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斐波那契数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一 斐波那契数列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Fibonacci 数列,体验发现其通项公式的过程;
2.了解matlab 软件中进行数据显示与数据拟合的方式;
3.掌握matlab 软件中plot, polyfit 等函数的基本用法;
4.提高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二、 问题描述
某人养了一对兔,一个月后生育了一对小兔。假设小兔一个月后就可以长大成熟,而每对成熟的兔每月都将生育一对小兔,且兔子不会死亡。问:一年后共有多少对兔子?
三、 问题分析
这个问题,最早由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Fibonacci),于1202年在其著作《珠算原理》中提出。根据问题的假设,兔子的总数目是如下数列: 1,1,2,3,5,8,13,21,34,55,89,144,233,…
问题的答案就是此数列的第12项,即一年后共有144对兔子。
这个数列通常被称为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研究这个问题就是研究Fibonacci 数列。把这个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我们会问:第n 个月后,总共有多少对兔子?即Fibonacci 数列的第n 项是多少?这就需要我们探素Fibonacci 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问题的描述,我们知道第n+2个月后兔子的对数,等于第n+1个月后兔子的对数(表示原来就有的老兔子对数),加上第n 个月后兔子的对数(表示生育出来的新兔子对数)。这样就得到关于Fibonacci 数列的一个递推公式:
21n n n F F F ++=+
利用matlab 软件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这些数据显示成平面曲线的形式后,我们可以观察到Fibonacci 数列的变化规律;通过matlab 软件的数据拟合功能,我们可以大概知道Fibonacci 数列的函数关系式,结合上面的递推公式,就可以推导出来Fibonacci 数列的通项公式。
四、 背景知识介绍
1. 数据的可视化。
将离散的数据:1234,,,,,,n F F F F F ,
看成平面坐标系里的点:1234(1,),(2,),(3,),(4,),,(,),n F F F F n F ,
利用matlab 软件的plot 函数在平面坐标系里划出一个点列,就可以实现离散数据的可视化。plot 函数的基本使用格式为:plot(y),其中参数y 表示竖坐标,即需要显示的数据。
例1 y=1:20;y=y.^3;plot(y)
2. 数据的拟合。
数据拟合就是寻找一个目标函数,作为被拟合数据的近似函数关系。目标函数的类型,可以是多项式、指数函数等。作数据拟合,首先需要估计目标函数的类型,这一点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来观察得到,而一阶多项式是最常见的目标函数,此时称为线性回归。确定拟合系数的原则是最小二乘法,即所有误差的平方和取最小值。在matlab 软件中以多项式为目标函数作数据拟合的函数是polyfit ,它的基本使用格式为:polyfit (x,y,n)。
其中(x,y)是被拟合的数据,即平面上的一个点列,而n 是事先确定的多项式的阶数。
例2 x=[1,3,4,5,6,7,8,9,10];y=[10,5,4,2,1,1,2,3,4]; polyfit (x,y,2)
结果:20.2676t - 3.6053t + 13.4597
3. 数列的通项公式。
寻找一个整标函数,使得它在n 处的函数值,等于数列的第n 项的值,这个函数就是数列的通项公式。
4. 黄金分割。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如下图)
。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协调美观,因此称之为黄金分割。
五、 实验过程
本试验将Fibonacci 数列的有限项,看成是待处理的数据。首先利用matlab 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这些数据显示在平面坐标系中,观察其图形类似什么曲线,结论是:指数函数的曲线。进一步,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互逆关系,将原有数据取对数,再观察其曲线形状是否类似直线,以验证原来的观察是否正确。通过观察到的目标函数,然后利用matlab 软件的数据拟合功能,得到Fibonacci 数列通项公式的近似关系。最后,从近似关系出发,推导出来Fibonacci 数列的通项公式。
1. 观察数据的大概函数关系。
为了研究Fibonacci 数列的变化规律,我们取此数列的前30项来观察。利用Matlab 软件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这些数据显示在平面坐标系中,观察其中蕴涵的函数关系。具体的实现流程为:(1)定义数组fn ;(2)显示数组fn 。具体的代码如下:
function plotfibo(n) %定义函数显示Fibonacci 数列前n 项
fn=[1,1]; %将数列的前两项放到数组fn 中
for i=3:n %fn 的第3项到第n 项
AM:AB=MB:AM
fn=[fn,fn(i-2)+fn(i-1)]; %将第i项添加到数组fn中
end %循环结束
plot(fn) %将装有数列前n项的数组显示出来
这个函数的调用方式是:plotfibo(30),显示出来的图像为图1,经观察,觉得曲线的形状象指数函数的曲线,其数据无限增大。可以改变参数n的值,反复观察。
图1 n=30 图2 n=50
图3 n=500 图4 n=1000
2.进一步验证上一步得到的结论。
经过上一步的观察,觉得这些数据应该是指数函数的形式。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可以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互逆关系。如果这些数据确实是指数函数的形式,则经过取对数后应该是一个线性关系,即一阶多项式,从图形上看应该象一条直线。因此,再利用Matlab软件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这些数据取对数后显示在平面坐标系中,观察它是否象一条直线。具体的实现流程为:(1)定义数组fn;(2)数组fn取对数;(3)显示数组fn。具体的代码如下:
function plotlnfibo(n) %显示取对数后的前n项
fn=[1,1]; %将数列的前两项放到数组fn中
for i=3:n %fn的第3项到第n项
fn=[fn,fn(i-2)+fn(i-1)]; %将第i项添加到数组fn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