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精品教案+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精品教案+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精品教案+说课稿

3.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谁来说说。

(生交流)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会用?(难)(板书:难)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

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缓慢):七律·长征新课教学()分钟二、朗读感知,了解诗歌内容1.指名读古诗三遍,纠正字音。

正音: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2个生字,看看读得是不是正确。

2.谁来给他一些建议。

请你举个例子读给他听听,好吗?你能再综合同学们的建议,更好地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吗?3.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

【课件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歌大意1.默读,静思大意。

联系书上的注释、插图以及查阅过的各种资料,再次默读《长征》,想一想,这首诗大概什么意思。

思考完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读懂的,提出疑惑的并尝试解决。

(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那句诗?(生试着说说意思)哪些地方还不理解呢?预设: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

充分利用多种途径来明确诗意,锻炼学生自己读懂古诗的能力,知道学习古诗要利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部编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

教材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二是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古诗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想象古诗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课《七律·长征》(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课《七律·长征》(部编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征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针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教师可运用图片、动画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描绘的景象。
(2)词汇的运用:学生在理解词汇的基础上,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这些词汇。
-举例:教师可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句子创作,巩固记忆。
(3)诗歌朗读的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正确表达出来,是教学难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七律·长征》的基本内容、重点词汇和诗句意境。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长征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词汇解析:讲解生词、成语,如磅礴、逶迤、腾细浪、走泥丸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3.诗句意境:分析诗句描绘的景象,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让学生体会长征的艰苦与壮美。
4.了解作者: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5.历史意义:简述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举例: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分组练习等形式,指导学生把握情感,注意语调、语气等方面的运用。
(4)长征历史意义的理解:学生对长征历史意义的理解可能较为肤浅,需要教师深入讲解。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5)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5)

统编版六年级第5课《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会2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

(齐读课题)3.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这首诗的名字。

所以在读的时候,中间应略有停顿。

谁再来读?(再读课题)二、补充课外资料1. 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生:长征是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2.师:同学们,你们看。

课件出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他们一路跋山涉水,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越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接下来看一下长征的路线(课件出示地形图)师: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山→穿过草地→陕甘会师4.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初读课文,质疑问难1.通过前面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去体会那舒适的韵律与节奏吧。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说课稿+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说课稿+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说课稿+教案《七律·长征》说课稿一、说教材《七律·长征》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

这首诗歌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堪称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

尽管长征胜利已过去八十多年,但长征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学习这首诗,能让学生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崖、渡”3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初步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长征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他们对红军长征中的英勇事迹缺乏切身感受。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教学中我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法、质疑问难法、合作交流法,同时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则根据课文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方法展开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初读诗歌。

因为学生对毛泽东和长征的了解不是很深。

因此,课前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增进对长征、对毛泽东的认识十分有必要,而且这与课标中查找运用资料的要求是相符的。

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回顾看过的国庆阅兵式,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顺势向学生介绍: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其中就有一次伟大的壮举——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 长征》精品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 长征》精品教案(表格式)

5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了解诗体:像《长征》这样的诗叫做——七律。

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3.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谁来说说。

(生交流)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会用?(难)(板书:难)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

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缓慢):七律·长征新课教学()分钟二、朗读感知,了解诗歌内容1.指名读古诗三遍,纠正字音。

正音: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2个生字,看看读得是不是正确。

2.谁来给他一些建议。

请你举个例子读给他听听,好吗?你能再综合同学们的建议,更好地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吗?3.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

【课件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歌大意1.默读,静思大意。

联系书上的注释、插图以及查阅过的各种资料,再次默读《长征》,想一想,这首诗大概什么意思。

思考完后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

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读懂的,提出疑惑的并尝试解决。

(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那句诗?(生试着说说意思)哪些地方还不理解呢?预设:(1)a “逶迤”与“磅礴”的理解。

b“腾细浪”与“走泥丸”的理解。

c “云崖暖”和“铁索寒”意思。

d“万水千山”虚指,如“万言千语、万险千阻”。

3.明确诗意:【课件5】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部编本七律长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部编本七律长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

部编本七律长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1)《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诗的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中国革命史上曾经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那就是----长征。

长征是中国共产地为纸谱写的一首铁流滚滚的壮丽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首诗《七律·长征》。

板书并齐读课题。

介绍诗的题目:(指着七律)这是一首七律诗也叫七言律诗,每行7个字,共8行,每两行为一句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以偶句句末押韵。

长征是它的题目,你对长征有哪些了解呢?师:(展示长征路线图)这是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百姓党反动派的围歼北上抗日,保存本人的气力,他们从江西瑞金动身,一路跋山渡水(指图)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路程约二万五千里。

(引入作者)一代伟人仅用8行56个字便形象地概括了这史无前例、震惊寰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板书:并再读课题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这位伟人一起走进长征。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

(生自由读诗)2.检查词语:我们读诗的时候那些词语是我们要留意的?(老师展示这些词语:等闲五岭逶迤磅礴泥丸岷山)3.检查读诗4.师做范读:看同学们读得这么纵情,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学生鼓掌)5.齐读诗句:俗语说,三分诗七分读,请把书端好,我们一起来读。

3、细读感悟,理解首联诗句1.同学们,读通诗句仅仅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把诗读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秀教案

《七律·长征》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2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体会理解这些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的意思并体会红军的所向无敌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3.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4.简单了解律诗的特点,了解本诗的风格。

5.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教育:1.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的气质。

3.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一、揭题,感知诗歌内容1.谈话揭题,读通读懂古诗同学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就会想到: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然而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把这首诗读通、读准。

(让学生自由地读2分钟)2.介绍“七律”,这是一首七言诗。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

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

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3.出示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毛泽东主席是亲自率领红军长征的一代伟人,他回顾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心潮澎湃,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七律长征》。

(板书课题)4.初读诗歌,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投影以及书中的相关资料,再次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说说诗歌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按照下面的格式说一说:(投影)当我读到时,我仿佛看到(感受到)。

5.同学间交流读诗心得,谈感受。

6.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红军在长征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与红军战士们的壮志豪情。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并朗读课文《七律长征》。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学习并掌握七律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重点•理解并朗读七律《长征》。

•学习七律的写作技巧。

3. 教学准备•课文《5.七律长征》•音频设备•黑板和粉笔•学生练习册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长征的相关图片和音频,引导学生回忆和感受长征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分享对长征的了解和感触。

第二步:朗读与理解课文1.教师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跟着阅读。

2.针对课文的意义和感情色彩,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读。

3.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其中的一些生词和难句。

第三步:分析七律的特点和写作技巧1.教师通过示范和解说,分析七律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如四句一首、平仄格律等。

2.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七律长征》的写作技巧,如运用对比和衬托、排比等修辞手法。

第四步:学生练习七律的写作1.教师给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首七律诗。

2.学生在课本的生硬纸上进行练习,教师逐个点评和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第五步: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关评价。

2.教师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继续练习七律的写作技巧。

5. 教学延伸•学生可进一步了解并研究七律的优秀作品,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实录本节课教师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按照设计的教学步骤进行了教学实录。

通过图片和音频的导入,准确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后续的阅读和理解做好了铺垫。

在朗读和理解课文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共同理解课文的含义。

在分析七律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时,教师以生动的案例和课文为例进行解析,引发了学生对七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们通过练习七律的写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写作的能力和文学素养。

课堂小结环节,教师通俗易懂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肯定和评价。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七律 长征》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七律 长征》优质课教案
②理解“云崖”、“铁索”的意思。
③体会“暖”、“寒”的含义。
④指导朗读:(读出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喜悦、悲壮之情。)
(4)齐读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更喜”喜什么?
②为什么“尽开颜”?
③想象“三军”会师时的欢腾场面,从中体会到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④指导朗读:(读出红军战士即将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与激动之情。)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这首诗独特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意义,决定在学习时不能就诗论诗,应该去领会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感受伟人情怀。课外多找一些描写长征的课文、古诗、词等,多读多悟。比如:
《倔强的小红军》、
《金色的鱼钩》、
《菩萨蛮.大柏地》
读中感悟,进一步体会红军长征艰难历程,感受一下革命先烈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才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姓名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第5课《七律 长征》
难点名称
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要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必须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设置情景,了解历史背景,结合诗句领悟表达的情感。
导入
1.如果用一个字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字?
(难)
2.齐读诗句(读出自己体会),了解历史背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齐读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理解“不怕”、“等闲”?
②红军在长征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________本诗作者毛泽东。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

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国民党*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万水千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难点:理解第二、三联诗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长征1.顺水推舟点题。

同学们,几十年前,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学生交流资料。

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

3.老师补充资料。

(1)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

4.了解毛泽东主席。

请同学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为大家介绍毛泽东主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七言律诗简介。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两句按常规要对仗。

2.师范读课文,读出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朗读的时候要体现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感。

(2)通过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8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五年级语文教案《七律长征》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

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小结: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师:请同学们翻书80页,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公开课教案第【1】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长征路线图;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一、导入,简介作者,了解七律。

1出示毛泽东:他是谁?有关他你知道些什么?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

生读课题。

3 知道什么叫“七律”吗?打开书,数一数总共有几行?每行几个字?(七律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字是7个。

偶句押韵。

“长征”是这一首诗要写的内容,所以中间有一个间隔号,要注意停顿。

)4 咱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读准读通。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课文中有哪些生字新词?先咱们来读读。

(逶迤磅礴泥丸岷山)3、个别读,齐读。

4、检查个别读诗。

5、七律是一首诗,要想读得更好,咱们得注意读出韵味,读出节奏来。

(七律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三。

)6、自由读,指名个别读,齐读。

三交流主要内容。

现在你读懂了诗歌的大概意思了吗?谁能说说。

四深入探究,感悟体会(一)体会“长”1诗歌的大概意思你们明白了,现在同学们再到诗中找找,红军在这条漫漫的长征路上走过哪些地方?用笔把这些地名划出来。

2 出示“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有这么多的地方,咱们一起来读读。

(五岭乌蒙岷山是山名,金沙大渡是水名)3 红军长征途中,仅仅只走过这三座山,两道水吗?你从那句诗看出他们走过许许多多的山山水水?(出示第一句诗,生读,板书:千山万水)4 你们看这就是当年红军走过的那条长征路。

出示线路图。

(师述: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出发点、沿途经过的地方、结束时间。

(2019部编)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_长征教案+实录

(2019部编)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_长征教案+实录

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响起时,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谁开创?你可曾记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让我们一起重温激情洋溢的革命岁月:红军战士不畏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英勇豪迈;狼牙山五壮士不惧牺牲,唱响了气吞山河的壮歌,震天动地;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成千上万的群众欢呼雀跃,热血沸腾;郝副营长舍己为人,为了孩子的明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感人肺腑……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分类具体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课文七律·长征2课时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开国大典2课时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1课时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演讲1课时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语交际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多彩的活动1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5 七律·长征文本分析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202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喜欢阅读的文章。

作为一篇优秀诗作的《七律长征》可能会因为与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差甚远而不被学生所喜欢。

如何引导学生喜欢它并能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获得新的体验与发现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疏导学习情绪,找准体验的切入点,结合学生生活阅历设计体验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一旦有了体验目标,学生就会因诗中的喜悲而变色,因诗中的山水而心动,会因诗中的寒热而共鸣,如身临其境,人文合一,百感交集,诗的艺术感染力才真正体现出来。

而学生也不再是仅仅学会了一首诗,有了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和体会。

教学目标(总)1. 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3.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 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读出节奏。

课前准备教学流程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谈话: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革命家,外交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5《七律_长征》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5《七律_长征》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5《七律· 长征》优良精选公然课教课方案 ]5《七律·长征》优良精选公然课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 : 1. 会写“律、崖、渡、索” 4 个生字 , 理解“远征、等闲、逶迤、澎湃、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 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认识诗歌粗心,抓住要点词句领会红军的乐观精神。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 感觉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困难险阻 , 领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豪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课重难点】认识诗歌粗心 , 感觉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困难险阻, 领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豪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揭题导入 , 认识七律。

1. 出示课件 1:今日我们学习毛主席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

读课题 , 你发现了什么 ?七律是诗体名 , 它有什么特色 ? 2.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 每一首诗是 8 句, 每一句 7 个字 , 第 2、 4 、6、 8 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3.若让大家用一个字来形容长征历程 , 你会用哪个字 ?( 难) 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很多劫难 , 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

此刻再来读读课题 ,你会用什么语气读 ? ( 深情 ): 七律·长征( 迟缓 ): 七律·长征设计企图 :激发兴趣,认识七律诗的特色。

二、朗诵感知 , 认识内容。

1.细读三遍诗。

有一句老话 : 苦不苦 , 想想长征二万五 ; 累不累 , 看看革命老长辈。

请同学们必定要好好读读这首诗! 第一遍注意诗中的生字词, 争取读得字正腔圆。

后两遍读通畅 , 读出诗句的停留。

2.指名读诗 , 教师正音。

3. 齐读。

出示课件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逶迤/ 腾细浪 ,乌蒙/澎湃/走泥丸。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5)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5)

统编版六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理解诗句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2、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

难点:五、六句中“暖”和“寒”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黑板上写一组数字:1、11、18、24、25000。

)2、学生猜数字的含义。

3、学生阅读资料袋,解释:这组数据与长征有关。

4、(出示毛泽东图片)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5、解释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同桌解决难读的字。

2、指名读,正音。

3、出示全诗(停顿、押韵、重音),自由读。

4、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5、齐读。

6、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哪些诗句能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

7、学生交流,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读懂了什么?重点解释“只等闲”。

(板书:不怕难,只等闲)8、指导读,齐读前两句诗。

三、细读感悟师:这是一种多么豪迈的胸襟啊!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真的只是平常小事吗?让我们走进具体诗句去细细感受。

1、学生默读后面六句诗,看看能读懂什么,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2、全班交流。

(1)、五岭逶迤为什么“腾细浪”,乌蒙磅礴为什么“走泥丸”。

A:出示五岭图片,指名学生描述图片,这就是诗中的哪个词?出示“逶迤”,指导读“五岭逶迤”B:出示乌蒙山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山?这就是怎样的乌蒙山。

出示“磅礴”,指导读“乌蒙磅礴”C:可是为什么把五岭当成细浪,把乌蒙当成泥丸呢?(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D:这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比喻、夸张,更能体现毛泽东和红军战士藐视困难、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

(精)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精)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文本分析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难”,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二、三、四联分别从“山”“水”两方面写红军战胜的困难,它是承上文“千山”“万水”而来。

作者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第四联还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篇直言“不怕”,结尾再言“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六年级的学生已对中国革命史有了一些粗浅的理解,本次教学可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关于陌生的时代背景、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长征的结局等的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中可巧妙地结合影音、图片等手段,给学生视听冲击,紧抓诗眼“难”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而更深刻地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目标1.会写2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诗歌。

3.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4.理解诗意,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崖、渡”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 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2)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 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2)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2)教学目标:1.研究四个新字:礴、崖、丸、岷,理解词语“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___、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诗的大意,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红军长征路线图,歌曲《七律长征》,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___的《七律·长征》,这是一首铁流滚滚的壮丽诗篇。

展示长征路线图,介绍长征的背景和历程。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1.让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词语:哪些词语需要我们特别注意?3.检查读诗4.师做范读,让学生跟着读。

5.齐读诗句。

三、细读感悟,理解首联诗句1.问学生哪一句诗句概括了全诗,学生回答:“红军不怕远征难,___只等闲。

”2.询问学生“远征”的意思,学生回答:“长征”。

3.询问学生如何理解“万水千山”,指出它是虚词,用来形容长征的艰难险阻。

4.引导学生理解首联诗句的意义,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细读感悟,理解颔联诗句1.引导学生理解颔联诗句的意义,了解红军在长征中的困难和挑战。

2.询问学生“腾细浪”的意思,解释其是形容急流的汹涌。

3.引导学生理解“走泥丸”的意思,指出它是形容行军中的艰辛和困难。

五、细读感悟,理解颈联诗句1.引导学生理解颈联诗句的意义,了解红军在长征中的坚持和信念。

2.询问学生“铁索寒”的意思,解释其是形容高山峭壁上的铁索。

3.引导学生理解“云崖暖”的意思,指出它是形容在高山峭壁上的温暖。

六、细读感悟,理解尾联诗句1.引导学生理解尾联诗句的意义,了解红军在长征中的胜利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灯光》这篇文章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口语交际《演讲》根据演讲内容拟定题目,编写演讲稿,参加演讲活动展示自己。

重点是掌握演讲技巧。

习作《记一次游戏》做游戏,增加感受。

练习写记叙游戏过程的作文。

重点是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园地》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了解运用相同句式写句子和用不同表达方式表示“说”的方法,学习说法创作方法,积累爱国名句。

2.单元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另外革命历史离学生很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还要借助历史背景资料去理解。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场面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

但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

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

【教法建议】1.引导学生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这四篇文章分别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七律·长征》选取典型事例反映中心: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是典型的“面中有点”的写法。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

3.场面描写除了写场景,也要写人物。

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面点结合。

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即略面),又要选好角度,分别主次,有选择。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5七律·长征(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4个生字,理解“远征、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万水千山”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句,学习诗人选取典型场景和典型事例反映中心的方法。

4.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腾、丸、崖、渡”4个生字,理解夲诗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这首诗歌。

(重点)3.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

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一、搜集资料,了解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使学生走近文本 , 对诗歌描绘的情境与所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感悟 ,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 自己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 搜集了长征的相关资料以及毛泽东同志的简介及其诗词等 ,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和岷山,学生都是很陌生的,也不太知道红军在这些地方曾经有过的艰辛。

因此我搜索并剪辑了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图片视频资料。

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交流资料等手段,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了坡度,各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来感悟其中的情感,而不是向学生作标准答案式的灌输。

“暖”与“寒”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文本想象,当时的桥上……桥对面……桥下……去感悟诗文蕴涵的诗情,一颗独特的诗心。

二、把握基调,体会困难在教学设计时,我先抓住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起句,让学生总体感知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

而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不怕”,是“只等闲”,初步树立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

然后再让学生具体说了红军历经了哪些山哪些水,从而更进一步理解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以读代讲读中悟情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

开课不久,我便引导学生听范读,用激情感染学生;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引导他们读;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诵读……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

四、资源整合创设情境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在理解“铁索寒”那句时,通过想象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链的红军勇士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教学时我播放了《飞夺沪定桥》的视频;在理解“更喜岷山千里雪“时播放红军爬雪山的情景视频片段,至此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深刻体会到介绍背景、高声朗读、特别是运用想象再现诗的意境,确实是学习诗歌的一种良好方法。

在以后的诗歌学习当中,将继续推广运用这些方法,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七律.长征1.师: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课的生字、词语。

(将诗中的新词语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指了两名学生,读得很准确。

)师:词语都会读了,谁愿意来读读整首诗呢?(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了解押韵。

(出示诗歌,将每一句最后一个字改变颜色,并写上拼音。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颜色不一样的字的韵母,你有什么发现?生:除了“浪、雪”以外,其他字的拼音韵母都师“an”。

师:是呀,这样使我们的诗歌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更有韵味。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花了很多时间来预习,这个学习习惯真好。

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

请同学们翻开课,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刚才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出示下列词语:①等闲:平常的小事。

⑤五岭:五座山岭。

②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⑥三军:指红军战士。

③腾细浪:翻腾的小浪花。

⑦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④磅礴:气势雄伟⑧走泥丸:滚动的小泥球。

4.师: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

)师: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Cv4+o;CA~=Va7f•8$小学教案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学习诗歌,品悟诗情1.师:那么读了这首诗之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对长征的感受,你觉得是什么?生:难、长、险……师:不错,在那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

其实诗中也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红军对待长征的态度,谁找到了?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细读诗句,品味红军的不怕与等闲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体会长征的遥远:抓“远征”一词,学生体会,教师补充(2)体会长征的艰难:抓“万水千山”一词(3)情境引读,感受红军的精神师:那么红军知不知道长征途中会遇到艰难险阻,(知道)明知困难重重,仍然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何等的胸襟和勇气呀!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师:纵然是千山万水,哪怕是千难万险,红军战士仍然是等闲视之,勇往直前,这是何等的乐观呀!让我们一起读。

(生读)师:从中你感受到了红军身上的一种什么精神?生:不怕困难、无所畏惧、无比乐观……(教师板书)师:其实这种精神我们从下面这句也能感受到。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通过“逶迤”和“磅礴”体会“千山”的险峻(2)补充资料体会体会“千山”的险峻,学生补充资料,教师补充资料。

(3)师:假如你就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员,请你想象一下,要想翻越这样的山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生:山高坡陡、很难上去,一脚踩空就很危险。

生:上面荆棘丛生,还有野兽出没。

生:食物不足,缺水。

……(4)通过“腾细浪”和“走泥丸”体会红军的不怕与等闲。

师:长征难,可想而知!可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逶迤的五岭就像——(生:腾起的细小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像——(生:脚下滚过的泥丸),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让我们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不怕山高,不怕危险。

生:红军战士很乐观……(5)情境引读,深化感受:a(出示长征图片)翻越了一座有一座高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疲惫的身躯被划出了带血的伤痕,可是红军战士一直这样认为:——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面对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红军战士仍然没有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他们总是这样认为——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面对着敌人的围追堵截,眼看着自己的战友纷纷倒下,红军战士擦干血泪、继续前行,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是这样认为——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巍峨的高山已然翻过,这白浪滔天的大河又岂在话下,谁来读下一句?C:“金沙水拍云崖暖”(1)教师引发学生质疑“暖”,理解“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