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

合集下载

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

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

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A、基本案情案例一、轻微伤害案件调处甲乙两家相邻的小饭店由于生意问题,平时多次因小事发生口角。

2008年某月某日中午,双方又因乙的小孩(约8岁)在饭店门口小便一事发生争吵.后发展至互殴、甲用铁条打中乙的头部,致出血(后乙缝合数针并住院,伤势鉴定为轻微伤),乙用拖把击中甲,但甲无明显伤势。

纠纷过程中,乙饭店的大门玻璃被打破民警到现场时,看到甲某与乙某仍在互相追逐殴打。

乙某因吃亏,乘甲不注意欲上前偷袭甲某,被在边上控制的民警及时制止;而甲某发现乙某伤势较重.欲逃走,被在边上的民警及时控制。

两名民警及时制止甲乙双方的互殴行为.并根据伤势情况,将伤势不明显的甲口头传唤至派出所,将乙送往医院治疗。

事后约定双方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案例二、邻里纠纷调处2008年5月9日晚,某镇派出所接到辖区大庄村村民毛大兴报警称被邻居打伤了。

民警到达现场时,毛大兴的T恤衫被拉破,手臂上有血,情绪相当激动。

经了解:报警人毛大兴与邻居毛小同是同宗旁系兄弟,两家房屋相邻,毛大兴门前一块菜地上种了二十余株辣椒,毛小同认为这块地他也有份的,所以未经毛大兴同意便将辣椒苗(毛大兴所种)拔掉。

当天晚上毛大兴回家后发现该情况,便到毛小同家屋后将毛小同的四棵橘树砍断。

于是毛小同当晚赶至毛大兴家讨要说法,双方发生争吵并有肢体接触,混乱中毛大兴左前臂被划伤(轻微伤)o 根据进一步地了解:门前这块菜地在他们的上一辈是共用的,归属权也没有界定。

前几年,毛大兴和毛小同均在外打工,这菜地也基本不用。

但年前毛大兴因身体原因回家不外出打工了,据说本村可能要被划入开发区土地征用,于是毛大兴就在菜地上种了二十多株辣椒苗。

毛小同认为毛大兴想独自占有这菜地就发生这起纠纷。

案例三、假币纠纷调处2008年7月25日20时左右接群众报警称在某农贸市场旁的夜市发生假币纠纷。

民警赶到现场经了解:李某,男,陕西人,57岁。

李某刚从内地来杭打工,晚上到夜市来买草席、枕头等生活用品。

法律调解纠纷案例(3篇)

法律调解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在我国某城市,有一对相邻的邻居,张先生和李女士。

两人原本关系融洽,但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纠纷,使得邻里关系变得紧张。

以下是纠纷的具体情况:张先生和李女士居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单元,李女士家在张先生家上方。

近年来,李女士家开始装修,期间产生了噪音。

张先生表示,噪音严重影响了他的休息和生活质量。

为此,张先生多次找到李女士进行沟通,要求其采取措施降低噪音。

然而,李女士认为噪音是装修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拒绝采取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张先生情绪激动,甚至试图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双方同意进行法律调解,以寻求和平解决纠纷的途径。

二、调解过程1. 调解前的准备在调解前,调解员首先对案件进行了详细了解,包括纠纷的起因、经过和双方的态度。

同时,调解员查阅了相关法律法规,为调解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调解会议调解会议在社区调解室举行。

调解员首先介绍了调解的目的和程序,然后分别听取了张先生和李女士的陈述。

张先生表示,噪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要求李女士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噪音。

李女士则认为,装修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噪音是装修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应承担责任。

3. 调解员调解调解员在听取双方陈述后,对案件进行了分析。

首先,调解员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对相邻业主的影响。

其次,调解员强调,邻里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社区和谐。

针对双方的争议,调解员提出了以下调解方案:(1)李女士在装修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如使用隔音材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2)张先生在李女士采取降噪措施后,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

(3)双方在装修完成后,共同维护邻里关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4. 双方达成协议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张先生和李女士最终达成了以下协议:(1)李女士在装修过程中,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噪音,如使用隔音材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法律模拟谈判案例解析(3篇)

法律模拟谈判案例解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市某区某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就一块位于市区繁华地段的地块使用权发生争议。

开发商计划在该地块上建设一栋高端住宅小区,而居委会则认为该地块属于公共用地,应优先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双方就此问题多次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

二、案情简介1. 开发商主张开发商认为,该地块土地使用权已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取得,且已经支付了全部土地出让金。

开发商有权在该地块上开发建设住宅小区,并承诺在小区建成后,将一部分公共设施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使用。

2. 居委会主张居委会认为,该地块属于公共用地,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应优先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居委会计划在该地块上建设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子女教育需求。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四、模拟谈判过程1. 开发商与居委会就地块使用权问题进行初步沟通,了解双方诉求。

2. 双方委托律师进行法律咨询,明确法律依据和谈判策略。

3. 双方在律师的指导下,就以下问题进行谈判:(1)地块使用权的归属问题开发商主张:开发商已取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且已支付全部土地出让金,有权在该地块上开发建设住宅小区。

居委会主张:该地块属于公共用地,应优先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2)公共设施建设问题开发商主张:开发商在小区建成后,将无偿提供一部分公共设施给社区居民使用。

居委会主张:居委会计划在该地块上建设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子女教育需求。

4. 双方就以上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寻求折中方案。

五、谈判结果1. 地块使用权归属问题开发商同意将地块使用权的一部分(如20%)无偿提供给居委会,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2. 公共设施建设问题开发商同意在小区内建设一所幼儿园,并承担建设费用。

纠纷解决法律案例分析(3篇)

纠纷解决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材料生产的厂家,乙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

2019年5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钢材,用于乙公司承接的某建筑工程项目。

合同约定钢材的供应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等条款,并明确违约责任。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约向乙公司供应了钢材。

然而,在工程验收时,乙公司发现部分钢材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进度。

乙公司遂与甲公司协商解决此事,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导致纠纷产生。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钢材质量问题是否构成违约;2. 如果构成违约,甲公司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3. 乙公司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三、法律分析1. 钢材质量问题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公司供应的钢材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乙公司无法按期完成工程,已构成违约。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公司应承担以下违约责任:(1)继续履行合同,即甲公司应重新供应符合合同约定的钢材,以弥补乙公司的损失;(2)采取补救措施,即甲公司应承担因钢材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延误的损失;(3)赔偿损失,即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因钢材质量问题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

3. 乙公司是否可以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小学调解纠纷教育案例(3篇)

小学调解纠纷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和小红是某小学六年级的同班同学,两人性格迥异,小明性格内向,小红性格开朗。

一天,放学后,两人在操场上玩耍,小明不小心将小红推倒,导致小红摔倒受伤。

这一事件引起了双方家长和学校的关注,如何妥善处理这一纠纷,成为了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案例分析1. 事件经过放学后,小明和小红在操场上玩耍。

小明想要展示自己的篮球技巧,便在操场上跳跃。

然而,在跳跃过程中,小明没有注意到小红也在场,结果将小红推倒。

小红摔倒后,腿部受伤,疼痛不已。

2. 纠纷处理(1)了解情况。

学校领导得知此事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了解事件经过,并安抚双方家长。

(2)沟通调解。

学校领导与小明、小红及双方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

(3)教育引导。

学校领导对小明进行批评教育,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小红道歉。

同时,对小红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4)家校合作。

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一份详细的康复计划,确保小红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教育启示1.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提高道德素质。

3. 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与家长应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 注重心理疏导。

在处理学生纠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伤害,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伤害,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5. 培养学生的调解能力。

通过开展班级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学生学会调解纠纷,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育措施1. 开展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举办主题班会。

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3. 组织心理辅导活动。

针对受伤学生,学校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法律模拟谈判案例分析(3篇)

法律模拟谈判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甲公司与乙公司就一笔货物买卖合同进行谈判。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乙公司则是一家新兴企业,技术实力较强。

双方在合同条款上存在分歧,需要进行法律模拟谈判,以解决合同纠纷。

二、案情分析1. 争议焦点(1)货物质量: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提供的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

(2)交货期限:甲公司认为乙公司未能按时交货,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

(3)付款方式: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提供分期付款方案,而乙公司则希望一次性付款。

2. 法律依据(1)货物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如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2)交货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

如出卖人未按约定期限交付标的物,买受人可以要求出卖人支付违约金。

(3)付款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分期付款或者一次性付款。

如当事人未约定付款方式,可以协商确定。

三、谈判策略1. 甲公司(1)强调货物质量的重要性,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

(2)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包括退货、更换货物、支付违约金等。

(3)就交货期限和付款方式与乙公司进行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2. 乙公司(1)承认货物质量存在问题,但强调已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2)就交货期限和付款方式提出合理方案,争取甲公司的认可。

(3)寻求与甲公司达成和解,避免诉讼风险。

四、谈判过程1. 货物质量争议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了货物质量检验报告,证明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

乙公司承认货物质量存在问题,但表示已采取改进措施。

双方就退货、更换货物等问题达成初步共识。

2. 交货期限争议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时间交货,否则支付违约金。

法律调解小案例(3篇)

法律调解小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乙两村位于某省相邻,由于历史原因,两村之间存在一段争议的土地。

长期以来,双方就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争执不下,影响了双方的和谐关系。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双方当事人同意通过法律调解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二、案情介绍甲村和乙村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时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划分了土地。

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部分土地划分存在争议。

甲村和乙村在划分土地时,部分土地被错误划分给了乙村,导致甲村村民长期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甲村村民不断要求乙村返还这部分土地,但乙村以历史原因为由拒绝归还。

甲村和乙村多次协商未果,双方当事人同意通过法律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甲村和乙村各自陈述了自己的诉求,并提供了相关证据。

三、调解过程1. 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员在了解案情后,组织甲村和乙村进行调解。

调解员首先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并要求双方提供相关证据。

甲村提供了土地证、户籍证明等证据,证明该部分土地属于甲村;乙村则提供了当时的土地划分文件、村委会会议记录等证据,证明该部分土地属于乙村。

2. 调解员分析案情调解员对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乙村在土地划分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但甲村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当行为。

因此,调解员认为,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

3. 调解员提出调解方案调解员根据案情,提出了以下调解方案:(1)乙村退还甲村错误划分的土地,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2)甲村承诺不再追究乙村其他土地权益问题;(3)双方就土地使用、边界划定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4. 双方当事人协商在调解员的引导下,甲村和乙村就调解方案进行了协商。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协议。

四、调解结果1. 乙村退还甲村错误划分的土地,并支付了一定的经济补偿;2. 甲村承诺不再追究乙村其他土地权益问题;3. 双方就土地使用、边界划定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土地使用协议。

五、案例启示1. 法律调解是解决民间纠纷的有效途径。

钱财纠纷法律模拟案例分析(3篇)

钱财纠纷法律模拟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乙双方于2018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将其持有的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乙,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000万元。

协议签订后,甲按约将股权转让手续办理完毕,乙也按约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然而,在股权转让后不久,甲发现乙在签订协议前存在隐瞒公司债务的情况,导致甲在收购该公司后承担了额外的债务负担。

甲因此认为乙存在欺诈行为,要求乙退还股权转让款并赔偿损失。

乙则认为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甲无权要求退款或赔偿。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乙是否存在欺诈行为?2. 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3. 甲是否可以要求乙退还股权转让款及赔偿损失?三、法律分析1. 乙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在本案中,乙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前未如实告知甲公司债务情况,构成欺诈行为。

因此,乙存在欺诈行为。

2. 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在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且甲、乙双方均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

3. 甲是否可以要求乙退还股权转让款及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存在欺诈行为,导致甲在收购该公司后承担了额外的债务负担,侵犯了甲的合法权益。

因此,甲有权要求乙退还股权转让款及赔偿损失。

四、判决结果经审理,法院认为乙存在欺诈行为,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判决乙退还甲股权转让款1000万元,并赔偿甲因此遭受的损失。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甲、乙双方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过程中,乙存在欺诈行为,导致甲在收购该公司后承担了额外的债务负担。

法律调解案例及分析范文(3篇)

法律调解案例及分析范文(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甲区居民张某与邻居李某因邻里纠纷长期不和,矛盾激化,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张某在李某家的院墙外私自搭建了一个小棚子,用于存放杂物。

李某认为该棚子侵占了其房屋采光,多次与张某协商,要求拆除。

然而,张某不仅拒绝拆除,还对李某进行了言语攻击。

李某忍无可忍,遂将张某诉至法院。

二、调解过程1. 案件受理与调解分配法院受理案件后,考虑到邻里纠纷的特殊性,决定由专门的调解员进行调解。

2. 调解员介入调解员在了解案情后,分别与张某和李某进行了沟通,详细了解了双方的诉求和争议焦点。

3. 调解方案制定调解员根据双方陈述的事实和证据,提出了以下调解方案:(1)张某同意拆除其搭建的小棚子,恢复原状。

(2)李某承诺不再追究张某的其他责任,并保证今后和睦相处。

(3)双方签署调解协议,并由调解员进行见证。

4. 调解协议达成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劝导和沟通,张某和李某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调解协议。

三、案例分析1. 纠纷原因分析本案的纠纷主要源于邻里之间的生活习惯和利益冲突。

张某在未经李某同意的情况下搭建小棚子,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2. 调解优势分析(1)调解程序简便,成本低廉。

相比诉讼程序,调解更加灵活,能够迅速解决纠纷。

(2)调解注重和解,有利于维护邻里关系。

通过调解,双方能够达成共识,避免矛盾激化。

(3)调解员具有中立性,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纠纷。

3. 调解效果分析本案通过调解,成功化解了张某和李某之间的纠纷,双方恢复了和睦关系。

调解协议的达成,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还促进了邻里和谐。

四、启示与建议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们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完善调解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邻里纠纷中的作用。

3. 注重邻里和谐邻里之间要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五、结语本案通过调解成功化解了邻里纠纷,体现了法律调解在解决民间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法律模拟谈判案例解析(3篇)

法律模拟谈判案例解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由乙方负责甲方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

合同签订后,乙方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了施工。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乙方无法按时完成工程。

随后,双方就工程款支付问题产生了纠纷。

为了解决这一纠纷,双方决定进行法律模拟谈判。

以下是本次谈判的案例解析。

二、谈判目标1. 甲方目标:争取在谈判中减少支付给乙方的工程款,同时要求乙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

2. 乙方目标:要求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并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三、谈判策略1. 甲方策略:(1)强调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要求乙方承担相应责任。

(2)提出甲方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工程款,但乙方未按时完成工程。

(3)要求乙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否则甲方将追究其违约责任。

2. 乙方策略:(1)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不存在质量问题。

(2)强调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乙方无法按时完成工程。

(3)要求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并给予一定的宽限期。

四、谈判过程1. 开场阶段:(1)双方代表自我介绍,阐述谈判目标。

(2)甲方代表提出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要求乙方承担相应责任。

2. 交锋阶段:(1)乙方代表反驳甲方观点,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2)甲方代表提出甲方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部分工程款,但乙方未按时完成工程。

(3)乙方代表强调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乙方无法按时完成工程。

3. 协商阶段:(1)双方代表就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协商,乙方承诺在规定时间内整改。

(2)双方代表就工程款支付问题进行协商,甲方同意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剩余工程款。

(3)双方代表就工程完成时间进行协商,乙方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

4. 成果阶段:(1)双方代表签署《工程款支付协议》和《工程完成协议》。

(2)双方代表对谈判成果表示满意,握手言和。

法律调解案例及分析报告(3篇)

法律调解案例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案例名称:某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纠纷调解案)(一)案件基本情况某小区业主李某,因小区物业管理不善,导致小区内环境卫生恶化,绿化带损坏严重,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与物业管理公司产生纠纷。

李某多次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未果,遂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二)调解过程1. 申请调解:李某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交了调解申请,并详细陈述了纠纷情况。

2. 受理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了李某的调解申请,并组成调解小组。

3. 调查取证:调解小组对李某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包括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证据等。

4. 调解协商:调解小组组织李某与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协商,双方就纠纷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5. 达成协议:经过调解,李某与物业管理公司就环境卫生、绿化带修复、公共设施维护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6. 协议履行:双方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监督下,签订了调解协议,并按照协议履行各自义务。

二、案例分析(一)纠纷原因分析1. 物业管理不到位:物业管理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疏忽,未能及时维护小区环境,导致纠纷产生。

2. 沟通不畅: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3. 法律法规意识不足:双方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未能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调解成功因素分析1. 调解程序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解,保证了调解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调解员专业素养:调解员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能够有效引导双方进行协商。

3. 调解方法得当:调解员采用多种调解方法,如调解、说服、劝导等,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4. 双方配合: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积极配合调解工作,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本案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成功解决了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纠纷,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建议1. 加强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应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小区环境整洁、设施完好。

法律情景模拟案件分析(3篇)

法律情景模拟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市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开发商的住宅小区项目。

合同约定,建筑公司按照开发商的要求完成工程,开发商在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款。

然而,在工程竣工后,双方就工程款支付产生了纠纷。

二、案件事实1. 开发商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法有效。

2. 建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

3. 开发商在工程验收合格后,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4. 建筑公司多次催讨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工程款及逾期付款违约金。

三、争议焦点1. 开发商是否应支付工程款?2. 开发商是否应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四、法律分析1. 开发商是否应支付工程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建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开发商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因此,开发商应支付工程款。

2. 开发商是否应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本案中,开发商在工程验收合格后,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已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约定,开发商应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

因此,开发商应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

五、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开发商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建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开发商应支付工程款。

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

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

附件三、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A、基本案情案例一、轻微伤害案件调处甲乙两家相邻的小饭店由于生意问题,平时多次因小事发生口角。

2008年某月某日中午,双方又因乙的小孩(约8岁)在饭店门口小便一事发生争吵.后发展至互殴、甲用铁条打中乙的头部,致出血(后乙缝合数针并住院,伤势鉴定为轻微伤),乙用拖把击中甲,但甲无明显伤势。

纠纷过程中,乙饭店的大门玻璃被打破民警到现场时,看到甲某与乙某仍在互相追逐殴打。

乙某因吃亏,乘甲不注意欲上前偷袭甲某,被在边上控制的民警及时制止;而甲某发现乙某伤势较重.欲逃走,被在边上的民警及时控制。

两名民警及时制止甲乙双方的互殴行为.并根据伤势情况,将伤势不明显的甲口头传唤至派出所,将乙送往医院治疗。

事后约定双方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案例二、邻里纠纷调处2008年5月9日晚,某镇派出所接到辖区大庄村村民毛大兴报警称被邻居打伤了。

民警到达现场时,毛大兴的T恤衫被拉破,手臂上有血,情绪相当激动。

经了解:报警人毛大兴与邻居毛小同是同宗旁系兄弟,两家房屋相邻,毛大兴门前一块菜地上种了二十余株辣椒,毛小同认为这块地他也有份的,所以未经毛大兴同意便将辣椒苗(毛大兴所种)拔掉。

当天晚上毛大兴回家后发现该情况,便到毛小同家屋后将毛小同的四棵橘树砍断。

于是毛小同当晚赶至毛大兴家讨要说法,双方发生争吵并有肢体接触,混乱中毛大兴左前臂被划伤(轻微伤)o根据进一步地了解:门前这块菜地在他们的上一辈是共用的,归属权也没有界定。

前几年,毛大兴和毛小同均在外打工,这菜地也基本不用。

但年前毛大兴因身体原因回家不外出打工了,据说本村可能要被划入开发区土地征用,于是毛大兴就在菜地上种了二十多株辣椒苗。

毛小同认为毛大兴想独自占有这菜地就发生这起纠纷。

案例三、假币纠纷调处2008年7月25日20时左右接群众报警称在某农贸市场旁的夜市发生假币纠纷。

民警赶到现场经了解:李某,男,陕西人,57岁。

李某刚从内地来杭打工,晚上到夜市来买草席、枕头等生活用品。

法律调解案例分析(3篇)

法律调解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典型的邻里纠纷。

甲乙两户人家同住一个小区,相邻而居。

由于两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存在差异,导致双方关系逐渐紧张,最终引发一系列纠纷。

甲乙两家因噪音、公共区域使用等问题产生矛盾,多次协商无果,遂向社区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二、案件事实1. 噪音纠纷:甲家养有一只狗,经常在夜间吠叫,严重影响了乙家的休息。

乙多次劝阻甲,但甲未采取有效措施。

乙因此感到非常烦恼,认为甲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公共区域使用纠纷:甲乙两家共用一个小花园,但甲经常占用该花园进行健身活动,导致乙无法正常使用。

乙认为甲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使用权。

3. 情绪冲突:甲乙两家因上述问题产生矛盾,双方情绪激动,多次发生口角。

乙甚至向甲扔掷垃圾,甲也予以反击,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三、调解过程1. 调解员接待:社区调解委员会接到甲乙两家的调解申请后,立即指派调解员进行接待。

调解员向双方了解案情,并告知调解原则和程序。

2. 调解员调查:调解员对甲乙两家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噪音和公共区域使用情况,并收集相关证据。

3. 调解员调解:调解员组织甲乙双方进行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首先耐心倾听双方的意见,了解双方的诉求。

随后,调解员从法律、道德、人情等方面对双方进行劝导,指出双方行为的不足之处。

4. 达成调解协议:经过调解员的努力,甲乙双方最终达成以下调解协议:- 甲家在夜间限制狗吠时间,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

- 甲乙两家共同制定花园使用规则,确保双方都能正常使用。

- 双方承诺在今后的生活中相互尊重,避免再次发生纠纷。

四、案例分析1. 调解员在案件中的作用:本案中,调解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解员通过耐心倾听、调查取证、劝导说服等手段,促使甲乙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恶化。

2. 调解原则的运用:本案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始终坚持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确保双方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协议。

3. 法律知识的普及: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向双方普及了相关法律法规,使双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侵犯对方的合法权益,从而更加珍惜邻里关系。

矛盾调解案例总结

矛盾调解案例总结

矛盾调解案例总结矛盾调解是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解决纠纷和矛盾的方式。

本文将以矛盾调解案例为例,总结矛盾调解的重要性和实践中的一些成功策略。

案例一:邻里纠纷在小区中,两户邻居因为噪音问题发生了矛盾。

甲家晚上喜欢放音乐,乙家却抱怨噪音过大影响了休息。

两户人家开始互相指责对方,关系紧张。

调解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首先与甲家进行沟通,询问他们是否可减小音量或改变放音乐的时间。

甲家表示他们晚上的确喜欢听音乐,但愿意将音量调低。

接着,调解员又与乙家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们工作比较辛苦,晚上确实需要好好休息。

调解员建议甲家在晚上九点后停止放音乐,并保证平时音量适中。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矛盾被成功调解。

这个案例体现了矛盾调解的核心原则,即双方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调解员的角色是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而不是主动给出解决方案。

通过认真倾听双方的需求和意见,调解员能够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案例二:劳资矛盾在公司中,劳资双方因为工资问题产生了矛盾。

员工认为自己的工资水平过低,而雇主则认为已经给予了很高的薪资待遇。

这一矛盾导致了员工不满和不稳定的工作环境。

调解员首先与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了会谈,了解到公司确实面临经济压力,但也意识到员工的合理诉求。

调解员向公司提议,可以在保持员工总体工资水平不降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员工薪酬结构来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

同时,调解员又与员工代表进行了沟通,解释了公司的困境,并说明了新的薪资政策。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既满足了员工的合理期望,又能够缓解公司的压力。

这个案例体现了矛盾调解的灵活性和平衡性。

调解员在解决这一矛盾时,既要尊重员工的权益和合理诉求,又要考虑到公司的经济状况。

通过双方协商和妥协,可以找到一个既能满足双方需求,又能保持企业正常运营的平衡点。

案例三:民族矛盾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之间的地区分配问题引发了矛盾。

一些民族认为得到的资源比其他民族少,导致了不满和紧张的局势。

模拟法律审判案例分析(3篇)

模拟法律审判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与被告李某某系邻居关系,双方居住在同一小区。

2020年6月,李某某在自家的阳台种植了花卉,由于管理不善,部分花卉枯萎,根系蔓延至张某某的房屋外墙。

2020年8月,张某某的房屋外墙受到损害,导致房屋漏水,给张某某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张某某多次与李某某协商,要求其赔偿损失,但李某某以种种理由拒绝。

无奈之下,张某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某赔偿其房屋维修费用及精神损害赔偿。

二、争议焦点1. 被告李某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 张某某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当支持?三、法院审理(一)被告李某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被告李某某在自家的阳台种植花卉,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花卉根系蔓延至原告张某某的房屋外墙,造成原告房屋受损。

根据法律规定,被告李某某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张某某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当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本案中,原告张某某的房屋受损,导致其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了较大的精神痛苦。

根据法律规定,原告张某某有权要求被告李某某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李某某在自家的阳台种植花卉,因管理不善,导致花卉根系蔓延至原告张某某的房屋外墙,造成原告房屋受损。

被告李某某的行为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原告张某某因房屋受损,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了较大的精神痛苦,有权要求被告李某某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李某某赔偿原告张某某房屋维修费用人民币5000元;2. 被告李某某赔偿原告张某某精神损害赔偿人民币1000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侵权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法律问题。

(一)侵权责任本案中,被告李某某在自家的阳台种植花卉,因管理不善,导致花卉根系蔓延至原告张某某的房屋外墙,造成原告房屋受损。

调解法律纠纷小案例分析(3篇)

调解法律纠纷小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法律纠纷日益增多。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解成为解决法律纠纷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调解法律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调解在解决法律纠纷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二、案例简介(一)案情概述原告甲与被告乙系邻居,双方因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纠纷。

甲的房屋屋顶在乙的房屋上方,由于乙的房屋维修不当,导致甲的房屋屋顶出现漏水现象。

甲多次与乙协商解决,但乙拒绝承担责任。

无奈之下,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被告乙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2. 调解过程中,双方如何达成共识?三、调解过程(一)调解组织本案由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

(二)调解过程1. 调解员向双方了解案情,明确争议焦点。

2. 调解员分别与甲、乙进行谈话,了解双方诉求和立场。

3. 调解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双方阐述法律关系和责任。

4. 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引导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5.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乙同意承担房屋漏水问题的赔偿责任,并赔偿甲经济损失5000元。

6. 调解员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确认。

四、案例分析(一)调解在解决法律纠纷中的作用1. 提高诉讼效率:调解程序相对简单,能够快速解决纠纷,减轻法院负担。

2. 降低诉讼成本:调解无需支付诉讼费用,有助于减轻当事人经济负担。

3. 促进和谐稳定:调解能够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依据法律法规,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二)调解注意事项1. 调解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确保调解过程合法、公正。

2. 调解员应充分了解案情,准确把握争议焦点,引导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3. 调解员应尊重双方意愿,不得强迫或误导当事人。

4. 调解协议书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后续纠纷。

五、结论调解作为一种解决法律纠纷的有效途径,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调解案例及分析报告(3篇)

法律调解案例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因邻里纠纷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

原告甲与被告乙系同一小区的邻居,双方居住在同一栋楼的相邻单元。

近年来,因双方在使用公共空间和噪音问题上产生矛盾,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2022年6月,原告甲的房屋因被告乙在公共空间堆放杂物导致墙体受损,原告甲要求被告乙进行赔偿。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故原告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经过1. 原告甲诉请法院判决被告乙赔偿其房屋损失及维修费用共计人民币10万元。

2. 被告乙辩称,其堆放杂物并非故意,且已将部分杂物清理,愿意承担部分赔偿责任,但不同意赔偿10万元。

3.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双方矛盾由来已久,且双方在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纠纷不断。

考虑到双方邻里关系,法院决定采取调解方式解决本案。

三、调解过程1. 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首先向双方阐明法律规定,明确双方在公共空间的使用权。

2. 法院了解到被告乙在堆放杂物时确实存在过错,但原告甲在装修过程中也存在一定责任。

双方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以下协议:(1)被告乙承担原告甲房屋损失的60%赔偿责任,即人民币6万元。

(2)被告乙在协议签订后15日内,将赔偿款项支付给原告甲。

(3)双方同意在今后的生活中,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案例分析1. 本案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双方在邻里关系、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

2. 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注重查明事实,依法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本案中,法院明确双方在公共空间的使用权,为调解提供了法律依据。

3. 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注重调解技巧,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本案中,法院通过阐明法律规定,让双方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为达成调解协议奠定了基础。

4. 本案中,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调解的优势,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

五、启示1. 邻里纠纷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处理此类纠纷,应充分考虑双方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调解方式。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案例解析与启示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案例解析与启示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案例解析与启示一、案例简介案例一:小明(4岁)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将小花(5岁)推倒,导致小花手臂骨折。

小花的家长找到幼儿园要求赔偿,而小明家长认为事出有因,是小花自己不小心。

案例二:小华(6岁)在幼儿园卫生间摔倒,导致牙齿损伤。

小华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未尽到管理职责,要求幼儿园承担赔偿责任,而幼儿园则认为小华自己在卫生间玩耍导致摔倒,应由家长负责。

案例三:小李(5岁)在幼儿园食堂吃饭时,因为食堂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食物中毒。

其他家长的担忧情绪蔓延,要求幼儿园赔偿并改进食堂卫生。

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2.沟通协商:分别与涉及到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

在沟通中,我们积极倾听,表达同理心,并表示会认真处理此事。

3.制定方案:针对每个案例,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案例一,我们建议双方家长本着公平原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案例二,我们建议幼儿园加强卫生间的安全管理,并向家长道歉;案例三,我们要求幼儿园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并向家长赔偿损失。

4.实施化解:将解决方案告知相关家长,并积极协调,促使双方达成一致。

在化解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矛盾得到妥善解决。

三、案例解析与启示2.启示:幼儿园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小朋友的人身安全。

对于案例二,如果幼儿园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就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双方要本着公平原则,共同协商解决,切勿激化矛盾。

3.案例启示: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同时,我们要加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而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矛盾纠纷总是难以避免。

就像小明不小心推倒小花,导致小花手臂骨折。

小花的家长找到幼儿园要求赔偿,而小明家长认为事出有因,是小花自己不小心。

公务员面试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

公务员面试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

I、案例一处置要点及评分标准(一)本案是邻里之间因小事引起的轻微伤害案件。

(0.5分)(二)现场处置的程序。

1.要做到出警迅速。

(1分)2.对现场进行有效控制。

(1分)3.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处置。

(1分)4.及时取证。

(1分)(三)在着手调处纠纷前,民警应该开展的工作。

1.熟悉相关法律。

本案是因邻里纠纷引起的轻微伤害治安案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之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同时,也要熟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了解该行为的处罚尺度。

(1分)2.及时取证,固定案件事实。

(0.5分)3.把握与分析纠纷的焦点。

(0.5分)4.根据需要进行约谈。

约谈的目的是为了与当事人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了解其情绪状况,以及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必要时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为正式调处作准备。

(0.5分)(四)开展调处工作的要领。

首先,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谈话沟通,说理说法。

(1分)分别谈话沟通是为说理说法营造一个对双方当事人相对独立的气氛、宽松的说理说法环境。

(1分)其次,根据案件需要,再分别谈话,达成初步意向或矛盾缓解的情况下,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在一起进行当面沟通,说法说理,促使矛盾化解,纠纷消弭,达成协议。

(1分)Ⅱ、案例二处置要点及评分标准(一)邻里纠纷调解的切入点。

1.找出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

(1分)2.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1分)3.构建沟通调处的平台。

(1分)4.利用邻居中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调解纠纷。

(1分)(二)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1.调处时应遵循自愿、客观、公正的原则。

(1分)首先,调处是双方合意解决纠纷的方式,需在双方当事人均自愿调解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也才能取得调解处理的成功。

(0.5分)其次,在调处中极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

(0.5分)2.调处时需讲究的方法。

①引导纠纷双方换位思考法。

(0.5分)②逆向求助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纠纷调解案例及评析要点A、基本案情案例一、轻微伤害案件调处甲乙两家相邻的小饭店由于生意问题,平时多次因小事发生口角。

2008 年某月某日中午,双方又因乙的小孩(约8岁)在饭店门口小便一事发生争吵.后发展至互殴、甲用铁条打中乙的头部,致出血(后乙缝合数针并住院,伤势鉴定为轻微伤),乙用拖把击中甲,但甲无明显伤势。

纠纷过程中,乙饭店的大门玻璃被打破民警到现场时,看到甲某与乙某仍在互相追逐殴打。

乙某因吃亏,乘甲不注意欲上前偷袭甲某,被在边上控制的民警及时制止;而甲某发现乙某伤势较重.欲逃走,被在边上的民警及时控制。

两名民警及时制止甲乙双方的互殴行为.并根据伤势情况,将伤势不明显的甲口头传唤至派出所,将乙送往医院治疗。

事后约定双方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案例二、邻里纠纷调处2008年5月9日晚,某镇派出所接到辖区大庄村村民毛大兴报警称被邻居打伤了。

民警到达现场时,毛大兴的T 恤衫被拉破,手臂上有血,情绪相当激动。

经了解:报警人毛大兴与邻居毛小同是同宗旁系兄弟,两家房屋相邻,毛大兴门前一块菜地上种了二十余株辣椒,毛小同认为这块地他也有份的,所以未经毛大兴同意便将辣椒苗(毛大兴所种)拔掉。

当天晚上毛大兴回家后发现该情况,便到毛小同家屋后将毛小同的四棵橘树砍断。

于是毛小同当晚赶至毛大兴家讨要说法,双方发生争吵并有肢体接触,混乱中毛大兴左前臂被划伤(轻微伤)o根据进一步地了解:门前这块菜地在他们的上一辈是共用的,归属权也没有界定。

前几年,毛大兴和毛小同均在外打工,这菜地也基本不用。

但年前毛大兴因身体原因回家不外出打工了,据说本村可能要被划入开发区土地征用,于是毛大兴就在菜地上种了二十多株辣椒苗。

毛小同认为毛大兴想独自占有这菜地就发生这起纠纷。

案例三、假币纠纷调处2008 年7 月25 日20 时左右接群众报警称在某农贸市场旁的夜市发生假币纠纷。

民警赶到现场经了解:李某,男,陕西人,57 岁。

李某刚从内地来杭打工,晚上到夜市来买草席、枕头等生活用品。

他给了女摊主一张1 00元面值的人民币,当时男摊主去拿物品了,女摊主将1 00元收下未认真检查就放入摊位下的纸盒子内。

男摊主回来拿起一看是假币,当时李某已离开现场约5 米距离,被摊主叫回,李某当场拒绝承认自己付假币,双方发生纠纷。

民警到现场时,摊主与顾客李某正在争吵,双方情绪均比较激动,周围有十多个群众围观。

此时,民警首先控制现场事态,劝阻双方的争吵,同时疏导和劝离部分围观群众。

其次,民警认真地分别倾听双方的诉求。

摊主说:“我晚上共只收了一张1 00元,这张就是你(李某)给我的。

”李某说:“我是刚来杭州打工的,钱是老板今天刚发的工资,身边还有一张1 Oo元,这张是(出示)真的吧,我不可能用假币的,刚才老板娘收了我的钱也找给我零钱了,我都走了老板叫住我说钱是假的,这假钱绝对不是我的。

"双方争执不下。

然后民警详细查看这张假币,发现其编号为“ HD90••…",可以明确为假币。

接下来,民警通过与双方进行分别谈话,了解这假币的使用详细过程。

民警从双方分别了解的情况有:①摊主当晚收钱确实没有其他的百元面值的钱;② 李某身边的另一张百元面值纸币确实是真币,身边没有其他零钱;③李某的钱是经过两次对折存放在裤腰内侧的小袋内的,这张假币的对折纹路与李某身边的另一张百元真币对折纹路是一致的。

据此,民警判断该假币是由李某提供的。

民警就单独对李某进行询问与说服教育,李某最后说:“这张钱(假币)可能是我付给她(女摊主)的,这钱是我工地老板今天预支我的生活费,我不知道是假的。

"民警再对摊主进行单独谈话,说明店主收钱应当当面验钱,不离开视线,但她没有当面验钱,也存在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经民警认真细致做工作,双方最后商定:李某把摊主找给他的87 元钱还给摊主,李某拿走购买的价值1 3 元的席子等物品,不再支付摊主1 3 元人民币。

案例四、劳资纠纷调处2008 年1 2 月1 5 日下午,某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人民路某公司有人闹事,要闹出人命了。

民警到现场后发现二十余人正激烈争吵,有些人手上持有木棍等械具。

经现场了解,报警人系公司总经理李某,公司在三个月前因为资金链断裂问题造成流动资金紧张,公司决策层研究后决定缓发员工两个月工钱.二十余名员工因不满工资拖延问题而闹事。

当时有部分工人手持木棍等,现场有一玻璃门破裂。

民警到现场后,首先立即亮明身份,同时将双方分开,稳定情绪,将械具与持有人分开,有效控制现场;同时向值班领导汇报现场情况,请求适当警力增援,联系社区民警了解公司情况。

在初步控制现场后,民警利用录音笔、照相机进行现场取证,同时对现场参与闹事的人员身份进行了登记;通过现场说服工作,双方主要当事人同意离开中心现场进行调处,民警查看了双方出具的书证、物证(包括劳动合同、现金欠条、正规票据、现金收支单等),及时联系劳动执法部门要求其工作人员到现场调处民警利用现场附近的一间办公室充当临时的调处场所,认真听取双方意见,再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

一小时后劳动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到现场,民警向劳动执法人员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做好配合和移交工作,最后此次劳资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案例五、噪声纠纷处理2008年8 月前,杭州富阳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经常接到群众报警,称富阳市恩波广场每天有人唱戏、唱歌、跳舞等,持续时间长,发出声音响,严重干扰周围居民正常生活,要求警方予以解决。

接警后,民警到现场进行劝阻、制止等,但效果很差,经常是民警到现场劝说时声音小点,刚回到所里又有人报警,依法处罚又遇到声音源多、取证难等问题。

然后,在富阳市局的指导下,城东所教导员与社区民警逐步摸索出一套以“多元善治、合作共治、民主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三治”工作方法,运用它妥善调解了恩波广场噪声纠纷的问题。

B、评分标准每个案例分值为12.5 分,其中普通话水平分值为2.5 分,案例处置要点为10 分。

一、普通话水平分值分布:1 .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0.5 分)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1 分)3.语音、连读音变(上声、“一”、“不” ),语调(语气)(0.5)4.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0.5 分)处置要点分值分布I 、案例一处置要点及评分标准(一)本案是邻里之问因小事引起的轻微伤害案件。

(0.5 分)(二)现场处置的程序。

1.要做到出警迅速。

(1分)2.对现场进行有效控制。

(1分)3.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处置。

(1 分)4.及时取证。

(1分)(三)在着手调处纠纷前,民警应该开展的工作。

1.熟悉相关法律。

本案是因邻里纠纷引起的轻微伤害治安案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之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同时,也要熟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了解该行为的处罚尺度。

(1 分)2.及时取证,固定案件事实。

(0.5 分)3.把握与分析纠纷的焦点。

(0.5 分)4.根据需要进行约谈。

约谈的目的是为了与当事人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了解其情绪状况,以及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必要时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为正式调处作准备。

(0.5 分)(四)开展调处工作的要领。

首先,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谈话沟通,说理说法。

(1 分)分别谈话沟通是为说理说法营造一个对双方当事人相对独立的气氛、宽松的说理说法环境。

(1分)其次,根据案件需要,在分别谈话,达成初步意向或矛盾缓解的情况下,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在一起进行当面沟通,说法说理,促使矛盾化解,纠纷消弭,达成协议。

(1 分)U、案例二处置要点及评分标准(一)邻里纠纷调解的切入点。

1.找出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

(1 分)2.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1 分)3.构建沟通调处的平台。

(1分)4.利用邻居中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调解纠纷。

(1 分)(二)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1.调处时应遵循自愿、客观、公正的原则。

(1 分)首先,调处是双方合意解决纠纷的方式,需在双方当事人均自愿调解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也才能取得调解处理的成功。

(0.5 分)其次,在调处中极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

(0.5 分)2.调处时需讲究的方法。

①引导纠纷双方换位思考法。

(0.5 分)②逆向求助法。

(0.5 分)③外围借力法。

在调处中,适当地借助外部的力量介入调处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0.5 分)④传统民俗法。

(0.5 分)3.调处时要及时全面取证。

(1 分)无论何种邻里纠纷,民警处置时都要注重及时取证。

特别是双方有较重伤害或较大财物损失的情况下,更应当及时地制作双方当事人、证人的询问笔录,用录音、照相、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

(1 分)川、案例三处置要点及评分标准(一)1.要控制现场事态,防止纠纷升级。

(1分)2.要倾听双方的诉求。

(1分)3.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故意使用假币的嫌疑。

(1 分)4.要搭建沟通渠道,提出调处建议。

(1 分)(二)此问题可从两个方面来判断,即一是谁持有或使用假币;二是是否存在故意持有或使用假币,即是否存在明知为假币而持有或使用。

(2 分)谁持有或使用假币。

根据经验总结通常由当事人的身份、职业、陈述的细节、身上是否还有假币、该假币的特有特征(如折痕、气味等)等因素综合分析。

(2 分)是否存在故意持有或使用假币。

根据实际经验总结,通常判断的依据有:①使用或者持有假币的数量。

(0.5 分)②是否为高危地区人员。

(0.5 )③是否有多次使用假币的记录或前科。

(0.5 分)④其他有故意使用假币的重大嫌疑。

(0.5 分)W、案例四处置要点及评分标准(一)1.有效控制现场。

(1 分)2.及时全面取证。

(1分)3.合理引导。

(1分)4.及时搭建双方沟通调处的平台。

(1 分)(二)此时,民警处置的首要目标就是有效控制现场。

在此基础上,应当及时全面地取证,同时开展相应协调工作。

(0.5 分)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l .与资方的协调。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摸清资方的态度和底限;(0.5 分)②了解资方的经营状况;(0.5 分)③做好资方的思想工作,对其讲明利害关系,促使其尽量主动解决问题;(0.5 分)④对于资方不在现场或是逃避的,要迅速与其取得联系,敦促其迅速赶到现场,不能立即赶到现场的要协调好择日调处的时间和地点。

(0.5 分)2.与劳方的协调。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向劳方了解纠纷的起因及其诉求;(0.5 分)②与劳方确定对话、谈判、调处的方式、时间及地点;(0.5分)③敦促代表做好其他人员的安抚工作;(0.5 分)④应当告知纯粹的劳资纠纷的解决是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的职能;(0.5 分)⑤宣传有关法律规定,劝说其不要将合法的诉求通过极端的手段表达。

(0.5 分)3 .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