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配合比设计样本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案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案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案例【题目】试设计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用沥青混合料。

【原始资料】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3.结构层位: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的上面层.4.气候条件:最低月平均气温为-8˚C。

5.沥青材料:可供应重交通AH-50、AH-70和AH-90,经检测技术性能均符合要求。

6.碎石:石灰石轧制碎石,洛杉矶磨耗率12%,粘附性(水煮法)5级,表现密度2700kg/m3。

7.石屑:洁净,表观密度2650 kg/m3。

8.矿粉:石灰石磨细石粉,粒度范围符合技术要求,无团粒结块,表观密度2580 kg/m3。

【步骤】1.矿料配合比设计(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因为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使上面层具有较好的抗滑性.按表选用细粒式I型(AC-13I)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确定矿料级配范围按表6-3(3)矿料配合比计算①将规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中值换算成分计筛余中值计算结果列于上表第6~8栏②计算碎石在矿质混合料中用量X = aM(4.75)/ aA(4.75)×100%= 21.0 / 49.9 ×100%=42.1%③计算矿粉在矿质混合料中用量Z = aM(<0.075)/ aC(<0.075)×100%= 6.0 /85.3 ×100%=7.0%④计算石屑在混合料中用量Y=100-(X+Z )=100-(42.1+7.0)=50.9% ⑤校核:结果列入下表,该合成配合比符合要求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初步确定沥青最佳用量;然后进行水稳性和动稳定度试验校核调整 ①制备试样:当地气候条件最低月平均温度为-8˚C ,属于温区,采用AH-70沥青。

根据表6-3所列的沥青用量范围,AC-13Ⅰ的沥青用量为4.5%~6.5%。

按实践经验,选取沥青用量5.0%~7.0%、0.5%间隔变化,制备5组试件②测定物理指标⏹ 表观密度ρs ⏹ 理论密度ρt⏹ 空隙率VV=(1-ρs/ρt )×100% ⏹ 沥青体积百分率 V A⏹ 矿料间隙率VMA=VV+V A⏹ 沥青饱和度VFA= V A /VMA ×100%③测定力学指标马歇尔试验测定结果汇总如表并在表中列出现行规范要求的高速公路AC-13Ⅰ型沥青④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OAC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表观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 根据密度、稳定度和空隙率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1由图可见:表观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 1=6.20%;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 2=6.20%;空隙率范围的中值的沥青用量a 3=5.60%,计算 OAC1=(a1+a2+a3)/3=6.0%⏹ 根据符合各项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2各项指标都符合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 ~OACmax=5.30%~6.45%OAC2=(OACmin+OACmax )/2=5.9%⏹ 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沥青最佳用量OAC 检查按OAC1求取的各项指标值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同时检验VMA 是否符合要求,如能符合时⏹ OAC= (OAC1+OAC2)/2=6.0%根据气候条件和交通特性调整最佳沥青用量 i. 对热区道路以及车辆渠化交通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OAC2~OACmin 范围内决定,但不宜小于OAC2的0.5% ii. 对寒区道路以及一般道路OAC2~OACmax 范围内决定,但不宜大于OAC2的0.3%由于当地属于温区,并考虑高速公路为渠化交通,要防止出现车辙,选择在中限值OAC2与下限值OACmin 之间选取一个最佳用量OAC’=5.6%⑤水稳定性检验 采用沥青用量为6.0%和5.6%制备马歇尔试件,测定标准马歇尔稳定度及浸水48h 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列于表,浸水残留稳定度均大于75%,符合标准要求。

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面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路面用水泥混礙土配合比设计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而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设计资料设计弯拉强度f尸4・5Mpa,要求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30~60mm。

1、水泥:河南省太阳石水泥集团有限公司28d抗折强度为7・2Mpa、28d抗压强度为553Mpa2、细集料:南阳口河砂场河砂表观密度P尸2・524g/cm'细度模数Mx=2・90含泥量1.4%3、粗集料:荥阳福存石料厂4、水:饮用水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1、计算配置28天弯拉强度值:据规范JTGF30-2003路而碗配合比设计规程,弯拉强度样本标准偏差S取0・675Mpa,保证率系数t取值0.56,变异系数5取0.15。

fc=fr/( 1 -1.04cv)+ts=4.5/( 1 — 1.04*0.15) +0.56*0.675=5 JMpa fc-配置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一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差2、计算适配强度fg。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取6=5则fcu・o=fcu・k+l・645* & =30+1-645*5=3&23Mpafcu.o-混凝土配置强度fo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6-混凝土强度标准差3、计算水灰比W/C:W/C=L5684/(fe+lW97-03595*fs)=038 fs为水泥实测抗折强度,fc为配置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4、根据集料种类和适宜坍落度,计算单位用水量:W O=104・97+0・309S L+1 l・27C/W+0・61Spa 174选用坍落度SL为50mm;选用砂率S P为39%Wo-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Wow=Wo(l-0/100)^125Wow—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5、计算水泥用量:Co= (C/W)*Wow^329Co—单位水泥用量C/W—灰水比6.计算每立方米碗集料用量:[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容重为2274kg/m3(不加减水剂)]Co+Wo+Mg+Ms=2274Mg+Ms=2274-329-l 25= 1820Ms=1820*39%=710Mgl=(l 820-710)* 15%=266Mg2=(l 820-710)*60%=666Mg3=(l 820-710)*25%=278Co-单位水泥用量Wo-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Ms—单位砂用量Mgl—单位5-10mm石子用量Mg2—单位10-20mm石子用量Mg3—单位16-31.5mm石子用暈:外加剂掺量为1%,每立方米用量为3・29kg/m37、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29: 710: 1110: 125: 3.29、基准配合比符合要求,采用配合比即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29: 710: 1110: 125: 3,29四、每立方米混凝土碱含a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对由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弯拉强度):fc=fr/〔1-1.04c v〕+ts=5/(1-1.04*0.13)+0.46*(5*0.13)按6组 6.081其中:f c为28天试配弯拉强度(Mpa)f r为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 v为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统计数据在下表的规定范围取值;无统S为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2. 工作性:不同的施工工艺,最佳工作性要求不一样;坍落度SL一般在宜采用25-50mm,允许波动范围10mm~65mm之间。

3. 耐久性:〔1〕根据有无抗冻性、抗盐冻性要求及混凝土最大公称粒径,混凝土含气〔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00kg/m3 ,掺粉煤灰时,最大单位胶凝材料不宜大于注:掺粉煤灰,并有抗冰(盐)冻要求时,不得使用32.5级水泥。

严寒地区抗冻标号不宜低于F250,寒冷地区不宜低于F200。

4. 水灰(胶)比的计算和确定:〔1〕碎石或碎卵石混凝土W/C=1.5648/〔fc +1.0097-0.3595f s〕==0.38 按fs=8.2计算,按7.5为0.36〔2〕卵石混凝土W/C=1.2618/〔fc +1.5492-0.4709f s〕=其中:fs 为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Mpa)再根据耐久性要求复核、确定水灰(胶)比。

5. 砂率(SP)的确定: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种类,按下表取值;在软做抗滑槽时,可增大1%~2%。

注;碎卵石可在碎石和卵石之间内插取值。

6. 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粗集料种类和确定的坍落度,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集料以自然风干状态计)。

碎石:W0 =104.97+0.309SL +11.27(C/W)+0.61S P=165.85取表4.1.2-4三轴最大153、小型机具150 滑模160故取153卵石:W0 =86.89+0.370SL +11.24(C/W)+1.00S P其中:W0为不掺外加剂与掺和料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按下式计算:W0W = W0(1-β)其中:β为所用外加剂的实测减水率(%)7. 确定单位水泥用量;根据水灰比公式反算,再根据耐久性要求复核、确定。

高速公路改建工程C25配合比设计

高速公路改建工程C25配合比设计

高速公路改建工程C25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高速公路改建工程第十六合同段所用C25砼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本着符合质量要求,经济合理,易于施工为原则进行设计。

二、设计依据(1)J GJ055-2000《普通配合比设计规程》(2)J 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三、设计要求(1)C25砼(2)设计坍落度为50-70mm。

(3)砼强度保证率95%,标准差σ=5MPa。

(4)使用部位:预制小预制件四、原材料情况(1)水泥:安阳中海水泥厂生产的海工牌P.O42.5。

其技术指标见附件。

(2)黄砂:河北邢台砂场,细度模数为 2.86 (中砂),含泥量为1.6%;表观密度为2634Kg/m3;堆积密度为1553Kg/m3(见附件)。

(3)碎石:安阳、许家沟,4.75-19mm;表观密度为2636Kg/m3;针片状为1.7%;含泥量为0.9% (见附件)。

(4)水:饮用水(5)外加剂:山西黄河新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JUNF-2H缓凝高效减水剂五、配合比设计(1)根据公式ƒcu•0=ƒcu•K+tσƒcu•0——砼试配强度MPaƒcu•K——设计强度25MPat—保证率系数,保证率为95%,t取1.645σ—标准差,取5MPa试配强度ƒcu•0=ƒcu•K+tσ=25+1.645×5=33.2MPa(2)水灰比W/C=A׃ce/(ƒcu•0+AB׃ce)=0.46×42.5×1.13/(33.2+0.46×0.07×42.5×1.13)=0.64根据规范要求水灰比取0.60(3)砂率:根据经验和施工实际需要采用0.60水灰比取砂率32%(4)根据施工坍落度需要和骨料情况查得:0.60水灰比用水量取加外加剂后180km/M3(5)水泥用量根椐计算:300 Kg/M3用0.60水灰比:(6)采用假定质量法假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00Kg/M³用0.60水灰比时水泥用量为300Kg/M3Ms0+Mg0=2400-300-180=1920KgMs0=1920×0.32=614KgMg0=1920-614=1306KgM剂=300×0.5/100=1.5Kg0.60初步配合比:Mc0:Ms0:Mg0:Mw0=300:614:1306:180:1.5以初步配合比为准,按水灰比增减0.03,砂率不变,用水量不变算出以下配合比当W/C=0.57时,用水量为180Kg、砂率为32%水泥用量为316Kg/ m3Ms0+Mg0=2400-316-180=1904KgMs0=1904×0.32=609KgMg0=1904-609=1295KgM剂=316×0.5/100=1.58KgMc0:Ms0:Mg0:Mw0=316:609:1295:180:158当W/C=0.63时,用水量为180Kg、砂率为32%水泥用量为286Kg/ m3Ms0+Mg0=2400-286-180=1934KgMs0=1934×0.32=619KgMg0=1934-619=1315KgM剂=286×0.5/100=1.43KgMc0:Ms0:Mg0:Mw0=286:619:1315:180:1.43加外加剂:试配过程及试验情况(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①按0.60的水灰比,取0.058m3砼的材料用量进行试拌。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参考)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参考)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设计图纸相关说明2.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 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二.设计要求:1.设计抗弯拉强度5MPa2.坍落度10-40mm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依据设计图纸以及JTG F30-2003规范要求,选用某水泥厂生产的PO42.5水泥.其相关技术指标如下:2.粗集料粗集料采用从砂石厂购买的骨料,规格分级和掺配比例如下:经检验起其合成级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它指标检验结果如下:3.细集料细集料采用0-4.75mm的河砂,检验结果如下:4.饮用水凡人畜能够饮用的水四.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f cf c= f r/(1-1.04*Cv)+t*sf c=5.0/(1-1.04*0.08)+1.36*0.40f c=6.0(MPa)f 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 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MPa); f r=5.0 MPa;Cv—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查表取值为0.08;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已知弯拉强度的变异系数Cv=0.08; 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f r=5.0 MPa,则s= f r*Cv=0.40 MPa2.水灰比的计算和确定:碎石混凝土:W/C=1.5684/( f c+1.0097-0.3595*f s)=1.5684/(6.0+1.0097-0.3595*8.3)=0.39f s—水泥实测28d抗折强度(MPa),为8.3MPa耐久性校核,混凝土为高速公路路面所用,无抗冰冻性要求,查表得最大水灰比为0.44,故按照强度计算的水灰比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3.选用砂率Sp (%)依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的种类,查表取值为:Sp%=36%;4.计算用水量Wo (Kg/m3)Wo=104.97+0.309*S L+11.27*C/W+0.61* Sp=104.97+0.309*20+11.27*2.564+0.61*36=162 Kg/m3Wo—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3);S L—坍落度(mm), 设计坍落度10-30mm,故取值20mm;Sp—砂率(%);C/W —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 W/C=0.39,所以C/W=2.564 根据JTG F30-2003中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最大单位用水量为150Kg/m3,故取Wo=150 Kg/m35.计算水泥用量Co(Kg/m3);已知Wo=150 Kg/m3,W/C=0.39,则水泥用量Co=Wo/ (W/C)= 150/0.39=385Kg/m3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由此取计算水泥用量385 Kg/m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程实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程实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程实例以下是一个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工程实例:背景描述:市高速公路项目新建工程,要求铺设一层AC-13级沥青混合料,以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平稳性。

该项目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0℃,冬季最低温度可达-20℃,经常有大型货运车辆经过,因此需要考虑较高的路面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步骤一:确定级配要求根据工程要求和规范,确定AC-13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要求,一般采用骨料级配为0~4.75mm,要求通过筛网9~16%、保留通过率85~99%。

同时根据实际工程使用条件,定出极端施工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有效馏分含量为4.5%。

步骤二:骨料选择根据该地区可供选择的骨料种类和性能,结合项目的要求,在骨料性能和经济成本之间权衡考虑,最终选择使用优质石灰石骨料和石粉作为骨料。

步骤三:沥青粘结剂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沥青粘结剂。

经过实验室试验和经验分析,确定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剂,并确定适宜的添加量。

步骤四:配合比确定根据步骤一至步骤三的结果,结合实验室试验数据和经验分析,进行配合比设计。

首先确定石粉和骨料的配比,以满足级配要求。

然后根据骨料的容重和实际用量,确定沥青和沥青粘结剂的添加量,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性和稳定性。

最后进行试验制备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设计的配合比能否满足工程的要求。

步骤五:调整和优化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和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和性能要求,适当调整骨料配比、沥青添加量和沥青粘结剂添加量,以达到最佳配比,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抗剪强度和耐久性。

以上是一个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工程实例。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道路形式和交通量等,以确定最佳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设计资料(1)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三层式结构,上面层结构设计厚度为4cm。

(2)气候条件: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为3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6.5℃,年降雨量为1500mm。

(3)沥青材料:沥青密度1.025g/cm3,经检验各项技术性能均符合要求。

(4)矿质材料:集料的级配组成见表12-3,集料采用石灰石轧制,抗压强度120MPa,洛杉矶磨耗率12%,粘附性等级为5级,表观密度2.703g/cm3。

矿粉采用石灰石磨细石粉,粒度范围符合技术要求,无团粒结块,表观密度2.68g/cm3。

2.设计要求(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并进行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根据高速公路用沥青混合料要求,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解题步骤]1)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以及矿质混合料1的级配范围根据设计资料,所铺筑道路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结构层设计厚度为4cm。

选用AC-13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和中值见表1。

(2)采用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①绘制图解法用图绘制图解法用图1。

根据AC-13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中值数据,确定各筛孔尺寸在横坐标上的位置。

然后将各档集料与矿粉的级配曲线绘制于图1中。

②确定各种集料用量在集料A与集料B级配曲线相重叠部分作一垂线AA/,使垂线截取这二条级配曲线的纵坐标值相等(即a=a/)。

垂线AA/与对角线OO/有一交点M,过M引一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P点,OP 的长度X=31%,即为集料A的用量。

2图1 图解法Z=31%,矿粉D的用量W=8%。

③配合比校核与调整按照集料A∶集料B∶集料C∶矿粉D=31%∶30%∶31%∶8%的比例,计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结果见表2。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合成级配中筛孔2.36mm的通过量偏低,筛孔0.075mm 的通过量偏高,曲线呈锯齿状,需要对各集料比例进行调整。

高速公路级配碎石配合比

高速公路级配碎石配合比

高速公路级配碎石配合比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
一. 试验依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4.《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5. 设计图纸
二. 原材料选用
1.碎石:红岩石料厂生产2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
石粉。

2.水:采用饮用水。

三. 配合比设计
1.合成级配
结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用图解法将3种集料配至级配碎石2号级配范围内。

2.击实
采用重型击实法,配料时将试样依次用四分法取样,并且用烘干法测其试样的含水量,预定5个不同的含水量将碎石加水拌和均匀,密封好浸润2小时后,做击实试验,每层击实完毕后检查该层厚度是否合适,以调整以后层次的试样用量,尽量保持每层高度一致。

每组击实完毕后混合料比击实筒的高度控制在6mm以内,齐筒顶细心刮平、称量、取样,测其含
水量。

试验室推荐:
碎石的合成级配:
2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石粉=19:27:22:32最大干密度:cm3
最佳含水量:%
施工压实质量控制参数:含水量: %<ω0<%
干密度: ρ=cm3
压实度: K>96%
G207线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E标项目部
二0一一年六月
G207线安化段二期公路改建工程
底基层级配碎石





湖南省益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G207线安化段公路改建工程E标项目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公路工程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在试验的基础上确认其级配组成并进行验证,并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引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不仅代表一个地区沥青路面的科研水平、施工水平和建设管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对外形象。

随着交通量和轮胎压力的不断增加及交通条件的日益复杂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在当前繁重的建设任务情况下,推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赶超国际沥青路面先进水平,必须在学习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先进理念、先进方法的同时,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

2工程概况湖南某高速公路工程10标段,行车道及路缘带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即4cmAC-16改性沥青砼面层+5cmAC-20C沥青砼中面层+粘层+7cmAC-25C 沥青砼下面层+透层+20cm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16cm4%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

该路段段沥青路面面层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进行设计的,其中试验是根据《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的。

3 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3.1原材料1)集料对于中、下面层石灰岩集料,在现有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建议粗集料增加高温压碎值指标,以减少施工中的集料压碎现象,同时达到提高中、下面层抗车辙性能的目的。

对于细集料,目前检测指标尚少,建议增加坚固性试验,提高细集料的使用品质。

2)沥青沥青的品质是影响沥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

适宜的沥青不仅能延缓或阻止沥青路面因疲劳、低温产生开裂,还能防止沥青路面因重载和高温作用产生过深的车辙。

精华:高等级,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级配碎石,水稳 ,SMA玛蹄脂配合比

精华:高等级,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级配碎石,水稳 ,SMA玛蹄脂配合比
路段 简述 位置
主线 81
匝道
沥青
61 水稳 碎石
面层19
基层 42 底基层20
层位
上面层 中面层 下面层 下封层
基层 底基层
路面结构 (cm)
厚度
4 6 8 1 42 20
结构名称
SMA-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 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下封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
桥面 沥青 10

面层10 混凝土
上面层 中面层 防水层
桥面
4 6 / 已铺装
SMA-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 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粘结层 C50砼/钢构6cm/T梁10cm
桥台 沥青 埋板 砼
碎石
面层
混凝土 底基层
上面层 中面层
埋板 底基层
4 6 43/51 20
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粘结层 24cm水泥混凝土(C40)
收费 砼 面层30 面层
30
站 水稳 基层20 基层
20
65 碎石 底基层15 底基层 15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fr≥5.0MPa 约C40)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
乡村 砼 面层18 面层
18
水泥 水稳 基层15 基层
130.1
土基
140
本表数值为 非不利季节施工 检验弯沉值
备注
搭板段 6米
埋板段 3米
81-65=16
15
43 碎石 底基层10 底基层 10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fr≥5.0MPa 约C40)

浅谈高速公路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谈高速公路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参考文献 〔1〕JTJ071—9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李立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浅谈高速公路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求,但是该石场的碎石压碎值偏大,碎石含泥量虽然满足规范要求,但还是偏上
限,特别是 6~11 这档碎石。为降低含泥量,鲤鱼崩石场增加了水洗设备,主要 是为预防水泥砼产生裂缝。石料的质量检测结果见表 2。
鲤鱼崩石场石料质量检测数据表 (表 2)
规格
针片状含量(%)
含泥量(%)
压碎值(%)
22-29mm 碎石
中图分类号: TU52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阳江至云浮高速公路阳江~阳春段位于广东省西部,是广东省规划的高速公
路网第 8 条纵线。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广东省主骨架网;实施“泛珠三角”区域
经济合作发展战略,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合同段总长约 30.78km,路基宽度
26m,水泥混凝土面板方量 23 万 m3。
6.06 6.35
2#配合比 水泥
22~29mm 11~22mm 6~11mm


减水剂 坍落度
碎石
碎石
碎石
2#配合比 360
664
518
592
123
144
5.76
40
三、结论 本项目水泥路面混凝土配合比的粗集料采用三级级配,并且为了有效预防水 泥路面的裂缝,对粗集料的加工还增加了水洗程序,进一步确保集料的表面干净。 同时,对于水泥等级、厂牌及品种全部选用金鹰水泥 P.Ⅱ52.,因为同一种水泥 的硬化时间及收缩时间一致,所以可进一步避免路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实践 结果来看,本项目水泥路面裂缝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路面水泥砼配合比

路面水泥砼配合比

国道G111线讷河至嫩江段工程建设项目A12合同段(老莱支线)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承包单位:大庆开发区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监理部二OO八年四月七日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京加公路讷河至嫩江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JTG D40-200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二、技术要求1、水泥2、碎石3、中砂三、材料说明1、水泥:盾石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中砂:讷河砂场产中砂3、碎石:莫旗石场产4.75cm-31.5cm碎石四、原材料试验结果1、水泥2、碎石3、中砂五、配合比设计(一)试验室配合比计算1、计算砼配制强度:f c=f r/(1-1.04C v) +ts=4.5/(1-1.04×0.125)+0.56×0.4=5.4 Mpaf c -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Mpaf r -混凝土设计强度, MpaC v-变异系数,查表取0.125t-保证率系数,查表取0.56s-混凝土弯拉强度样本的标准差,取值0.42、计算水灰比W/C=1.5684/(f c +1.0097-0.3595 f S)=1.5684/(5.4+1.0097-0.3595×7.8)=0.44由于一般路面砼水灰比不大于0.46,所以定水灰比为W/C=0.44符合要求。

3、确定砂率集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水灰比为0.40,由于采用三棍轴机组施工,考虑到三棍轴机组与砂率的最优关系,查表选用,βs=35%.4、单位用水量坍落度控制在30-50 cm,水灰比为0.44。

w O=104.97+0.309 S L +11.27 W/C+0.61βs=104.97+0.309×50+11.27×0.44+0.61×35=147kg由于一般路面砼最大用水量不大于153Kg,所以定用水量为147 Kg符合要求。

5、水泥单位用量:m CO=147/0.44=334kg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 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为334kg/m3,符合要求。

(5.0MPa)路面配合比设计

(5.0MPa)路面配合比设计

G3014线乌尔禾—阿勒泰高速公路WA-3合同段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泥混凝土路面用5.0MPa砼配合比设计一、使用部位:水泥混凝土路面。

二、设计依据:1. 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3、JTGE42-2005《公路集料试验规程》4、JTGE30-2005《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GB/T14684-2011《建筑用砂》6、GB/T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三、设计要求: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fr=5.0MPa,坍落度采用30~50mm。

四、混凝土试配用原材料:水泥: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布尔津分公司,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鑫源砂石料厂,中砂。

碎石:汤巴湖碎石场,5-31.5mm高效减水剂:新疆中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标准型HWR-S。

水:饮用水。

聚丙烯腈纤维:绍兴市巴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五、配合比设计步骤:1、计算试配弯拉强度fc:fc =fr/(1-1.04Cv)+ts=5.0/(1-1.04×0.08)+0.61×0.1=5.51MPa式中:f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t—保证率系数,查表4.1.2-1确定;Cv—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统计数据查表4.1.2-2取值。

2、计算水灰比(w/c):采用碎石时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5.51+1.0097-0.3595×7.5)=0.41式中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实测结果为7.5MPa。

根据施工经验及耐久性要求,初步拟定W/C=0.38。

3、用水量初选为188kg/m3。

掺1.0%RH-5高校减水剂减水率为20%。

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沥青面层与基层配合比设计

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沥青面层与基层配合比设计

沪宁高速公路常州路面基层与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路面结构采用20cm二灰(土)底基层,38~40cm二灰碎石基层,6cmAC-25Ⅱ、6cmAC-25Ⅰ、4cmAC-16B沥青面层。

基层与沥青面层间喷洒1cm厚的乳化沥青(慢裂)封层。

下面就常州段路面基层、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配合比控制情况谈几点体会。

1 路面基层的配合比设计1.1 原材料的选用石灰粉煤灰用来稳定粒料,其化学反应的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石灰中CaO 和MgO含量对二灰粒料强度有明显影响。

有效钙含量少,强度偏低。

因此石灰必须采用品质高于Ⅲ级的钙、镁质石灰。

常州段基层施工中均采用Ⅱ级和Ⅱ级以上的石灰。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副产品,是一种火山灰质材料,它以分散的状态与水和消石灰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种胶凝物质。

粉煤灰的细度、烧失量、氧化物含量对混合料强度均有明显影响。

常州段施工中采用戚墅堰电厂的粉煤灰,各种技术参数见表1。

粉煤灰技术性能指标表1Cao (%)Fe2O2(%)StO2(%)AL2O2(%)MgO(%)烧失量(%)比重(g/cm2)pH值比表面值(cm2/g)4.30 4.6755.2625.860.79 5.33 2.057.5427901.2 配合比设计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稳定材料的品质,粒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及颗粒级配。

粒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便于摊铺机摊铺,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对5mm以下的细粒料控制在规范的下限,以减少结构层的收缩裂缝,提高其路用性能。

根据省高指关于基层施工指导意见的级配要求我们对粒料级配进行了精心调配,使级配曲线趋于要求的中值。

过去习用的二灰碎石大多属于悬浮式结构,由于粒料仅占60%左右,故颗粒互不靠拢,悬浮在二灰之中,粒料也无一定级配。

现行的二灰碎石属于密实式结构,其中粒料含量占80%~85%,同时具有严格的级配。

从混合料成型后的强度、湿、干缩系数、抗冲刷能力而言,密实式优于悬浮式。

(5.0MPa)路面配合比设计

(5.0MPa)路面配合比设计

G3014线乌尔禾—阿勒泰高速公路WA-3合同段5.0Mpa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泥混凝土路面用5.0MPa砼配合比设计一、使用部位:水泥混凝土路面。

二、设计依据:1. 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3、JTGE42-2005《公路集料试验规程》4、JTGE30-2005《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5、GB/T14684-2011《建筑用砂》6、GB/T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三、设计要求: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fr=5.0MPa,坍落度采用30~50mm。

四、混凝土试配用原材料:水泥: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布尔津分公司,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鑫源砂石料厂,中砂。

碎石:汤巴湖碎石场,5-31.5mm高效减水剂:新疆中材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标准型HWR-S。

水:饮用水。

聚丙烯腈纤维:绍兴市巴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五、配合比设计步骤:1、计算试配弯拉强度fc:fc =fr/(1-1.04Cv)+ts=5.0/(1-1.04×0.08)+0.61×0.1=5.51MPa式中:f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MPa);t—保证率系数,查表4.1.2-1确定;Cv—弯拉强度变异系数,应按统计数据查表4.1.2-2取值。

2、计算水灰比(w/c):采用碎石时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5.51+1.0097-0.3595×7.5)=0.41式中fs—水泥实测28天抗折强度,实测结果为7.5MPa。

根据施工经验及耐久性要求,初步拟定W/C=0.38。

3、用水量初选为188kg/m3。

掺1.0%RH-5高校减水剂减水率为20%。

水泥砼路面配合比设计样本

水泥砼路面配合比设计样本

滑模混凝土是一种特殊机械施工的路面混凝土材料,其配合比设计相当重要,它是保障高等级公路滑模摊铺实现高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混凝土材料,科学核心和关键施工技术之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在展开对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阐述以前,先讨论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理和设计基本参数;原材料及配合比参数对设计指标的影响,阐述滑模摊铺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然后讨论滑模混凝土试配调整。

一、配合比设计指导思想、基本原理与技术要求(一)、指导思想今年,我队承担了绥满公路尚志——亚布力段C7标段混凝土路面施工任务,针对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强大破坏力,我们提出了“材料精良”的路面混凝土技术指导思想。

其中,除了严格的原材料技术要求外,还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要科学、准确、稳定、均匀。

各等级公路路面使用的混凝土在路面上均不得有可见的颜色差异,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精度要求应更加严格和准确。

高速公路水泥路面所使用的滑模混凝土材料,决不是普通“简单粗放”配制方式下生产的普通路面混凝土,而是在高性能道路混凝土技术要求的指导思想下,全部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搅拌楼精确计算生产的“精细和精良”的路面混凝土材料。

这是做到高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物质基础,因此,配制的路面混凝土必须满足以下性能的要求:1、优良工作性。

2、高抗折强度。

3、高耐疲劳极限。

4、小变形性能。

5、耐久性。

6、经济性。

以上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均来源于路面设计、施工规范和路面混凝土长寿命使用中的客观要求。

(二)、基本原理1、水灰比定则:在路面混凝土中,水灰比不是完全越小越好,近年来水泥化学界对水泥的水化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水泥能够完全水化的最小水灰比是0.38,这个水灰比恰好在目前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经常使用的水灰比0.35——0.45之间,在我国的施工实际中,由于原材料性能的差异,在使用普通缓凝引气减水剂时,由于外加剂减水率不高,较难达到要求。

高速公路C25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范例

高速公路C25防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范例

273 :757 :1095 :176 :77.7 :20.7 :7.61
总监办终审意见:
驻地办试验工程师:
日期:
总监办试验工程师:
日期:
35.56667 391.704 561.0895 105.8659
32.06667
R7 (MPΒιβλιοθήκη )164 176 77.7 20.7 7.61 115 36.3
167 176 70.7 18.8 6.99 110 33.0
161 176 86.3 23.0 8.44 110 40.7
R28 (MPa)
备注:拟采用01
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粉煤灰:硅粉 :外加剂
驻地办初审意见:
XX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承包人:XXXXX公路工程局 合同号:TC-7
编号:phb-008
混凝土配合比审批单
致总监办试验工程师:XXX 先生
我XX高速TC-7合同C 25防腐砼配合比设计已完成,请审批。
承包商技术负责人:
应用部位 系梁、承台、边板、中板等
强度等级
C25
水泥厂家
XX水泥厂
粗集料产地
XX采石场
SKD-5缓凝高效减水剂 2级 -
编号
水泥 (Kg)
砂 (Kg)
碎石
16-31.5 10-20
mm mm
01 273 757 274 657
02 248 774 278 668
03 303 738 269 644
5-10
mm
水 (Kg)
粉煤 灰 (Kg)
硅粉 外加剂 坍落度 (Kg) (Kg) (mm)
原 砂产地 材 外加剂厂家 料 粉煤灰厂家
XX砂场 XXXXXX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作抗折强度试件并检测其强度。
xxxxxxxxxxxxxxx道路项目
水泥砼路面
配合比设计报告
试验: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审批:日期:年月日
Xxxxxxxxxxx公司
xxxxxxxxxxxxxxxx项目经理部
xxxx年xx月
因素
A水泥用量
(Kg/m3)
B用水量
(Kg/m3)
水平1
360
144.0
151.2
158.4
水平2
355
142.0
149.1
156.2
水平3
350
140.0
147.0
154.0
正交试验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性和强度汇总
试件编号
水泥用量
(kg/m3)
配合比
W/C:S/C:G/C
坍落度
SL(cm)
抗折强度28天(Mpa)
J1
360
0.40:1.82:3.39
3.0
5.28
0.42:1.82:3.37
3.5
5.28
0.44:1.81:3.36
4.0
5.32
J2
355
0.40:1.83:3.40
3.0
5.13
0.42:1.82:3.39
3.5
5.13
0.44:1.82:3.37
4.0
5.15
J3
350
0.40:1.83:3.40
=104.97+12.36+26.83+20.74=165kg来自m3SL—坍落度(mm)
Sp—砂率(%)
C/W—灰水比,水灰比的倒数
根据规范规定,三辊轴机组摊铺最大单位用水量153kg/m3,因此取用水量为150 kg/m3。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
C0=W0/(C/W)=150÷0.42=357 kg/m3
五、设计要求
1、设计初步配合比。
2、按初步配合比进行设试配调整,得出试验室配合比。
3、根据集料的天然含水量,计算工地配合比。
六、设计步骤
(一)、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试配强度
fc= +ts= +0.72×0.52= 5.0
f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为4.0MPa
一、概述
xxxxxxxxxx道路项目共为一级公路,路面设计采用C35水泥混凝土进行铺筑,28天设计弯拉强度≥4.5MPa,根据公路等级和施工条件计划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
二、参考资料
在计算配合比时,主要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以下简称规范)。
三、设计题目
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混凝土28天弯拉强度≥4.5MPa,
3.0
4.62
0.42:1.83:3.39
3.5
4.52
0.44:1.82:3.38
4.0
4.62
试验结果分析:
当水泥剂量355Kg时:
R=(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
+R14+R15+R16+R17+R18+R19+R20)/20=5.201Mpa
σ=0.099
Cv=σ/R=0.099/5.201=1.6%
由于R≧RSZ+Kσ=5.75+0.65*0.099=5.81Mpa
且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任一组强度均大于0.85RSZ=4.89Mpa,所以此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
四、设计资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拌和物坍落度30-50mm
2、组成材料
水泥:xxxxxxxxx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P.O42.5;
细集料:xx中砂,细度模数3.0;
粗集料:xxxx碎石5-20mm,比率40%,20-31.5mm,比率60%;
水:饮用水
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进行配合比设计。
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取0.52MPa
t—保证率系数,查表为0.72
Cv—弯拉强度变异系数,查表取0.13
2、计算水灰比
= == 0.42
fc—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MPa)
fr—设计弯拉强度的标准值为4.0MPa
s—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取0.52MPa
3、计算单位用水量
W0=104.97+0.309SL+11.27(C/W)+0.61Sp
5、计算砂石用量(重量法)
已知:单位水泥用量为mco=357kg/m3,单位用水量为mwo=150kg/m3
砂率为βs=34%
mco+mso+mgo+mwo=mcp
βs==0.34
混凝土假定单位重mcp=2400kg/m3
mso+mgo=2400-357-150
βs==0.34
解得:mso=644kg/m3, mgo=1249kg/m3
按重量法计算得初步配合比
mco:mso:mgo:mwo=357:644:1249:150
6、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混凝土初步配合比,配混凝土拌和物,饱水性和坍落度不满足施工要求,由此对混凝土拌和物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mco:mso:mgo:mwo=357:663:1230:150
7、正交因素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的因素
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配合比为
W/C:S/L:G/C=0.42:1.83:3.39即mco:mso:mgo:mwo=355:657:1219:149
的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经济性等均满足设计要求。
七、施工配合比调整和检验
1、施工前拌和站进行标定,试验室配合比在工地投入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拌检测。
2、测量砂石料的天然含水率,按实测天然含水量调整试验室配合比砂石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