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7ef71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3.png)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1. 引言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然而,传统的胃镜检查对患者来说可能存在不适和痛苦的感觉。
为了改善检查的舒适度和减少患者的痛苦,无痛胃镜检查逐渐成为临床医学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2. 无痛胃镜检查的定义无痛胃镜检查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和痛苦感。
与传统的胃镜检查相比,无痛胃镜检查能够提高患者的检查合作度和满意度,减少检查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3. 无痛胃镜检查的主要技术手段3.1 麻醉药物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局部表面麻醉药物和全身麻醉药物。
局部表面麻醉药物通常通过喷雾或涂抹的方式应用于患者的咽喉部位,能够减轻患者吞咽困难的感觉。
全身麻醉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使其在检查过程中处于昏迷状态,减轻患者的痛苦感。
3.2 柔性胃镜柔性胃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胃镜,具有柔韧性和弯曲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消化道。
相比于传统的刚性胃镜,柔性胃镜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感,并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3.3 镇静剂镇静剂是一种帮助患者放松和镇静的药物,可以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使用。
常见的镇静剂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镇痛药物,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感和疼痛感。
4.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无痛胃镜检查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无痛胃镜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现状:4.1 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无痛胃镜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各种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恶性肿瘤等。
通过检查胃粘膜的变化和取材活检,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4.2 治疗消化道疾病无痛胃镜检查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消化道疾病。
例如,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切除早期胃癌和息肉等病变,以减少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
4.3 并发症的减少和安全性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能够减少检查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66e8e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a.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一、无痛胃肠镜的概念和优点无痛胃肠镜通常采用镇痛、麻醉等技术,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痛苦和不适,从而提高了检查的效果和可靠性。
与传统的胃肠镜检查相比,无痛胃肠镜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1.减少检查的痛苦和不适。
无痛胃肠镜通过镇痛、麻醉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对检查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2.提高检查的效果和可靠性。
无痛胃肠镜可以使患者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避免患者因为疼痛而无法配合医生的操作,从而提高检查的效果和可靠性。
3.减少检查并发症的风险。
传统的胃肠镜检查中,可能会因为鼻咽部刺激、喉部痉挛等原因而引起意外的胃内容物吸入或误吞,而无痛胃肠镜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4.方便快捷,节省医疗资源。
相比传统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减少了检查时间和费用,同时也减轻了医疗资源的压力。
二、无痛胃肠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无痛胃肠镜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无痛胃肠镜可以对胃、十二指肠等消化器官内部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诊断,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胃肠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无痛胃肠镜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1.急性胃肠道功能不全或机械性梗阻。
这类患者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无痛胃肠镜不适用。
2.严重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器官功能不良的患者。
这类患者可能会因用药而引起心悸、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3.妊娠期妇女。
无痛胃肠镜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不适用于妊娠期患者。
三、无痛胃肠镜的操作流程1.临床评估和安排检查。
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史、症状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检查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和解释检查内容和注意事项。
2.麻醉或镇痛。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静脉麻醉、氧化氮镇痛等方法,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痛苦和不适。
3.检查操作。
医生将无痛胃肠镜经口、鼻插入患者体内,对消化器官内部进行全面、准确的观察和检查。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fc3b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a.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也称为内窥镜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查消化道病变的常见诊断工具。
消化内科临床中广泛应用无痛胃肠镜,有助于确诊以及指导治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无痛胃肠镜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消化道部位的病变。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表面特征,快速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无痛胃肠镜可用于诊断和鉴别食道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
通过观察食道壁的情况,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并进行生物组织取样以进行病理学检查。
无痛胃肠镜还可用于检查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肿瘤等。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粘膜的情况,并进行活检或刮片检查以确诊。
无痛胃肠镜还可以用于结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结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常常受到炎症、息肉和肿瘤等疾病的影响。
通过无痛胃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观察结肠的情况,并通过活检确定病变的性质。
无痛胃肠镜检查还可用于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如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发现胃溃疡,医生可以通过该技术指导溃疡的治疗,评估溃疡的愈合情况。
对于结肠息肉,无痛胃肠镜检查也可以用于切除息肉,避免进一步恶变。
由于无痛胃肠镜具有无创、准确和可操作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中。
它可用于诊断和鉴别消化道疾病,并可作为治疗指导的依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项相对复杂的检查技术,需要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60c3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f.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无痛胃肠镜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内窥镜检查方法,是目前消化内科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
它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对胃肠的疾病进行直接观察和诊断,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检查方法的价值和意义。
一、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意义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内窥镜检查方法。
它可以对消化系统的疾病进行直接观察和诊断,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准确诊断,还可以辅助进行治疗。
在消化内科临床中,胃肠道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食道炎、食道癌、结肠息肉、结肠癌等。
通过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及时明确诊断,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疗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提高医疗质量,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应用技术无痛胃肠镜检查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一流的设备,检查过程中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经验。
在现代医学实践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查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检查技术,可以更好地发现胃肠道疾病。
设备也至关重要,现代一流的内窥镜设备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直接观察和拍摄,减少了检查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病情资料,有助于提高检查效果。
三、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操作步骤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患者准备、镜下检查、麻醉及观察。
在患者准备阶段,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禁食、肠道净化等。
进入镜下检查阶段,医生将内窥镜通过口腔或肛门插入到胃肠道内,对胃肠道进行观察和检查。
在麻醉及观察阶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麻醉,观察病变情况,拍摄病变图像,并留取病变组织标本以供病理检查。
四、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检查治疗效果以及随访观察等方面。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1034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c.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痛胃肠镜应运而生。
无痛胃肠镜利用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类似睡眠状态,在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了解无痛胃肠镜的概念、发展历程、优势以及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探讨其对消化内科临床的意义,并提出展望与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优势和作用,以及对消化内科临床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无痛胃肠镜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消化内科领域的实际应用,旨在为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支持。
本研究还将对无痛胃肠镜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动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的进步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无痛胃肠镜的概念无痛胃肠镜是一种通过口腔或肛门插入的内窥镜检查技术,能够全面检查胃和肠道的病变情况。
通过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黏膜表面的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诊断各种消化道疾病,包括溃疡、息肉、炎症、肿瘤等。
相比传统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采用较小直径的柔性镜头,减少了患者疼痛和不适感,让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更加舒适和放松。
无痛胃肠镜采用先进的数字影像技术,可以实时显示清晰的图像,辅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和性质。
这使得无痛胃肠镜成为消化内科临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工具,为患者提供及时、精准的诊断服务,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2.2 无痛胃肠镜的发展历程无痛胃肠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传统胃肠镜检查仍普遍采用全麻或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和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安全、更舒适的内窥镜检查方法。
无痛胃镜诊疗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
![无痛胃镜诊疗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8a303eb90d6c85ec3ac6ae.png)
无痛胃镜诊疗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胃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疾病诊治极其重要的手段。
但在常规咽喉表面麻醉下进行胃镜诊疗时,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恐惧感,以及咽喉不适、屏气、咳嗽、恶心和呕吐等不适,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
为提高患者对胃镜诊疗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于2002年4月起应用异丙酚及芬太尼复合麻醉开展无痛胃镜诊疗20 0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2年4月至2007年2月来我院做无痛胃镜诊疗的患者共20 000例,其中男13 228例,女6 772例,年龄3~94岁,平均(48±10)岁。
1.2方法1.2.160岁以上患者常规行心电图检查,排除严重心脏疾病,窦缓者行阿托品实验,阴性者纳入,阳性者改为常规检查,住院患者要求电解质正常,准备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微型麻醉机备用。
1.2.2术前准备常规胃镜,有幽门梗阻、胃潴留者检查前1 d禁食并洗胃。
病人取左侧卧位,鼻导管给氧2~3 L/min,放入牙垫。
检查全过程中予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律、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适量芬太尼(0.02~0.03 mg)后,异丙酚(1.5~2 mg/kg)以约40~60 mg/min的速度静脉推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患者到达Ⅳ级镇静状态后进行胃镜诊疗。
依据检查时间长短及病人反应,酌情追加异丙酚。
记录术中,术后30 min发生的不良反应。
循环和呼吸抑制的临床判断标准为:心率<60次/min,呼吸频率<12次/min,血氧饱和度<92%,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25%。
检查结束,待病人清醒后询问病人,是否有难受、疼痛的症状,是否愿意有再次接受检查。
2结果2.1给药时的反应推注芬太尼是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推注异丙酚时,部分患者感注射部位疼痛。
患者迅速出现嗜睡、困倦,逐渐入睡。
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
![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5fa5e6dd36a32d727581a2.png)
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需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以前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检查,将2015年后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53例),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检查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操作时间、VAS评分、放弃检查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差异。
结论在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中,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普通胃镜,值得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无痛胃镜;应用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临床中,食管癌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负担,给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干扰,给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临床中,对于该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麻醉技术的发展,无痛胃镜诊疗术日益普及,且具有无痛苦、创伤小、时间短以及更精确等特点,为众多患者和医师所认可,其优缺点及安全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现本文主要以106例该疾病患者为代表,分析研究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在食管癌切除术临床效果,详细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需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重要器官均无严重疾病;均无胃肠镜检查禁忌;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临床表现:31例腹泻,29例呕吐,5例柏油便,25例胃泛酸,16例胃痛;疾病类型:6例食物中毒,23例慢性胃炎,20例胃病,17例腹痛,21例急性胆囊炎,19例反流性食管炎。
将2015年以前收治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女比为31:22,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4.7±4.5)岁;体质量43~80kg,平均体质量(61.5±4.6)kg;将2015年后收拾的5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女比为30:23,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2±4.1)岁;体质量44~80kg,平均体质量(62.3±4.2)kg;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58b14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0.png)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胃部疾病及症状,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对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无痛胃镜检查的概念和原理无痛胃镜检查是指使用无痛麻醉或浅表静脉麻醉技术进行胃镜检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无痛胃镜检查的原理是通过给予患者局部麻醉或者静脉麻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胃镜检查,提高检查的效果和准确性。
二、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1.技术不断成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痛胃镜检查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更精准、更舒适地进行胃部检查。
麻醉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无痛胃镜检查成为如今临床上常规的检查手段之一。
2.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无痛胃镜检查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除了常见的胃病检查,还可以用于十二指肠病变、食管疾病等相关检查。
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疾病诊断手段。
3.提高患者接受度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更受患者欢迎。
通过麻醉技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感,提高了患者接受检查的意愿和满意度。
这也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无痛胃镜检查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由于患者不再受到疼痛的干扰,医生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检查,并且能够更全面细致地观察病变部位和范围,提高了检查的准确率。
5.减少并发症发生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麻醉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身体,减少检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检查的风险。
6.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无痛胃镜检查能够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也使得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
能够更好地保障了医院和医生的医疗安全和效率。
三、无痛胃镜检查的发展趋势1.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未来,在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无痛胃镜检查还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检查过程中的风险,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dd09cafc4ffe473268ab89.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目的临床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胃肠镜治疗,研究组采取无痛胃肠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处于麻醉状况下,研究实施胃肠镜检测,治疗痛苦较少,具有极高的依从性,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对照组发生躁动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研究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患者,采取无痛胃肠镜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适应于患者治疗,与传统胃肠内镜相比,可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标签:消化内科;胃痛胃肠镜对于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无痛胃肠镜是临床上推广的方式,也是最为可靠、常用的方式,在技术应用上得到医学认可。
使用传统胃肠镜检测,因检查过程中存在不良刺激,给患者增加一定程度不适感和痛苦感,使得大部分患者不敢接受,进而拒接接受检查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吗,为有效提升我院消化内科治疗效果,笔者选择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10例,其中患者55例采取无痛胃肠镜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
研究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12~55岁,平均年龄32.5岁。
对照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13~54岁,平均年龄31.2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胃肠镜治疗。
在手术之前,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了解患者是否接受过内镜检查,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例如糖尿病与高血压,以便于手术顺利开展。
同时,为确保患者肠道干净,在手术之前,嘱托患者术前禁食1日。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47801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2.png)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目前流行的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技术,它通过将柔软的纤维光学内窥镜插入口腔,逐渐通过食道、胃部以及十二指肠,以观察和诊断内脏器官的疾病的一种医疗检查手段。
在过去,传统的胃镜检查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和疼痛,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如今的无痛胃镜检查已经成为了更加安全、舒适的一种检查方法,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一、技术原理无痛胃镜检查采用了最新的纤维光学技术,内窥镜头采用了最先进的摄像头和光源,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胃部内的情况。
在插入食道和胃部时,通过使用一定的麻醉手段,比如局部麻醉药物喷洒、麻醉喷雾、口服舌下含服麻醉药物等手段,使得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而在进行检查时,医生可以根据屏幕上的图像,精确地观察到胃部的情况,并且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取样,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胃部疾病。
二、适应症1. 消化道出血:无痛胃镜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出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比如胃溃疡、胃息肉等,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消化性溃疡: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情况,判断是否有溃疡的形成,排除是否为恶性溃疡。
3.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进而进行及时的治疗。
4. 胃癌和胃息肉: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上的肿块和息肉,及时进行活检取材,判断是否为恶性病变。
6.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疾病,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看到粘膜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优势1. 无痛: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无痛胃镜检查采用麻醉手段,使得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提高了患者的检查体验。
2. 安全:无痛胃镜检查使用最先进的纤维光学技术,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内脏器官,还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
3. 准确:通过无痛胃镜检查可以对胃部疾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2529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b.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摘要】无痛胃肠镜是一种无痛、方便、安全的消化内镜检查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胃肠镜的概述以及检查的重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无痛胃肠镜的特点和优势。
接着分析了无痛胃肠镜在胃部疾病诊断、肠道疾病诊断、消化内科疾病筛查和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其优势与局限性。
最后总结了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从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和指导,推动了消化内科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胃肠镜,消化内科,无痛,诊断,筛查,治疗,优势,局限性,价值,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胃肠镜的概述胃肠镜是一种用于检查消化系统内部情况的主要手段,通过导入柔软的、能够弯曲的探头,通过内窥镜实时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消化道器官的内部情况。
胃肠镜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非侵入性等特点,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检查工具。
通过胃肠镜检查,医生可以看到病变的具体位置、性质和大小,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胃肠镜检查通常需要患者在空腹情况下接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探头长度和直径,进行相应的检查。
在胃镜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充血情况、溃疡、出血灶等病变;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发现息肉、炎症、溃疡、肿瘤等异常情况。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穿孔等。
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对患者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胃肠镜检查将会更加精准、安全,为患者带来更多利益。
1.2 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胃肠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胃肠道黏膜及相关器官病变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肠镜检查可以对消化道的疾病进行直接、准确的诊断,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胃镜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胃溃疡、胃炎、食道炎等病变,及时进行治疗。
胃肠镜检查还可以对消化道常见疾病进行筛查,如消化道癌症和息肉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4499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7.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胃肠道疾病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多种类型,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胃肠镜检查需要患者在有意识状态下进入胃肠镜,经过插管、灌洗和检查过程,很多患者会感到疼痛和不适,甚至会对检查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
而无痛胃肠镜的出现为这些问题带来了解决的途径。
无痛胃肠镜又称为无痛内窥镜检查,是指使用药物让患者进入镇静状态下,进行胃肠道检查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胃肠镜检查的方式,避免了传统胃肠镜检查的一些问题,受到了广泛应用。
在消化内科中应用无痛胃肠镜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实际应用价值和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适应症广泛传统胃肠镜检查因为需要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不能应用于无法配合检查,或者肠道出血、严重腹泻等情况下的患者。
而无痛胃肠镜在这些场景下的应用则更为灵活,适用范围更广。
二、可以提高患者的检查参与度传统胃肠镜检查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而无痛胃肠镜检查则给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检查环境,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可以增强患者的参与度。
三、检查时间短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对患者进入镇静状态下检查,损伤感较小,检查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这不仅可以缩短患者接受检查的时间,还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检查时间,提高检查的质量。
四、无痛胃肠镜检查准确性高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因为患者没有意识,所以可以减少噪音和震动等干扰因素的存在,检查结果更加准确。
这对于患者的诊疗和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五、安全性高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进入镇静状态后可以完全放松身体,保证检查时不会产生意外活动导致相关器官的损伤。
综合来看,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
然而,无痛胃肠镜检查也有一些相应的风险和限制因素,例如对于镇静剂过敏的患者或者有严重心脏病、肺病、肝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不适宜接受此类检查。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3cb6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1.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无痛胃肠镜是目前消化内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它能够对消化道进行全面的检查,帮助医生快速地发现疾病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无痛胃肠镜的应用范围、适应症、操作流程、优势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解这一技术的全面知识。
一、无痛胃肠镜的应用范围无痛胃肠镜主要用于对胃肠道疾病进行检查,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部位。
它能够帮助医生检查食道炎症、食管静脉曲张、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疾病。
无痛胃肠镜还可用于进行取活组织检查,对病变进行病理学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1.消化道出血:对于急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无痛胃肠镜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它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地找到出血病灶,并及时进行治疗。
2.消化道炎症:对于急性或慢性胃肠炎症患者,无痛胃肠镜可通过观察黏膜的变化来确定炎症部位和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3.消化道息肉和肿瘤:对于有息肉或肿瘤病史的患者,无痛胃肠镜可及时发现和评估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4.消化不良:对于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无痛胃肠镜可通过观察胃肠道内的情况,找出导致不良消化的原因。
三、无痛胃肠镜的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患者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
比如在检查前几天需进行清宁饮食,以及使用泻药清洁肠道。
2.镜检过程:无痛胃肠镜检查通常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医生通过口腔或肛门将内窥镜引入患者的消化道内,观察和拍摄病变部位。
3.术后处理: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院休息一段时间,并接受相关处理和观察。
1.无痛:相比传统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使用了镇静药物,患者能够忍受较长时间的检查过程,减轻痛苦。
2.全面性:无痛胃肠镜能够对整个消化道进行观察和检查,发现病变的可能性更高。
3.安全性:无痛胃肠镜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规范,术后并发症少。
4.准确性:无痛胃肠镜可通过取活组织检查,对病变进行病理学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262bb4f242336c1eb95ed0.png)
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无痛胃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所产生的副反应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我院接诊并应用无痛胃镜诊疗的800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相比检查之前均未明显变化,但年龄稍大患者却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无痛胃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严重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无痛胃镜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轻微的副反应,其中一些并发症可通过规范技巧性操作来规避或减少。
总体而言,无痛胃镜诊疗在临床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无痛胃镜;应用;副反应;临床应用胃镜检查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检查,在之前传统检查过程中单纯的应用药物对患者喉部进行麻醉,导致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所以,一提到胃镜检查,很多人也总会感到恐惧和紧张。
近年来,无痛胃镜作为一项全新的检查手段逐渐应用开来。
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通过镇静麻醉剂异丙酚的使用,促使患者能够在一种睡眠状态下就可完成相应的诊疗工作,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痛胃镜技术也渐趋成熟。
在此,笔者就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本院无痛胃镜诊疗的应用的研究做以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0例实施无痛胃镜诊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324例与276例,年龄处于11~81岁,平均年龄为(53±9)岁,患者体重(67±18)Kg;其中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例,无心肌缺血症状但心电图异常者42例;无痛胃镜仅用于检查的有557例,用于治疗的有46例。
1.2 方法首先,将胃镜实施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一些专业医疗器材(如电子胃镜、急救药品、气管插管抢救设备等)进行了术前准备;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导管鼻孔给氧;同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脉搏氧饱和度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监测和记录;在患者静脉处,以4mg/s的标准注射2mg/Kg左右的异丙酚;待确认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之后随即进行插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反应以及所需检查时间的长短适当的调整异丙酚量。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8f0a3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9.png)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口腔插入胃镜,观察胃黏膜及胃内其他器官的内窥检查方法,无需进行全身麻醉,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受到患者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无痛胃镜检查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胃部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临床应用现状的角度,对无痛胃镜检查进行介绍。
一、技术优势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内窥检查方法,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最大的技术优势在于无需全身麻醉。
传统胃镜检查需要通过麻醉师进行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会面临一定的麻醉风险和术后恢复困难。
而无痛胃镜检查没有全身麻醉的需要,患者只需要吞服喉喷麻醉剂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就可以轻松完成检查,术后恢复迅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压力。
无痛胃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活检或刮创取样等操作,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胃黏膜病变,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胃部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无痛胃镜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胃部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临床应用现状无痛胃镜检查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在胃病筛查、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胃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无痛胃镜检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无痛胃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提高早期治疗的机会,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在胃溃疡、胃息肉、胃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无痛胃镜检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依据。
在临床手术和治疗过程中,无痛胃镜检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胃肠道外科手术、内窥手术和内窥治疗中,无痛胃镜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手术方案和操作路径,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cfd8e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f.png)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
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快速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胃病的诊
断和治疗。
该技术通过电子内窥镜对胃部进行观察,可以检测出各种胃部疾病和病变,帮
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胃炎的诊断:无痛胃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胃黏膜的状况,是否存在红肿、充血、糜烂等病变,进而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胃炎。
2.溃疡的检测:无痛胃镜检查可以检测胃壁上是否有溃疡的形成,可以观察到溃疡的
大小、形状和位置,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3.胃癌的早期诊断:无痛胃镜检查可以检测胃黏膜上的异常细胞,对于早期胃癌的诊
断非常准确,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和治疗胃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4.胃息肉的检测:无痛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黏膜上的息肉病变,帮助医生判断息肉
的性质(良性还是恶性),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5.出血原因的明确:无痛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上是否存在明显出血点,帮助
医生确定出血的原因,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无痛胃镜检查具有以下优点:
1.无创: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非手术、无创的检查方法,不需切开患者的皮肤,减少
了手术风险和疼痛感。
2.快速:无痛胃镜检查检查时间短,在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可以快速完成检查,
并且可以即时观察到检查结果。
3.安全:无痛胃镜检查使用的是柔软的内窥镜,对胃部黏膜无损伤,并且能够调节镜
头的角度,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4.准确性高:通过无痛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部的病变和病理变化,提供准确
的诊断结果,帮助医生进行治疗。
58例无痛胃镜临床应用分析
![58例无痛胃镜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ba45c610a6f524cdbf852b.png)
58例无痛胃镜临床应用分析目的探讨和分析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进行麻醉,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结果所有的患者在完全没有感觉的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都为100.0%,并且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及SpO2的变化都在安全范围内。
患者对操作的过程没有任何记忆,术中没有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现象。
并发症:出现轻微头昏的患者有5例,一次性呼吸抑制患者有1例,术后呕吐患者1例。
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采用无痛胃镜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测成功率,在无痛胃镜技术中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用量少,麻醉平稳且效果好,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快,同时对患者产生的呼吸抑制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标签:无痛胃镜;安全性;临床应用分析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时常常采用胃镜检查,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1]。
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能够直接对患者的消化道腔内病变进行观察,还可以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可以进行息肉摘除和内镜下止血以及内镜下肿瘤切除等。
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难免会给患者造成痛苦,让患者感觉非常不适,所以患者难以接受此项检查,进而导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地确诊和治疗。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测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我院对收治的患者采用无痛胃镜进行检查,取得效果显著,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此次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有58例,其中男性为38例,女性为20例;患者的年龄在21~65岁之间,平均为(41±2)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上腹饱胀15例、上腹隐痛13例、黑便9例、吞咽梗阻3例、高血压患者2例、胸骨后烧灼样痛3例、糖尿病患者3例。
1.2 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患者空腹8 h以上,同时要禁水4 h 以上。
让患者处于左侧卧位,采用鼻导管进行供给氧气。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748d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b.png)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无痛胃肠镜是一种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常见的检查手段,它通过内窥镜检查患者的胃肠道,可以发现胃肠道的病变、溃疡、息肉、出血等情况,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它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无痛胃肠镜检查主要适用于以下病症:1. 胃、十二指肠的疾病:如胃溃疡、胃息肉、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等;2. 结肠及直肠的疾病:如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结肠癌、直肠癌等;3.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如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4. 消化系统炎症、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二、无痛胃肠镜的优势1. 无痛苦:相对于传统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痛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检查体验。
2. 安全性高:由于采用全身麻醉,使得检查过程更加平稳,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检查准确性高:无痛胃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胃肠道黏膜的病变,有助于准确诊断各种胃肠道疾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早期发现疾病: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患者的胃肠道病变,从而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的风险。
1. 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痛胃肠镜的检查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检查的效果更加准确、安全。
2. 临床应用的扩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
3. 结合生物技术:未来无痛胃肠镜检查还将结合生物技术,通过检查胃肠道组织和细胞的生物标记物,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并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良好,它的优势和发展趋势也十分明显。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领域将会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安全、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手段。
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a89e1a5022aaea998f0fdb.png)
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方法分析无痛胃镜的操作及特点,重点探讨了无痛胃镜的镇静程度判断、监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术后处理及离院标准。
结果无痛胃镜检查中,患者均感舒适并能配合完成操作,无一例行气管插管,无一例死亡。
结论无痛胃镜减轻了传统胃镜置管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复诊依从性。
是服务人性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医疗需求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无痛胃镜临床应用诊治无痛胃镜是在胃镜检查时适当应用镇静麻醉剂,使病人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和治疗[1]。
它从理论的形成及运用于临床经历了20世纪60-90年代30多年的变化,现已日趋完善和成熟。
无痛胃镜使患者无需再忍受插镜所带来的咽喉不适及剧烈恶心、呕吐等痛苦及心理上的不良后果,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血流状态,减少胃穿孔及心肺并发症的出现[2]。
这对患者、操作者及疾病的诊治均有益。
1无痛胃镜的操作无痛胃镜检查术在胃镜操作上,除要求胃镜医师技术熟练外,无太特殊之处。
胃镜麻醉和镇静术的实施必须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来操作。
虽然术中使用的一些药品如咪哇安定未被列入只有麻醉医师方可使用,但非麻醉医师很难掌握此类药品的安全使用剂量。
所以无痛胃镜操作时,拥有麻醉药物处方权且使用麻醉药物更熟练的专业麻醉师的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2无痛胃镜的特点2.1安全性的特点异丙酚和咪哇安定等常用静脉麻醉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早已证明是非常安全的药物;药物起效快、消除快,在体内停留时间短,镇静时间仅维持数分钟。
大多数病人能在检查完毕1-5分钟左右清醒,即可谈笑自如。
此外,非生理状态对内镜检查有很大的影响。
无痛胃镜有助于减少因紧张、恐惧和不合作而发生的有关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胃穿孔和吸入性肺炎。
2.2舒适性的特点通过镇静麻醉,在整个胃镜诊疗过程中患者无焦虑、无痛苦,配合程度高,检查后多对胃镜检查过程不能记忆。
有个别患者甚至怀疑是否已作过检查,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的患者显著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痛胃镜诊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09T11:57:21.5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作者:虞茜露[导读] 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属于一项安全、舒适、有效的新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下去。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对无痛胃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所产生的副反应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我院接诊并应用无痛胃镜诊疗的800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相比检查之前均未明显变化,但年龄稍大患者却出现了明显的降低;无痛胃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严重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患者满意
度;结论无痛胃镜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轻微的副反应,其中一些并发症可通过规范技巧性操作来规避或减少。
总体而言,无痛胃镜诊疗在临床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无痛胃镜;应用;副反应;临床应用胃镜检查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检查,在之前传统检查过程中单纯的应用药物对患者喉部进行麻醉,导致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所以,一提到胃镜检查,很多人也总会感到恐惧和紧张。
近年来,无痛胃镜作为一项全新的检查手段逐渐应用开来。
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通过镇静麻醉剂异丙酚的使用,促使患者能够在一种睡眠状态下就可完成相应的诊疗工作,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痛胃镜技术也渐趋成熟。
在此,笔者就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本院无痛胃镜诊疗的应用的研究做以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0例实施无痛胃镜诊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324例与276例,年龄处于11~81岁,平均年龄为(53±9)岁,患者体重(67±18)Kg;其中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例,无心肌缺血症状但心电图异常者42例;无痛胃镜仅用于检查的有557例,用于治疗的有46例。
1.2 方法
首先,将胃镜实施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一些专业医疗器材(如电子胃镜、急救药品、气管插管抢救设备等)进行了术前准备;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导管鼻孔给氧;同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脉搏氧饱和度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监测和记录;在患者静脉处,以4mg/s的标准注射2mg/Kg左右的异丙酚;待确认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之后随即进行插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反应以及所需检查时间的长短适当的调整异丙酚量。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在检查前、中、后不同阶段的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自主呼吸频率等基本生命指标;同时对检查过程中患者所出现的如呛咳、恶心、呕吐等反应、胃镜具体操作时间、静脉注射药物的量和时间、患者的苏醒时间与离开时间等内容进行准确的记录;此外,待患者苏醒半小时之后,询问患者身体情况,身体是否不适,并引导其对本次胃镜检查进行评估,结果分为舒适、轻微不适、明显不适、难以忍受四个级别。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数据分析软件完成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另外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数据,对不同时刻的数据应用方差进行分析,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
具体结果如下表1 所示表1 胃镜检查中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患者在胃镜检查各个阶段,各项指标均为出现明显变化,其中脉搏氧饱和度一直处于0.96以上水平,但有少部分患者的收缩压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患者心率的降低都属于一过性的,所以未做任何处理。
2.2 不良反应
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由于异丙酚这一药物的投入使用,绝大多数的患者都处于一种比较安静和舒适的状态中,但也不可避免的仍旧出现了一小部分的不良反应;数据统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为:有1.0%的患者出现了咳嗽、2.25%的患者出现了恶心、0.38%的患者出现了呕吐、0.75%的患者出现躁动、0.25%的患者出现了其他合并症。
针对患者所出现了各类并发症情况,需要对异丙酚这一药物的供给量与速度进行重新的调整。
另外,绝大多数的患者表示检查过程中表示毫无知觉,但苏醒后也无不适,满意度高达99%。
此外,无痛胃镜检查时间一般在3~10分钟左右,平均检查时间为(3.4±1.6)分钟;检查结束之后患者的苏醒时间一般为5~8分钟,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在临床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胃镜检查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常规的胃镜检查,由于仅仅是在患者咽部麻醉的基础上进行插镜检查,导致了诸多严重副反应的发生,再加之检查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而无痛胃镜技术的应用则有效的改善了传统胃镜检查的诸多缺陷与不足。
无痛胃镜检查应用异丙酚这一麻醉药物,帮助患者能够在一种舒适睡眠的状态下即可完成相应的检查工作,确保了整个操作过程的安静与舒适,有效的减少了各类副反应的发生,缓解了患者痛苦,全面保证了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但为了更好的确保无痛胃镜检查技术的安全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重点对一下内容进行注重:(1)无痛胃镜检查应由熟悉麻醉知识与心肺复苏技术和操作熟练与具有异丙酚临床应用实践经验的内镜医师共同完成;(2)检查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基本生理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一旦发现问题能够确保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处理;(3)要严格控制给药量与速度,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的调整用药;(4)少数患者在苏醒后会存在一定的嗜睡、头晕等现象,所以在检查完成后要进行半小时的留院观察,同时要保证2小时内有专人陪同;(5)对于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严重者、严重高血压、上消化道大出血以及有麻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杜绝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同时对于一些过度肥胖和患有严重鼾症的患者要慎重选择进行此项检查。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得出结论,无痛胃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属于一项安全、舒适、有效的新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下去。
参考文献
[1] 曹湘君. 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3):52+54.
[2] 李显辉,梁杰. 306例无痛胃镜检查临床应用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4):3061-3062.
[3] 高峰,张川,阎雪燕,袁志芳,段卓洋,高辉. 无痛性内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分析[J]. 山东医药,2009,(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