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翻译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翻译《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表达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两小儿辩日列御寇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辩日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那么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拟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拟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注释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到。
那么: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
)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为:同“谓〞,说,认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
“知〞通“智〞聪明、智慧。
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以下为全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文章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丰满具有具有鲜明的个性。
语言叙述简洁明快、语言幽默,颇具讽刺意味。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两小儿辩日词语解释(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启示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
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部编版语文六下《两小儿辩日》注释译文赏析
部编版语文六下《两小儿辩日》注释译文赏析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作者《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
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战国初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在传扬自己的主张时,常运用大量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这样,寓言就空前繁荣起来。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
译文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注释选自《列子·汤问》,题目是编者加的。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东:向东方。
方位名词做状语。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斗:争辩,争论.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两小儿辩日》课文。
《两小儿辩日》课文。
一、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二、字词解释。
1. 东游:向东游历。
2. 辩斗:辩论,争论。
3. 故:原因,缘故。
4. 以:认为。
5. 去:距离。
6. 日中:正午。
7.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 及:到。
9.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0.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11.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
12. 决:判断。
13. 孰:谁。
14. 汝:你。
15. 知:同“智”,智慧。
三、翻译。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不能判断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四、文章主题与启示。
1. 主题。
- 这篇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探索精神。
两小儿针对太阳距离人的远近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视觉和触觉感受)提出自己的观点。
- 同时也展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即使是博学的孔子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2. 启示。
- 启示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两小儿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这种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要敢于质疑,即使是权威也不一定无所不知。
《两小儿辩日》的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的文言文翻译原因: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
《两小儿辩日》里的一个小孩说因为早晨太阳冷,中午的热所以早上太阳远中午太阳近近,另外一个说早上的太阳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太阳近,中午的太阳远,而且事实的观察的确如此,那么如何解释?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初升的太阳看上去比中午的大,是因为早晨阳光进入大气层折射角比较大,我们看到的是被放大了的太阳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很多。
[原文:看起来早晨的太阳比中午时大些是因为眼睛的错觉。
我们看白色图形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要大些。
这在物理学上叫“光渗作用”。
当太阳初升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也是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早晨比中午时大些的原因。
]总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其大小也是相同的。
事实上由于中午的太阳辐射过于强烈,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的大小是不现实的。
这可能也是造成了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午的太阳只是一个明亮的点,而日出日落的太阳是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圆形。
还有,中午比早晨时热,是不是因为中午时太阳离我们比早晨时离我们近呢?也不是。
那又是因为什么呢?中午时比早晨热,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
所以中午比早晨时热。
而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为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总热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
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每天中午较热,早晨较冷,并非太阳离我们地面有远有近之故。
在学习的时候,可能老师都会说是一样的距离,但真正的答案却有2个:相对论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以一个点为中心,在一个点做对照。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译文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译文赏析赏析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而日中远也(2)及其日中如探汤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3.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2分)参考答案1.(2分)正午(2)热水2.(2分)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3.(2分)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二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两小儿辩斗()(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及其日中如探汤()(4)孔子不能决也()(5)孰为汝多知乎()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7、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参考答案2、(1)争辩、争论(2)距离(3)热水(4)判断(5)谁通“智”3、孔子不能决也。
4、不能。
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5、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6、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7、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参考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
孔子就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看上去显得小而近的看上去显得大吗?”第二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略带寒意,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小儿辩日课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练习答案
两小儿辩日课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练习答案《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
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编著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
此文即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文题是后人所加。
此文记录的是春秋时期,两小孩与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的故事。
《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注释:1.东:东方。
2.游:游历、游学。
3.见:看见。
4.辩斗:辩论,争论.5.辩:争。
6.其:代词,他们。
7.故:缘故,原因。
8.以:认为。
9.始:刚刚,才。
10.去:离;距离。
11.日中:正午。
12.初:刚刚。
13.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4.及:到。
15.则:就。
16.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7.为:是。
18.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19.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
)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20.决:决断,判定,判断。
21.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22.孰:谁。
《两小儿辩日》译文
译文如下:
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两小儿辩日》赏析
《两小儿辩日》赏析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先过得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赏析,希望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
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即使是连孔子也无法判断。
说明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虚的教育与学习态度。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
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
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
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
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
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字、词古今生理解。
含义不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为“距离”之意,与现代常用义不同。
另外,“孰”“汝”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诸如此类的字词要让学生有所了解。
两小儿辩日 赏析
两小儿辩日赏析《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有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注释1、东游:向东游历。
2、见:看见。
3、辩斗:辩论,争论,争辩。
4、其:代词,代“两个小孩”。
5、故:缘故,原因。
6、以:认为。
7、始:刚刚,才。
8、去:离。
9、日中:正午。
10、初:刚刚。
11、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2、及:到。
13、则:就。
14、盘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5、为:说,通“谓”。
16、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17、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16 《两小儿辩日》课件(34张PPT)
品读课文
课文没有描述孔子“不能决也”时的神情,请你发 挥想象,再现孔子当时的表现。
示例:孔子沉吟良久,思过 来想过去,还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他只好两手一摊,说:“我也不 知道你们谁说的对。”
品读课文
关于课文的寓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肯定 “两小儿”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人则理解为知识无穷 无尽,即使圣贤也不可能全知全能。说说你的理解。
现象2:
早上凉, 中午热。
照射角度不同
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 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早晨 太阳斜射大地,刚开始对空 气和大地加热,所以早上感到凉快。 中午 太阳直射大地,且已经对空 气和大地加热一段时间了,所以中 午感到热。
拓展延伸
出自《列子》的成语 余音绕梁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高山流水 怡然自得 歧路亡羊
品读课文
分辨,判断。
孔子不能决也。
谁。 你。 同“智”,智慧。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同“谓”,认为。
句意: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品读课文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问他们争 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 时离人远。”
16 两小儿辩日
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 关,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它充 满了好奇。借助注释阅读课文, 了解大意,看看“两小儿”围 绕太阳展开了怎样的辩论。
人物简介
列御寇,亦称“圄(yǔ)寇”“圉(yǔ) 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 人。《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吕氏春 秋·不二》谓:“子列子贵虚。”“虚”即虚静、 无为。西汉刘向《列子序》谓“其学本于黄帝老 子”。被道家尊为前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原文全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
下面是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原文全文:
《学弈(yì)》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翻译、解析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斗先秦:列御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辩日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注释东:东方。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斗:辩论,争论.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日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
)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为:同“谓”,说,认为。
汝:你。
知:zhì,通假字。
“知”通“智”聪明、智慧。
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词类活用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通假字知:通“智”,智慧。
一词多义1 其:⑴指示代词,“那"——及其日中如探汤。
⑵第三人称代词,“他们”——问其故。
2为:⑴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⑵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古今异义⒈盘盂: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归纳一、文章简介《两小儿辩日》的作者是列子,出自《列子·汤问》。
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生动,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展现他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通过孔子的“不能决也”,反映出知识的无穷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文章结构起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
经过:两小儿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两小儿争辩的焦点:太阳在早晨和中午时距离人们的远近。
各自论据:一儿以视觉大小为依据,认为早晨太阳近而中午远;另一儿以体感温度为依据,认为早晨太阳远而中午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三、修辞手法反问句: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和“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增强语气,突出论点。
比喻: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通过形象的比喻阐述观点。
四、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通“智”,聪明)。
五、重点词语1、饮于河、渭(黄河、渭水)2、北饮大泽(大湖)3、化为邓林(桃邻)4、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5、见两小儿辩斗(争辩,争论)6、问其故(缘故,原因)7、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
去,距离)8、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
日中,正午)8、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的意思)9、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10、孔子不能决也(判断)11、两小儿笑曰:“孰为人多知乎?”(讥笑)六、词类活用“北饮大泽”中“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去北方”的意思。
“道渴而死”中“道”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的意思。
“孔子东游”中“东”是名词,在这里作壮语,“到东方”的意思。
“而日中时远也”中“远”是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离人远的”意思。
七、一词多义八、古今异义1、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
今义:走路。
)2、河、渭不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3、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孰为知多乎(古义:代词“你”。
今义:姓氏。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
《两小儿辩日》翻译赏析
。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赏析: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 / 两小儿辩斗》翻译赏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授课教师:郎仲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两小儿辩日》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孔子生平。
2.注意: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解古汉语知识。
重点词句应该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
二、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各位同学们,你们知道谁是孔子吗?
生:......
师:对,孔子呢,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
他呢,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课件展示出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孔子是不是这样的人呢?《列子》中有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小故事——《两小儿辩日》(PPT展示)
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朗读题目“两小儿辩日”
师生:——两小二辩日。
师:“辩”字中间带一个“言”字旁,意思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辩论、争辩的意思。
(可引导学生对辩进行组词)
生:辩论,争辩的意思。
师:好的~大家都很聪明。
请同学们再读题目,然后告诉我是谁在争辩什么?
生:《两小二辩日》
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太阳
……
师:好,那么就让我们走近这个故事,去看看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吧!
3.读顺课文感知大意
(1)由教师进行有感情的泛读,学生找出不懂的字词。
(要求学生查看课后注释)
学:游—游历、游学东—东方辩斗—争论、争辩
故—缘故、原因以—认为始—刚刚、才
去—距离日中—正午车盖—车篷,用来遮挡风雨
及—到则—就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为—是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
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
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淋浴时的热水)
决—决断汝:你知(智)—智慧
笑—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教师再次泛读,请学生小声自由跟读。
【教师泛读,即让学生体会如何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又在文言文如何停顿断句上起到示范作用】
(3)学生大声朗读
(4)梳理课文大意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出色,有谁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
生:两个小孩在争辩太阳大小的问题,去询问孔子。
师:A—同学们真聪明~ 那么在课文中还有不懂的句子吗?
B—大家的回答呢,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啊,怪老师忘记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句子。
好,现在谁来告诉我,有那一句不懂呢?
(5)按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梳理两个小孩的依据
生:第一个孩子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理由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生:第二个孩子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理由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很会读书,很会学习,现在我们已经弄明白了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和理由,现在请同学们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小孩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生:……
师:同学们,看来两小儿的理由都互相不能说服对方,那么富有智慧的孔子是怎么认为的呢?书上的话是——?
生:孔子不能决也。
师:听到这话两小儿开始犯了难,孔子这样的高人都不明白,我们该去找谁评理呢?于是笑着说——(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生:——孰为汝多知乎?
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也。
这简直…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从“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于宇宙的探索还不够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
”“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很了不起。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就是渊博与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识。
)
师:孩子们,你们能从客观的角度上公正的看问题,非常了不起。
那么你们说,两个小孩的笑是嘲笑吗?谁能读出这种天真?点一生读,点评,师范读,齐读。
两小儿辩日,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1、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3、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一样。
4、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5、两小儿天真活泼。
师:这一辩,真是令我们受益匪浅啊!让我们有感情的再读读这篇课文。
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