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三九 是哪一天
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什么意思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什么意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出自《燕王剑侠》,是一个谚语,描述勤奋努力的人在一年中最冷最热的时候仍然在锻炼。
不少喜欢运动的人将其奉为圭臬,但是需注意在冬季防寒保暖在夏季防止中暑。
中文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外文名 dong lian san jiu xia lian san fu 释义描述勤奋努力的人类别成语谚语注意事项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止中暑目录 1 夏练三伏的好处 2 夏练三伏注意事项 3 冬练三九拓展资料 4 冬练三九注意事项三九:冬至节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的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三伏:夏至节后的头伏、二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指练习武功,贵在坚持,冷不避三九,热不避三伏。
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
运动可使心脏的冠状动脉口径增粗,让心脏的供血更加充分,以适应夏季高消耗的需要。
通过夏练,心脏的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轻,心率明显减慢,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心肌耗氧量减少,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健康十分有利。
促进呼吸系统功能。
夏天往往气压较低,在这种状态下进行锻炼,呼吸必会自然加深。
因此,夏练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使气体交换充分,血液中氧含量增高,物质的氧化过程更加完善,从而保证身体各项新陈代谢的需要。
不过,在三伏天里锻炼,也需要因人而异,要讲究适时适度和科学锻炼,盲目地在高温环境下锻炼身体,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伤及健康,甚至引发危险。
时间莫过早。
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是污染的高峰期。
人们普遍喜欢在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进行晨练,而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植物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
所以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点。
强度要控制。
“夏练”运动量的大小要取决于老人的适应能力。
即使是室内项目,在气温较高情况下,一些小球活动乒乓球、羽毛球等每隔,1小时应该安排间歇休息1-2次,每次10-15分钟。
运动后,心率的最大限度值=170-年龄,如果心跳过快,容易出问题。
三九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九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三九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现在已经进入夏天了,这天真是一天比一天热。
夏有三伏,冬有三九,夏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时候,而三九天则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
农村老话“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很多人看到这句话表示不能理解,怎么这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和最热的时候怎么掺在一起了?三伏和三九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三九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三九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1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天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大家所说的三九天,指的是从冬至开始算起的第三个“九天”。
三九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下面把三九,三伏天的划分,说法给大家介绍一下:热在三伏与冷在三九1、三伏天的划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
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7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初伏,也叫头伏。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叫中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末伏,也叫终伏。
2,“三九”寒冬与冷在“三九”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
“冷在三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
有人问:“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阳光斜射地面受热量少,应最冷,为什么说冷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冬至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到最小,所以它不是最冷时候。
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北移,但大地吸收热量还是少于散热的热量,入不敷出,温度继续下降。
三伏与三九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既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
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三伏
1、三伏天的划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
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7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初伏,也叫头伏。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叫中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末伏,也叫终伏。
2、“三九”寒冬与冷在“三九”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
“冷在三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
有人问:“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阳光斜射地面受热量少,应最冷,为什么说冷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冬至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到最小,所以它不是最冷时候。
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北移,但大地吸收热量还是少于散热的热量,入不敷出,温度继续下降。
直到三九以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才超过散热的热量,气温才渐渐上升。
所以三九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雾的频率比较高,上海12月份是一年中出现雾最多的月份,雾对交通、供电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雾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雾灾发生。
22、冬至——数九开始。
12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时为“冬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表示寒冷冬天到来和意思。
23、小寒——寒冷将至。
1月5日前后,小寒是天气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
从各地历年气象资料来看,一年中最冷时段出现在小寒节气的中期。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多指夏季的一段时间。
根据农历,三伏天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在每年的七月初一到二十三之间变化。
在这段时间里,气温骤升,日照时间延长,天气炎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高温天气。
本文将从三伏天的起始时间、特征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三伏天的开始时间。
由于农历和公历之间的差异,每年三伏天的开始时间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三伏天的第一天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称为初伏,为期十天。
接下来的十天为中伏,即从农历七月十一日开始,持续十天。
最后的十天是末伏,从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开始,一直到结束。
因此,整个三伏天的时间跨度大约为三十天左右。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伏天的特征。
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段之一,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甚至超过40摄氏度。
此时,阳光直射地表,土地和建筑物会长时间受热,加剧了室外空气温度的升高。
由于高温和高湿度的双重作用,人体的热量散发减慢,身体容易出现中暑、脱水和疲劳等症状。
此外,三伏天还是雷雨多发季节,这也给户外活动带来一定的不便。
面对高温天气,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确保人身体的健康。
首先,饮食方面,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并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
其次,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至少喝2升水,并根据体质状况和工作环境适当增加摄入量。
此外,保持室内的通风和凉爽也是应对高温的有效方式。
在室内,可以安装遮阳窗帘或使用百叶窗等防晒设施,减少阳光的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空调或电风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的舒适环境。
同时,对于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员来说,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露,适当增加休息时间,防止中暑和脱水。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来适应高温天气。
在三伏天期间,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选择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工作和娱乐。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但要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度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身体不适。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什么意思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什么意思“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
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
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
“九九”过后,就表示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10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节。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追根溯源,这句话一般在练武之人身上体现。
一般来说,以武为生之人体格较为强健。
他们认为,在严寒天、酷暑天进行锻炼,有助于磨炼自身坚强意志,同时加强武术修为和精神定力。
那么,我们普通人是否适合在“三九”、“三伏”锻炼?现代社会中亚健康、慢性病已经非常普遍,这类人群在“三九”、”三伏”锻炼并不合适。
在“三九”锻炼,由于天气过于寒冷,容易导致人们肌肉僵硬、毛孔闭塞,热量散发受到阻碍,体内的热量平衡失调。
这不仅会使锻炼效果大打折扣,还会让人感到格外疲惫。
此外,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组织兴奋度下降。
在运动时既加强了能量代谢,又增大了耗氧量,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
对于体弱和免疫功能较差者,严寒天进行室外锻炼还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咳嗽、甚至肺炎等,因此,此类人群更当避免此时进行户外运动。
在“三伏”锻炼,因天气炎热,危害则会更大。
气温过高时在室外进行锻炼,会使人体的体温过高,从而加速脱水,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能力下降,造成神经功能紊乱等不良影响。
不仅如此,酷暑天锻炼还容易导致中暑。
中暑是高温下发生的一种以中枢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混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
若处理不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是毋庸置疑的。
体弱、体虚、或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人群,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模式进行锻炼,可能具有致命的风险。
三伏三九怎么算
三伏三九怎么算
三伏怎么算: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开始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伏天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十或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
简而言之,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九怎么算: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三九天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冬至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便在"三九、四九天"。
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就暖和了。
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与数九“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
三伏
三伏天的划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
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7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初伏,也叫头伏。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叫中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末伏,也叫终伏。
2、“三九”寒冬与冷在“三九”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一九)。
“冷在三九”:大寒正值三九,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我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为一九,共九个九,八十一天。
有人问:“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阳光斜射地面受热量少,应最冷,为什么说冷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冬至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但地面积累的热量还未损失到最小,所以它不是最冷时候。
冬至以后,太阳位置虽北移,但大地吸收热量还是少于散热的热量,入不敷出,温度继续下降。
直到三九以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才超过散热的热量,气温才渐渐上升。
所以三九前后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大雪时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雾的频率比较高,上海12月份是一年中出现雾最多的月份,雾对交通、供电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要经常关心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大雾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雾灾发生。
22、冬至——数九开始。
12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时为“冬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表示寒冷冬天到来和意思。
23、小寒——寒冷将至。
1月5日前后,小寒是天气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
从各地历年气象资料来看,一年中最冷时段出现在小寒节气的中期。
三伏天完整时间表
2023三伏天完整时间表2023三伏天时间表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中伏:7月21日-8月9日中伏第1天:2023年7月21日中伏第3天:2023年7月23日中伏第4天:2023年7月24日中伏第5天:2023年7月25日中伏第6天:2023年7月26日中伏第7天:2023年7月27日中伏第8天:2023年7月28日中伏第9天:2023年7月29日中伏第10天:2023年7月30日中伏第11天:2023年7月31日中伏第12天:2023年8月1日中伏第13天:2023年8月2日中伏第14天:2023年8月3日中伏第15天:2023年8月4日中伏第16天:2023年8月5日中伏第17天:2023年8月6日中伏第19天:2023年8月8日中伏第20天:2023年8月9日末伏:8月10日-8月19日末伏第1天:2023年8月10日末伏第2天:2023年8月11日末伏第3天:2023年8月12日末伏第4天:2023年8月13日末伏第5天:2023年8月14日末伏第6天:2023年8月15日末伏第7天:2023年8月16日末伏第8天:2023年8月17日末伏第9天:2023年8月18日末伏第10天:2023年8月19日三伏天的划分三伏: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
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
农历7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7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叫初伏,也叫头伏。
中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叫中伏,也叫二伏。
!!三九、三伏等纪年月日解释
三九“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
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共9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
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
三伏“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
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
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子月:冬至所在的月为子月(一般为农历十一月)春三月:农历一、二、三月四季的每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如孟冬为农历十月,仲春为农历二月)每月用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朔、朏(fei三声)、望、既望、晦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经气最旺: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天色纪时法:子23丑1寅3卯5mao辰7巳9(将午之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名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一声)时、日入、黄昏、人定午11未13(太阳偏西)申15酉17戌19亥21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经气最弱时与最旺时相差六个时辰(12小时),如肾经酉时最旺,卯时最弱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故称五更、五鼓、五夜: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戌亥子丑寅公元纪年:耶稣出生之年为分界线,之前为公元前某年,之后为公元后某年N世纪M年代=(N-1)M年初期、中期、后期:一个世纪中,前20年为初期,后20年为后期,中间60年为中期民国纪年:公元年数=民国年数+191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三伏天(2023年)时间表完整版
三伏天(2023年)时间表完整版三伏天(2023年)时间表2023初伏时间表:7月11日(农历五月廿四,星期二)-7月20日(农历六月初三,星期四),共10天。
2023中伏时间表:7月21日(农历六月初四,星期五)-7月30日(农历六月十三,星期日),共10天。
2023闰中时间表:7月31日(农历六月十四,星期一)-8月9日(农历六月廿三,星期三),共10天。
2023末伏时间表:8月10日(农历六月廿四,星期四)-8月19日(农历七月初四,星期六),共10天。
三伏天的由来关于三伏天的说法,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的时间有区别。
按照民间的说法,三伏天起源于夏朝,距今已经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了,当时三伏天属于祭祀的日子,在入伏的第一天,大家会一起参与祭祀,俗称为“伏祭”。
而据资料能查到的历史,三伏天最早始于秦朝,距今已经2200多年了,经查询资料,《史记秦纪六》中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如今的三伏天,虽然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习俗,比如“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吃鸡蛋”,入伏的时候要吃饺子,进入中伏的时候要吃面,进入末伏的时候要烙饼,还要吃鸡蛋。
三伏天养生1.不能对着空调或风扇直吹。
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待在空调房中享受清凉。
然而,直接对着空调或风扇吹风会导致身体受凉,容易引发感冒、喉咙疼痛等症状。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调节空调的温度和风速,避免直接吹风。
2.不能洗凉水澡。
尽管在酷热的天气中洗个凉水澡看起来很诱人,但这样做会使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三伏天最好选择温水或微温水洗澡,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3.不能贪食冷饮。
在炎炎夏日,许多人喜欢喝冷饮来解暑。
然而,大量摄入冷饮会降低胃肠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此外,冷饮中含有过多的糖分,容易引发肥胖和牙齿问题。
因此,在三伏天,我们应该适量饮用温开水或常温饮品,避免贪食冷饮,以维护身体健康。
数九时间表内容
数九时间表内容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马上就要到了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俗话说“夏至三更入头伏,冬至一到即数九”。
2023年的冬至日期是在12月22日,也就是说今年从12月22日就开始了数九寒天了,具体的日期是:一九:2023年12月22-12月30二九:2023年12月31-2024年1月8三九:2024年1月9日-1月17日四九:2024年1月18日-1月26日五九:2024年1月27日-2月4日六九:2024年2月5日-2月13日七九:2024年2月14日-2月22日八九:2024年2月23日-3月2日九九:2024年3月3日-3月11日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进入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对人们的体力体质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老人常说“三九天三做三不做”,数九寒天的讲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方面,三要做一注重保暖“最冷在三九”,进入三九天,最重要的养生就是保暖,尤其是对足部,头部,背部的保暖工作需要加强。
二勤晒太阳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进入三九天要多晒晒太阳,背光而坐,有利于身体蓄养“阳气”。
三多泡脚“寒从脚下起”,脚部作为离心脏最远的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建议大家每天可以适当泡脚20分钟,提高机体抵御严寒的能力。
第二方面,三不做一不剧烈运动《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进入三九天,严寒地冻,要适当减少运动量,尤其是跑步等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运动要做到微微出汗,适可而止。
二不过度进补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随着三九天气,气温大幅下降,也到了冬季滋补的关键时期,只是也有要切忌三九天以温补为主,不能食用过多辛辣刺激食物。
三不睡晚觉古书有云:“冬三月早睡晚起,必待日光”,为保证阳气潜藏,进入三九天,要在亥时(21~23点)入睡,早上也可以适当赖床,等到太阳升起、阳气逐渐强盛以后起床最佳。
什么是三九、三伏?九九歌谣?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什么是三九?为什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这要从当时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多少来看,冬季这时候虽然白昼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此时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还要继续低下去,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冷。到"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随着逐渐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何时入九?九九歌谣
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2024年三九天具体日期
2024年三九天具体日期2024年三九天时间具体日期2024年的三九天从1月9日开始的,到1月17日结束,我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也称“三九天”。
我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法。
与三九对应的是三伏。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即“三九”是九天而非一天。
人们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三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惊蛰之后就意味着三九天正式的结束。
三九天是什么意思“三九”是指冬至到来之后后的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需要注意的是“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就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而不是“三九”,所以“三九”是九天而非一天。
三九天这段时间是全年中温度最低的一段时期,从冬至节气开始,白昼增长的速度渐缓,从冬至到“三九”的这一时期,平均每天白昼时间只增长了一分钟。
另外,由于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所呈的夹角角度增加也很缓慢,而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此时北半球会继续失去热量,地温也持续下降,造成了此段时期气候会十分寒冷。
三九天计算方法方法一数九寒天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逢壬日算起(冬至后逢第一个壬日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
这时“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了。
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数九”的正确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
另有错误认为“数九”是从冬至这天算起的,从冬至这天算起那么每年“九”的具体时间是固定的,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
方法二也有一些地方数九寒天是从冬至当天算起的。
今年哪天入伏第一天2023年(出炉)
今年哪天入伏第一天2023年(出炉)今年哪天入伏第一天2023年2023年7月11日是入伏的第一天,这天也是世界人口日。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
头伏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初伏时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时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时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三伏天之所以最热,是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加上平均风速较小,雷雨之前气压较低,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三伏天是按农历计算,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入伏后昼夜温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所以活动量不要太大;要注意夏季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伏天是食物霉变高发期,要注意食物保质、保鲜。
出时,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三伏天的三伏的特点初伏初伏,又叫头伏,是三伏中的第一伏,处在小暑节气的附近,具体的日期,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一直到夏至后第四个庚日的前一天。
进入初伏,还不算最热的时候,只能说是闷热的前奏曲。
这个时候,很多地方都将进入雷暴比较多的时节,高温、潮湿、多雨,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三九、三伏天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
"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这要从当时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多少来看,冬季这时候虽然白昼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此时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还要继续低下去,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冷。
到"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随着逐渐回升。
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何时入九?九九歌谣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
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什么是三伏?何时入伏?"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
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2023-2024数九天是几号开始几号结束023-2024数九天时间表
2023-2024数九天是几号开始几号结束_2023-2024数九天时间表2023-2024数九天是几号开始几号结束?一九时间:2023年12月22日-2023年12月30日二九时间: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8日三九时间:2024年1月9日-2024年1月17日四九时间:2024年1月18日-2024年1月26日五九时间:2024年1月27日-2024年2月4日六九时间:2024年2月5日-2024年2月13日七九时间:2024年2月14日-2024年2月22日八,九时间:2024年2月23日-2024年3月2日九九时间:2024年3月3日-2024年3月11日2023-2024数九天时间表一九具体时间表2023年12月22日(冬至)2023年12月23日2023年12月24日(平安夜)2023年12月25日(圣诞节) 2023年12月26日2023年12月27日2023年12月28日2023年12月29日2023年12月30日二九具体时间表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元旦)2024年1月2日2024年1月3日2024年1月4日2024年1月5日2024年1月6日(小寒)2024年1月7日2024年1月8日三九具体时间表2024年1月9日2024年1月10日(人民警察节)2024年1月12日2024年1月13日2024年1月14日2024年1月15日2024年1月16日2024年1月17日四九具体时间表2024年1月18日(腊八节) 2024年1月19日2024年1月20日(大寒)2024年1月21日2024年1月22日2024年1月23日2024年1月24日2024年1月25日2024年1月26日(国际海关日) 五九具体时间表2024年1月27日2024年1月29日2024年1月30日2024年1月31日2024年2月1日2024年2月2日(北方小年)2024年2月3日(南方小年)2024年2月4日(立春)六九具体时间表2024年2月5日2024年2月6日2024年2月7日2024年2月8日2024年2月9日(除夕)2024年2月10日(春节)(国际气象节) 2024年2月11日2024年2月12日2024年2月13日七九具体时间表2024年2月14日(情人节) 2024年2月15日2024年2月16日2024年2月17日2024年2月18日2024年2月19日(雨水) 2024年2月20日2024年2月21日2024年2月22日八,九具体时间表2024年2月23日2024年2月24日(元宵节) 2024年2月25日2024年2月26日2024年2月27日2024年2月28日2024年2月29日2024年3月1日(国际海豹日) 2024年3月2日九九具体时间表2024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24年3月4日2024年3月5日(惊蛰)(雷锋纪念日)2024年3月6日2024年3月7日(女生节)2024年3月8日(妇女节)2024年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2024年3月10日2024年3月11日(龙抬头)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今年三九从哪天开始
今年三九从哪天开始三九是什么意思“三九天”是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
中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之说法。
与“三九”对应的是“三伏”。
假如说三伏天是最热的一天的话,那么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
“三九”比较好计算,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
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贯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
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
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三九,朔风凛冽,荒原地冻,水面结冰如同冰桥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25日四九,参星半夜落下,辰星早上升起2022年1月26日——2022年2月3日五九,白日渐长,太阳未时之后可照进堂屋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12日六九,春风拂面,百草萌动,单衣即可出门2022年2月13日——2022年2月21日七九,黄河冰水各半,鲤鱼游向滩头,喜鹊筑巢,鸿雁归来2022年2月22日——2022年3月2日八九,草木生长,阳气遍地,正是种谷深耕之时2022年3月3日——2022年3月11日九九,耧车播种,玉苗丛生,正是农家快乐之时延伸阅读:三九养生重点留意肌肤保潮湿燥寒冬,由于干冷的气候,人体的表皮层血管会收缩,以减削热量散失,但也造成皮肤层血液循环减慢,皮脂腺与汗腺功能降低,导致皮表的水分与脂肪含量大减,假设再加上冷风吹拂,更大大减弱了皮肤的反抗力,因此,冬天的皮肤简单变干糙、敏感、甚至皲裂。
在饮食方面,可多服用含黏液质的食品,如蜂蜜、海参、木耳、水梨、蹄筋等,以提高血液中胶质含量,增加细胞内水分的保存。
饮好两头水饮水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还是一种抱负的保健手段,尤其是在一早一晚──冬季,因气候寒冷,活动量相对减削,机体失水量较少,一些老年人便少饮甚至不饮水,有的只是感到口渴时才饮水,这对健康是特别有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法规则定制三伏三九是哪一天?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
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
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
”。
这意思是说,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所以,进入冬至之后,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冬至之后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的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可以冻死猪狗;而一旦进入冬至之后的36天——54天的这18天,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气候就转暖了;而冬至之后的54天——70天,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冬至之后的70天,就要准备春耕了,天气就彻底暖和了。
而三伏天怎么计算呢?三伏天的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规则,还是很容易计算的。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
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
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环 目 迹皇 熘 螅 质歉龈 眨 簿褪?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
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
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
“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
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
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
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露 眨┏龇 梗 昂笳 盟氖 臁?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
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
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
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
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
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个九天,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
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一般“三九”时最冷。
楼上朋友说的“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是指“三九九”,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并非“三九”。
老北京的习俗,冬至曰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一习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记载,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办(代表九九八十一天)。
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办。
待过完这8l天,81个花办也全染过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
而且在明代北京,还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图”,在市面销售,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这图旁还有《九九歌》。
这《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
笔者小时候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这“九九”之说。
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
当时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
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
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间流行时,却有不同的版本,内容及详略均不同。
我们看看明代的<九九歌》的不同说法,十分有趣。
明代《五杂俎》记载了当时《九九歌》的一种说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
篱头吹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
这声篥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这一说法较为详尽。
而据该书记载,当时(明代)的北菪功乜区流行的,《九九歌》则远没这么复杂,十分简单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而目通俗易记。
而明代专门记载北京风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记的《九九歌》与上述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盐虎本来指古代一种虎形的盐.这儿比喻人们所堆的雪人);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屹蚤出。
”这最后几句对于冬天受冻的穷汉给予了很大的同情。
这两个复杂的《九九歌》版本互有异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九四十五”,前一说法为“太阳开门户”;后一说法为“家家堆盐虎”。
这可能反映了这两首《九九歌》产生的时期在冬六的降雪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上述明代北京地区流行的简单版本《九九歌》中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而上一世纪时的《九九歌》都成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这一改动不可忽视,它反映了明代时北京的天气比上一世纪时北京天气要冷,以至于从物候现象表现出来,柳树出芽长叶要相差一段时间。
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因为零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十分难熬,其实夏天也有《九九歌》,不过夏天可不像冬天一样。
要画什么“九九消暑图”了。
夏天的九九与冬天相对应,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应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难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人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促织指蛐蛐)。
”这夏天的《九九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上述冬夏(九九歌)反映了老北京地区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