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文·启发式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内容摘要: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启发,在教学活动中对老师、学生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孔子启发式教学素质教育学生主体性教师适度启发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灌输式”或者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室在讲台上表演,学生在下面充当观众或听众,整个一个纯粹的“录音机”,这种截然分开的教与学,没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然而,真正要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上?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与当今素质教育原则相对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上取得很大的成果——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下面将小谈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从中得出若干对于素质教育实践的启发。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概述
《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人们通常用这个论断来说明孔夫子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关于这段说论述,汉代郑玄注释:“孔子与人言,必得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宋代著名学者朱熹也曾有过经典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难成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用今天的话说,“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努力思考,急于求得解决而仍搞不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就应当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就叫做“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考虑成熟,但苦于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整
理概念,用明确的语气加以说明。这就叫做“发”。根据学生的愤悱心理进行启发,这是从正面来说的。从反面来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对某问题还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要求,教师决不能强迫注入。他要求教育者要抓住启发教育时机和方法,在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才去启发他。只有做到举一反三,才是启发式教育。
首先,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启发式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思考,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在孔子看来,学生品格的养成,学问的充实,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的作用仅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论语·为政第二》中,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实质上还是强调发挥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
再者,启发式教学是过程的启发,而不是结论式的。《论语·子罕第九》颜渊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意思是说:“孔子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有注重过程的启发,而不是就事论事,只注重结论的得出,才能学会解决问题的点金术。才能达到举一隅,反三隅。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升华出理性的方法认识。换句话说就是,只能“启发”不能“代发”。强调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学生走,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十分注意贯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
第一,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使学生能自觉自主地学,就得重视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论语·卫灵公》载:“子日,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即不想一下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他认为学生应具有自觉追求真理的态度、主动求知的精神。当颜渊向他请教如何为仁时,孔子说:“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终归是自己的事情,不可以依赖别人。
第二,注意把握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愤、启、悱、发”这一名言中,孔子首先强调的是启发的时机:要求学生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其次是启发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以此检验启发是否得当。孔子曾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告诫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适时进行启发诱导。
第三,孔子的启发是循序渐进的,所谓循循善诱。《论语·为政篇》有一段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即孟懿子)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做孝,孔子答以“无违”。孟懿子没有再往下问,孔子也就不再往下讲了。而后来樊迟进一步问什么才是“无违”的时候,孔子才进一步说明“无违”的道理——在世的时候按照理解侍奉(他们),死了,按照理解把(他们)埋葬并祭祀。颜渊曾经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第四,孔子的启发是一以贯之,举一反三的。《论语·为学篇》中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这段师生对话可以看出,孔子很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认为只有当学生的见识达到一定程度,才可往纵深方向引导。子贡的这一表现也是孔子注重学生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讲求举一反三的结果。
二、现如今素质教育中启发式教学原则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以选择人才为教育目的,培养出一大批的消极适应社会的人,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始终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学生对老师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是一种注入式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纠偏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素质教育观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把教育的出发点建立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上。这种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