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和⽐较不同镜⽐实验材料:放⽐镜、平⽐镜、近视镜⽐实验过程:观察放⽐镜(凸透镜)、平⽐镜、近视镜⽐),说说它们的特点?实验结论:放⽐镜中间厚边缘薄、平⽐镜中间边缘一样厚、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材料:两个凸透镜实验过程:1.取⽐个凸透镜1放置在放⽐镜架上,观察较⽐的⽐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2.在第⽐个凸透镜下增加⽐个凸透镜2,上下移动凸透镜2,看看能不能使⽐字图像放的更⽐。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2,⽐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结论:两个凸透镜组合后能够将物体放得更大。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实验材料: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实验过程: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实验结论:知道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实验名称:制作洋葱内表⽪细胞玻⽪标本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和盖玻⽐、镊子实验过程:1、“擦”,⽐纸⽐把载玻⽐和盖玻⽐擦拭⽐净;2.“滴”,把载玻⽐放在实验台上,⽐滴管在载玻⽐的中央滴⽐滴清⽐;3.“撕”,洋葱鳞⽐叶的内表⽐⽐⽐⽐切个⽐形,⽐镊⽐从内表⽐撕取⽐块薄膜;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中央的⽐滴中,⽐镊⽐轻轻的把⽐滴中的薄膜展开;5.“盖“,⽐镊⽐夹起盖玻⽐,使它的⽐端先接触载玻⽐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在盖玻⽐的⽐侧滴加碘液,另⽐侧⽐吸⽐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由很多细胞组成实验名称: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标片实验过程:1 .取3种细胞标本,⽐显微镜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细胞⽐图和简单的⽐字记录下来2.查看微⽐物卡⽐,了解更多细胞。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探究物体的漂浮和沉淀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的漂浮和沉淀
实验材料:水、砂粒、棉花、玻璃珠、硬币
实验过程:
1.将水倒入实验瓶中,然后将砂粒、棉花、玻璃珠、硬币放入实验瓶中,观察它们的漂浮和沉淀情况。

2.将实验瓶中的水搅拌,观察它们的漂浮和沉淀情况。

3.将实验瓶中的水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它们的漂浮和沉淀情况。

实验结果:
1.砂粒沉淀,棉花漂浮,玻璃珠漂浮,硬币沉淀。

2.砂粒沉淀,棉花漂浮,玻璃珠漂浮,硬币沉淀。

3.砂粒沉淀,棉花漂浮,玻璃珠漂浮,硬币沉淀。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砂粒和硬币的密度大于水,所以它们沉淀;棉花和玻璃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它们漂浮。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2、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形态。
实验结论:细菌是生物的一种,只不过由于它太小,肉眼根本看不见,因此在生活中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细菌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用显微镜观察细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实验器材
显微镜、细菌玻片等。
实验过程
1、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五年级学过,进一步熟悉)。
2、把细菌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3、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供学习使用。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1、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细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的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斜面A上的拉力(N)斜面B上的拉力(N)斜面C上的拉力(N)物体1物体2157.54.510.5物体330151021物体450251733.5…………………………物体重量(牛:N)10537(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坡度(3)从以上数据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__C___,坡度最小的是斜面__B____。

(4)这一实验告诉我们: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二、《杠杆的研究》要研究的问题: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划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窥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革?从中能发觉什么纪律?实验结果:1、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两边挂的钩码数)一样大(多)时,杠杆尺平衡。

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思考:本人还能用什么的哪些材料研讨杠杆的平衡原理?(如: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材料,也能做这个实验吗?)三、实验名称:利用斜面提升物体能省力吗?实验需要的材料:一块木板、木块、重物、测力计。

改变的条件:直接提升重物和利用斜面提升重物保持不变的前提:测量的几种分歧物体、一样的测力计等(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斜面的高度、斜面的光滑程度等。

过程和方法:1、用弹簧秤划分测量出直接提升分歧物体需要的力;2、用木板和木块搭好一个斜面,然后划分沿着这个斜面测量出分歧物体需要的力;3、记录并阐发这些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斜面能省力。

注意事项: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目录(最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目录(最新)

33
13
3.2
斜面
平木板、小物品、钩码、测力计

43
14
3.3
不简单的杠杆
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工具、带钉子的木采、羊角锤、大
石头、小垫石、撬框

Hale Waihona Puke 46153.5灵活巧妙的剪刀
剪刀、卡纸

52
16
4.3
电和磁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开关、短导线、指南针、长导
线

64
17
4.4
电能和磁能
铁丝、电器的图片

67

9
7
1.6
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
显微镜、烧杯、镊子、款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14
8
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垃球仪、信封、四大洋板贴

21
9
2.2
昼夜交磐坭募
昼夜交咎的图片、垃球仪.手电简

24
10
2.4
谁先迎来黎明
垃球仪、时区图、转椅一把

29
12
2.6
垃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坦球仪、手电倒、垃球公转轨道面、四季的图片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目录(最新)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器材
分组
演示
教材页码
2
1.1
放大镜
放大镜、塑料窘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2
3
1.3
观蔡身边微小的物体
显微镜、水、滴管、款玻片、羔玻片、脱脂棉

6
4
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显微镜。水、滴管、敦玻片、盖玻片、脱丽棉、洋葱、小刀、谈子、碘酒、放大镜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自备)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材料:1根长竹筷(称)、螺帽或钩码(重)、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盘(称)、砝码(50g)、剪刀。

(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1根轴、1根销钉、24个钩码、2段棉线、1个底板和1个长支架。

(包含在学习工具中)(或机械实验盒中)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科学是一门学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对科学有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演示实验。

以下是六年级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一、太阳能加热水实验步骤:1. 准备用于加热水的太阳能板,用油灯罩把太阳能板上的小装置固定。

2. 用水瓶装满水,把水瓶放在室外的太阳能板之下。

3. 取水的温度,观察太阳能板在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否上升,记录出来,然后将水瓶放置于太阳能板之外继续取温,以比较加热后与未加热前的差别。

4. 再观察太阳能板加热在阴天的效果,记录出温度的变化趋势。

二、气压受力的实验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封口的空气室和一个真空室,用压缩空气泵将一端中的气体压缩,另一端抽出空气,使其气压发生变化。

2. 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气压下空气室的表面,阐明气压受力的作用原理。

3. 用它把一个小气球放在其中,观察各种气压对气球大小的影响,比较以前和现在受力情况;4. 再准备一个塑料杯,在上面钉上一个大星形钉,用它来说明气压受力的影响。

三、植物阳光试验实验步骤:1. 准备3束相同数量并株型相似的大豆苗,都放置在室外不同的环境下。

2. 将其中一束移至室内,另一束移至遮阴处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直射,最后一束保持原来的环境,且直射阳光。

3. 收集数据,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比较受阳光直射和不受阳光直射的植物的生长状况。

4. 同时记录受阳光直射的植物的株高、叶片面积以及光合作用等参数。

综上所述,这是六年级科学教材中出现的几种演示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学习相应的知识,并且获取实践经验,使自己有更多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学习经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答案:发霉没有变化发霉没变化温暖潮湿《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答案:液态变黑形态新物质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答案:能不能可逆不可逆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答案:12 3456 空气水酸碱盐
《观察牛奶的变化》
答案:凝固没有变化凝固
《昼夜更替变化的原因》
答案:明暗昼夜交替自转
《探究四季的成因》
答案:不断变化公转
《蚯蚓对明暗,干湿环境的反应》
答案:阴暗潮湿阴暗潮湿《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答案:发霉没有变化发霉没变化温暖潮湿《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答案:液态变黑形态新物质
《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
答案:能不能可逆不可逆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答案:12 3456 空气水酸碱盐
《观察牛奶的变化》
答案:凝固没有变化凝固
《昼夜更替变化的原因》
答案:明暗昼夜交替自转
《探究四季的成因》
答案:不断变化公转
《蚯蚓对明暗,干湿环境的反应》
答案:阴暗潮湿阴暗潮湿。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人教版新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手处的距离和钩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实验过程:1.将秤盘挂绳挂在提手处,然后将一个钩码挂在秤盘挂绳的一端。

2.记录下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和钩码的数量。

3.重复以上步骤,每次增加一个钩码,直到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变化明显。

4.记录下每次实验的数据。

观察到的现象:随着钩码数量的增加,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逐渐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结论: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当秤盘挂绳到提手处的距离大于钩码数量的倍数时,秤盘就会向下倾斜,这是因为杠杆的原理。

小杆秤可以用来称量轻物品,而且精度高。

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挂钩码的数量测力计读数我们的发现21约2.5N41约5N61约7.5N1012.5N观察到的现象用定滑轮时,测力计读数比挂钩码的力大小要大,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或实验的结果: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定滑轮时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评定等级:优秀指导教师: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是我们实验的过程。

我们观察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在动滑轮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滑轮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动滑轮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在滑轮组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两个滑轮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而且随着动滑轮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

在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小木板、四个不同高度的物品、盒钩码和测力计。

我们猜测斜面能够省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斜面确实能够省力,而且随着坡度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类型:实验年级:六年级实验名称: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器材: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猜测:改变纸的形状会影响它的抗弯曲能力实验步骤:1.将同样大小的纸折成不同形状,如“V”、“U”、“T”、“L”、“工”等。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结论:地球是球形的。
2、制作地表模型 材料:
沙、石或橡皮泥、带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片
方法:
(1)先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沙盘; (2)画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罩在地表模型的沙 盘上,用彩色笔在塑料片上画出地形轮廓;
(3)彩色笔在活动记录的方格上画出按比例 的地形轮廓。
3、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拟实验
材料: 橡皮泥、煮熟的鸡蛋
现象:反复几次后,小石块碎裂。
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9、流水对碎石搬运作用的模拟实验
材料:沙盘、沙子、泥土、底部有孔的水杯
方法:
(1)在塑料盘里放入一些沙土,把托盘斜放在桌子上; (2)在托盘上放一根木棍,放置一个底部带一排小孔的塑料杯 子,往塑料杯子里倒满水; (3)观察水从小孔滴出后,托盘沙土的变化。说明说明? (4)改变塑料托盘的的倾斜度,再次实验,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论: 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系
做“星座”放映器
材料:薄板、锥子、纸筒、手电筒 方法:
(1)裁一张10厘米x10厘米的正方形薄 板,参照星座图,用锥子按亮度大小比例钻 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孔;
(2)把有孔的薄板蒙在一个大适中的纸 筒一端。注意正面要朝纸筒,否则看到的星 座会东西颠倒;
(3)将手电筒伸进纸筒,把“星座”放 映到白墙上。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深浅都 有关系。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问题: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系吗? 假设: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 实验材料:一根1.5米长的细绳、一截6厘米长的塑料管、一 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或几个垫圈 实验方法: ①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竖岸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②捏住塑料管,举过头点,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远动。注意: 是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③分别使转动的绳长20厘米、40厘米、60厘米,计算橡皮塞 的不同运转周期。 实验记录: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常见物体的性质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2.1 植物的生长2.2 动物的适应3. 第三章地球的秘密3.1 地球上的水资源3.2 地球的内部构造4. 第四章光与能量4.1 光的传播4.2 能量的转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理解光的传播和能量的转换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模型、挂图、实物等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天平、温度计、电能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植物、动物模型等学生个人学习材料:笔记本、画图工具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现象2. 例题讲解: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进行分析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关键词等2. 教学过程:例题、练习题、小组讨论结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2. 答案:提供详细的答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书籍、网站等资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以及杠杆、轮轴和滑轮等科学原理。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本实验使用的工具有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实验器材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包括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等。

实验现象是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本实验旨在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有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包括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等。

实验现象是状态会随着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而改变,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本实验旨在研究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包括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等。

实验步骤包括杠杆的比较和分析、小杆秤的研究等。

实验结论是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本实验旨在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有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包括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等。

实验现象是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本实验旨在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步骤包括将定滑轮和动滑轮安装在铁架台上,用线连接它们,挂上钩码直到平衡等。

实验结论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不同。

实验器材纸张、直尺、书本、实验台、实验笔记本、测量工具实验步骤1、取一张纸张,将其放在实验台上。

2、用直尺将纸张对折,使其折痕处对齐。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下学期《科学》实验目录(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下学期《科学》实验目录(全)
9

轮轴的秘密
轮轴作用的研究
钩码、轮轴、铁架台、线绳
10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作用的研究
铁架台、滑轮、线绳、钩码
若干、弹簧称
12

定滑轮和动滑轮
动滑轮作用的研究
铁架台、滑轮、线绳、钩码
若干、弹簧称
13

滑轮组
滑轮组作用的研究
铁架台、2个滑轮、线绳、钩码若干、弹簧称
14

斜面的作用
斜面作用的研究
相同高度的木块、不同长度的木板、测力器等
收集,制作的信息小报或报告

我们身边的物质
比较物质的变化
易拉罐、水、火柴、锈铁钉等
26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混合沙和豆子
沙、豆子、筛子等
28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白糖的变化
白糖、不锈钢小勺子、酒精灯(或蜡烛)、火柴
29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寻找淀粉的踪迹
各类食物、碘酒
30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7

怎样放得更大
做一个显微镜
2个放大镜、纸筒、胶带纸
1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显微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等
12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观察生物细胞
显微镜、树叶、切片等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自然界中的水、显微镜等
17

微小世界与我们
了解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现象
1、幼苗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
2、玉米种子的根向地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和向阳性。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
(一)
实验名称
摆的秘密
实验材料
方坐支架,铁球、细线、橡皮泥、秒表
实验方案
实验一:做一个摆,反复试验多次,观察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做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相对于课桌呢?如果以墨水瓶为参照物,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实验结论
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相对于课桌是运动;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静止的。
(十)
实验名称
惯性实验
实验材料
鸡蛋、硬纸片、杯子、棋子、小车、木块等
实验方案
1、在杯子上放上一张纸片,在纸片上放上一个鸡蛋,快速抽出纸片,观察现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一)
实验名称
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
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方案
1、将密封好的两带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出现,记录下霉菌出现的时间和部位。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出现,,记录下霉菌出现的时间和部位。
2、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不同。
实验现象
一、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磁极。
二、电池节数多吸大头针多,线圈匝数多吸大头针多。
实验结论
1、磁极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它的两极可以改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实验)

二、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 越大B. 不变C. 越小2.下列各种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到最大的是()。

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三、排序1.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的四个基本过程,请按正确的顺序在括号内从左到右排列正确。

(4分)①②③④()→()→()→()四、实验分析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原因:()。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原因:()。

改正:()。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重点实验一.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二.地球自转和公转模拟实验典型练习1.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月8日下午2时,军军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还是5月8日下午2时。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3.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___________实验。

(填“对比”、“演示”、“模拟”)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我们国家在北半球,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夏至;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冬至。

(2)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我们昼夜平分。

(3)当地球绕太阳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填“赤道”“南半球”或“北半球”)(4)在上虞实验小学的明明长期每天正午12点观察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旗杆的影子最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一课使用工具认识常用工具。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自备)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材料:1支长竹筷(秤杆)、螺丝帽或钩码(秤砣)、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圆盘(秤盘)、砝码(50克)、剪刀。

(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轮轴1个、销子1个、钩码24个、2段棉线、底板1块、长支架1个。

(学具中有)(或机械实验盒)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

(自备)操作方法:(1)把轮圈组装到轮轴装置上;(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更大的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3种,并记录实验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研究定滑轮的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定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销子1个、底板1块、长支架1个。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如课本P12图组装定滑轮装置;(2)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记录两端的钩码数(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反复做3-5次,并记录实验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动滑轮的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动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销子1个、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实验室中有)操作方法:(1)如课本P13图组装好动滑轮装置;(2)复习测力计及使用方法以及力的单位:牛顿(N);(3)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上),反复做3-5次,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六课滑轮组1、研究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定滑轮1个、动滑轮1个、钩码若干、1段线、销子1个、底板1块、长支架1个(学具中有)平板弹簧称(测力计)1个(实验室中有)操作方法:(1)如课本P14图组装滑轮组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竖直向下),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研究斜面的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简单机械试验盒、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实验室中有)操作方法:(1)如课本P16图组装斜面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反复做4种,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2、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简单机械试验盒、1个平板弹簧称(测力计)(实验室中有)操作方法:(1)如课本P17图组装好斜面装置;(2)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与沿不同坡度斜面提升重物用的力(测力计每次拉的方向必须一致:与斜面平行),并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齿轮大小对改变轮子转动快慢的研究实验材料:1辆自行车或完整的自行车结构图、1辆变速自行车。

(自备)操作方法:(1)数出前后齿轮的齿数推出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2)在变速车中,大齿轮带动最小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快,但是用力最多;大齿轮带动最大的驱动轮齿轮,转速最慢,但是省力最多。

《形状与结构》单元第一课抵抗弯曲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实验材料:长度21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长度21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18cm)的纸条(自备),铁垫圈(学具中有)。

操作方法:(1)如课本P27、P28图组装实验装置;(2)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3)成倍改变纸梁的宽度和厚度,记录相应数据;(4)交流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实验材料:A4纸若干张、双面胶或透明胶(自备)铁垫圈(学具中有)。

操作方法:(1)如课本P29图组装实验装置;(2)把大小相同的牛皮纸或挂历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垫起不同形状纸梁的高度不变,“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记录相应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瓦楞纸板的研究实验材料:瓦楞纸板若干。

(自备)操作方法:(1)经过手掰瓦楞纸板感觉其软硬,撕开观察其构造,学生会发现瓦楞纸板有特殊的构造,正是这种构造使其抗弯曲能力变得很大。

(2)观察后研讨这样的结构为什么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要学生作出自己的解释,这是对本节课形成的科学概念的变式应用。

希望学生能发现瓦楞纸板不只是把纸单纯的弯折,也不是把纸单纯的平粘增加厚度,而是又折又黏合。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实验材料:做拱形的纸(自备)铁垫圈若干(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如课本P31、P32图组装实验装置;(2)做一个纸拱放在桌上测试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的压力,注意每一次实验“弯曲了”的标准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拱足间的距离不变,只改变两边拱足的高度,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3)交流分析数据;(4)得出结论。

2、搭一个瓜皮拱实验材料:实验桥墩、连接底座、6个梯形组件块。

(六上教学工具箱中有)操作方法:(1)如下图组装梯形拱装置。

(2)观察承受压力时的拱形受力情况,用手试着向下压拱形,感受拱形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第四课找拱形1、寻找生活中的拱形构造实验材料: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自备)操作方法:(1)通过“看”“捏”发现乒乓球壳本身不厚、较软;(2)三个剖开的乒乓球壳承载了一大摞书。

最后用手捏、压乒乓球,乒乓球“纹丝不动”。

(3)通过对乒乓球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认识圆顶形承受力的特点。

(3)要指导学生用比较、分部分、手捏的方法对塑料瓶进行观察,并完成记录表;(4)提供头骨、肋骨、足骨的图片,也可以摸自己的身体感知;(2)提供其他生物体上的拱形,如:龟壳、贝壳、蛋壳等进行观察。

第五课做框架1、制作四边形框架与三角形框架比较实验材料:竹棒、小橡皮筋。

(六上工具箱有)操作方法:(1)先将小橡皮筋绕成两圈,套在甲竹棒一头,用两个手指捏住这两圈橡皮圈,把他拉长,压住乙竹棒后仍套回甲竹棒上,这两根竹棒就绑在一起了(马鞍形绑扎法);(2)按以上方法做一个三角形与四边行框架,比较其稳固性;(3)得出结论。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实验材料:长短竹棒若干、小橡皮筋。

(六上工具箱有)操作方法:(1)用“马鞍形绑扎法”把短竹棒扎成正方体,用长竹棒做斜杆加固直致最牢固为止;(2)用书本放到做好的框架上,感受到框架的巨大“力量”。

第六课建高塔1、探究高塔不容易倒的实验实验材料: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

(自备)操作方法:(1)学生能够用到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材料制作高塔。

(2)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是启发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物体抗风能力比实体的物体强。

(3)得出结论。

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模拟建造“钢缆桥”实验材料:木板或瓦楞纸板、两张有背的椅子(自备)绳子(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用木板或瓦楞纸板做“桥面”,用绳子做“钢缆”,用椅子背做“桥塔”搭成一个“钢索桥”。

(2)在纸板上放重物,不同程度地拉紧绳子,感觉用力的大小,体会把桥塔修得很高的道理。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设计并制作一座“纸”桥实验材料: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自备)操作方法:(1)提出用纸造桥的要求,要求限制了时间,规定了使用的材料、桥的跨度、宽度、载重等;(2)引导学生考虑纸的特性、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3)介绍评价总结。

《能量》单元第一课电和磁1、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其中一根较长)(或电流实验盒)(实验室中有)指南针(工具箱中有)操作方法:(1)如课本P48组装好实验装置;(2)先用小灯泡电路中的长导线做实验,再用去掉了小灯泡的电路(短路状态)中的长导线做实验,短路时注意接通一下后马上断开,时间不能太长,比较两次磁针偏转情况,得出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2、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的实验实验材料:电池、电池盒、长约两米的多股绝缘导线(或电流实验盒)(实验室中有)指南针(工具箱中有)操作方法:(1)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的指南针盒上,大约要绕10圈,如课本P49组装好实验装置;(2)通电后观察比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2)得出结论。

第二课电磁铁1、制作铁钉电磁铁实验材料: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工具箱中有)大头针(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50组装好实验装置;(2)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