊杰;陈巍文;许树长【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病例1 患者,男,55岁,因“发现贲门糜烂半月余”入院。

患者于半月余前至我院体检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

病理结果提示:“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急性活动;“贲门”:中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性活动,局部浅表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平素体健,否认肿瘤家族史,1年前曾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

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白蛋白:39.7g/L(40~55 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3 mmol/L(>1.04 mmol/L),尿酸:449 μmol/L(208~428 μmol/L)。

胃泌素:57.54 ng/L(25~100 ng/L)。

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烯醇酶:19.05 ng/ml(15.7~17 ng/ml)。

血常规、血糖、血凝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尿粪常规未见异常。

上腹部增强CT:肝左外叶囊肿、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硬化。

消化内镜应用

消化内镜应用

(五)胶囊内镜(2000年至今)
1994年消化病学家Swain在洛杉矶的世界胃肠 病学大会上论述了消化道“腔内机器人”的 可行性,并在1996年在猪胃上进行微波传输 获得成功。 1996年以色列工程师Iddan开发出无线内镜的 原型并在猪胃上得到实时图像。 1999年第一台实用型无线胃镜诞生并进行了 首例人活体试用。 2001年美国FDA批准正式进入临床应用。 200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胶囊内镜通过验收并 进入临床实验。2005年正式临床应用。
(四)电子内镜(1983 年以后)
1983 年美国Welch Allyn 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电子内 镜并应用于临床。它即非通过棱镜也非通过光导纤维传 导图像,而是通过内镜顶端被称为“微型摄影机”的电 荷 耦合装置(CCD) 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再经视频处理 器处理后将图像显示在电视监视器上。电子内镜可与计 算机连接,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处理和打印报告。 优点: 色调再现逼真,细微病变诊断率高,图像处理高效 快捷,器械耐用。
胃镜
禁忌症: a.有严重心肺疾患者。 b.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 c.疑消化道穿孔急性期。 d.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e.口咽喉急性炎症者以及腐蚀性食管炎。
IIa
十二指肠镜
适应症: (1)疑有胰腺肿瘤而临床难以诊断者; (2)临床疑慢性胰腺炎或有复发性胰腺炎病史者; (3)肝内外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困难者; (4)胆囊或胆道疾病手术后症状复发者; (5)疑有胰胆管解剖畸形者; (6)疑有胆道肿瘤、结石而常规检查不能确诊者; (7)上腹痛疑胰、胆疾病者。
结肠镜
小肠镜
超声内镜检查的适应症
– 消化道与毗邻器官 • 恶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周围器官 累积,手术 • 粘膜下肿瘤起源和性质 • 静脉曲张程度和栓塞治疗的效果 • 十二指肠壶腹肿瘤的诊断 • 胆系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胰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腔外组织 • 纵隔肿物与淋巴结的诊断 • 周围血管的病变

《放大胃镜诊断图谱》记录

《放大胃镜诊断图谱》记录

《放大胃镜诊断图谱》阅读随笔目录一、书籍概述 (2)1.1 作者介绍及出版背景 (2)1.2 书籍内容概述及目的 (3)二、内容章节分析 (4)2.1 放大胃镜技术介绍 (5)2.1.1 放大胃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6)2.1.2 放大胃镜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8)2.2 诊断图谱内容解析 (9)2.2.1 诊断图谱的构成 (10)2.2.2 常见病例分析 (11)三、实践应用探讨 (12)3.1 放大胃镜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 (13)3.1.1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5)3.1.2 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16)3.2 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17)3.2.1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18)3.2.2 与同行交流的经验分享 (20)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 (21)4.1 书籍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 (22)4.1.1 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3)4.1.2 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分析 (24)4.2 放大胃镜诊断技术的前景展望 (26)4.2.1 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挑战 (27)4.2.2 对未来医疗诊断的启示 (28)五、阅读体会与总结 (29)5.1 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30)5.1.1 对放大胃镜技术的深入理解 (31)5.1.2 对医疗行业的思考与认识 (32)5.2 对《放大胃镜诊断图谱》的评价与反思 (33)5.2.1 书籍的优缺点分析 (35)5.2.2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与建议 (36)一、书籍概述在医学领域,胃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它能够帮助医生直观地观察胃部的细微病变,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而《放大胃镜诊断图谱》正是这样一部专注于放大胃镜下胃部病变诊断的权威之作。

该书以丰富的实际病例和清晰的图片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放大胃镜的工作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各种常见胃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书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实物照片,还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图解,使得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消化内镜新技术新项目

消化内镜新技术新项目

消化内镜新技术新项目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检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而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消化内镜新技术新项目的介绍:
1. 光学放大内镜:这种内镜可以放大100倍的图像,使医生可
以更清晰地检查细胞变化,对于消化道癌症的早期发现有很大的帮助。

2.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这种技术可以在不进入人体的情况下,
通过磁共振成像来检查胰腺和胆道的情况,避免了传统的胰胆管造影的痛苦和风险。

3. 巨型内窥镜:这种内镜可以检查到更深处的病变,甚至可以
进入胃肠道的小肠部分,对于小肠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4. 内镜超声:通过超声波的成像,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
内部的情况,对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消化内镜新技术新项目,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 1 -。

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

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作者:刘变英,陈星,雷宇峰,夏玉亭【关键词】放大胃镜放大内镜由于具有变焦放大的功能,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清晰显示胃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微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变化,结合黏膜色素染色,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更容易地在镜下区分不同性质的病变,提高了早期癌的镜下检出率。

使得镜下诊断出现了新的标准,使内镜诊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医学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

早在20世纪60年代,病理学家就发现,正常胃黏膜的微细形态在溃疡形成或黏膜癌变时会发生特征性变化。

内镜学家受到启发,期望开发出具有显微功能的放大内镜。

直到1967年纤维放大内镜问世,奥山首先应用其对胃黏膜进行观察,但放大只有3倍。

1973年三宅健夫首先使用真正的放大胃镜对黏膜进行25倍的放大观察。

但由于纤维内镜自身性能所限,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

随着电子内镜的问世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大内镜的电子化、数字化、可变焦和可操作性的增强,使其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改进,开发出了附有变焦镜头(zoom)的放大内镜,其软性镜身的外径与普通电子胃镜完全相同,同一根镜子可以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可立即变焦进行放大观察。

近年来FUJINON开发出了具有85万和130万像素,能放大70~150倍的高清晰度放大内镜,使得消化管黏膜的表面微细结构更为清晰,已由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进入到当今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黏膜表面微血管模样和腺管开口特征的阶段。

正常胃黏膜表面的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黏膜表面还遍布约350万个不规则的小孔(胃小凹),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腺体相连。

胃黏膜的微血管由集合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毛细血管围绕着腺体,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回流到集合静脉。

在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理状态下,这些微细结构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放大胃镜的出现和完善使我们能够逐渐在镜下观察到这些微细结构。

国产高清放大胃镜对胃平坦型病变的应用价值研究

国产高清放大胃镜对胃平坦型病变的应用价值研究

国产高清放大胃镜对胃平坦型病变的应用价值研究李雅惠; 薛寒冰; 沈煜枫; 龚帅; 高云杰; 戈之铮【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9(024)009【总页数】4页(P524-527)【关键词】胃镜检查; 国产; 胃平坦型病变; 诊断【作者】李雅惠; 薛寒冰; 沈煜枫; 龚帅; 高云杰; 戈之铮【作者单位】宁波市杭州湾医院消化内科 31533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据统计,2015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数约为67.9万,死亡病例数约为49.8万[2]。

近年来,胃镜检查已成为发现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进口内镜设备,价格高昂等因素限制了内镜检查和治疗在一些基层医院的开展。

关于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医用内镜系统对于胃黏膜病变性质的判断是否具有准确性、能否在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尚缺乏充分的数据。

本研究应用国产图像增强内镜(image-enhanced endoscopy, IEE)系统的放大功能对胃平坦型病变进行内镜下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对,评估其诊断胃平坦型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其推广应用前景。

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连续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常规白光内镜检查并发现局灶性平坦型胃黏膜病变的患者,采用国产IEE系统进行放大胃镜检查,仔细观察病变色泽、微血管和黏膜表面微腺管形态变化,根据VS分型[3-4]判断病变性质。

研究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组患者均被告知试验内容和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既往经(至少1次)常规白光内镜检查诊断为胃平坦型病变,活检病理为非癌性病变。

排除标准:①常规白光内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如胃溃疡、胃底静脉曲张、胃息肉、进展期胃癌等;②有显著胃出血而影响放大观察;③急诊胃镜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胃镜在胃病中的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刘变英,陈星,雷宇峰,夏玉亭【关键词】放大胃镜放大内镜由于具有变焦放大的功能,可以在消化道检查中清晰显示胃肠黏膜的腺管开口、微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变化,结合黏膜色素染色,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背景,更容易地在镜下区分不同性质的病变,提高了早期癌的镜下检出率。

使得镜下诊断出现了新的标准,使内镜诊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医学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

早在20世纪60年代,病理学家就发现,正常胃黏膜的微细形态在溃疡形成或黏膜癌变时会发生特征性变化。

内镜学家受到启发,期望开发出具有显微功能的放大内镜。

直到1967年纤维放大内镜问世,奥山首先应用其对胃黏膜进行观察,但放大只有3倍。

1973年三宅健夫首先使用真正的放大胃镜对黏膜进行25倍的放大观察。

但由于纤维内镜自身性能所限,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

随着电子内镜的问世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大内镜的电子化、数字化、可变焦和可操作性的增强,使其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方面均有了很大改进,开发出了附有变焦镜头(zoom)的放大内镜,其软性镜身的外径与普通电子胃镜完全相同,同一根镜子可以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可立即变焦进行放大观察。

近年来FUJINON开发出了具有85万和130万像素,能放大70~150倍的高清晰度放大内镜,使得消化管黏膜的表面微细结构更为清晰,已由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进入到当今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黏膜表面微血管模样和腺管开口特征的阶段。

正常胃黏膜表面的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黏膜表面还遍布约350万个不规则的小孔(胃小凹),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腺体相连。

胃黏膜的微血管由集合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毛细血管围绕着腺体,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回流到集合静脉。

在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理状态下,这些微细结构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放大胃镜的出现和完善使我们能够逐渐在镜下观察到这些微细结构。

早期的放大胃镜因不具备满意的机械功能,操作性能差,不容易使观察的部位聚焦获得清晰图像,而且镜身粗大,患者的痛苦较大。

在聚焦观察时容易受到胃壁蠕动、心脏及大动脉搏动、呼吸运动的干扰而难以获得清晰图像,而且只能单纯观察胃小凹模样特征。

随着电子内镜技术的进步,放大内镜在机械性能、放大倍数及图像清晰度等均有了很大改进,现在已发展到应用高分辨率电子放大内镜研究胃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和微血管模样特征的阶段,已经发现正常毛细血管网呈蜂窝状外观,集合静脉呈海星状外观。

目前国内外对胃部病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胃炎、胃溃疡和早期胃癌等领域。

1 胃糜烂应用放大变焦胃镜发现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改变的较普通内镜明显增多。

我院自2002年8月~2003年3月应用FUJINON不同镜型诊断慢性胃炎伴糜烂情况如下:EG-485ZH占47.1%(32/68);EG-450HR 占213%(26/122);EG-410HR占17.5%(336/1918);EG-250HR占13.6%(122/894)。

高清晰度放大内镜诊断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P<0.01)[1]。

应用放大胃镜后发现浅表性胃炎除片状充血,血管和腺管开口改变外,还能看到多处点状、片状甚至串珠状糜烂灶,糜烂可为0.2~1.0cm以上,表现为多形态、大小深浅不一,糜烂处多以胃小区中央为中心向外扩散,形成片状、周围可有充血的红晕,并微隆,中央附白苔或血痂,糜烂较深时中央在糜烂周围可有小乳头像(papilla),取检在糜烂中央处阳性率较高。

鉴别糜烂的良恶性也是非常重要的:(1)良性糜烂在活动期时有白苔或出血,呈钵状的组织缺损,位于炎症糜烂面的最深处(即炎症反应中心)。

而恶性糜烂罕有这样的炎症反应中心。

恶性糜烂与正常黏膜间存在着水平段差,用放大内镜可见Ⅱc型表现的乳头结构也与周围黏膜不同。

良性糜烂两者形态相似,故两者形态明显不相似时提示为恶性病变。

(2)糜烂面有黏膜隆起,也是恶性糜烂的一个内镜下特点,这是癌组织缺损最初由再生的非癌性黏膜替代所致,明显发红的部位为胃再生性黏膜组织,周围多不高于正常黏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再生性黏膜组织可被癌组织逐渐取代成为红色较淡的黏膜隆起。

糜烂面的隆起包括上皮性黏膜隆起及肉芽组织的增生,是黏膜隆起还是肉芽组织可根据其表面有无黏膜组织的小乳头进行区分。

变焦放大胃镜可清晰地观察到小乳头像和黏膜隆起,是鉴别良性糜烂与恶性糜烂的重要手段。

2 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胃炎H.pylori黏附于胃黏膜。

上皮表面、黏液层及胃小凹之间,细菌产生的多种有害因子导致黏膜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组织病理学上发生炎细胞浸润和黏膜上皮的破坏,长期作用可出现固有腺的破坏、萎缩甚至消失。

应用放大胃镜观察相应的胃黏膜细微结构的改变,可用于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

Kato等[2]将集合静脉分为3种类型:(1)规则型:小静脉直径0.4~0.5mm,集合静脉呈规则的海星状外观;(2)不规则型:可见到集合静脉存在,但呈不规则状外观,形态和分布不符合规则型;(3)消失型:观察不到集合静脉。

研究发现,在放大胃镜下,H.pylori感染患者的集合静脉呈规则型者为0,不规则型为69.4%,消失型为83.3%。

H.pylori的感染率规则型比不规则型和消失型显著减低,即规则型代表没有H.pylori感染的正常胃黏膜,不规则型和消失型则代表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

并认为胃体下部大弯侧是观察集合静脉的最佳部位。

该结果对日本胃病的诊断有实际指导意义,但不能确定对西方国家是否有用,同样对我国是否适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Yagi等[3,4]则用集合静脉的形态来判断有无H.pylori感染,有93.8%的敏感性和96.2%的特异性。

并将胃黏膜微细形态分为:(1)Z-0型:可见到集合静脉和真毛细血管,胃小凹呈针孔样外观,为没有H.pylori感染的正常胃黏膜;(2)Z-1型:只有真毛细血管而无集合静脉;(3)Z-2型:有白色的胃小凹和小沟,没有集合静脉和真毛细血管;(4)Z-3型,小凹开口广泛增大,周围发红。

Z-1型、Z-2型及Z-3型均有H.pylori感染的存在。

国内于永征[5]教授(北京友谊医院)提出放大胃镜判断H.pylori感染的依据为黏膜微细红点,集合静脉模糊,不整、消失,胃小凹腺管开口扩张,小沟明显,表面发红,黏膜表面有胃小凹不清,呈无结构区,H.pylori清除后,胃小凹的变化较前明显。

张齐联[6]教授(北京第一医院)用放大胃镜观察胃底黏膜,将其分为Z0、Z1、Z2、Z3。

金宣真[7]、陈星等[8,9]将放大胃镜下观察到的不同病变胃小凹和腺管开口表现总结为新胃炎分型法,分为F1、F2、F3、F4。

很好的反映了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H.pylori的关系。

放大内镜还可用于观察H.pylori根除治疗的效果。

并发现成功根除H.pylori后放大内镜可观察到下列3种变化:(1)胃小凹之间的红斑和(或)肿胀消失;(2)白的小凹变成针孔状;(3)集合静脉重新出现。

3 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公认的胃癌前疾病之一,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和定期随访本病对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目前对CAG的诊断,主要采用胃镜与病理诊断相结合的方法。

普通胃镜由于受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的限制,常难以发现萎缩病变较轻的病例,加上萎缩性病变多呈散在性灶状分布,局部取材活检也难以反映全貌。

此外,普通胃镜操作者视觉的限制,胃腔充气量的多少,不同操作者主观判断的差异,病理取材部位、数量、深度的不同,均造成内镜与病理的一致性较差(50%~70%[10]),即使结合黏膜染色方法,诊断符合率也仅达85.45%[11],可谓良莠不齐。

此外,受组织切片方向的影响,不少标本显微镜下不能看到黏膜肌层,以致诊断的准确性不高。

作为消化内镜新分支的放大胃镜,由于放大倍数的增加、清晰度的提高和可操作性的增强,可以清楚地显示胃黏膜小凹形态、分布、集合静脉及毛细血管等微细结构变化。

通过观察胃黏膜小凹形态和分布的改变不仅可用于萎缩性胃炎的实时诊断,而且可用于其分级诊断。

国内也有报道[12],放大胃镜下胃小凹稀疏、消失和结构紊乱可能是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改变。

国内范玉林等[13]报道,放大胃镜和普通胃镜对CAG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9.3%和42.9%(P0.05),特异度分别为89.1%和82.8%(P0.05),准确度分别为89.2%和64.2%(P0.05)。

证明放大内镜诊断CAG在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较普通内镜有明显的优势。

笔者通过对30例萎缩性胃炎的放大观察,发现所有的萎缩性胃炎均有萎缩黏膜与非萎缩黏膜交界区,这种交界分界线我们称它为萎缩线,在萎缩线的两侧分别进行放大75~150倍观察,萎缩侧的胃小区呈不同程度地不规则缩小,小区间隙增宽,血管消失,黏膜变薄,形成白相―即我们对萎缩性胃炎描述的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当胃小区、胃小凹萎缩和增生共存时,则看到黏膜结节样改变,萎缩性胃炎的结节多呈不规则形,大小形态不一,腺管开口以F3为主,此特点可与结节性胃炎鉴别,后者结节呈均匀一致的增生性改变,腺管开口以F2为主,随着消除H.pylori而好转。

由于CAG是癌前病变,现阶段通常采用长期随访和内镜活检随访的方法。

这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也对胃黏膜造成一定创伤,很多患者难以接受。

随着对放大胃镜研究的深入,国外有学者提出光学活检(optical biopsy)的概念,即直接在内镜下作出实时诊断而不依赖活检病理结果[14,15]。

在这方面,Koto等[16]通过放大肠镜观察黏膜pit pattern来区分大肠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对腺瘤性息肉诊断的准确率为94%(3006/3186),浸润性癌的准确率为85%(81/95)。

就是运用放大内镜的很好范例。

放大内镜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为内镜下非活检依赖性诊断提供了可能。

由于放大胃镜对整个胃黏膜有无萎缩可作出全面、准确的观察和辨别,对判断病变演变与转归及考察药物的疗效均很有帮助。

明显优于普通内镜加活检法诊断,但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应用需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协作研究。

4 消化性溃疡Takemoto[17]等用放大胃镜观察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过程。

将瘢痕的外观分为3种类型:(1)Sa型:中央有凹陷而无再生黏膜;(2)Sb型:中央出现再生符黏膜:(3)Sc型:瘢痕与周围黏膜的微细结构相似。

对58例胃溃疡患者的黏膜再生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足够的再生黏膜在Sa型患者占26.7%,Sb型占79.2%,Sc型占100%。

随后又研究了80例胃溃疡和5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内镜下瘢痕外观和复发的关系,结果发现,完成溃疡瘢痕从Sa型到Sb型再到Sc型全过程的病例很少复发,相反,Sa型瘢痕的病例则有很高的溃疡复发率,其中胃溃疡复发率为88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8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