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一轮复习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
课件1:13.2 内能
36
14.下列现象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 B.把一杯热水放在冷水中冷却 C.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变热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15.气体被压缩是内能增大 ,气体膨胀做功时内能 减少 。
能
4
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没有势能呢?
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5
1.物体的内能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D、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 4、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 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做__功_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后者是利 用_热__传__递_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30
5、下列说法正确吗?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X)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X) • 物体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X) •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X) 思考: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把瓶盖弹起来? 为什么?
34
11、下述哪个事例,属于人类对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
这一规律的应用( A ).
A.钻木取火 B. 太阳能热水器 C.利用热水袋取暖 D.车轴由于摩擦发热
35
12.下面哪个事例说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A.用热水袋给予取暖 B.用双手摩擦给手取暖 C.用嘴对手呵气给手取暖 D.把手放在炉火旁边取暖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2011·上海高考)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 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 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 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 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 4.8×10-3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 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 它们的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5.物体的内能 (1)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 动能 与分子势能 的总和 ,是状态量. (2)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 温度和 体积 决 定. (3)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 无关 .
A
(2)一个汞原子的体积为 - 200.5×10 3 Vmol M -29 3 V0= = = m3 . 3 23 m =2×10 NA ρNA 13.6×10 ×6.0×10 (3)1 cm3 的汞中含汞原子个数 -6 3 23 ρVNA 13.6×10 ×1×10 ×6.0×10 n= = =4×1022 -3 M 200.5×10 M - 【答案】 (1)N (2)2×10 29 m3 (3)4×1022 A
力和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的,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
因此选项A正确. 【答案】 A
(2012·大纲全国高考)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 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解析】 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小颗粒,而不是液 体分子,故A选项错误;布朗运动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颗粒 大小,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B选项正 确;布朗运动是由于固体小颗粒受液体分子的碰撞作用不平 衡而引起的,而不是由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故 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 BD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课(共24张PPT)
3.(2014·柳州中考)在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 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4.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内能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B.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后,它的内能没有变化 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大
例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
考点三、比热容
例5、(2015〃新疆中考)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 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B ( )
动能
和
三、比热容(C)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只与物质的种类, 不同 状态 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
(特例:冰和煤油比热容一样) 2、热量的计算: Q =cm ⊿t 3、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 强 。 属性
; 小 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温差)
。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例1(2014· 乌鲁木齐中考)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 论来解释 ( C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9、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比较暖和, 这是因为 。
沙子变凉了
海水较 暖和
10、
1
学习目标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能够区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会运用公式进行热
量的相关计算。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系统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3.(202X·山东泰安)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 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 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 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 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思路点拨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铁丝的内能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是热传递改变钢球的内能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热传递改变水蒸气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情势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 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减少。
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 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不同;热传递 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而且内能是从高温物体 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热平衡 标志:温度相同。
②一个物体吸取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 外做功),如晶体融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融化、液体沸腾;也 不一定吸取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产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 量问题。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思路点拨
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 、气体之间都可以产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CD.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距离较近时,表现为斥力,距离较远时表 现为引力;液体很难被紧缩,是因为液体分子排列相对紧密,分子之间距离 小,表现为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固体的分子排列规则且紧密,分 子之间距离小,表现为斥力。故CD错误。故选AB。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 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选修3-3)
(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线 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 知: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_0__;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_引__力__. 当r<r0,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_斥__力___.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m)时,分子力很弱,可 以忽略不计.
4.统计规律 由于物体是由数量极多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并没有统 一的运动步调,单独来看,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 有偶然性的,但从总体来看,大量分子的运动却有一定的规 律,这种规律叫做统计规律.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统计规 律的支配.
[练一练] (2012·全国大纲卷)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1)扩散现象 ①定义:_不__同_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 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2)布朗运动 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永不停息地__无__规__则__运 动叫做布朗运动.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 _总__和___.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 由它们的相__对__位__置_____决定的势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分__子__间__距__离____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体_积____和状态.
[知识整合基础] 知识点一 分子动理论
[填一填]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_1_0_-__10_m. ②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kg.
第十四章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直 观 情 境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8页
二、物体的内能 温度
1.分子动能 (1)意义:分子动能是分子 热运动 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 温度 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解析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考点
分子间相互作用 内能
1.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
项目
分子力 F
随分子间 距变化图 像(r0= 10-10 m)
分子势能 Ep
第23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4页
项目
随分子间 距的变化
情况
随分子间 距的变化
情况
r<r0
r>r0 r=r0 r>10r0
分子力 F
分子势能 Ep
F 引和 F 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 r 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
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F 子势能减小;r 减小,分子
引<F 斥,F 表现为斥力
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F 引和 F 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 r 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
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F 子势能增加;r 减小,分子
引>F 斥,F 表现为引力
跟宏观运动状态、参考系和零势能 点的选取有关
量值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可以为零
测量
无法测量
可以测量
本质 微观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宏观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运动形式
认识内能ppt课件
.
19
.
20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 (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棉花燃烧起来 ?
(2)物体燃烧的条件是温度 升高 ,达到着火点(燃点)? (3)迅速向下压活塞,空气的内能 增大 ,
物体的内能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
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 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1
12.1 认识内能
.
1
❖ 复习: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引力和 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固体最小,液体较大, 气体最大)
.
2
这共组同事点物:运具动有着什的么共同点?
运动着的篮球具有 动 能。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动能。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 过程叫做热传递。
B.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 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
31
改变物体的内能
方式
热 传 递
做功
(机械功)
内能如何变化 能的种类 如何量度改
是否改变 变了多少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_____;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_____。
不变 内能的 转移
物理与生活
(1)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 升高 , 内能 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 改变火柴的内能。
摩擦生热
(2)将金属块在砂石上迅速地来回 摩擦,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 升高 , 内能 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 改变物体的内能。
通过做功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
.
26
大
做功
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五节 物体的内能
势能增加.当 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将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 大.当 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将分子间距离增 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经以上分析可知本 题 D 选项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三 内能 提炼知识 1.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 (1)分子总个数由物体物质的量决定.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 (3)分子势能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由物质的量、温度、体积共同决定.
答案:B
题后反思 1.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有关,分子力做正功,分 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动能减小. 2.分子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决定 分子力是做正功还是做负功,继而决定分子势能是减小还 是增大.
1.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10r0(r0 是分子平衡位置间距离) 时,分子力可以认为是零,规定此时分子势能为零.当 分子间距离是平衡距离 r0 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 的关系. 2.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 变化的关系.
知识点一 分子动能
提炼知识 1.定义: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 能. 2.分子的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 3.温度的微观意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 标志.
判断正误
(1)物体内一个分子的动能增加,则物体的温度一定 升高.(×)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 的平均动能增加,但是其中个别分子的动能却有可能减 小,A 错,B 对;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总数的比值,所以 C 错,D 对.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4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
溶液,使这些溶液的体积恰好为1mL算出每滴油酸酒精 1 溶液的体积V0=______mL 。 n
• (4)用滴管(或注射器)向水面上滴入一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 单分子油膜 溶液,油酸就在水面上慢慢散开,形成____________ 。 稳定 • (5)待油酸薄膜形状________ 后,将一块较大的玻璃板盖 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玻璃板 放在坐标纸上,算出 • (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________ 油酸薄膜的面积。
• [解析]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 明分子间有空隙,A正确;液体中较大的 悬浮颗粒不做布朗运动的原因是大颗粒容 易受力平衡,布朗运动不明显,B错误; 高压下,油可以渗过钢壁,这说明固体分 子间有间隙,C错误;在一杯热水中放几 粒盐,整杯水很快会变咸,这是盐分子在 高温下无规则运动加剧的结果,D正确。
MA ρVA (1)分子的质量:m0= = 。 NA NA VA MA (2)分子的体积:V0= = 。 NA ρNA 对于气体,由于分子间空隙很大,用上式估算出的是一个分子所占据的平均 体积(活动的空间)。 3 6V 3 0 (3)分子的大小:球体模型直径 d= ,立方体模型边长为 d= V0。 π (4)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VAρ MA M V N=nNA= NA= NA,NA= = 。 MA VA m0 ρV0
(7)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据一滴油酸的 V 体积 V 和薄膜的面积 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 d=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 S 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单位为 m)是否为 10-10,若不是 10-10,需重做实验。
• 思维辨析: • (1)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中固体分子的运动。( ) • (2)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分子力是二者合力的表 现。( ) • (3)温度、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或内能只对大量分子才有 意义。( ) • (4)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 • (5)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 大而增大。( ) • 答案:(1)× 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2)√ (3)√ (4)√ (5)√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3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五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分析五年常考热点五年未考重点分子动理论内能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201920182017201620153卷33(1)2卷33(1)1卷33(1)3卷33(1)2卷33(1)1.微观量的估算问题2.分子力及分子势能3.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4.饱和汽、饱和汽压和相对湿度固体和液体的性质20151卷33(1)热学图象问题2019201820162卷33(1)1卷33(1)、3卷33(1)2卷33(1)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液体封闭类)20192018201720153卷33(2)3卷33(2)3卷33(2)2卷33(2)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活塞封闭类)201920182017201620151卷33(2),2卷33(2)1卷33(2)、2卷33(2)1卷33(2)3卷33(2)1卷33(2)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019201720161卷33(1)2卷33(1)、3卷33(1)1卷33(1)热学综合问题201720162卷33(2)1卷33(2)、2卷33(2)1.考查方式: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对于热学内容的考查,形式比较固定,一般第(1)问为选择题,5个选项,并且是对热学单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第(2)问计算题始终围绕气体性质进行命题,且为液体封闭或活塞封闭的两类模型的交替命题.2.命题趋势:明年的命题仍将是坚持以上考查方式的特点和规律,在创设新情景和题给信息方面可能有突破.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一、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①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10-10 m;②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 kg.(2)阿伏加德罗常数①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N A=6.02×1023 mol-1;②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2)布朗运动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②实质: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③特点: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热运动①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②特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1)物质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图1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可知:①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零;②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③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 m)时,分子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自测1(多选)(2020·河南九师联盟质检)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均为零C.分子之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E.当分子间距离由r0逐渐增大时(小于10r0),分子势能增大答案CDE解析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并非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选项A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力为零,选项B错误;分子之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C正确;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D正确;当分子间距离由r0逐渐增大时(小于10r0),因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E正确.二、温度和内能1.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2.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关系:T=t+273.15 K.3.分子的动能(1)分子动能是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4.分子的势能(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①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②宏观上:决定于体积和状态.5.物体的内能(1)概念理解: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2)决定因素: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即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3)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自测2(多选)(2019·湖北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等八校第一次联考)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物体的温度为0 ℃,说明该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增大得更快,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10 g 100 ℃水的内能小于10 g 100 ℃水蒸气的内能E.两个铝块挤压后能紧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答案BDE解析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 ℃,不是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故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内能的多少还与分子势能及物质的多少有关,所以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减小得快,故C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10 g 100 ℃的水的分子平均动能等于10 g 100 ℃的水蒸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同样温度的水变为同样温度的水蒸气要吸收热量,所以10 g 100 ℃水的内能小于10 g 100 ℃水蒸气的内能,故D正确;两个铅块相互紧压后能紧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E正确.1.求解分子直径时的两种模型(对于固体和液体) (1)把分子看成球形,d =36V 0π. (2)把分子看成小立方体,d =3V 0.提醒:对于气体,利用d =3V 0算出的不是分子直径,而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1)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 、摩尔体积V mol 、物体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体的密度ρ. (3)相互关系①一个分子的质量:m 0=M N A =ρV molN A.②一个分子的体积:V 0=V mol N A =MρN A (注:对气体,V 0为分子所占空间体积).③物体所含的分子数:N =V V mol ·N A =m ρV mol ·N A 或N =m M ·N A =ρVM·N A .例1 (2019·湖北武汉市四月调研)如图2是某教材封面的插图,它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照片: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圆圈,构成了“量子围栏”.为了估算铁原子直径,查到以下数据:铁的密度ρ=7.8×103 kg/m 3,摩尔质量M =5.6×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 mol -1.若将铁原子简化为球体模型,铁原子直径的表达式D =________,铁原子直径约为________ 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图2答案36M πρN A3×10-10 解析 每个铁原子的体积:V 0=M ρN A ,将铁原子看成球体,则V 0=16πd 3,联立解得d =36MπρN A,代入数据:d =36×5.6×10-23.14×7.8×103×6×1023m ≈3×10-10 m. 变式1 (2019·江苏通州区、海门市、启东市联考)某一体积为V 的密封容器,充入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该容器中气体分子的总个数N =________.现将这部分气体压缩成液体,体积变为V 0,此时分子中心间的平均距离d =________.(将液体分子视为立方体模型) 答案 ρVN A M3V 0MρVN A解析 气体的质量:m =ρV气体分子的总个数:N =nN A =m M N A =ρVM N A该部分气体压缩成液体,分子个数不变 设每个液体分子的体积为V 1,则N =V 0V 1又V 1=d 3 联立解得:d = 3V 0MρVN A.拓展点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实验原理实验采用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方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如图3甲所示形状的一层纯油酸薄膜.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大小.用V 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用S 表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用d 表示分子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 =VS.图32.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实验步骤(1)用稀酒精溶液及清水清洗浅盘,充分洗去油污、粉尘,以免给实验带来误差.(2)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纯油酸1 mL,注入500 mL 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500 mL 刻度线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充分溶解在酒精中,这样就得到了500 mL 含1 mL 纯油酸的油酸酒精溶液.(3)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 n 时的滴数n .(4)根据V 0=V nn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 0.(5)向浅盘里倒入约2 cm 深的水,并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6)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7)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8)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 (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 cm 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 (9)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并代入公式d =V 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 .(10)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4.注意事项(1)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在1 cm 之内,当针头靠水面很近(油酸未滴下之前)时,会发现针头下方的粉层已被排开,这是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不影响实验效果.(2)待测油酸薄膜扩散后又会收缩,要在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①水面受油酸液滴冲击凹陷后又恢复;②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3)当重做实验时,将水从浅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在这侧边缘会残留油酸,可用少量酒精清洗,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这样做可保持浅盘的清洁.(4)本实验只要求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结果的数量级符合要求即可.例2 (2019·全国卷Ⅲ·33(1))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 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测出1 mL 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得到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解析 实验前将油酸稀释,目的是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可以用累积法测量多滴溶液的体积后计算得到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油酸分子直径等于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与形成的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之比,即d =VS ,故除测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 变式2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1)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________. A .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 B .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 .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D .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2)实验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A .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 B .对油酸溶液起到稀释作用 C .有助于测量一滴油酸的体积 D .有助于油酸的颜色更透明便于识别(3)某老师为本实验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实验室配备的器材有:面积为0.22 m 2的蒸发皿、滴管、量筒(50滴溶液滴入量筒体积约为1毫升)、纯油酸和无水酒精若干.已知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则该老师配制的油酸酒精溶液浓度(油酸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至多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BD (2)B (3)1.1解析 (3)根据题意可知,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不能超过蒸发皿的面积,当油膜面积等于蒸发皿的面积时,油酸酒精溶液浓度最大.一滴油酸的体积V 0=dS =10-10m ×0.22 m 2=2.2×10-11m 3,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 =150cm 3=2×10-8 m 3,则此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至多为V 0V=1.1 ‰. 变式3 (2019·重庆市部分区县第一次诊断)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用注射器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把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描画出油酸膜的轮廓,如图4.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该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 m 2,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7×10-6 mL,则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 m(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图4答案 1.16×10-2(1.14×10-2~1.18×10-2) 6×10-10解析 面积超过小正方形一半的正方形的个数为116个,则油酸膜的面积约为S =116× 10-4m 2=1.16×10-2m 2;油酸分子直径d =V S =7×10-6×10-61.16×10-2 m ≈6×10-10 m.1.布朗运动(1)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2)运动特点:无规则、永不停息;(3)相关因素:颗粒大小、温度;(4)物理意义:说明液体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2.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产生原因: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比较现象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热运动活动主体分子微小固体颗粒分子区别分子的运动,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任何两种物质之间比分子大得多的微粒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共同点①都是无规则运动;②都随温度的升高而更加激烈联系扩散现象、布朗运动都反映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例3(多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D.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E.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答案ADE解析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撞击越容易不平衡,则它的布朗运动就越显著,A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错误;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错误,D正确;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E正确.变式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这说明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布朗运动就是热运动答案ACD变式5(多选)(2017·全国卷Ⅰ·33(1))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5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图中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答案ABC解析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可知,曲线下的面积表示百分比的总和,所以图中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选项A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且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越大,所以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B、C正确;根据曲线不能求出任意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D错误;由图线可知,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E错误.变式6(多选)(2019·江苏卷·13A(1))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的时间后,该气体()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息下来B.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C.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D.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答案CD解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永不停息,分子的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不可能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选项A、B错误;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只要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保持不变,又由于体积不变,所以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选项C、D正确.1.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力F、分子势能E 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6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 p=0).图6(1)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2)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2.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能量定义决定因素量值测量转化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由物体内部分子微观运动状态决定,与物体整体运动情况无关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恒不为零无法测量,其变化量可由做功和热传递来量度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及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与物体宏观运动状态、参考系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和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无关可以为零可以测量例4(多选)(2019·福建宁德市5月质检)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7所示,曲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为r0,两个相距较远(r1)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r=r0时,分子动能最大B.r=r0时,分子势能最大C.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D.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减小E.r>r0阶段,F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CE解析r>r0阶段,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在两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在r<r0阶段,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在两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加;故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动能最大,故A、C正确,B、D 错误;由题图可知,E正确.变式7(2019·江苏卷·13A(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 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图8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 p的是图中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图8答案引力C解析在小水滴表面层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平衡位置对应的分子势能最小,在小水滴表面层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势能E p的是题图中C的位置.变式8(多选)(2019·陕西第二次质检)如图9所示是分子间作用力跟距离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9A.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既有斥力作用,也有引力作用B.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C.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为零D.物体间的扩散作用主要是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E.某物体中的分子势能总和与该物体体积大小有关答案ABE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设分子平衡距离为r0,分子间距离为r,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越小,分子势能越大;当r=r0时分子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故选项A、B正确,C错误;物体间的扩散作用主要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选项D错误;对于一个质量确定的物体来说,其分子势能总和跟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故选项E正确.例5(多选)(2018·全国卷Ⅱ·33(1))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答案BDE解析气体的内能不考虑气体自身重力的影响,故气体的内能不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A 项错误;实际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B、E项正确;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属于机械能,不属于气体的内能,C项错误;气体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若气体温度也发生变化,则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和可能不变,即内能可能不变,D项正确.变式9(2019·北京卷·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答案A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A项正确;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B项错误;气体压强不仅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还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项错误;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D项错误.1.(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 .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C .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 .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答案 BC解析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最后混合均匀是扩散现象,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碳粒做布朗运动,由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和温度有关,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所以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布朗运动会更明显,则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选B 、C.2.(多选)(2020·陕西咸阳市质检)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分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B .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D .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E .布朗运动的明显程度与颗粒的体积和质量大小有关答案 BCE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运动,这些颗粒不是微观粒子,牛顿运动定律仍适用,故A 错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其本身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 、C 正确,D 错误;布朗运动的明显程度与颗粒的体积和质量大小有关,体积和质量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E 正确.3.(多选)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ol -1),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kg /mol),该物质的密度为ρ(kg/m 3),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 kg 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ρN AB .1 kg 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1MN A C .该物质1个分子的质量是ρN A D .该物质1个分子占有的空间是M ρN AE .该物质的摩尔体积是M ρ答案 BDE解析 1 kg 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M ,所含分子数目为:n =N A ·1M =N A M,故A 错误,B 正确;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 0=M N A ,故C 错误;每个分子所占空间为:V 0=m 0ρ=M ρN A,故D 正确;该物质的摩尔体积。
高考物理总复习 14.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点二 分子热运动 1.布朗运动: (1)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小颗粒. (2)特点:①永不停息地运动;②无规则地运动;③颗粒越小,现象 越明显;④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⑤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用
显微镜进行观测.
2.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的比较:
答案:B
角度2 物体的内能 1.分析物体内能问题的四点提醒 (1)内能是对物体的大量分子而言的,不存在某个分子内能的说法. (2)内能的大小与温度、体积、分子数和物态等因素有关. (3)通过做功或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的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相同.
2.内能和热量的比较
项目
分子力F
分子势能Ep
随分子间距变化 图像(r0=10-10 m)
项目
随分 子间 距的 变化 情况
r<r0
r>r0 r=r0 r>10r0
分子力F
分子势能Ep
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 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
大,F引<F斥,F表现为斥力
r增大,分子力做正功, 分子势能减小;r减小,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 增加
内能
热量
是状态量,状态确定,系统的内 是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
区别 能随之确定.一个物体在不同的 传递而引起的内能变化过
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程中转移的能量
联系
在只有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情况下,物体内能的改变量在 数值上等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例2 [2022·陕西省宝鸡市质检](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例1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 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 示斥力,F<0表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 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列选项中的图像分别表示乙分子的速度、 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正确的是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选修33高三选修33物理课件
2021/12/9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
考点 4 温度和内能 1.对温度和内能的理解
2021/12/9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2.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内能
机械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 物体的动能、重
定义 热运动的动能与 力势能和弹性势
分子势能的总和 能的统称
跟宏观运动状
与物体的温度、
决定
态、参考系和零
答案:(1)4×1022 个 (2)3×10-9 m
2021/12/9
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
1对固体和液体,一般认为分子紧密排列,摩尔体积与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比值是分子体积.
2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在标准状态下一摩尔任何气体的 体积都为 22.4 L,其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是每个分子 占据空间.
2021/12/9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一页。
解析:温度高低反映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但由于物体不同, 分子数目不同,所处状态不同,无法反映内能大小,选项 A 错误; 由于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任何物体内能都不可能为零, 选项 B 正确;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 选项 C 错误;内能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的温度可以相同,即它 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以相同,选项 D 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数有关,故选项 E 正确.
选修 3-3 (xuǎnxiū)
热学(rèxué)
2021/12/9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第1讲 分子(fēnzǐ)动理论 内能
2021/12/9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2021/12/9
第三页,共四十一页。
考点 1 微观量的估算 1.分子的两种模型
第十三章第2节 内能 课件(共36张PPT)
实战演练
例2: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或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B. 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 水的沸点可以高于或低于100 ℃ D. 湿衣服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实战演练
【解析】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物体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能发生,选项A不符合题意;做功 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B说法错误,符合题 意;液体沸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当大气压大于一个标 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可以高于100 ℃,当大气压小于一 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可以低于100 ℃,选项C说法正 确,不符合题意;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湿 衣服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选项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意。故选B。
【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的总和,其大小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情况和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故选C。
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
➢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 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 能减少。 ➢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比较 相同点: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不同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的转化;热 传递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本质是内能的转移。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而由分子动理论我们知道,构成 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则分子由于运动也具有动能;具 有重力势能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和地球之间存在力的作用,且它 们之间又有距离。而由分子动理论我们知道,分子间也存在相 互作用的力,且分子间存在间隙,故分子间也存在势能。
内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11.1分子动理论 内能
球表面上分布的水分子数目约为( B )
A.7×103个
B.7×106个
C.7×1010个
D.7×1012个
[解析]1 kg 水中的水分子总数 n=MmNA=1.8×110-2×6.02×1023 个=13×1026 个 地球表面积 S=4πR2=4×3.14×(6.4×106)2 m2≈5×1018 cm2 则 1 cm2 的地球表面上分布的水分子数 n′=nS≈7×106 个,故选项 B 正确.
典例 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 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 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 出液化水 的体积 V=1.0×103 cm3.已 知水的密度 ρ= 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 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 位有效数字)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4.两种模型
(1)球体模型直径为 d= 3 6πV0.
(2)立方体模型边长为 d=3 V0. 特别提醒:(1)固体和液体分子都可看成是紧密堆积在一起 的.分子的体积 V0=VNmA,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气体不适 用.
(2)对于气体分子,d= 3 V0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 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列说法正确的 是( AB ) A.-33.15 ℃=240 K B.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 C.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相同的 D.温度由t ℃升到2t ℃时,对应的热力学温度由T K升至2T K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机械能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D.机械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冰和水,内能是相同的
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
变化
( 多选 ) 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E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 离的减小而增大
第一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很小: ①直径数量级为 10 ②质量数量级为 10
-26 -10
m。
-27
~10
kg。
重难点:微观量的估算
1.两种分子模型 (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 立方体形,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或立方体的棱长, 3 6V 3 所以 d= (球体模型)或 d= V(立方体模型)。 π
(4) 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一块较大的
玻璃板盖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
在玻璃板上。
(5)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
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求面积时,以坐标纸
上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数出轮廓内正方
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等于或多于半个的
算一个。
(6)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 算出一滴溶液 中纯油酸的体积 V,据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 油酸的体积 V 和薄膜的面积 S,求出油酸薄膜 V 的厚度 d= S ,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比较算 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单位为 m)是否为 -10 -10 10 ,若不是 10 须重做实验。
3.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名称 比较
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
机械能
定义
运动动能与分子势
能的总和
物体的动能、重力势 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与物体的温度、体 跟宏观运动状态、参
决定因素 积 、 物 态 和 分 子 数 考 系 和 零 势 能 点 的 选
有关 量值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取有关 可以为零
测量
无法测量
分子势能Ep
随 分 子 间 距 的 变 化 情 况 r= r0 r>10r0 (10
-9
F 引和 F 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 r< r0 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F 引 <F 斥,F 表现为斥力
r 增大,斥力做正功,分子 势能减少。 r 减小,斥力做负功,分子 势能增加 r 增大,引力做负功,分子 势能增加。 r 减小,引力做正功,分子 势能减少 分子势能最小 通常规定分子势能为零
【典型例题】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 大小”实验中,用a mL的纯油酸配制成b mL 的油酸酒精溶液,再用滴管取 1 mL油酸酒精 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n滴。现在让其中一 滴落到盛水的浅盘内,待油膜充分展开后,
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 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
子的直径大小是________cm。
a 【解析】 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b,一 1 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 mL,一滴油酸酒 n a 精溶液含纯油酸bn mL,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大 a 小为 d=bSn cm。
ACE
(多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源:学*科 *C.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分子运动的无规
则性
D.若外界对物体做正功,同时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则物体 的内能必增加 E.温度低的物体,其内能必小
BCD
可测量
本质
运动形式
微观分子的运动和 宏观物体的运动和相 相互作用的结果 热运动 互作用的结果 机械运动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能的总量守 恒
联系
在只有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情况下,物
体内能的改变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
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 相比,动能大的温度高 B.两个不同的物体,只要温度和体积相同,内能就相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 F 与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 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 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 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 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r>r0 阶段,F 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 r<r0 阶段,F 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 C.在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 r=r0 时,分子势能为零 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实验原理: 利用油酸酒精溶液在平静的水面
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如图所示),
将油酸分子看做球形,测出一定体积油酸酒精溶
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 d = V/S 计算出油
膜的厚度,其中V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
体积,S为油膜面积。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
子的直径。
a 【答案】 bSn
F 引和 F 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 r> r0 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F 引 >F 斥,F 表现为引力 F 引=F 斥,F=0 F 引和 F 斥都已十分微弱,可以
m) 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判断分子势能变化的两种方法
(1)利用分子力做功判断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分子势能在平衡位置有最小值 (2)利用分子势能 Ep 与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图线判断 如图所示,仅受分子力作用,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根据 Ep 变化可判 知 Ek 变化。而 Ep 变化根据图线判断。但要注意此图线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 关系图线形状虽然相似,但意义不同,不要混淆。
在实验前配置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向 1 mL 的油酸中加酒精, 配置成 500 mL 的油酸酒精溶液 2.实验步骤 (1)用滴管(或注射器)向量筒中滴入 n 滴油酸酒精 溶液,使这些溶液的体积恰好为 1 mL,算出每滴 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1 V0=nmL。 (2)往边长约为 30 cm~40 cm 的浅盘中倒入约 2 cm 深的水, 然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 面上。 (3)用滴管(或注射器) 向水面上滴入一滴油酸酒精 溶液,油酸就在水平面上慢慢散开,形成单分子 油膜。
【典型例题】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h 远小于地球半径 R ,空气平均摩尔质量 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 强为 p0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由此可估 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 ________ ,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________。
【解析】 可认为地球大气对地球表面的 压力是由其重力引起的,即 mg=p0S=p0×4 2 4 π p R 0 πR2,故大气层的空气总质量 m= g ,空 4πp0NAR2 m 气分子总数 N= NA= 。 由于 h≪R, M Mg 则大气层的总体积 V=4πR2h,每个分子所占 空间设为一个棱长为 a 的正方体,则有 Na3= 3 Mgh V,可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a= 。 p0NA
【答案】
4π p0NAR2 Mg
3 Mgh p0NA
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 的固体颗粒的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其特点是: ①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②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 ③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提示:①运动轨迹不确定,只能用不同时刻的 位置连线确定微粒做无规则运动。 ②不能直接观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用悬 浮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来反映液体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
(多选)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D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 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名称 分子间的相互作 项目 与分子间 距的关系 图象 用力F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 M(kg/mol),铜的密度为 ρ(kg/m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mol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NA A.1 kg 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M MNA B.1 m 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ρ
3
-
B
)
M C.1 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 (kg) A M 3 D.1 个铜原子的体积为ρN (m ) A
ACE
大一轮P198页 2
BCE
内能:分子的动能
分子的势能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1.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T=t+273.15 K。
3.分子的动能 (1)分子动能是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温度 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多选)若以 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ρ 表示 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0 表示一 个水分子的质量,V0 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NA 表示阿伏加德 罗常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M A.V= ρ M C.M0=N A
AC)
V B.V0=N A M D.ρ =N V A 0
ACE
如图所示,图线甲和图线乙为两分子之间的引力以及斥力随两 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图线,且两图线有一交点,假设分子 间的平衡距离为 r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图线甲为分子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线 B. 图线乙为分子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线 C. 两图线的交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D. 如果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 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慢 E. 如果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交点的横坐标时, 分子力为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