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以某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一、背景介绍某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大都市。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如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政府制定了一份全面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二、规划目标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规划内容1. 城市用地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区域特点,规划将城市划分为市中心区、新城区、郊区和生态绿地等不同功能的区域。
市中心区重点发展商业、行政办公等功能,新城区则注重住宅和产业发展,郊区则以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为主。
2.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需求,规划将土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绿地和交通用地等类型。
其中,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占据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部分,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3. 生态保护和恢复为了保护和恢复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中明确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包括建设城市公园和湿地公园,增加绿地覆盖率,推动城市的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
四、规划实施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
短期阶段主要着眼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则将重点放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和郊区生态农业的推广。
五、成效评估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将会定期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成效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效益、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规划实施策略,以确保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用地的评价和分类
第五章城市用地的评价与分类一、城市用地及用地规模的概念一、城市用地规模(1)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既指以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2)城市用地规模: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
城市用地规模(A)=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P)×人均建设用地标准(a)与城市用地规模相近的两个名词:城市是人与各种活动的聚集地,各种活动大多有聚集的现象,占据城市中固定的空间位置,形成区位分布。
这些区位(活动场所)加上连接各类活动的交通路线和设施,便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它是研究城市各项主要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在分析城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城市各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用地布局。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
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综合的思想和方法。
二、自然条件的评价(即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1.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A.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由于地质构造和土质的差异,以及受地下水的影响,地基承载力相差悬殊,故需全面了解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
特别要注意有些地基土在一定条件下常常因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形状而出现问题,如湿陷性黄土受湿后结构下陷,易导致建筑的损坏;膨胀土受水膨胀、失水收缩都会带来危害;沼泽地处于水饱和状态,地基承载力较低。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韶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本专题论证报告是在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全省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依据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全县的现状发展基础,把握节约用地和科学合理用地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及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可能,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一、韶山市概况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南省辖县级市,位于东经112.5 北纬 27.9。
2003年全市总人口10万人,面积210.38平方公里。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面积210平方公里。
韶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58毫米,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数达1717小时;森林覆盖率达56%,空气十分清新,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二、分析与预测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韶山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3、《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4、《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韶山市县城总体规划》。
三、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韶山市全县总面积210平方公里,2010年底,总人口1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7万人。
韶山市区人口20712(包括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部分农业人口)(一)县域人口增长规模预测2010年末总人口11.0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07万人。
韶山市区人口20712(包括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部分农业人口),城镇化水平18.7%韶山市域总人口,1995-2001年变动情况见下表表1人口状况从总的看来,人口增长速度成上升趋势,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结合县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速度,确定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4‰。
现状用地分析报告
现状用地分析报告1. 引言现状用地分析是对特定地区当前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现状用地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分布以及潜在的发展空间,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对某地区的现状用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分析的调查范围为某地区,包括城区和周边农村地区。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
实地调研包括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目测和实地勘察,数据收集主要包括获取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和统计数据。
3. 现状用地概况根据调查和分析,某地区的现状用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 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
在某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周边区域。
住宅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商业用地多分布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工业用地则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工业园区。
3.2 农业用地农业用地是某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用地主要用于种植和养殖业,包括耕地、果园、蔬菜基地、养殖场等。
在某地区,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和农村地区,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3.3 自然保护用地自然保护用地主要用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在某地区,自然保护用地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
这些自然保护用地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4 基础设施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主要用于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铁路、机场、水库等。
在某地区,基础设施用地分布较为分散,主要与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地区相连通。
4. 问题与挑战在某地区的现状用地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4.1 土地利用不合理某地区土地利用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城市建设用地过度集中,农业用地被压缩等。
这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和资源浪费。
4.2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农业用地的过度化肥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住宅用地:住宅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的住宅用地面积占比,以及不同类型的住宅用地(如普通住宅、高档住宅、经济适用房等)的分布情况。
2. 商业用地:商业用地包括商务办公、商场、市场等。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商业用地的规模及分布情况,以及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的比例关系。
3.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是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分析不同类别工业用地的分布情况,如制造业、物流业等。
4. 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馆等。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公共设施用地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居民需求的匹配程度。
5. 交通用地:交通用地包括道路、铁路、机场等。
可以分析不同区域交通用地的规模及分布情况,以及交通用地与城市功能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杭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特点和问题,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城市用地分析报告
城市用地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城市用地进行分析,以帮助了解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分析主要基于已有的数据和研究,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用地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根据数据统计,城市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和绿地。
- 住宅区:占据城市用地的大部分,用于居住。
- 商业区:供商业活动使用,包括购物中心、市场等。
- 工业区:为工业生产和制造提供场所,涵盖工厂、仓库等。
- 公共设施区:提供公共服务,包括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
- 绿地:用于环境保护和休闲活动,如公园、花园等。
城市用地规划从城市发展规划的角度看,用地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它涉及土地分配、建筑密度和规模等因素。
- 土地分配: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需求,划分不同的用地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等。
- 建筑密度:根据不同用地类型,规定建筑的允许密度,以保持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发展需求的平衡。
- 规模:用地规划还需考虑城市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确保用地足够满足未来需求。
城市用地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用地的分布和规划也在不断变化。
- 环保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 城市化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商业区和工业区。
-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住宅区、商业区和公共设施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结论城市用地分析是了解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类型、用地规划和用地趋势,我们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注:以上内容仅为一份范例报告,具体分析需要根据具体城市的情况进行定制。
参考资料:1. 城市规划局的统计数据2. 城市用地规划文件。
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浅析
改革与探 讨 J}J I
城市用地规模 的影响因素浅析
孙 海明 崔 征
( 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分院, 黑龙江 大庆 13 1 ) 63 1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 城市用地扩展是发展 经济和提 高人 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而城市扩展不可避免地要 占用耕地 资源。 在我国资源短缺条件 下, 如何有效控制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展、 促使城 市存量土地的集约利用是 急于分析解决的问题。 要对城 市土地的需要进行预测 。 就要 对影响城市用地增长的 因素进行 分析 。 关键词 : 城市用地规模 ; 因素 ; 态过程 影响 动 是劳动者的数量固定在一定的数量上 , 并按经 源稀缺 , 国家从可持续发展 的角度 , 一直 以来实 济计划增长,人 口迁移是服务于城市工业化战 施的是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城市规划应该通 略的需要。当城市经济对劳动力需求产生要求 过对城市用地的合理预测 , 达到促进城市经济 时就可以通过户籍制度 的变化 , 把农村人 口转 增长, 控制城市人 口规模的 目的。也就是说 , 城 8 0K 。 5 m ̄ 变为城市人 口, 现劳动力供给 , 实 同时 , 城市用 市规划对城市规模的管理应该 由计划控制人 1 3 进入 2 世纪后 , 1 在经济 高速增 长的情况 地也 相应地为经 济发展 和劳动力 居住提供 空 规模的政策 , 逐渐向加强城市用地规模管理转 下, 城市的空间结构面临调整。 许多城 市的总体 间。 在计划经济 时代 , 由于存在严重的户籍制度 化 。 规划都进入修边 阶段 。 和传统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 , 口流动基本上 人 2城市用地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在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的过 程中 , 遇 是在计划掌握 的范围内,也就可以实现对城市 通过城市用地规模 的调控 , 实现对城市规 到 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用地规模问题。表 人 口规模的控制 , 进而通过人均用地指标实现 模的管理 ,目的在于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足够 现在两个方 面 , 一是大部分城市的总体规划确 城市用地规模的控制。正是由于计划经济和户 的空间 , 同时实现城市土地 的有效使用 , 防止土 定 的人 口与城市用地规模在 19 年初已突破 ; 籍制度下人 口流动的限制 , 90 通过人 口规模的控 地资源的浪费 。 城市总体规划 的范 围、目 、标准不能适 应经 制实现对用地规模的控制是可行 的。因此传统 标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伴随现象 , 市用地 城 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许多城市在 2 世纪 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方法是用人均用地标准乘 规模 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通过 O 9 年代 中后期就开始城 市总体规 划的修编 或 以城市人 口规模 , 0 并在此基础上加 以一定的结 对 土地、 非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 促进了城市规模 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构控制。 的增长 ,显然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变化的重要 城市发 展规模一直 是城市 总体 规划编 制 2 世纪 8 年代后我国进人计划经济向市 动力 。 O O 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 城市产业的专 和审批关注的焦点 ,多年以来主要通过预测人 场经济转型时期 , 以全球化为背景 , 国的城市 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不同, 我 相应地 , 的用地变 引起 口规模来确定用地规模 , 在经济不断深化的情 化进程更加市场化 , 城市发展的动力来 自政府、 化也就不同。 由于城市具有 聚集效应 , 城市用地 况下 , 城市人 口规模预测的不确定性越来 越强 。 企业 、 个人三者的合力。 经济体制变革使我国城 规模受到城市等级规模 的影响 , 规模效应越大 , 如何解决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的问题得 到 市化 机制 中的市场因素越来越强 ,原有确定城 城市用地效率越高,每单位产出的土地需求越 城市规划界 的关注 。 现有的资料 , 主要有 3 种代 市用地规模的逻辑发生 了 变化 。 低。 表性的观点 : 社会需求角度 。根据城市 的性 a . 首先 是劳动力模 式的变化 。我 国人 口众 3结论 质 、职能的特点预测城市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用 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 特别是在农村存在过量 的 目 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供需 紧张, 利用结 地 ;. b 制度建设的角度。 在经济转型阶段需要 实 剩余 劳动力 。2 世纪 8 年代初期我 国提 出离 构不合理, O O 集约利用水平低下以及生态环境恶 现范式 的转换有规 模控制 向制 度建设转 变 .. 土不离 乡政策 , c 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从土地上 化等问题, 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 的实现 。 市场的角度 。由于市场作用在城市发展 和建设 解放 出来 ,并通过自由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下 , 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对城市 中作用愈来愈强 ,对城 市规模预测 的一个可取 的重要力量。 从我国现在的流动人 1分布来看 , 用地规模有决定 的影响。在我 国实行城市土地 3 方法就是确定一个规模 目 ,按市场 变化不 断 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资源主要是劳 动力就 国家所有的体制下 ,通过用地规模的管理实现 标 调整规划与建设的 目 ,解决未来发展 中的不 业市场吸引农村 的剩余劳动力。根据最近的人 城市规模 的调控是完全可行的。 标 可预测性。 总之在城市规模 的确定 中, 的作 口普 查 , 市场 上海、 、 州、 、 北京 广 深圳 东莞等城市外 对城市用地规模 管理而 言, 该根据城市 应 用越来越重要 。 国土地资源稀缺 , 我 城市发展 的 来 人 1分别 占了常驻人 1的 1%、004%、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动态 的管理 ,在对不 3 3 5 20、3 / 政策要求 促进城 市发展有 粗放 型向节 约型转 8%、 5 2 7%。人 口流动保障了城市经济增 长对劳 同类型城市的用地增长的数量和条件进行详细 变。 动力 的需求。 调查的基础上, 制定不同类 型城市的用地标准 , 在经济转型 阶段 , 政府如何控制城市规模 其次是城市发展约束条件的变化 。 城市经 包括不 同等级的城市、不 同性质的城市的用地 显得十分重要 。城市规划政府对社会将是宏观 济增长的因素是生产要素 , 包括资本 、 劳动力和 标准。 通过建立全国性 的城市用地数据库 , 及时 调控的一种手段 , 在人 口规模越来越有市场 的 技术的投入。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丰富的情 对城市用地规模管理 的标准进 行动态 的更新 , 情况下 , 只有通过分析和掌握影响城市用地规 况下 ,获得新 的投资往往成为城 市经济增长的 使城市规划 不仅能够适 应经 济发展 的市场需 模的因素 , 政府运用 自 身的资源, 实现对经济发 动力。 从我国现有的投资来看, 新的外资投资来 求, 而且可以对经济发展实施调控, 实施城市的 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在 我国经济发展水 源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民营资本和国有企业 可持续发展。 平不稳定阶段时 , 通过城市用地规模实现对城 的再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投资的主要 参考文献 市规模 的调控将会更加符合我国现 阶段的实际 产业类型。 在市场条件下, 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 f 陈岩松 , 1 1 王巍. 关于城 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 情况。 目 ,劳动密集型产业追求的是土地和劳动力 思考『 . 市规划 ,0 4 标 J城 1 20. 1人 口规模控制到用地管理 成本的最低 。 城市土地作为经济活动 的载体 , 当 【 俞孔 坚, 2 】 周年华 , 李迪华. 市用地规模 的预 城 直 以来 , 国土地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城 其他条件都一直时 , 我 是否能吸引投资取决于土 测的新 思路——从产业层面的一点思考 【. 以城 市人 1规模对用地进行审批管理 ,其核心是通 地资源的丰裕程度和价格的高低 。 3 因此 , 城市用 市规 划 ,0 4 20 . 过人 1规模的控制,促进城市化 的进程和城市 地规模往往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 【】 可持 城 有序发展。 传统方法认为 , 1规模与城市用地 约束条件,城市经济增长对城市用地规模提 出 续发展 战略【】 京 : 国建筑 工业 出版 社 , 人3 M. 北 中 规模存在着正比关 系,城市人 口规模决定城市 要求 , Oo . 在劳动力供给丰富的背景下 , 城市用地规 2 5 用地规模。这种思路 的形成与我 国的户籍制度 模决定了城市可以容纳的人1规模。 3 【 李德华. 4 】 城市规划原理【】 京: M. 北 中国建 筑工 有关 ,在计划经 济时期形��
城市用地情况分析报告
城市用地情况分析报告尊敬的读者:以下是对城市用地情况的分析报告:1. 引言和背景城市用地情况分析是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报告旨在分析城市用地的目前状况,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通过对城市用地的综合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政府机构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策略,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用地分类和分布情况在本章节,我们将对城市用地进行分类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的功能,城市用地可以分为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绿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
我们将对每种用地类型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在城市中的分布情况。
通过比较各类用地占比和分布,我们可以了解城市用地的结构和性质。
3. 城市用地利用效率本章节将重点分析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
我们将评估城市用地的空间利用率、建筑容积率等指标,以衡量城市用地的合理利用程度。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益,即区域经济和生态效益。
通过评估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改进空间,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效果。
4. 城市用地问题和挑战本章节将探讨城市用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紧张、土地浪费、土地污染、乱占耕地等问题愈发突出。
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克服城市用地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 城市用地未来发展机遇本章节将介绍城市用地未来发展的机遇。
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探讨城市更新、土地综合开发、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等方面的机遇,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抓住城市用地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实现城市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 结论和建议在本章节,我们将总结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合前面章节的分析,我们将为城市规划者、政府机构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适用的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推动城市用地的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
城乡规划原理教案一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城市用地规模是指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的总面积。
城市性质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用地规模及各项用地的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城市用地指标是指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单位为平方米/人,这是衡量城市用地合理性、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较多,城市用地指标就有一定的幅度范围。
例如,大城市人口集中,用地一般比较紧张,建筑层数和建筑密度比较高,用地指标就较低,用地较为宽绰。
矿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受矿区与交通枢纽的要求,用地指标相应大一些;风景旅游城市主要根据风景区情况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土地是国家极其重要的资源,而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量较少,所以,当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占用土地的时候,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合理使用城市土地,适当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不但有利于国土的有效利用,解决好城市与郊区农业争地的矛盾,而且可以节省城市各项工程设施的投资,节约能源,减少运输费用和整个城市的经营管理费用。
当然,合理使用城市土地,适当提高土地利用率,也绝不是指标越低越好、用地越少越好。
因为过度拥挤,并不能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要求。
为有效地调控城市规划编制中的用地指标,《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将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I级为60.O〜75.O平方米/人,II级为75.1~90.0平方米/人,In级为90.1~105.0平方米/人,W级为105.1〜120.0平方米/人。
建议首都和特区城市可按W级确定,当用地偏紧时可在ΠI级内考虑;建议新建城市人均用地指标在∏级内考虑,当用地偏紧时可在∏级内考虑;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低于150平方米/人的指标内确定;对其余所有现有城市,应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基础上同时符合表4-5-2中的指标级和允许调整幅度的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进行调整。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1.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情况,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包括城市规划局、土地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数据获取途径包括调查问卷、土地调查、遥感影像分析等。
方法方面,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城镇土地利用现状的定量和定性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和讨论。
3. 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如下:住宅用地:占据总土地面积的40%,是城镇土地利用中占比最大的类型。
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区、公寓楼和别墅区。
商业用地:占比15%,主要包括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和零售店等。
商业用地的集中程度较高,分布在城市核心区域和主要商业街区。
工业用地:占比20%,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
工业用地的布局与城市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有关。
公共设施用地:占比10%,包括学校、医院、公园和体育场等。
公共设施用地的分布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服务范围和便利性。
农业用地:占比15%,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郊区和近郊地区。
城市的农业用地主要用于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生态保护。
4. 问题与建议4.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当前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存在一定问题,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占比过高,商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不足。
建议在城市规划中重视商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4.2 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是一个突出问题。
建议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包括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推进老旧工业用地的改造和更新,鼓励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等。
4.3 农业用地保护和提升:尽管农业用地占比不高,但农业用地的保护和提升也是城镇土地利用中的重要问题。
建议加强农业用地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衡阳用地分布分析报告
衡阳用地分布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衡阳市用地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衡阳市用地的现状和分布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该市的用地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用地类型分布衡阳市的用地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工矿用地、交通运输设施用地、水域及湿地等。
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建设用地占用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60%,其次是农用地,占总面积的30%。
工矿用地、交通运输设施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和3%,水域及湿地占总面积的2%。
衡阳市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及周边的新城区。
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商业和住宅区域、公共设施、工业园区等。
农用地主要分布在市区的郊区和农村地区,以及市区周边的农田。
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工业区,包括一些重要的工业企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区。
交通运输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及连接各个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
水域及湿地主要分布在衡阳市的河流、湖泊和水塘等地,其中包括一些保护区和湿地公园。
三、用地分布特点1. 城市建设用地集中衡阳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点。
主要城区的用地密度高,城市功能较为集中。
这主要表现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集中在市中心和周边地区,而农村地区的用地相对较少。
2. 农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相对分散由于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用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导致了农用地的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市辖区的郊区和农村地区。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一些水域及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用地也相对分散地分布在衡阳市的各个地方。
3. 工矿用地集中在城市周边衡阳市的工矿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区。
这是由于衡阳市的工矿产业发展较为集中,并且工矿用地需要足够的土地面积来支撑这些产业的发展。
四、用地发展趋势1. 优化城市建设用地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衡阳市将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
现状用地分析报告范文
现状用地分析报告范文# 现状用地分析报告1. 引言现状用地分析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的详细调研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本报告以某市为例,对该市的现状用地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现状用地分布情况根据调研结果,该市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等。
目前,该市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城市周边,而城市的发展区也逐渐扩大,建设用地呈现出向郊区延伸的趋势。
# 3.2 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在该市的土地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调研发现,该市的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和郊区,农田面积较大,粮食生产和蔬菜种植是该市农业的主要产业。
# 3.3 水域该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域用地主要是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这些水域既是该市的重要景观资源,也是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
# 3.4 自然保护区该市的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山岳地带、湿地和森林等,这些区域的土地利用主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常见的利用方式是风景旅游开发和生态农业等。
4. 问题与挑战在现状用地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 4.1 土地过度开发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们对土地资源利用需求的增加,土地过度开发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建设用地的开发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承受更大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用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
# 4.2 农田面积下降近年来,城市向农村不断扩张,农田面积逐渐减少。
这导致了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和农民收入减少的问题,也给城市的粮食供应带来了一定压力。
# 4.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开发压力。
开发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也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了挑战。
规划方案的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指标计算
规划方案的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指标计算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规划方案的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指标计算,是为了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用地规模和土地利用指标计算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在规划方案中的应用和意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一、用地规模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用地规模是指规划方案所需的土地面积大小。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功能要求来确定用地规模。
用地规模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规划功能需求的用地规模计算,另一种是基于土地利用指标的用地规模计算。
基于规划功能需求的用地规模计算是根据规划方案中各个功能区的用地需求来确定用地规模。
例如,商业区需要多少面积的用地,住宅区需要多少面积的用地等。
通过对各个功能区的用地需求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整个规划方案的用地规模。
基于土地利用指标的用地规模计算是根据土地利用指标来确定用地规模。
土地利用指标是指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和指导的一种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强度等。
通过对土地利用指标进行测算和分析,可以得出规划方案所需的用地规模。
二、土地利用指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土地利用指标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和指导的一种指标体系。
它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土地利用的现状和潜力,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指标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指标、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和土地利用效益指标等。
土地利用类型指标是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评价的指标。
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等。
通过对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布和功能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土地利用类型指标。
土地利用强度指标是对土地利用强度进行评价的指标。
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对各个功能区的用地强度进行测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土地利用强度指标。
浅谈城市规划用地问题分析
浅谈城市规划用地问题分析城市规划用地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涉及到城市空间的利用、土地资源的配置、城市环境的改善等多方面内容。
在城市规划用地问题中,涉及到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量。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法探讨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城市规划用地问题提供一些思考和分析。
1.用地资源紧缺: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土地资源供给不足成为了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主要矛盾之一。
城市用地资源有限,而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用地资源紧缺的状况。
2.土地使用效率低: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城市用地资源的紧缺,土地使用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市用地资源的利用率低,许多土地资源被闲置或者低效利用,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资源。
3.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不合理是导致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不合理会导致城市功能区划不清晰、城市用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4.土地资源的恶性开发:在城市规划用地问题中,恶性开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土地资源的恶性开发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的环境恶化等问题。
二、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问题原因分析城市规划用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产生。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需要大量的用地支持,而城市用地资源有限导致了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产生。
三、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规划用地政策的完善、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1.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城市规划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法首先需要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用地规模变化趋势的R/S分析
中图分 类号 :F 2 9 3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7 5 9 7( 2 0 1 3) 0 1 2 0 1 7 1 — 0 2
相 关 研 究 表 明 ,H 与 分 形 维 数D 之 间存 在 以 下关 系 [ 3 ]:
D = E+ 1 一H ( 7 )
式 中 :E 为 时 间序 列 的 欧 拉 维 数 ,对 于 点 ,E =O ; 线 ,E =
l ;平 面 ,E = 2 。
R / S 分 析将H u r s t 指 数H 与 分形 维 数D 联 系 起 来 ,计 算H 的 值 ,从 而 得 到分 形 维 数D ,通 过D 刻 画 事 物 的 内在 本 质 。
【 技术应用 】 ; 霪 l一
城 市 用 地 规 模 变 化 趋 势 的R/ S 分 析
段方东 1 李 爱民2
( 1 .河南省陆通测绘 系统工程有限公 司 河南 郑 州 4 5 0 0 5 2 ;2 .郑 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根 据 郑州 市1 9 8 4 - 2 0 0 7 年 建成 区面积 变化的 统计 资料 ,利 用K/ S 分析 的原 理和 方法计 算 了H 指 数 ,建立 了K/ S 与 T的关 系式 ,根据 H u r s t ; } 8 数 能 够揭示 时间序 列 变化趋 势的特 性 ,分析 郑 州市用地 规模 的 未来 变化趋 势 ;并利 用 同样 数据 建 立 了灰 色G M( 1 , 1 ) 预 测模 型 ,对 未来 1 O 年 郑州建成 区面积 进行 了定量预 测 ,预测 曲线与P . / S 分析 的结果 一致 。表 明: ( 1 ) R/ S 分析 法是城 市 用地 规模 预测 的一种 有效 方法 ; ( 2 )
城市用地规模扩展的驱动力分析——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2 60 ) 2 0 7
要 】 市 用地 规 模 扩 展 是 城 市化 发 展 过 程 的 必 然 结 果 和 客观 要 求 , 口增 长 、 会 经 济 发 展 以及 城 市环 境 改 善 是 城 市 用地 扩展 的 主 城 人 社
要 驱 动 因素 。本 文通 过 对 影 响 徐 州 市城 市 用地 扩 张 的 因素 分 析 , 别从 以上 三 个 方 面 运 用 主 成 分 分析 方 法 对其 城 市 用地 规 模 扩 展 的驱 动 力进 分 行 定 量 分析 , 断其 城 市用 地 扩展 的合 理 性 , 对 徐 州城 市 的 发展 提 出建 议 。 判 并
市圈核心城市的地位, 徐州市正抢抓发展机遇 , 扩大城市规模 , 高城 提
市 化 水 平
2 驱 动 城 市 用地 扩展 的 因 素 分 析
【 关键 词】 州; 市建成 区; 市用地扩展 ; 徐 城 城 驱动力
一
,
城 镇 用 地 的 扩 展 是 城 市 ( ) 在 空 问 上 表 现 最 为 明 显 的 特 征 之 取 了 1 9 — 0 3年 的数 据 进 行 分 析 。 根 据 徐 州 市 2 0 镇 化 9620 0 4年 统 计 年 鉴 数 随 着 城 镇 人 口增 长 和 经 济 发 展 , 城镇 的 空 间 扩 展 是 一 种 必 然 的 发 据 显 示 : 19 从 9 6年 至 2 0 0 3年 , 区人 口从 173 市 4. 4万人 增 加 到 173 6 .3
展 趋 势 , 是 城镇 化 的加 速 不 可 避 免 的 要 占用 相 当 数 量 的 优 质 耕 地 资 万 人 , 长 率 为 1 .% ; 同 期 城 市 建 成 区 面 积 从 6 - 方公 里 增 加 但 增 36 而 O3平 源 。 国 内外 的 经 验 表 明 , 市 化 的发 展 是 不 可 逆 转 的潮 流 , 国 要 在 到 8 .5平 方 公 里 . 长 率 为 4 .% 城 我 9O 增 77 22 0 0年 实 现 城 市 化 水 平 6 %,为 了保 护 耕 地 抑 制 城 镇 化 的 发 展 是 不 0 由图 1可 以 看 出 , 州 市 城 市 用 地 增 长 与城 市 人 口增 加 呈 一 定 相 徐 可 能 的 , 城 镇化 过 程 中建 设 用 地 的 盲 目扩 展 也 是 不 可 取 的 。 为 了 进 关 性 , 市 人 口的增 加 是 城 市用 地 扩 展 的 重 要 驱 动 力之 一 。 而 城 步 了 解 徐 州 市 城 市 用 地 规 模 , 护 现 有耕 地 , 解 建 设 用 地 与 耕 地 23 经 济 发 展 促 进 了城 市 用 地 增 长 保 缓 .
规划方案中的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
规划方案中的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概述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是两个核心要素。
用地规模指的是在规划区域内划分各类用地的总面积,而功能布局则是指将不同用地类型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空间利用。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第一部分:用地规模的确定用地规模的确定是规划方案中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利用效率。
用地规模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土地资源的供应状况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1.1 城市发展需求城市发展需求是用地规模确定的基础。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以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用地的总量。
这需要依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预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以确保用地规模与城市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1.2 土地资源供应土地资源供应是用地规模确定的关键因素。
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确定用地规模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可利用性和可供性。
这包括评估土地的质量、现有用地的利用效率以及未开发土地的潜力等因素。
通过科学评估和规划,可以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
1.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用地规模确定的重要考虑因素。
城市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确定用地规模时,需要考虑土地的生态功能、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保用地规模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相符合。
第二部分:功能布局的优化功能布局是规划方案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各类用地的合理组织和配置,以实现城市的功能完善和空间优化利用。
2.1 城市中心区域的功能布局城市中心区域是城市的核心,其功能布局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城市中心区域,需要合理安排商业、行政、文化、娱乐等功能用地,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通、绿化、景观等要素,以提升城市中心区域的形象和吸引力。
2.2 城市边缘区域的功能布局城市边缘区域的功能布局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扩展和发展需求。
石家庄土地现状分析报告
石家庄土地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土地作为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石家庄市的土地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本报告将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土地利用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1. 城市用地石家庄市的城市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交通用地等。
其中,居住用地占据了城市用地的大部分,由于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居住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随着城市发展也在不断增加,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2. 农村用地石家庄市的农村用地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
农业在石家庄市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农村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用地逐渐被城市用地所取代,农地流失问题亟待解决。
三、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分析1. 城市用地开发情况石家庄市的城市用地开发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地带。
近年来,城市用地的开发速度加快,新的楼盘、商业中心和工业园区相继建成。
城市用地开发的进一步推进,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2. 农村用地开发情况石家庄市的农村用地开发较为滞后,主要集中在农田变为工业园区或居住区的开发。
农村用地的开发对于农业和农民的生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农村用地开发中需要加强对农地的保护,并注重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
四、土地利用问题分析1. 城市土地浪费问题随着城市扩张,石家庄市的土地利用存在着浪费现象。
城市用地大量使用于低层建筑、占地面积大的小区和停车场等,导致资源的浪费。
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农村土地流失问题农村土地流失问题是当前石家庄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田被占用,给农业和农民的生计带来了影响。
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图 分 类 号 】 TU9 4 1 中 8 1 【 献 标识码 】A 文 【 者简介】 作
黎云 ( 9 4 ) 1 6 一 .女 ,广 州市
abi nc rant o p e c eur a lnd s l y g u et i y t r di tt b n a cae b h p e i tng te po l to c l w h c w a t r d ci pu ai n s ae, i h no c n no h m e tt e r qu r m e soft e u b n ad i ita i e h e ie nt h r a m n sr ton. Toprdi t ed m a d f rt eu ba l n i si po — e ct h e n o h r n a d,ti m r tntt nayz hee e a o a l e t l men si lue c n e g ow t t nf n i g t r h h o r n c nsr i an Th spa r on t ss fu ba o tuct on l d. i pe , heba i o o etc la al i,m a esaqu nttv e e r h ft r i a n yss he k a ii e r s a c o ei fu n ilee e so e s a eo v o d n t n e ta lm nt ft c l fde elpe h l h a e sby sud ngt edaaofd veo d aea 99 r a t yi t e lpe r sof1 h cii n 9 nd 20 .fn n ha e e o m i tesi l 90 a 00 i di g t tt c no c h de l m e ti he m an f corofur n lnd s ae veop n st i a t ba a c l a d isi lu nc n c te sdif r nt The tgi s n t nf e e o ii si fe e . n i ve
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模 的变化 , 并探求 这一变化 的根 本原 因和内在动力 , 可以为城 政 策及 房地产政策有关 。 市土地利用 提供政策依 据 ,有 助于土地可 持续利用 目标 的实 二 、 响城 市用 地规模 变 化 的主要 因素 影
现。
一
( ) 市化水平 一 城 城市人 口的不断增 加 , 工业化 的发展 , 第三产业 的迅速 崛 从我国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来看 , 无论是各级政府所能控 起 , 品交换 日益 频繁 , 商 逐步形成 了固定的物资集散地 , 城市 的 制 的土地 , 还是 其难以控制 的土地 , 都是城 市土地总 规模 中的 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的城市化过程 , 不可 都 部分 , 具体表现为城市 已建成区域的土地面积 。表 1 图 1为 避免地要求土地经济供给 的扩大 , 、 这种扩 大对城市 土地利用提 近年来 中国全部城市建成区土地 面积变化情况 。 出两种要求 ,即城市用地规模 的扩大 和城 市用地效率的提高 。 从 我国 目前耕地资源紧张 、 土地浪费和 闲置现象严重 的现状来 看, 土地经济 供给的扩 大应着力 于后者——效率 的提高 。 而 然
3 l 6 72 7
年份
19 98
19 99 2O OO
建成 区面积
2瑚 l
255 12 2 49 23
增长 率
28 3
06 8 42 5
事实上 , 从上述 的分析可 以看 出 , 土地用 地规模 的增 加仍然表 现为用 地数量 的增加 。 ( ) 二 土地 需求 具体来 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 1需求 总量 的变化 , () 随着城 市 人 口的不断增 加 , 经济总体 水平逐年增 长 , 城市 土地需求总 量 般会处于一种长期增长的状态 ;2 需 求结构的变化 , () 产业 结 构调整和生活质量标准 的变化等 因素 , 会改 变原 有的城市用 都 地结构 , 包括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 对用地规模 的影响来看 , 从 第一方 面的土地需求变化更为重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规划专题之一哈尔滨市城市用地规模(2000-2020)哈尔滨市规划局哈尔滨市城市规划院总体室一、用地规模发展史及现状1、地理位置: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北部、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沿岸,呈狭长带状。
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
哈尔滨城区的地理中心位于南岗区省政府一带,东经126°39′20″,北纬45°44′24″。
在全国省会级城市中所处纬度最高,且位居最东端。
全市辖7个区和阿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呼兰、巴彦、依兰、方正、木兰、通河、延寿12个县(市),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
市域东西长约32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12公里,最窄处仅20公里。
哈尔滨市区面积为1660平方公里。
哈尔滨市城区为211平方公里。
2、用地规模发展史哈尔滨市城市发展来自于中东铁路的修筑,在用地上,1898年帝俄征用城市建设用地4500公顷(从江岸—香坊),1901年扩展到新市街征地3400公顷,1903年又在埠头区征地5700公顷,合计136平方公里,尽管征地面积较大,1906年实际用于城市建设的用地仅12.7平方公里。
中东铁路的修筑对哈尔滨城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铁路通车以后,原有驿道的作用逐渐为铁路所取代,铁路沿线形成了许多新的居民点,一些原有居民点也因此而发展。
加上此期大批外国移民、商人不断迁入,至1905年哈尔滨人口已达11.3万人,也使哈尔滨市初具规模。
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城区主要分布于松花江和马家沟之间,集中于今道里、道外、南岗三区的中心地带。
以南岗地区为中心的新城区迅速发展,旧哈尔滨城区(今香坊区)则无大变化,马家沟以东和偏脸子以西基本未得到开发。
南岗地区的建筑大多为铁路所属,市区基本沿铁路线方向发展。
道里地区以外国人居住为主,街区由方格形路网组成。
道外地区以中国人居住为主,建筑物密集,路网亦呈方格网状。
至1928年,哈尔滨人口数已达38.4万左右,城区占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
1928—1945年南岗新城初具规模,道里随着松花江航运的发展或为商埠繁荣之地,外地小商贩、小手工业人口的涌入,使道外区得以繁荣,此阶段形成了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连片发展的基本内核。
1946年—1980年,随着“一五”、“二五”期间,国家十三个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军工企业分别在我市沿几条主要交通干道伸展,如三大动力、学府区、哈西工业区、香坊区、太平区、平房区、城乡路、学府路、哈西大街、公滨路先后建成,各大企业专用线,铁路、河沟的自然分隔,特别是马家沟机场的分隔,使得城市用地呈松散的群组结构。
这一时期是哈尔滨历史上用地规模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中1957—1962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42km2。
1980—1990年,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步子的加快,特别是居住用地严重不足的矛盾加剧,市政府决定将位于市内的马家沟机场迁出后,该地做为城市建设用地,整个城市由松散的星状,向紧凑的块状发展。
到1990年在围绕城区铁路的圈内除哈西、学府、原马家沟机场尚存部分插花地外,其它地区均连成一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由于哈尔滨市处于我国北疆,属远离海岸的内陆城市,因此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我市在利用对外开放优惠政策方面受益不大,但城市建设有所发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城市用地开发速度十分迅速。
平均每年增长4km2/年。
3、用地规模现状哈尔滨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如今成为黑龙江省省会、东北亚区域性经贸城市,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总用地面积达166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11平方公里。
人均74.0平方米。
范围北至松北、松浦镇,南至阎家岗、平房区,东至团结、城子高镇,西到群立新区。
哈尔滨市城区用地现状表(2000),(详见附表1)二、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一)、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1、用地水平和用地结构与城市性质的偏差:老工业基地,工矿用地浪费严重。
哈尔滨市是建国以来发展最早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二五”期间,哈尔滨市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城市之一。
先后在抗美援朝期间有几个大型工业迁至哈尔滨,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在哈尔滨市安排了13项。
哈尔滨市成为著名的“动力之乡”。
这对哈尔滨市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哈尔滨市工业用地规模过大的弊端日益突出。
哈尔滨市工业用地占据了城市大量用地,2000年现状统计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25.3%。
而从国外情况看,如英国,城市工业用地平均只有13—15%左右,据美国70年代22个城市统计,工业用地仅占建成区总用地的10.4%。
工业用地比重的过大,严重束缚了城市本身的发展,又阻碍了城市其它功能的发挥,而且许多工业严重地污染了城市环境。
哈尔滨市以城市下风向太平化工区尤为严重。
由此可见,哈尔滨市工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占地大,使土地未能最优化利用。
(2)另一个就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2、铁路用地过大,制约城市发展哈尔滨市来源于铁路,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为哈尔滨的崛起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城市不断扩大、发展,交通方式的多样化,铁路对城市的发展制约严重。
哈尔滨市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形成畸型的城市地域结构,在中心城区内形成的环状铁路分割市中心的现象,城市各功能分区间的联系因铁路线路的分割而不十分密切,只有通过跨线桥连接各区,全市共有跨线桥49座,造成全市交通“咽喉”过多,交通十分拥挤混乱的现象。
同时铁路用地过大,而且占用了大量城市中心区“黄金地段”,使城市中心区土地未能最优化利用;同时哈尔滨市铁路网呈大“8”字形分布,铁路网包围城市,制约城市发展。
特别是城南铁路编组站,占地大,东西长达七公里,严重制约城市向南发展。
(二)、用地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以下几方面对土地的需求日益迫切。
1、居住用地的需求(1)、通过对哈市人口规模的分析和预测,已知规划期末城区实际居住人口将达到350—360万人(包括四个近郊工业点)人口约比现状增加60—7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规模,这些新增的城市人口必然带来哈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
而哈市规划期内用地规模的确定就是首先解决城市人口分布的场地问题,其次预示着大规模城市用地开发活动的兴起。
(2)、在下一步改造三、四类居住用地的同时,将规划道路、绿地、配套的公建设施用地一并考虑在内,因而改造后的居住用地面积要衰减一部分,城市居住用地总量会减少。
(3)、从另一方面讲: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国标是20—32平方米/人,我市现状是20.5平方米/人,几乎在国标的最低限上了,只要城区人口再稍有提高,就难以达标了。
近几年我市人口纯增长约4-5万人/年。
如果居住用地的扩展再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居住用地不能达20平方米/人的下限的状况很难避免。
总之是居住用地的增长速度低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2、绿化用地需求我市人均绿地面积仅为7.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7米。
这与国标规定的绿地≥9.0;公共绿地≥7.0相差甚远。
根据2000年全国城市建设统计报道,哈尔滨市绿化三大项指标均低于全国绿化水平的平均值,也低于东北三省其他大中城市的绿化指标。
园林城市及东三省城市三大绿地指标哈市现状居民庭院绿地面积仅为161.42公顷,占市区绿地总面积3.1%,居民庭院本身绿地率仅为13.6%;公共绿地现状1278.0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仅为4.6平方米/人,低于国家标准。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迫切,可持续发展被列为重要日程,省、市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的目标,城市绿化用地也将迅猛发展。
3、道路交通用地需求(1)由于自然地形和历史原因,我市道路网系统性能差,主、次干道和支路比例不合理;道路标准低、条件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十年的路桥建设,已使我市交通状况大有起色。
但是同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现有道路的质量、面积率、人均道路指标及道路网密度指标均偏低。
道路广场用地仅为人均6.7平方米。
(2)目前我国大城市汽车化水平尚很低,但由于大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需求总量大,加上道路交通设施仍十分薄弱,大城市交通已处于半瘫痪的严重状态。
随着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我国城市化、汽车化还正在迅猛发展中,城市人口还将增加,交通需求将继续迅猛增长,我市道路交通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将更日趋势严重。
哈尔滨市机动化水平预测:由于原有基础薄、欠帐多、特别是在城市边缘及外围地区,随着城市现状范围的扩大,面临新区开发,道路用地缺乏更是一突出的矛盾。
在老城虽然道路面积不低但停车场馈乏,影响了车行道的行车效率,交通拥挤的情况举目可见。
几年来我市各区之间道路联系虽有所改善,但根据各区分区规划统计资料表明,哈市七区道路广场占建设用地的比例极不平衡,总体上看旧城区,即首层居住圈的道路用地面积较高,二层居住圈的道路用地是南北向从中心区放射出的道路多,而东西横向联系各区的道路极少,造成全市各区之间的联系有不同程度的不便。
4、公共设施用地的需求:(1)、高校用地的需求:我市共有各类大中专学校三十余家,在全市七区内占地总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5.2%。
根据国务院提出“发展教育产业”,我市各大高校已经在规模、招生数上有明显提高。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今年编制的《教育发展专向规划》,中国在今后五年内使高等教育进入初级大众化阶段,高校在学人数将由2000年的1100万人增加到1600万人,在学研究生人数将增加至6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以上。
根据省市各大高校未来发展规划表明,相应与之配套的学校用地也将有显著增加。
这部分用地也必须认真考虑。
(2)、规划期内可能举办的国际赛事用地需求:2001年7月3日,我国成功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对哈尔滨市是一次极好的机遇。
按以往惯例和我市成功主办过冬亚会,我市很有可能在规划期内成功申办冬奥会。
省体委已经将申办冬奥会列入“十五计划”,决定申办2012年冬奥会。
对于这种对我市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在本轮规划中也必须予以考虑。
(3)、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省会、东北亚国际性经贸城市。
在商业、金融等方面处于区域中心地位,相应产业在未来规划期内将不断繁荣发展,用地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5、作为东北亚国际经贸中心的需求哈尔滨市由于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是我国东北黑河、绥芬河、珲春和满洲里4个沿边开放城市的连接点。
对外是沟通日本、韩国、俄罗斯的重要通道,对内是全国各省入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桥梁,在对俄罗斯和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我国第一个内陆口岸已在哈尔滨正式对外开放,出口集装箱货物可由哈尔滨内陆口岸直接办理离境手续,然后经江海或陆路、铁路直达国外和香港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