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评课录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评课记录
《24时计时法》评课记录
一、微视频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让学生怀着一种快乐且渴望的心情进入下面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同学们普遍存在着认识上模糊、应用上糊涂,以至在时间的计算问题上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针对这些问题教者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记时法。
三、借助生活经验和钟表模型自主探究交流,教师引导总结24时计时法,用游戏的方式找出两种计时法的不同,并能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通过学生的自主,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去动脑动手动口,知识的生成自然有序。
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的转换。
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两种用法)。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很多生活方面的例证,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引导者。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问题、场景等的呈现更加直观,使抽象的问题具
体化,起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的作用。
五、教学设计中,联系生活的练习较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强化。
建议多提供一些与学生联系比较紧密的事例,让学生多练习。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24时计时法评课
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是本节课的努力方向,本节课做到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
首先老师导入有趣,用猜谜语的形式开始这节课,导入时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天文馆里的节目时间表让孩子们体会到24时计时就在我们身边。
经常用老师先让学生说一说8时在干什么,由于学生对24时计时法不了解,所以有的学生说上早读,有的说在睡觉,这个时候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让学生讨论早上8时和晚上8时的关系,以此来引入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结合生活情境将这节课原本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直观的展示给同学们。
这样的引入非常的生动有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冲突,激起思维的火花。
老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教学中老师充分结合生活情境,尽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为例,引导以合作、探究、展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习轻松,课堂氛围好,力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不断强化和对比“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在使用数字、记写形式上的不同,来帮助学生完善清晰的认知结构。
直线型的“24小时轴”和圆圈形的“12小时钟面”进行组合对比,将两种记时法的内在关联诉诸于学生的直观感受,让“24时记时法”附着在记时法的大框架中。
在这节课的知识拓展环节,教师也选择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
老师不仅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的清楚简洁,而且能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24计时法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拓展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
观评记录-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
优点: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过渡自然,课堂学习效率高。
教师对本课重难点处理很到位,借助真实的情境突破本课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游刃有余。
缺点:教师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没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信心和成就感
教师对学生学习水平把握很准确。本节课中教师采用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设计的活动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使学生对语言进行感知、理解和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其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清理过关调战自我
学生练习,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练习两种计时法的理解和互化,很好的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题的内容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更多方面,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4时计时法
观评记录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观察时间段
2019年3月20日
观察对象
数学课
授课内容
三年级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
观察点
教学过程
评课分析
教学建议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由《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播出的时间引出24时计时法.
优点: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缺点:课堂导入部分设计的活动有点多,时间占用较多。
这一环节呈现出同一时刻的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为两种计时法名字的由来及两种计时法的异同比较做好铺垫,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自主尝试独立探究
学生借助钟表模型体验一天当中的24小时
一天有24小时,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有初步的感知,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一环节,利用拨钟表这种比较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了一天在钟面上转两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24时计时法。
三年级下数学评课24时计时法
三年级下数学评课24时计时法下面我就从实验小学陈老师讲的《24时计时法》谈谈自己的听课心得。
本节课传授内容是在学生学完时、分、秒的基础上传授的,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关联特殊精密。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敷衍24时计时法和平庸计时法的转换,传授内容比较抽象,但陈老师无论是对课本的理解,还是对课本的把握,传授环节的处理,传授重点难点的明白都很精准到位,各有特色,这让我感想颇多。
一、和学生交心,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讲堂在上课开始时,陈老师她没有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和学生交心,和学生拉家常,让学生明白自己,和学生做朋友,这就在无形当中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干系,同时也为学生乐于学习本堂课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西席能面对全体学生组织传授,西席的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议决本节课传授能够看出陈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无论是对课本的理解把握,还是对传授环节的处理,以及传授重难点的把握都拿捏的比较到位。
在整个的传授历程中,西席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实时地掌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动向,师生互动恰到好。
尤其值得赞赏的是西席传授的语言,密切、响亮、抑扬抑扬,宽裕极强地感染力,能够至始至终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本来,有的学生喜欢这门课便是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的,我想作为一名西席应该具备这一项的基本功。
三、本节课创设的情境能贴近生活,传授目标明确,传授布局合理,有效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上课开始时,陈老师用“同砚们喜欢看春晚吗?”“在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刻是什么时刻?”等标题来导入本节课内容。
这种情形的创设能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悉,比较简略入境,收到优良的效果。
从生活阅历入手,使学生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纪律,进步学习兴趣。
本节课中陈老师根据传授目标对课本作了很好处理,在传授历程中,陈老师都是利用实物举行直观传授,议决两个钟面点清了一天有几多个小时,让学生很明白的知道晚上的12时既是昨天的完成,也是本日的开始。
《24时计时法》评课稿范文
《24时计时法》评课稿范文一堂好的数学课,应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学生有所得的课;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课;也应该是学生快乐学习的课。
纵贯整个教学过程,无不体现了这样的课程理念。
一、能充分估计教学的起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认识24时记时法,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教者实施导入部分时,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新闻联播》音乐及时间出发,让他们说出时间(12时记时法),然后再看右上角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法(24时记时法),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记时法,从而引入新课内容。
再如:新授中讲授时间表示法的转化时,也是通过学生进行对比及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转化方法的`,教者没有更多的解释。
在重点教学时,充分设问,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最后共同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提升。
在0点与24点教学中,充分运用了时间线的作用,突破了难点,学生一看很明了。
二、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教者在新授过程中,没有更多的讲解,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是让学生提问题,合作交流,汇报总结。
如:今天的研究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对比两种记时法)提出了:(1)看到什么记时法?(2)看有什么不同?(3)你喜欢哪一种?问题源于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生间的思维进行了碰撞,这样掌握的知识才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意识。
最后,再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得出了两种记时法的名称,不同点及喜欢的记时法。
至于哪种记时法好,众说纷纭,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也很民主,生生、师生互动非常和谐、民主,最终老师进行了总结,各有千秋。
其实,在这里可说明一下,口语中经常用12时记时法,书面语中经常用24时记时法。
当下一节课进行有关时间计算时,学生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什么记时法好了。
在新授小结中,也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学生的提问很真实,很有价值。
三、能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进行有效、生动的现代教学本节课教者没有大量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有两处:一是导入部分,播放了《新闻联播》视频;二是结束部分,播放了钟面上分针与时针行走24小时的过程,并及时对应显示24小时记时法,并且配了月亮及太阳的图示,显得很生动,很有效。
24时计时法评课
《24时计时法》评课1、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大家都熟悉的春节联欢晚会新年倒计时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0时。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都充分体现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
特别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实际,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整节课从设计到操作,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主线。
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普通计时法。
进而探究“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情境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的关系,3、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本课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教学过程更加紧凑、高效。
在学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24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一天吧。
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
……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24时(一天)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作用,使同学们理清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根本联系和区别。
4、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得到升华。
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盛不衰,学习的动力源源不绝,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观课评课】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评课稿
【观课评课】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评课稿《24时计时法》评课稿“二十四小时制”是一个十分生活化的题材。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一般只介绍它是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的记时制,并把教学重点放在与“十二小时制”的比较方面,从而使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换算便达到了教学目的。
孔老师能把这样的内容上得别开生面,有情趣,有新意,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丰富的活动内容。
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充分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数学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于“24时记时法”,学生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王老师在这节充分依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课的引入部分,充分创设了听“大风车主题曲”情景,学生表达与节目表表达的不同的矛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体现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为了演示24小时整个完整的过程,老师一边用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时刻,特别是有意强调了晚上,凌晨,中午,下午等重点词语,而且课件从颜色到画面都很好的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了24时的变化。
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从零时到某时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学生在以后的表述过程中有法可依。
让学生感受下午2时就是14时,晚上8时就是20时~~~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两种计时法的互化方法,善于发现规律并加以概括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本领。
春节晚会的倒计时让学生理解了晚上12时就是24时,即使一天的结束,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所以这个时刻既可以说是晚上12时,24时也可以说是0时。
老师不仅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24时计时法的清楚简洁,而且能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24计时法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拓展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
孔老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把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是,也决不放弃课堂“平等中的首席”的责任,尊重学生的思路而又高于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引导学生发展,教师成为创造“创造精彩的人”。
24时计时法评课议课说课稿#优选、
“24时计时法”评课议课说课稿新房乡新联小学秦怡江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24时计时法》。
下面,我将从以下这几个板块来阐述我的教学理念和实施过程。
一、说教材《24时计时法》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等时间基础上教学的,为学生今后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打下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间,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24时计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同时,建立时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了解24时计时法,明确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异同。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间和进行计时法之间的互换。
四、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①、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②、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
本节课利用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激发学习欲望,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本课我将组织学生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①、实践探索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②、合作交流法。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评价
---------------------------------------------------------------最新资料推荐------------------------------------------------------《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评价《24 时计时法》课堂教学评价 1. 本课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教学难度较大,于是教师紧紧抓住, 24 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
从老师得教学目标制定上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方面来确定;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 通过学生熟悉情境,提出 24 时计时法这一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 24 时计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学的各环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认真观察来摸索探究,讨论辨析,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当老师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3 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创设了丰富的练习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巩固练习今天所学的知识。
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
老师由于比较紧张,学生的一些错误说法,也没能及时纠正。
4 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1/ 3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5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
设计能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如:让学生感受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 2 圈,一天是 24 小时。
24时记时法课堂实录及评析
《24时记时法》课堂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5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知道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熟练地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3.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能区别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能正确地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猜一猜)1、师:老师放一段片头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学生静听。
(播放“大风车”片头音乐)生: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
生:大风车师:“大风车”是什么时间播出的?生:3:50生:????师: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间播出呢?生:看节目预报。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电视节目预告。
师:看过大屏幕,你能发现哪些信息?生汇报。
师:3:50与15:30是一个时间吗?15:30表示什么?是几时?生:都是指下午3:50分。
师:下午3:50分是普通计时法,15:30是24时计时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
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1、认识24时计时法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天有多长?带着老师的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时光之旅。
教师课件播放:转动的钟面。
师:第一圈从几时开始?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生:从晚上12时开始,正在睡觉。
(同时课件播出睡觉图片)时针不停地转动。
(随着钟面的变化,同时演示夜色月亮星星逐步边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教师不断地追问学生: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师:12时再往下数是几时?生:下午1时。
生:13时。
师:进入第二圈的旅行。
13时……24时。
课件显示:把数字13……24写到钟表的外面。
师:回到夜里12时。
1天之旅的结束就是第2天的开始。
今天的24时就是明天的0时→习惯叫做0时。
2、师:通过你的观察,你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和联系?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生展开讨论。
师:你发现有哪些不同了吗?提名学生回答。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记时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记时法》教学实录与评析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记时法》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斟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索中认识、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具准备以互动式电子白板为主媒体。
教师:ppt教学软件一套,若干视频、flash动画、时间卡片;学生:时间头饰、时间卡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是几月几日什么时间开幕的?生1:8月8日晚上8时。
生2:8月8日20时。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
【视频:奥运会开幕式】师:请看,这上面记录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时间是什么时间?生:8月8日20:00。
【师用白板笔描出20:00】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20时是什么时间?生:20时是晚上8时。
2.揭题。
师:是的,晚上8时也可以用20时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24时记时法”。
【板书:24时记时法】师:究竟什么是24时记时法?它和我们平常的记时方法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讨论好吗?【评析:用奥运会开幕的时间导入“什么是24时记时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角色,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因为这“20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时间观念】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课件呈现8月9日奥运会部分赛程表】8:34 女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10:00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11:40男子公路自行车决赛15:00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18:15女子柔道48公斤级决赛20:00女子佩剑铜牌、金牌决赛。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点评24小时计时法一、创设情境师: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老师放一段片头音乐,请同砚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
(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生1:“新闻联播”;生2:“新闻30分”;生3:“新闻30分”是中午播出的,不是“新闻30分”,是“新闻联播”。
师:“新闻联播”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生1:“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是晚上7点。
生2:“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是晚上7时。
师:(板书:晚上7∶00)同砚们都以为是这个时刻,电视画面上是写着“晚上7∶00”吗?我们一起来看电视。
(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视频)生1:不是晚上7点,是19点。
生2:19点便是晚上7点。
师:(板书:19∶00)19点,这是一种什么记时法,它跟我们说的晚上7点有什么不同?本日我们一起来研究“记时法”。
师:这是电视节目预报,你最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请说给小组同砚听。
师:(板书电视节目预报的时刻)谁愿意把对应时刻写到黑板上来?8∶50 9∶30 14∶00 16∶40 19∶00 2 2∶00上午8∶50 上午9∶30 下午2∶00 下午4∶40 晚上7∶00 夜里1 0∶00〔精密关联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的根源在于平庸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阅历的总结与升华,每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课本内容产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阅历。
〕二、探索新知师:现在黑板上出现了两种记时法。
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分别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你更喜欢哪种记时法?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同砚们。
并请大众把研究的终于填在劳动纸上。
[发起的一组标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同时也很利于学生建构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让学生给两种记时法起个名字并比较这两种记时法,表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宽裕本性的历程。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教案与反思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教案与反思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24时计时法,把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一般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通过时刻;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运算通过的时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把握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刻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适应。
教学重点: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运算通过的时刻。
教学难点:运算通过的时刻。
教具预备: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明白他们是谁吗?你喜爱他们吗?(课件出示哆啦A 梦小叮当及其伙伴的图片)你明白吗,大雄听说中国是一个专门漂亮的地点,因此专门想来中国游玩。
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中国玩。
事实上,小叮当也专门想来玩,但他担忧大雄那爱惹苦恼、没时刻观念的毛病,因此他想先考考大雄。
聪慧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同意小叮当的考查?生:敢。
2、师:你能依照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课件展现图片)①小学生升国旗(钟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生1:时刻是8点;生2:时刻应该是上午8点。
(师板书)师: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什么缘故?生:上午8点,因为假如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
②小朋友吃午饭(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生:中午12点。
(师板书)③小朋友晚上睡觉(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晚上8点。
(师板书)师小结:像这种采纳012时来计时,同时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刻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平常表示时刻时所经常采纳的,因此叫做一般计时法。
师:大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中国。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4时计时法评课稿[5篇范文]
24时计时法评课稿[5篇范文]第一篇:24时计时法评课稿24时计时法评课稿在林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不再退缩,而是主动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思维;不再从众,有了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疑惑,提出自己的问题。
数学课不是知识的灌输与模仿练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成了“精彩”的主体。
林老师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把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质疑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是,也决不放弃课堂“平等中的首席”的责任,尊重学生的思路而又高于学生的思路,不断地引导学生发展,教师成为创造“创造精彩的人”。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造“精彩”。
课堂的“精彩”是师生心灵与心灵、智慧与智慧碰撞的“火花”。
林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民环境,让学生感到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才会有这样的创造。
如:让学生来定这节课的研究内容,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找准起点,让学生能够创造“精彩”。
林老师不断寻找顺应学生思维而又高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课始,以猜电视节目为材料,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学生是带着知识、经验来探究的,课中,林老师还用一条直线把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也为认识钟面的分界点奠定基础。
(3)激发情趣,让学生乐于创造“精彩”。
林老师上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让课堂变得灵动,富有情趣,如:给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取名字、当回小小推普员等,整堂课都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学生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4)开放教学,让学生易于创造“精彩”。
林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注意避免教师的权威者的角色影响,设计的问题多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发展性。
如: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你喜欢哪一种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应该怎样转化等等,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
《24时计时法》评课稿
《24时计时法》评课稿《24时计时法》评课稿《24时计时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
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陈玲老师设计的教学非常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丰富了情感体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孟老师的这节课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由于“普通计时法”的概念在之前的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提出来,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小学生一天中的3个生活片断,用多媒体一一展示,让学生通过钟面上的时间说出小朋友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先唤起学生对普通计时法的回忆,然后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告的录音,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还会用到另一种计时方法,即24时计时法。
与生活的联系及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初步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换有了很好的掌握。
对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讲“一日=24时”时,孟老师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谈谈“你认为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后,让学生通过“春晚倒计时”的视频明白了一天的起始时刻。
这样用生活中的实例教学生比老师单纯的讲解要生动的多,同时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
在这节课的知识拓展环节,教师也选择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火车票上的时间,商店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
孟老师的课堂让知识充满了活力,把教学还原成儿童的生命活动,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段快乐的智性时光。
《24时计时法》评课
《24时计时法》评课《24时计时法》评课《24时计时法》的教学重点是: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难点是: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刘老师这节课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24时计时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因此刘老师在课堂设计时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并且以小组交流的形式主动构建知识此体系,使其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本节课思路清晰,层次紧凑,板书合理,有针对性。
下面我从教学重难点把握上来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1、巧妙地设疑,彰显重点在课开始时,老师先让学生认时刻,再接着说一说这一时刻(3时)同学们在干什么,由于学生对24时计时法不了解,所以大多会说成下午3时的情境,而有一个同学说在睡觉,老师的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那个人家在学校里,你怎么在睡觉?”这样就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出24时计时法。
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
2、对比比较,突破难点利用“时间尺”来理解24时计时法。
“看来这新的时刻是时针走玩一圈后,不是重新排而是接着数得到的。
”引出了24时计时法。
紧接着排列时间词,用时间词来表示普通计时法。
接着让学生用一天中的时刻(选择一种时间尺来说),感受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区别。
齐读用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再对应着读再次感受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区别。
在教学实施中,刘老师也很注重引导,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独立去发现知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样,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有合作讨论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同时及时的设问“为什么中午之前时间一样,中午之后时间不一样”,让学生更好的加以区分。
三次区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至于哪种记时法好,众说纷纭,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堂也很民主,生生、师生互动非常和谐、民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时计时法》评课
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同学们普遍存在着认识上模糊、应用上糊涂,以至在时间的计算问题上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针对这些问题刘兵老师能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记时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的转换。
两种计时的方法在说法上虽然不同,但是归结起来就是同一个钟面的两种读法(两种用法)。
无论哪一种用法,可都离不开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
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是社会上传统的用时方法,它和24时计时法相比较,无非是重复读一次那12个数字,结果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3时,……两个12时。
例如:钟面上的1时,当天的午夜有一个1时,它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到了中午仍有个1时等。
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的那12个数字,但和12时计时法的读时方法不同。
也就是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不重复读,而是出现连续的读用方法。
例如:从午夜的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那么1时后面的2时就续读作14时……,读到午夜的12时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它正好是一整天的24时。
教学中周老师向学生提供了很多生活方面的例证,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刘兵老师很有激情的,能够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技术
的优势,使问题、场景等的呈现更加直观,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起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的作用。
不足之处就是老师板书时,时针走第二圈是从中午12点开始而不是从下午1点开始,还有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化动笔写的少。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