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作文技巧:中心明确上课 (余映潮板块式)
余映潮谈中考作文训练技巧:确定中心

余映潮谈中考作文训练技巧:确定中心[作文]余映潮谈中考作文训练技巧:确定中心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有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得不到高分。
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确立中心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场写作,应如何确立中心呢?1、抓住“正确”不放松。
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趣味,等等。
所以,在考场作文时,决不能站在个人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
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2、纵向开掘求“深刻”。
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较少了。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避免第一构思,而从第一构思入手,纵向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
3、人无我有求“新颖”。
当你面对文题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的立意正确吗?其实,有的时候问题就这么简单,只要这么一想,一反思,你就可能从平庸走向新颖。
如某年广东省要求以“————的我”为题作文,一篇满分作文命名为《虚伪的我》,将笔触指向自己的缺点,大胆披露自己的“阴暗面”,视觉独特,很有新意。
4、融旨于物巧托志。
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
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
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
如中考满分作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5、反用其意谱新曲。
这种方法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
如某年荆州市要求以“给xx的一封信”为题作文,一考生拟题《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件事,巧妙联系当今社会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余映潮⽼师教我这样上课余⽼师采⽤三年六次培训法,⼀学期⼀次,每次两天,采⽤现场授课与远程指导相结合。
有组织、有秩序地由浅⼊深、逐层培训。
第⼀次使教师的培训正规化、实效化、规模化。
真正做到了扎扎实实的培养⼀批教师,促进⼀批教师的成长。
作为包头市余映潮⼯作室的⼀名学员,余⽼师对我的影响是⽅⽅⾯⾯的,从讲课、评课、到论⽂写作、⼩专题研究,都对我有很⼤的帮助。
对我影响最⼤的当推《⽔调歌头》的教学。
2012年3⽉,包头市余映潮⼯作室安排我讲《⽔调歌头》。
当初,我是这样设计教案的:1. 初读——读准字⾳、读出节奏2. 品读——读出情趣3. 研读——读出理趣4. 背读——指导成诵这份教案经过数次修改,3次试讲,却总是乘兴⽽来、败兴⽽归。
虽然学习的是余⽼师的板块式,但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缺少内在的衔接与联系,整堂课上下来⽣硬、板结、极不舒服。
余⽼师是这样评价教案的:第⼀个⼤的环节应该说可以的。
问题可能出在这两个环节(第2、3环节),第⼀,这两个环节可以并为环节。
就是“品读”。
第⼆,好像没有进⾏赏析。
在余⽼师的指导下,经过细致的思考与试讲后,我重新调整了备课思路。
把背景适时的穿插在课堂中。
同时,把2、3环节合并,精简了环节中的啰嗦部分,增加了赏读部分,修改后,我是这样讲的:1.初读——读准字⾳2.品读——读出情感3.诵读——读出感情4.赏读——读出魅⼒5.背读——指导成诵课堂变的流畅起来、⾃然起来。
余⽼师给予了很⾼的评价:优点是:这节课关注朗读训练,逻辑层次清晰。
理智、机智的采⽤穿插的⼿法,把背景内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推动细腻,层次清晰。
充分的朗读,三个板块层层深⼊,有宽度、有⾼度。
细节上,⽐较得体地运⽤⽰例的⼿法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照顾到朗读、品读、赏读、背读。
教的很实在,很清楚。
提问恰到好处,“仅仅是思念之情吗?”“是不是⼀直处在⽭盾之中吗?”充分地利⽤了课⽂。
关注点是:提问是优点,也是弱点。
基本上是采⽤提问的⽅式来推进。
作文范文之余映潮作文结构

余映潮作文结构【篇一:余映潮的作文理念与做法】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主要由八个方面的“能力”构成:能从各类文体的角度,对写作技法进行综合的研究。
能收集、整理、收藏大量的范文并欣赏其精妙之处。
能从阅读教材中提炼出精巧实用的句、段、篇的写作形式。
能对写作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
能设计不同类型的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
能创造与实践灵动多姿的日常写作训练形式。
能策划中考或高考作文复习的详细计划或系列的训练点。
能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改,能组织很好的作文评讲课。
今天着重与大家分享四个方面:对不同的写作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设计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创造灵动多姿的写作训练形式、关注作文评语的魅力等四个方面的教学素养问题。
一、在不同的写作环节中进行细致的指导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作文的不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这对语文教师的功底、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有必要在如下作文指导和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扣题、立意、选材、结构、抒情、表达六个方面解读)(1)精细审题,准确扣题。
审题,是开展写作的第一关。
没有认真周密的审题,谈不上准确扣题。
题目审读清楚了,可以确保扣题的质量,可以确保心情的舒畅和写作过程的顺畅。
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如下主要的两点:①精细审读。
审题力求精细,要认真读题,一字不漏,从头到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
每一个作文题,不论其题型如何,都有具体的写作要求。
这些“要求”透露出来的,大多是“警告性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提醒我们防止“技术犯规”,保护我们少失分。
另外,题目中关于要注意字数、要规范地书写、标点要占格、要把文题补充完整以及如何运用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图画等,也会作出说明,在审题中均应予以注意。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写作中扣题的问题了。
先说说扣题的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扣题的反义就是走题。
中考作文技法余映潮

中考作文技法余映潮【篇一:余映潮一节作文课教学实录】余映潮一节作文课教学实录【教育感言】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创新的教学设计的不同寻常之处是: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一课多案。
在教学艺术上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语文专业报刊;语文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
时间:2007年元月14日地点:吉林大学附中师:我们今天上一节中考作文指导课。
大家一起来,把材料的一、二节念一念。
(大屏幕显示。
)生(齐读):什么是感悟?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到的某种道理、某种哲理、某种诗化了的思想。
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与生活现象的抒写来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领悟。
因此,感悟类作文有时会更有深度,表现出动人心弦的作用。
师:有时候作文中的感悟或者作品中的感悟,用一句话来说,叫做画龙点睛之笔,或者是卒章显旨之妙。
这次的作文训练,我们就通过几种不同类型的美文的品读,来感受这种感悟的角度。
我们先来品读美文《篱笆上的铁钉》。
这是一篇写家庭生活的文章。
我们先读这篇文章,然后给这篇文章加上恰当的表达感悟的话。
这样,我们就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大家先把这篇文章朗读一遍。
生(齐读):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别人吵架以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男孩钉了37颗钉子。
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着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了。
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
终于有一天,一颗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颗钉子。
” 日子一天天过去,最后篱笆上的钉子被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它们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
浅析余映潮文言文教学中的板块式设计特点

浅析余映潮文言文教学中的板块式设计特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得辛苦,老师分析得过于细致。
怎样才能改变文言文教学的这一弊端,让学生乐学爱学,不以文言文学习为苦事呢?我读了《余映潮文言文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这本书,感到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设计思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板块式设计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
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对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而言,利用板块式教学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这种教学设计让每个教学“板块”各自合理地占有一定的时间;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解决一个教学问题;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上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感知到品评、创造的逻辑顺序。
它能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目的及教学活动的内容。
认真读了《余映潮文言文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余映潮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板块式设计特点。
1.实。
内容实在,讲求落实。
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总的原则性要求。
如《咏雪》的教学创意:“一课四读”训练一一朗读,完整复述;朗读,表现情味;朗读,品词论句;朗读,当堂积累。
本节课以读为线,贯穿始终,充满诗情画意:三次变换朗读角度,课文品析逐层深入,教学内容灵动多姿。
本节课充分体现出了余老师“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层次非常细膩,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灵活”的朗读教学指导思想。
层次非常细腻。
一上课,补充文中人物身份后,余老师便明晰了学习任务----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并对每一项任务都做了具体阐释。
“读得清楚”即翻译词句、梳理文意;“读得好听”即把握节奏、读出情境:“读得有味”即品味语言、分析结构。
这三个板块环环相扣,训经由易到难,层次清。
过程非常生动。
余老师不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而是进行具体、务实的指导,给朗读训练赋予了力度与美感。
学习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法”,切莫僵化套用

学习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法”,切莫僵化套用教学之道,定则枯,变则丰。
“板块式教学”是特级教师余映潮创立并践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并且以这些自成为小整体的板块为单位,组织课堂结构,把握课堂节奏。
“板块式教学”因其简洁、实用、好用,深受一线教师喜欢,特别是新手教师,尤爱学习与模仿,但是,越是新手教师,越容易陷入对“板块式教学”的僵化套用中。
一、“板块式教学”的教学智慧智慧1:在主次分明的设计中彰显结构意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主张以“板块”来统整“步骤”,着重强调了教学设计要有主问题意识。
教学设计不能一开始就奔枝枝叶叶而去,而要先有树干后有枝,要通过主问题或主步骤来领起次问题与步骤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板块,许多板块再形成一个整体。
“板块式教学”强化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结构意识与统整思维。
智慧2:在化繁为简的设计中营造灵的空间余老师通常围绕着四个阅读教学要素“诵读、品析、运用、积累”进行板块设计,因而他的课通常由三四个板块构成。
“板块式教学”背后,是余老师为语文课堂上的“烦琐哲学”开出的一剂药方:化繁为简、疏处走马,为学生的活动留出充足的空间。
问题和步骤简化了,课堂就“空”了,“空”出来做什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言语活动:朗读、答问、讨论、交流……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的留白艺术,他只是架构了课的骨架,通过学生充分的、多向的、多层次的活动,为课堂注入充满灵性的血肉,是为“生成”。
智慧3:在大众实用的设计中体现了对教学设计的透彻理解余老师的板块式设计,有他对各类文体或文本教学功能与教学要点的精准把握,对“大道至简”“虚实相生”“藏巧于拙”等中国哲学与美学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巧妙化用。
他的板块设计,基本遵循了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节、从文本到自我的阅读规律。
余映潮的语文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余映潮,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他的教学实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从余映潮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余映潮的语文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本余映潮认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
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 注重阅读与写作余映潮认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他提倡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会鉴赏、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提升写作水平。
3. 强化语文实践余映潮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文知识。
他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辩论、演讲、诗歌朗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余映潮注重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方法1. 课堂提问法余映潮在课堂上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他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课堂讨论法余映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3. 朗读教学法余映潮重视朗读教学,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他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4. 语文实践活动法余映潮注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四、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效果1. 学生语文素养显著提高通过余映潮的语文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 学生兴趣浓厚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分析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分析作者:覃发业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年第10期一、“板块式”教学思路概述(一)“板块式”教学思路简介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坛上流行着一种名为“板块式”的教学思路。
其创始者正是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专家余映潮先生。
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者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板块式”教学思路与一般阅读教学思路的区别在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然后一个段接着一个段地分析,或者一个部分接着一个部分地分析,最后小结课文特点或者进行课堂学习小结。
”正是这种差异,使得“板块式”教学思路以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一步一步扎进中学语文教坛,影响一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
(二)“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特点1.精练实用精练的教学设计,能够大大地改变课堂教学步骤不清、思绪杂乱的现象,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都始终贯彻一条精练明朗的路线,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知识的安排,在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实用性强。
2.逻辑清晰清晰合理的教学步骤,是科学教学的基础。
“实际教学之中‘板块’组合的形态、形式非常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以鲜明的逻辑步骤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逻辑特点。
”二、“板块式”教学思路的优势(一)教学内容严密“板块式”教学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从一篇课文的整体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把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完整的而不是分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实例3:《马说》“板块式”思路教学设计脉络教学板块一:辨读文词(约15分钟)教学板块二:析读文意(约14分钟)教学板块三:品读文情(约12分钟)“板块式”教学最精彩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板块知识的对接严密,一般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前几个板块串到一起,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对接,综合,比较,提炼,或引申,以凸显教学目标、课文主旨、文章亮点。
余映潮作文五步构思法[“万能”作文构思法]
![余映潮作文五步构思法[“万能”作文构思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7872e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7f.png)
余映潮作文五步构思法[“万能”作文构思法][摘要]写任何文章都要构思,而构思又必须经历几个步骤:明中I 心、定体裁、选材料、思结构,最后才能动笔写文章。
这其中,明中心又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本文详细论述了“明中l心”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构思中心体裁材料结构现在很多学生写作文都是信马由缰,思之所至,信笔成文;思之所尽,文之所终。
把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构思抛之脑后,如此作文,当然写不出什么好的作文出来。
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作文呢?下面介绍一种普遍适用的“万能”作文快速构思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这种方法共分五步:第一步:明中心。
就是写作前必须要明确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所谓“中心”,就文章本身而言即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内容:就作者而言即是写这篇文章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就读者而言即是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文章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它就像人的思想意识,如果一个人没有思想意识,那他就是一具僵尸,是行尸走肉。
文章中心也可以说是修建房子前的设计图纸,如果建筑师没有施工图纸。
那是无法施工的。
所以写作文章前对文章中心必须了然于心。
如果中心不明,后边的一切便无从着手。
中心不明而下笔作文,那就只有胡言乱语,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一盘散沙。
所以,明确文章中心是写作前首先要落实的最关键的一步。
那么,怎么拟定文章的中心呢?这要根据作文题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作文题型大概分为三类:一是命题作文。
二是材料作文,三是话题作文。
下边分述之:一、命题作文就是给定了作文题目,按要求作文,那么提炼中心就要从题目人手。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准确把握和理解题目里的字词的意义。
如“尝试”,就是在某种目的、想法支配下试着去做某事。
这件事不是偶然相遇,也绝非过去做过的事。
又如“习惯”、“亮点”等。
2.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找出关键词。
是偏正短语结构的题目,其意义重在偏。
如:“春天的故事”、“失去的乐园”等就要以加点的词作为重点去提炼中心。
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余映潮【范本模板】

余老师说——有时候,事物形态的改变能够带来工作、劳动、生产的巨大效益,比如用集装箱取代货物的散装。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也需要有改变“事物形态”的思维。
体味一下阅读教学中的“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一定会有不同的教学感受。
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余映潮(一)请看课文《长城》: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下面是《长城》教学思路的设计:《长城》四读第一读课文朗读,认字识词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嘉峪关垛子瞭望屯兵陡峭凝结第二读默读课文,趣味品析同学们默读课文,体味课文中4个段落的内容与作用,尝试用下面的话题对课文进行趣味赏析——话题:假如没有这一段……师生简析课文“段”的作用,形成美妙见解:第一段,略写整体;第二段,详写局部;第三段,联想抒情;第四段,议论收束。
第三读美段细读,美点品析话题:说说课文的第二段话好在哪里。
同学们细读课文,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课堂交流与对话.第四读课文读背,语言积累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四段,当堂背诵这两个段落。
用图示来表示,《长城》的教学思路是:1.课文朗读,认字识词2.默读课文,趣味品析3.美段细读,美点品析4.课文读背,语言积累很明显,此课的教学是由四“块”内容整合而成的,每一“块”的教学都是一次扎实的学习、训练活动。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文化探索88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模式实用、操作性强,受到一线教师的推崇。
笔者搜集了余映潮初中经典散文的教学实录,对“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出初中散文教学主要运用三块式和四块式的教学模式。
通过分析余映潮老师具体的教学课例,发现他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注重朗读审美体验和多角度欣赏能力的训练。
并对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出:注重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的流失;教学模式板块化、学生创作力弱化的两点思考。
关键词: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案例分析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是他用几十年的时光,在一线课堂教学实践钻研才得以形成,这一教学模式因其“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得到了中学教学语文界的大力推广,受到很多一线教师的青睐。
他是这样定义的:“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教学思路。
”[1]这一模式主要采用三至六个板块前后有机勾连,层层递进,对不同的行文风格、不同的问题,从而设计不同的板块,充分利用文本,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一、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1.注重朗读方法指导和审美体验散文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而余老师在散文教学中侧重朗读和审美体验,读出课文的美,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感情。
对于精短的散文,可以整天理解和赏析,那么较长的、不易理解的散文,我们不必面面俱到,感悟其精髓即可。
以精短散文《紫藤萝瀑布》为例,这是宗璞的一篇抒情散文,其篇幅短小,由赞美眼前的紫藤萝,回忆起昔日的紫藤萝,在对比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在情感上积极向上,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余映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它分为三个板块:“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赏析[2]”。
余映潮关于作文教学设计的建议

余映潮关于作文教学设计的建议嗨!大家好啊!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超级重要的事情!就是,怎么写超级棒的作文!哇!听起来好像好难哦,但是其实有一些超级棒的方法可以帮我们变成作文大师!
首先,余映潮老师说,写作文就像是在讲故事一样。
所以,我们要先有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
比如说,我上次去动物园,看到了一只超级搞笑的猴子,它竟然会跳舞!嘿嘿,超级好玩的事情吧!那时候我就觉得,哇,这个故事一定要写下来!
然后,我们要用好多好多的形容词。
比如说,猴子的动作超级欢快,我简直笑喷了!它的毛发是棕色的,闪闪发光,简直就像是一团活泼的火焰!哇,这些形容词就像是魔法一样,可以让读者一下子就看见那只搞笑的猴子!
还有哦,余映潮老师说,我们要多用对话。
对话可以让故事更生动,更有趣!比如说,我可以写猴子和小朋友的对话:“嘿,你会跳舞吗?”我问猴子。
“当然啦!”猴子回答,“看我的!”然后它就开始跳舞,简直太好笑了!
最后,余映潮老师还说,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
比如说,我看到猴子跳舞的时候,真的觉得好开心好开心!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跟着它一起跳舞了!哈哈,想象一下,那画面简直太有趣了!
所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又有趣!我们要有个好故事,用好多形容词,多写对话,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嘿嘿,记住这些秘诀,以后写作文就超级简单啦!加油,小朋友们!。
余映潮的五步作文

余映潮的五步作文《余映潮的五步作文》“哎呀,写作文好难呀!”我愁眉苦脸地对着同桌抱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教室里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而我却在为作文而苦恼。
每次写作文,我都像是陷入了一个深深的泥潭,怎么也拔不出来。
就在这时,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她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余映潮老师的五步作文法。
”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
老师开始详细地讲解起来:“第一步,审题立意要清晰;第二步,素材选择要恰当;第三步,结构安排要合理;第四步,语言表达要生动;第五步,修改完善要认真。
”我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这五步作文法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来,我们现在就来实践一下。
”老师笑着说,“大家以‘春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吧。
”我赶紧拿起笔,按照老师说的五步作文法开始思考。
我在心里问自己:春天给我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嗯,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
那我可以写春天的花朵、小草、树木呀。
想着想着,我仿佛看到了公园里五彩斑斓的花朵在争奇斗艳,嫩绿的小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高大的树木长出了嫩绿的新芽。
哎呀,这些不就是很好的素材吗?我兴奋地开始动笔,“春天来了,公园里热闹极了!花朵们像一群爱美的小姑娘,穿着五颜六色的裙子,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写着写着,我感觉自己的文思如泉涌,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从我的笔尖流淌出来。
同桌凑过来,惊讶地说:“哇,你写得好快呀!”我得意地笑了笑:“嘿嘿,这都多亏了余映潮老师的五步作文法呀!”很快,我就完成了作文。
我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修改了一些不太通顺的地方。
当我把作文交给老师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忐忑不安。
可是老师看了之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夸奖道:“写得很不错呀,进步很大!”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通过这次学习余映潮的五步作文法,我真的明白了,写作文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积累,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
这不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吗?只要找对了方向,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余映潮作文审题立意课例

余映潮作文审题立意课例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有幸接触到了余映潮老师的作文审题立意课例,那真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学习经历。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既期待又紧张的气氛。
余映潮老师面带微笑,步履从容地走进教室,他身上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余老师没有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而是先给我们展示了一篇作文题目。
那题目就像是一个神秘的盒子,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秘密。
他让我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和同桌小声交流。
我当时心里七上八下的,盯着题目,脑子不停地转着。
接下来,余老师开始引导我们分析题目。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好像敲在了我们的心坎上。
“同学们,咱们看这个题目啊,首先要抓住关键词。
啥是关键词?就是题目里能决定你作文方向的那些词儿。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大的字。
然后,他开始举例。
“比如说,有个题目是‘那次难忘的旅行’,那关键词是啥?是‘难忘’和‘旅行’啊。
你得想想,为啥这次旅行难忘?是看到了特别美的风景,还是遇到了有趣的人,或者发生了啥特别的事儿?”余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再比如,‘我的梦想’这个题目。
你们可别一上来就写自己要当科学家、医生啥的。
得想想,你的梦想是咋来的?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做了啥努力?遇到了啥困难?”说着,余老师还在教室里来回踱步,眼睛注视着我们,似乎在确认我们是不是真的听懂了。
余老师还特别强调立意的重要性。
“立意,就是你这篇作文的灵魂。
立意高远、新颖,才能吸引人。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两个同学写“母爱”,一个同学就写妈妈给自己做饭、洗衣服,照顾自己生病;另一个同学写妈妈为了支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省吃俭用给自己买了昂贵的乐器。
“你们觉得哪个立意更好?”余老师笑着问我们。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第二个。
在讲解的过程中,余老师还时不时地让我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个同学发言的时候有点紧张,说话结结巴巴的,余老师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鼓励他:“别着急,慢慢说,老师等着听你的精彩想法呢。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的布局——浅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

语文论文之语文课堂的布局——浅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摘要】:余映潮是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研员。
作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成果丰富,教艺精湛,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他创造的“板块式”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
本文主要从“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定义、特点、设计角度几个方面浅谈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思路特点设计角度一、什么是“板块式”教学思路要弄清楚什么是“板块式”教学思路,就要先知道什么是教学思路。
在余映潮看来,教学思路是指对课堂教学所安排、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即一节课如何开始、怎样步骤清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怎样收束的过程。
教学思路设计的要素是:教学线条简洁,教学步骤明朗,教学板块清晰。
教学思路的安排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的“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就往往体现在这教学思路上。
教学思路清晰是所有语文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第一反映;如果没有教学思路的设计,课堂教学就是一片浑浊。
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板块是教学思路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来进行的,这样的教学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
它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策划、安排课堂教学顺序与层次的理念与要求。
“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研究与运用,其意义在于让课堂教学过程清晰而又简明,让教学重点突出而又内容深厚,让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深入。
二、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特点1.教学的有序性。
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比较理性地向前推进。
作文之余映潮作文结构

余映潮作文构造【篇一:余映潮的作文理念与做法】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课主张语文教师作文教课的基本修养语文教师作文教课的基本修养,主要由八个方面的“能力”组成:能从各种文体的角度,对写作技法进行综合的研究。
能采集、整理、珍藏大批的范文并赏识其精妙之处。
能从阅读教材中提炼出精良适用的句、段、篇的写作形式。
能对写作过程中的不一样环节进行仔细的指导。
能设计不一样种类的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
能创建与实践灵巧多姿的平时写作训练形式。
能策划中考或高考作文复习的详尽计划或系列的训练点。
能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改,能组织很好的作文评授课。
今日侧重与大家分享四个方面:对不一样的写作环节进行仔细的指导、设计有训练实效的作文详案、创建灵巧多姿的写作训练形式、关注作文考语的魅力等四个方面的教课修养问题。
一、在不一样的写作环节中进行仔细的指导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作文的不一样环节进行仔细的指导,这是作文教课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这对语文教师的功底、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有必需在以下作文指导和方方面面提高自己的教课修养。
(扣题、立意、选材、构造、抒怀、表达六个方面解读)(1)精美审题,正确扣题。
审题,是展开写作的第一关。
没有认真周祥的审题,谈不上正确扣题。
题目审读清楚了,能够保证扣题的质量,能够保证心情的愉快和写作过程的顺畅。
为此,我们一定做到以下主要的两点:①精美审读。
审题力争精美,要认真读题,一字不漏,重新到尾频频领悟、研读,不得忽视一处。
每一个作文题,不论其题型如何,都有详细的写作要求。
这些“要求” 流露出来的,大多是“警示性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提示我们防备“技术犯规”,保护我们少失分。
此外,题目中对于要注意字数、要规范地书写、标点要占格、要把文题增补完好以及如何运用文题所供给的资料、图画等,也会作出说明,在审题中均应予以注意。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写作中扣题的问题了。
先谈谈扣题的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教育学习文章】余映潮教学设计板块式思路

余映潮教学设计板块式思路周崇典XX年4月2日“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
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它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
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1.教学过程中的“板块”显现得比较鲜明。
2.每个教学“板块”各自合理地占有一定的时间。
3.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
4.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上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感知到品评、创造的逻辑顺序。
5.“板块”的“任务”表现在两个方面。
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目的,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内容。
6.一节课或一篇课文,如果用“板块式思路”来安排教学,一般由三至六个“板块”进行结构;超过六个“板块”则会显得力不从心,匆匆带过。
另外,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板块式思路”还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课堂教学清晰的教学层次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
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教学板块,即“一块一块地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此类教学设计,不管是三步、四层,还是五块、六点,都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特点,都显得步履扎实,思路清晰。
下面请看两个教学设计实例。
例一:《论求知》教学简案。
课的总起:朗读课文,用一句话表述阅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留在心底。
病例解析 修改文章
• 示例:《一见难忘的事》
确定详写:
一 ①一直有件难以忘记的事(开篇点题)
件 ②交代去尽水公园玩投篮机的缘起是看
• 方法:可在文章标题、题记、小标题、开头 、文中、结尾点明文章中心。
• 欣赏(开头点题):
•
那是一年的初夏,天气并不闷
热,甚至有些清清凉凉。就在这一时节,
她闯入了我的视线,留在我的心底。技巧
:主要人物在开篇“上场”
技巧:不仅主要人物在开篇“上场”
且笼统的概述→细致的刻画
• 欣赏另一种开头:
•
她的头上裹着一块碎花样式的头巾
富有文采或理趣的开头
•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 个萤火虫”(引用) • ——《我的早年生活》
开头扣题
开门见山,紧密切题(简洁实在) (直接叙事,体现文体特征)
篇首借景抒情,引起往事回忆
优美语句开篇,增加文章诗意
修改目标一
• 2.文中多处点题,突出文章表达的重心
• 欣赏:韩菲的文章:《我也是一束阳光》
,穿着一件黑色的打着补丁的夹衫,面前
堆放着一堆花束,粗糙的大手摇晃着几束
鲜艳花朵,用含糊不清的普通话叫卖着“
卖花喽,卖花喽......”。她怯生生的叫
卖与街道喧闹的叫卖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许正是这份不协调,吸引了我的目光
,也让她至今都留在我的心底。
开头
1.十四年的光阴流逝,一些事早已遗忘在某个角落, 惟独那个雪天,那个身影,却留在了我的心底。
作文技巧:中心明确上课 (余映潮板块式)
•中心明确之重要
文题:留在心底的记忆
• 从熟悉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 社会见闻中选择有感触的场景、人物 、事件,想清楚自己要表达怎样的情 感、体悟或思考,然后围绕中心组织 材料、安排详略。
第一环节:欣赏并评价
• 评价时需关注: • 1.选材 • 2.语言
• 事:我最初宁可一个人待在悬崖上 ,直到天黑也不敢往前“走一步”, 但在父亲的鼓励下终于靠自己的力 量脱离险境。
• 理: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好这 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视线最后 的目标。(详略安排)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详略安排
• 略写:冒险 • 详写:脱险
病例解析 修改文章
• 示例:《留在心底的记忆》
• 1.叙述奶奶爱自己的事 • 2.叙述奶奶去世时的情景,包括自己
的悲痛 思考:怎么安排详略?突出怎样的中
心?
两种改法
• 略写:奶奶爱自己的点滴 • 详写:奶奶去世当时的情景包括你悲痛的表现 • 点题:那份痛永远忘不了 (第一主题 • 逝者如斯生者当已矣( 升华主题 • 略写:奶奶去世当时的情景包括你悲痛的表现
• 4.“抓小偷,抓小偷!”不远处传来撕心裂肺的叫 喊声,人们闻声都向远处追去......
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 注意:1.使用的笔墨不宜太多,简笔勾勒 即可
•
2.准确描写
• 示例:
• 月光笼罩着大地,秋风一阵阵地吹 过,万物都已进入梦乡,那么静谧、祥
和,惟独我家却是一阵的喧闹......
写好“凤头”
开门见山,紧密切题(简洁实在)
篇首借景抒情,引起往事回忆
优美语句开篇,增加文章诗意(引用、化
用、运用修辞等)
故弄玄虚,设置悬念
开门见山,紧密切题(简洁实在)
•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 子和儿子。(轻点一笔,概说事件)
•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 的,一缸是白的,都在院子里。
• 五岁的我朦胧懂事......父母下班自己给递去一双拖鞋、 送去一杯水,送给母亲自己画着太阳的画,母亲摸摸我 的小脑袋,亲昵地说“你真是我们心中的一束阳光!”
• 一年级一次春游,看到老师为我们忙前忙后,立刻拿出 一颗苹果递到老师面前,看着老师感动的样子,我心中 别提多高兴了。一次评语中的一句话让我难以忘怀:“你 是老师心中的一束阳光!”
• 2.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 射出银色的光芒,雪后的景致真是美翻了,记得那 天也是这样的天气
• 3.“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 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每当听到这首歌时,记忆中妈 妈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便浮现在我眼前。
修改结尾
•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遭遇挫折
感到灰心丧气时,耳边就会响起父亲
的那句话:不要怕,慢慢来。我便会 重拾信心,鼓起勇气,迎难而上......
•
这就是留在我心底的记忆。
结尾点题法
修改
窗外传来阵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把 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把这 两本书整齐地藏进书柜,藏 到我的心底......
结尾点题法
......(这件事让你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 理:遇事冷静、有时眼睛看到的也未必真 实......)
窗外传来阵阵鸟语,把我的思绪拉了 回来,我把这两本书整齐地藏进书柜,藏 到我的心底......
修改目标二
• 详略得当
• 详略的安排,取决于突出中心的需要。 • 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再
落笔。能突出中心的部分要详写,次 要的内容要略写。
课内范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 事小而意远:(以小见大)
•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 芸芝先生。
• 老师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的这一天, 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 《王几何》《走一步,再走一步》《蝉》 《贝壳》
富有悬念的开头
• 1.“那只羚羊哪去了?”妈妈突然问我。 (先声夺人富有悬念的开头)
• 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 (突兀而起,悬念十足)
3.结构安排 4.开头、结尾 5.中心突出(怎样突出中心?)—重点 • 6.详略
第二环节:学习技法
的方法
总结突出中心
突出中心的方法
1.列提纲 2.紧扣题旨,当“点”处点题。 3.详略安排,取决于突出中心的需
要。 4.定点细描(详写)。 5.精心选择突出中心的素材。
修改目标一
• 紧扣题旨,当“点”处点题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交到的朋友越来越多,写自己对朋 友的帮助。一次闲聊时,朋友对自己说“我们一遇到困难 想到的就是你,你真是我们心中的一束阳光”
特别注意:处处点题会增强 文章的凝聚力,但并不是越多越 好,一般文中有三次点题即可。 在当“点”处点题,才能自然和 谐、恰到好处。
修改目标一:结尾点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