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 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精简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精简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可以精简总结如下:
原始社会:以石器为主,群居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社会组织简单。
夏商周:早期国家形成,青铜文明,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出现,王权与神权结合。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铁器牛耕推广,百家争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巩固,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佛教盛行。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科举制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充满活力。
宋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科技领先世界,民族融合加强,疆域辽阔。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经济发展,文化专制,科技落后。
这些阶段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史划分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
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
近代: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
PS: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
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
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
《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
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
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
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说的"狩猎阶段"。
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的怪兽。
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
高考历史知识清查—中国古代史
高考历史知识清查(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一)旧石器时代:以、、山顶洞人等为代表。
社会生产力低下,从事渔猎和经济,以群居生活为主,“火”的使用,延长了人类寿命。
(二)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前):以文化、大汶口文化、文化、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为代表,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奠定了的发展基础。
使用打磨石器,陶器大量使用,原始农业出现,饲养家畜。
村落的修建,人类生活逐渐趋于稳定。
同时,生产力发展,产生,贫富分化严重,出现阶级分化。
部落战争不断,形成部落联盟,历史发展向国家过渡。
二、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0年)1.经济:是经济基础,奴隶制经济繁荣;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种类繁多,以兵器为礼器为主,是中国古代史上的“”。
2.政治:夏王朝建立,确立制,“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
商代的制,扩大了商王朝的政治影响力。
西周推行制,等级森严,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但埋下了国家分裂的隐患;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以制为核心,加强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延续了周王朝的统治时间。
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
紧密结合、以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是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3.思想文化:殷人尊神事鬼、崇尚巫术,周人则、明德慎罚、崇尚礼乐教化。
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逐渐形成。
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
干支纪日法延用至今,影响深远。
三、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经济: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出现,确立,井田制遭到破坏,形成,以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以家庭生产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等为特点。
推行,成为此次历代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
农业进步推动工商业繁荣,“”制度遭到破坏。
2.政治:是由分裂走向统一、奴隶制崩溃到建立的大变革时代。
遭到破坏,周天子权威下降,礼崩乐坏,等级秩序混乱。
战争频繁,由争霸战争向兼并战争转变,统一趋势出现。
简明中国古代史
先秦---祖国历史的开篇一、(1)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最早的原始群是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
氏族公社:早期-山顶洞人,特征:懂得人工取火;分为母系氏族公社(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或半坡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和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特征:出现贫富分化)(2)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由来:炎,指的是炎帝,黄,指的是黄帝,他们是3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组成炎黄部落。
在炎黄部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在华夏族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
因此每个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尧、舜、禹(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和“禅让”的传说(原始社会用民主办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二、奴隶社会:夏: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
商(殷):奴隶社会发展时期,公元前16世纪,汤建立。
手工业部门—青铜器制造业,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四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又称卜辞;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商纣王,牧野之战,灭亡。
西周:奴隶社会繁荣时期,公元前11世纪,武王建立。
周公:大政治家(进行东征,分封制)、大思想家(制礼作乐);周公的思想对孔子的影响非常大(梦见周公)。
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土地制度—井田制。
“烽火戏诸候”,-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三、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大国争霸;变法。
春秋:“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原因:管仲改革;“尊王攘夷”。
初税亩:鲁国实行的赋税制度改革;就是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纳税;意义: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战国:商鞅变法背景:大国争霸;秦国比较落后,“穷则思变”;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1)政治:奖励军功;实行县制;实行什伍制度。
(2)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地私有制,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
山顶洞犬牙
山顶洞遗址
宗教观念的出现
山顶洞遗址可分为四部分,洞口、上室、 下室和窨(yìn)。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地方, 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骨针和装饰品。
下室发现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 人骨周围散布着赤铁矿粉末及随葬品,说 明人骨架是有意埋藏。
婚姻形态
从老年妇女尸体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身上 佩带有用兽牙、蚌壳和鱼骨做成的装饰品来 看,老年妇女受到 特别尊重,山顶洞人处在 氏族公社阶段。
2、家畜饲养业的发展
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箭头,不 仅样式精美,而且多为骨制,这反映了当 时的人们狩猎有了剩余,为家畜饲养业创 造了条件。
早期以江西万年仙人 洞遗址为代表。其稻 谷的发现可以使中国 的原始农业起源提早 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 原始陶器的出现,是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 陶器。
中期和晚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为代表
(一)几处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文化概况
黄河流域:
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前3400— 前2000年)
距今180万年前。 该遗址出土有石器、烧骨、动物化石;石
器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三棱 大尖状器,已具备了人类制造石器的成份。 西侯度石片文化的出现,说明人类石片技 术的应用,当以中国为最早。
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 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
4、陕西兰田人
新人又叫晚期智人,从4、5万年前到一万年 前之间。典型遗址为广西柳江人、北京山 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山西峙峪人,台 湾的左镇人。
现代人开始形成。
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又叫母权制,是继原始群居 之后原始公社制度下的又一个发展阶段。 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 早期。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复习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复习一、原始社会1、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产生地在非洲;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因发现云南元谋而得名,处于长江流域。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能直立行走和吃熟食,为人类大脑的发育、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标志着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天然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处于黄河流域。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靠采集、狩猎、捕鱼维生,已会用骨针缝制兽皮,会佩戴装饰品,说明他们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具有爱美的观念,会人工取火的方法,过着氏族组织的生活(血缘关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平均分配劳动果实,没有贫富贵贱差别,处于黄河流域。
4、人和动物是根本的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5、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六千年前,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和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一万年前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开始有了农耕生活。
6、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的石器,用木石制成的耒耜耕地,用石镰收割庄稼,种植粟、白菜、荠菜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用骨制的箭头、鱼钩、鱼叉狩猎或捕鱼,会制彩陶、纺线、织布、制衣等。
7、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的石器,用木石制成的耒耜耕地,主要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已掌握掘井技术会制造陶器,并制造出了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蔬菜(半坡人)、和水稻(河姆渡人)的国家之一。
8、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由于原始农耕的出现都过上了定居生活,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炎热潮湿)住干栏式房子,半坡原始居民(风沙大)住半穴居式房子。
9、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在山东大汶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
10、炎帝和黄帝: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炎帝的贡献:改进了农具,教人耕田;发明了制陶技术;发明医药,组织集市交易。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大全第一部分远古社会与夏商周一、名词解释1、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中国古代文献,诸如《尚书》、《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王朝乃是夏朝,夏朝之前,便是我们常说的远古时代。
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漫长年代。
历史学者们将之化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而考古学上则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所谓旧石器时代,即是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早期皆属于旧石器时代。
所谓新石器时代,即是说磨制石器的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
新石器时代始于约距今一万年左右,一直延续到约距今4千年左右,持续了五六千年。
它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这也是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上所谓的“野蛮时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
2、原始群、血缘婚、血缘家庭:原始群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为了生存,十几人和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狩猎,以获取生存资料,这种松散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
原始群在考古学上大致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其早期为“猿人”,晚期为早期智人(即古人)。
猿人的婚姻制度尚比较杂乱,等到古人稍有进步,产生了血缘婚,即父母子女不得婚配,婚姻只在同辈中进行,而由此构成的社会组织,称之为血缘家庭。
人类社会也在此向母系氏族社会过渡。
3、族外群婚和对偶婚:族外群婚即两个氏族间互为通婚集团,一个氏族的同辈男子做另一个氏族同辈女子的丈夫,反之亦然。
这样就杜绝了同胞和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结合了。
等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族外群婚发展到了对偶婚,即一男一女之间的不稳定结合,男方或女方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妻”或“主夫”。
在对偶婚中,男子从妇而居,所生子女归女方所在的氏族,这种对偶婚制度是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
族外群婚和对偶婚都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一、史前时代《名词解释》P2: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群、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皇、五帝、绝地天通、禅让制远古时代:一般指文献记载不清楚或没有记载,而后人知道不多或者无法了解的遥远历史时期。
中国的远古时代指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及更早的历史时期,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以前的史前时期。
中石器时代:介于旧石器时代与中石器时代之间,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但细石器开始盛行。
这时人类生活仍然依赖于采集和渔猎,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出现。
其年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的全新世时代,延续时间很长。
当黄河和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新时期时期时,一些边缘的地方如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还停留在新石器时代。
目前这个时代的遗址发现的不多,陕西的沙苑文化、河南的灵景文化是其中的两个。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中国古代文献,诸如《尚书》、《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王朝乃是夏朝,夏朝之前,便是我们常说的远古时代。
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漫长年代。
历史学者们将之化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而考古学上则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所谓旧石器时代,即是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早期皆属于旧石器时代。
所谓新石器时代,即是说磨制石器的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
新石器时代始于约距今一万年左右,一直延续到约距今4千年左右,持续了五六千年。
它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这也是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上所谓的“野蛮时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
原始群、血缘婚、血缘家庭:原始群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为了生存,十几人和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狩猎,以获取生存资料,这种松散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约800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史前史(人类进入文明之前的历史):原始群、血缘家族、氏族公社(原始群、氏族公社;血缘家族、氏族公社)。
考古学: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
第一节原始群(约800万年-约170万年)原始群: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
它是以血缘为纽带,以血亲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一、中国早期人科化石及其意义原上猿(埃及猿)→古猿:猿科(森林古猿)→类人猿(大猩猩等);人科(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人类的直系祖先)→直立人(猿人)→智人→现代人。
第二节血缘家族(约170万年-约1万年)一、猿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北京人直立行走,头骨有较多原始性。
使用打制石器。
同辈男女互为夫妻。
二、古人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多边砍砸器、石球。
三、新人柳江人、左镇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代表了原始黄种人。
石镞。
初步掌握磨光技术。
骨针。
第三节氏族公社(约1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一、母系氏族公社氏族产生原因:为保证生产的持续发展,需要有保持经济联系的比较稳定的生产集团;实行族外婚(不同家族间的同辈男女互为夫妻的婚姻制度,成年男子到其他家族寻找配偶,双方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所生子女按女系的血统计算)。
仰韶文化: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距今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
著名的文化遗址有西安半坡遗址等。
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使用磨光石器,手工制陶。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磨制石器技术;制陶技术;农业种植(家畜饲养)技术;房屋建造技术(南方干栏式、北方半地穴式与地面起建式)。
对偶婚:一对男女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配偶关系,所生子女仍归女方,双方没有形成独立的家庭经济,它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环节。
二、父系氏族公社产生原因:繁重的农业和家畜饲养由男子承担,生产所得也归男子;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子女归父亲的氏族。
龙山文化: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
2016年历史学科名词释义1中国史
名词解释(中国史部分,适用于人民版必修一、二、三)2016.2一、原始社会时期1、氏族:氏族是原始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
氏族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主要特征是:靠血缘纽带维系;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公共事务由选举出的氏族长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
在共同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氏族共同的语言、习惯和原始的宗教信仰。
几个氏族可以联合为部落;氏族人口繁殖后,可以分化为多个氏族;氏族人口锐减后,也可能并入、依附其他氏族。
2、禅让制:“禅让”(shàn ràng)制度,“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它是中国上古“五帝时代”(公元前2337年—公元前2110年)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
这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
尧舜禹“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
禅让制之后的制度被称为:王位世袭制,主要是为“家天下”。
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
二、夏、商、西周时期1、王位世袭制: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
禹到了晚年,便四处查访,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
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
当禹死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地方表示谦让,由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决定继承人,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比不上启(禹的儿子),启即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
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有时兄终弟及,多数父子相传。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全)1.旧石器时代: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250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
其主要特徵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更为先进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尚未出现。
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再进化为晚期智人,最后成为现代人。
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捕猎野兽、鱼类和采集果实,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产生。
在婚姻形态方面还处于男女关系松散的杂婚状态。
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西侯度遗址文化。
现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有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证明中国是人类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2.中石器时代:介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间,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但细石器开始盛行。
这时人类生活仍然依赖于渔猎和采集,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出现。
其年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上的全新世时代,延续时间很长。
当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一些边远的地方如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还停留在中石器时代。
目前这个时代的遗址发现不多,陕西的沙苑文化、河南的灵井文化是其中的两个。
3.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徵是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
也就是说,人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的赐予,开始生产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
另一重要特徵是,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出现一个大飞跃,开始磨制石器,形状规整,便于使用。
与此同时,陶器、纺织、玉器出现,手工业也逐渐专业化。
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婚姻形态方面,由杂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人类群体由小规模的人群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氏族社会,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一般来说,这一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延续时间也很长,像距今4500至2500年的美洲玛雅文明就仍属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一万四千年以前,到大约五千年前结束。
4.古猿:现代人类与大猩猩的共同祖先,现已发现的古猿有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保山古猿、南方古猿。
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 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名词解释1.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它是在血缘家族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氏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经历的阶段。
母系氏族公社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达到繁盛,并开始逐步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在母系氏族公社中,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
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内部事务外,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
男子则主要从事狩猎。
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
②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
③财产属公社所有,没有贵贱贫富之分,没有阶级区别。
④具有共同的居住区。
2.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
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原始社会—人类历史的开端
原始社会—人类历史的开端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开端,指的是人类开始有了最为初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时期。
这个时期发生在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也就是距今约1万到5千年前的时期。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活还十分简单和原始。
最初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依靠捕杀野生动物、采集自然界的植物果实和野生谷物来维持生活。
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根据季节的变化而移动。
人类的社会组织非常简单,由几个家庭或部落组成,没有明确的统治者和政府。
社会结构也相对平等,每个人的地位和权力都比较相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掌握火的使用,并开展了农业和畜牧业。
这是原始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种植和养殖,人类可以产生更多的食物,从而不再完全依赖自然界的资源。
初步的农业和畜牧业也促使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永久性的村落。
这也引发了社会组织形式的改变,人们开始选择领导者或首领,建立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还涌现出了一些重要的发明和技术,如陶器的制作、石器的打制和纺织品的制作。
这些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为人类的生产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开始发展了一些初步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
人类对自然界和生活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同时也把自己的希望和恐惧寄托于上天。
这些宗教信仰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原始社会的最终演变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私有制的出现,财富和权力开始不平等分配,社会冲突和阶级对立也逐渐显现。
这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古代社会,从而迈入了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开端,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生活原始简单,生活依靠狩猎采集为主,社会组织简单,没有统治者和政府。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下来,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也逐渐形成。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一、原始社会—西周(一)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BC2070年)1.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历史上采用打制办法制造石器的时代。
考古学把人类使用石制工具进行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300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1万年左右。
旧石器时代,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距今300万年至10余万年;中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至4~5万年;晚期大约距今4~5万年至1万年。
2.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中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
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时期时代开端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距今约1万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3.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
其年代范围大约距今7000至5000年之间,其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为著名。
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二)夏商周(西周)(BC2070年—BC771年)1.二里头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文化。
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于1959年,另外相同文化类型得遗址在豫西、晋南又有多处发现。
二里头文化晚于龙山文化,又早于同地区的先商文化,在年代上大致处于夏朝纪年之内,极有可能为夏文化遗存。
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
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前2400年到前1600年之间。
2.甲骨文: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
原始社会 名词解释
血缘家族:旧石器早中期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婚姻按班辈划分一个血缘家族是一个公社一个集团集团内部人人平等集体生产共同消费没有剥削
氏族:旧石器中晚期以共同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血族团体出自一个共同祖先人类普遍存在过的图腾氏族是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阶级公共事务重大事情成员自由平等
胞族:一个部落两个基本分支中的一支兄弟关系同一部落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氏族结合而成的介于氏族和部落之间的社会组织随着部落组织的发展胞族逐渐局限于宗教
部落:原始社会晚期民族共同体发展中的一个历史类型同一血缘的两个以上氏族或胞族组成有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习俗部落议事会(氏族酋长、军事首领)战争频繁使得地域联系逐渐取代血缘联系出现有若干部落解体重组的部落联盟是原始公社瓦解的开始新民族共同体或民族出现的前提
部落联盟: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合组织出于军事自卫与征伐目的部落联盟可以由血缘和近亲部落间组成也可以由不同部落组成成为国家出现的准备条件
对偶婚: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一男一女以女方为中心不稳固的婚姻形式由普那路亚婚发展而来(氏族的不断发展、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特点(结合短不稳定双方仍属于各自部落家庭脆弱没有独立家庭经济没有形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原始公产制经济)。
历史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原始社会
历史初中七年级教案:认识原始社会一、原始社会的概念与特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指的是早期社会形态中没有私有制、等级制度、国家和文字的社会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主要依靠采集、狩猎、捕鱼等方式获取生活所需。
原始社会存在于大约1万年前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人类从野外生活逐渐过渡到农业文明的重要阶段。
1. 定义和阶段划分原始社会最大的特征是人们没有私人财产,生产手段是集体所有的,在人类历史上这是最早的一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根据时代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 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原始社会的人们主要通过狩猎、采集、捕鱼等方式获取食物。
在生活方式上,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经常迁徙,居住在自然环境中。
由于没有私有制,社会结构相对简单,原始社会主要以家族或氏族为单位,世袭部落首领和巫师等担任重要角色。
3. 文化和语言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没有发展出文字,交流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和肢体语言。
他们开展了鲜活多样的生产劳动,通过经验世代相传,形成了一套规则和智慧,这可以视作一种原始的文化。
二、原始社会的经济特点原始社会是以自给自足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所有人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生产成果。
其经济特点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劳动分工的初步形成和生产方式的简单化。
1. 采集和狩猎原始社会的人们依靠采集水果、坚果以及野菜等植物食物,同时也经常进行狩猎活动,捕捉野兽和水生动物。
这些活动是他们获取生活所需的主要手段。
2. 劳动分工在原始社会中,劳动分工的形成还相对简单。
男性主要从事狩猎、捕鱼等活动,提供肉类和蛋白质,而女性则负责采集植物食物,照顾家庭和孩子。
此外,一些特定技能,如制作工具、制作陶器等,可能由专门的人负责。
3. 生产方式的简单化由于生产手段的简陋,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相对简单。
他们使用简单的石器、木器等工具,没有机械化生产,也没有大规模的农业和手工业。
一切基本生活用品的生产都需要人力完成。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名词解释旧石器时代:从三百万年前起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左右才结束。
此时期人们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在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上相当于前氏族社会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旧石器时代是由人类最初出现并逐步发展到现代人的时代,恰恰与地质学上的第四纪更新世相当。
元谋人: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了猿人的两颗牙齿,是晚期猿人中的早期类型。
共存近三十种动物化石。
遗址中有七件石器和用火痕迹。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蓝田人:旧石器时代早期,属晚期猿人。
1964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上颌骨和十余颗牙齿,石化程度很深,同属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个体,脑容量为780ML。
属于晚期猿人,时代约距今五十到八十万年之间。
石器多以石英岩和砂岩为原料,器物分化不明显。
金牛山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智人,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
据测定,金牛山人生活在距今约28万年前北京人:因1929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遗址发现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而命名。
时代为50至60万年前。
已能控制用火,直立行走。
脑容量平均为1059ML。
体质特征介于现代人和猿之间,在许多方面已具备了人的特征,某些方面还残留有猿的特点。
郧县人:1975年发现于湖北郧县梅铺杜家沟的龙骨洞。
包括4枚人牙,有上内侧门齿、下外侧门齿、上第二前臼齿和上第一臼齿,都是左侧的。
总的形态与北京人的牙齿相似,只是尺寸要大些。
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嵌齿象、桑氏缟鬣狗和小猪等。
其地质时代有可能早到早更新世。
郧县人的时代比北京人稍早,或许属于早期直立人范围。
大荔人:1978年在陕西省大荔县甜水沟更新世中期较晚的砂砾层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人类头骨化石,这就是大荔人。
顶骨相对较大,枕骨隆突位置下移,吻部不太突出,脑容量达1120ML。
是早期智人较古老的类型,绝对年代距今二十万年前后。
马坝人:1958年在广东省韶关市马坝乡发现的一个人类头盖骨。
是介于北京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中间类型,其时代为距今十五到二十万年。
原始社会——精选推荐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从猿类分化出来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
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
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
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原始社会(primitive societ):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等(史前史的一部分,尧舜禹传说时期前)文化人类学理论上的一种社会组织类型,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以母系社会为前提,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
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
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
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
如有争执就按照传统准则进行调停,人们普遍遵守这些准则。
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社会,形式多样。
有些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有些则以渔业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部落组织是某些原始社会的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原始社会都有这一特征。
根据文化进化论者的学说,有些原始社会保持著平均主义的性质,但另一些则已经逐步变成等级制度的社会,并进而发展成为酋长领地,其组织形式更为复杂。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
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
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
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代替。
阶段分类编辑本段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
政治类名词解释
政治类名词解释1.远古时代:指夏朝建立以前的时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
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后,直到进入文明社会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历史学者通常把其分为原始人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考古学者将其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了生存,他们十几人或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猎取大自然提供的食物。
这种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但很松散,是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
按人类体质形态进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的人类叫猿人,晚期阶段的叫古人。
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
3.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指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的阶段,包括了原始群的整个时期和氏族公社的初期。
新石器时代是指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
4.元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
为两枚上中门齿的化石,可能属于男性青年。
共存的还有三件打制石器、碳屑和烧骨。
经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
5.北京人:1927年首先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龙骨山洞穴里,先后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具,还有一些头骨残片以及股骨、胫骨、下颌骨、牙齿等。
属于40个以上男女老幼的不同个体。
还发现了10万多件的打制石器和石片、90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还有木炭、灰烬、烧骨等用火的痕迹。
距今约70万年。
6.古人和新人:人类学家按人类体质形态进化的程度,把这一时期的人类分为直立人和智人,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小阶段。
原始群前期的是直立人,后期的是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属于现代人类型。
古人的生存时间,距今约一二十万年。
我国已发现的代表性的人类化石主要有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大荔人等。
经济生活来源仍然是采集和狩猎两大部门,工具仍是打制石器。
这一时期可能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母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结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它是在血缘家族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氏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
世界各民族普遍经历的阶段。
母系氏族公社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达到繁盛,并开始逐步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在母系氏族公社中,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
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内部事务外,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
男子则主要从事狩猎。
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①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
②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
③财产属公社所有,没有贵贱贫富之分,没有阶级区别。
④具有共同的居住区。
2.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
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