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071300)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将着力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材。

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有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有务实钻研的态度,和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址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硕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能用现代实验手腕和生态学理论进行生态学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熟悉把握一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研究、应用、教学和治理等工作。

二、培育方式与修读年限
(一)采纳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刻。

(二)学制3年,培育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育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早毕业。

三、要紧研究方向
1.群落与恢复活态学
2.植被生态学
3.城市生态学
4.种群生态学
5.景观生态学
6.克隆植物生态学
7.水生生态学
8.污染生态与生态修复
9.分子生态学
10.生态工程学。

生态学培养方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培养方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300)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专门人才。

1. 热爱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

2. 基础知识扎实,具有生态学视野,能够从事生态学教育、科研、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外文摘要。

4.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学制为3年。

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

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1. 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导师为主导,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组、导师组要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会,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 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培养单位要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开设专业课程,学生要重视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知识和前沿进展。

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每位硕士生都要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独立完成科研设计、科研操作和数据分析等的能力,提高硕士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室、所、中心)和研究生院备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71012,授理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具有从事环境治理、监测、评价、规划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管理工作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毒理生态学
2.生态修复
3.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生态学(代码: 0713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生态学科是研究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等多层次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密切相关的综合交叉学科。

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危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许多重大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应用生态学的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生态学理论、方法及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态学思想对于促进资源、人口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学位点立足于生态学科基础研究,面向国际生态学发展前沿与华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5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包括:华南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植物逆境分子生态、海洋生物生理生态、景观生态与城市生态、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

现有在职硕士导师14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3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导师11人,留学归国人员10人。

近年来逐步在在华南地区特有动植物、海洋生物、珠江三角洲地区景观生态及亚热带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近5年,承担了国家基金23项、省市等科研项目60余项,总经费达1800余万;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35篇。

三、培养目标1.培养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行优良,作风朴实,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精神,善于开拓进取,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2.系统掌握生态学基础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熟练掌握生态学及相关学科实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与国外同行进行一般的学术交流能力和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具有从事生态学及生物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业务管理和教学工作等能力;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的能力。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实(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试)验技术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具有良好的体魄。

二、学术方向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生态学专业特点和学科的发展趋势,本专业设立3个研究方向。

1.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根据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分析和调控,达到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高系统生产力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目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2.植物生态学在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水平,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下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旨在通过对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控制、利用、改造和创造不同尺度的植物-环境系统协调的关系,为保护环境,建设高效、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贵州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版)(学科代码: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主要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景观等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其研究对象包含了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包含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重点开展森林植被、野生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个体适应性、人工林培育理论与实践、喀斯特植被恢复理论与方法、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技术等。

本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招生培养设置四个学科方向招生培养。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态学学科视野,严谨的工作态度,诚恳合作的求实创新精神,在生态学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较宽的知识面、生产实践知识、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具有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专业人才。

二、学科方向【植物生态学】以西南喀斯特山地植物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喀斯特适生植物对生态因子的个体适应、种间关系、生态因子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菌根共生机理、植物种群结构与种群动态、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喀斯特高原生态建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修复生态学】以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高原湿地生态修复和喀斯特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科学问题,从生态系统退化、生境脆弱性、生物逆境适应机制、种间关系以及群落配置机制开展系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退化生态工程工程建设,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微生物生态学】以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真菌资源发掘、真菌多样性、植物病害种类系统发育,微生物与动植物功能关系进行微生物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山地生态有机产品生产以及农林生产服务。

【动物生态学】以喀斯特高原山地兽类、鸟类、两爬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物种及其栖息地的野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及区域多样性研究。

重点包含:从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解析喀斯特高原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为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动物生态研究支撑;从珍稀濒危特有动物基础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及民族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入手,开展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支撑喀斯特山地物种保育决策与管理;服务于喀斯特高原自然生态保护事业。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071012一、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生态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应具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生态学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上不断创新和探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具备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和农业综合开发与管理以及生态规划、实施技术推广的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身体健康,能适应野外调查及田间工作需要。

二、研究方向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生态学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新发展,本专业设立3个研究方向。

1.恢复生态学以退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学的过程与机理。

研究多种逆境生态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以及生物的反馈机制。

为相应的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2.农业生态学根据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研究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关系,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分析和调控,达到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系统高效与高生产力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目标,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植物生态学根据植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下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对相关生态规律的认识,进行控制、利用、改造和创造不同尺度的植物—环境系统,为保护环境,建设高效、健康的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300)2016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实验操作技能,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从事生态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2.努力学习生态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生态学的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所攻读方向的知识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污染与修复生态利用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主要开展受损生态系统,尤其是受污染水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生态修复研究。

包括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与控制理论、方法,生态修复的原理、方法以及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等。

2.粮食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利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术,以粮食安全与资源综合利用为宗旨,重点研究以“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生态区域农业环境光温资源高效利用,农作物对低温、干旱等气候变化的响应,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方面。

3.动物生态利用现代进化生态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体对各种选择压力的适应和进化,物种的时空变化模式与机制,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物种对环境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等。

主要包含对两栖动物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的研究、两栖类生活史特征的地理变异、两栖类的繁殖生态、婚配制度、性选择及精子竞争、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子机制、两栖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核批准,我校获得了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1年开始正式招生。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是由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和医学等多个一级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院。

根据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学院确定了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发展生态学、以化学为基础发展环境科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思路和教学科研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与科研并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学院办学特色。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承担了学校“211工程”项目中“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重点学科”建设以及学校“985工程”基地建设中“民族地区人口、生态、资源与环境”项目。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专业学习要求:掌握现代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生态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专业的原理和知识;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科学思维,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就业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主要就业部门为从事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此外,该专业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在与生态学相关的管理部门和企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和开发研究工作。

三、授予学位:理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植物生态学方向依据现代生态学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从不同层次开展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等。

2.营养生态学方向开展营养生态学基础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资源开发中应用、资源利用与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3. 污染生态学方向开展生态环境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生态监测,环境污染的生态评价等研究。

一级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 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环境

一级学科名称 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 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环境
特色与意义:海岸湿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胡宏友
黄凌风
朱小明
骆苑蓉
环境管理
1
环境规划与管理
研究内容:环境规划、功能区划、环境管理、区域和流域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特色与意义:功能区划、区域和流域综合管理,为环境管理专业的主干方向。
陈能汪
方秦华
黄金良
彭荔红
2
环境评价
研究内容: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评价、回顾性评价等。
王文雄(*)
王新红
周克夫
洪海征
郭丰
王明华
陈荣
郁昂
6
海洋分子生态学
研究内容:分子生态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包括DNA和蛋白质两个水平)研究生物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以及产生这种适应反应的分子机制。海洋分子生态学是围绕着海洋生态现象的分子活动规律这个中心进行的,特别是种群动态的分子机理。本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海洋生物(主要是微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与分子系统学;海洋微型生物的分子鉴定;海洋初级生产过程的分子机制;浮游植物磷、氮代谢的酶学和分子基础;海洋生物修复环境污染的分子机制等。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环境科学
1
环境化学
研究内容: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本研究方向力求在分子或原子的微观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变化。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入手,以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生态效应为研究重点。目前的研究内容包括:1、新型污染物和优控污染物在多介质界面间的迁移、转化、归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效应;2、农药(包括传统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和新型唑类、氨基甲酸酯类、杂环类等)和兽药的水环境复合污染及其风险评价;3、现场、原位、快速的分析监测新方法技术和设备的研究。4、大气环境化学及空气污染健康影响。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生态学学科( 071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要求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实(试)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实(试)验技术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具有良好的体魄。

二、学术方向生态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生态科学和生态工程2个学科方向。

1.生态科学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探索环境(无机及有机环境)与生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分子生态学( 2)个体生态学( 3)种群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 5)生态系统生态学( 6)景观生态学( 7)全球生态学。

2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指以收到人类干扰、驯化、操控与设计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应用物质循环原理、能量传递原理、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功能调整和目标控制的学科。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生物学( 2)环境生态学( 3)产业生态学( 4)恢复生态学( 5)污染生态学。

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专业名称环境科学环境

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专业名称环境科学环境
白敏冬(*)
欧阳通
罗津晶
熊小京
景有海
张章堂
2
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
研究内容: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是环境工程领域中重要的方向之一。本方向以人们所关心的陆地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等方法技术和现代仪器手段,密切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与交叉,主攻植物生长过程、碳、氮等生源要素循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关键环节的过程与机制,为进一步开发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修复技术,保护环境资源,污染物的生态工程治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特色与意义:海岸湿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胡宏友
黄凌风
朱小明
骆苑蓉
环境管理
1
环境规划与管理
研究内容:环境规划、功能区划、环境管理、区域和流域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特色与意义:功能区划、区域和流域综合管理,为环境管理专业的主干方向。
卢昌义(*)
张勇(*)
高坤山(*)
蔡立哲
4
海洋生态学
研究内容:海洋生态学是海洋科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方向以人们所关心的海洋资源与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为背景,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技术和现代仪器手段,密切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与交叉,主攻生产力与生产过程、碳、氮等生源要素循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关键环节的过程与机制,为深入了解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黄邦钦(*)
王大志(*)
焦念志(*)
史大林(*)
朱小明
陈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开展海洋动物免疫相关新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研究(如海洋鱼类、蟹类、贝类等抗菌肽的研究与利用);深入研究与挖掘海洋经济动物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新基因和蛋白质,并研究其在水产、食品安全、农业及其医学上等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解决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环境存在的抗生素污染、水产品药物超标、病害以及生长发育不良等国家需求和社会关切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培养类别
硕士
学科、专业代码
071012
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二级学科名称
生态学
基本学习年限
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1学分;培养环节7学分
研究方向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硕士学位课
2
5.专业外语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1
6.中期考核
同学校要求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学期末
7.论文中期检查
同学校要求
第三学期中
8.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主干课程
基础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其他课程导师可根据原基础和培养方向选定
非生态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补修
9.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备注
S060814
全球生态学
2.0

08年新开
硕士选修课
S060815
分子进化生态学
2.0

08年新开
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要求
培养环节安排时间
学分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同学校要求
开学第四周完成
2.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3.学术交流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4.实践教育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外国语(硕一外)
3.0

硕士学位课
S001208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学科介绍南京大学生态学学科点起源于1952年植物学专业的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专门化,当年,仲崇信教授招收了该方向的研究生。

1981年,仲崇信教授在植物学专业内重新招收植物生态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生态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生态学专业发展成为包含植物、动物生态学在内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成为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招聘博士后。

此后,成为生命科学学院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博士学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生态学成为一级学科后,生态学学科点已先后成为一级博士后流动站与江苏省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生态学学科点长期致力于湿地生态、森林生态、盐土生态、分子生态、生态工程、全球变化、城市生态、进化生态、景观生态、草地生态、生物入侵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教委(教育部)、海洋局以及江苏省政府的各种科技奖励30余个。

1995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973项目课题、863水专项课题、海洋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与科技支撑项目,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Luce Foundation、科技部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重点农业攻关计划、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100余个,合同经费9000多万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50多个,经费3750余万元。

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著作(教材)20余部;其中,《生态工程学》在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生态学》于2007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300)2016年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实验操作技能,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从事生态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2.努力学习生态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生态学的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所攻读方向的知识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污染与修复生态利用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技术,主要开展受损生态系统,尤其是受污染水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生态修复研究。

包括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毒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与控制理论、方法,生态修复的原理、方法以及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等。

2.粮食安全与资源高效利用利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术,以粮食安全与资源综合利用为宗旨,重点研究以“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生态区域农业环境光温资源高效利用,农作物对低温、干旱等气候变化的响应,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方面。

3.动物生态利用现代进化生态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体对各种选择压力的适应和进化,物种的时空变化模式与机制,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物种对环境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等。

主要包含对两栖动物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的研究、两栖类生活史特征的地理变异、两栖类的繁殖生态、婚配制度、性选择及精子竞争、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子机制、两栖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

4.生态毒理学采用现代分子毒理学和毒理基因组学方法技术,重点研究微囊藻毒素、离子液体以及农药和杀虫剂对人健康的影响、机理及其防护。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为主。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每年应完成1/3的助教工作量。

在职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4学分(不包括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5分合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

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大学期间通过外语六级者可免修硕士研究生外语,但必须参加过关考试。

课程设置及主要课程简介附后。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1. 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导师组成员以本校教师为主,也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科研进展情况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检查;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协助作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 培养计划的确定: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培养计划。

3. 课程的学习:对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要求研究生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必修课和方向课并取得学分。

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科研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选修数门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选择在更为宽广的学术领域里学习。

本专业其它研究方向的方向课和其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可作为本研究方向的选修课。

4. 学术和教学活动:提倡研究生广泛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总学分为2学分,研究生在一、二年级期间,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交流会18次,并做好相应的文字记录,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专家讲学和本专业学术报告会、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开题报告会、论文答辩等学术活动。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学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大学本科的有关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

采用的形式,可以试讲部分章节,或带实验课。

经考核合格可给予2学分(列入学分计算)。

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已有教学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可适当减免。

5. 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可根据科研和论文需要,结合研究课题外出进行野外考察、基地调研、社会调查等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任务后,必须写出参加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报告。

6. 体育锻炼:研究生应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研究生要心胸开阔,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六、考核方式1. 课程考核:研究生必修课须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

必修课以笔试为主,选修课可采用笔试、或撰写课程论文、或笔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2. 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学习一年半后,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点组织有关教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毕业论文的准备情况、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肄业处理。

对成绩优秀的研究生,按评比条件评选出“品学兼优研究生”,给予奖励。

3. 毕业考核:毕业前由研究生导师、学科点、院(系)对研究生三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作出评价,按评比条件评选出“优秀毕业研究生”。

七、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1. 论文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应主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反映学科研究进展,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作为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并经导师组审核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工作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并向导师指导小组或所属教研室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研究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选题一经确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

2. 研究工作:研究生在研究工作进行期间,在以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继续搜集文献资料,掌握研究方法和技术。

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推理,为撰写学位论文作为好研究资料准备。

同时,要定期进行研究进展的交流。

3. 论文撰写:在完成研究工作后,研究生应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与修改工作。

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规范要求进行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求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观点正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才能申请答辩。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

论文答辩前应须请两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审阅,论文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程序进行,要求研究生使用多媒体进行汇报。

答辩委员会应选择5名或5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由校外专家担任。

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

答辩完成后,校学位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者进行审查,对论文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校学位委员会。

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学位。

九、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求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本校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自觉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要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及任课教师的作用。

导师要定期与研究生接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耐心引导。

研究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附:课程设置表和主要课程简介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生态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简介(学科基础课课程简介见生物学专业)课程编号:041101 课程名称:环境生物学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马剑敏教学要求:学习环境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与生物学效应(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基因污染和生物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掌握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效应及生物净化等科学知识,增强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两大问题,一是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主要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浓缩、积累和放大,污染物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等各个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评价。

二是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和生物修复。

主要包括:生物净化的原理,生物净化的方法,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等。

预修课程:生态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孔繁翔,尹大强,严国安。

环境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熊志廷。

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段昌群。

环境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4。

(4)陈欢林等。

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41102 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张黛静,马建辉教学要求:学习掌握多元分布理论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开展生物学研究中多对象、多指标相互关联的多元统计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多元统计分析是我国多数高校及研究院所研究生培养的课程。

它是统计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能够在多个对象和多个指标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分析它们的统计规律,以揭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问题的本质。

本课程主要讲授多元统计分析概述、多元线性回归、多元相关、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对应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生物学实际例子加以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