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朱熹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虚心涵泳
朱子曰。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 了. 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 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 去秤 停他。都使不得一豪杜撰。今人读书. 多 是心下先有个意思. 却将圣贤言语来凑。 有不合. 便穿鉴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 本意。其虚心涵泳之说如此。
4. 切己体察 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 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元不 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 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 我实能克己复礼. 主敬行恕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如此. 方有益。 其切己体察之说如此。
3.集理学之大成。理学是中国传统儒学融 合了佛、道思想而形成的哲学观。一般认为理 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经过张载、二程(程颢、 程颐),到朱熹集理学思想之大成。理学在中 国统治达七百多年,明末清初一些启蒙思想家 开始对理学进行批判,但这只是标志理学开始 受到质疑,但仍然居于官方哲学的统治地位。 朱熹一生著述繁多,主要教育著述有《大 学章句序》、《白鹿洞书院揭示》、《学校贡 举私议》、《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
2.编撰了大量的教材。他所编的教材范围广 泛,包括理学的入门书籍《近思录》,蒙学教 材《小学》、《童蒙须知》,儒学基本读物 《四书章句集注》 (简称《四书集注》或《四 书》,包括《大学章句》、《论语章句》、 《孟子章句》、《中庸章句》)等。其中《四 书章句集注》影响最广,它刊印后很快便风行 天下,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 从此《四书》成为科举出题和答题的重要依据, 成为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 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和大学 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 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 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 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学其事,大学明 其理。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 化。 小学以“教事为主”,具体说,就是“教之 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 亲友之道” 。主要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或者说,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 “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 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 心”服从 “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 程。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 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蔽, 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从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抨击了以科 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教育方法主要三点: 1、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 主”“必使其讲而习之于优质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 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 2、要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3、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道德行 为 大学阶段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即“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 所以”, “是发明此事之理”。其纲领,就是“教之以穷 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教育方法:1、自学。2、学术交流
5. 着紧用力 朱子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 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 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 全不曾发愤,直要抖 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 放缓。其着紧用力之说如此。
6.居敬持志 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 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 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 事时. 敬于应事。读书时. 敬于读书。便自 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 多是 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 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 不精明。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 流出方好。其居敬持志之说如此。
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 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 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 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 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 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 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 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 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 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 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 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 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 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 “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 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朱熹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削弱 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等待学生自发地出现主动性, 而是靠教师积极主动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 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便有疑者无疑,使教师的 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很有 价值的见解。 朱熹主张教育者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尤其是对儿童, 更应少说那不该做的事,以免起反面诱导作用。他指出: “小学书中,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尽量多 作积极的指引鼓励,少作消极的禁止申斥。因此,教师 要晓之以理,并以身作则。
第十章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出 生于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一个官宦世家。 父亲朱松是程颐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熹 从小深受父亲教诲,成年后又师从父亲的同学 李侗,故深得程学真传。同时又吸收了周敦颐、 张载的思想,形成系统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 宋代理学集大成的人物。朱熹18岁就考中进士, 担任过不少地方的官职。 主要活动;
(三)论读书法(“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 朱子曰:以二书言之. 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 书言之. 篇章句字,首尾次第. 亦各有序而不可乱。 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 乎前. 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 不敢志乎彼。如是. 则志定理明. 而无疏易陵躐之患矣。若奔程趁限。 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 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 面无根脚。其循序渐进之说如此。
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 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 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 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 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 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 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 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 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 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 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 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 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 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
2、熟读精思 朱子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 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 第一义。遍数已足. 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 未足. 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 自是强 五十遍。二百遍时. 自是强一百遍。今人所以记 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 所以不如古人。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 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 明相穿纽处. 一一认得. 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 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处。其熟读精思之学 如此。
“天命之性”(天地之性,义理之性,道心) 是“专指理而言”,它是禀受“天理”而成 的,所以浑厚至善,完美无缺。 “气质之性”(人心),“则理与气杂而 言之”,就是说它是禀受“理”与“气”两 者杂然相存而成,由于“气”有清明、浑浊 的区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发 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去蔽 明善,就好比把浊水中的明珠揩拭干净,恢 复保住原有的光泽一样。“明明德”就是这 个意思。
(四)论教师与教学 他对弟子说:“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 己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 这是激励的话,不是说根本不需要教师。但教 师应该发挥引导的功能。他说:“指引者,师 之功也。”教师的作用在于;示之于始而正之于 终。重点抓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教师的任务在 于:“作得个引路的人,作得个证明的人,有 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译文】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 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 “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 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 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 “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 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 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 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 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 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 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关于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教育作用: 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 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 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 源,也是万物运行的目的,是第一性的。 “气” 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也是 “理”的载体,是第二性的。
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朱熹 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 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 义礼智信”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 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性者人之 所受乎天者,其体则不过仁义礼智信之理而已” “性者,人之所以得于天理也。” “性即理 也”。为什么还有不同的人性呢?朱熹接受张 载、程颐的观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 “气质之性”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 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 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 主要是指读圣贤之书,自然句句是真理,读书 的目的就是穷理,而穷理的目的就是进行封建 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 涉及质疑和问难的原则,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 结合,这正是封建正统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 也遭到后来不同学派人士的批评。
1.热心从事教育活动。 长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 舍” 授徒讲学。 在任官所到之处,都积极兴建、修复地方官学 和书院,发展当地的教育,并常常亲临讲学。 他的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就是在知南康 军时、到白鹿洞书院讲学过程中拟订的。 知潭州时,热心提倡州、县学,主持修复岳 麓书院 ,亲自规划,扩建校舍,增加学田,业 余时间,亲临书院教诲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