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穴位
健身气功与“夹脊”
健身气功与“夹脊”作者:康涛来源:《健身气功》2012年第03期“夹脊”之源流夹脊又名夹脊穴、挟脊、夹背脊、佗脊、华佗夹脊等。
在健身气功功法中,不光有穴位名词的使用,更多则作为动词运用,夹脊引自于道家丹门术语,指两肩胛辅夹其脊,形成一夹道,因名夹脊。
夹脊一词,最早出自《内经》,《素问·刺疟》曰:“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侠脊者必已。
”《素问·缪刺论》亦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杨上善对此注曰:“脊有廿一椎,以两手挟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
”最早将夹脊刺法应用于临床的,据文献记载首见于华佗。
《后汉书》注引《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躄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分……,言灸此各七壮,灸疮愈即行也。
后灸愈,灸处去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此处华佗所点背数十穴当为今之夹脊穴。
华佗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确定了夹脊穴的基本定位,并用于治疗临床顽疾,所以后世又有“华佗夹脊治百病”一说。
“夹脊”的医疗保健作用扶正祛邪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人体正邪两方对立相争的具体反应。
当人体的正气战胜不了邪气,或是正气虚弱不足以抵御外邪时,就会发生疾病。
疾病发生后,它会随着正邪的盛衰而消长,当人体的正气可以胜过邪气时,自当邪气退之,疾病好转痊愈。
刺激夹脊可以补虚泻实,使虚弱低下的机能得到增强与补充,使体内留滞郁结的痰湿、淤血等邪实被驱除与排出,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强健夹脊,可以补益中气、安守精神,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御和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
调和阴阳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处于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状态,以维持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
当人体阴阳失调时,就会发生疾病。
所以阴阳失调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中医的致病原则也是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
因为夹脊与督脉相通,督脉为阳脉之海,与六阳经有联系;督脉与任脉相贯通,任脉为阴脉之海,与六阴经联系。
【穴位养生】《太溪穴》——人体第一大补穴
【穴位养生】《太溪穴》——人体第一大补穴《求医不如求己》告诉我们,从太溪穴激活先天之本关注先天之本,也就是激活肾经。
肾经上的每个穴位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一样,通过按这个穴位,让它再撞击、再通别的穴位,最后整条经都通了,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到最后,您会发现整个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全改善了。
从哪里着手激活肾经呢?从太溪穴激活。
因为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源头。
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
“太溪穴”。
从名字不难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
顾名思义也就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此穴内物质是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到本穴后,冷降水形成了较为宽大浅溪,因此名“太溪”,也称“大溪穴”。
如果肾水充盈,精之充足,肾的“原阳”或者说“真水”才会发挥其作用,温润营养我们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经过这么一个良性循环,当穴位一个一个地被打通,气血集中到了太溪穴上,储备的过程就完成了。
最后,您要把这些储备好的东西通过涌泉穴来好好利用。
因为涌泉穴是通肝的,用在肝处,就开始变为后天所用了。
肾是我们先天的本,它得通过肝的生发疏泻才能用。
我们一生当中损耗最大的是肝,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肝。
谁给肝供应营养?就靠肾。
所以要想肝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后天提供保障,就必须让肾功能正常,也就是让肾经的气血周流通畅。
中医养生教您自我取穴法:1、正坐垂足,抬起一只脚放的另一只脚的膝盖上;2、用另一侧的手轻握脚,四指放的脚背上,大拇指弯曲,从上往下刮按,有胀痛感(孕妇要小心按);3、左右脚上的穴位,每天可以刮按1-3分钟或者艾灸,都能起到养生保健的疗效。
尤其在春天温燥多风,肝脏最易受害。
坚持每天按揉或艾灸两侧,可充分保肝护体。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处,而通过太溪穴的各种异常又可以了解肾经的状态。
足三里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
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大椎穴:身体阳气的“入海口”,一穴通七经
大椎穴:身体阳气的“入海口”,一穴通七经武侠小说中常常写到,练功之人要打通任、督二脉,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大椎穴就位于这条督脉。
督脉又被成为“阳脉之海”,为什么呢?这还得从经络理论说起了。
阳脉的入海口在人体的经络系统中,有十二条经络直接与脏腑相连,叫作“十二正经”;还有八条经络不直接与脏腑相连,叫作“奇经八脉”。
督脉就是奇经八脉之一,它在人体的后背正中线上,称作“阳脉之海”。
原来,人体的十二正经又分成六条阳经、六条阴经。
六条阳经都要会聚到督脉,就像六条满载“阳气”的河流汇入大海,而大椎穴正是“入海口”,是六条阳经汇入督脉的地方。
六条阳经中,有三条从手经过上肢、肩背到头部,称为“手三阳”;有三条是从头部下行经过后背到下肢,一直到脚,称作“足三阳”。
因此,大椎穴又被称为“三阳、督脉之会”“诸阳之会”,是全身阳脉的交汇点。
所以在升阳气、祛阴寒三伏期间,无论是提升免疫力、各类疾病都必贴大椎穴。
这么重要的穴位,它究竟在哪呢?颈背部两突起之间这个穴位的名称就说明了它的位置。
《医经理解》说:“大椎,椎骨之最大者也。
”在脊柱的椎骨中,第7颈椎棘突最长,而大椎穴就在后背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
可通、可补、可泄上文提到大椎穴是阳脉的“入海口”,全身的阳脉会聚于此,若阳气被风寒所闭,从此处疏通开泄最“合算”;若体内阳热过盛,从此处泻热最“合算”;若身体虚弱,从此处温补也是最为“合算”。
因为此处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用一穴就能调动全身阳气的效果。
通阳解表可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也可治疗经络不通所致的颈项强痛。
可采用常用外治手法:按摩可以简单地用食指慢慢用力按压大椎穴,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如此反复操作10~15次。
退热祛邪可治疗各种发热,实热、虚热皆可取之,尤其是风热感冒所致的高热可首选大椎穴,治疗应越早越好。
可采用常用外治手法:蒜泥敷贴将新鲜大蒜捣烂成蒜泥,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在大椎穴上涂少许万花油,再将蒜泥均匀敷上,蒜泥面积以直径1厘米左右为宜,每次大约20分钟,以局部潮红微热为度,每日1~2次(多用于退热,尤其适合小儿发热)温阳补虚治疗阳虚畏寒、慢性疲劳等病症。
人体穴位顺口溜
人体穴位顺口溜百会头顶凹中悬,上星入发一寸权。
印堂两眉中间取,太阳一眦角一寸许。
委中国窝纹中屈,承山人字纹中戏。
梁丘膝上二寸去,血海膝上二寸齐。
膝眼膝下两陷中,昆仑外踝跟腱引。
膝下三寸足三里,隐白大趾依甲系。
外踝三寸悬中找,内踝三寸三阴沟。
华佗夹脊外五分,十有七穴各自取。
十宣十指尖端找,肾经涌泉足心翘。
风池耳后发际内,肾俞二三腰椎照。
曲池肘纹肱外招,扭伤曲池下外导。
合谷第二掌骨中,内关掌后二寸绕。
腰痛委中求,头面合谷收。
踝痛找悬钟,腹痛三里留。
急救掐人中,疲劳华佗留。
针灸处方及腧穴学歌诀骨度分寸用针取穴必重的,全身骨度君宜记。
全后发际一尺二,定骨之间九寸别。
天突下九到胸歧,歧至脐中八寸厘,脐至横骨五等分,两乳之间八寸宜。
脊柱俞穴椎间取,腰背诸穴依此列,横度悉依同身寸,胛边脊中三寸别。
腋肘横纹九寸设,肘腕之间尺二折,横辅上廉一尺八,内辅内踝尺三说,髀下尺九到膝中,膝至外踝十六从,外踝尖至足底下,骨度折作三寸通。
十二经连接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虚。
手阴脏手阳手头,足阴足腹阳头足。
腧穴学歌诀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五络穴歌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
穴位保健全身调理尽在手中
穴位保健全身调理尽在手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尤其是在这个疫情期间,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传统的保健方法,如运动、健康饮食等,一种被广泛认可并且使用的方式是穴位保健。
穴位保健是利用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和相应的调理方法,帮助您了解并正确地运用穴位保健,让全身保持健康。
一、太和穴太和穴位于手腕掌侧,当拇指和食指并拢时,凹陷处的中央位置。
按压太和穴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平时可以通过按压太和穴缓解疲劳,预防和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二、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中央,当脚板对折时,最凹陷的位置即为涌泉穴。
按压涌泉穴可以帮助舒缓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涌泉穴还与眼睛、鼻子、喉咙等脏腑经络有关,按压该穴位可以起到舒眠安神、缓解鼻塞咳嗽的作用。
三、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背部颈椎旁肌肉凹陷处。
按压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和肩部的酸痛,还可以改善头痛、偏头痛等症状。
尤其对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久坐不动导致的颈肩部不适,按摩风池穴有很好的效果。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
按压合谷穴可以帮助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还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和失眠等问题。
此外,在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后,按摩合谷穴可以舒缓手部肌肉,减轻手部疲劳。
五、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当拇指和食指并拢时,与拇指根骨相连接的凹陷处。
按压内关穴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能量,提高免疫力。
这个穴位还与胸腹部脏腑有关,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胃脘不适、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六、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底第一、二趾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压太冲穴可以帮助平衡情绪,缓解焦虑和急躁,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问题。
此外,太冲穴还与经络相连,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调理肝脏、平衡体内阴阳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穴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的身体情况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是非常重要的。
古为今用 返璞归真 ——漫谈《难经》脉针
古为今用返璞归真——漫谈《难经》脉针傅嵩青难经脉针2月23日在近代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类证实了世界上能量密度最高的是用反物质来储存能量,物质与反物质在一起就变成了巨大的能量。
而我们祖先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归纳出八个字:“守中致和,道用其反”。
这种思维运用无处不在。
在研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开始体会到身体中的一些奥秘,太极拳的许多招势的实质是用一个穴位去找另一个穴位,通过两个穴位的相合,身体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因而太极拳里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这个能量带动而自然生成的。
《素问》中就有记载:木运平称敷和(太过为发生,不及为委和),火运平称升明(太过为赫曦,不及为伏明),土运平称备化(太过为敦阜,不及为卑监),金运平称审平(太过为坚成,不及为从革),水运平称静顺(太过为流衍,不及为涸流)。
不仅说明五行之偏(太过不及)所产生的状况,更指明了五行平(和)时之德, 所谓阴阳和合显其德而行其用。
甚至处世为人,“允执厥中”,不离自性。
而这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脉里。
脉的沉浮、迟数、滑涩、虚实,显示出人体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知其偏而用其反,使脉回到“中”,让能量条达而人无病。
脉是“器”与“气”,“物质”与“能量信息”的高度统一。
现代通行的寸口脉诊,肇始于《难经》,集合了解剖写实,数术结构,脉动波态,能量时空,而以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确定阴阳失和状态下五行的位速形势,难经中更阐明了阴阳和合状态下,天人相应的中和平脉之位象形质势,从而授与医者脉诊的匙要,以有形的象和用确定和感知无形的气。
脉文化之命门归元是医学到文化的顶层设计,脉是融合到中国人行为里的逻辑,世俗的人脉,风水的龙脉,文有文脉,语有语脉,所以脉中涵盖了“气”,“势”,“法”。
“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哲学和医学认为“天道”和“人道”是合一的。
天人相应最重要的体现是合于"气"。
气为经脉之本,脉为血气之先。
知道了脉,就了解了气,自然会去关注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现象,一年四个季节与土用,二十四个节气,每个月的朔望……。
拍打经络养生法_经络养生拍打的方法
拍打经络养生法_经络养生拍打的方法1、肺经:让你皮肤不再干燥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到拇指内侧端止,为人体肺经。
“肺主皮毛”,经常敲打肺经的同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进水量,就能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使你的皮肤不再干燥!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
另外,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按理说此时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愿打搅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2、胆经:让你头发黑亮胆经由臀部中点开始,沿大腿笔直下滑,至脚踝底端结束。
当胆汁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头发会显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议每天用力敲打胆经,左右各200下,提高胆汁分泌速度,让头发健康、黑亮。
另外,敲胆经还能帮助大腿排出堆积在外侧的脂肪,塑造腿部线条。
3、膀胱经:让你记性好膀胱经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
一般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的效力位置从腰间开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够了。
经常敲打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刺激脑神经细胞活性,让你记忆力提高!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的运行时间,那时敲打,可有效减少“午乏”,让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4、胃经:让你脸色白里透红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
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如果脸上突然起了皱纹,很可能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
胃经的最佳敲打时间是早7点到9点,坚持敲打,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色白里透红,即使熬夜,也不会显得太憔悴。
5、大肠经:帮你排毒大肠经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经过脖子,贯穿手臂,止于食指指尖。
经常敲打大肠经,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新。
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5点到7点,建议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以帮助身体代谢掉夜晚沉积于体内的毒素。
手掌穴位可以治百病
手掌穴位可以治百病当你身体稍有不适,通过手掌穴位进行调整达到治病强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身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
”手为上肢末端,为手三阴、三阳经络气血交会联络的部位。
手部经脉与全身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手掌穴位按摩疗法,针刺手部特定穴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能对全身各部的病痛进行治疗。
现简要介绍以下:手掌侧穴位1.胃肠点:位于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病。
2.疟疾点位于第一掌骨与腕关节结合处,大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3.哮喘、咳嗽点:手掌食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支气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7.足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大陵穴连线中点处,主治足跟痛。
8.定惊点:位于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
主治高热、惊厥。
9.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二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10.肺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1.大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点:位于掌面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3.心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肠点: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小肠病。
15.肾点:同夜尿点:16.命门点: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主治腰痛、遗精、阳痿。
17.三焦点:位于掌面,中指第一、二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八式穴位拍打功功法歌诀
八式穴位拍打功功法歌诀八式穴位拍打功,双手相搓开劳宫。
一拍天枢脐边找,健脾养胃功效奇。
二拍气海脐下寻,益肾延年不老功。
三拍神阙脐正中,生死命门少人修。
四拍中府乳上找,谓理气血应手取。
五拍膻中两乳间,开胸烟气解郁遏。
六拍百会头当顶,六阳魁首须仔细。
七柏肩井手交叉,肩臂疼痛即时疗。
入拍尾椎使拳法,祭起龙骨长精神。
背后起颠百病俏,八式拍打至此终。
预备式:自然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前或微内扣,双膝微弯,膝不过足,涵胸拔背,头顶项竖,呼吸自然,气沉丹田,精神贯注,目视前方;双臂合抱于小腹前,掌心相对,虚腋圆臂,松肩坠肘;下缩谷道,上搭鹊桥,吐唯细细,纳唯绵绵;肩井涌泉应相对,百会会阴成一线。
待上式静站10分钟左右,然后将双手轻轻上举,当举至与乳同高时,双掌相合,掌心相对,掌指朝前;双掌相互交错,连贯相搓娄和十次,至双掌发烧时,即可做以下拍打功法。
每次拍打前都必须将双掌搓至极热,后不再述。
说明:起势在医家和武当武术中即谓混元桩,它与太极、八卦等混元桩功法功理基本相同。
医家谓肩井穴为井口,而脚底之涌泉为泉水,故井口必须与泉水相对;百会穴与会阴穴天地阴阳相对,自然会使三田合一,三线贯通,使周天运转自如。
一拍天枢脐边找,健脾养胃功效奇。
由预备式始,当双掌搓至极热时,双掌心劳宫穴对准脐旁两侧的天枢穴,先用左掌拍打,再用右掌拍打,左右交替,双掌同时拍打,力度适中,共拍打七次。
拍打结束后,双掌掌心相贴搓至极热,双掌劳宫穴紧贴两侧天枢穴,先顺时针揉摩七次,再逆时针揉摩七次。
要点说明:1、天枢穴位于脐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募穴,能分利水谷,降浊导滞,和营调经;天枢又为胃之枢纽,导痰行滞,引胃气下行,调理以治气,故其主治各种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
故拍打按摩均可起到健脾养胃之目的。
2、拍打时,两手同时进行,速度快慢适中,自然用力。
不可妄用拙劲,以免自伤。
3、若治疗腹部疼痛,可配点按足三里穴;若腹泻、痢疾等,可配关元、分水二穴,其效甚捷;若妇科疾病可配三阴交;泌尿系统疾病可配阴陵泉、三阴交等穴,可速收防病治病之功效。
拍打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和功效
拍打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和功效拍打身体不同的部位,其实是有很大的功效和作用的,对我们调理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拍打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和功效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拍打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与功效1、头部:头部穴位非常丰富,拍打头部可使振动深入传导,扩散到整个脑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调节血流量,改善大脑的营养供给。
起到清脑爽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可治疗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失眠、健忘、面瘫、中风偏瘫、脑瘫、脱发、感冒等许多疾病。
2、面部:用轻柔的手法拍打面部或摩擦干浴面部,可促进面部新陈代谢,消皱祛斑,保持颜面红润光泽和皮肤之弹性。
还具有益神醒脑,调护五官的作用。
可用于美容护肤及治疗面瘫、视力减退、斜视、耳鸣耳聋、鼻炎、鼻塞、牙痛、失眠、头痛等。
也可以两手指按压推拿两眼四周、鼻子两侧、嘴巴四周,以保养视觉神经、嗅觉神经、味觉神经。
3、颈部:颈部是头部与胸腹的桥梁,有六条阳经经过,是许多重要器官所在之处。
拍打时应注意手法轻柔和缓。
颈部施以合理的拍打,可调理气机,舒筋活络,滑利关节,解痉止痛。
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头痛、头晕等症。
4、拍打大椎穴:可防治感冒、发烧、落枕、颈椎病等。
5、脊背和腰部:拍打脊背和腰部具有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腰背肌劳损,增强脊柱功能等作用。
用于治疗腰背酸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还用于身体保健和增强免疫力。
拍打脊背部可通经络、行气血、调百脉、宽胸膈、止背痛、调肾气、抗衰老。
具有增强内脏功能,消积化瘀以及灵活关节的功能,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分泌系统以及内脏等疾患有防治作用。
6、腋下和胁部:拍打腋部可以改善心脏的功能,排除肝胆的邪气,使全身各器官得到更多的养分和氧气。
拍打胁部可以改善肝胆等内脏的功能,使胁部肌肉、骨骼坚实、有力。
并对胸胁胀满,臂不举,腰、胁、腹疼痛,腋下肿痛等病症有防治作用。
7、胸部:胸部由胸廓、胸肌保护着胸腔里的心、肺等脏器。
六大灵穴通调一身
六大灵穴通调一身,风寒湿燥火2014-9-13 11:44阅读(486)∙赞(43)∙评论(3)∙已成功转载∙分享(78)∙复制地址∙收藏夹按钮收藏收藏∙更多更多∙o编辑删除举报o使用该信纸字体:大中小oo权限设置修改分类推荐日志设为置顶转为私密日志申诉上一篇| 下一篇:※〓〓※看空间是...一、阳池穴将阳光聚集在一起,从此不再怕冷针对疾病:惧冷证适宜人群:各年龄段女性操作方法:两手交替用中指以轻柔力量慢慢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
长期坚持。
俗话“十个女人九个冷”,意思就是说大部分女性都有怕冷的特点,尤其是中国女性,因为体质比较弱多女性都有难以言说的痛经,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身体内的供热系统出了问题。
这个系统的闸门坏了,热然就冷了,身体自然也承受不了。
这个穴位就是阳池穴,阳池穴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充血法就是在手脚发冷时,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这就刺激到了阳池穴,没多久身体就会暖起来。
那么阳池穴证呢?先看看它的名字,“阳池”,阳光的池子,可不就能囤聚太阳的热量。
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恢复三焦到全身,简直就是你身体内一个看不见的小火炉子,冷的时候打开它的闸门,火苗一会儿就窜上来,全身池穴是三焦经上的主要穴位,三焦经专司上焦、中焦、下焦这三组人身上的发热系统,其中上焦支配心脏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阳池穴在哪里呢?很好找,它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往前对着中指、无名指的指缝,基本在这里找到一个痛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
刺激阳池穴的时候,动作要慢慢地,时间要长些,手法要轻柔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
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操作起来非常简便。
按摩了阳池穴以后,可以再顺便按摩涌泉穴,它是肾经里的重要穴位,也是人身体内的一个要穴,这个涌泉穴可不简单,俗体内的长寿大穴,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筋壮骨。
平时揉一揉,敲打敲打,别看就几个小小的穴位,却能为你的身体添加能量,为你的身体升温呢!二、液门穴为我们打开液体之门,天干物燥不再害怕针对疾病:干燥症,防燥邪适宜人群:此证患者、健康人群功能紊乱引起的。
全身上百个穴位,无非这8穴!此8穴调理身体一切疾病(永久收藏)
全身上百个穴位,无非这8穴!此8穴调理身体一切疾病(永久收藏)【经络穴位】文章由橘杏缘学院专业审稿老师审核(↑点击上方播放按钮收听全文↑)大家早上好啊相信稍微熟悉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人体的经络系统包括大家熟知的12正经之外,还有奇经八脉。
但是说到奇经八脉的具体作用,可能90%的朋友都说不出来了。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十二经脉之气犹如江河之水,而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水库,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需要存储起来,生命力才能持久,人才会长寿。
奇经八脉是哪八脉呢?——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强调“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可见他对“奇经八脉”的重视。
自古至今,奇经八脉都是医家秘不外传的养生大法。
奇经8穴,通调全身疾患!有朋友友会问,奇经八脉上这么多脉络,我怎么用它们呢?我们可以找奇经八脉和12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穴位--八脉交会穴: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他们每个穴位都有其妙用,一治就治一大片,汇聚在一起,几乎可通调全身疾患。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1、内关穴:宁心安神、补益气血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的络穴,通三焦经,同时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
妙用内关穴,调一切内症内关穴的作用很多,主要是功效为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等。
内关穴联络着上、中、下三焦,故可用于调理上焦的心悸、胸痛胸闷;中焦的胃痛、呕吐;下焦的月经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简单取穴:内关穴很好找。
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了。
5.一“穴”到位,点到疼止!
一“穴”到位,点到疼止!武侠小说给予了我们很多稀奇古怪的幻想,例如一阳指、金钟罩、轻功水上飘……这些很多都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是小朋友嬉皮笑骂时耍的“招式”,武侠小说固然很多东西都是虚构的,例如里边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等。
但是,武侠小说世界里边的东西都是虚构的吗?我们都知道,很多小说是虚构的,但在虚构的庞大世界里边,融合了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所处时代的一些生活智慧、常识,这些都不可能是凭空想象的。
就像是小说中的“点穴”一样,现实生活中真有“点穴”一事,只是没有武侠小说中的那么神,神到一道气就能点中人家的穴位并把人给定住。
现实中的一些“点穴”技术是根据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人体相关穴位上产生一定的反映的原理。
如果能够巧妙的运用点穴的相关原理,是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特别是在你一时半会找不到就医场所,临时忘带相关医药的情况下,这些点穴技术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而且它们往往能起到“点到疼止”的效果。
穴位一:合谷穴;处理症状:牙疼。
按压位置:合谷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说明: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牙齿部位疼痛,有可能是牙齿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神经性的疼痛,如果不是牙齿器质性病变,就可以按压合谷穴快速止痛。
揉按方法:指尖要对准虎口部位肌肉隆起的最高点下手,而且要从侧面对着骨头垂直用力掐按,维持力度3分钟左右,可以有效的缓解牙疼。
穴位二:列缺穴;处理症状:头痛。
按压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说明:如果因为风寒感冒而剧烈头痛,或者稍感头部不适,可掐按手腕的凹陷处,即列缺穴。
列缺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亦是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等揉按方法:当剧烈头痛的时候,可以用指尖点按列缺穴,力度要有疼痛酸胀的感觉,持续按压3分钟左右,可以有效的缓解头痛。
全集大河健康操 (1)
全集大河健康操12节方法大河健康操特点:通经络通气血通神经大河健康报、大河健康网隆重推出的大河健康操,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搓、揉、敲、转、拍、打、抖、推,等动作,能快速打通全身之经络,调和五脏之气机,畅通全身之气血,激发生命能量!人乃血肉之躯,长年累月的过度劳累,加之风、寒、暑、湿、燥、火的侵袭,又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带来的气机失衡,加之被污染环境的影响,人终有生病的时候,生病了怎么办?有,那就是经络,经络穴位就是我们随身携带的药囊,它内连五脏六腑,外连筋骨皮毛,源源不断地将气血运往人体的各个部位,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
当身体异常时,人体的穴位就会产生能量不均的现象,这时气血滞塞,无法将身体需要的营养输送到各器官组织,废物和二氧化碳也无法正常排出,长期下去,就会导致生理紊乱、体弱多病。
如果我们学会了正确地使用经络,就能迅速激活我们天然的自愈潜能,体内积滞的毒素很快被排出,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大河健康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应运而生。
大河健康操第一节搓揉耳脑,耳聪神明通经络、通气血、通神经(1)搓揉脑后防风祛寒。
方法:1、双手掌根压于双耳,前后搓揉双耳、和脑后的风府、风池、翳风各1分钟(约20个),直到头内发热为好。
功效:可预防并祛除风寒,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效(2 )搓揉双耳,耳聪目明。
方法: 2、两手用力,上下搓揉耳朵1分钟(20次)。
(3 )梳通大脑,脑空神明。
方法:双手心敷脸,两手十指指腹贴头皮,从前往后一直梳到后脑。
1分钟(20个)。
第二节转动双肩——开启三关(百会、劳宫、涌泉)。
方法:吸气提会阴收小腹,双肩向上--向后(肩胛骨向后挤紧)--向下转--手立掌用力向下按(打开劳宫,手指朝前),同时后腿绷直,脚心挨地用力向下踩,脚趾上翘,打开涌泉。
手心、脚心用力向下与下颏回收、百会上领形成二争力,把整个身子拔高。
呼气时自然放松。
功效:可打通人体与大自然畅通的关窍、穴道,使人体气脉和畅,生命力旺盛。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灵触疗愈-----骶疗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灵触疗愈-----骶疗骶疗是指针对人体下焦骶骨及前后二阴区域进行按摩调理,它是我们人体的最下端,是人体升清降浊之处,是为人体提供物质能量的源泉。
通过手法刺激,调动人体自身能量,发挥人体自愈功能进行自身修复,从而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强化体质,最终达到有病自调自愈,无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灵触疗法。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生殖系统是隐私之处,不能示人,想想甚至都有龌龊之嫌。
因此在调理时被忽视,殊不知生殖系统对我们的健康尤为重要。
首先,它是给了我们生命的地方也是我们繁衍后代孕育生命的主要器官。
我们的父精母血在此结合,孕育而成生命,这里就是气血最为旺盛,能量最足,精气汇聚最多的地方,否则它不可能完成生命繁衍的使命。
这里有我们所有生命的信息。
再次,在生活当中,男女性生活带给人无限的快乐。
这种快乐让人身心愉悦,并同时对身体的健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这是因为性生活激发了性能量,性能量对人体的调整修复功能是很神奇的。
这也是夫妻生活和谐的人大多健康长寿的原因。
无论佛家修禅,道家养生,还是瑜伽,气功,各种对人体有益的修炼功法中,都对此区域有着独特的认识,修禅中人体自身阴阳平衡是在此完成。
道家所修内丹也是在此生成。
并将骶骨称“圣骨”“海底漏孔”。
瑜伽中海底轮能量点即指会阴部。
气功中所讲的丹田也并非只指小腹,而是整个人体的下焦区域。
如果一个人的海底轮受阻,以至于无法和大地取的连结时,它将无法确定自己有能力生存在实际的世界,或者无法确定自己的存在。
这是一种很深的恐惧和恐慌——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或者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空虚。
一旦失去对自己存在的信任感,所有的能量系统的轮脉都会扭曲,无法完全正常的运作,所以海底轮在情绪层面上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最普遍的状况,人们感受到生存的恐惧或对自己求生的能力没有自信,必须要不断的抓取金钱、权力等等来填补这恐惧的空洞;或者寻求权威的指导,如宗教、政治领袖的保证;亦或进入精神领域,疯狂的追寻特殊的神秘经验来取得慰藉;最糟的是吸毒来麻醉自己。
[转载]专家解密阴跷穴位
[转载]专家解密阴跷⽳位原⽂地址:专家解密阴跷⽳位作者:九天扬兵前⼏天给⼤家介绍了⼏个养⽣⽳,只要好好去使⽤它们,⾃然就会感到阳⽓升腾,精⼒充沛。
但这只是抛砖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将养⽣保命的阳⽓固藏在体内使之不失,这才是我在这⾥给⼤家“渔”的真经,就是道家的“种阳之法”。
关于这⼀⽅法,历代祖师奉为绝秘。
⽆论是各部丹经、还是⽆数道书,其中都有没有泄露,甚⾄还有“轻泄者必受天殃”之类的威吓⾔语。
⽽我的⽼师仙学⼤师胡海⽛先⽣却没有丝毫顾虑,毫⽆保留地把打开奇经⼋脉的⼊⼿⽅法奉献给了⼤家。
⼋脉⾥有⼀个道家特殊的修炼⽳位——阴跷⽳,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古就有“阴跷⼀⽳秘不宣”的说法。
为什么这个⽳位如此重要?这还要从庄⼦的⼀句“真⼈呼吸以踵”说起。
俗话说,真传⼀句话,但有些话却被⽆数⼈越解释越含糊。
“踵”是脚跟的意思,所以有的⼈说要⽤脚跟来呼吸,当然这在⽣理上讲不通;还有的⼈说“踵”是“接踵⽽来”的意思,⽐喻呼吸的连绵不断,如此将养⽣真⾔⽂学化,更是⼩看庄⼦了。
为了不再让众⼈猜来猜去,延误养⽣时机。
⽼师在前⼈基础上,结合⾃⼰的实践,⾮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踵”其实就是阴跷⽳。
我们的脚跟处正是阴跷脉的起始端,再结合上古丹诀“当呼吸之机,我则从阴跷迎归炉”的说法,更有⼒地证明了这⼀点。
阴跷⽳在哪⾥?按古⼈的说法,它就在⼈体的前阴与后阴之间的凹陷处。
这个⽳位与我们头顶上的百会⽳是⼀条直线上的,是⼈体精⽓神的通道。
它统摄着真⽓在全⾝正常运⾏,维持体内阴阳⽓⾎的平衡,是⼈体⽣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所以说,阴跷⽳发⽣作⽤,连带阴跷脉,在脚跟⼀定会有感应。
其实何⽌脚跟,全⾝都有感应,“真⼈呼吸以踵”这句话其实是借脚跟来暗讲阴跷⽳的。
有的朋友会想,既然阴跷的开端就在脚跟那⼉,为什么意守脚跟⼜不⾏呢?我们说养⽣要抓核⼼,阴跷脉的核⼼就在阴跷⽳,舍本求末肯定不对,如果仅仅意守脚跟上的阴跷脉,将意念放在脚后跟、腿肚⼦上,⽇夜守住,结果后来⾝体都出⽑病了。
神奇的后溪穴
神奇的后溪穴
现代社会,人们习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上体前倾,颈椎紧张,颈椎病、腰椎病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中医上可以通过一个穴位,缓解病状,这个穴就是后溪穴。
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它能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使用方法:双手微握拳,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也可用笔头点压,揉一揉,每次刺激三到五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长期坚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溪穴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穴位
《四总穴歌》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浅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与主治,后世又加上内关穴,这五大要穴对全身起到了重要的保健作用。
1.足三里。
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
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此外,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
“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
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胭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止痛作用。
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
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
《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痛,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5-7分钟。
4.合谷。
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
《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
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
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
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解胸闷有良好作用。
还用于胃肠不适恶心打嗝,常配合足三畏应用,甚至晕车也可点按此穴。
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稍微有酸胀感,—般按3~5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