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依据地球是我们生活的行星,它的内部结构复杂而神秘。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这三个圈层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它们的物理和化学特征。
我们来看地壳。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厚度约为5-70公里。
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洲际壳和海洋壳。
洲际壳主要存在于大陆之上,厚度相对较大,平均约为35公里。
而海洋壳主要存在于海洋底部,厚度相对较小,平均约为7公里。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包含着我们生活的土地、山脉、平原等地貌。
接下来是地幔。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内部最大的一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的物质主要是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是镁、铁、硅等元素的氧化物和硅酸盐。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因此物质处于高温状态,具有流动性。
地幔的上部被称为软流圈,下部则是固态的。
地幔的流动是地球构造和地震活动的重要原因,也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
最内层是地核。
地核是地球内部最深、最热的一层,厚度约为3480公里。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是地球上最密集的部分。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是液态的,温度高达4000-5000摄氏度。
内核则是固态的,温度更高,约为5000-6000摄氏度。
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地磁场对地球上的生物和大气层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地球物质的密度和成分的变化。
地壳的密度较低,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地幔的密度较高,主要由硅酸盐和氧化物组成。
地核的密度最高,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这种密度的变化导致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了解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演化、地震活动、矿产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地球,了解地球的变化和演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材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材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指地球内部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以下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材内容: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岩石组成,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0-50千米,地壳上存在着大陆板块和各种地质构造,如山脉、平原和地壳断层等。
2. 地幔:地幔是地壳之下的壳层,厚度约为2850千米,占地球体积的约84%。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镁、铁、铝等元素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
地幔具有流动性,其中存在着岩石圈和软流圈。
岩石圈有外岩石圈和内岩石圈之分,外岩石圈是地壳和地幔的部分组成,内岩石圈则处于更深的地幔部分。
3. 外核:外核是地幔之外的壳层,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2260千米。
外核温度较高,并且有高温对流。
外核的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4. 内核:内核是地球最内部的层次,为固态铁和镍的核心,直径约为约2760千米。
内核温度较高,但由于巨大的压力,仍然保持固态。
此外,地球圈层结构还包括与圈层结构相对应的地球的地震波传播情况、地球的地热和磁场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还可以包括地球圈层结构对地球现象和地质活动等的影响,以及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等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
探究二:生物圈是地球圈层构造中的一个特殊圈层,与其他圈层 相比,有些什么不同? 答案:(1)生物圈具有生命活动现象,是非常活跃、具有特殊结 构的圈层; (2)生物圈不占有独立的空间范围,渗透于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之间; (3)生物圈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4)生物圈中生物的出现,使自然界化学元素进行迁移,改造了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岩石圈是指( C ) 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 B.莫霍面以上的地壳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D.地壳和上地幔 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A、B、C三个圈层分别是( D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 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地球内部 圈层的依据
2.不连续界面
界面
深度 (km)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洋部分较薄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
地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 上地幔的顶部 (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知识点2 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成分及作用
组成成分
作用
氧 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氧化作用
干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洁 空 气
水汽、杂质多
3.生物圈 ①含义:是由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 又极其重要的圈层。 ②范围:分别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地壳上层。 ③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的圈层结构OK!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 层 大 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大气共分为哪几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电 离 层
高 层 大 气
平流层
对流层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 用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高度增,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50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层;现代飞机多在 B层
B
飞行,因为该层 天气晴;朗 12
大气平稳。
A
B层中有人类生存的天然 屏障; C层中的电离层 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
- -50 0 50 100温度(℃) 100
气温的垂直分布图
想一想:
位于非洲中部的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 “赤道上的白雪公主”,即地处热带,山顶 却终年积雪,这是什么原因?
当地震发生时,坐在轮船上的人能否 感觉到横波的到达?
地壳
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1.海拔高低与地壳厚薄的关系;
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2.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
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厚度 约33km;大洋地壳只有硅镁层,平均厚度约 6km
地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莫霍界面 33千米处(大陆 部分 )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处
波速变化
该面下,P、S波速都 明显增加
在这里,P波速忽然下 降,S波完全消失
速度(千米/秒)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
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
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地壳厚约30km,地幔厚约2840km,地核厚约3500km。
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人类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最薄的地方
• 最薄—— 是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么?(深度11034米)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地球引力波 动的测量发现:距离南美洲圭亚那 6600千米的大西洋底部,有一条从 北往南的裂缝,地壳厚度仅为1.5千 米,是地壳最薄的地方
地球最厚地方
地球最厚地方当属钦博拉索山。该山位 于南美洲厄瓜多尔中部安第斯山脉西侧, 是一座死火山,海拔约为6310米,由于距 离赤道近,顶峰距地心的厚度为6384.10千 米。而珠穆朗玛峰距地心的厚度仅为 6381.94千米,比钦博拉索山少2.151千米。 所以,从地球厚度上来说,它只好让位于 钦博拉索山了。
地核
外 核 (1)物质成分以铁镍为主 (2)温度、压力、密度均很大 。 铁镍地核学说接近熔融状态(横波不能通过)
内 核 固体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地壳 上层地幔 下层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幔 地核
内部 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 是地球内部介 从 古 登 堡 面 到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厚度
规律—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 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
(3)组成地壳的元素
地壳
(1)由各种岩石组成(花岗岩和玄武岩) (2) 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 度35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7千米,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海拔越 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3)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 (硅铝层不 连续分布)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无机物和有机物)和不同状态(固态 液态气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因为以地心为共同球心,所 以也叫同心圈层。 气 物 圈 生 地 水 地 幔 壳 地 水
地球科学概论第三章 地球的内部圈层
变化磁场:是起源于地球外部并叠加在基本磁 场上的各种短期变化磁场。它只占地磁场的很 小部分(<1%)。这种磁场主要是由太阳辐射、 太阳带电粒子流、 太阳的黑子活动等因素所引 起的。 磁异常:是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 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 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 正磁异常---负磁异常 磁异常的研究意义:找矿和揭 示地球物理数据
(四)温度
温度在地球内部的分布状况称为地温场。 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 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温度每 增加1℃所增加的深度则称为地热增温级)。
地球表层平 均地温梯度为3 ℃/100m. 莫霍面处地 温400-1000℃ ,在岩石圈底 部约为1100℃ ,在上、下地 幔界面约为 1900℃,在古 登堡面约为 3700℃,地心 处的温度约为 4300-4500℃。
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表单位面积的 热量称为地热流密度。目前全球实测的平 均地热流值为1.47×41.686mW/m2,大陆地 表热流的平均值(1.46 HFU)与海底的平均 值(1.47)基本相等。 地表热流值或地温梯度明显高于平均 值或背景值的地区称为地热异常区。 地热及地热异常的研究意义。
(五)磁场
古登堡不连续面(简称古登堡面,G面)位于地下2885 km的深处,从上往下,纵波速度由13.64km/s突然降低为 7.98km/s,横波速度由7.23 km/s向下突然消失, 且地 震波出现极明显的反射、折射现象。
低速带(或低速层)出现的深度一般介于60~250 km之间, 接近地幔的顶部,在低速带内,地震波速度不仅未随深度而 增加,反而比上层减小5%~10%左右;并且,局部地段横 波消失。该圈层称为软流圈。软流圈以上为岩石圈。
因此,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根据次一级 界面,还可以把地幔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把地核进一步划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及内地核。在上 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 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① ③
蒸 腾
①
②
乙
10.B 11.B 12.C解析:10.植物蒸腾水汽到大气中,故丁是生物圈,甲是大气圈;水资源会下渗到地下,故可知丙是岩石圈,乙是水圈,B 项正确。11.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项错误。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 下径流等环节,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形成水循环。 据此可以得出,水圈联系了四大圈层,B 项正确。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 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 项错误。岩石圈是地球内部的圈层,D 项错误。12.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C 项正确。水圈的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 且不断运动的,A 项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B 项错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包含岩石圈,D 项错误。
成5~7题。5.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 )A .① B.② C.③ D.④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A.① 与②交界处 B.②层内部C.② 与③交界处 D.③与④交界处7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 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时波速急剧上升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 处 为 ( )A. 莫霍面 B. 古登堡面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地核与外地核交界
解析:(1)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材料中所说的地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熔岩释放的能量,而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2)据上题分析可知,熔岩位于上地幔,上地幔与 地壳的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加快。该界面的地下深度陆地上 比海洋上大。答 案 : ( 1 )B (2)C
地球内部圈层简述
地球内部圈层简述地球是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两个不同的领域,地球内部从表面到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下面我们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地壳地壳是地球内部最薄的一层,是地球最外层的统称,其厚度为5-70公里,占地球体积的1%。
地壳由两部分组成:岩石地壳和水文地壳。
岩石地壳是由岩石和矿物质组成的,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中包含着稀有金属、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宝贵矿产资源。
而海洋地壳则主要由较轻的岩石和深海泥沙等构成,没有矿产资源。
水文地壳则由各种水体构成,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二、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最厚的一层,厚度达到2900公里,占地球体积的84%。
地幔分成上、中、下三层,从上到下似乎硬壳,然而实际上是介于固态与半固态之间的粘稠流体,属于地球内部的流体层。
地幔的物质组成主要是硅氧化物和镁铁质矿物。
地幔的运动和变形是地球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并且其温度和密度的变化能够影响地震活动。
三、地核地核是地球内部最内层的一个圈层,占地球体积的15%,厚度约为3480公里。
地核根据其物理性质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呈液态,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的热对流与内部磁场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内核则为固态,主要由铁和一些轻的合金元素构成。
地核以较快的速度旋转,并且其温度高达4000-6000℃,使得地球的磁场能够保持稳定。
总之,地球内部圈层是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构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演化和地球物理现象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变,地震、火山活动等诸多自然现象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地球的圈层结构
平均为17千米,大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
地幔
岩浆的发源地: 上地幔的软流层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 位置: 组成: 铁和镍
地核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 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 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 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防御措施: 躲在坚固的家俱下面,切勿逃跑。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物质组成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
氧
问题:
低层大气中各种成 分有什么作用?
其他气体(氩、 二氧化碳、臭氧 等)
阅读P26-27图文,并讨论归纳对流层、平流 层的特点。
对流层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对流现象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
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 的主要特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纵波:传播速度 快, 能通过三态物质 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横波:传播速度 慢, 我们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断地球内部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 :是地球的坚硬外壳,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
位置: 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
平流层
电离层在哪一层大气中?有什么作用?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
圈
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 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冰川水 人类实际能够利 海洋水 地 球 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 1 :海洋、河流和 问题 2 :一个体重 50 河流水 上 大气水 球淡水储量的 0.3% , 的 湖泊约占地球表面积 千克的学生,体内含 地表水 湖泊水 水 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 的 3/4 水 千克。 。 陆地水 生物水 十万分之七。 地下水
地球的内部圈层和特征
三、地球内部各圈层旳物质构成及物理状态 3. 地壳 (3)岩石
岩浆岩:岩浆冷凝后形成旳岩石称为岩浆岩,又称火 成岩。
根据形成 环境又可 分为两种 类型:喷 出岩和侵 入岩
文象花岗岩
辉石花岗岩
美国夏威夷Kilauea火山中旳熔岩
三、地球内部各圈层旳物质构成及物理状态 3. 地壳 (3)岩石
一、地球内部旳主要物理性质
3. 重力
地球吸引力与离心力旳合力就是重力,主要取决于地球 旳引力。
重力场旳强度用重力加速度来衡量,重力加速度也简称 重力。 重力随纬度升高而增长。
4. 温度
外热层:因为受太阳辐射热旳影响,温度可变旳地球表层, 平均深度约15m。 常温层:外热层旳下界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这一深度带 称常温层。 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常温层下列每向下100m所升高温 度。
解理旳等级: 据其产生旳难易
程度及完好性,一般分为五级: 1)极完全解理:矿物受力后
极易裂成薄片,解理面平整而光 滑。
2)完全解理:矿物受力后易裂成光滑旳 平面或规则旳解理块,解理面明显而平 滑,常见∥解理面旳阶梯。
3)中档解理: 矿物受力后常破裂成较小旳不很平 滑旳平面,解理面不太连续,常呈阶 梯状,且闪闪发亮,清楚可见。
三、地球内部各圈层旳物质构成及物理状态 3. 地壳 (3)岩石
(3) 岩石 天然形成旳、由固体矿物或岩屑构成旳集
合体。 ① 岩石旳矿物成份及构造、构造
不同旳岩石具有不同旳矿物成份及构造、构造 岩石旳构造:构成岩石旳矿物(或岩屑)旳
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如 等粒构造、碎屑构造等
等粒构造
矿物对光全部吸收时,矿物呈黑色 对全部波长旳色光均匀吸收,矿物呈不同程度旳灰色 基本上都不吸收则为无色或白色 选择吸收某些波长旳色光,矿物呈现吸收色光旳互补色
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石圈的定义和组成
定义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圈层,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 上)。
组成
岩石圈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包括大 陆地壳、大洋地壳、海底岩石和火山 岩等。
岩石圈的结构和构造
结构
岩石圈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包括地壳、地幔、过渡带和外核等。
构造
岩石圈的构造特征包括板块构造、断裂、褶皱和变质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地壳中的断层和裂缝是由于地壳板块 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地壳内部的应力所 形成的。
地壳隆起和凹陷
地壳的隆起和凹陷是由于地壳内部的 压力变化或地壳物质的密度差异所引 起的地形变化。
03
地幔
地幔的组成和结构
1
地幔是由硅、镁、氧等元素组成的岩石圈,位于 地球外核和地壳之间。
2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上地幔主要由橄 榄岩、榴辉岩等岩石组成,下地幔主要由超基性 岩石和硅酸盐岩石组成。
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地壳厚度
地壳的厚度在海洋和大陆之间存在差异,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5-10公 里,而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0-50公里。
地壳结构
地壳由多个岩石圈层组成,包括沉积层、火成岩层、变质岩层等,各层之间的 界面称为“不整合面”。
地壳的运动
板块运动
地壳断裂
地球表面的地壳由多个板块组成,它 们在软流层上漂移、俯冲和碰撞,导 致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
运动
岩石圈的运动包括板块运动、地震、火山活动和岩浆流动等。
演化
岩石圈的演化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
05
地核
地核的组成和结构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连
续
古登堡界面:地下
面
约2900千米处,纵
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不连续面附近波速变化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速度(千
米/秒3)3
2900
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
P21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通过物质状态(组成和密度) 可能发生了变化。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什么?
阅读课文P21第一、二、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传播特点? 3、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准确说
出什么叫做不连续面? 4、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在它们附近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5、在不连续面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幔物质是固态(P波和S波都能传 播);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体或 气体,因为在古登堡界面附近横波完 全消失,说明横波不能继续传播,而 纵波虽然波速忽然下降,但仍可以继 续向下传播。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地下(大陆部分 )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波速变化特点 该界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该界面附近,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为什么地球内部可以分成许多圈层
为什么地球内部可以分成许多圈层地球是一个充满生命的美丽蓝色星球,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自诞生以来已经过去了46亿年,其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地球内部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我们现代所了解到的地球内部五层结构。
这5层结构分别是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和史上最重要的一层愿--水。
地壳是外部最薄的一层,直接紧贴着地表;地幔是地壳下方的一层,由矿物成分更加深层的区域组成,占据了地球内部的大部分;外核是延伸到内核外部的一股深层流体,温度极高,由铁和镍构成;内核位于地球的中心,是由铁合金结构组成,包括外核中心和内核中心,是地球内部最热的地方;水则是存在于地球地幔和地壳之间的蓝色液体,由海洋和地下水构成。
C你可能好奇,地球内部为什么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圈层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释。
首先,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形成历史密切相关。
据科学家研究,地球形成于太阳诞生后不久,那时太阳周围有很多气体和尘埃云,这些物质汇集到一起形成了原始的太阳系。
之后,随着太阳系的发展,一些由氢、氧等物质构成的星际云朵不断聚合,逐渐变成了大块小行星和其他各种天体。
这里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地球最早的构成物质是一坨还在漂浮在太空中的岩石和金属等物质。
这些物质最终凝聚在一起,构成了地球。
随着地球不断旋转,物质在内部渐渐分离成不同的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球内部能量的变化,这些不同层次逐渐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了现今的五层结构。
其次,地球内部的圈层之间隔离的边界是由材料物理学的性质所决定的。
例如,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都相当极高,达到了人力难以想象的程度,这导致地球构成物质分成不同的圈层:固态壳层、流体地幔层、液态外核层和固态地核层。
这样的热力学和化学性质使得地球内部不同圈层之间的边界变得非常清晰,使得研究地球内部更加容易。
第三,分层在地球的生命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地球分成不同的圈层,各个圈层之间保持不同的化学反应,使得地球能够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让生命在地球上呈现出飞速进化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
1. 地球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特点
分类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 纵波(P) 固体、液体、气体
震 横波(S) 波
固体
较快 较慢
都随着所通 过物质的性 质而变化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33千米处(大陆部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
典例分析
【例2】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 岩,B处为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 请将字母镇入图中适当位置,并指出花岗岩和 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
岩。
(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
岩。
(4)A、B、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的是 ,理由是
。
(5)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 。
A大___理__岩___C_花__岗___岩___ B_石___灰__岩___
3、在A、B、C三大 类岩石中,可找到化 石的是_B______ 4、图中数字所表示过 程的含义是:
① _侵__蚀__、__搬__运__、_ 沉积
② _变__质__作__用_____
③ _高__温__熔__化_____
④ _冷__却__凝__固_____
知识梳理
2、岩石及其成因
类型
岩 侵入岩
浆 岩
喷出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形成作用 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特点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层理构造、化石
举例 花岗岩 流纹岩、玄武岩
石灰岩、页岩、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理岩
典例分析
【例3】读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 A___变__质__岩_____B___沉__积__岩_____ C____岩__浆__岩____D___喷__出__岩_____ 2、在A、B、C三大类岩石中各举出 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
分)
加
古登堡界 2900千米处 面
在这里,P波速度突然下降,S 波完全消失
知识梳理
1. 地球内部圈层
(3)划分: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 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 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 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有( B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与岩石的转化
1.结合岩石的特征与古生物化石考 查岩石的新老关系、地质年代与地 质作用发生的早晚;2.通过结构框 图与联系图考查岩石的转化及相关 的地质作用;3.结合自然资源的分 布与利用考查矿产的分类及常见的
矿物与岩石等
典例分析
【例1】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
b.在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总是按顺序排列的。一个未经变 动的沉积岩层,依据岩层的顺序可以确定其时代,即上新下 老。
c.岩浆经过处岩石年龄较下覆盖岩石轻
D B
(2010年南通调研)右图为“地球 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C)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地壳物质 组成和循环
考纲要求
主要考点
高考定位
地球的圈 层结构
1.掌握地震波的分类及特 点,地震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 外部各圈层的特点。
以地震灾害等热点为切入,考察内 部圈层,涉及纵波和横波的运动特
点,内部圈层的划分等。
1.地壳的组成物质;2.矿 地壳的物 物的分类及常见矿物;3. 质组成和 岩石的分类、特征、常见 物质循环 的岩石;4.地壳物质循环
知识梳理
3.地壳物质循环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沉积岩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岩浆
变 质 作 用
重融再生
变质作用
的关 箭键 头: ,岩 先浆 确只 定有 岩一 浆个 。“
出 ”
变质岩
难点突破
岩层缺失及其新老关系的问题
a.不同时代的岩层中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同时代的岩 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可以根据岩层中的 化石来恢复其顺序,从而确定地质时代。
是
。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面,其判断依据是 ;该
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
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F面是 面。
(4)C层主要由 组成,G层叫
,H层叫 。地球的岩石圈是
指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