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原文范文

合集下载

虞美人李煜古诗解析

虞美人李煜古诗解析

虞美人李煜〔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了:了结,完结。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砌:台阶。

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

栏,一作“阑”。

砌,台阶。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几多:多少。

鉴赏《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虞美人解析

虞美人解析

李煜虞美人原文:【南唐】作者:【李煜】体裁:【宋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译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虞美人李煜原文及翻译

虞美人李煜原文及翻译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五代〕
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虞美人》原文及译文

《虞美人》原文及译文

《虞美人》是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著名词作,这首词表达了李煜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亡国之痛。

据传,这首词是在李煜被俘至北宋后所作,词中流露出他对过去帝王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囚禁生活的无奈与哀怨。

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和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才能结束?过去的事情还记得多少?
昨夜小楼又吹来了东风,在这月明之夜,我无法忍受回忆故国的痛苦。

那些精美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居住其中的人已经容颜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永无止境。

这首词通过对比春花秋月的永恒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李煜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词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了形容愁绪无尽的经典比喻,展现了李煜词作的艺术魅力。

虞美人李煜

虞美人李煜

《虞美人》艺术手法
①直抒胸臆。 ②反衬,
以乐景写哀情。 ③虚实结合,
想象,对比。 ④设问,反问,
借代,比喻。
汤显祖《牡丹亭》中,说“良辰 美景奈何天”;而李煜《虞美人》 中,则更进一步,说(一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 苏轼《水调歌头》中,追问上天 “明月几时有”;而李煜《虞美 人》中,则怨问苍天(一句) :
关于“虞美人”
原为唐教坊曲, 初咏虞姬与虞美人花。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 《一江春水》《玉壶水》等。
双调各四句,五十六字, 两仄韵转两平韵。
李煜(937年—978年), 五代时南唐后主。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刘禹锡《竹枝词》中,说 “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 限似侬愁”;李煜《虞美人》 中,化用其诗的两句是: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相见欢》中,说“愁”是 “剪不断,理还乱”;而其《虞美 人》中,则说“愁”是(两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 长”;李煜《虞美人》中,与之意 思相近的两句是:
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李煜与宋徽宗
民间有传说,宋徽宗赵佶jí是150年前的南唐后主李煜的 转世,李煜通过投胎转世来报复赵宋的亡国之仇,辱妻之 恨,靖康之耻与徽钦之辱都是因果报应。
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其后身也。宋神宗一日 幸秘书省,见江南国主像,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适后宫 有娠shēn者,梦李后主来谒,而生端王(宋徽宗)。

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原文 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原文 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南唐】作者:【李煜】体裁:【宋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译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虞美人李煜

虞美人李煜

虞美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⑥王国维《人间词话》谓此句可作后主词的评语。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意思: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楼昨夜又东风,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写作背景: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鉴赏:“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李煜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美人赏析

李煜虞美⼈赏析 李煜在《虞美⼈》中想要表达的是⼀种怎么样的情感呢?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煜《虞美⼈》赏析,欢迎阅读! 李煜《虞美⼈》原⽂: 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

雕栏⽟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李煜《虞美⼈》译⽂: 春花秋⽉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楼上昨夜⼜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江春⽔向东流。

李煜《虞美⼈》赏析⼀ 这⾸词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词中的名篇。

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以泪洗⾯”的囚禁⽣活,受尽屈辱,尝尽⾟酸,最后被宋太宗⽤药毒害⽽死。

这⾸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词中抒写⾃⼰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

词中吟咏感叹⾃⼰的⾝世和遭遇,诉说⾃⼰的悲剧命运和⼈⽣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词的开头⼀句就极为沉痛。

春花秋⽉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却以怨恨的⼝吻发出诘问:“春花呀,秋⽉呀,什么时候才能终了呢?”词⼈为什么这样见花落泪,对⽉伤⼼,为什么这样痛不欲⽣呢?因为春花秋⽉只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往事桩桩件件都会令⼈⼼碎。

“⼩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两句缩笔吞咽,放笔呼号。

因偷⽣⼈间,历尽折磨,感到这种⾮⼈的⽣活、痛苦的折磨没有尽头,⽽往⽇的⼀切⼜不堪回⾸,只能更加增添悲愁。

下阕承上,因故国⽉明进⼀步联想,旧⽇的宫殿犹在,⽽江⼭易主,⼈事已⾮,回想起来真是肝肠⼨断,凄惨之⾄。

结尾两句⾃问⾃答,倾吐⼼中不可抑之愁,⽤江⽔的长流不息来形容⾃⼰愁恨的永⽆尽时,以兴体作结,尤为精警。

全词以问起,以问结,由仰⾸问物,到抚⼼⾃问,⼀⽓盘旋,曲折回荡,如泣如诉,声泪俱下。

通篇语⽓连贯⽽⼜起伏不定,抒发感情深沉真挚。

词中还运⽤反衬和⽐喻,如春花秋⽉本来是美好的事物,但却怨问其“何时了”,⼩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引起“不堪回⾸”之念。

虞美人赏析李煜(优质3篇)

虞美人赏析李煜(优质3篇)

虞美人赏析李煜(优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虞美人赏析李煜(优质3篇)虞美人赏析李煜(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词翻译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李煜的《虞美人》全诗

李煜的《虞美人》全诗

李煜的《虞美人》全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李煜的《虞美人》全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李煜的《虞美人》全诗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

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

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

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爽,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旧”。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年轻。

君: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缘由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或许并不值得怜悯,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妙,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不堪回首”的嗟叹,由于它们都勾发了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的心境,是真实而又深刻的。

《李煜·虞美人》原文、注释与赏析

《李煜·虞美人》原文、注释与赏析

《李煜·虞美人》原文、注释与赏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解】《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

此词大约作于归宋后的第三年,也是作者词的代表之作。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此正是促使太宗下令毒死作者的原因之一。

因领受了人生的悲哀,又直率、真切地把自己的悲哀倾泻在词中,这就使他的词“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将词由花前月下娱乐遣兴的工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抒情文体。

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来看都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小令的最高境界。

【注释】1.了:了结,完结。

2.砌:台阶。

3.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4.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6.君:自称。

【串译】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风,故国的伤痛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承受得住啊。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江山易主,颜色已变。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赏读提示】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使人烦恼倍增。

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

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化为虚幻了。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注释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注释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注释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
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
上下片各四句,雪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了了结,完结。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砌:台阶。

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

阑,一作“栏”。

砌,台阶。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几多:多少。

《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

《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

《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篇1虞美人韩淲坐上有举昔人《虞美人》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

万事佯休去。

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

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

泪暗洒、神州沉处。

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

空自笑,听鸡舞。

天关九虎寻无路。

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

吴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

但目尽、东南风土。

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割舍了,对君举。

韩淲词作鉴赏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已成定局,高宗向金拜表称臣,李纲时已罢职,上书坚决反对,元幹乃赋《虞美人》“曳杖危楼去”一词寄之,表示极力支持。

其词慷慨悲壮,乃芦川词压卷之作。

数十年后,韩淲于酒席上因有人举其词,感其壮,遂步其原韵,挥笔写成此词。

据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云:淲于“嘉定初,即休官不仕”。

审词情,词作于休官退居上饶(今属江西)之时。

距元幹作词那年,已相隔50余年了。

“万事佯休去。

”起笔感慨极深沉。

佯作抛却万事,其实何能抛却?这人间万事,南宋日渐衰落局面未改,实为第一大事也。

“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

”栖迟,止息也。

渚,水中之小洲。

灵山、玉溪,皆在词人所居之上饶。

灵山,乃道教之福地。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二七“洞天福地”第三十三:“在信州上饶县。

”玉溪以源出怀玉山故名,即信江,一称上饶溪。

词人自道,我聊且栖迟于灵山玉溪之间,空对着云起水流而已。

一位隐居深山老林而系心天下的爱国志士之形象,隐然已凸现于此灵山玉溪之间。

灵山起雾,多么象他心头的怅惘。

玉溪流渚,流不尽他心中的愁恨。

“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

”击楫,这个典故出自《晋书。

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有如大江!“词人用笔,无往不复。

缅怀靖康南渡,先辈北伐遗愿,至今没有成为现实,此恨千古难灭。

韩淲对南渡之初的元老重臣李纲,万般推崇。

其《涧泉日记》云:”渡江以来,李伯纪第一流。

“又云:”李伯纪、赵元镇《鼎》渡江之初,整顿国家,至今蒙福无穷。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赏析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赏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赏析,是词人李煜的“血泪之歌”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带来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起来看看吧!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通:阑)【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译文及注释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译文及注释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十国·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选自《南唐二主词校订》(中华书局2007年版)。

〔虞美人〕,词牌名。

〔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往事知多少〕意思是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

〔故国〕指南唐。

〔雕栏玉砌〕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

〔朱颜改〕红润的容颜改变了,指人已憔悴。

〔几多〕多少。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翻译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

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

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草,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

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

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注释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

浦,水滨。

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汀草,水边的野草。

青林:喻梦魂。

乘鸾:指仙游。

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

南州:南方。

鉴赏这首词,是写春夏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怀人情绪。

上片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

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的境界。

“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往往有这样的景色。

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的感觉。

“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

“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

“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的特征。

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

“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

这是精细的描绘,跟一般写壮阔的江涨气势采用粗线条勾勒的全不相同。

虞美人续写作文

虞美人续写作文

虞美人续写作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话说那李煜,这满腹的愁绪啊,就像那滔滔江水怎么也流不尽。

他站在那小楼之上,望着那一轮明月,心里就像被猫爪子挠着似的。

这时候啊,从那角落里突然钻出一只小老鼠。

李煜吓了一跳,刚想呵斥,却又住了口。

那小老鼠滴溜溜的小眼睛看着李煜,竟像是有了灵性一般。

李煜苦笑着对小老鼠说:“你这小家伙,莫不是也来嘲笑我这亡国之君?如今我被困在这一方小天地,连你这小老鼠都能在我面前肆意横行。

”小老鼠像是听懂了他的话,吱吱叫了两声,倒像是在安慰他。

李煜又接着说:“想当年,朕的皇宫那是雕栏玉砌,美人如云啊。

如今呢,这一切都没了,就像一场大梦,醒来啥都没了。

这朱颜改的又岂止是那些宫娥彩女,朕这颗心啊,也早就变得千疮百孔喽。

”小老鼠在一旁窜来窜去,李煜看着它,思绪又飘远了。

“这愁啊,就像那春水,一波接着一波。

可这春水还有个尽头,我这愁怕是要带到棺材里去喽。

要是能再回故国看一眼,哪怕就一眼,让我死也甘心啊。

”李煜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抚摸着那破旧的栏杆。

这时候,一阵风吹过,吹得李煜的衣角猎猎作响。

他打了个寒颤,那小老鼠也躲进了洞里。

李煜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也许这就是我的命吧,只是这心中的思念和哀怨,又该向谁诉说呢?”他想啊,要是能把这愁绪都写在纸上,说不定还能给后世的人提个醒呢。

于是,他又转身进了屋子,拿起笔,蘸了蘸墨,想要继续把这心中的苦水都倒出来。

可刚写了几个字,又忍不住悲从中来,那泪水啪嗒啪嗒地落在纸上,把字迹都晕染开了。

“唉,这虞美人的曲调再美,也唱不尽我的哀伤啊。

”李煜长叹了一口气,这一夜,注定又是一个无眠之夜,而他的愁,还在那无尽的黑暗中蔓延着,就像那永远看不到头的黑夜,笼罩着他那孤独而又绝望的灵魂。

【五代】李煜《虞美人》

【五代】李煜《虞美人》

杨雨品历代名家词连载百度来自喜马拉雅85.【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心情词签】本期词签由冰黛雨独家提供【本期关键词】故国忧愁春花秋月【诗词原文】《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精华赏析】这首“满纸血泪”的《虞美人》,词劈头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是绝望情绪的呐喊。

“春花”和“秋月”原本是自然界非常美好、赏心悦目的景色,对于正常人来说,艳丽的春花和高洁的秋月,是一定能给人带来愉悦情绪的美景。

更何况,李煜本人就是一个文艺气质十足的词人,在亡国之前,他还是江南之主,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都足够让他从容享受年复一年春花秋月的美好,并且他的这种物质享受还能通过他天才般的艺术修养,转化成最动人的文字。

可是,在《虞美人》中,春花不再浪漫,秋月不再清新,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质问,尤其是“何时了”这三个字好像有千钧之力。

“何时了”只有三个字,可是我们如果试图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话,可以有不同的版本。

正常的版本可以是这样的:春天的花儿秋天的月啊,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呢?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更口语化的版本:春天的花儿秋天的月啊,你们这样来来去去的,无休无止,你们烦不烦哪?不过,我觉得,“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句子,最好是不要任何蹩脚的翻译,它只需要我们沉静下来,用心去体会李煜彼时彼刻的绝望心境。

当他不再有任何欣赏春花秋月的兴趣的时候,季节的轮回,景色的转变,对一个阶下囚来说,早已没有任何意义,春花秋月这种源于自然的生命情趣,他已无心留恋了。

“何时了”三个字,听上去简单,实际上是对生命表示决绝的一种强硬态度了!正像当代词学家唐圭璋先生所说的那样:“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正是求速死也。

”(《屈原与李后主》)这就是绝望,这就是生无可恋的死地,这就是李煜了无生趣的心境。

《虞美人》李煜古诗

《虞美人》李煜古诗

《虞美人》李煜古诗一、《虞美人·春怨》南唐·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春风回来,吹绿庭院杂草,柳树萌新芽,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

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虽然竹声新月一如当年,却再无当年赏月时的处境和心绪。

乐曲还在继续演奏,酒宴未散,池水冰面开始溶解。

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

我已鬓发斑白,年老体衰,难以承受这极度的忧思啊。

这是一首抒写伤春怀旧之情的作品。

从全词看,充满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应是李煜后期的作品,故也有人称其为是后主绝命词第二首。

赏析:上片写春景以引抒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

作者以景入情,用细腻的观察、清丽的语言极力刻画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光图。

但“风回”一句也让读者隐约感到作者虽面对春色,心中却满是旧思的忧愤之情。

“凭栏”句一出,词意渐明,“无言”中仿佛有千言万语。

“依旧”是对往昔的怀恋,对现实的感慨,还是清丽多于灰暗,春光胜于春愁。

下片则是把上片原有的那一点点由回忆中升起的生机在现实的痛苦中消灭了。

承接上片引出的对奢华生活的回忆更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愁怨,“烛明”一句中孤独情思,到了“满鬓”一句无法自禁,哀怨至极。

这是全词的点题之句,也是全词中最具情感震撼力的一句。

全词描写生动,笔触细致,情景融汇,由景见情,由情生景,借伤春以怀旧,借怀旧以发怨,借发怨以显痛苦,结构精妙,意象生动,在感情上十分挚烈,艺术手法上相当成熟,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这首词结合被俘后的生活来反映故国之思,写春天的到来,东风的解冻,对生机盎然、勃勃向上的春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沉怨痛,在对往昔的依恋怀念中也蕴含了作者不堪承受的痛悔之情。

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虞美人原文范文
导语:虞美人(李煜)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以下是带来的虞美人原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
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
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
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

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