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启发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
启发教学——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启发教学的倡导者,但二人的“启发”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异又各有特点。
本文将对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进行阐述和比较,并指出“启发式教学原则”比“产婆术”更科学的一面。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教学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人物, 是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奠基者。
他们不仅影响了当世, 更深深地影响了历史, 影响了文化的研究传统和发展方向。
两人作为东西方的先贤祖师, 自有其不同的思想内涵和思维风格;作为人类共同的圣哲, 亦有同声相应的默契, 这种默契超乎时空, 互参互补。
因二人都深谙启发之道,基于此, 本文将就“启发教学”对二人进行浅显的比较, 以管窥东西方文化之精髓。
一、孔子——“启发式教学原则”孔子比苏格拉底至少早五、六十年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因此,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教育家。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非常注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
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没有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没有处于急于想知道答案而不知道的状态(即‘不愤’),教师就不可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也无法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思考(即‘不启’);如果学生没有处于对某一问题已经考虑成熟,却苦于无法表达心中之想法的状态(即‘不悱’),那么教师也无法帮助他们进行疏理,无法引导他们用明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即‘不发’)。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双方共同思考,师生相互启发。
他在《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意思就是说:“我有知识吗?没有。
有个普通人来问我,我对他的问题茫然无知,我从问题的两头进行考察,然后尽量回答他。
”可见,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自称“无知”,然后再与学生共同探究的。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
教学研究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研究蒋武超(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100)摘要:本文立足于教学论视角,从教学的哲学基)、学生观与知识观、教学中的思维方法这三个方面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探讨两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异同及优势与缺[,在分析各自利弊的基)上,从两者的互补性出发,综合两种启发式教学法的长处,为当代课堂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当代价值一、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对比(一)教学法的哲学基)之比较。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立足于实践哲学,研究的主题是面向社会人生的。
无论是孔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仁”,还是孔子“由仁而德”的伦理追求,都立足于社会的伦理规范,涉及的是日常生活的情境,处于经验层面。
因此,孔子所奉行的教育哲学是不涉及形而上学的探讨的。
从认识论层面来看,孔子将西周典章礼乐制度与自己的理解判断融合,并将之奉为真理,判断弟子是否掌握了知识就必已有规范作为检验的标准。
此外,孔子并不认为真理先验地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真理是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才能逐的。
将人为“上智”“中人”“”,并〔大多数人为“中人”之性,认为这部分人,能够通过接受教育自己所处的人性阶层,个的社会。
法立足的哲学是一种先验的真理观。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洞穴之喻”,认为人肉眼所见的世之外还个发的理念,是之所以存在的基础。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所述的“理念”即先天存在于人心灵之中的真理,唯有通过人的灵魂转向才能领悟。
这种领悟过程是的,需要通过长年累月的哲学,只有极少数人的境界。
柏的“理念”论的,人在认识论上都奉行基础主义,企图为现实知识的存在为基础、不证自明的前提*理论假设,两人在人的心灵中找个前提,即理念。
因此,的启发式教学法意在唤起受启发者“沉睡的心灵”,通过启发、引导让他从现实的蒙昧中醒,地接近心中已然存在的真理,另外,启发式教学中追寻的真理是超乎日常经验范围的,是形而上的,这也是与孔子大不相同之处,在苏格拉底看来,从日常经验中所得出的知识结论是狭隘的、不是普遍的。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教育管理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教育管理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教育管理一直是各个国家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各种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
其中,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古代教育领域的两位知名思想家,都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
本文将对两位思想家的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比较,以探讨孔子与苏格拉底在教育管理中的略有差异。
首先,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注重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培养。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因此他强调与学生的互动和对话。
孔子鼓励学生提问,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引导他们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孔子强调个别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他相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在道德、智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则侧重于批判性思维和真理的探索。
苏格拉底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主张提出问题,并通过对话和争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苏格拉底的方法强调真理的追求,强调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的培养。
他相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能够引导他们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
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都强调启发式思维,但两者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孔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和道德观念,而苏格拉底则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更注重师生之间的师徒关系和情感沟通,而苏格拉底更强调对话和争论。
此外,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更偏向于个别化的教育,而苏格拉底的方法则更侧重于集体的思考和讨论。
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有各自的差异,但在教育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其次,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对我的启示
孔⼦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对我的启⽰孔⼦是启发诱导式教学⽅法的⾸创者。
它⽐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了⼏⼗年。
孔⼦的启发诱导是其教育原则和⽅法的核⼼,这⼀⽅法千百年来也备受推崇。
因此启发诱导式在教育界具有深远意义。
⼀、孔⼦启发诱导式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法上,孔⼦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按照朱熹的注解:“愤者,⼼求通⽽未得之意;悱者,⼝欲⾔⽽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
”就是说只有当医⽣进⼊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引导、引发,帮助学⽣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向,即“开其意”、“达其辞”。
⽐如让学⽣认识⼀个四⽅形的东西,告知⼀⾓⽽不能退职另外三个⾓表明学⽣尚未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当时就不要勉强教他,如果将其余三个⾓不厌其烦地⼀⼀告知,就会养成学⽣的依赖性,阻碍其思维发展。
这同时也表明了孔⼦,孔⼦的启发诱导式教学,不管是探索求知,积极思考,还是举⼀反三,其施动者者主体都是学⽣,⽽⾮教师,也就是突出了学⽣的主体性,课堂教学重视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孔⼦的启发诱导式教学主要有三种:提问式、⽐喻式、讨论式。
对于提问式,孔⼦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对于⾃⼰的观点,不直接说出,⽽是通过反问句的形式向学⽣提问,对学⽣进⾏启发,引起学⽣的思考。
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孔⼦也会⽤⽐兴⼿法,他不直接回答学⽣的提问,,⽽是以“兴”、与“⽐”的⽅式引发学⽣的联想。
可见,发动学⽣独⽴思考,是启发教学的基本前提。
简单地说,孔⼦启发诱导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的内容:第⼀,视学⽣为学习的主⼈,强调激发学⽣学习的主动性。
第⼆,注意把握学习机制,提⾼学⽣的学习能⼒。
第三,孔⼦的启发是循序渐进的,所谓循循善诱。
第四,孔⼦的启发是⼀以贯之,举⼀反三的。
由此归纳出,孔⼦的启发诱导式教学原则有如下两个特点:第⼀,孔⼦更多地强调了启发的时机。
在他看来,要调动学⽣的积极性,⾸先要了解学⽣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的⼼理状态,适时施教。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启发式教育是一种以发掘学生内在知识和思维潜能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教育思想家,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启发式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教而不厌,诲人于深而悦人”,他认为教育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追问,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同样地,苏格拉底也通过对话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他认为,通过自我发现和探索,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对话和提问的教学方式正是启发式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其次,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和品质。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苏格拉底也认为,知识和智慧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他通过质疑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
这种强调道德和品质培养的教育观点与启发式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思想相契合。
第三,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自己去努力学习,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教导。
他提倡“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来巩固和扩充自己的知识。
苏格拉底则主张通过自我发现和思考来获得知识。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
这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教育观念与启发式教育中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一致。
第四,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智慧和素养。
孔子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追求卓越,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君子”,具备高尚的道德和深厚的智慧。
苏格拉底则认为,智慧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真理并使其生活更充实有意义。
他通过哲学探讨和批判性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撷英篇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认知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
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们开创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先河。
在新课程改革引领教育创新的大背景下,比较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在孔子长期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开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即是今天我们所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掌握新知识,老师应该先让这个学生自己经过缜密的思考,如果思考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并且心中愤懑时,这时候老师再去引导他,这样习得的知识才能牢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产婆术启发式教学理论。
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教学中,苏格拉底从人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引发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1]。
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像助产婆一样把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顺利接生出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产婆术。
一、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相同点1.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相似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时的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各类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孔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出了他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城邦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苏格拉底正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生思想涌现的时代。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在古代史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两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孔子的启发式思想教育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理念着重于启发式思想教育。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素质。
为此,他提倡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孔子的启发式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为主体:孔子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应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学以致用:孔子注重实际应用,他认为学习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他倡导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3. 尊重个体差异: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差异性。
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实现真知的获取。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激发质疑和思考: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建立在思考和质疑的基础上的。
他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问题的本质。
2. 强调自我认知: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通过自我认知来实现智慧的提升。
他认为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无知,并通过不断自省和反思来获得真正的智慧。
3. 培养道德品质: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因此,他注重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三、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的启示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思想教育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中西“启发式教学”的较量——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比较
中西“启发式教学”的较量——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比较摘要: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思想有着很大的联系,通过对两者的教学思想进行简要阐述和对比分析,发现其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启发式教学,即通过提问与对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
然而,他们在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对现代教育有很多启示,包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强调学生和老师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强调实践等方面。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似乎都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教育实践研究者总是会去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追溯源泉,而教育理论研究者除此之外还会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中去找寻真理。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学方式都强调启发式教学,且都喜欢用谈话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对当下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然二者的具体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就二者的观点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比较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古代著名的教学方法,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产婆术”相似之处1.两种教学都反对直接填鸭式灌输地教学方式,主张启发式教学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思维。
他们都认为,知识的获取应该是自主的、发现性的,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学生应该通过自发性的探究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
他们通过点拨或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发性的去思考,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接受和记忆。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一、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
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
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
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1]。
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
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2][3]: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
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教育思想家,他们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他的“三纲五常”思想中。
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真理。
在他的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调整,因此他的教学比较灵活多样。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法”。
苏格拉底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逐步思考、揭示问题的本质,并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他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对话过程中,他经常采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他们在推理和辩证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智慧和品格。
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更加注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孔子与苏格拉底关于“启发教学”思想的比较分析考研考点
当今世界,社会和科技发展迅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人的智力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启发”,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
学过教育史的都知道,我们通常把孔子看作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首创者,而西方则公认苏格拉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鼻祖。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后世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趣的是,从时间上看,他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孔子比苏格拉底略早半个多世纪),并分别独立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
今天呢,我们就二者的“启发教学”进行一个对比。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正在逐步形成,政治上极度动荡,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论语》一书是孔门教学的实录,其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现代汉语中“启发”一词和“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宋代名儒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
发,谓达其辞。
”即孔子认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正在积极地进行思考,一时还找不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予以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已经思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不出的时候给予开导。
如果教师已就学生所疑的最关键一点予以启发了,却不能引起学生的联想、类比和推理,孔子认为教师就没有必要再讲了,因为这说明学生没有主动积极的思考,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没有意义的。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也认真贯彻了他的上述主张。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在实际教学中很善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有时学生问一个问题,孔子只简单回答,以引起学生的追问和思考,学生一步步追问,孔子的回答一次比一次深刻。
孔子_启发式教学_与苏格拉底_产婆术_的比较
形的一个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重 复教他们。 [1]
孔子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通 过后天习得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者也。 ”(《论语·述而》)人要先通过学习累积一定的 知识,才能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得不出任何结果,那 就要进行学习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同时,孔子非常 重视学思并重,既强调学习,更强调思考。 他的那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放 到今天的教学中仍然适用。
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他在教学中先自称 “无知”, 再和学生共同探究问 题。 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可见孔子把教师和 学生摆在同一平台, 承认师生间是相互启发的,提 倡教学相长,确立了一种平等的师生观。 在这种关 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这减少了学生对教 师的畏惧感,使学生得到尊重,有利于学生建立自 信心,这与后来韩愈所提出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 子不必不如师”是一样的。
一、 孔子“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 解读
(一) 孔子及其“启发式教学”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儒 家学派,总结出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 育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他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 创立启发教学的人。 “启发”一词源于其著名论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 ”(《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学时,不到 学生冥思苦想但仍不能理解时, 不要去开导他;不 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时,不要去启发他。 告诉他方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现在更加倡导启 发式教育。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大教育 家孔子就已经运用了“启发式教学”,而在同一时期, 西方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提出“产婆术”,两者都是 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来实施教学的。 由于当时生产 力低下,书写工具和印刷工具都不发达,教师无法像 现在一样采用大班制用统一教材为学生传授知识, 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来进行教学, 所以师生问答就成 了当时实施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其中又以孔子的“启 发 式 教 学 ”, 以 及 苏 格 拉 底 的 “ 产 婆 术 ” 最 具 代 表 意 义。这两者反映了古代教学的一般趋势,具有相同之 处,但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又大相径庭。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运用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及其运用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孔子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者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他提倡启发式教学。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
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能近取譬,推己及人;(3)叩其两端,攻乎异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找出解决矛盾的答案)。
现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包括三个基本要点:①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问题,并力求能准确表达;②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③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以普遍原则类推于同类事物,而扩大认识范围。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
例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
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
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作者:邸芳芳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02期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是“轴心时代”东西方重要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着很多相似和相异的地方。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以期对当前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新课改;启示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对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思想均有着许多相似性,同时也因东西文化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一)教育目的1. 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孔子一生事业在教育,理想却在政治。
在各国游说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不得的时候,他转而潜心办教育,通过培养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贤才去取代当时普遍存在于政界的“斗筲之人”,以实现自己“庶、富、教”和“老少安怀”的政治理想。
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
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把培养治国人才看成比自己亲身从政更为重要。
2. 在实现最终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的教育理念各有侧重在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文”学中,伦理问题都居于中心地位,但是他们二者的伦理学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孔子的伦理学可以称之为政治伦理学,伦理是达到社会政治目的的手段。
而苏格拉底的伦理学则可称之为哲学伦理学或伦理哲学。
孔子在实现教育目标时更侧重培养入世的躬行者,而伦理道德方面的修养只是入世前的必要准备罢了。
苏格拉底关注的更多是人作为个体发展中的心智完善的探索、追求的是哲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和使命,推崇的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
(二)教育对象1. 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深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固定的学习地方,也没有惯常的座位, 讨论问题、辩论问题像开圆桌会。教师也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像学生一样是一 位平等的参与者,只是在回答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教师才进行指导。在这种教学 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礼节上的拘束,既自由又平等。
由此可见,孔子师生关系下的平等,是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平等,而苏格 拉底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人格上的平等。这便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4) 教学对象。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主张教育对象的扩大化,提倡民众广泛地 接受教育。孔子在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 类”,不分地域、种族地招收学生。而从事公众教育是苏格拉底一生的主要事业 之一,他的教育对象也格外广泛,有母邦雅典人,也有来自希腊各邦乃至非洲的 外邦人;有贵族派成员,有豪门门巨富的子弟,也有手工业者和穷人。所以说, 苏格拉底的教育对象是全体民众。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创者,对东西方的教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现成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一、孔子启发式思想教育解读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儒家学派,总结出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他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创立启发教学的人。
“启发”一词源于其著名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学时,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但仍不能理解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时不要去启发他。
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重复教他们。
孔子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人要先通过学习累积一定的知识,才能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得不出任何结果,那就要进行学习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学思并重,既强调学习,更强调思考。
他的那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放到今天的教学中仍然适用。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中国的文明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典籍,已经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文化传统。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孔子,自然地形成了承袭的、宣教的学习(治学)态度。
因此,他的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弟子们更好地接受已有的文化知识,而非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学说,“好古而不作”既是孔子的治学态度,也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原则。
启蒙教育四个代表人物
启蒙教育四个代表人物启蒙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而代表启蒙教育的四位人物分别是孔子、苏格拉底、孟子和康德。
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对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经验。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四位代表人物在启蒙教育领域的贡献。
首先,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者的责任。
孔子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即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开始,而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他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提倡学生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万世师表”。
其次,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发现式教育”的理念。
他主张通过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苏格拉底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即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有所进步。
他的教育方法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对后世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孟子,古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提出了“性善论”和“教化说”的教育理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教化”是培养学生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手段,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引导学生向善。
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智力,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康德,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启蒙运动”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成为独立、自由的人格。
康德主张“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盏灯”,即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观点。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 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思想家和教育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智慧。
其中,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先驱,他们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孔子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常常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了解他们的困惑和想法,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领悟真理。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感到疑惑,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您的回答却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让他们在思考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孔子还强调“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他认为,教师应该通过一个例子,引导学生推想出其他类似的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样倡导启发式教育。
他的教育方法被称为“产婆术”。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就像胎儿一样,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像助产婆一样,帮助学生把真理“生”出来。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苏格拉底总是通过不断地提问,让学生陷入自我矛盾之中,从而促使他们反思和探索。
例如,他会问学生“什么是正义”,当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后,他会继续追问,让学生发现自己答案中的漏洞和不足。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比和启示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比和启示苏格拉底和孔子,这两位分别来自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就像两颗璀璨的星辰,在人类思想的浩瀚星空中交相辉映。
先来说说苏格拉底吧。
这老头儿可有意思啦,整天就在雅典的街头晃悠,逮着人就问问题。
他的问题就像一把把小钩子,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啥都不懂,就像一个求知欲超强的好奇宝宝。
他那句“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他就这么到处找人辩论,把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问得哑口无言。
他探讨的很多是关于正义、美德之类的大问题。
比如说,他会问人家“什么是正义?”这就好比在现代社会,突然有人拉住你问“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大家可能会觉得很懵,因为平时都没想过这么深入的问题。
他这种追问的方式,就像是用小锤子敲开人们思想上的硬壳,让大家看到里面的东西。
再看看孔子呢。
孔子就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夫子,带着一群弟子到处游历讲学。
他说的话可都是充满了智慧的金句啊。
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像是生活中的一条黄金法则。
你想啊,要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个世界不就和谐多啦?孔子讲究的是仁爱,对家人要爱,对朋友要爱,对陌生人也要有仁爱之心。
他还特别重视礼仪,就像现在我们去参加一些重要场合,要有得体的着装和行为举止一样。
孔子在教育弟子的时候,总是循循善诱,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大道理。
比如说,他用松柏来比喻君子的坚韧不拔。
这就很形象啊,大家一听就懂,哦,原来君子就应该像松柏一样,不管风吹雨打都能坚守自己的品德。
这两位大思想家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呢。
他们都很关心人的品德培养。
苏格拉底想让雅典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德,孔子也想让弟子们成为有道德的君子。
这就好比两个不同国家的老师,都想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品德高尚的人。
而且他们都特别喜欢和人交流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街头辩论,孔子的讲学,都是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但他们也有不同的地方。
苏格拉底更强调通过对话和追问的方式来探索真理,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宝藏一样。
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智慧
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智慧由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相似时代背景,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相近之处,又有明显差异。
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教育对象选择上二者都有相似之处,但在教育内容上则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一)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较为明确,是培养志道弘道、志仁的志士和君子。
孔子提出了“志于道”,在《论语》中多次提到“道”,这也暗含了他所希望培养出的理想人格就应该把人生的根本目标定位在“道”上。
《论语·子张》:“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知识学好了就可以去从政为官,治国理政。
当然,能去从政的人才必然是需要德才兼备的,这就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方式来实现。
在对于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孔子提出了他所要培养的志士的标准是:“行己有耻,始于国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紧密相连,自己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的知识技能、优秀的品格修养以后,就要出去为这个社会做事,忠于自己的使命。
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有德有才的志士君子,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则是旨在培养治国人才。
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曾说:“真正为正义而困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
”可见,苏格拉底认为人要积极地参与政治。
由于当时社会民主制度的混乱,苏格拉底希望具有丰厚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才来担任城邦领导人。
他在回答智者安提丰的问题时曾说道:“我若想要影响政治,那么是我一个人参与政治的力量强大一些呢,还是我所培养的人都参与政事的影响大些呢?”苏格拉底认为和自己身体力行参与政治相比,培养出从政人才更为重要。
由此可见,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积极从政的治国之才。
所以,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基本一致,都是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进而服务社会,为国效力。
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较强,参与政治的意识也较为明确。
(二)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一是教授文化知识,《论语·述而》里记录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启示摘要: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开创者,对东西方的教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的对象上,二人都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在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二人都高度肯定教育的重要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教育方法上,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反对直接给出现成结论的灌输式教学。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
一、孔子启发式思想教育解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儒家学派,总结出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他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创立启发教学的人。
“启发”一词源于其著名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学时,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但仍不能理解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时不要去启发他。
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要重复教他们。
孔子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人要先通过学习累积一定的知识,才能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得不出任何结果,那就要进行学习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同时,孔子非常重视学思并重,既强调学习,更强调思考。
他的那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放到今
天的教学中仍然适用。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中国的文明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典籍,已经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文化传统。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孔子,自然地形成了承袭的、宣教的学习(治学)态度。
因此,他的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弟子们更好地接受已有的文化知识,而非去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学说,“好古而不作”既是孔子的治学态度,也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原则。
所以孔子的启发式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接受式的启发法。
二、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教育解读
苏格拉底,雅典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是长期为人们所尊敬的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
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
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它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其实,苏格拉底法也就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主张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无论在西方哲学史还是在教育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被看做是启发式教学的渊源,就比如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
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方法的启发。
苏格拉底所处的希腊时代,西方文明才刚刚起步,成文的文化典籍很少,文化传统也还没有成形,这就使得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中没有既成的、公认文化道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维,因此他拥有自由的思想和另立新说的自由天地,于是形成了他批判的、探索的治学态度。
这样,苏格拉底的启发法------“产婆术”是发现式的,他通过让人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努力地去认识、理解自己的世界,发现知识。
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发现的、研究的、批判的学习方法。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育相似之处
1、均采用问答的方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
孔子的问答法被他的弟子颜回这么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子罕》)这说明孔子的问答法具有引人思考、由浅入深的特征。
如《尧日》篇中子张与孔子的对话:“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何为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何为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同样,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先由老师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直到学生发现自己的无知,教师再帮助学生“助产”获取知识,最后将特殊事物归为一般定义。
如《美诺》
篇中,苏格拉底和美诺讨论什么是美德“苏:我很惭愧地告诉你我对美德什么也不知道⋯⋯你以为我能够吗?美:确实不能够⋯⋯苏:凭神的名义,美诺,请你告诉我美德是什么?⋯⋯苏:美诺告诉我什么是它们彼此没有区别而全部一样的性质,你能回答我吗?美:我开始有点明白了”。
2、均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思想
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是有史可考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的史料记载的几十个学生,据考证,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南宫敬叔、贫贱家庭出身的子路、颜渊和商人出身的子贡等。
其中贫贱出身的占大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是鲁国人,他的学生却不限于鲁国,还有来自卫济、晋、陈、宋、楚、吴、秦等国。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对象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也为华夏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各族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同时,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教育民主性的色彩。
苏格拉底对教学对象也没有特殊要求,无论贫富贵贱甚至是雅典城邦的奴隶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
只要在街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开导,直到困惑消失。
不仅如此,苏格拉底主动去帮人解惑从来不收取金钱,他认为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给别人就会获得朋友,这本身就是利益的最大收获。
3、均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
孔子的教育内容虽包括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两部分,但以道
德教育为主。
孔子的道德教育主要是讲“仁”和“礼”,但内涵很大,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脸、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
所有这些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仁最基本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一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再进一步是“爱人”,爱一切人,为天下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
其道德思想的主要观点是,“道德是一种善”,“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
这与孔子德育思想惊人地相似。
孔子几乎把一切知识的教育最终都落实在道德上,一切道德都被孔子看作是最好的学问。
苏格拉底所讲的“守法”与孔子的“礼”颇为相似。
礼是社会的规章制度。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遵章守法,就不能立于社会。
苏格拉底说的“自制”,即自我控制。
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一贯主张“君子必慎其独也”。
即自己独处,且有犯错误环境时,也能严格约束自己,决不犯错误。
可见,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道德修养的见解上极为相似。
但两者在内容上也有不同。
首先,孔子在教学中没有列入宗教科目。
《论语·述而》明确指出“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对于中国几千年来教育的非宗教性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中则有较多的宗教色彩。
另外,孔子的道德教育是主张修己之后要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强调的“认识自己”,“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也有不同。
四、启发式思想教育带来的启示
教师要转变观念, 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多年来, 我国的各级学校教育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极深,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接受知识者,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许多教师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固定的知识,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动性重视不够,仅强调死记硬背,结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灵活地运用了,进而影响了学生主动求知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倘若学生亲自参与某种与学科内容有关的活动,他们就更容易学到这种内容。
积极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
因此,要提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各级教育工作者就要尽快转变教育观念,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他们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他们在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技能通过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创造性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终身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论语·述而》;
《中国教育史教程》,赵厚勰,李贤智;
《外国教育史教程》,赵厚勰,李贤智;
《中外教育简史》,谢兰荣;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科学教育
姓名:陈永利
学号:201304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