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口三角洲PPT讲解

合集下载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

《珠江三角洲地区》PPT
利于海上的运输、贸易往来、海上军事等。
广东省中南部,珠江的下游,南临南海。
利于与港澳、东南亚等地区的交流、交往、联系合作、友好往来等。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相对位置
第二大河口三角洲
佛山
范围
位置和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香港、澳门。北回归线穿过其北,濒临南海,为珠江出口处。它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面积4.16万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万,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广东省的23.4%和31.2%,其国民生产总产值占广东省的70%以上。
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 。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珠江三角洲地区
- .
想一想
你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什么样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
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
海陆位置
(1)请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陆位置。(2)这样的海陆位置,有何益处?
生产特点
俗谚: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 。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飞速发展的经济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地理长江三角洲课件

地理长江三角洲课件

地理长江三角洲课件长江三角洲简介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形成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

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的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

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

江口沙咀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咀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南岸沙咀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

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

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

南岸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j纪砂岩和石炭、二叠纪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

长江三角洲多重意义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

地理概念: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

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

工业经济概念: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2021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粤教版八下第七章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共36张PPT)

粤教版八下第七章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共36张PPT)

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对珠江三角洲的期望和建议
强化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 大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好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 境。
优化资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
合理配置土地、水等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 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
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市 场活力,鼓励企业创新发 展,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综合竞争力。
在夏季。
气温变化
受季风气候影响,珠江三角洲地 区气温年较差较小,但夏季气温
较高,有时超过35摄氏度。
植被与生态
植被类型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植被主要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草地 等,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主要的植被类型。
生态多样性
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多样性丰富,拥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 穿山甲、云豹、白鹭等。
珠海的发展
珠海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 进展。
珠海的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迅速,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珠海还在新能源、 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珠海的城市规划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得到了有效 保护和提升。
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 游资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02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地形
珠江三角洲主要由河口冲积平原 和低山丘陵组成,地势相对平坦,
河流密布。
冲积平原
珠江三角洲的河口冲积平原是因河 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形成的, 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三角洲

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 一大经济区,国家定位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 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 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 区。
长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 念
自然地理概念 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 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 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 成三角形的 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 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 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 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 桑田,历经千万年,终 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 角形的陆地。
形成原因 长江三角洲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 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 红桥期、黄桥期、金 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 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平原城市盐城,以及邗江、泰兴、靖 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江口附近的崇明、长 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嘴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6~8米。 南岸沙嘴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 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嘴内侧的浅水海湾被 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 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 平原
⑥三角港。 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 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 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 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钱塘江挟沙少,河口海岸下降, 潮差大,不仅使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在河口堆积,而 且引起强烈的冲刷,使河口加深与展宽,逐渐形成三 角港。三角港更加大了潮差,因而形成著名的钱塘江 涌潮。涌潮使泥沙在河口区上段堆积成凸起的拦门沙。

09三角洲 课件

09三角洲 课件

潮控三角洲,现代巴布亚湾(引自《沉积相模式》中译本,1979)
浪控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的特点是河口的波浪作用很 浪控三角洲的特点是 强,河口沙坝的沉积物被波浪改造形成了 一系列与波浪方向平行的沙坝。与河控三 角洲的沙体分布不同,浪控三角洲的沙体 往往与海岸平行或小角度相交。如罗纳河 罗纳河 三角洲。 三角洲
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相
7 三角洲的类型
三角洲的平面形态主要受河流 波浪 潮汐 河流、波浪 潮汐三种 河流 波浪和潮汐 基本水动力因素的控制,这三种基本因素同时也 控制了三角洲沙体的形态和分布,是三角洲分类 的基础。按照各种水动力因素的相对强弱,可将 三角洲分为三个端元系列,即
① ② ③ ④ 河控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 综合控制三角洲
控浪三角洲,现代罗纳河三角洲(引自《沉积相模式》中译本,1)
综合控制三角洲 以上的分类是典型的端元系列,大部分 大部分 三角洲都同时受到两个或三个基本因素的 影响而形成各端元之问的过渡类型。如受 影响 径流和潮流综合作用的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及沙体分布格局
l一河口沙体;I1-河口沙坝;I2河口叉道河床沙体; Ⅱ-海成沙体;II1-滨岸沙堤;II2-辐射沙洲;Ⅲ-河床沙体
现代河口是在冰后期海侵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一般不会超过7ka~8ka的历史,所以现代三角洲 现代三角洲 都是非常年轻的地质体,是高水位体系域的主要 沉积体系。在末次冰期极盛期—距今18ka年之前, 海平面下降了130m右左,河流因基准面降低在原 沿海平原和现代的陆架区(低海面时为陆地)形 成深切河谷。并将侵蚀下的泥沙堆积在陆架外缘 水下扇或三角洲。 的盆地内,形成低水位体系域的水下扇或三角洲 水下扇或三角洲
三层构造的形成过程

第七章 河口与三角洲 ppt课件

第七章 河口与三角洲  ppt课件
因此,在一个潮周期内,对 河口区的环流泥沙运动有很大 的影响。在这种河口,盐水楔 入侵的界限随着径流量和潮汐 强度的变化而移动,在移动的 范围内出现“最大浑浊带”。 浑浊带内的悬浮质浓度和水体 的浑浊度比它的上、下游高得 多,从而造成了该带内泥沙颗 粒快速沉积。长江口是轻度混 合型河口的例子。
17
河口的盐度结构类型PPT课件
口外海滨:在河口段之外至前缘斜坡。
入海河口的分段
PPT课件
4
近口段:
பைடு நூலகம்
指的是潮区界和潮流界之间的河段。
潮流界:在上溯的潮流流速正好和河水流速相抵消处,潮流才停止上涌, 此处称潮流界。
潮区界:潮流界以上的河段,河水位受潮流顶托的影响,这种影响的 最远点,叫潮区界。
这里的水动力表现为河流的径流作用,水流只有单向
第七章 河口与三角洲
在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汇入主流的河流下 游地带,河流与所注入的水体发生作用,形成河 口这一特殊的动力环境。
世界上绝大多数河流是以海洋和湖泊作为它 们的受水盆地,在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的河口 地区,形成河口湾;在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河口地 区,发育三角洲。
PPT课件
1
第一节 河口及其分类
16
河口的盐度结构类型PPT课件
2.轻度混合型(或部分混合型)河口 (B型)
当MI=0.2~0.5,潮流足以使 咸淡水混掺时,就会产生轻度 混合,这时咸淡水之间没有明 显的界面,不存在盐度梯度很 大的过渡带(即盐跃层)。但在 垂向上多底层和表层的盐度仍 有显著的差别。在涨潮过程, 底部的流速增大,而表层的流 速减小;落潮过程则相反。
向下游,潮流逐渐代替径流作用,成为塑造 河床的主要动力。河流河口段上主要发育汊河和 河口沙岛。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1.形成原因: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2.分布规律: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3.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流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4.形成条件:泥沙来源丰富,海洋的搬运侵蚀能力小,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走:河口外海滨地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5.特点:①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

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②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的地区。

如中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

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沃,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③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气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6.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地肥沃(河流一般都把中游和上游的易溶于水的营养物质,如氮肥、钾肥、磷肥等带到下游的冲积平原上)③湄公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大多数河口三角洲水资源丰富、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降水多,多为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人口密集,劳力资源充沛7.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①土壤贫瘠②无法灌溉③地势极为低平,容易发生水患④交通不便8.,没有河口三角洲的河流:国内的钱塘江,非洲大河刚果河,亚马孙河(钱塘江,亚马孙河之所以没有三角洲原因:因为很强的潮流作用,泥沙含量稀少。

他们属于同样的河口类型,河口为喇叭形,潮流很强,可以在河口形成壮观的潮涌,同时在河口两边产生分散外流的潮流,把河口泥沙源源不断输往两边,因此在河口形不成三角洲。

刚果河,之所以没有河口三角洲,主要是因为海地坡度很大的地形和来沙量偏少。

一方面,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茂密,水土流失很轻,而且刚果河在流经面积巨大的刚果盆地,上游带来的泥沙在盆地内沉积,进入下游山谷河道后泥沙很少;另一方面,在刚果河入海口200km以外大西洋的水深就达到2000m以上,海底坡度达到1%。

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

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多汊道、改道; 长江三角洲:沙岛、沙嘴、泻湖 珠江三角洲:多基岩屏障 Mississippi三角洲:由汊道两侧的决口扇形成。
3、三角洲的沉积结构(比较难理解) 由陆地向海洋方向,按照地貌特征,分3个沉积单元: • 顶积层(顶组沉积层),由水上和水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组成; • 前积层(前组沉积层),水下三角洲的前坡沉积,沉积物含水
输沙量和径流量比值与三角洲发育关系
世界主要河流年输沙量和径流量



四、河口湾
1 定义:被海水淹没的河口区
2 形态特征:平面多呈喇叭形,或漏斗形。
3 成因:海面抬升、构造下降
4 沉积特征:河口湾内,潮汐和波浪作用强,河流携带的 泥沙在达到河口湾以前就沉积了。河口湾的泥沙多 是波浪和潮汐带来的,从湾顶向湾口变细(潮成沙 体的一般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河口沙岛与废弃的汊道、港湾转化而成的湖泊、沼泽和天然堤等, 组成三角洲平原,并与向海延伸的水下三角洲部分紧密相连, 构成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如此反复,使三角洲向海扩展。
以上为三角洲发育的概括性理想模式,对于各个具体的三角洲 发育过程而言,由于河口的水动力条件和地形的千差万别, 形成过程有很大变化:
• 潮流界、 潮区界,及洪枯变化 长江: 枯水季节潮区界在距河口616 km的安徽大通,潮流界
在江苏的镇江附近。但洪水期,潮区界下移到距河口 400公里的芜湖,而潮流界也只达江阴以下。 珠江: 潮流界0~160km,枯季上移,西江至高要三榕峡,北 江至三水,东江至东莞石龙。潮区界40~300km。 黄河: 潮流界0~6km;潮区界10~20km
4、三角洲分类 依据多种,按照形态和形成过程:
1)扇形(尼罗河、伏尔加河、黄河) 2)鸟爪(密西西比河) 3)尖头(台伯河) 4)岛屿(珠江、恒河) 5)介于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如长江:3-4

6种地理形态的河口三角洲

6种地理形态的河口三角洲

6种地理形态的河口三角洲“三角洲”翻译自英文delta,即希腊文。

三角洲的发育受制于许多因素,但其大小、几何形态和岸线形状主要取决于入海河流挟沙能力与海洋动力(波浪、潮汐、沿岸流等)对入海泥沙再搬运能力之间的对比关系。

河流因素:河床、径流量、输沙量、泥沙粗细海洋因素:盐度、潮汐、洋流、波浪、风(地理帝)构造因素:沉积盆地坡度深度、地壳升降气候因素:降水蒸发、风化作用、海面升降(地理帝)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和海洋再造营力的增强,河口依次形成扇形(或吉尔伯特型)、鸟足形、舌形、尖嘴形、弓形和河口湾形三角洲类型系列。

扇形三角洲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并经常改道、口外海滨水深较浅的河口区,由泥沙均匀地向海堆积而成,如中国黄河、滦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

鸟足形三角洲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较高、河流作用占优势的河口区。

由于汊流大小不一所堆积构成的沙嘴,平面形态似鸟足而得名,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为典型。

舌形三角洲形成于入海河流含沙量较高、汊道众多的河口区,其河口沙坝经波浪改造连接而成,如俄罗斯的勒拿河三角洲。

尖嘴形三角洲发育于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区,由主流河口堆积成突出于海中形成,如埃及尼罗河三角洲。

弓形三角洲发育于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区,由河口附近沙体堆积为向海凸的弓形,如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

河口湾形三角洲发育于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强烈的喇叭状河口区(又叫三角港),由河口湾被河流泥沙充填而成,如南亚恒河三角洲。

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营养盐类资源丰富,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也是天然的野生动物活跃区,且内外交通都较为便利,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但是,三角洲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容易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必须注意保护。

此外,三角洲是地球表面主要的沉积区之一,古三角洲沉积层往往是油、气藏的重要场所。

河流沉积地貌-三角洲的形成-高考地理总复习微考点精讲优质课件

河流沉积地貌-三角洲的形成-高考地理总复习微考点精讲优质课件
泰梅尔河流经泰梅尔湖,泥沙沉积;河流水量小,携带泥沙能力弱;河
流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泰梅尔湾海水流动,携带走
部分泥沙等
微考点
三角洲的变化
思维导图
水利工程 植树造林 毁林开荒 截弯取直 恢复河道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海水作用
泥沙增多 堆积变强
泥沙减少 堆积减弱
进 (变大)
退 (变小)
当堂 训练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内热带雨林广 布,河口地带地壳沉降,涌潮明显,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下图 为亚马孙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10分)
答案 亚马孙河口地带位于地壳沉降区域(2分);流域内(降水季 节 分配均匀,)植被覆盖高,(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小(2分); 加上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中途沉积,河口输沙量小(2分); 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2分);有暖流流经,泥沙被大 量带走,沉积作用弱。(2分)
三角洲的邻近地区气候干旱,环境恶劣,不适宜大型动物生存;三角洲地区地 域广阔,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适合大型动物生 存。
微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
题 三角洲的形成
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 原因:河流下游泥沙量减少,入海口 处泥沙沉积减少;海浪侵蚀作用使三 角洲面积缩小;全球变暖,海平面上 升,淹没沿海低地。
思维导图
入海口

入湖口
间 分
河流交汇处

地势低平
特 点
河网密集
土壤肥沃
地形
物质
泥沙
流速
湿地、油气
资源


流量
农业 内河运输 架设桥梁

d河口地貌演示PPT

d河口地貌演示PPT
•12
•13
•14
㈡ 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
• 河口区的堆积作用 > 侵蚀作用 1. 丰富的泥沙来源
河流要有较大的输沙量(最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衡量 指标:年输沙量(Sd)与年径流量(Q)的比值。 • Sd /Q ≥ 0.24时,形成三角洲 • Sd /Q < 0.24时,发育三角港 2. 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 3. 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 • 形成的有利条件(消能、利于浅滩出露)
• 汇潮点附近(多汊潮汐河口,潮波在分汊口相遇 形成汇潮点)
• 盐、淡水明显分层型河口的盐水楔端部(最大浑 浊带)
不同流向、不同物化性质的水流在此相遇,引起推移质、 悬移质、胶体物质(絮凝)沉积。
•10
三. 河口三角洲
• 三角洲: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而成 的冲积平原
(最初被采用于近似三角形的尼罗河三角洲,后作为地貌学 的专用名词;现代三角洲的概念还包括陆上和水下的河口 沉积体系;它是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 物。)
• 潮汐河口:
– 河沙(河沙为主的河口,在汛期,沉积于口外海滨内 侧)
– 海沙(海沙为主的河口,涨潮流带入,口门内沉积)
•9
河口泥沙宜沉积处:
• 河口段河面展宽和河道分汊处(河沙为主) • 涨落潮流的动力平衡带附近(口门附近)
V涨 > V落,海沙进口门;V落 > V涨,河沙出口门;最后 多在平衡点沉积
3. 尖头状三角洲
独流入海,河口沙咀明显突出,两侧岸线经波浪改造。(台佰 河/意)
4. 岛屿状(港湾形)
潮汐作用较强,河流、波浪作用较弱,河沙不多,指状沙脊、 沙坝、潮汐水道相间分布(洲、滩、岛、汊河构成三角洲主 体)。(恒河、珠江)

三角洲与河口湾地貌

三角洲与河口湾地貌
第13页/共25页
四.三角洲沉积结构:
三角洲不同地段的水动力,沉积物和生物 组合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它们的特点,可划 分出三个沉积相,代表不同的沉积环境。
1.三角洲平原相:
它是三角洲的成陆部分,以河流作用为主,堆 积物具有陆相特征。沉积环境复杂,沉积物类型较 多,岩相变化较大。
地貌特征及组成物质:有浅滩相,心滩相,河 漫滩相,河床相和沼泽相,沉积物下粗上细,以粉 砂为主,夹粘土及泥炭有水平层理,交错层理,砂 质透镜体,陆生贝壳遗体等。
流水地貌发育的理论在河流入海或入洋的地方堆积着广阔的平原形象像希腊字母它的顶点向着河流入海洋上游底边靠海所以人们称它为三角洲三角洲一词早在公元前5世纪来自尼罗河现代用来描述各种形态的河口堆积体
在河流入海或入洋的地方,堆积着广阔的平原, 形象像希腊字母“△”它的顶点向着河流入海(洋) 上游,底边靠海,所以人们称它为三角洲,三角洲 一词早在公元前5世纪来自尼罗河,现代用来描述 各种形态的河口堆积体。
感谢您的欣赏
第25页/共25页
第14页/共25页
2.三角洲前缘相:
它是三角洲的水下斜坡部分,是在河,海作用 相当的环境下堆积的。
地貌特点:
1)颗粒稍粗,以粘土质粉沙为主,有时夹粘土层 或粉沙层。
2)沙的含量减少,有薄斜层理及波状层理,含咸 水软体动物。有海相的孔虫,介形虫等。
3.前三角洲相:
位于波基面以下,距河口最远。以海相沉积为主, 沉积物最细,主要是粘土及淤泥,富含有机质淤泥及 海相生物化石,具有水平层理,该层往往是石油生油 层。
积出沙洲,促成河口分流形成二汊,多次分流成汊。它的形成
分为四个阶段:从水下浅滩演变为沙洲,再露出水面成为沙岛,
沙岛扩大互相并合,最后成为扇形三角洲平原。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和影响(12张ppt)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和影响(12张ppt)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 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1964
1954
1934 1855
四、自主探究之链接高考
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 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 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四自主探究之链接高考34
河流入海口专题复习之
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化 的原因及影响
暴雨、(洪涝10分)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 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
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
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 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五、回顾--展望
(2015全国课标卷2)
钱塘江入海口
圣劳伦斯河入海口 尼日尔河入海口
教师: 李絜雄
一、现状---三角洲全球告急
全球夜晚灯光卫星图
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时,因流速减慢,所
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
二、合作探究
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文字材料, 分析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化的原因?
(1)哪些因素影响河流泥沙沉积量? (2)哪些因素影响海洋的侵蚀作用?
三、自主探究
结合文字材料, 分析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会产生哪些影响?
四、自主探究之链接高考
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 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 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下 列小题。

三角洲与河口湾

三角洲与河口湾

Physiography
Fjord峡湾 is a high-relief estuary with U-shaped valley profile formed by drowning of glacially eroded valleys during Holocene sea-level rise. Fjard 低浅峡湾or firth are related to fjords but have lower relief. Estuaries developed in winding valleys with moderate relief are rias 溺河. Coastal plain estuaries are low-relief estuaries, funnelshaped in plan view, that are open to the sea. Low-relief estuaries that are L-shaped in plan view and than have lower courses parallel to the coast bar-built estuaries.
They define an estuary as “the seaward portion of a drowned valley system which receives sediment from both fluvial and marine sources and which contains facies influenced by tide, wave and fluvial processes. The estuary is considered to extend from the landward limit of tidal facies at its head to the seaward limit of coastal facies at its mout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④岛屿状三角洲。
• 其形成一般是通过河口心滩--分汊--沙岛发 展而成,星罗棋布的沙洲和沙岛和纵横交 错狭长的汊河构成三角洲平原的主体。如 恒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⑤过渡类型三角洲。
• 例如我国长江三角洲就属于这种类型,从 大的轮廓看,长江三角洲河口北部有启东 沙嘴,南部有南汇沙嘴并向海突出,形似 一尖头形三角洲,但在河口区有许多沙岛 和浅滩,河道分汊,又象岛屿形三角洲。
• 河口三角洲根据形状可分为:尖头状三角洲、 扇状三角洲、鸟状三角洲。
• 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流以单股 入海,或只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情况下, 只有主流出口处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 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 称为尖头状三角洲。如意大利的台伯河三 角洲。
• ②扇状三角洲。 • 在海水浅波浪作用较强能将伸出河口的沙嘴冲刷夷平的地
区,常形成扇状三角洲。 • 我国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
洲。 • 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
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 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 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 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形成扇状轮廓。直 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经时,这段岸线才又迅速向前推进。 因此,随着河口的不断变迁,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进 的,并在海滨分布许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线路略锯齿状。 如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伏尔加河三角州
• ③鸟足状三角洲。 • 在波浪作用较弱的河口区,河流分叉为几股同时
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波浪的侵蚀量, 泥沙沿各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 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这种叉道比 较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 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 一旦被洪水冲积,就会产生新的叉流。美国密西 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在 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见有鸟足形三角洲。如我 国的鄱阳湖、滇池等湖泊沿岸发育有许多大小不 一的鸟足形三角洲。
• ⑥三角港。
• 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 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 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 (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钱塘江挟沙 少,河口海岸下降,潮差大,不仅使河流携带的 泥沙不能在河口堆积,而且引起强烈的冲刷,使 河口加深与展宽,逐渐形成三角港。三角港更加 大了潮差,因而形成著名的钱塘江涌潮。涌潮使 泥沙在河口区上段堆积成凸起的拦门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