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5篇范文

合集下载

幼儿园登幽州台歌教案

幼儿园登幽州台歌教案

幼儿园登幽州台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幽州夜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能够准确地演唱;3.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演能力;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首先,需要向幼儿们简单介绍《幽州夜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此曲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煜的《长恨歌》中,反映了当时宫廷政治和宫廷生活的一些真实面貌。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们初步明白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加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意境。

2. 歌词和曲调学习在了解了《幽州夜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后,可以开始教学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首先,可以通过板书或手绘图片等方式,给幼儿们呈现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接下来,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跟唱,加深他们对歌曲的印象,同时也锻炼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表演和演唱为了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个人演唱的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关注幼儿的歌曲节奏、发音准确度和表现力等方面,帮助他们提升演唱水平。

在演唱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编排,增加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趣味性,让他们在表演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在进行《幽州夜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唱游、互动式示范、小组讨论、表演练习等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要求1.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表演技巧,能够带领幼儿进行歌曲学习和表演练习;2.教学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避免简单的讲授和反复练习;3.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平衡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负担;4.教学要重在过程,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歌曲的学习和演唱。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反映出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水平。

《登幽州台歌》教案

《登幽州台歌》教案

《登幽州台歌》教案一、导入新课师: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幽州台招徕天下贤士,由此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幽州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

此后,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看看他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由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说起,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为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做必要的铺垫。

二、预学展示1.作者简介。

(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写作背景。

(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三、朗读诗歌,感受节奏由于诗歌体裁的特殊性,学习诗歌时,应先从诵读入手,感受其节奏美。

1.读准字音。

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

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和韵律。

(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本诗是一首古体诗,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朗读时注意每句的领字要读出延长音。

(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古体诗的节奏和韵律。

3.读懂古诗大意。

师:读诗,不仅要感受音韵之美,还要读出诗意之美。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

预设(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去,)向前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

想到天地广阔、宇宙永恒,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营造学习本诗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古体诗的诗韵,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四、知人论世,感悟诗情生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设问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预设时间角度(前、后)。

《登幽州台歌》教案稿

《登幽州台歌》教案稿

《登幽州台歌》教案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登幽州台歌》;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学生能够解读并欣赏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对诗歌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并体会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简介诗人陈子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释《登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情境。

2.2 诗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登幽州台歌》;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登幽州台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诗文讲解:讲解诗文的结构和韵律;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3.3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诗文的主题和情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写作,评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表达和作业,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2 评估标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文;学生能够准确解释关键词和意象;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模仿《登幽州台歌》的style and tone;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代诗歌,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诗歌朗诵和解读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共同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2 诗歌解析:学生通过解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深入理解诗文;学生通过分析诗人的用词和句式,理解诗人的表达手法。

《登幽州台歌》文章教案

《登幽州台歌》文章教案

《登幽州台歌》文章教案登幽州台歌文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登幽州台歌》的背景和内容;2. 掌握《登幽州台歌》的韵律和诗歌表达技巧;3. 培养学生对唐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习理解《登幽州台歌》的背景和内容;2. 掌握《登幽州台歌》的韵律和诗歌表达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案、幻灯片、多媒体设备;2. 《登幽州台歌》原文和翻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片或音频,以及简要介绍唐代文学的背景,引发学生对《登幽州台歌》的兴趣。

2. 学习《登幽州台歌》(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诵《登幽州台歌》原文,并解释其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辅助使用幻灯片,展示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技巧。

3. 理解诗歌背景(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登幽州台歌》的背景,如唐玄宗迁都长安后,幽州的变化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境和意蕴。

4. 分组朗诵与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两个段落进行朗诵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阐述诗歌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5. 分析韵律与修辞手法(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登幽州台歌》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如平仄、押韵、对仗等,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唐代诗歌的艺术表达。

6. 欣赏其他唐代诗歌(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唐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唐代文学的魅力和多样性。

7.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唐代诗歌,进行朗诵和解读;2. 学生可以尝试仿写唐代诗歌,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自行选择一首唐代诗歌,进行朗诵和解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欣赏《登幽州台歌》的同时,能够对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韵律有所了解。

通过分组朗诵和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欣赏其他唐代诗歌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023年登幽州台歌教案5篇

2023年登幽州台歌教案5篇

2023年登幽州台歌教案5篇登幽州台歌教案登幽州台歌教案时间:2023-03-09 18:43:10教案投诉投稿相关举荐登幽州台歌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经常须要打算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登幽州台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登幽州台歌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

背诵诗歌2、在诵读的`过程中,绽开想象,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

背诵诗歌。

教学打算:图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自由读诗,学习生字词。

二、自学古诗自由读读古诗,留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三、整体感知,理解古诗: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2、指名读诗,刚好正音。

3、沟通。

四、借助画面,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实物投影仪:插图)请学生视察,师讲解诗意,并进行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诵读,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背诵。

登幽州台歌教案2一、朗读指导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

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哀痛凄凉。

4、涕:古时指眼泪。

二、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射洪人。

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

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

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经常提出指责看法,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特别苦闷。

幼儿园教案登幽州台歌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幼儿园教案登幽州台歌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幼儿园教案登幽州台歌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幼儿园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以经典儿童歌曲《登幽州台歌》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音乐感知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聆听和欣赏音乐。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正确发音和流利表达的能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

4.加深幼儿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1.歌曲欣赏:教师播放《登幽州台歌》音乐,让幼儿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通过有趣的游戏和问答环节,引导幼儿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歌曲学唱:教师逐句教唱《登幽州台歌》,并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通过反复练习,让幼儿熟练掌握整首歌曲,并展示出自信的表演。

3.绘画创作: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绘画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可以以自然风景、人物形象等为题材,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

4.表演才艺:教师分组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以设置小品、舞蹈或其他形式,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

同时,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在歌曲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5.集体游戏:教师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如模拟登台、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歌曲所描述的情境,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成果,以及对歌曲理解和发挥的能力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用心理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幼儿对歌曲的认知和喜爱程度。

五、教学延伸:1.可以在班级活动中组织一次音乐会,让幼儿用表演和演唱来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对音乐的理解。

2.可以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歌曲学唱、绘画创作等活动,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六、教学反思: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兴趣出发,本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全面参与和体验歌曲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登幽州台歌》教案

《登幽州台歌》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幽州台歌》。

(2)理解诗文的内容和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3)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珍惜时光,激发学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信心。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准确把握,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文背景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文学批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讲解课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文作者陈子昂及《登幽州台歌》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文的历史、文化背景。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目倾听教师朗读,感受诗歌的情感氛围。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诗文。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6.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登幽州台歌》。

7.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登幽州台歌》与其他登高诗的异同,如《登鹳雀楼》、《登飞来峰》等。

(2)学生分析不同作品中的意象、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2. 创作实践:(1)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登高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登幽州台歌》教案

《登幽州台歌》教案

《登幽州台歌》教案《登幽州台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以读代讲,形象感知诗意,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痛苦,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光,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光,树立远大志向。

2.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案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学过的古代诗歌,让学生尝试背出其中一些诗句。

2.教师点评学生的背诵,并引出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再次体会其中的美感。

3.教师出示本首诗的背景知识,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二、朗读指导1.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进行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教师朗读中的情感和技巧。

3.学生自由朗读,尝试自己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学生齐读,教师进行点评并指导。

三、诗意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课后练习,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针对一些难点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表现的景象和情感。

4.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感情。

四、深入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深入品味本首诗。

2.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诗歌中的哲理和思想内涵。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诗歌对自己的启示和感悟。

五、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与本首诗相关的诗歌或资料。

2.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本首诗并完成相关练习。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概述《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诗描绘的是陈子昂任幽州刺史时,在登临幽州台时所感受到的壮美景象,深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

在幼儿园教学中,利用这首诗歌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孩子们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又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目标1.认识《登幽州台歌》这首唐诗的基本情境、意境和文化内涵;2.通过吟诵,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韵律感;3.积累新的词汇和句式,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扩展孩子们的视野,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纲一、课前准备1.播放《登幽州台》原唱音乐,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氛围;2.呈现唐代书法,让孩子们了解古代书法的风格和魅力;3.准备一些与登高赏景有关的图片,如高山、云海、日出等;4.准备一些相关的游戏和活动,如模仿登高行走、创作山水画等。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课前准备的音乐、图片等,让孩子们进入登高赏景的氛围;2.正片:介绍《登幽州台歌》的背景和作品意义,逐一讲解每一句的意义和词汇;3.吟诵:带领孩子们吟唱这首诗歌,让他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4.创作:组织孩子们创作自己的山水画或创作新的诗歌,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受;5.游戏:利用模仿登高等游戏,增加孩子们的体验感和参与度;6.结束:回顾今天的学习和活动,展示孩子们的创作成果。

三、教学反思1.教学准备要充分。

在教学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提前播放歌曲、制作PPT等,才能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增加互动环节。

通过游戏和创作等方式,增加孩子们的互动和参与度,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3.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让孩子们感到疲惫和无聊,也不要浪费教学时间。

结语通过《登幽州台歌》这首经典诗歌的教学,可以为孩子们开启一扇了解古代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窗口。

同时,这也是一次培养孩子们审美能力、创造力的机会。

希望通过这次教案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幼儿园教师们。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5篇范文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5篇范文
1、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单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
5、背诵
6、朗读诗歌
朗读要点: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
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2、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
教学难点:
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教案】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理解“登幽州台”的含义,了解幽州台的景色特点,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登幽州台》歌曲、课件、图片、手偶等教具。

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5分钟)通过音乐欣赏《登幽州台》歌曲,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妙,引起他们的兴趣。

2. 引入主题(10分钟)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幽州台的景色,向孩子们介绍幽州台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激发他们了解、探究的欲望。

3. 互动讲解(15分钟)老师向孩子们讲解《登幽州台》的故事和背景,解释歌曲中的词句含义,引导孩子们思考诗人的情感和写景的技法。

4. 学唱歌曲(20分钟)老师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登幽州台》歌曲,带领孩子们一起跟着节奏哼唱,逐句教唱歌词,并加入手偶或动作,增加趣味性。

5. 制作手工(15分钟)给孩子们发放相关材料,让他们制作一幅幽州台的手工作品,可以是简单的剪纸或画画,让孩子们通过动手的方式来表达对幽州台的理解和喜爱。

6. 小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询问孩子们对幽州台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和感受与家长分享。

教学延伸:1. 家长互动:鼓励孩子们将所制作的手工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并向家长讲述课堂内容,加深对幽州台的了解和记忆。

2. 阅读拓展:引导孩子们阅读有关幽州台的绘本或故事书籍,进一步了解幽州台的故事和风景。

3. 亲身体验:组织一次幽州台的实地 visit,让孩子们亲自登临幽州台,感受诗人笔下的风光,加深对幽州台的感受。

4. 艺术创作:鼓励孩子们写一首属于自己的登幽州台诗歌,可以是对幽州台的描写,也可以是表达对幽州台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幽州台的历史和地理位置,认识到幽州台的美丽景色,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登幽州台歌教案

幼儿园登幽州台歌教案

幼儿园登幽州台歌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登幽州台歌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欣赏并理解幽州台歌这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幼儿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了解并回顾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

- 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例如通过树立诗歌的形象和意义。

2. 介绍作品(10分钟):- 展示幽州台歌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幼儿对这首诗的好奇心。

- 解读诗歌中表达的意境,例如山水景色和孤独之感。

- 引导幼儿聆听录音或观看表演,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关联活动(15分钟):- 分发幽州台歌的绘本或图文版,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诗意。

- 学习诗句的简单抄写和背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 利用角色扮演或绘画等方式,让幼儿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想法。

4. 创作活动(15分钟):- 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创作与诗歌相关的绘画、手工艺品或口头表达作品。

- 组织幼儿联合创作一首类似的短诗,让他们互相合作,并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综合展示幼儿的创作成果,鼓励他们分享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5. 结束和反思(5分钟):- 回顾幼儿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体验。

- 鼓励幼儿表达对诗歌学习的喜爱和兴趣,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推荐资源。

教学辅助工具:1. 幽州台歌的图片、视频片段或现场表演录像。

2. 幽州台歌的绘本或图文版。

3. 画纸、彩色笔、彩色纸和其他手工艺品制作材料。

评估方法:1.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2. 对幼儿的绘画、手工艺品作品进行评估,包括表达主题的准确性、创意和技巧表现等。

3. 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记录,评估他们对幽州台歌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活动:1. 可以组织参观访问与幽州台歌相关的历史遗迹或文化机构,增加幼儿对幽州台歌的了解。

以《登幽州台歌》为题写教案

以《登幽州台歌》为题写教案

以《登幽州台歌》为题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登幽州台歌》的大意;
2. 能够分析诗中的抒情手法;
3. 能够欣赏诗中的美感;
4. 能够体会诗中的思想意境。

二、教学重点
理解《登幽州台歌》的大意,分析诗中的抒情手法,欣赏诗中的美感,体会诗中的思想意境。

三、教学过程
1. 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登幽州台歌》的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意境;
2. 分析诗中的抒情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抒情特色;
3. 启发思考,激发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体会诗中的思想意境;
4. 总结提升,帮助学生理解《登幽州台歌》的大意,并能够欣赏诗中的美感,体会诗中的思想意境。

四、教学反思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既有着深刻的思想意境,又有着动人的抒情手法,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以解读诗歌的方式,让学生从中体会诗中的美感,理解诗中的思想意境,以及抒情手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教案标题:《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登幽州台歌》;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3. 培养幼儿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诗歌《登幽州台歌》的教材;2. 幼儿园教室;3. 幼儿园教具和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山水景色的图片或播放自然音乐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 老师可以提问:“你们有没有去过山区或者看到过美丽的山水景色?”- 引导幼儿回忆和描述他们对山水景色的感受。

2. 朗读诗歌(10分钟)- 老师可以朗读《登幽州台歌》给幼儿听,并带着幼儿一起读。

- 引导幼儿注意诗歌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3. 诗歌理解(15分钟)- 老师可以提问幼儿关于诗歌的问题,例如:“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色?”、“你觉得作者对这些景色有什么感受?”等。

- 引导幼儿思考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4. 创作活动(20分钟)-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纸和水彩笔。

- 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纸自由创作描绘山水景色的画作。

- 鼓励幼儿在画作中表达自己对美丽自然景色的感受。

5. 分享和展示(10分钟)- 邀请幼儿逐个展示他们的画作,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

6. 总结(5分钟)- 老师可以提问幼儿:“你们觉得自己的画作表达了什么?”、“你们觉得诗歌和画作之间有什么联系?”等。

- 引导幼儿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强调诗歌和画作都可以表达对美丽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情感。

拓展活动:1. 带幼儿去户外进行郊游或野外教学,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继续学习其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拓宽幼儿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价幼儿的画作是否能够表达对美丽自然景色的感受;3. 收集幼儿对诗歌和画作的理解和感受的口头反馈。

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针对幼儿园大班儿童,教授《登幽州台歌》一诗,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登幽州台歌》诗歌基本信息;2.学习《登幽州台歌》诗歌内容,深入理解其意义;3.发掘和欣赏《登幽州台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唐代著名杜甫的生平及主要作品;2.知道《登幽州台歌》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诗歌内容。

技能目标1.能够朗读《登幽州台歌》;2.能够理解《登幽州台歌》的意义;3.能够发掘和欣赏《登幽州台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情感目标1.唤起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充满活力的语言,为孩子引入诗歌,例如“大家先听一首古代诗歌,这首诗词与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你们猜是那首呢?”2. 学习诗歌(1) 了解《登幽州台歌》基本信息在朗诵《登幽州台歌》前,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介绍一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比如“杜甫是一位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很多优美的诗歌,你们知道杜甫的代表作品是哪些吗?”引导孩子们畅想。

(2) 了解《登幽州台歌》内容在朗诵《登幽州台歌》时,教师可以配以图画来进行语言搭配,并引导孩子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你们看,这幅画上的人物是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哪里?”3. 欣赏诗歌(1) 发掘《登幽州台歌》中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情景模拟等方式,发掘《登幽州台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例如:“这首诗反映了地方官员如何职责尽责,传承正义,这样的正义精神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呢?我们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2) 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的环节。

例如,“你们凭着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你们认为《登幽州台歌》表达了哪些情感?”4. 总结评价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总结一下本堂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同时,给孩子们合理评价,引导孩子们自我评价。

四、课堂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著名的唐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感受。

幼儿园教案登幽州台歌

幼儿园教案登幽州台歌

幼儿园教案登幽州台歌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登幽州台歌》的背景故事和词曲作者,理解其中的隐含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同时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等综合语文能力和良好的审美品位。

2. 教学内容2.1 诗曲背景故事讲述《登幽州台歌》的词曲作者杜甫,在途中经过幽州台,深感祖国颓废,作下《登幽州台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2.2 词曲内容解析对诗曲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进行解析,使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此篇词曲的意义。

2.3 词曲朗诵引导幼儿进行词曲朗诵,以培养幼儿的语音语调、语感和朗诵的技巧。

2.4 制作手抄本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画笔和颜色,绘制自己的手抄本,从而提高幼儿的书写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引导幼儿想象一下,假设你是一位文人,你站在幽州台上,看到了周围的历史风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3.2 诗曲背景故事介绍介绍《登幽州台歌》的背景故事,并和幼儿一起探讨杜甫的爱国之情。

3.3 词曲内容解析对《登幽州台歌》的内容进行解析,引导幼儿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3.4 词曲朗诵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幼儿进行词曲的朗诵,让幼儿体验到文学艺术的美。

3.5 制作手抄本给幼儿准备好画笔和颜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制作自己的手抄本。

3.6 教学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课后作业。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展示和课后的作业,对幼儿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孩子对《登幽州台歌》的理解、书写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等方面。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手抄本,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加强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让幼儿回家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教案一、教案背景登幽州台歌幼儿园是一所位于幽州市中心的优秀幼儿园,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幼儿园养育环境的了解和体验,特制定本教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幼儿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他们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幼儿园介绍: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园的环境介绍和功能介绍,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是一个有关爱、有关系、有关心的地方。

2. 幼儿园环境体验: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各个功能区域,如:教室、图书馆、美术室、音乐室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幼儿园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

3. 幼儿园游戏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4. 安全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视频播放,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幼儿园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幼儿园的历史、教学特色和环境设施。

2. 幼儿园环境体验: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各个功能区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感受。

3. 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安全教育: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应对突发情况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幼儿园介绍的反应和态度,了解他们是否对幼儿园有兴趣和认同感。

2. 观察学生在幼儿园环境体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幼儿园的理解程度。

3. 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意识,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水平。

4. 结合安全教育的反馈和问答,评估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观察评估的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调整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文化;2.学习唐代状物诗《登幽州台歌》;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韵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唐代状物诗《登幽州台歌》的作者、背景及文化意义。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唐代的古建筑、山水风景等,让幼儿对唐代文化有一定了解。

2. 诗歌朗读教师朗读《登幽州台歌》,让幼儿边听边感受诗歌韵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 诗歌演唱教师把《登幽州台歌》改编成儿童版,让幼儿学唱并演唱。

教师可以边带领幼儿唱歌,边教唐诗的韵律、押韵和情感的表达。

4. 诗歌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登幽州台歌》的韵脚和格律,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也可以让幼儿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或情境,进行绘画创作或手工制作。

三、教学过程1.介绍唐代状物诗《登幽州台歌》的作者、背景及文化意义;2.朗读《登幽州台歌》,边讲解唐诗的韵律、押韵等;3.学唱《登幽州台歌》,让幼儿深入理解唐诗的意境;4.引导幼儿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创作等活动;5.结合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综合表现。

四、教学方法1.演唱法:让幼儿通过唱歌来感受唐代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归纳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让幼儿自己总结出关于唐代诗歌的特点和文化意义;3.听说结合法:通过让幼儿听诗歌、说诗歌和唱诗歌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2.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韵感的表现;3.对幼儿的绘画作品和诗歌创作进行评价。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对诗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音韵感,在活动中体验唐代的文化魅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同时,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唐代的诗歌文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这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表达了对燕昭王的追思仰慕和自己不能在其麾下建功立业的遗憾。这首五言古诗同《登幽州台歌》一样,是作者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
第二课时
1、提问:这首诗歌的内容应该怎么去理解和翻译?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明确: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时间绵长、空间辽阔)
2、提问: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明确:——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燕昭王一类的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未来的燕昭王一类的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三、时空背景:幽州台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衍延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
”果然,此后不到周年,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郭隗讲完故事后对昭王说:“大王果真要招纳贤才,就先从我开始吧!”于是昭王给郭隗建了豪华的住宅,像对老师那样恭敬地伺候他。消息传出之后,魏国的乐毅、齐国的邹衍、赵国的剧辛等,纷纷来到燕国,在他们的帮助下,燕国很快富强起来,终于打败齐国,报了前仇。
二、作者简介
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洲射洪(今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诗人在军中因提出不同的作战策略受到降职处分。一次,他登上幽州台,放眼河山,忽发无穷感慨,写下了这首传世之作。
5、提问: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6、写作特色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气势磅礴,胸怀宏伟,慷慨悲凉。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gǔ(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huī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2、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
教学难点:
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3、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登上幽州台,而不登其它高楼呢?背景意义:对于我国封建历数之不尽的怀才不遇的文人,燕昭王和黄金台都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陈子昂非常仰慕燕昭王这样的圣明君王,深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趋归燕昭王这样的明君麾下建功立业!
4、那么作者登上幽州台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陈子昂还曾写过一首诗《燕昭王》,我们不妨先来理解一下这首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译文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长满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吧。
2、指名回答。对,就是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那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直言上谏,对武则天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得他心情非常苦闷。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陈子昂作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1、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单读
3、齐读
4、自由朗读
5、背诵
6、朗读诗歌
朗读要点: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千金市骨,意为用重价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重视人才,渴望求得人才的愿望。《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郭隗就给他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了付千里马的骨架,使得一年之内得到多匹千里马的故事。也作“千金买骏骨”。历史背景燕昭王即位时,燕国正被被齐国打得大败,国家濒临灭亡。昭王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招纳贤才,帮助他治理国家,使燕国尽快强大起来,报仇雪恨。他亲自拜访老臣郭隗,向他请教寻求贤才的方法。郭隗并未急于告诉昭王怎样求贤,却向他讲了一个寻找千里马的故事:从前有位国君,不惜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买到。有位侍臣对国君说:“请让我去寻找千里马吧!”国君就派他去了。过了三个月,侍臣打听到某地有匹千里马,但可当他急忙赶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侍臣便用五百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带回来见国君。国君大怒,厉声斥责道:“我要的是活的千里马,谁让你花五百金买来了马骨?”侍臣回答说:“大王请息怒。我用五百金买回马骨的消息传扬出去,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真爱千里马,难道还怕没有人送上门来吗?活的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
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
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
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
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篇三
7、再次诵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教案幼儿园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的大兴县,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有将有德有才之人),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衍yǎn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贤明哲睿ruì(即有智慧、有能力、英明)、招贤纳士(网罗人才)的良好声誉。
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
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起伏不平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在燕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因此,这两句明说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yōu宜(武则天的侄儿)“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