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基础胰岛素起始方案实践解析复习课程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胰岛素起始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介绍如下:1. 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胰岛素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起始剂量为 0.2U/(kg·d),睡前注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可与各类口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2. 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起始剂量一般为 0.2~0.4U/(kg·d),按 1﹕1 的比例分配于早、晚餐前。
根据早餐后及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后及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该方案原则上不与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3.「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该方案主要适用于 1 型糖尿病以及空腹血糖>11.1 mmol/L、Hba1c>9% 的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该方案,原则上不再服用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一开始打胰岛素,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如果在饮食、运动和情绪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血糖达不到预期的控制目标,就需要根据患者全天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前及餐后两小时、睡前、凌晨 3 点的血糖)的监测情况,每 3~5 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达标为止。
临床上,通常是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来调整「基础胰岛素(即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根据餐后 2 小时的血糖来调整「餐时胰岛素(即短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剂量,同时还要结合饮食及运动情况,有时,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还要将下一餐的餐前血糖值考虑在内。
1. 如果早晨空腹血糖>7.0 mmoI/L,在排除夜间低血糖所引起的「苏木杰反应」后,血糖每增高 1.0 mmoI/L,需增加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 1 个单位;空腹血糖在 5.0~7.0 mmol/L 时不增不减;空腹血糖在 3.0~5.0 mmol/L 时,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应减少 2~4 单位;2. 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要相应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胰岛素起始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介绍如下:1. 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胰岛素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起始剂量为 0.2U/(kg·d),睡前注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可与各类口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2. 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起始剂量一般为 0.2~0.4U/(kg·d),按 1﹕1 的比例分配于早、晚餐前。
根据早餐后及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后及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该方案原则上不与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3.「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该方案主要适用于 1 型糖尿病以及空腹血糖>11.1 mmol/L、Hba1c>9% 的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该方案,原则上不再服用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一开始打胰岛素,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如果在饮食、运动和情绪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血糖达不到预期的控制目标,就需要根据患者全天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前及餐后两小时、睡前、凌晨 3 点的血糖)的监测情况,每 3~5 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达标为止。
临床上,通常是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来调整「基础胰岛素(即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根据餐后 2 小时的血糖来调整「餐时胰岛素(即短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剂量,同时还要结合饮食及运动情况,有时,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还要将下一餐的餐前血糖值考虑在内。
1. 如果早晨空腹血糖>7.0 mmoI/L,在排除夜间低血糖所引起的「苏木杰反应」后,血糖每增高 1.0 mmoI/L,需增加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 1 个单位;空腹血糖在 5.0~7.0 mmol/L 时不增不减;空腹血糖在 3.0~5.0 mmol/L 时,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应减少 2~4 单位;2. 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要相应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起始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介绍如下:1. 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胰岛素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起始剂量为0.2U/(kg·d),睡前注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可与各类口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2. 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起始剂量一般为 0.2~0.4U/(kg·d),按 1﹕1 的比例分配于早、晚餐前。
根据早餐后及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后及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该方案原则上不与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3.「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该方案主要适用于 1 型糖尿病以及空腹血糖>11.1 mmol/L、Hba1c>9% 的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该方案,原则上不再服用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一开始打胰岛素,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如果在饮食、运动和情绪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血糖达不到预期的控制目标,就需要根据患者全天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前及餐后两小时、睡前、凌晨 3 点的血糖)的监测情况,每 3~5 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达标为止。
临床上,通常是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来调整「基础胰岛素(即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根据餐后 2 小时的血糖来调整「餐时胰岛素(即短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剂量,同时还要结合饮食及运动情况,有时,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还要将下一餐的餐前血糖值考虑在内。
1. 如果早晨空腹血糖>7.0 mmoI/L,在排除夜间低血糖所引起的「苏木杰反应」后,血糖每增高 1.0 mmoI/L,需增加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 1 个单位;空腹血糖在 5.0~7.0 mmol/L 时不增不减;空腹血糖在 3.0~5.0 mmol/L 时,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应减少2~4 单位;2. 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要相应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药教育详解演示文稿
短效胰岛 餐前半小时注射,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控
素
制餐后高血糖,每餐剂量占全天总量的10% -20
%
中效胰岛 早餐前及睡前注射,抑制两餐间和夜间血糖的水
素
平;控制空腹血糖,全天约占胰岛素总量的50%
长效胰岛 每天任一时间注射一次,提供全天所需要的基础 素类似物 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药教育详 解演示文稿
当前第1页\共有43页\编于星期四\20点
(优选)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 药教育
当前第2页\共有43页\编于星期四\20点
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 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 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
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 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 活动的一种疾病。 • 血浆葡萄糖即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游离 葡萄糖。 • 正常值: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 3.9~6.1 mmol/L
水肿 • 糖尿病未控制前常有失水失钠,细胞中葡
萄糖减少,控制后可发生水钠滞留而水肿 • 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无
须特殊处理。 视力模糊 • 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影响晶状体及玻璃
体内渗透压,使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 率下降,发生远视,属暂时性变化,无须 特殊处理。
当前第34页\共有43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基因重组人胰島素
• 胰岛素类似物
优势:
1,能更好的降低空腹血糖。2,降低夜间 低血糖风险。3,注射无需等待30分钟或较 长时间,对于患者来说,使用更方便
当前第19页\共有43页\编于星期四\20点
胰岛素的分类(按作用时间)
速效胰岛素 类似物
胰岛素规范注射课件
胰岛素规范注射ppt课件汇报人:日期:•胰岛素注射基础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胰岛素规范注射技巧•胰岛素注射的安全管理•胰岛素规范注射的临床应用•总结与展望01胰岛素注射基础知识胰岛素的种类胰岛素的特点胰岛素的种类及特点适应症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
禁忌症对胰岛素过敏、低血糖反应等。
胰岛素注射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胰岛素注射的原理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注射的原理及作用机制02胰岛素注射技术在注射前,应检查注射器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无裂纹、封口是否严密等。
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将胰岛素与注射器配好,并排尽空气。
注射器的选择与使用注射器的使用注射器的选择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选择与轮换在注射前,应先洗手,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
洗手和消毒根据医生的要求,将注射器垂直插入皮下脂肪组织,并保持45°角进行注射。
注射时应将针头全部插入,然后慢慢推注药液。
注射角度和深度一般建议在推注药液时,停留5-10秒钟,以利于药液充分吸收。
同时,在注射完毕后,应将针头迅速拔出,并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帮助药液更好地吸收。
推注时间在注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射,并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同时,在注射完毕后,应将针头和注射器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注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03胰岛素规范注射技巧核对药物清洁注射器准备药品030201注射前的准备选择注射部位消毒皮肤混合胰岛素注射方法01020304注射时的手法与技巧注射后的处理及注意事项01020304记录时间检查出血避免触摸储存药品04胰岛素注射的安全管理预防性措施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水平,及时发现低血糖反应。
自我血糖监测随身携带含糖食物防止低血糖反应的措施特殊人群的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儿童和青少年01老年人02孕妇03胰岛素保存及运输的注意事项保存温度运输方式05胰岛素规范注射的临床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包括胰岛素的种类、剂量、注射时间、注射部位等,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4年全新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2024/2/28
15
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方法
2024/2/28
注射部位
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 部外上侧等脂肪丰富部位。
轮换方法
同一注射部位内区域轮换,避免 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皮下脂 肪增生或萎缩。
16
注射时间掌握与血糖监测
注射时间
根据胰岛素类型和作用时间,合理安排餐前或睡前注射。
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营养师、运动教练等,共同协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管理。
22
2024/2/28
06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3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胰岛素治疗的基本知识
包括胰岛素的种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等 。
血糖监测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我管理的技 能。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血糖波动 特点、经济状况等制定。
12
胰岛素剂量调整策略
初始剂量设定
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类 型设定。
剂量调整方法
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避免血糖波动 过大。
剂量调整时机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 等因素进行调整。
2024/2/28
1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低血糖预防与处理
5
胰岛素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动物胰岛素阶段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2024/2/28
人胰岛素阶段
20世纪80年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了人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 全相同,减少了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胰岛素类似物阶段
2024全新胰岛素治疗课件
2024全新胰岛素治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生物学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胰岛素的作用和分泌”。
具体内容包括:胰岛素的结构、功能、分泌机制以及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胰岛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理解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胰岛素分泌机制的理解,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具体作用。
2. 教学重点:胰岛素的结构特点,胰岛素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胰岛、胰岛素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胰岛素作用图解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糖尿病患者的故事,引出胰岛素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胰岛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模型演示:用模型胰岛展示胰岛素的分泌机制。
4. 例题讲解:分析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具体作用,讲解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胰岛素作用的相关问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胰岛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六、板书设计胰岛素的结构功能分泌机制血糖调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胰岛素的结构特点。
(2)阐述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3)分析胰岛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 答案:(1)胰岛素的结构特点:由A、B两个亚基组成,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3)胰岛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分泌不足时,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分泌过多时,血糖降低,出现低血糖。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胰岛素的结构、功能和分泌机制,掌握了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起始胰岛素方案的人群和时机?
经典RCT研究UKPDS揭示: HbA1c>7%时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迅速增加
15
10
致命及非致命心梗
80
P<0.0001
发病率(每千例患者-年) 风险比(HR)
60
微血管
并发症
1
HbA1c每降低1%,风险减少
0
14%
40
心梗
2018年Diabetes Care发表的真实世界研究: T2DM确诊1年内HbA1c>7%即可形成不良代谢记忆
*P<0.05
*
相对于HbA1c<6.5%
*
* ** *
HbA1c 6.5%至<7.0% HbA1c 7.0%至<8.0% HbA1c 8.0%至<9.0% HbA1c≥9.0%
***
校正后的HR
单个OAD失效即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 更有助于血糖达标
HbA1c变化情况
1 OAD
2OADs
≥3 OADs
血糖达标率情况( HbA1c <7%)
P<0.0001 P<0.0001
HbA1c自基线变化(%) HbA1c<7%的患者比例(%)
P=0.0006 P=0.0002
一项回顾性数据分析,共纳入1830例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T2DM患者,根据起始胰岛素治疗前OAD 使用情况分为3组( 1,2, ≥ 3 OADs+基础胰岛素),比较不同时机起始胰岛素的疗效
*二甲双胍治疗失效指:二甲双胍单药治疗3个月以上且HbA1c>7.5%
EARLY研究是一项开放式、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真实世界研究,纳入1438例二甲双胍失效的 T2DM患者,基线HbA1c 8.69%,联合胰岛素治疗,随访6个月,评估早期联合胰岛素治疗的疗效、 实用性和安全性
Hanefeld M, Fleischmann H, Landgraf W, et al. Diabetes Stoffw Herz. 2012, 21:91–97.
基础胰岛素起始方案实践解析
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
患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Xu, Y, et al. JAMA. 2013; 310(9): 948-959.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8: 2-42.
Ray KK, et al. Lancet 2009,373(9677):1765-1772.
随β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治疗成为T2DM管理的 必经阶段
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糖尿病前期 (IFG,IGT)
糖尿病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水平
• 2型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自然病程推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 • 内源性胰岛素缺乏使得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成为T2DM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必经阶段
1.Ismail-Beigi F.et al.Arch Iran Med.2012;15(4):239-246.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Care 2016,39(Supplement 1):S1-S112.
内容提要
适合起始胰岛素方案的人群和时机? 如何选择胰岛素方案? 如何起始和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
Manley S. Clin Chem Lab Med 2005,41(9):1182-1190. 陆菊明. 从大型心血管结局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早期强化降糖策略.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9(6):406-408.
Laakso M, Cederberg H. J Intern Med 2012,272(1):1–12.
Levin P, Zhou S, Durden E, et al. Clin Ther. 2016, 38(1):110-121.
单个OAD失效后即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 显著降低医疗费用
每年糖尿病相关医疗费用 (U.S.S)
10,000 9,000 8,000 7,000
9531
** 8083
8604
15 5
6
7
8
9
10 11
10
微血管终点
P<0.0001
20
0 0 5 6 7 8 9 10 11
微血管并发症及心梗的发病率与HbA1c的关系
1
HbA1c每降低1%,风险减少
0
37%
5 6 7 8 9 10 11
微血管并发症及心梗风险与HbA1c的关系
UKPDS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自1977年到1991年在英国23所临床中心医院进行,纳入7,616例25-65岁 新诊断且仅合并2%心血管疾病(CVD)的T2DM患者,目的是探讨血糖控制等措施对2型糖尿病的长期影响1-3
Laiteerapong N, Ham SA, Gao Y,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Aug 13
EARLY研究:二甲双胍治疗失效即起始胰岛素 有效改善血糖控制
HbA1c变化情况
P<0.01 vs. 基线
FPG变化情况
P<0.01 vs. 基线
HbA1c变化(%) FPG变化(mg/dL)
控制血糖是2型糖尿病长期管理的首要任务
降低HbA1c水平,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
HbA1c下降0.9%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
冠心病风险
卒中风险
7%
17%
15%
对UKPDS、PROactive、ADVANCE、VADT、ACCORD等5项大型临床研究(共33,040例 患者)进行Meta分析,评估强化降糖方案相对于标准治疗对死亡和心血管结局的影响。
** 7936
8357
8222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基线 1年随访 基线 1年随访 基线 1年随访
T2DM患者确诊后第1年的血糖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当其它方案无法维持HbA1c<7%时, 无论病程长短,T2DM患者均需及时起始胰岛素控制血糖
一项队列研究(糖尿病和衰老研究),在34,73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至少存活10年)中进行长达13年的随访。 根据早期血糖暴露7个时间段按照平均血糖值划分为:HbA1c<6.5%、6.5%至<7.0%、7.0%至<8.0%、8.0%至<9.0%、 ≥9.0%和HbA1c值缺失6个组别,以探究早期血糖控制的“遗留效应”对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