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桥梁,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英汉翻译,作为其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分支之一,其技巧与方法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词性转换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其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现象,分析其必要性、常见类型及其在英语汉语言特点下的应用,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必要性,阐述为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词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对于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本文将详细分析英汉翻译中常见的词性转换类型,包括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转换等,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策略,结合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分析如何在实际翻译中灵活运用词性转换技巧,以实现译文的准确、流畅和地道。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技巧,提高翻译实践中的应变能力和翻译质量,推动英汉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词性转换的基本概念词性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而不改变其原意,是英汉翻译中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
这种技巧的运用,旨在使译文更加地道、流畅,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常常需要进行词性转换。
例如,英语中的动词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同样,汉语中的名词在英语中也可能需要转换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这种转换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基于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翻译原则的遵循。
词性转换的翻译技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完全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二是部分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在转换为目标语言时,仍然保留部分原词类的特性。
浅析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法的运用
浅谈英译汉中的英汉词性的转换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
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有的甚至多达五类。
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
翻译时,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翻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以“挖个坑填个萝卜”方法来逐词对译。
翻译时原文的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即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有些词的词性转换为汉语的其他词性。
现将英语中的四类主要词性和汉语词性之间的转换介绍如下:一、英语名词的转换(一)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的比较多一些,在英语句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句中可以几个动词连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这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作为习语主体的名词往往可以转化为动词。
如:to have a rest中的rest,make no mention of中的mention,pay attention to中的attention,又如take care of中的care这几个词都是短语中的中心词,这些词虽然是名词,但几个短语表达的都是一种动作,再者,rest,mention和care本身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此这样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动词。
因此这几个英语短语中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动词休息、提及、注意和照顾。
谈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谈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摘要】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准确而又完整地再次表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它能反映出一个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结构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采用逐字逐句的套用结构来进行翻译,本文从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入手,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词性转化规律,提高翻译技能。
【关键词】翻译词性词性转换何谓词性转换?英译汉时,将英语的某一词类译成汉语的另一词类,如将英语的名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英语的动词转译成汉语的名词,英语的形容词转译成汉语的副词等,这种翻译方法叫做词性转换。
如何在翻译中很好地运用词性转换方法呢?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同,侧重不同,我们不能采用逐字逐句的套用结构来进行翻译,为了使汉语的语言通顺,表达完整,有必要转换某些单词的词性,句子的成分,甚至可以转换句型。
使用词性转换方法,不仅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加速阅读速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翻译技能,使翻译信息准确化和具体化,使翻译表达形象化和生动化,为了达到该目的,笔者提供以下几组词性转换模式,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性转化规律,提高翻译技能。
一、转译成汉语的动词汉语中的动词使用频率比英语高,而且可以灵活多变,有时一个很短的句子里也会含有几个动词。
例如:“我要做兼职工作,学习英语,与老同学聚会,这些占去了我暑假全部时间。
”这句话里就有五处动词,可见,汉语动词的使用是很频繁的。
(一)把英语中的各类名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派生的名词His refusal to join us was quite unexpected.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拒绝加入到我们当中。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2.有动作含义的名词To my surprise, she has done it all by herself令我吃惊的是,她独自完成了任务。
浅谈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技巧
浅谈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技巧摘要: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保持原文的内涵,经常会发生词性转变的现象。
换句话说,词性转变既是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信息,又是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英汉翻译中的词汇转换问题主要源于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
本文主要从介绍英汉翻译的四大词性转换技巧角度,分析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应用技巧。
有助于译者灵活、合理地使用各种翻译技巧以达到译文语义连贯、信息完整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性转换;技巧一、引言由于英汉在语法、表达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汉翻译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给英汉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语言的表达有很大的差异。
翻译不流利,欧化现象明显,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善于运用词转换和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
本文论述了英汉翻译中部分语音转换的特点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使原始信息更准确、更有效地被接受。
二、国内外翻译中词类转换技术的文献综述词类转换作为最常用、最重要的翻译技术之一,在英汉翻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许多翻译专家学者对词类转换进行了研究。
中国的汉英翻译研究比较全面,对翻译技术和形态转换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种是根据语音转换类型分析的不同部分进行的,如吴重阳在《英汉翻译中的汉字语音转换》一书中进行了分析(2014年),案例描述的类型有4种。
此外,张扬在《简论英汉翻译中的词转换》(2016)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英汉四字转换、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的转换。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总的来说,经过许多理论成果的翻译转化,随后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持,而且在技巧上,国内文献也倾向于按照词类的分类,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探讨。
三、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技术由于英汉表达方式的不同,英语不可能总是机械地翻译成汉语中的同一部分,例如,把名词翻译成名词,把动词翻译成动词等等。
为了表达原文的内容,有必要改变英语的语言形式。
英汉互译中的词性转换探析
英汉互译中的词性转换探析词性转换是英汉互译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翻译技巧之一,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探析了词性转换的必要性,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具体的主要词性转换类型,总结出一般词性转换发生的机理。
标签:英汉互译;词性转换;转换条件1词性转换的必要性从过程看,翻译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这说明翻译过程本身就是转换过程。
译者在转换时需要遵循翻译标准。
奈达要求“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严复倡导“信、达、雅”原则,二者共同点:忠实地再现源文信息。
而英汉两种语言不论是在语言结构、语法、还是表达习惯上都有许多差异,所以英汉互译做到完全忠实源文是不可能的。
将源语转换成目的语时,译者尽量贴近源文,传达源文信息。
任何一个词并不都能在目的语中找到词性相同而词义对等的词,只有通过改变源文的某种词性才能够更有效地、忠实地传达出源文的准确信息。
像这样舍弃部分词性的忠实度,实现相对对等,就产生了词性的转换。
叶子南先生认为:“在实际翻译中将动词换成名词,将名词改成介词这类灵活的方法往往可救译者于危难”。
这说明词性本身往往是障碍,翻译时不能死盯着原文的词性。
2词性转换的主要类型2.1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以及副词转换为汉语动词在语言习惯上,汉语常用动词,而英语多用名词。
在英汉翻译时,译者常把英文中的名词、介词等转换成汉语的动词以符合汉语用语习惯。
(1)英文名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名词在英语中是最为常用词性之一,而汉语则倾向使用动词,因此在英译汉时,为遵循目的语习惯,译者可将英语名词转化为汉语动词。
例1:It is my conviction that,though men may be no more wicked than they always have been,they seen less likely to be ashamed.(孙致礼,2003:82)(我相信,人们虽然未必比以前还要不讲道德,但似乎要比以前更加不知羞耻。
浅谈英译汉中的英汉词性的转换
浅谈英译汉中的英汉词性的转换作者:梁超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02期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
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有的甚至多达五类。
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
翻译时,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关键词:英译汉;词性转换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翻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以“挖个坑填个萝卜”方法来逐词对译。
翻译时原文的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即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有些词的词性转换为汉语的其他词性。
现将英语中的四类主要词性和汉语词性之间的转换介绍如下:英语名词的转换(一)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的比较多一些,在英语句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句中可以几个动词连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这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作为习语主体的名词往往可以转化为动词。
如:to have a rest中的rest,make no mention of中的mention,pay attention to中的attention,又如take care of中的care这几个词都是短语中的中心词,这些词虽然是名词,但几个短语表达的都是一种动作,再者,rest,mention和care 本身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此这样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动词。
翻译的词性转换技
转译成动词
1.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2. In China, there is a lot of emphasis on politeness. 3. A careful study of the original text will give you a better translation. 4.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 5. He is a good singer. 6. Those small factories are also lavish consumer and waster of raw materials.
7. You must be tired. Why don’t you take a rest? 8. I am anxious about his health. 9. Doctors have said that they are not sure they can save his life. 10. Scientists are confident that all matter is indestructible. 11. She opened the window to let fresh air in. 12. After careful investigation they found the design behind.
浅析英汉翻译中转换法类型及运用
浅析英汉翻译中转换法类型及运用摘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英汉翻译中必然存在不对等的问题,这给英汉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基于这一思考,本文从转换角度出发,运用大量例证来分析在英译汉中存在的词类及句子成分转换的可能性,从而解决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词类、句子成分的不对等问题。
关键词:英汉翻译转换法类型运用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把英语句子中的词性、句式一一对应照搬过来,则汉语译文会变成英式汉语,读者不易理解或无法理解,译文不通顺不流畅且带有明显的欧化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应用词性转换和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指词性的改变,而且包括词性作用的改变和句子词序的改变。
如原文中的名词可以转换成译文中的动词,原文中的介词可以转换成译文中的动词等,反之亦然。
例如:1)The growing awareness by millions of Africans of their extremely poor and backward,living conditions has prompted them to take resolute measures and create new ones.如果不改变词性,这句话可能会译得很拗口,不堪阅读,如: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对于他们非常贫穷落后的生活条件的日益觉醒促使他们采取坚决的措施,创造新的生活条件。
如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将名词awareness 译为动词“意识到”。
同时将形容词growing 转换为相应的副词,其它部分也作相应的变化。
改译为: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已逐渐意识到他们的生活状况异常贫穷落后,这就促使他们奋起采取坚决措施去创造新的生活条件。
2)Joseph beheld my style of cooking with growing indignation. (Wuthering Heights)我的这种做饭方式叫约瑟夫越看越冒火了。
论英汉翻译中的词性和句形转换
关键词 翻译 词性的转换 句子成分的转换 句子结构的调整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 - 7 8 9 4(2 0 0 8 )0 5 - 1 8 3 - 0 1
一、概述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 很大的差异。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把英语句子中的词性、句式照搬过 来,则汉语译文会变成外国腔,使读者不易理解或无法理解。使译文 不通顺不流畅且带有明显的欧化语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善 于应用词性转换和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指词性 的改变,而且还包括词性作用的改变和句子词序的改变。如原文中 的名词可以转换成译文中的动词,原文中的介词可以转换成译文中 的动词等等。 二、词性转换 例 1.The grow ing aw arenessby m illions ofA fricans oftheirextrem ely poorand backw ard living conditions has prom pted them to take resolute- m easures and create new ones.如果不改变词性,这句话可能会译得 很拗口,不堪阅读,如: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对于他们非常贫穷落后 的生活条件的日益觉醒促使他们采取坚决的措施,创造新的生活条 件。如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将名词 aw areness 译为动词“意识到”。同 时将形容词 grow ing 转换为相应的副词,其他部分也作相应的变化。 改译为: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已逐渐意识到他们的生活状况异常贫 穷落后,这就促使他们奋起采取坚决措施去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例 2.Joseph beh ̄ld m y style ofcooking w ith grow ing indignation.(W ither- ing H eights)我的这种烧饭方式叫约瑟夫越看越冒火了。(此句中将 分词 grow ing 译成递进式程度副词 “越……越”。例 3.The turning point of m y life w as m y decision to give up a prom ising business career and study m usic.我生活的转折点是我决定不做发迹有望的商人而 专攻音乐。(此句中将名词 decision 转换成为动词“决定”。)一、词性 的转换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不应当机械地按英语原文 词性译作汉语中同一词性,把名词译成名词,把动词译成动词等等。 为了确切表达原文的内容,就必须改变英语的语言形式,因此,在翻 译过程中,词性转换是必然的,又是普遍的.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转 换为汉语动词英语中大量由动词派生的名词和具有动作意义的名 词可转译成汉语动词。例 4.R 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the ex- ploration ofthe universe.原译:火箭已找到了宇宙探索的应用。转换 词性后: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此句中 application 是由动词 apply 派生出来,exploration 是由动词 explore 派生而来,在译成汉语时都 可转化为动词。 三、句子结构的重构 鉴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汉语的思维习惯是遵循时间顺 序、事物发展的逻辑事理来安排文字的。即以“时间、地点、方式、人 物、事件”的模式将文字线性铺排。汉语的非形态性决定了它的表 达功能是通过语义的集结语序的选择和语气的运用而得以完成的。 汉语的句式除少部分为“SV O ”即“主动宾”型外,更具特点的则是 “施事语”和“主题语”施事语是在句首只有一个施事者,其后可有 几个或多个句读段对七加以说明。全句呈流水庄首位贯通一气呵 成。例如:“沈进先很有礼貌,十分热情地点徐丽,为她拿糖,替她泡 茶请她坐下,不停地道歉。”句中双画线部分为施事者,后面地五个 句读段都是用来说明施事者的。主题语是另一种常见的汉语构据形 式。它是以话题—— — 评论呈现的。他体可以是短语或者是完整的句 子。评论部分可由许多个句读段来说明话题。话题是全局的中心,所 有说明部分都是为其部分服务的。如“北京文化的已达特点是兼收 并蓄,包容性强,吸收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之长为己所用,象一棵扎 根很深的大树,光集营养和水分,长得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上句 中双画线部分是话题,后四个句读段为论部分,是用来说明话题的。 由此可见汉语是重表达功能而非句子形态的,也就是重意合而不重 形合。语义关系在句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决定者遣词造句的方式。 有什么样的概念或者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举行结构。句子是对语义的 实现。与汉语重意合相反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阴雨的句子结构严 谨,不同词类各司其职,句子通常是以“主语+谓语“结构为中心, 其他成分皆围绕这一中心起修饰作用。句子层次分明,条例清晰,一 个句子只能含有一个谓语动词,如果还有动词就要以另一种形式出 现。如:B eing tired ofstaying w ith m y aunt, I am now based in m y ow n room , w hich is idealforthe ratherconfidentialnature ofthe m aterialI'm handling,and m y w ork environm entis less like a m ainline railw ay station
浅谈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转换策略
2342018年52期总第440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转换策略文/张烨炜 牟雅韬容词翻译为汉语是如果在句子做表语要转换为动词词性。
例如“afraid,sorry”等词汇,“ He is very sorry for his behavior.”翻译为汉语是“他十分抱歉他的行为”,其中的story为形容词,意思为对不起,在这句话的中翻译为抱歉。
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通常名词与形容词、借此会进行经常转换,再转换时,应当充分重视英汉语言间的差异,词性转换应当结合语言特征与有效进行。
分析英语和汉语,我们能够看出汉语的动词使用频率明显高于英语。
英语语句中通常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汉语语句中却能找到许多动词,所以在英语名词翻译中也应当重视汉语的对应动词。
例如pay attention to和to have a rest中的attention与test,虽然属于名词,但是在英语短剧中却表达的是动作。
也有部分短语,例如take measures的measures词汇在短语中当作动词使用,在具体的情况也可以翻译为名词,例如动词主要翻译为休息和照顾、注意。
2.名词转为形容词。
英汉翻译中,将由形容词转换的名词词翻译为形容词也极为常见。
例如:“ In everyone’s life, learning is essential.”翻译汉语的意思是“学习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
”这句话如果将“essential”翻译为必需品,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为了迎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必须进行词性转换。
3.英语副词的转化。
英语语言结构中部分副词表示时间地点与方式,用于修饰动词。
但是副词如果表示程度,就修饰形容词。
如果英语句子由副词引导不同的英语语句中,词性也就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准确翻译出副词词性,必须结合英语句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翻译。
4.动词转为名词。
英语语句中动词也可以是名词,英汉翻译过程中如果难以找到相对应的动词,也可以翻译成名词。
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
In science, it is important to state a law or a principle accurately. 在科学方面定律或定理的准确叙述十分重 要。 With slight repairs, the machine could be in motion. 只要称加修理,这台机器便可以运转。 From the front, back and both sides we kept a strict watch on the enemy. 我们在前后左右严密地监视敌人。
Exerci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cial system of states shall not be an obstacle to their approach and cooperation.
国与国社会制度的不同应妨碍彼此的接近与合 作。 It is our goal that the people in the undeveloped areas will be finally off poverty. 我们的目标是使不发达地区的人民最终摆脱贫 困。
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 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 时常常有必要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 通顺流畅、地道可读。这种变通技巧 就是转换法(shift of perspective)。转 换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7种: ①词类转换,②句子成分转换,③表 达方式转换,④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 转换;⑤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 ⑥主动式与ey had a dozen children, six boys and six girls, in seventeen years. 在17年中,他们生了12个孩子,6男6女。 (5) She has been a widow only for six months. 她丈夫死了至今才不过半年。 (原文是从妻子的角度加以陈述的,而译文是从 丈夫的角度加以陈述的。如果不改变表达方式, 而搬用原来的表达方式,那译文就是:"她只当了 6个月的寡妇。"这就会给人以错觉:她很快就改 嫁了。) (6) ──Is there a special rate by the month? ──Yes, there is a 10% discount. ──按月计算有什么优惠吗? ──有,可以打9折。
也说翻译中的词类转换——转译成动词
英语知识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法来逐词对译。
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
词类转译的情况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
一、转译成动词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这是一个特点,往往在英语句子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中却可以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
例如,在He admires the President's stated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job. (他对总统声明为保住其职位而决心奋斗表示钦佩)中,英语的谓语动词只有admires一个词,其他用的是过去分词(stated)、动词派生名词(decision)、不定式(to fight)和介词(for)等。
汉语没有词形变化,但可以几个动词连用。
因此,英语中不少词类(尤其是名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在汉译时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一)名词转译成动词1. 由动词派生的名词转译成动词,在政论文体中出现比较多。
如:1)The 1967 UN document calls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Middle East conflict on the basis of Israeli withdrawal from occupied territories and Arab acknowledgement of Israeli's right to exist. (1967年联合国文件要求在以色列撤出所占的土地以及阿拉伯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的基础上来解决中东冲突。
)2)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2.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在记叙、描写文体中出现较多)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的转化策略分析
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的转化策略分析
翻译是一门艺术,旨在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意义,同时保持原始表达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源语言中的词性转化,即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词性
的单词在翻译过程中转化成目标语言中相应的词性。
在翻译过程中,词性的转化不仅涉及到语法规则的适应,还需要考虑语义的准确传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性转化策略分析。
1. 名词转化为动词:源语言中的名词在翻译为动词时,可以通过在目标语言中添加
一个动词词尾来实现。
将"decision"(名词)翻译为"decide"(动词)。
此转化策略常用
于英语中的动词化名词,如"computerize"(计算机化)。
词性的转化在翻译中至关重要,它涉及到语法和语义的考量。
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
上下文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转化策略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翻译技巧中的词性转
化策略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传达意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翻译技巧丨英语翻译之词性转换
翻译技巧丨英语翻译之词性转换泛瑞翻译一、转译成动词例如:I admire your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preparing the examination.译文:你决定战胜复习考试中的困难,这一点我很羡慕。
(一)名词转译成动词1.由动词派生的名词转译成动词。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In China, there is a lot of emphasis on politeness.在中国,人们非常注重讲礼貌。
2.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A careful study of the original text will give you a better translation.仔细研究原文,你会翻译得更好。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机声,令我特别神往。
3.英语(论坛)中有些加后缀-er的名词,He is a good singer.他唱歌唱得好。
Those small factories are also lavish consumer and waster of raw materials.那些小工厂还在极大的消耗和浪费原材料。
4.有些短语中作为中心主体词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动词,如To have a rest 和To have a good look at 里的rest 和look.You must be tired. Why don’t you take a rest?你一定很累了,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呢?The car braked sharply, coming to rest on the edge of the cliff.汽车猛的刹住,停在悬崖边上。
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
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一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汉语与英语在词法和语言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为了达到既忠实于原文又准确流畅的目的,翻译时应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词性转换即是其中之一。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 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 是词的表述功能的外在标记。
词性转换是指翻译时为了正确而顺畅地表达原文内容而改变词的属性,即改变词性。
在汉译英语句子时,使每一个英语单词都有一个与之词义和词性均相同的汉语词相对应是几乎不可能的。
若一定要用词性相同的汉语词来译出英语原旬,那么,汉语译文常常会因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及规范而读起来非常别扭,甚至艰涩难懂。
词性转换在汉译英翻译中是一项技巧,其关键在于源语与目的与之间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差异较大。
本文旨在探索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在翻译中使用词性转换的技巧,从而帮助大家逐步提高翻译能力和更加灵活运用词性转换这一翻译技巧。
使其翻译的句子准确通顺,将由于英汉差异而引起的语言机械转换,根据表达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和转换,使译文变得更加的妥帖、顺畅。
二.文献综述刘小芬,杨筱霞在《再谈英汉互译中的词性转换》提出然而,许多人认为,翻译最大的障碍应该是两种语言的不同词性的转换。
因为一种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并不总是能够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词性相同而词义又完全一样的词。
只有通过改变原文的某种词性才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
这种把一种语言中的某种词性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另一种词性来表达的翻译方法就是词性的转换。
谢捷在《英语名动转用中不同种类名词的转用几率探析》中提出“名词转化动词是基于原型名词的语义特征和所属语义种类确立其词义的,语言学家提出了多种转类动词的划分。
”陆俭明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中提到兼类词。
兼类词指“同一个概括词兼有两种词类特性的词,即指同音同义而词性不同的词”郑蕙在《论英汉翻译中的词性和句形转换》中提出“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因为汉、英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环境和文化的不同给汉英翻译造成一定困难,所以有“语随境迁,语无定义”之说。
浅谈词性转换法在汉译英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词性转换法在汉译英翻译中的应用作者:王晨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02期[摘要]结合词性转换法的翻译技巧在汉英翻译中应用,以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达到翻译的“忠实与通顺”。
[关键词]词性转换法汉译英词性转译法是汉译英中常使用的翻译方法,指:根据汉语的规范表达方式进行词性转换。
比如,由于汉语多用动词,因此在做汉译英时,时常将汉语的动词译为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汉语的动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名词当汉语中出现了至少两个或以上的动词,并且在这两个动词中有主次之分时,作为次动词的的汉语可以翻译为英语的名词。
次动词在汉语句子中通常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成分。
例如:例一: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现在,了解现在有助于了解未来。
分析:在本句中共出现了“了解”和“有助于”这两组动词。
首先分析一下这两个词,若同时将其翻译成动词,则不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经过权衡,“了解过去”可将其翻译成主语来平衡句子结构,将“有助于”翻译成句子的谓语,这样翻译句子结构较清晰,层次合理,并能准确地表达原句的意思。
译文:An acquaintance of the past is helpful to the acquaintance of present, which is in turn helpful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例二:这些为东亚各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经济合作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分析:“保持增长、发展和创造”这三个词在汉语中同为动词。
经过分析,汉语中“为……创造条件”是句子中的主干,将其作为谓语,把“保持增长和发展”用作名词,翻译为宾语,这样较符合英语习惯说法。
译文:These have provided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economic cooperation.汉语的动词转化为英语中的形容词汉语中出现表示知觉、感情、心理状态,以及表示长时间状态的动词时,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以上词汇通常在英文中以形容词性出现,在翻译成英文时就要将其转化为形容词。
英汉翻译:词类转换法
一、 转译成动词 (Converting into verbs)
1. 名词转译成动词( n.---v. )
n 英语中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汉译时往往可转化为动词。
n Families upstairs have to carry pails to the hydrant downstairs for water.
n Double windows were fixed to keep the cold out. n 安装双层窗御寒。
动名词转译成动词(gerund---v.) n The origin of this particular culture is far from clearing. n 这种奇特的文化根源远没有弄清楚。
n 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帮助病号和伤员。
n Both the compounds are acids, the former is strong, the latter weak.
n 这两种化合物都是酸,前者是强酸,后者 是弱酸。
3. 代词转译为名词 (pron. --- n.) n Radio waves are similar to light waves except
“来啦!”她转身蹦跳着越过草地,跑上小径, 跨上台阶,穿过凉台,进了门廊。
n Party officials worked long hours on meager food, in cold caves, by dim lamps.
党的干部每天长时间工作,吃的是粗茶淡饭, 住的是冰冷的窑洞,点的是黯淡的油灯。
公司在报上登广告招聘电子方面的专家。
n A force is needed to move an object against inertia.
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技巧
0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翻译在全球的交流与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为翻译?简言之,即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尤金·奈达曾提出:“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然后是风格。
”因此,准确且流畅的译文对译者而言并非易事,在翻译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非常必要。
词性转换是翻译中重要的技巧之一。
1词性与词性转换的定义词性是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
从组合和聚合关系来说,一个词类指在一种语言中,众多具有相同句法功能、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范畴。
汉语有12种词性,而英语有10种词性。
很多人认为翻译中最大的阻碍是两种语言之间词性的转换,因为一种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不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总能找到对等的词,此时只有将源语中的词在目标语中改变词性,方能准确表达出源语所要表达的信息,这就是词性转换。
尤金·奈达曾提出词性转换的中心是动态对等。
之后,他将之改为“功能对等”,功能对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对等,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对等。
因此词性转换即为使译文准确流畅,译者在翻译时总是将源语中的特定的词性转换为目标语中的另一词性。
2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原则(1)忠实原则。
一个好的翻译是这样一种翻译:把原作的优点完整地移入另一种语言,使得译入语国家的读者能够像源语读者一样明确领悟,强烈地感受原作那样,领悟和感受译作。
(泰特勒,1970)泰特勒认为,翻译原则的意义不需要解释。
在翻译中使用词类转换技巧必须遵循忠实原则。
词类转换的目的是使翻译像原文一样准确,忠实于原文。
它要求译者不仅要尊重原文的思想,而且要保持原文的风格。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并不是绝对忠实,而是相对忠实。
(2)通顺原则。
通顺即译文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翻译要像原文一样生动、朴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摘要】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准确而又完整地再次表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它能反映出一个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结构差异,表达方式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采用逐字逐句的套用结构来进行翻译,本文从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入手,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基本的词性转化规律,提高翻译技能。
【关键词】翻译词性词性转换
何谓词性转换?英译汉时,将英语的某一词类译成汉语的另一词类,如将英语的名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英语的动词转译成汉语的名词,英语的形容词转译成汉语的副词等,这种翻译方法叫做词性转换。
如何在翻译中很好地运用词性转换方法呢?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同,侧重不同,我们不能采用逐字逐句的套用结构来进行翻译,为了使汉语的语言通顺,表达完整,有必要转换某些单词的词性,句子的成分,甚至可以转换句型。
使用词性转换方法,不仅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加速阅读速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翻译技能,使翻译信息准确化和具体化,使翻译表达形象化和生动化,为了达到该目的,笔者提供以下几组词性转换模式,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性转化规律,提高翻译技能。
一、转译成汉语的动词
汉语中的动词使用频率比英语高,而且可以灵活多变,有时一个很短的句子里也会含有几个动词。
例如:“我要做兼职工作,学习英语,与老同学聚会,这些占去了我暑假全部时间。
”这句话里就有五处动词,可见,汉语动词的使用是很频繁的。
(一)把英语中的各类名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派生的名词
His refusal to join us was quite unexpected.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拒绝加入到我们当中。
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2.有动作含义的名词
To my surprise, she has done it all by herself
令我吃惊的是,她独自完成了任务。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s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
我看到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机声,令我特别神往。
3.某些词语中的名词
She has a great taste for music.
她很爱好音乐。
Let us have a look at the lift formula on page 20.
让我们来看一看第20页中向上拉力的公式。
4.动名词
You must get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你必须习惯早起床。
(二)把英语中有些带有动作意义的介词译成汉语的动词
英语习惯于大量使用介词,而汉语则使用动词较多,英语介词或介词短语有时可转译成汉语的动词,特别是当介词作表语或状语以及介词具体有动作意义时,如across, fast, towards等等,汉语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He can write in English.
他可以用英语写作。
Without their help, he couldn’t finish it on time.
没有他们的帮助,他是不可能按时完成的。
I barreled straight ahead, across the harbor and out over the sea.
我径直向前飞行,越过港口,飞临海面。
(三)把英语的形容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
英语中表示知觉,情感,信念,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在联系动词后作表语
时,往往可转译成汉语的动词。
She is careful about her food.
她很注意饮食。
Scientists are confident that all matter is inde-structible.
科学家们深信,所有物质都是不灭的。
(四)英语的副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
英语中作表语或宾语补足语的副词。
有时可转译成汉语的动词,这类副词常见的有in, out,over等。
Open the window and let the fresh air in.
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
Let me out.
让我出去。
Their experiment is over.
他们的实验结束了。
二、转译成汉语的名词
(一)英语中有许多名词派生的动词,名词转用的动词,它们的概念有时很难用动词来表达,翻译时可转译成名词。
She weights less than she used to.
她的体重比以前轻了。
He aims high.
他的志向高远。
(二)带有一定名词化了的形容词可译作名词,某些表示事物特征的形容词作表语时,可译作“…性”“…度”,另外为了使概念清楚,通常把英语中的代词译成所代替的名词。
The rich are not always happy.
有钱人不一定总是快乐的。
Class is much soluble than quartz.
玻璃的可溶性比石英大的多。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s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previous ones.
这次实验的结果比前几次实验的结果好多了。
三、转译成汉语的形容词
由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和少数名词前带有补丁冠词并在句子中做表语的名词可译成汉语的形容词。
The warmth of the sunshine made them sleepy.
温暖的阳光使他们昏昏欲睡。
The show was a success.
演出是成功的。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见到你们很高兴。
四、转译成汉语的副词
由于把英语中的名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其中修饰部分就要相应地转译成副词。
另外,有时为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他词类转译为副词。
This is sheer nonsense.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Buckley was in a clear minority.
巴克利显然属于少数。
总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行文习惯的差异,不同词类在句子所占优势不同,英译汉时词性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注意词性转换的意义效果才能做到既忠实原文,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翻译技能。
参考文献:
1.毛荣贵, 1999,《翻译技巧111讲》〔C〕。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张振立, 1992,《翻译学概论》〔M〕。
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