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定)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编排中,此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间换算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旨在提高学生对时间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换算、时间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主要是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卫星运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数学教案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数学教案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數學教案設計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数学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和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包括开普勒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能够应用这些定律解决有关卫星运行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展示一些关于卫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卫星是如何在太空中运行的。

2. 新知讲解:然后,我会详细解释开普勒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定律。

3. 实践操作:接下来,我会给学生一些关于卫星运行的问题,让他们尝试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 小组讨论: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我会组织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解题策略。

5. 总结反馈: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五、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终结性评价则是在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以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上就是我对《卫星运行时间》这节课的说课稿和数学教案设计,谢谢大家的聆听!。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卫星运行时间》。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椭圆轨道运动的基本规律;3.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卫星运行时间的相关问题;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对航天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首先,我们将介绍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

卫星运行时间是指卫星绕地球一圈所需的时间,也称为轨道周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将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时间是24小时,而低地球轨道卫星的运行时间则较短,仅为几分钟。

2.椭圆轨道运动的基本规律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椭圆轨道运动的基本规律。

卫星在绕地球运动时,其轨道是椭圆形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规律,我们将通过动画演示椭圆轨道的运动过程,并讲解椭圆的参数方程和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位置和速度变化规律。

3.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椭圆的参数方程来计算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得出卫星运行时间。

我们将详细讲解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卫星运行时间的公式。

4.练习与巩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我们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优化卫星轨道以提高通信质量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通过实例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2.通过动画演示椭圆轨道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3.通过讲解椭圆的参数方程和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位置和速度变化规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椭圆轨道运动的基本规律;4.通过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卫星运行时间的公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5.通过设计练习题和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圆周运动的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天体物理学和航天技术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弧长和扇形面积等知识,但对于卫星运行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卫星运行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掌握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卫星运行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掌握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卫星运行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卫星运行时间。

2.讲授新课:讲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卫星运行的原理。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对卫星运行原理的理解。

4.解决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巩固知识: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卫星运行时间》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卫星运行时间》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卫星运行时间》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的一节重要课程——《卫星运行时间》。

这节课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影响因素,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描述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这节课也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卫星模型和相关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卫星运行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互动问答: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教学流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卫星运行时间的影响因素。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卫星运行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解决方案。

5. 互动问答: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6.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描述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影响因素和航天科技的基本原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方法:1.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卫星运行时间》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卫星运行时间》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卫星运行时间》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的一节重要课程——《卫星运行时间》。

这节课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如何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包括:1. 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2. 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科学精神;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卫星运行时间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2.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3. 互动问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通过回答问题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过程和相关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卫星运行时间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2. 知识讲解: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相关应用;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卫星运行时间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5. 互动问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通过回答问题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1. 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措施:1.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2.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问答,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3. 提供实际数据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科学精神。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圆周率的概念,以及运用圆周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圆周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对周长和面积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圆周率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率的概念,以及运用圆周率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概念,掌握圆周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周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概念,掌握圆周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周率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和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圆周率的概念,以及运用圆周率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圆周率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圆周率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圆周率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圆周率的计算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圆周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周率的概念和运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一、引入卫星是指被地球的引力吸引并处于轨道运行的天体,它的运行时间是指卫星从一个特定点返回到同一点所需的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涉及到很多天文学知识和计算方法,本文将从计算卫星运行周期开始,逐步介绍卫星运行时间的相关概念与计算方法。

二、卫星运行周期的计算卫星的运行周期是指卫星完成一次周回运动所需的时间。

卫星的运行周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T = 2π * √(a^3 / G * M)其中,T表示卫星的运行周期,π是圆周率,a是卫星轨道的半长轴,G是引力常数,M是地球的质量。

三、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是指卫星从一个特定点返回到同一点所需的时间。

与运行周期相比,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1. 平均角速度计算卫星的平均角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ω = 2π / T其中,ω表示卫星的平均角速度,T表示卫星的运行周期。

2. 角位置的计算在计算卫星运行时间之前,需要先计算卫星在给定时间内的角位置。

θ = θ0 + ω * t其中,θ表示角位置,θ0表示初始角位置,ω表示角速度,t表示给定的时间。

3.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卫星从一个特定点返回到同一点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t = (2π - θ0) / ω其中,t表示卫星运行时间,θ0表示初始角位置,ω表示角速度。

四、案例分析假设某颗卫星的运行周期为90分钟,初始角位置为0,现在需要计算卫星从初始点返回到同一点所需的时间。

首先,根据卫星的运行周期,可以计算出卫星的平均角速度:T = 90 * 60 = 5400秒ω = 2π / 5400 ≈ 0.00116弧度/秒然后,可以使用角速度公式计算卫星在给定时间内的角位置。

假设给定时间t为30分钟(1800秒),即半个运行周期:θ = 0 + 0.00116 * 1800 ≈ 2.088弧度最后,可以使用卫星运行时间公式计算卫星从初始点返回到同一点所需的时间:t = (2π - 0) / 0.00116 ≈ 5410秒因此,卫星从初始点返回到同一点所需的时间为5410秒。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探索未知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与地球自转时间、卫星轨道周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卫星运行轨道图,并提问“你们知道卫星是如何运行的吗?”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兴趣。

2. 新知讲解(15分钟)a. 介绍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定义,与地球自转时间的关系。

b. 通过实际案例解释卫星轨道周期与卫星运行时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卫星在地球上空运行的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的联系。

3. 计算卫星运行时间(30分钟)a. 向学生提供一个卫星轨道的高度和地球自转周期的数据,并指导学生按照公式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b.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不同卫星运行时间的例子。

4. 拓展应用(20分钟)a.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卫星轨道数据,并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卫星运行时间与不同因素的关系。

b. 提醒学生注意合理估计数据的重要性,并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估计的数据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5. 总结和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醒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互相总结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训练与作业布置在课堂上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订正,检验学生对卫星运行时间计算的掌握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解决方法3: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 什么?着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这一难点。 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查、辅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 们掌握笔算方法。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运算结果。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 奇心和探索愿望,有一定的视察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因此掌握必要的 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的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 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用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并指点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 法。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 114×7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94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卫星运行时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卫星的运行时间;2.能够运用时间单位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来理解时间单位的使用;2.能够针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

二、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工具:计时器、课件、白板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课件展示卫星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卫星是做什么用的?卫星是如何在太空中运行的?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对卫星的初步认识,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授2.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通过课件,展示卫星的运行轨迹、周期等相关信息,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卫星运行了多久才能完成一次任务呢?卫星的运行时间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并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单位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星运行时间。

2.2 时间单位的使用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时间单位的大小关系,并且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

通过设计多种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时间单位进行具体计算。

3. 课堂练习通过多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4. 总结反思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通过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醒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四、教学注意事项1.讲解时应注意语言生动、形象。

2.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思考性习题和实际问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衡量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通过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单位的使用。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是《卫星运行时间》,是课前说课,属于“数与代数”。

课前思考:“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必须提质增效。

如何找准学生的切入点,知识的对接点、关键点、落脚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感悟思想?基于这样的课前思考,下面我将从“说研究和说教学”两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研究(一)说联系教材编写线性前进、螺旋上升卫星运行时间就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为起点;另一方面,它将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具体编排的结构如下: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第一课时“乘数中没有0”的乘法。

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获得四基,增强四能。

(二)说目标根据以上对知识结构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4个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经历三位数乘两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数学思考:学会估算思考方法,运用类比迁移探索三位乘两位的计算方法。

(3)问题解决:解决有关三位乘两位的数学问题。

(4)情感态度:在与他人交流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三)说学情共性学情:四年级学生思维从具体转向抽象阶段,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和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个性学情:我班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较好,但是小组合作交流缺乏组织性,所以我会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小组活动,运用《课堂评价表》促进他们的生生互动,使课堂探究逐渐变得高效。

知识起点:本课的知识起点是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我进行了课前前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下,正确率基本达到85%。

(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明确竖式每一步的含义一、说教学(一)说教材1.教材版本对比关于本节课内容,我对比了3个不同版本的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9篇)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9篇)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精选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篇1一、说课标:《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

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二、说教材《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

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

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估算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卫星运行时间 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 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节。

本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创设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小组内比较各种算法的差异,相互验证,帮助学生进行有序地思考,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笔算的步骤,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学习本课三位数与两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发现一般性的计算方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依据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情感目标: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本着在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

难点:能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为了完成目标,我不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具,在教法和学法的设计上我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五、说教学方法教法: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自主总结的方法。

学法:在学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怎样才能把教法和学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下面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吗? (课件出示)列竖式计算: 54×12= 27×49=指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一、教学目标1.了解卫星与地球之间的关系;2.掌握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3.学习如何应用卫星运行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2.教学难点:应用卫星运行时间。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学内容1.卫星与地球之间的关系;2.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3.应用卫星运行时间。

2.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卫星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卫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讲解卫星运行时间教师对卫星的运行时间进行详细的讲解,比如:卫星绕着地球转一圈需要多少时间呢?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一颗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叫做卫星的周期。

我们可以根据卫星周期来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及图示,具体介绍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第三步:练习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给学生小组讨论一道关于卫星周期的练习题目,进一步深入学生对于卫星周期的认识,并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题目:一颗卫星的周期是1小时40分钟,那么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多少时间?第四步:应用卫星运行时间将卫星运行时间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介绍一些卫星运行时间的应用场景,比如:•卫星通讯:根据卫星的运行时间,可以预测通讯卫星在何时经过某个区域,从而为人们的通讯提供便利;•天气预报:利用气象卫星获取地球上的气象信息,再根据卫星的运行时间进行数据解析,及时给出更精确的天气预报;•GPS导航:利用卫星的运行时间和信号强度,帮助人们在导航时确定位置和路径。

第五步:巩固新知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掌握的知识。

练习题:1.一颗卫星的周期是1小时20分钟,那么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多少时间?2.如果一颗GPS卫星距地球7000公里,绕地球转一圈需要1小时10分钟,那么该卫星的速度是多少?3.利用卫星运行时间,解释为什么在夜间,月亮升起和落下的时间都比太阳要晚?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以及如何应用卫星运行时间。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1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日历和时间相关的知识,并初步了解了钟表和24小时式时间的概念。

本节课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卫星运行和时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卫星运行所需要的时间单位;2.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3.理解计算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计算卫星运行时间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时钟和24小时式时间概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2.理解计算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理解卫星运行和时间的关系;2.运用时钟和24小时式时间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师生相互问候;2.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了解时间的?”;3.引导学生思考、对话,设计引导问题。

学习(35分钟)1.讲解:通过PPT展示卫星运行图像,解释卫星运行的概念;2.实践:设计练习,计算卫星从地球运行到太阳之间所需的时间;3.讨论:根据练习结果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卫星运行时间的应用;4.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设计小结问题。

课堂练习(15分钟)1.将一些实际问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设计时间计算方法;2.学生自己在纸上完成时间计算,老师现场提问、指导。

作业布置(5分钟)设计小组作业,要求每个小组自己去寻找一个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计算。

并在下节课上, 每组派代表说明计算思路以及答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卫星运行时间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如何利用时钟和24小时式时间概念来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引导学生思考,了解计算卫星运行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数学教案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数学教案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他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2. 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有关人造卫星的视频或者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卫星是如何运行的吗?我们又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呢?”以此引入新课。

2. 新知学习:(1)讲解卫星运行的基本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图表、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引力和卫星运动的关系。

(2)介绍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解释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就是它的周期;其次,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卫星的周期。

3. 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例如:“如果一颗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那么它运行一周需要多长时间?”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总结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以便于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意义,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以及如何计算时间。

教材通过卫星运行的时间来引出时间的计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时间的计算方法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学会计算时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学会计算时间。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时间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卫星运行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3.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经过的时间、推算未来的时间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时间计算: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经过的时间、推算未来的时间等。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定)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定)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定)XXX《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XXXXXX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XXX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这是在学生研究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研究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教材创设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重点是让学生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办法,能精确计算,并乐于与火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气,进步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方针,我确定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办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预算。

1教学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研究中。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索为主线。

按照自主探究-交流-归纳这样的思路,采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用观察、比较、演示等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性和主动性。

并且通过“争当航天小勇士、我是计算小能手、我是航天小博士”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及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和计算惯。

四、教学过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我首先课件出示卫星运行图,简单介绍卫星,从发现的信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灵武市第四小学戈荣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教材创设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重点是让学生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索为主线。

按照自主探究-交流-归纳这样的思路,采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用观察、比较、演示等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

并且通过“争当航天小勇士、我是计算小能手、我是航天小博士”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及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和计算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我首先课件出示卫星运行图,简单介绍卫星,从发现的信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并且直接切入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探究新知作准备。

)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分三个步骤进行)(20分钟)
第一步:结合情境进行估算
让学生估计出114x21积的范围?(2200---2400),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预见计算结果的数值范围,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第二步: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我让孩子自己介绍,教师适时点拨,理解算法。

对于表格计算方法,这种算法虽然接触过,但学生根本不会主动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直观体现了乘法分配律和位值制的思想,所以结合课件演示来理解算理。

第三步:对照比较,总结方法。

在此基础上优化算法,我把重点放在沟通算法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反思,最终选择并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算法上。

教师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辨别,让学生在充分反思的过程中发现竖式的算理来自于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中,逐步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第三环节:拓展应用,巩固新知(18分钟)
这一环节,我以闯关的形式进行,设计了三种类型的习题。

第一关:基础练习,我是计算小能手
出示三道典型算式54×312 408×25 47×210。

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再计算,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搜集错例,并指明错误学生板演。

这道题做完后,让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这样的形成性练习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作为生成性资源,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这样更有指向性,也提高了运算能力。

第二关:火眼金睛辩对错练一练第二题:(森林医生)
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再改正,当堂解决共性问题。

意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关:我是航天小博士(课件出示)这是一道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飞行时间的解决问题的练习,意在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东方红一号卫星每秒飞行778米
(1)15秒飞行多少米?(2)1分钟飞行多少米?
练习题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深化了新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环节:学习评价,总结(2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意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全面
总结,体验学习成功感。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利于今后成长。

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是一好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强化直观形象,加深理解记忆。

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说明,说的不到的地方,请各位评委给我指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