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PPT

合集下载

1.2 内能和热量 课件(共27张PPT)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1.2 内能和热量 课件(共27张PPT)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C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减少
不变 内能的转移
改变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热量的多少
做功的多少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哪些燃料?
该如何分类?
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木炭、煤等
汽油、酒精等
煤气、天然气等
四、燃烧:放出热量
(1)1kg的干木柴和10kg的干木柴在同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2)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和未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3)相同条件下,1kg干木柴和1kg煤,哪一种燃料能烧开更多的水?
1.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
二、物体的内能
机械能
内能
注: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速度
高度
弹性形变
分子动能
热运动
分子势能
相互作用
想一想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有无机械能和内能?
动能为零重力势能为零
温度升高
内能减少Biblioteka 内能增加能量转移捂热水袋
1.物质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
【归纳与小结】
请尝试列举让一段50 cm的铁丝温度升高方法有哪些?
1. 用火焰加热 2. 太阳晒 3. 用手搓 4. 用手焐 5. 在地上摩擦 6. 用锤子敲击 7. 反复弯折 8. ……
3.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PPT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PPT

2.了解燃料的热值表
请说出你熟悉的燃料的热值,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3.有关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
想一想 为什么发射火箭上天要用氢做燃料?
根据热值表,计算一下10吨氢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焦
耳的热量? 氢的热值是1.4×108 J/kg
放出热量Q = 热值×质量=1.4×108 J/kg× 10×103 kg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2.科学家已确认:物质是由大量的___分__子____组成的,这 种粒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1_0__-_1_0__m。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C
A.细雨蒙蒙
B.雪花飞舞
不变 内 能的转移
如何量度改 变了多少
热量的多少
做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改变机械能与 做功的多

会_____; 物体对外做 内能相互转化 少 功,本身内能_____。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从哪里获得内能? 柴薪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一、燃料的热值
想想议议 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相同吗?怎么比较它们谁的放热本
领强呢? 经验告诉我们,等质量的煤和干木柴,充分燃烧,煤放
出的热量要比柴多得多。我们用热值这个概念来表示燃料放 出热量的本领。
1.热值
(1)定义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
种燃料的热值。
(2)物理意义 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单位 国际单位:焦每千克;符号:J/kg。 气体燃料的单位:焦每立方米;符号:J/m3。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时具有弹性势能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分子动理论(共28张PPT)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分子动理论(共28张PPT)

新知探究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 (1)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 下方,由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会沉在量 筒的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 溶液直接有明显的界面。 (2)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关于分子的运动
你有哪些认识?
新知探究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像这样,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相互 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运动。(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气体、液体、固体中的分子都会发生扩散现 象。(扩散速度越来越慢)
新知探究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生活、生产中利用分子运动的实例
这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 石墨表面分子的排列。
利用电子显微镜,科学家把 铁原子在铜表面上排列成一个铜环。
新知探究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1、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分子很小,直径大约为10-10米.
(你知道是多少纳米吗?) 阅读小贴士:
一滴水中就有1021个水分子,如果 全球人同时数数,每人每秒数一个数, 大约需要数4万年!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煮饭时,米粒翻滚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炒菜时,满屋飘香
随堂练习
2.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D )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分子间存在引力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引力 D.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新知探究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 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 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 看看能否将水压缩。 关于分子力,你有什么认识?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随堂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2.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 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 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描述现象相对应的是 ②__C__、③__A__、④__B__。(以上三空均填图中的字母代号)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全章】》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2.分子的特征: ①体积小 ②数目多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可以直接观察 吗?怎样才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呢?
喷香水或空气清新剂,很快就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
谢谢观赏!
再见!
第二章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
一、物体的内能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思考: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瓶塞跳起 出现水雾
瓶塞跳起,推动瓶塞的能量来自哪里?
弹簧发生弹性 形变时具有弹 性势能。
相互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 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 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 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C )
A.固态、液态、气态 C.固态、气态、液态

初三物理上册《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教科版)

初三物理上册《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教科版)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之一】:
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有多大呢?
---直径大约有10-10m
(1)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水分子。 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喝去1万个水分子,喝 完这滴露珠,要用30亿年! (2)设想全球的人都化为分子,一个挨一个地 起来,仅有0.5m长!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2012·四川)
物 理
WU
九年级
LI
上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 , 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 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C )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2012·四川)
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科版
物 理
九年级 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2500年前,一位古希腊学者提
出这样一个问题:试想我们把一粒 砂糖分成两半,每一半都是砂糖。 再把其中的一半分成两半,每一半 还是甜的……,如此不断分割下去, 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固态
液态
气态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 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

1.1 分子动理论 课件 (共21张PPT)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1.1 分子动理论 课件  (共21张PPT)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
2.分子间有间隙
气体的扩散
液体的扩散
【提出问题】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之中,那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持一定的体积呢?
【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什么?
D
2、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它具有同样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炒菜时盐多一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容易进入其中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在房间里喷洒一些香水,整个房间会闻到香味 B.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开水中放一块糖,整杯水都会变甜
A
6、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使整杯清水变红,这是由于( )
A.水流动的结果。
B.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C.分子间有引力的结果。
D.分子间有斥力的结果。
B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C
4、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 )A.两块玻璃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C.玻璃的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B
5、物体中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物体温度的高低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C.物体密度的大小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教学 课件 (共30张PPT)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教学 课件 (共30张PPT)

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练一练:
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 扩散 现象,
这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4.将两滴水银相互接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 水银,这一事实说明
分子间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练一练: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和起来时,镜子断裂处大多数分子 距离 较大,分子间 引力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活动:将两个铅柱的地面削平,然后紧紧压在一起, 下面吊一铁块。
现象:两个铅柱没有分开。
结论:分子存在引力。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既然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那为什么液体和固体还有一定的体积呢? 实验2。 活动: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推压注射器 的活塞,看看能否将水压缩。 现象:水的体积不能压缩。
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练一练: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是由 分子 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 引力和斥力 。
练一练:
2.不同的物质在 互相接触 时,彼此 进入对方 的现象叫
物质三态的分子模型:
液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分子在某位置运动一段 时间后,可能移到另一位置附近运动。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
物质三态的分子模型:
气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可以在 空间中到处移动。
气体无一定的体积,无一定的形状。
分子动理论:
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 则运动叫分子动理论 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019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解读课件: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共25张PPT)

2019年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解读课件: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共25张PPT)
第3节 比热容
知识点物体的吸热能力(重点)
实验运用的物理方法:
(1)控制变量法: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相等,通过温 度的变化量不同,说明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2)转换法: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 长,则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知识点物体的吸热能力(重点)
(1)实验中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而非体积相同. (2)电加热器要放在烧杯底部,以使整杯水或食用油受热均匀. (3)温度计的玻璃泡位置要适当,全部浸入液体中,且玻璃泡不能碰 到容器壁、容器底以及电加热器. (4)为了使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让几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液体进 行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中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
知识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重点)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梅花的香 味是因为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重点)
尽管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但我们可以根 据宏观的扩散现象,通过推理来感知分子的运动,这种通过直接感 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的科学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知识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难点)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珠呈球形是由于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难点)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不可能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或只有斥力没有引力,分子间所表现出的引力或斥力,其实是二 者的共同作用效果.
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重点)
我国南海储存着巨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热值大,在相同条 件下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重点)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大推 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火箭起飞时,煤油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 压的燃气,燃气对火箭的推力达1.2×106 N.

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 1.1分子动理论(共28张PPT)

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 1.1分子动理论(共28张PPT)
D、一根铜丝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 之间没有间隙
10、分子间的运动一般是以扩散 形式进行的,扩散现象( )
A、只能在气体中进行 B、只能在液体间进行 C、只能在固体间进行 D、在固、液、气之间均能进行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下午2时54分51秒14:54:51 22.4.16
7、下列事例中说明分子不停的做 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香水瓶打开后满屋充满香味 B、汽车驶过后公路上扬起尘土 C、泥沙使水变浑浊了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 尘埃做无规则运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 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较大的引力
B、分子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新课引入:
试想我们把一粒砂糖分成两 半,每一半都还是砂糖,再 把其中的一半分成两半,每 一半还都是砂糖,那么如此 不断地分割下去,砂糖会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学目的: 1、物质是有什么组成的? 2、什么是扩散?扩散现象说 明什么?分子是怎样运动的? 3、分子间有什么力的作用?
C、液体容易流动,说明液体的 分子间主要是斥力的作用
D、气体分子间根本没有相互作 用力
9、关于物体分子间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扩散运动不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
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而且说明了分子 间存在着间隙
B、一块铁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 间没有间隙
C、泡沫块一压体积变小,说明泡沫 分子之间有间隙
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 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引;力水、铁等

第一章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3张PPT)

第一章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3张PPT)

知识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5. 如果分子间没有了引力和斥力,下列现象不会发 生的是( D ) A.黑板上很难写字 B.固体很容易被拉长 C.液体容易被压缩 D.气体也会有一定的体积
6. 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 台灯,这说明( B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 荷叶上有一滴水,下雨后一滴水落到荷叶上后形 成一大滴水,这说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 ;一个水袋刚 开始能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间隙 ,后来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存在 斥力 .
8. 野外生存是户外运动者的必备技能.下列的前后 说法以及前后对应都正确的是( C )
A.看见炊烟说明有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削竹为刀——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
11.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 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 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 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 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B )
A
B
C
D
A.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粘合在一起
16. 取同样的两张纸,将一张如图甲所示那样撕开, 另一张如图乙所示那样用力向两边拉,直至拉断.感受 一下两次用力的大小,你有什么体会?原因是什么?
解:拉断一张纸比撕开一张纸用的力大得多.因为 撕开一张纸只需克服撕口处较小一部分的分子间的引 力,而拉断一张纸需要克服整个横截面的分子间的引力.
C.在高原地区煮饭要用高压锅——液体的沸点随液 面气压增大而升高
D.在较薄的冰面上前进时要蹲行——降低重心不 容易将冰踩碎
9. 静置的密封容器内有氦气和氧气两种气体(ρ 氧气 =1.43 kg/m3,ρ氦气=1.25 kg/m3).若以〇表示氦气分子, 以●表示氧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气体分子分 布的是( A )

教科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PPT课件 (2)

教科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PPT课件 (2)

热 量
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 加
吸收的热量全都用来 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 变
注意: 温度不能“传递”,热量不能“含有”;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 不一定大,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也不一定高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例1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20
质量/g
沙子 30 水 30
温度升高10℃所 需要的时间/s
64
96
温度升高20℃所 需要的时间/s
89
163
温度升高30℃所 需要的时间/s
124
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__吸__收_热__量__的__多__少___。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 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或“<”)沙 子吸收的热量。
【针对训练】 3. 酒精的热值是 3.0×107 J/kg,求完全燃烧 200 g 酒精放
出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以把多少千克的水从
40℃加热到沸腾? [答案] 6.0×106 J 23.8 kg [解析] (1)200 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m1q=0.2 kg×3.0×107 J/kg=6.0×106 J。 (2)由题知,Q 吸=Q 放=6.0×106 J,由 Q 吸=cmΔt 得, m2=cQΔ吸t=4.2×103 6J./0(×k1g0·℃6 J)×60℃≈23.8 kg。
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升高温度的比值是定值。该结论是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今天通过电子显微镜,科学家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物质的分 子,还能看到分子的更小结构。
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 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下,1 cm3的水中含 有大约3.35×1022个水分子,若把这些水 分子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1 cm2面积上 可得5000多个水分子!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扩散是花香补鼻的原因。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实验表明:在气体、液体、固体中 都会反射扩散。气体、液体、固体中的 每一个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做规则的运动。
关于物质组成的对话
在2500年前,古希腊留基伯:试想我们把一粒 沙糖分成两半,每一半都是砂糖。再把其中的一半 分成两半,每一半还是甜的……如此不断分下去, 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德谟克利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出物体不断分割到最后一点, 称为“端”。
2500年前,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由无数很小的 不可再分的粒子组成”
生产、生活中利用分子运动的事例 为什么放一勺盐,整锅菜都会有咸味。
固体分子的模型 液体分子的模型 气体分子的模型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 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 相互作用力。来自分子动理论的三个重要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
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 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C )
A.固态、液态、气态 C.固态、气态、液态
B.气态、固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4.刘洋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为: A.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 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 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时,分子
间的作用力就不存在了.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 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归纳与小结
“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竟一点点
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
新课讲解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 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 没有一个限度?
观察与思考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 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运用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分子间距离关系 分子间距离大于 平衡距离 类比分析 相当于拉伸弹簧 分子间作用力 引力大于斥力,分 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
分子间距离大于 10倍分子直径
相当于弹簧超过 限度
分子间作用力十分 微弱,可以忽略
典例与精析
从分子作用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重圆”能否真的发生.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新课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别
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点)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重点)
新课引入
神奇的软蛋
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 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 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
分子的认识
分子的大小
分子的数量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动理论
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课堂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2.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 分子间是有间隙的;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④分子 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描述现象相对应的是② C A B 以上三空均填图中的字母代号) ____ 、③____ 、④____.(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打开香水瓶后,不久就会闻到香味,为什么?
1.现象探究
事例 春暖花开,满 园飘香 花香分子跑到 空气中,又进 入人的鼻孔 糖块放入水中, 整杯水变甜 糖分子扩散到 水中去了 煤炭堆在石灰墙 角,石灰墙变黑 部分煤炭分子钻 进了石灰墙中
现象
分析
结论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扩散现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气体扩散现象
液体扩散现象 点击画面播放
固体扩散现象
归纳与小结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1.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2.一般地,固体间扩散最慢,液体次之,气体最快. 3.扩散现象表明: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测力计的示数为
什么会变大?
实验表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归纳与小结
运用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分子间距离关系
分子间距离等于 平衡距离
类比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在平衡位置附 近振动,相当于弹 引力等于斥力,分 簧的自然伸长状态 子间作用力为零
分子间距离小于 平衡距离
相当于压缩弹簧
引力小于斥力,分 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
b.分子间存在间隙
典例与精析
将40 mL水与40 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 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பைடு நூலகம்用力
是什么力使得 两块铅块结合 在一起?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 “抵抗”,要是压缩液体 和固体呢?
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 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请提出你的猜想 . 刘洋可能是 C 填字母) 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____.(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 可能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与小结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一滴水中(约1cm3)约有 3.35×1022个水分子.如果一个 人每秒钟数8个,他要不停地 数100多万亿年才能数完.
典例与精析
2017年1月份,我国华北 地区有多个大中城市出 现严重雾霾天气,如图 所示,形成雾霾天气的 罪魁祸首是 “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PM2.5”_______(
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 微观特性 物态 宏观特性
分子间 距离
很小 较大 很大
分子间 作用力
很大 较大 很小
分子运动特点 在平衡位置 附近做无规 则运动
有无一 定形状
有 无 无
有无一 定体积
有 有 无
固态 液态 气态
没有固定位置, 运动比较自由 除碰撞外做匀 速直线运动
课堂小结
分子的概念 分 子 动 理 论
分子间存在引力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2节 内能和热量
新课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描述温度与热运动的关系 . 2.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重点) 3.知道热值的含义及公式应用 .(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