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医院约束病人安全管理要求及操作流程
医院约束病人安全管理要求及操作流程
1.严格掌握保护约束具应用指征,注意维护患者自尊,遵医嘱约束。
2.使用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保护具的目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可用可不用时应尽量不用。
3.保护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约束带,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同时须注意患者的卧位舒适。
4.使用约束带时,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须经常更换体位。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5.被约束的部位,应放衬垫,约束带的松紧要适宜(以能伸入1~2个手指为原则),并定时放松,按摩局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观察受约束肢体的末梢循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流程】
接到约束医嘱→评估患者→准备约束用具及相关用物→与患者沟通解释→根据需要约束肢体或身体→松紧适宜→摆放体位,肢体处于功能位→定时巡视、观察血运→定时松解→按要求完善护理记录。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为了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自残或他伤行为,医院在必要时会采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控制。
然而,约束带的使用也需要遵守规范,以下是约束带使用规范的详细说明。
一、约束带使用对象约束带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 产生自伤或他伤行为威胁的精神病患者。
2. 行为不当的老年痴呆患者。
3. 有自伤或威胁他人行为倾向的吸毒者、酒精中毒者等。
二、约束带使用原则1. 安全和人道主义原则使用约束带应以患者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同时也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2. 风险评估原则在使用约束带前,应对患者的状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有必要使用约束带,对使用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分析判断,确保患者的安全。
3. 合适性原则使用的约束带应选择适合患者的类型和规格。
同时,应选择专业的医疗人员,以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释放约束带。
三、约束带使用方法1. 在施加约束带前,应将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立即进行约束,但在其他情况下,应先进行评估。
2. 制定约束带使用计划:在约束带使用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制定操作计划。
这包括有关约束带的类型、使用时间、约束部位和拆卸约束带的具体方法等。
3. 佩戴约束带:医护人员必须确保患者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可以自由活动,同时也要确保患者的生命迹象正常。
确定约束带是否适合患者,并确保其能够舒适地佩戴约束带。
4. 检查约束带: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佩戴约束带后进行检查,确保约束带没有捆扎得太紧或太松。
随时检查患者是否有窒息、过度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
5. 监测约束带:医护人员必须随时监测患者的情况,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拆卸约束带。
6. 拆卸约束带:在解除约束带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从患者身上解除所有约束带,同时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四、约束带使用注意事项1. 绝不能将约束带用于惩罚或过度控制患者,这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行为。
患者约束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患者约束法(一)全身约束【目的】1.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以及需要限制器身体或肢体活动的患儿,确保患儿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防止患儿过度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者防止损伤肢体。
【用物准备】护理车上备大单一条、棉垫、绷带。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告知患儿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儿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2.告知患儿和家属实施约束中,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
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注意事项】1.实施约束时,将患儿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下垫衬垫,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宜。
2.严格掌握约束用具的使用适应症,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动肢体,协助患儿翻身。
4.准确评估约束带的使用情况并记录,严格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二)肢体约束【目的】1.用于保护躁动患者,对自伤。
可能伤及他人以及需要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的患者,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防止患者过度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者防止损伤肢体。
【用物准备】四肢约束带、棉垫、绷带。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2.告知患者和家属实施约束中,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注意事项】1.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下垫衬垫,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2.严格掌握约束用具的使用适应症,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接触约束。
约束带的使用管理及流程教学课件PPT
做好记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 的数目,约束部位,解除约束时间,执行人 等,并做好交接班.
准备
实施
观察 记录
床边交接 班
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瞳孔、活动能力:约束部位皮肤情况: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对使用约束带的认知和 接受程度并进行解释
病人准备:将患者肢体摆放于功能位置
约束带的使用 管理及流程
学习目标
约束带的定义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约束带
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用于 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治疗需 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 肢体的活动。
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 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 人或自伤.
分类
膝部约束带: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固w C定on膝ten部t d,es限ign制, 1病0 y人ear下s e肢xpe活rie动nce 病人两膝上衬棉垫→膝部约束带横放 于两膝上→宽带下两头带各固定一侧 膝关节→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
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 保证治疗护理得以 顺利实施.
分类
• 1.宽绷带约束 先用棉垫包裹后用双套结系 床旁
• 2.肩部约束带 • 3.膝部约束带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病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 争取取得病人的配合.
2、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约束部位,常 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注意事项
1、 在应用的约束过程中,应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 注意事项。
约束带的使用护士操作流程
约束带的使用护士操作流程1. 约束带的概述•约束带是一种用于限制患者行动的安全设备,通常用于防止患者在床上滑脱、跌倒或干扰治疗等情况下的非预期行为。
•约束带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以固定在床上或患者的身体上,以提供必要的限制和约束。
2. 常见的约束带类型•腰带型约束带:将约束带固定在患者的腰部,通常使用背带和夹子来固定。
•手腕或脚腕约束带:将约束带固定在患者的手腕或脚腕上,以限制上肢或下肢的运动。
•背带型约束带:将约束带固定在患者的背部,通常使用背带和夹子来固定。
•刘邓派腹带伏案枕:该腹带是根据《素问·六微旨大论》的思想,将温针心轴素炮以硬枣核代。
轴心为本部、针身外部的硬枣核,所以以邓派腹带伏案枕赛过别派治疗。
3. 约束带的操作流程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使用约束带的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约束带1.检查约束带的完整性和干净度。
2.确保约束带没有松弛、磨损或任何损坏。
步骤二:准备患者1.在操作前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释为什么需要使用约束带并获得其同意。
2.根据患者需要确定使用哪种类型的约束带。
3.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隐私和舒适度。
4.患者也应处于安全的环境中,例如要关闭门窗,确保床边无明显危险物品。
步骤三:操作约束带1.根据选择的约束带类型,将约束带固定在患者的腰部、手腕、脚腕或背部。
2.确保约束带固定牢固,但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疼痛。
3.避免过度约束,以免限制患者的舒适度和正常呼吸。
步骤四:确保患者安全1.监测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情况,以确保他们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或严重的反应。
2.定期检查患者的约束带,以确保其固定性和舒适度。
3.避免长时间使用约束带,尽量及时解除约束以避免不适或损伤。
步骤五:释放约束带1.当患者没有再需要约束时,及时解除约束带。
2.在解除约束带之前,再次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获得同意。
3.缓慢而谨慎地解开约束带,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 注意事项和风险防范措施•约束带只能由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护理人员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约束带使用方法介绍
约束带使用方法介绍
1、肩部约束带约束法:用于限制患者坐起。
操作时患者两肩套上袖筒,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下面的两条长带系于床头,必要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也可用打单代替肩部约束带。
2、膝部约束带:用于固定膝部,限制患者下肢活动。
操作时两膝衬棉垫将约束带横放两膝上,宽带下的两头带固定一侧膝关节,然后将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也可以用打单代替。
(膝部约束带宽10cm,长250cm)
3、肢体(四肢)约束
准备用物:棉布约束带4条
执行程序:
1)选择适当大小、绑带长度足够的约束带,检查约束带是否清洁无血迹,缝线、环扣无脱落
2)使病人仰卧床上,以棉布约束带环套于其双腕和双踝上,松紧以可塞入1~2指为宜3)将约束绑带打结固定在床栏上。
注意: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度,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4、胸部约束(肩部约束)
准备用物:海绵胸部约束带1条
执行程序:
1)使病人仰卧于床上,枕头横立于床头,置「海绵胸腔约束带」于胸腔,在接触面垫保护垫,尤其注意双腋下保护垫的使用。
若未使用保护垫,则其松紧以可塞入1~2指为宜2)约束带两端分别绕经床头的床体固定环,打结后固定于床头或床沿两侧处
5、手拍约束法
准备用物:含硬板的手板或手套一副
执行程序:将病人手部5指并拢后套入手套内,在手腕接触面垫保护垫,若未使用保护垫,则其松紧以可塞入1~2 指为宜。
将约束绑带环绕手腕保护垫数圈后,打结固定于手腕处。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在医疗机构中,住院患者约束带是用于防止患者自伤和保护患者安全的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
然而,如果不按照标准和规范使用,使用约束带可能会引起患者伤害和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约束带时,必须遵守一些规范和注意事项。
1.适应症和禁忌症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下为常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患者有意识障碍,并存在危及生命的自伤行为;2.患者急性疼痛或烦躁不安,影响护理和治疗;3.患者存在癫痫或其他病理性颤搐,有可能弄伤自己或他人;4.具有其他高危行为和护理需要的患者。
禁忌症:1.无意识患者;2.不能配合的患者,如动脉插管、头颅手术、股骨头置换等患者;3.有自控力的患者;4.用于惩罚患者、警告患者或约束患者自由的行为;5.痴呆患者。
2.使用约束带的标准和技巧在使用住院患者约束带时,必须遵循以下标准和技巧:标准:1.应按照医院制定的规范使用;2.应先通过患者家庭属实和医生的建议获得家属或患者本人的同意;3.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约束部位情况;4.应根据需要上报并记录使用情况和效果。
技巧:1.床栏和腰带不能同时使用;2.约束带要佩戴在足踝上或手腕上,而非颈部或胸部;3.要使用柔软的布质约束带,以免勒出伤口;4.床边一定要放置钳子等设备,方便紧急情况下迅速解除约束带;5.周期性放松约束带,避免患者出现跟带过紧造成的局部受压甚至坏死。
3.常见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住院患者约束带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但是不按照标准和规范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的发生,例如:1.缺氧:患者无法摆脱约束带的束缚,会影响呼吸和氧气供应,导致缺氧;2.压迫伤:约束带过紧和时间过久,会造成皮肤挫伤和坏死;3.神经性痛:约束带的使用对肌肉和韧带会造成损伤,引起神经性疼痛;4.解除困难:患者在约束带束缚下,会产生极端的情绪和广泛的抵抗反应,可能对患者的解除产生阻碍;5.约束带太松或不牢固:患者会毫无障碍地脱离约束带,进而引起不可预知的后果。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背景在医院治疗期间,有些病人因为疾病的原因会出现精神异常、情绪不稳定等情况,可能会危及到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医院常采用约束带来限制患者的活动,保证治疗和生活安全。
但是,错误的使用约束带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规范住院患者约束带的使用。
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1.《刑法》规定,禁止使用刑具和旧式拘束具拘禁人身自由、非法侵犯公民人身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规定,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约束管理制度,禁止对患者使用刑具和旧式拘束具;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诊断和治疗要求,合理使用约束措施,严禁做出过度使用或不必要使用约束的医疗行为。
约束带的种类1.手腕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手腕的活动;2.脚腕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脚腕的活动;3.腰部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腰部的活动;4.全身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大部分身体活动。
约束带的使用准则1.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建立的相关规章制度;2.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3.应选择适当的约束带种类,不能选择过于紧绷或过于松弛的约束带;4.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使用的约束带种类,适当调整约束带的紧度,避免过度约束;5.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出现不适感或异常情况;6.定期更换约束带,保证卫生干净;7.严格禁止使用刑具和旧式拘束具。
注意事项1.严禁医生私自使用约束带;2.不能过度约束或减少活动,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3.不能长时间使用,应根据需要决定使用时间;4.严禁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就使用约束带。
使用约束带的合法和正确方式住院患者约束带的使用需要患者或家属的允许,并且需要医生的监督。
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选择适当的约束带种类,确保约束带的紧度合适,及时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医生和护士需要和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使用的原因,使他们对使用约束带的合法性有所了解。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引言住院患者约束带(简称约束带)是一种用于固定、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的设备。
在特定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行为特点等需要,使用约束带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进程。
然而,由于约束带的使用涉及到患者的自由和尊严问题,必须遵循严格的使用规范,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
本文将介绍住院患者约束带的使用规范,以确保医护人员正确而负责任地使用约束带。
1. 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约束带前,医护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行为特点,明确约束带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 - 高度谵妄或意识丧失的患者,存在极高的跌倒风险; - 自残或他残行为的患者,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 - 突发行为异常的患者,威胁到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禁忌症包括: - 心血管、呼吸系统等严重疾病,出于安全考虑而不适合使用约束带; - 在患者身上创伤性伤口、术后手术切口等,会导致二次伤害的部位。
2. 使用准备在使用约束带前,医护人员应充分准备,确保约束带的正确和有效使用: 1. 验证约束带的完好性,确保无撕裂、破损等情况; 2. 根据患者身材和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约束带; 3. 定期检查约束带的调节扣、固定带等部件是否松动或损坏; 4. 准备其他辅助性设备,如床头护拦等,以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3. 使用步骤正确的使用约束带需要遵循以下步骤:3.1. 与患者沟通在使用约束带之前,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和重要性。
同时,应尽可能听取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在合理范围内满足患者的要求。
3.2. 正确固定约束带1.短程约束:将约束带固定在患者的床架或床边护栏上,确保约束带不会滑脱或松脱。
2.长程约束:将约束带固定在患者的床架下部,确保约束带能够有效限制患者的行动范围。
3.3. 约束带的松紧度约束带的松紧度应该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又不过度限制患者的自由。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调整约束带的松紧度。
患者约束法护理操作规范
患者约束法护理操作规范(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二)操作要点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是踝部;用棉垫包腕部或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病人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
方法: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后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2.告知患者和家属实施约束中,护士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颜色、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3.指导患者和家属在约束期间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四)注意事项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2.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h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4.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流程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流程1. 约束带介绍约束带是一种常见的固定器械,用于保护身体部位的损伤,加强支撑和稳定性。
它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并配有可调节的带子和固定扣,以便根据患者具体需求来调整紧度和固定程度。
在使用约束带前,用户需要正确地了解操作流程,以确保正确佩戴和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2. 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流程使用约束带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使用约束带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如选择合适的约束带、准备剪刀(用于剪断带子)以及清洁手部。
步骤二:确定使用部位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确定使用约束带的具体部位。
可以是肢体、关节或者其他身体部位。
步骤三:佩戴约束带1.将约束带展开,确保带子处于平整状态。
2.将约束带的固定扣处于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基本松开状态。
3.缓慢将约束带绕过使用部位,逐渐固定到适当紧度。
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应根据个体需求调整。
4.将固定扣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其牢固地固定住约束带。
步骤四:调整和检查1.确保约束带不会对血液循环产生压迫,如出现麻刺感、肿胀或者发紫等症状,应及时调整松紧度。
2.检查约束带是否牢固固定,防止其松动或脱落。
3.检查使用部位是否得到合适的支撑和稳定。
步骤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按照其建议正确佩戴和使用约束带。
•长时间佩戴约束带时,应定时伸展肢体,以免出现僵硬和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
•保持约束带清洁卫生,避免接触污物。
•如果约束带有任何损坏或过期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3. 总结通过正确地了解和掌握约束带使用的操作流程,可以更好地保护受伤部位,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在佩戴和使用约束带时,应注意根据个体需求适当调整松紧度和固定程度,并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约束带的清洁和定时伸展肢体,以免出现不适或并发症。
约束带的使用
整理课件
19
约束带在医学中的应用
在精神科的应用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有意识障碍、躁动、 C谵on妄ten等t d症es状ign的, 1患0 y者ea,rs 其exp依er从ien性ce差,影响治疗, 约束带一直是辅助治疗与护理的有效措施之 一,它不仅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可避免 患者自伤。
整理课件
16
可能发生的意外
• ▲局部红肿 • ▲局部疼痛 • ▲皮肤瘀紫 • ▲皮肤勒伤 • ▲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出现肿胀,甚至坏死
整理课件
17
护理措施
• 观察末梢循环情况,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水肿等。遇约束部位皮肤颜 色苍白、紫绀、麻木、刺痛、冰冷时,应立即放 松约束带,必要时行局部按摩。
3、保护性约束属于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 不宜太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 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 约束肢体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或放松一次.
4、约束只能作为保护病人安全,保证 治疗的方法,不能作为惩罚病人的手段.
整理课件
14
注意事项
5、约束时,病人平卧,四肢舒展,保持肢体功能体 位.约束带的打结处和约束带另一端不得让病人 的双手触及,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下肢,以免 病人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注意: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度,以免造成 臂丛神经损伤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8
胸部约束(肩部约束)
• 准备用物:海绵胸部约束 带1条
• 执行程序:
➢ 使病人仰卧于床上,枕头 横立于床头,置「海绵胸 腔约束带」于胸腔,在接 触面垫保护垫,尤其注意 双腋下保护垫的使用。若 未使用保护垫,则其松紧 以可塞入1~2指为宜
约束带使用规范
约束带的使用规范
1、向患者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争取患者的配合。
2、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约束的部位。
常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3、用准备好的约束带从中间绕转,再对折成套结。
4、必要时套结处可用患者衣袖或棉垫包裹,将套结套在约束部位并
拉紧,松紧适度,以能放进1或2横指为宜,以免影响血液循
环,再打一个结使手脚不易脱出。
将约束带固定于床上。
5、约束患者要谨慎,符合约束患者的适应证。
使用时必须得到主管
医生、护士长或主班护士的同意方可执行。
6、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患者发生意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采取
的必要手段,不论患者是否接收约束,使用前都应耐心向患者解
释清楚。
7、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
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约束肢体
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1次。
8、约束只能作为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不可作为惩罚患
者的手段。
9、约束时,患者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
约束带的打结处及约
束带的另一端不得让患者的双手触及,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
下肢,以免患者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10、做好被约束患者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患者大小便,保
i
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并及时调整。
11、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之下,并保证被约束患者不受
其他患者的伤害,更应防止患者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险。
2。
约束带的使用
约束带的使用(一)目的1、为了防止精神障碍病人的兴奋、冲动行为或严重消极等导致个人或他人的伤害。
2、为了包管分歧作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操纵能顺利进行。
3、如果使用不当,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因此,严格遵循约束带的操纵规程及正确掌握约束带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适用对象:1、凡伴随严重消极自杀之念及行为者。
2、极度的兴奋躁动及行为紊乱者。
3、有强烈出走意图并有行为者。
4、各种治疗护理分歧作者。
5、严重躯体疾患伴意识不清者。
6、木僵病人。
7、突发冲动、自伤、伤人、毁物者。
(三)约束带的制作:选用棉质布料,易透气,长2.5—3M,宽0.03—0.05M,薄布一般6—8层,这样可以增加带子的弹性及牢固性,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
(四)约束部位:约束的部位常为人体的大的关节处,如腕部、踝部、肩关节等。
主要将病人的关节固定住限制活动,防止因兴奋冲动行为发生意外。
(五)操纵严格来说必须有医嘱方可执行,紧急情况下(如病人出现自伤伤人行为,甚至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时)护士可先执行约束,后请示医生。
1、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呵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需要性,呵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2、操纵要点:(1)肢体约束法:流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呵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呵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流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呵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
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完整版)患者约束带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科室:应试者:得分:
项目
质量标准
标准分
存在问题
扣分
操作准备10分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①全身约束法:凡能包裹患儿全身的物品皆可使用,
如大毛巾、毛毯、大单等;②肢体、肩部约束法:保护带或纱布棉垫与绷带
5
5
操作
要点
70分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
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3.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
4.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Hale Waihona Puke 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踝部;
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5.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5
5
5
提问5分
目的及注意事项
5
5
指导患者15分
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带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2.告知患者和家属实施约束中,护士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3.指导患者和家属在约束期间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6.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具体方法: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问;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手术室约束带的使用注意事项
手术室约束带的使用注意事项手术室约束带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一种固定患者的器械。
它由带子和固定装置组成,通常用于手术中固定患者的身体位置,以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使用约束带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使用前检查约束带是否完好无损使用约束带之前,需要检查带子是否断裂、变形、磨损等,并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正常。
如果有问题,需要立即更换、修复或报告技术人员。
2. 安装位置要正确约束带需要正确安装,以防止患者呼吸困难、无法正常呼吸,或导致压迫神经、血管等损伤患者。
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手术部位的特点,正确选择约束带的位置和张力,确保患者舒适、安全。
3. 使用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使用约束带时,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患者痛觉反应和颜色、温度、灵敏度等变化。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止使用约束带并进行相应处理。
4. 需要定时松绑在手术中,约束带必须保持足够的张力来固定患者的身体位置。
然而,长时间的约束可能导致患者的压力过大、呼吸困难甚至疼痛。
因此,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需要定时松绑,让患者的身体得到休息和缓解。
5. 拆卸时注意方法在手术结束后,拆卸约束带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需要在拆卸之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并进行轻轻的解除带子。
注意不要使用钝器在带子上割掉,因为这可能会伤害患者的皮肤和组织。
总之,手术室约束带是一种必要的器械,但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此外,医护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以更好地使用约束带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管束带使用规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服务也越来越人性化。
但是,在特别情况下,管束带是一种必要的医疗手段。
它能够有效地掌控患者的行动,保障患者的安全,削减医疗风险,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管束带的使用也需要严格的规范和引导,避开不必要的损害和误会。
本文将从管束带的定义、适应症、操作引导、风险提示等方面阐述管束带使用的规范,以期能够为医务人员供给应用的参考和引导。
一、管束带的定义管束带,也称为安全带或保护带,是一种医疗工具,用于掌控患者的身体活动,避开患者误伤他人或自身。
它一般由长条型布料制成,两端带有扣子或魔术贴,可以轻松地固定在手腕、脚踝、床架等位置。
不同的管束带用途不同,可分为手腕管束带、脚踝管束带、腰束带、胸带等。
二、管束带的适应症1、行动不便:管束带可以帮忙无法自主行动的患者,如中风、肌无力等患者,防止他们不当心跌倒或摔伤。
2、自伤: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可能显现自我损害的行为,如头撞墙、挠破皮肤等,此时,管束带可以帮忙防止他们这种行为的发生。
3、非正常行为:一些患者可能显现特别规行为,如拆线、拔管等,使用管束带可以帮忙掌控他们的行为,保证治疗顺当进行。
三、使用管束带的操作引导1、选择合适的尺寸和位置:管束带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和位置,不能过紧或过松,否则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舒适程度。
手腕和脚踝管束带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并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程度;腰束带和胸带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患者能够呼吸顺畅,同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2、设定适当的时间限制:管束带是一种限制患者活动的工具,过久的使用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医务人员需要设定适当的时间限制,并适时解除绑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情形。
3、建立数据记录:管束带的使用需要建立认真的数据记录,包括时间、位置、适用范围、适用时间和技术水公平,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四、风险提示1、管束时间过久:过久的管束可能导致患者肌肉虚弱、血液循环不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管束的时间限制。
医院约束具使用制度
医院约束具使用制度1 目的:约束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具有自伤或伤人风险的患者行为,以确保患者及其他人员的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周到的医疗服务,同时,充分地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2 约束具定义:本制度所涉及的约束具指约束患者躯干及四肢的约束带。
3 本制度不适用于:治疗、操作、检查所要求的临时制动,如牙科操作、诊断检查、外科手术操作期间和操作后、深静脉置管、放疗操作、介入治疗、骨科固定等的体位要求。
4 使用约束具的指征:4.1 保证必要的治疗通路的通畅;4.2因生理、心理等原因导致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行为,有自伤或伤害他人的风险而需要采取保护性约束。
5 对患者实施约束具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并在使用以下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5.1 病因对症治疗5.2止痛和安慰;5.3减少噪音;5.4经常帮助患者变换体位;5.5安排家属陪伴患者;5.6为患者提供教育。
6 医生或护士评估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评估后下达约束具使用医嘱。
7 使用约束具前由医生告知患者/家属,取得的知情同意书在本次住院期间均有效。
8 约束具医嘱:8.1 医生下达的医嘱中必须包括:使用的约束具的部位;8.2 停止使用约束具需开具医嘱;8.3 不允许以“PRN”形式开具约束具医嘱;8.4 使用约束具时间超过24小时,医生需评估后重新开具医嘱。
9 有关使用约束具期间评估和记录:9.1 医生的评估和记录:a)约束具使用开始时:使用前的评估包括使用理由、部位、开始时间;b)患者使用约束具连续或间断连续24小时,期间医生至少要评估一次约束具使用的指征;约束时间超过24小时若病情仍需约束,则重新开具医嘱、记录,若无需继续约束,则及时开出停止约束具使用医嘱;c)记录在约束具使用记录单。
9.2 责任护士:a)在使用前向患者/家属讲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记录在健康教育单上;b)使用约束具过程中,责任护士每小时评估:约束部位皮肤、血液循环情况、约束具解除指征、约束具位置、约束期间患者床单位清洁整齐情况、患者生活上的需求如饮水、如厕等;并每小时记录一次;c)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约束部位皮肤破损/血液循环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评估患者,由医生评估患者后开具停止约束具使用医嘱;d)停止使用约束具时,取下约束具并记录停止时间及约束部位皮肤、血液循环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使用约束带是暂时的控制病人活动,保护病人安全,防止病人发生意外,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项医疗保护措施,具体使用规范如下:
1.经医生开医嘱后方能执行对病人的约束。
2.约束病人要非常慎重,原则上使用说服或药物控制。
不管病人是否接受约束,都应向病人耐心解释,说明约束目的,以取得合作。
3.约束病人采取的体位应舒适平展,约束带的松紧程度要适宜,约束带与皮肤之间应能容纳两横指的间歇。
4.护士应随时查看病人的精神状况和约束部位皮肤的血运情况,调整松紧度,必要时更换约束部位。
5.病人被约束后要保证病人的生理需要,进食、进水、大小便、生活护理要做到位。
6.做好护理记录,对病人约束过程、病情表现、生活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并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