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课件2015版5章1节 上古韵系
第一节音韵学简介《诗经》的用韵与上古音系
参考资料: ①《实用汉语音韵学》第235页至266页。沈 祥源、杨子仪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②《实用音韵学》第296页至329页 殷焕先, 董绍克编,齐鲁书社1990年 ③《反切概说》第211页至268页 林序达。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第三节 上古音(古音学)
一、《诗经》用韵——上古音韵部
遥韵:章与章之间押韵,一般放在句末,也 有放在句首的。 《周南· 麟之趾》: ①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②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③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一、二、三章,章末“麟”押韵,遥韵。 近来西方学者以为“麟兮”二字一起押韵, 称“富韵”。
课堂练习:分析《静女》各章的韵例
条件:主要元音必须相同。来自《诗· 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入 二之日栗烈,--入 无衣无褐,--入 何以卒岁。--阴
形声字: 肃(觉部uk )—萧(幽部u ) 叔(觉部uk )—椒(幽部u) 溥(鱼部a) —缚、搏、博 (铎部ak)
3、阳入对转 阳声韵也可以同入声韵对转而相通, 条件有两个:一是主要元音相同; 二是辅音韵尾必须是同一发音部位。 也就是说,只有[k]同[ŋ]对转,[p] 与[m]对转,[t]与[n]对转。
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静女》第三章(P913):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一、三句脂部 匪女之为美, 二、四句之、职部 美人之贻。
抱韵:四句两韵,第一句与第四句押韵,第 二句与第三句押韵。如: 《周颂· 思文》: 思文后稷, 克配彼天。 一、四句职部 立我丞民, 二、三句真部 莫非尔极。
上古音三十部分甲、乙、丙三类。
甲类的共同特点是阴声韵是由单元音构
成,入声韵收舌根塞韵尾-K,阳声韵收舌 根鼻韵尾-ng。
音韵学课件
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 一字而可以三声四声,若《易》爻之上下无常,而唯变所 适也。 《诗》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声之字。其入与入为韵 者什之七,入与平上去为韵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无 人未尝无入声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声可转为三者也。 ——《音学五书· 音论》
顾炎武的这种看法,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 上古韵文中的韵脚字,其声调在中古看来不同,并 非意味着在上古也不相同,很可能在上古它们本来 就属于同一声调。
上古調類 中古調類
平 平
上 上
去
長入 去
短入 入
第七章 上古到隋唐语音系统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到隋唐声母系统的发展 表现在四方面: 1、舌上音的产生 上古没有舌上音知彻澄,到了唐代它们才从 舌头音中分化出来。分化条件: (一四)端 答打多低嫡帝都堵笃 端< (二三)知 折卓知质置株竺
注音: 被注字和注音字 重文: 古字形和今字形 谐声字:被谐字和主谐字 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是相同或接近的,如果在今音 (指中古音)中读音不同,就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 化。如童(定母)撞(澄母),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澄 母,或者都读作定母,意思是,其中一个声母在上古是不 存在的。
二、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 清人钱大昕得出。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声 母在上古不存在。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 此结论的证据有: (1)“非”古读作“帮” 《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 《左传》:“及甫田之北竟。”《释文》:“甫,布(帮) 五反,本亦作圃(帮)”
5、谐声字。谐声字即形声字。 童——撞蹱 二、研究上古声母的方法 方法是:通过以上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 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 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声母。 具体来说,以上五种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 异文: 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声训: 被释词与训释词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卖马”、“埋没”。
f [f]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
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 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经过口腔, 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风范”、 “分发”。
z [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
d [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 音。例如“大胆”、“歹毒”。
t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贪图”、“推托”。 n [n]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哪能”、“难弄”。 l [l]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 通过喉头,振动声带,到达口腔,从舌头的两边流出。例如“劳累”、“罗列”。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汉语的语音单位
汉语的语音单位主要有:
(一) 音素。音素是按照音质的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
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与音高、音长和音强没有关系。它又是最
小的单位,不能再加分析。
(二) 音节。音节是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
音片断。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三) 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
3、卷舌单元音韵母
发一个单元音,舌尖同时上卷的是卷 舌元音。由卷舌单元音充当韵母,一般 不同其他的声母相拼,而单独组成一个 音节。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卷舌元音韵母 er,发音时舌头位于舌面央中不圆唇元 音[ ]的位置,同时舌尖翘起,带有卷舌色 彩。
一节音韵学简介诗经的用韵与上古音系-PPT课件
反切原则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被注音的字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 上字定声,下字定韵(含调)。 夲: 土刀 切。tǔ +dāo→t+āo→tāo
被切字 切上字 切下字
醢:呼改切。hū+gǎi→h+ǎi→hǎi 晻:乌感切。φū +gǎn→φ+ǎn→ǎn 眷:居倦切。ju+juàn→j+uàn→juàn 悲, 府眉切 fǔ+méi→ f+éi→ bēi 见,古甸切 gǔ+diàn→ g+iàn→ jiàn
参考资料: ①《实用汉语音韵学》第235页至266页。沈 祥源、杨子仪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②《实用音韵学》第296页至329页 殷焕先, 董绍克编,齐鲁书社1990年 ③《反切概说》第211页至268页 林序达。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第三节 上古音(古音学)
一、《诗经》用韵——上古音韵部
(四)北音学(近古音) 现代学者以元代《中原音韵》为主要研究对 象研究近古(元明清)的语音系统。这门学 问称北音学。《中原音韵》音系是现代的北 京语音系统(国语、普通话)的直接来源。 传统音韵学没有“北音学”由于古人崇古, 元明清的学者当时的语音不屑一顾,不研究 当代音。
第二节 反切
一、反切产生前的注音方法 (一)譬况法 譬况法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发音 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比如《淮南子· 原道 训》:“蛟龙水居”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 之交,缓气言乃得耳。”《公羊传》何休注: “伐人者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 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遥韵:章与章之间押韵,一般放在句末,也 有放在句首的。 《周南· 麟之趾》: ①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②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③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一、二、三章,章末“麟”押韵,遥韵。 近来西方学者以为“麟兮”二字一起押韵, 称“富韵”。
音韵学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五、音韵学是训沽学的工具
《吕氏春秋· 重言》
•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 之。日:“与仲父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其 故何也?”管仲日:“国必有圣人也。”……少 顷,东郭牙至。管仲日:“此必是已。”乃令宾 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管子日:“子邪?言伐 莒者。”对日:“然。”管仲日:“我不言伐莒, 子何故言伐莒?”对日:“臣闻君子善谋,小人 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日:“我不言伐莒, 子何以意之?”对日:“臣闻君子有三色。艴然 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日者臣望君之在 台上也,艴然充盈,手足矜者,此兵革之色也。 君呿而不唫,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 莒也。 • 《荀子· 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 • 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人 的研究,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因为方言就是历史上某一阶段的官话即 普通话在某一地区的保留。 幕--北京[mù]
梅县
j、q、x 普通话
• 原来普通话的j、q、x来自于古音的两个声母系统,一是g、k、 h,一是z、c、s当他们和开口呼和合口呼相拼时还是g、k、h, z、c、s,当他们和齐齿呼和撮口呼时就变成了j、q、x。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Title
术条件。
反切的文献出处
唐· 陆德明“然 “是应动时 古人音书(即 “孙叔言 已有反语, 为字注音)止 (孙炎)创 为誉况之说 则记于汉末 《尔雅音 (即直音法), 也。” 义》,是汉 孙炎始为反语, 末人独知反 魏朝以降渐 繁。” 语。” · 音辞篇》《经典释文 《颜氏家训 · 条例》《国故论衡· 音理篇》
我国最早一部韵书 是三国魏人李登的 《声类》。其次晋 吕静《韵集》。但 这两部书已失传, 现存最早一部韵书, 隋代陆法言的《切 韵》:把同音字编 在一起,按四声分 韵排列,供作诗押 韵选字用的.
汉语语音史6上古韵母系统
《诗经· 邶风· 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 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音、南、心”上古属于同一个韵部,但到了中古 分归侵韵和覃韵,读起来不押韵了。当时的人就认 为这是“古人韵缓”,即古人用韵不严格。 直到宋代,开始有学者批评叶音说,认为古韵皆有 “定音”,并非泛而杂用。
屋部ok东部o支部e锡部ek脂部ei质部et真部en文部?n韵尾盍部ap谈部am古韵三十部传统音韵学家基本解决了古韵分部问题但他们没有足够材料和理论知识来讨论每个韵部的音值是什么样的这是现代音韵学家要解决的问题
第六讲
上古韵母系统
一、前人考证上古韵部的经过
前代学者对于上古韵的关注和研究早于且多于声。 主要是源于读《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时, 感到不押韵、不谐和,因而进行探索研究,试图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宋代以前,人们缺乏“语音史”的观念,认为古 今读音是差不多的,只是《诗经》作者用韵随便 了一些,或者是古代一个字的读音可以随文本不 同而改变。因此提出了“叶音”、“古人韵缓” 等错误的观点。
《诗经· 鄘风· 载驰》:载驰载駈,归唁卫侯。驱马悠 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陆德明《经典释文》:“駈,字亦作驱,如字。叶 韵,亦音丘。” “驱、侯”上古属于同一个韵部,但中古时“驱” 已归入虞韵,与侯韵的“侯”不押韵了。因此有人 把它读为“丘”,属于尤韵,中古尤侯同用,读起 来比较顺口。
在具体分部上,段玉裁也有几个创见,其中最重要的 是主张之脂支分立。 《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之) 《诗经· 桧风·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支) 《诗经· 豳风· 七月》: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脂 微)
汉语语音史5上古声母系统
以韵文作音韵材料也有缺点: 1.只能归结出“韵类”而不是“韵母”。 《诗经· 周南·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荒”是合口字,“将”是开口字;“萦”是合口字, “成”是开口字。它们是不同的韵母,这从押韵上看 不出来。 2.从韵文无法推求古代的声类。 3.押韵字有时不易确定,判断错韵脚就会影响到结论的 正确性。
古汉越语中,汉语章组字常读舌根音:
针 kim 纸 giəy 正 gieng 种 giog
虽然端知组也有与见组发生关系的,但总体不如 章组那么多,也表明它们的性质是有差异的。 这几组声母关系错综复杂: 隹章-碓端-椎澄-淮匣-崔清 占章-点端-钻群-拈泥
《切韵》系统中端组与知组已经分开了。这个变化发 生在什么时候? 到齐梁时期,知组还是读同端组: 1.[西晋]郭璞《尔雅注》:“长,丁丈反”“竺,丁毒 反”“丁,猪耕反”“姪,大结反” 2.[梁]顾野王《玉篇》:“琢,都角反”“汤,他郎反 ”“浊,徒角反” 3. 梵汉对音:Uddiyana译作“乌苌”,Samghabata译作 “僧伽跋澄”。 4. 日语(吴音)借词:展知:ten;哲知:tetsu;宅澄: taku
《诗经· 召南· 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 自公,委蛇委蛇。” 凡从“它”得声的字,如“紽佗驼蛇……”属同一韵 部;从“皮”得声的字,如“波坡破颇披疲被……” 等也属同一韵部。同时,由于“皮、紽、蛇”押韵, 以上两类字也应当属同一韵部。
严格来说,造字时代(谐声时代)应当早于《诗经》 时代,因此有少数字在诗经中已经与它的谐声偏旁读 音不同了。 《诗经· 齐风· 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出现这种情况应当以诗经系统为准。实际研究结果表 明,两个系统大致是吻合、相辅相成的。
汉语史讲稿IV(上古韵部、中古语音系统、上古到中古声母系统的演变)
《诗经》按调押韵的情形
• (二)我们的看法 • 基本同意王力先生的看法,其实从调类
上看,直接分为四声也未尝不可。即: • 平声、上声、长入(去)、短入
中古的语音系统
中古的声母系统
(一)研究中古声母系统的主要依据 1.《广韵》等韵书的反切 2.宋人韵图 3.六朝至唐代所存的直音和反切材料 4.外语对音材料。日语、朝语、越语 5.现代汉语方言
③喉音“喻”母分成“喻三”(也称“云” 母或“于”母)和“喻四”(也称“以”母或 “余”母)两母。
这样中古声母的数量就比“三十六字母”多
了两个,总数为3母系统综合表
中古声母系统综合表
中古的韵母系统
关于韵母的分类和命名
• 韵母包含的音素多,所以可以从多方面分类。
两类。 • 韵部(韵腹+韵尾+四声)【上古用】,如“支”“锡”“耕”三部。 • 韵系(阳声韵的平上去+相配入声,阴声韵的平上去),如“东董送
屋”“之止志”。 • 韵摄:韵尾相同、韵腹相同或相近的若干韵系合并成的更大单位,如东、
冬、钟三韵合为通摄,同摄中的韵,除平声韵外,还包括各自相配的上、 去、入三韵。
• 其三,入声配阴声。顾氏认为中古音 以入声配阳声是配错了,人声应该配 阴声。后代学者并不认为中古人声配 阳声是配错了,但却同意他的上古韵 人声配阴声见解,因为在《诗经》中 常常有入声与阴声通押的事实。直到 今天,人们仍然认为上古入声配阴声 是合理的。
江永作《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 平、上、去各为一卷,又有入声八部。他是 修正顾氏的分部的。江氏古韵分部的特点, 是注重审音。他认为顾氏的真部应该再分出 个元部,真部口敛(比较闭口)而声细,元部 口侈(比较开口)而声大。顾氏的萧部应该再 分出个尤部,萧部口开而声大,尤部口弇而 声细。顾氏的侵部应该再分出一个覃部,覃 部之声侈,侵部之声弇。这样,江氏的古韵 分部就比顾氏多出三部。
第5章 中古音韵常识
A au
二
三等 三等 四等
u i
呼
宋元只有开、合两呼,到清代潘耒的《类音》,
正式将两呼分为四呼,即开口一二等为开口呼, 三四等为齐齿呼,合口一二等为合口呼,三四 等为撮口呼。四呼的分别在于韵母的第一个元 音: 无介音、韵腹非 i u y 的为开口呼。 韵腹或介音为 i 的为齐齿呼。 韵腹或介音为 u 的为合口呼。 韵腹或介音为 y 的是撮口呼。
5.清浊:不带音的辅音叫清音,带音的辅 音叫浊音。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 浊四类。全清指不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 擦音,如 p t k ts tʂ s.次清指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如 ph th kh th th 。全浊指浊塞音、塞擦音、擦音, 如b d g v dz d 。次浊指浊鼻音、 边音、半元音,如 m N l j 。在现代方言中,吴语、老湘语保留了 古全浊声母,其他方言里构――尤其是韵母结构的
两个概念。宋代就有“等”、“呼”的概念。 等:宋元等韵图把韵母分成开口和合口两呼, 又把两呼各分为四等,即开口一等、开口二等、 开口三等、开口四等,合口一等、合口二等、 合口三等、合口四等。清代的等韵学家江永把 四等的特点总结为:“一等洪大,二等次大, 三四皆细,而四等尤细。”据今人分析,给韵 母分等的主要依据是有无介音和韵腹开口度的 大小。如开口的一、二、三、四等:
(三)从中古音到现代汉语语音的 重要演变
阳声韵尾的变化:咸深摄舒声韵母中古读-m尾韵, 现代汉语中已经并入了-n尾韵,分别与山、臻摄 韵母合流了。探=炭,谈=弹,南男=难,心=新, 今金=巾斤。但宕江曾梗通摄韵尾仍为-N。在现代 汉语普通话中,a ia ua a 主 要来自古咸山摄韵母, i u 来 自古深臻摄韵母,aN iaN uaN来自宕江 摄韵母,N iN 主要来自古曾梗摄韵母,uN N主要来自古通摄韵母。
上古音韵(蛮难的
究其实,“等”是对韵母结构的一种分析。
等韵学家把《广韵》的韵归纳为四个等。其分法如下,举平声包括上去入声。
各家都有所贡献,再加上现代学者的研究,先秦古韵分部的结论基本上是可以相信的。下面是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关于先秦汉语韵部的意见:
先秦韵11类29部(至战国增冬部达30部)
补充解释几个音韵学术语
阴阳入三韵
阴声韵:无韵尾或收元音尾的开音节韵,也称“阴声”。
阳声韵:收鼻韵尾的韵,也称“阳声”。
入声韵:发音较短促,收塞音尾的音节。入声作为调类,常和“平上去”相对(这里应该说是“入声调”)。但由于它的韵尾的特点,也跟“阴声阳声”相对。注意这两者的区别。
比如《诗经•豳风•东山》第三章:
鹳(食鱼鸟)鸣于垤(小土山)
妇叹于室
洒扫穹(屋)窒
我征聿至
韵脚是“垤、室、窒、至”,而它们又都是从“至”得声,可见它们同属一个韵部是无疑的了。
那么在《诗经》中未入韵的从“至”得声的字可能还有:
致、侄、蛭、厔、轾、桎、荎(chi2)、咥(die2)、郅、耋……均属质部。
1个韵→ǎn iǎn uǎn üǎn
1个韵→àn iàn uàn üàn
↑↑↑↑
韵母韵母韵母韵母
韵不计介音;
韵母不计声调;
韵部不计介音、不计声调。
二、为什么要了解一点上古音:
1.不懂古音就不懂“通假”
处理勿水
勿亦5.50元/500克
克皮鞋
万头两毛
六豆粥
2.不懂古音,不能准确掌握上古的联绵字: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以归耳(庄子•秋水)邯郸——叠韵联绵字其实:邯,谈部;郸,元部。——非叠韵
三、预备知识
上古汉语的韵部系统
四部侯:侯虞半(平声)烛屋1/3觉1/3(入声)
五部鱼:鱼模虞半麻半(平声)陌药半铎半麦半昔半(入声)
六部歌:歌戈麻半支1/3(平声)
七部支:佳齐半支1/3(平声)麦半昔半锡1/3(入声)
八部脂:脂微皆灰齐半支1/3(平声)质术栉物迄没屑黠半(入声)
九部祭:月曷末鎋薛黠半(入声)
十部元:元寒桓山删仙先1/3(平声)
似 姒--以声 挨 俟--矣声 態 --- 能声 笞 始--台声
这组字归根结 底都从以得声。
之部 8
尼 比 旨--匕声
泥 ---- 尼声 毗 妣 庇-比声 指 脂 耆-旨声
这组字归根结底都从匕得声。
脂部
皆阶谐资自次 私四指迟师矢 示视二比妣陛 琵迷低弟几妻 齐启西伊美媚
9
作为音韵材料旳谐声字旳缺陷 一是造字旳时候,也许有方言成分 旳掺入,导致谐声系统中某些难以解
阳声韵:以鼻音 -m、-n、-ng收尾旳。 如: 东部 元部
入声韵:以塞音 -b、-d、-g收尾旳。
如:屋部
月部
注:阴声韵、阳声韵旳名称是清代音韵学家孔广森提出来 旳,戴震在此基础上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大类。
返回
26
思索与练习
《尔雅·释器》:“嫠妇之笱谓之罶”,清郝
懿行《尔雅义疏》云:“《诗·鱼丽》正义引
清代至民国
顾炎武 江永 戴震 段玉裁
十部 十三部 十五部 十七部
王念孙 二十一部 江有诰 二十一部 章炳麟 二十三部 黄 侃 二十八部
章炳麟 戴震
顾炎武
段玉裁
王念孙
13
顾炎武古韵十部 一部:(东)东冬钟江(平声) 二部:(支)支半脂之微齐佳皆灰咍尤半(平声)质术栉昔半职 物迄屑薛锡半月没曷末黠鎋麦半德屋半(入声) 三部:(鱼)鱼虞模麻半侯(平声)屋半沃半烛觉半药半铎半 陌麦半昔半(入声) 四部:(真)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平声) 五部:(萧)萧宵肴豪尤半幽(平声)屋半沃半觉半药半铎半 锡半(入声) 六部:(歌)歌戈麻半支半(平声) 七部:(阳)阳唐庚半(平声) 八部:(耕)庚半耕清青(平声) 九部:(蒸)蒸登(平声) 十部:(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平声)缉合盍叶怗洽狎业 乏(入声)
第五章 音韵学
第一节 音韵学概说
一、音韵学
1.含义 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
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 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音韵学的主要内容
今音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 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古音学 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 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和声母相关的概念
1.声纽 声纽是声母的别称,又称音纽或纽。
2.声类 声纽是反切上字的归类,声类不等 于声母。古人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注音,其中上一 个字就叫做反切上字,下一个字就叫做反切下字。
3.字母
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 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到了宋初, 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 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同时增补了六个字母,即 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二是宋代出现的《韵镜》和《七音略》; 三是这一时期的诗歌用韵、域外借音以及今天 的方音。
一、《广韵》以前的韵书
韵书是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作诗查检的 字典。
据《魏书》、《北史》、《隋书》等史书 记载,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魏李登《声类》和西 晋吕静《韵集》。
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韵书是《切韵》。
《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六〇一 年),其编写体例、审韵原则由当时著名的音韵 学家颜之推、萧该等八人所定,由陆法言执笔。
(二)清代及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研究
先秦两汉时代,既无反切又无韵书,所以要 想知道这一时期的韵部,只有通过其他材料去探 求,这类材料主要是《诗经》的用韵和《说文解 字》中的形声字。此外,先秦两汉的其他韵文以 及声训、通假、注音等也都是有价值的佐证。
音韵学课件2015版5章2节
見溪群疑
影曉云以
來
日
非敷奉微
精清從心邪
四等 幫滂並明 端透定泥 精清從心 見溪 疑 影曉匣 來
8.喻四歸定(二)
推理:
中上古
上古
一等 端透定泥
脣音 舌音
齒音
一等 幫滂並明 端透定泥 精清從心 二等 幫滂並明 知徹澄娘 莊初崇生
牙音 喉音
見溪 疑 影曉匣
見照溪三疑 影曉匣
半半 舌齒 來
來
三等 幫滂並明
知徹澄娘
莊初崇生 章昌船書禪
見溪群疑
影曉云以
來
日
非敷奉微
精清從心邪
四等 幫滂並明 端透定泥 精清從心 見溪 疑 影曉匣 來
4.照三歸舌音(二)
1.錢大昕的研究(一)
成果:
非組
一、古無輕脣音。
知組
二、古無舌上音。
章組
端組
三、照三歸舌音。
1.錢大昕的研究(二)
證據·異文:
輕脣 異文 重脣
伏羲《白虎通·三皇》 庖羲《周易·繫辭》
1.錢大昕的研究(三) 證據·讀如(讀若):
設莞筵紛純《周禮·司几筵》
鄭玄注:鄭司農云:紛讀爲
豳。
輕脣
重脣
影曉云以
來
日
非敷奉微
精清從心邪
四等 幫滂並明 端透定泥 精清從心 見溪 疑 影曉匣 來
7.喻三歸匣(二)
推理:
中上古
上古
匣母
一等 影曉匣 二等 影曉匣 喻三
三等 影曉云匣以
四等 影曉匣
結論:
喻三歸匣的“歸”是音同。
第二節 上古聲系
三.從中古音出發進行的推論
1.推論依據
6.照二歸精
上古音系
上古音系
一、声母(王力拟33声母)
中古与之比较:
【1】轻唇音读为重唇音非pf 敷pf 奉bv 微
【2】舌上音读为舌头音知 彻 澄 娘
【3】章组声母接近于舌头音端组章 昌 船 日 书 禅 中古的照三【4】《切韵》庄组声母接近于精组声母庄t 初t 床d 生 俟 中古的照二【5】日母接近于泥母(娘母)
【6】没有独立的于母
【7】有复辅音声母
二、韵母
上古韵部(王力拟30部)
阴声韵例字入声韵例字阳声韵例字
之 来媒悔使职 k 特麦食富翼国蒸 梦兴雄
幽u 舟流考觉uk 鞠覆告戚迪冬u 中降
宵o 悄敖药ok 爵沃虐溺
侯 侯驱输愉屋 k 角玉曲东 蓬凶庞
鱼a 乎马女下雨铎ak 薄夕若宅尺阳a 昌黄扬衡明支e 支斯锡ek 脊解耕e 成名
歌ai 沙嘉瓦皮蛇罗为月at 伐败说月渴烈寒an 旦雁管怨
脂ei 弟矢资葵质et 实噎瑟穴真en 人渊千零身信询微 i 怀崔枚物 t 出肆隧类文 n 门巾存云员先
缉 p 湿及合侵 m 风琴甚南
叶ap 叶甲涉谈am 敢监
三、声调
上古中古
平声平声
舒声
上声上声
长入去声
促声
短入入声。
《音韵学》课件第5章第1
第一節 上古韻系
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
1.研究方法 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 3.江永的古韻分部 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 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 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
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一)
顧炎武的功績:
《廣韻》
一、分古韻爲十部。
二、“離析《唐韻》”。 三、將入聲韻與陰聲韻相配。
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二) 《廣韻》韻目
第五章
第五章 上古音系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上古韻系 上古聲系 上古調系 上古音知識的運用
第一節 上古韻系
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
二.對諧聲偏旁的研究
三.音值研究概況 四.結論 五.通轉
第一節 上古韻系
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
1.研究方法 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 3.江永的古韻分部 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 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 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
第一節 上古韻系
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
二.對諧聲偏旁的研究
三.音值研究概況 四.結論 五.通轉
第一節 上古韻系
三.音值研究概況
1.韻頭的構擬
2.韻尾的構擬
3.韻腹的構擬
1.韻頭的構擬
韻頭尚不能準確構擬: 原因:
①韻文只能提供韻部(韻腹、韻尾)的信
息。 韻尾與所造字相同,其次才是韻頭相同, 因此諧聲偏旁提供的比較準確的信息也是 韻部(韻腹、韻尾)的。
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一)
孔廣森的功績:
一、分古韻爲十八部。 二、東冬二分。
三、確立“陰陽對轉”的理論。
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二)
原類陽聲第一 歌類陰聲第十 十八部的排列:
丁類第二 辰類第三 陽類第四 東類第五 冬類第六 綅類第七 蒸類第八 談類第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五章上古音系第一節上古韻系第二節上古聲系第三節上古調系第四節上古音知識的運用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二.對諧聲偏旁的研究三.音值研究概況四.結論五.通轉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1.研究方法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3.江永的古韻分部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系聯、歸納、分析韻文入韻字⑴:《衛風〃氓》:蚩絲絲謀淇丘期媒期《王風〃君子于役》:期哉塒矣來思《秦風〃終南》:有梅止裘哉《小雅〃六月》:喜祉久友鯉矣友《小雅〃甫田》:止子畝喜右否畝有敏《大雅〃緜》:飴謀龜時玆《大雅〃抑》:子否之事之耳子系聯、歸納、分析韻文入韻字⑵:蚩絲絲謀淇丘期媒期期哉塒矣來思有梅止裘哉喜祉久友鯉矣友止子畝喜右否畝有敏飴謀龜時玆子否之事之耳子同一韻部:韻腹、韻尾相同系聯、歸納、分析韻文入韻字⑶:蚩絲絲謀淇丘期媒期期哉塒矣來思有梅止裘哉喜祉久友鯉矣友止子畝喜右否畝有敏飴謀龜時玆子否之事之耳子之韻:蚩絲淇丘期哉塒矣思止喜祉子鯉飴時玆之事耳尤韻:謀有久友右否咍韻:來哉灰韻:媒梅脂韻:龜侯韻:畝諄韻:敏中古韻系系聯、歸納、分析韻文入韻字⑷:蚩絲絲謀淇丘期媒期期哉塒矣來思有梅止裘哉喜祉久友鯉矣友止子畝喜右否畝有敏飴謀龜時玆子否之事之耳子之韻:蚩絲淇丘期哉塒矣思止喜祉子鯉飴時玆之事耳尤韻:謀有久友右否咍韻:來哉灰韻:媒梅脂韻:龜侯韻:畝諄韻:敏中古韻系之部第一節上古韻系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1.研究方法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3.江永的古韻分部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一)顧炎武的功績:《廣韻》一、分古韻爲十部。
二、“離析《唐韻》”。
三、將入聲韻與陰聲韻相配。
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二)第一部東冬鍾江(舉平以賅上去)第二部支半脂之微齊祭佳泰皆灰咍夬廢尤半,質術櫛昔半職物迄屑薛錫半月沒曷末黠鎋麥半德屋半第三部魚虞模麻半侯,屋半沃半燭覺半藥半鐸半陌麥半昔半第四部真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第五部蕭宵肴豪尤半幽,屋半沃半覺半藥半鐸半錫半第六部歌戈麻半支半第七部陽唐庚半第八部庚半耕清青第九部蒸登第十部侵覃談鹽添咸銜嚴凡,緝合盍葉怗洽狎業乏《廣韻》韻目入聲韻陰聲韻十韻部識讀:離析《唐韻》以入配陰的證據⑴:《魏風〃葛屨》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
∆∆∆維是褊心,是以爲刺。
∆陰聲入聲以入配陰的證據⑵:《唐風〃揚之水》揚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繡,從子于鵠。
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陰聲入聲第一節上古韻系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1.研究方法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3.江永的古韻分部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3.江永的古韻分部(一)江永的功績:一、分古韻舒聲爲十三部。
二、根據音理分析韻部。
三、入聲韻獨立。
審音派特點陰聲韻和陽聲韻●江永分部根據⑴:第四部:真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山攝:寒桓刪元山先仙(a 類)臻攝:真諄臻文欣魂痕(★類)中古上古(顧炎武)●江永分部根據⑵:第四部:真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元寒桓刪山仙分先(a 類)真諄臻文殷魂痕分先(★類)顧炎武江永入聲韻獨立成部:第一部:屋分沃燭分覺第二部:質術櫛物迄沒分屑分薛第三部:月曷末黠鎋分屑分薛第四部:藥鐸分沃分覺分陌分麥分昔分錫第五部:分麥分昔分錫第六部:分麥職德第七部:緝分合分葉分洽第八部:分合盍分葉帖業分洽狎乏第一節上古韻系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1.研究方法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3.江永的古韻分部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一)段玉裁的功績:一、分古韻爲十七部。
二、支脂之三分。
三、韻部按照讀音的遠近排列。
四、全面考察諧聲偏旁,提出“同諧聲者必同部”。
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二)支脂之三分⑴:第二部:支脂之顧炎武支脂之段玉裁支脂之三分⑵:理由:①《廣韻》支、脂、之三分。
②上古韻文支、脂、之大都單獨押韻。
③與支、脂、之有關的陽聲韻、入聲韻是三分的。
陰聲韻支脂之陽聲韻清真蒸入聲韻陌麥術物職德韻部按照讀音的遠近排列:第一部之咍,職德第二部蕭宵肴豪第三部尤幽,屋沃燭覺…………第九部東冬鍾江第十部陽唐…………陰聲韻入聲韻顧炎武列第一部陰入相配第一節上古韻系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1.研究方法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3.江永的古韻分部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一)孔廣森的功績:一、分古韻爲十八部。
二、東冬二分。
三、確立“陰陽對轉”的理論。
十八部的排列:原類陽聲第一歌類陰聲第十丁類第二支類第十一辰類第三脂類第十二陽類第四魚類第十三東類第五侯類第十四冬類第六幽類第十五綅類第七宵類第十六蒸類第八之類第十七談類第九合類第十八關於“陰陽對轉”:《陳風〃東門之枌》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歌類(陰聲)歌類(陰聲)原類(陽聲)∆歌類(陰聲)第一節上古韻系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1.研究方法2.顧炎武的古韻分部3.江永的古韻分部4.段玉裁的古韻分部5.孔廣森的古韻分部6.其他古音學家的古韻分部王念孫、章炳麟、王力等人的分部:王念孫、江有誥:21部。
章炳麟:23部。
黃侃:28部。
王力:30部。
羅常培、周祖謨:31部。
三十韻部:陰聲韻:之部支部魚部侯部宵部幽部微部脂部歌部入聲韻:職部錫部鐸部屋部藥部覺部物部質部月部緝部葉部陽聲韻:蒸部耕部陽部東部冬部文部真部元部侵部談部寒部沃部盍部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二.對諧聲偏旁的研究三.音值研究概況四.結論五.通轉二.對諧聲偏旁的研究1.研究方法2.諧聲表的編制段玉裁語:細微考周秦有韻之文,某聲必在某部,至嘖而不可亂。
故其視偏旁以何字爲聲,而知其音在某部。
同諧聲者必同部。
——《六書音均表》分析韻文入韻字的諧聲偏旁:《衛風〃氓》:蚩絲絲謀淇丘期媒期《王風〃君子于役》:期哉塒矣來思《秦風〃終南》:有梅止裘哉《小雅〃六月》:喜祉久友鯉矣友《小雅〃甫田》:止子畝喜右否畝有敏《大雅〃緜》:飴謀龜時玆《大雅〃抑》:子否之事之耳子蚩時塒之-㞢右有友-又飴矣-㠯梅敏-母期淇-其玆絲-絲謀媒-某祉止-止畝久-久鯉-里來-來否-不丘-丘思-思龜-龜耳-耳子-子事-史喜-喜哉-才裘諧聲偏旁的長處:①可考察韻文入韻字以外的字的韻部。
②可考察聲母。
③可考察聲調(主要是入聲調)。
2.諧聲表的編制之部:㞢聲㠯聲絲聲其聲 聲里聲才聲來聲思聲不聲龜聲某聲母聲尤聲郵聲丘聲牛聲止聲喜聲己聲巳聲史聲耳聲子聲士聲宰聲采聲咅聲又聲久聲婦聲負聲司聲佩聲而聲啚聲臺聲舊聲疑聲灰聲辭聲亥聲 聲甾聲再聲乃聲市聲散字:裘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二.對諧聲偏旁的研究三.音值研究概況四.結論五.通轉三.音值研究概況1.韻頭的構擬2.韻尾的構擬3.韻腹的構擬1.韻頭的構擬●韻頭尚不能準確構擬:●原因:①韻文只能提供韻部(韻腹、韻尾)的信息。
②造字時,選取聲旁的標準首先是韻腹、韻尾與所造字相同,其次才是韻頭相同,因此諧聲偏旁提供的比較準確的信息也是韻部(韻腹、韻尾)的。
-m -n -N 2.韻尾的構擬(一)●由中古往上古推斷⑴:陽聲韻-m -n -N中古上古●由中古往上古推斷⑵:《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牀,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N●由中古往上古推斷⑶:《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m 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由中古往上古推斷⑷:《衛風〃氓》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n∆∆∆∆∆∆∆●由中古往上古推斷輔音韻尾:陽聲韻-m -n -N入聲韻-p -t -ka N ★N a N ★N 中古上古●根據語音的系統性⑴:《陳風〃東門之枌》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歌部(陰聲)歌部(陰聲)元部(陽聲)∆歌部(陰聲)-i -n -i -i a n aia i a i●根據語音的系統性⑵:《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宵部宵部幽部∆宵部- - - -u o o o●根據親屬語言的讀音:魚部例字藏語緬語魚 a N a苦ka k a下▫ba b qw a第一節上古韻系一.對韻文押韻的研究二.對諧聲偏旁的研究三.音值研究概況四.結論五.通轉上古韻部表(一)●韻部表識讀⑴:陰聲韻入聲韻陽聲韻甲類-之部★-k職部★k-N蒸部★N 支部e錫部ek耕部eN 魚部a鐸部ak陽部aN 侯部❷屋部❷k東部❷N 宵部o藥部ok幽部u覺部uk冬部uN上古韻部表(二)●元音關係:e★u o ❷a 音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