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合集下载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一) 德育首位 ,全面发展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需重视德育的教育家。

他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放在培养君子的首要位置 ,所谓“君子怀德”,即一个人要成为君子 ,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 ,应放在第一位。

“仁”是孔子德育思想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核心。

孔子心目中的“仁”就是“爱人”, “仁者 ,爱人”。

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 ,有仁爱之心才能称其为人。

虽然孔子讲的爱人 ,本质上有次第等级 ,但他提出“泛爱众 ,而亲仁”仍有极高的价值。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孔子从人的内在心灵的需求中所揭示出来的人本主义哲学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命题。

这些命题表现了孔子对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刻性 ,也是孔子德育思想之所以具有永恒生命力的秘密之所在。

礼义。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

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

孔子把“和为贵”作为仁者的基本信念。

“礼之用 ,和为贵”是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著名思想。

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

”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

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

明智。

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共6页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共6页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研究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的现今的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第一,学生必须端正学习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学习态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雍也》)也就是对吃穿住行这些身外之物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认真地做事,谨慎言论,要向有学问的人学习。

这样才算是好学。

[1]光是好学还不够,还要爱学,因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雍也》)(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有人盲目的骄傲自满,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很难保持操守和仁道原则的。

孔子要求学生能够虚心的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却不觉得羞耻。

(3)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孔子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看待问题要客观,不能只凭自己主观的随意猜想,这样才能求得世间的真理。

[2]第二,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也就是说,老师既要了解过去的知识又要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在的问题。

因为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所以既要注重继承也要注重探索创新。

[3]他还进一步分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所谓“学而不厌”是说老师本身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

“诲人不倦”是讲教师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以教为乐,对学生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

“以身作则”孔子认为对于学生不光要有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自己言行一致了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如果自己的言行都不端正又如何能教导别人言行端正呢?孔子认为对待自己的学生要多多关心,充满信心,抱着乐观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即爱护学生。

孔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在与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再学习,达到“教学相长”。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除在当时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士阶层兴起外,今天的义务教育也与之不无联系。

2、教育作用于社会和培养人。

今天于此尚有偏差,圣人先见何等高明!3、教育目的培养“士”。

辩证地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既有重大意义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

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

加工整理补充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紧扣“文、行、忠、信”施教。

其于礼仪之邦的深刻影响举世公认。

作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认真领会。

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确有自相矛盾之处,如鄙视生产劳动等实际知识,又囿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忽视思辨知识和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哲学思辨气息。

这也可以说与死板教条教学有一定的源流关系。

5、道德教育四原则:(1)立志有恒当代教育应于此认真反思,实施“挫折教育”。

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发人深省。

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玩物丧志,“不知好歹”的状况令人忧虑。

(2)克己内省当代教育,包括教师在内,很缺乏此种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之过掩饰自己之过。

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带来的消极一面;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发展个性,有主见又能理解别人。

(3)改过迁善要敢于认错勇于改过,切忌文过饰非。

怎样看待教师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视,努力学习,敢于自责。

(4)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视,教师言不由衷学生还不会理解,其负面效应特强。

6、教与学主张八原理:(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当代教育,既应教导学生,更应要求教师自己,即“群体观”,摆正教师群体中个人位置,取长补短才大有裨益。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师生都应学而时习,培养温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词谓之“反刍”和“迁移”,要防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论语的现实意义是:
孔子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

孔子和儒学特别重视做人,认为崇高理想是从学习中获得并建立起来的。

因此提出了教育为本的观念,认为如果要使社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重视提高人的情感素质和理性能力。

在文化上讲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的主张,也成为世人处事的行为准则。

孔子的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其优秀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通过对神情语态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录孔子的言论。

《论语》博大精深,光芒闪耀,它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人、天、友、中、仁、爱、文、行、恕、智、善、义、贤、德、笃、敬、信"等等,其中"仁"是其核心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最崇高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相信大家都听过著名的孔子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也许大家不知道其实它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下面,我将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两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孔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1. 教育的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人要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好全家,再行治国平天下。

2. 教育的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十分强调学习和传承。

孔子认为,学习过去的故事和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3. 教育的内容孔子认为,教育的内容分为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德是为人处事的道德规范;智是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体是强身健体,增强体魄;美是人文艺术的修养。

4. 教育的道德规范忠、恕、礼、义、廉、耻是孔子提出的六大道德规范,这些规范被孔子奉为立身之本。

5. 教育的师道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教育者要为学生建立并坚守道德规范,并且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1. 对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既重视传统又秉持开放,强调以保持传承为前提条件,以发扬创新为归宿。

这个思想在中国教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孔子强调的“温故而知新”,不仅表现在中国教育传统中继承了中华文化精华,同时也在进一步创新中不断调整适应当代发展。

2. 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孔子强调的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不仅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孔子关注的是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修养,他的教育理念寄托了对人类未来的期待,他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对当代世界的人才培养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对国际教育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学院建设和孔子文化普及计划的推动,都是孔子教育思想国际化推广的结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孔子教育思想的运用,逐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育中。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的孔子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塑造价值观念以及指导现实生活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阐述《论语》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探讨其对现实意义产生的影响。

1. 仁爱与人伦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仁爱与人伦道德,认为人应该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谐相处。

在如今多元化世界中,“仁”的概念对构建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需要培养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之情,追求互助共赢的合作精神。

这样,社会融洽稳定,个体与社会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2. 学而优则仕《论语》中强调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通过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来实现人生的成功。

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都是追求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3. 谦逊与修身孔子主张谦逊自省,反对自负傲慢。

他认为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是建立在内心谦逊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谦逊态度,不断反思自己并以此为动力去面对挑战。

4. 和谐共存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社会和谐与君臣之间的关系。

他主张国家需要有良好的治理方式,并重视君王与臣民之间的互动。

这种思想对于当代政治管治、社会秩序以及民众权益都具有指导意义。

5. 小结《论语》作为一部古代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思想核心观念并给予我们现实生活启示。

通过仁爱与人伦、学而优则仕、谦逊与修身以及和谐共存等方面,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价值,助力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

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研究和学习《论语》中的孔子思想是非常有意义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意义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意义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意义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学者、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包括仁、礼、乐、忠恕、君臣之道和修身治国平天下。

首先,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和价值观。

他认为仁是人类最高尚的德行,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天地之间和谐共处的基石。

仁是指心胸宽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和善意,追求自我完善的道德理念。

孔子强调人的行为应该以仁为准则,并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际关系和家庭伦理。

其次,孔子强调了社会的“礼”以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礼是区分礼俗、保持秩序和培养个人品德的工具。

他相信通过遵循适当的礼仪和规范,人们可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孔子将礼仪和行为规范视为个人修养和品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还十分注重音乐和乐观念,并将其视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音乐可以调和人们的情感,提高道德品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孔子将音乐视为社会和个人美好生活的源泉。

孔子的思想中还包含了“忠恕”的重要概念。

他主张君臣之间应该建立起忠诚和信任的关系,君主应该以仁义来治理国家,而臣子则应该尽忠职守。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体谅。

他认为恕道理应该贯穿于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

孔子还强调了君臣之间的道德关系和政治伦理。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德才兼备的特质,以仁和智慧来治理国家。

孔子强调君主应该成为民众的榜样,通过德行和行为影响和带领百姓。

同时,他强调了君主和臣民之间的互动和责任感,君主应该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祉。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人格培养和道德修养,对中国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的“仁”,成为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影响了后人对人际关系、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的认知和行为。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中教育成就最为显著。

他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活动中,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一下他的教育思想:一、受教育者(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

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

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在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具备外在的气质,内外统一,从而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语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本文将从《论语》中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一、倡导德行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德行,他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为政》)孔子主张以德为先,强调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孔子看来,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才能实现个人的自律和社会的和谐。

这一思想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重视培养人的德行教育,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重视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君子不赏而民不劝。

”(《论语·学而》)这一原则强调个性化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重视这一思想,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孔子主张知行合一,他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更能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他说:“由,诲人也;乐,好乐也;若,诲人不倦也。

”(《论语·述而》)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当代社会中,实践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提倡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孔子主张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他倡导“教学相长”,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平等的交流。

他说:“有教无类。

”(《论语·为政》)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环境应该是自由、开放和平等的,学生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利。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倡导这样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提倡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学习文学和历史可以培养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冲破了商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格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学生观、教师观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涉及到了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仔细分析和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学改革、中小学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一是孔子的学生观。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孔子教育最动人而显著的特点。

爱,对学生无私的爱,构成了孔子的学生观的基础,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想要站起来,就要想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自己想要事事通达,就要想到别人的处境,使别人也事事通达。

这是一种宽容,这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和对每一个生命的热爱,因为这种爱,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事业已成为孔子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用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孔子爱的充分体现。

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着想,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是孔子学生观的核心。

二是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孔子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到了他整个教学生涯的始终,他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此来接近学生、接触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

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这种对学生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教育,使孔子的教学思想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之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时“身教”往往很重要。

老师应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激励、感染学生。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收录了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修养,注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德之士,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本文将详细探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 孔子的教育观念和目的H2:人的全面发展孔子的教育观念始终贯穿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道德、智慧和人格的人,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修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都是他教育的核心关注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人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H2:道德修养孔子非常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他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处事公正、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孔子常常提到“仁”,他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和道德准则。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仁心,使其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孔子的教育方法H2:言传身教孔子主张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教育。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样,他的学生通过观察他的言行来学习和了解真理。

孔子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对话,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他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

他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传播他对人生道义的理解和追求,影响了无数学生的一生。

H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处理。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才能和潜力,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他将教育视为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具备辩证思维和观察力,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的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H2: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样,平等地对待学生,仔细地观 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
察学生,深刻地了解学生;要善 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称
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 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
十 ”。 另 外 , 孔 子 经 常 让 学 生 说 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 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 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 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 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的 赞许。
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 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在这
及他人;司马牛因急躁,爱乱说 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
话,孔子就谆谆告诫他:做一个 所欲言,可以甚至于互相争论,老师只需时而
态;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 点拨,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
就只对他讲“仁”的最基本概 然开朗。孔子对学生进行启发式
言传身教,也赢得了学生们的爱 戴与敬重。孔子死后,被葬于曲 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 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 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 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 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 社会对教师行为提出的要求。孔 子的言传身教,为广大教师树立 了良好的师德典范,至今仍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因为教师以身作 则,为人师表,学生就会在思想 行为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 也是最有力的说服教育。正如教 育家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 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 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 影 响 着 全 体 学 生 。” 《教 育 学》 也告诉我们,“教育者的言行对 学生行为准则、价值定向、性格 形成和发展有较大的暗示作用。” 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的重要地 位,更需德才兼备、言传身教的 教师。
[4]杨国欣 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 质教育的启示[J]. 《教育探索》 2006年第 8期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教育价值的对比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教育价值的对比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教育价值的对比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包含了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本文将分析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与现代教育价值的对比,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它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的重要性,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思想观念的对比1. 教育目标的差异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而现代教育更加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创新性。

2. 教育方式的差异孔子主张以身作则,以德育为主,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的力量来感化学生。

现代教育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主体性,倡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创造性的教育方法。

3. 学习方式的差异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出“学而时习之”的观点,认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反复的积累。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孔子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指导意义1. 强化德育教育孔子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这一观点对现代教育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现代教育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孔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观点提醒现代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

3. 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孔子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现实意义引言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孔子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思想对社会治理的启示1. 孔子的仁爱思想孔子强调人的仁爱之心,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尊重。

这一思想对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孔子的“君子”观念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这一观念对于培养优秀的政治领导者和社会精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提出了“中庸”思想,主张遵循恰当的中间道路,避免走极端。

这一思想对于社会治理的平衡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 孔子的“学以致用”观念孔子提倡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

这一观念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这一原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孔子的“兴学治国”思想孔子认为教育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他提出了“兴学治国”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 孔子的“弟子规范”教育方法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他提出了“弟子规范”教育方法。

这一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三、孔子思想的当代价值1. 孔子思想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孔子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2. 孔子思想对于领导者的启示孔子的思想对于培养优秀的领导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引领社会的发展。

孔子的治学理念及当代启示

孔子的治学理念及当代启示

孔子的治学理念及当代启示孔子以德为首、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和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现代教育应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发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注重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做到终身学习;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友好、和谐师生关系。

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以德为首,注重道德教育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教学生学会做人。

孔子将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思想,一直倡导个体要具备较为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成为君子、贤人。

因此,孔子在其教育活动中,首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都能够在道德品质方面有所提升,做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

在平常对学生的考察中,孔子也将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重要的衡量依据。

2、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孔子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之前只有上层社会的弟子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受教育的权利被上层社会所垄断,被称之为“学在官府”。

孔子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从此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使得平常百姓的弟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且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也并不会因其出身、家境等区别对待。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3、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注重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到学生想要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指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的表达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给他举例了。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本人没有获取知识的欲望,则不去启发、引导,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要再给他们举更多的例子了。

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意识,在孔子的执教生涯中,他也能够很好的将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虽然诞生于春秋时代,但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仁、礼、义、智、信五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仁。

仁是指关怀他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具备仁的品质,这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

而礼、义、智、信则是实现仁的手段,是培养仁德的途径。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

二、孔子思想的实践意义孔子的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孔子注重教育,强调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

他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鼓励人们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他还强调“以德服人”,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品德来影响他人,才能真正获得尊重和信任。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君子”的标准。

君子所具备的品质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方面。

君子不仅要具备这些品质,还要充分发挥这些品质的作用,使自己成为道德的楷模,影响社会和他人。

这种标准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以成为组织和机构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孔子思想的意义。

三、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于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孔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互相理解和信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仁”可以把我们带回到人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关注他人和社会,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其次,孔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感到自我价值的走向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之间的矛盾。

孔子思想提出的君子标准,可以为现代人聚焦真正的价值追求,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使自己成为有益的社会成员。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_孔子教育思想的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_孔子教育思想的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_孔子教育思想的意义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出自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孔子作为一名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

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孔子要求弟子必须有强烈的入市精神,讲求个人道德的完善只是参与天地之间。

提倡通过“民而能济众”的途径,最终能够达到“修己以安百姓”的终极目标,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国救民的情怀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

孔子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并能和群体相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教育思想的意义一、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这个“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

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

意思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不分民族与国别,不论贵贱与尊卑,不管智愚与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一视同仁,给予热心指导,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里面包含了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

孔子不但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且也忠实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和商人子弟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 仲弓;出狱的犯人公也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

这表明,孔子是不看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来者不拒。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孔子,名丘,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

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

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

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

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

著作有《论语》。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 . 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

“厩焚。

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

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

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一、立志有恒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

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

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研究、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而不动摇。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

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

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出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糊口水平也逐步进步,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发愤忘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中教育成就最为显著。

他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活动中,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一下他的教育思想:一、受教育者(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

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

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

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在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具备外在的气质,内外统一,从而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呢?孔子认为可以这样去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本人不但身体健壮,而且多才多艺,喜歌乐舞,自身也是一个十分注重全面发展的人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

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

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

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

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

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三)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温故知新、)1、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

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

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

有时他能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易过头,子夏迟缓一些,办事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过了头与跟不上一样不好”。

还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子贡答:“我怎敢同颜目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而我听到一个道理仅只能推知两个道理。

”孔子说:“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孔子还能从学生的才能专长上分析,指出有的学生德行突出,有的学生长于辞令,有的学生擅长政事,有的学生熟悉古代文献。

宋德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就是针对这说。

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一样。

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

”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

”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

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

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

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

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

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同样问仁,孔子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

如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方也訒”。

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诉他,做一个仁人,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发言表态。

孔子就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善于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

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

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孔子也很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年少的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把精力放纵在女色上;等到壮大了,血气旺盛,便要警戒,莫容易动怒,避免斗殴;老年时血气衰弱,便要警戒,莫贪得无厌。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

第一,要了解教育对象,要深人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

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2、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

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

如果只思考而不学马,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

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

但孔子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与思比较,学仍占首位。

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论语》第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3、温故知新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日,"故者,旧所闻。

新者,今所得。

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

"朱熹的注释很有道理,包括这样的意思:"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时司"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间的联系性,并含有转化的意思。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

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自已知探未知。

二、教育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教学相长)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

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其敢。

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

”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一)学而不厌。

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二)温故知新。

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三)诲人不倦。

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

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