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
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绿色经济是指通过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四个方面。
首先,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经济的核心理念,强调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为子孙后代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其次,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表现为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体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经济结构的低碳转型。
再次,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展现在循环经济方面。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的经济模式。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将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新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产品的再制造和再生产,减少新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最后,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还表现为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是指对自然资源的损害进行补偿和修复,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和保护,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生态补偿包括水源保护补偿、森林保护补偿、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等,通过补偿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总之,绿色经济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
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途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了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技术和创新的研发应用,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它们有相同的理念,内容有交叉,极易产生混淆,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一、来源及含义(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
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
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与联系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性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
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
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引言: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
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1.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辨析
核 心 的含 义 是 效 率 和 效 益 ,若 没 有 效 率 和 效 益 支 撑 , 是不 可 持续 或 不 可 良性 循 环 的 。第 二 , “ 色 ” “ 绿 、 循 环” “ 、 低碳 ” ,并 不 能 自然 地 带来 “ 济 ” 经 .困此 在 推 广 和 使 用 时 不 能 忽 视 “ 本 ” 这 一 经 济 学 核 心 概 念 成 任 何一 种 经 济 的效 益 必 须 与投 入 成 本相 比 较 有 时单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辨析
保 护 环 境 而 产 生 经 济 效 益 、社 会 效 益 和 环 境 效
益 的 经 济 形 态 或 发 展 模
式 。其 基 本 特 征 是 低 消 耗 、低 排 放 、低 污 染 、 高 效 率 、高 循 环 、高 碳 汇 ,特 别 强 调 人 与 自然 以 及 经 济 与 环 境 的 良 性
纯 从效 益来 看 很 诱 人 ,但有 可 能 成 本 更 巨 大 ,在 技术 没有 重 大 突破 的情 况 下 难 以推 广 。第 三 ,在 经 济 学 上 , 资 源节 约 和保 护 环 境 大 多 属 于 “ 部性 ” 领域 或 “ 外 公 共产 品” ,私 人 收益 或 成 本与 社 会 收益 或 成本 是 不 对称 的 , “ 好事”不一定有相应的回报 , “ 做 做坏 事 ”不
一
模 式 。其 基 本 特 征 是 低
消耗 、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用 、再 循环 、 高 效 率 。特 别 强 调 资 源 的循 环 和综 合 利 用 。 低碳 经 济 fo a— Lw C r
b nE o o ) o c nmy :是 指 因 降
低 二 氧 化 碳 等 污 染 物 排 放 而 产 生 经 济 效 益 、社 会 效 益 和环 境 效 益 的 经 济 形 态 或 发 展 模 式 。其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引言在当前全球资源有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经济模式的提出和发展,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进行介绍和比较。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点的经济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从资源生产到消费再到资源回收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强调经济系统的闭合循环,包括材料的再利用、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再利用等。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环境为核心思想的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它涉及到清洁能源的使用、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等,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的平衡。
绿色经济还注重经济活动的生态效应,即通过经济活动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将经济和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生态经济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建立在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生态经济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
它强调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以低碳排放为核心理念的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主要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问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它涉及到替代高碳能源的使用,提倡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促进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优化。
比较分析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在理念和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循环经济注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绿色经济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
生态经济注重经济与生态系统的结合,强调经济与环境质量的平衡。
低碳经济注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绿色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意义绿色低碳经济,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主要包括绿色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原则1. 能源替代和可再生2. 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3. 减排和减废4. 依法治理和全社会参与三、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2.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3. 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4.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1. 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绿色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实现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利用。
2. 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是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体系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产品的生产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只有建立健全的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及绿色经济的定义归纳比较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及绿色经济的定义归纳比较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3R”原则(资源减量化、产品再利用、废物再循环)为中心,以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超越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循环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物质流动的多重循环性;2)循环经济的开放性;3)循环经济系统的稳定性;4)清洁生产模式;5)科学技术的先导性;6)生态、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性;7)公众的参与性。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及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概括来说,低碳经济就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模式。
绿色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和谐统一。
碳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综述
碳金融和绿色经济开展综述1绿色经济和碳金融的根本概念绿色经济是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型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等绿色活动的统称,涵盖了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开展模式,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征,是一种绿色安康的经济形态。
碳金融是由碳排放交易引发的,通过设计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效劳等方式,到达限制温室气体减排目的,进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既包括对碳排放权及相关衍生产品的买卖交易、投资或投机活动,也包括开展低碳能源工程的投融资活动以及相关的担保、咨询效劳等相关活动。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2.1关于绿色经济。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稀缺,一些和生态环境相关的产业利润逐步降低甚至会有亏损,进而引发失业和社会矛盾加剧等现象。
基于此背景下,学者们纷纷倡导开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联合国开发方案署(2008)提倡,我们要把经济可持续开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两者相互关联,是一个整体,不能被割裂。
并进一步,在联合国可持续开展大会上(2010)提出绿色经济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开展,而且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全面开展。
这些研究结果成功地引起了公众对绿色经济的关注,很多学者开场探究影响绿色经济开展的因素。
Soytas,Ugur和R.Sari(2007)认为制约绿色经济开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多,为了验证研究结论,他采用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并科学地构建了可以衡量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以及绿色经济的指标,得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正相关,而这两者均和绿色经济开展负相关的结论。
RaulGou-vea,SulKasicieh和M.J.R.Mon-toya(2013)那么提出了影响绿色经济开展的整个外部环境因素,分别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各个行业的分布格局、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绿色能源的可持续性等因素。
在得出影响绿色经济开展的因素后,学者便开场寻找解决方法,探索能够推动绿色经济开展的途径。
生态、绿色、低碳、循环概念之间的辨析
一、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一)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1)解决的主要问题,焦点不同。
生态经济主要解决由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求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按照生态发展规律去构建经济发展体系,发展环保性产业,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则是考虑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食物链的法则,构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体系,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经济则是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障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公平、和谐,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实施绿色发展。
(2)价值取向不同。
生态经济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控制污染,倡导发展环境友好产业,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环境与生态重建保护体系;循环经济则倡导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让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零排放;低碳经济则是要求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多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绿色经济则是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让人类与自然实现共同发展。
(3)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不同。
生态经济侧重于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经合起来,以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构建经济发展体系,以期实现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态发展体系的共振;循环经济侧重于利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运用生态物质循环的基础理论(食物链理论)来指导建立闭合循环的产业生态食物链,构建资源在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利用的闭合系统;低碳经济侧重于将能源经济学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能源利用结构调整,着重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绿色经济侧重于将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4)本质内涵表述相同。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内涵表达,都倡导发展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提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来源及含义1.1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
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
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
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
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
浅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浅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一、引言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消耗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环境与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及低碳经济等一系列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证明,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也必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5个方面对这些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讨,以及列举5个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二、循环经济1. 循环经济概述循环经济,又称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是一种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的,通过合理设计和管理生产过程,使已经使用的物质成为再生资源,不断进行再生利用和再利用的经济方式。
2. 循环经济的实践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国内企业在以废钢为原料的生产线上,废铁的利用率可达到95%以上;废铜利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
此外,新疆盆地油田对污水进行处理,开发循环水的使用,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3. 循环经济的瓶颈循环经济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瓶颈。
例如,废弃物的质量标准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再生资源的市场存在着价格过低现象,企业的再生利润较低,这让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三、绿色经济1. 绿色经济的定义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为中心的经济模式,以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需求为根本目的,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2. 绿色经济的实践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内蒙古自治区,当地政府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通过引进绿色金融机构,加强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此外,近年来北京市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绿色+”行动,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例如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北京能源变革等。
3. 绿色经济的瓶颈虽然绿色经济在日趋成熟,但是其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例如:一些地方性政策实施不到位导致了绿色企业较少;绿色家电等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与推广。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首要范畴,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这一科学论述,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两型社会”等发展目标日益清晰。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这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
根据这个新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自觉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基础性位置,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范畴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中国经贸导刊■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王毅苏利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党中 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生态文明建 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 路。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 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 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 激励各地加快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 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发展,但也带来了经济危机频发、贫富差距拉大、生态 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
尽管一些研究 给出诸如“停止增长”的解决方法,如美国学者鲍丁的 “宇宙飞船经济学”、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提出的 “零增长”对策、赫尔曼•戴利的“稳态经济”等,但在 实践层面,发展产生的问题最终仍需在发展中解决,关 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西方,国际组织、政府和 学界相继提出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 碳经济、包容性增长等概念和转型方向,并用于指导实 践。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难言成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的经济体系,这是我国立足于基本国情、结合国际趋 势、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 要的战略意义。
从自身情况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自1992年参加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适合自 身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九五计划”把可持续 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相继提 出一系列发展理念,如“新型工业化”(2002 )、“循环经 济”(2003)、“两型社会”(2005)、“低碳发展”(2009)等。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实践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实践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是指在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的前提下,将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费和再生置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将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的效率、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和控制碳排放,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改变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低碳经济的实践主要通过采取节能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强环境管理和改善污染治理等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降低碳足迹。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加强技术创新和转移,通过引入和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和高效能源技术,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将经济系统转变为一个封闭循环系统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目标是通过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的实践主要包括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促进废物的资源化、推动产品的再制造和循环利用等措施。
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被视为资源的再生材料,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再加工,可以再次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实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法规方面要加强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采取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方式发展,提供财政和税收等激励措施,并建立监管和评估体系,确保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企业在生产和管理方面要转变思维方式,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和转移,采用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推动生产过程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
社会各界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实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能源领域,许多国家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投入力度,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一、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一)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概念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矛盾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循环经济理念,或者说是对处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矛盾的相关实践和思想的总结、提炼和范式化。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面临着“两大变革”,那就是“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前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是以“实践”和“物质交换”来解释的。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将其加工成人们消费的产品,也包括产品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
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本质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切矛盾,都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显现、发展、解决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除了恩格斯给人类敲响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的环境警钟之外,马克思还指出“关于生产条件节约的另一大类,情况也是如此。
我们所指的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 的循环中。
”“原料的日益昂贵,自然成为废物利用的刺激。
” “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
”所以,尽管马恩时代资源环境问题没有显化为突出问题,但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本质关系的角度,马克思已对物质循环型的生产实践做了较深刻的分析。
马克思时代之后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是系统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和经济活动中循环利用问题的科学,这已广为人知。
到20 世纪资源环境问题爆发之后,很多科学家开始重新研究物质循环型的经济增长问题。
1966 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到宇宙飞船的启发,并认为人类必须不断重复利用其有限的资源,保持内部良好的环境,人类才可能延长这个系统的运转寿命,并在其中生存下去。
由此,鲍尔丁主张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以替代过去单程式的经济(诸大建,2002;齐建国等,2004) 。
20 世纪以来,关于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的论述是浩瀚的,引发了循环经济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在对大量观点和研究成果继承和批判分析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奈尔斯在20 世纪90 年代主张,资源廉价而劳动力稀缺的“牧童经济”是一种过去的事物,我们必须快速转向资源被重复使用的“飞船经济”,这需要做出重大努力(政府必须扮演重要领导角色) 来封闭物质循环(罗伯特·奈尔斯,1998) 。
当然,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理论的形成对循环经济概念的范式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本身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一种概念和实践模式。
在实践层面,沿着生活(消费) 废弃物问题的处置、再利用问题的主线,德国在1994 年制定、1996 年实施了一部特殊的法律。
关于该法的名称有三种翻译版本:《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促进闭合物质循环废物管理和保障环境无害化垃圾处置法》、《物质闭合循环型经济及废物管理法》。
目前,第一种名称在国内较为流行,第二、三种称谓比较得到德国相关专家的认同。
不管怎么翻译,从该法的条文看,所谓的循环经济在立法初期是指“物质闭合型的垃圾经济”(任勇,2004) 。
日本同样以废弃物问题为主线,形成了“循环型社会”的说法。
2000年颁布的《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条的定义称:“本法所称‘循环型社会’是指,通过抑制产品成为废物、当产品成为可循环资源时则促进产品的适当循环,并确保不可循环的回收资源得到适当处置,从而使自然资源的消耗受到抑制,环境负荷得到削减的社会形态。
”从两国实践重点领域看,德国的“循环经济”与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在概念产生之初,没有较大的本质性区别(任勇,2004) 。
至此,循环经济的概念正式出现,并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
绿色经济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崭新阶段,它既包含着物质文明,又包含着非物质文明,是物质文明与非物质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了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
而同时,绿色经济又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人们的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不仅使广大低收入者都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而且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在生态环境的非减性条件下,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即按照属于人类的生活或生存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的内涵延伸了对经济大系统全面创新与效率最大化的内容和要求,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 绿色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绿色经济的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偏离了这一目标来讨论绿色经济毫无意义。
因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经济利益不断增长的追求。
一个社会只有当它能使大部分人的福利有所改善时,经济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我们强调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要亲和自然、尊重自然,并不是像唯生态主义者那样,建立在唯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是要借此牺牲经济发展和人们经济福利的改善与提高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诚然,与传统经济学不同,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兼顾了个人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全体人类的不同代人利益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正是从这种利益的角度,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利己的目的,才有必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自然资源,即从人的最大经济福利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然,以人类的最大经济福利作为目的和动力的资源配置,是建立在效率优先基础上的,离开了效率优先,人类的净福利便无从谈起。
所以,以人为本并不否定效率优先的原则,而恰恰是借助效率优先来实现的。
2. 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绿色经济始终把环境与生态因素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明确指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续性。
因此,绿色经济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代际公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为了使经济发展生态化,必须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内生因素,必须重视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环境资本。
因为其中任何一种形式的资本退化都会危及经济发展。
为此,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绿色化”技术体系为基础,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服从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
在绿色化技术体系的支撑和带动下,使经济发展步入生态化的轨道。
3. 绿色经济努力追求高层次的社会进步绿色经济不仅仅追求经济发展,而且追求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进步。
绿色经济认为,社会进步不仅包括生产和分配的体制改革,而且国民财富的分配除了要求公平,还要有益于教育、健康、就业。
另外,绿色经济理论认为,环境保护应成为社会的自觉行为,其目的在于预防、恢复或补偿由于经济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损失。
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进步,必须以“绿色GDP”来取代传统的GDP,作为衡量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指标。
4. 绿色经济是效率最大化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仅包含了“绿色”,即包含了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以及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又包含了“经济”的内容,即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只不过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是建立在绿色、健康、更有效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永续利用和保护的效率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经济。
从以上可以看出,绿色经济不仅仅包括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社会系统的“以人为本”,而且还最为显著地实现着经济系统的效率最大化。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和唯社会公平的经济,绿色经济更主要地体现着最小资源耗费与最大经济产出、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用高新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满足于旧的生态和谐的要求) 的特征。
因为只有效率最大化才能保证生态系统在新的条件下实现和谐或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新的和谐,也才能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
(三)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最早是由英国提出的。
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气候状况与能源短缺,2003 年英国政府率先发表了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社会》。
这是英国决心以能源环境为首要目标,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初步构想。
随后,英国继续推出系列低碳经济政策。
2006 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回顾——能源挑战》,2007年发布《能源白皮书——迎接能源挑战》。
此外,英国还推出了《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气候变化全球协定的关键要素》,并制定了《气候变化法案》。
这些逐步形成了英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英国的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推动欧盟成员国政策的制定。
为应对低碳时代的到来,德国政府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了5 期能源研究计划。
2007 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
欧盟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8 年12 月,欧盟最终就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形成了欧盟的低碳经济政策框架。
欧盟以外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低碳战略。
澳大利亚在2007 年新政府成立之后,批准了《京都协定书》,于2008 年发布了酝酿已久的《减少碳排放计划》政策绿皮书,对减碳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日本虽然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但是历来重视节能减碳。
2008年5月,日本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发布了《面向低碳社会的12 大行动》。
2008 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政府的名义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
美国虽然没有加入《京都协定书》,但近二十年,美国一样十分重视节能减碳。
如美国1990 年实施《清洁空气法》,2005 年通过了《能源政策法》,2007年7 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