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投资业务会计处理探析
浅探新会计准则中几类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浅探新会计准则中几类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取消了原投资准则,其中的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概念,已被新会计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概念所取代。
本文拟对这些新概念的内容与核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指导上市公司正确地应用新会计准则来处理当前发生的投资业务。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在1998年6月,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投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的信息披露,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并于2001年1月对其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为原投资准则)。
为与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趋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对外开放,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取消了原投资准则。
一、规范投资业务的新会计准则取消原投资准则后,规范相关投资业务会计核算的新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
这些新会计准则第一次提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及其核算,取消了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的概念与其核算。
原投资准则与新会计准则的核算分类对比如表1所示。
二、在新会计准则中三类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如表1所示,新会计准则把相关投资业务分为5类进行核算,其中“委托贷款”、“长期股权投资”是原投资准则已有的分类。
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仅探讨另3个新核算分类的会计处理。
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具体包括:①企业为近期内出售而短期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②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科目可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以“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美国 GAAP 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影响

美国 GAAP 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来规范财务报告和会计实践。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是美国境内企业必须遵循的会计准则,而其他国家可根据各自的需要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欧洲联盟的欧洲公认会计准则(EU GAAP)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GAAP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全球会计准则的影响。
美国GAAP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与短期债务分类:根据美国GAAP,债务需按到期日分类为长期债务或短期债务,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则按债权的权益分类。
这意味着同一笔债务在不同会计准则下可能会被分类为不同类型,影响着财务报表的呈现方式。
2. 销售收入确认:美国GAAP要求在发货后才能确认销售收入,而其他一些国家则允许在交易发生时即可确认销售收入。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跨国公司合并时存在会计差异,影响着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
3. 商誉的会计处理: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商誉的会计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
美国GAAP要求对商誉进行年度减值测试,而其他一些国家会计准则则允许按照商誉的剩余寿命进行摊销。
这种差异使得跨国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存在差异,影响着财务报表的合并和分析。
4. 资本化开支的要求:美国GAAP对资本化开支的要求相对严格,而其他一些国家会计准则则相对宽松。
这可能导致企业在不同会计准则下的资本化开支水平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指标和分析结果。
5. 报表格式和披露要求:美国GAAP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之间还存在报表格式和披露要求的差异。
不同的报表格式和披露要求可能使得跨国公司的财务报表在不同会计准则下呈现出不一致的形态,造成投资者理解和比较财务信息的困难。
美国GAAP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全球会计准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这种差异增加了跨国公司财务报告的复杂性和成本。
跨国公司需要根据不同的会计规则编制多套财务报表,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求,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公司的运营成本。
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比较

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比较【摘要】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在会计处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从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投资收益确认和会计披露要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处理权益性证券投资时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如在公允价值计量和减值准备方面的规定上略有差异。
结论部分将综合中美两国的会计处理方法,讨论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会计处理、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投资收益确认、会计披露要求、综合比较、局限性、适用范围1. 引言1.1 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比较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的投资往来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权益性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基金等金融工具而持有的权益性资产。
在中美两国,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减值准备、投资收益确认和会计披露要求等方面。
中美的会计准则分别为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美国的《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这两套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在权益性证券投资方面,中国采用成本模式进行核算,而美国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计量是中美会计处理的一个重要差异点,中国企业主要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而美国企业更加重视市场公允价值的反映。
减值准备是个体质量差距、营运能力下降,历史成本减值,公允价值持有成本,后果调和原则。
在投资收益确认方面,中国企业一般将投资收益确认为净损益的一部分,而美国企业则将投资收益分别确认为净利润中的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在会计披露要求方面,中国和美国在披露范围、内容和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 正文2.1 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准则比较在中美两国,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准则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美国 GAAP 下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与案例分析

美国 GAAP 下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与案例分析养老金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种福利计划,旨在保障员工在退休后的经济安全。
在美国,企业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处理必须符合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
本文将探讨美国 GAAP 下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理解相关要点。
企业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养老金资产和养老金负债。
养老金资产通常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组合,而养老金负债则是企业对员工退休金、医疗保险等福利承诺的估计金额。
首先,我们将从养老金资产的会计处理开始。
在美国 GAAP 下,企业将养老金资产列为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项目。
养老金资产应按市场价值计量,企业需要定期评估养老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并将其公允价值调整至最新市场价值。
这些调整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综合收益。
其次,我们来看养老金负债的会计处理方式。
根据美国 GAAP 的要求,企业需要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经验估计员工退休金和福利的支付金额。
养老金负债通常列为负债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项目。
企业还需要计算养老金计划的净额,即养老金资产减去养老金负债。
净额是企业衡量养老金计划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然而,养老金负债的估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企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工资增长率、通胀率、人口统计数据等。
此外,企业还需要合理评估员工的离职率和就职率,以便正确估计养老金负债。
除了上述的养老金资产和养老金负债的会计处理,还有一些其他的会计事项需要考虑。
例如,企业需要记录养老金计划的年度费用,这包括养老金计划的服务费用和利益费用。
服务费用是指与参与企业的员工有关的福利费用,而利益费用是指养老金计划的净负责额的计量。
另外,企业还需要披露养老金计划相关的重要信息。
美国 GAAP 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提供养老金计划的相关披露,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养老金计划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转换及评析70675」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转换及评析70675」美国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制定和发行。
它是美国企业和其他组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遵循的准则体系。
转换和评析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是一个关键的话题,下面将对此进行探讨。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和公允:美国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按照公认的原则和适当的方法计量和记录其各项财务事项,不得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2.一致性和可比性:美国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一致性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保持连续性,即在不同会计期间使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可比性要求财务报表能够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的决策。
3.经济实质:美国会计准则注重经济实质而不仅仅看外在的法律形式。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经济交易的经济本质而不是表面上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处理。
4.谨慎性:美国会计准则强调谨慎性原则,即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应有适当的保守性。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对可能的风险和损失保持警惕,并及时计提相应准备金。
尽管美国会计准则有其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的过程相对复杂和耗时,可能导致准则与市场和商业实践脱节。
其次,虽然美国会计准则是全球最广泛接受的会计准则之一,但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这给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比较带来了困难。
此外,由于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美国会计准则也需要不断更新和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和交易结构。
总体而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框架,用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并提供有用的信息。
然而,随着全球商业的持续发展和变化,进一步加强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合作变得愈加重要。
美国会计发展对我国的影响研究——美国会计准则发展对我国影响和启示

1 、我 国 与 美 国 贸 易 活 动 的 增 强 。
自从我国加入WT 后 , O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许多公司美国上市 的情 况也 日益普 遍 , 我国在 美 国上 市 的这些 公 司对外 披露 财务报 表 时必须 按 美国 ̄ Lg t原则的要求加以编制或调整。 6 当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改变 准则 时 , 上市 公 司要 改变 其对 外 披露的 许多相 关业 务 的会计 处理方 法和 则该 程序, 这进而会影响到该上市公司对国内报告财务的情况。 2 我国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借鉴。 、 美 国是经济 十分 发达 , 会计起 步 较早 , 展十分 迅速 的国家 , @i体 系 发 其 t 是较完善的体系之一。 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许多行业在我国尚处于新 新 行业 , 这些行 业 的会计 处理 规定都 不够 完善 , 这些业 务处 理方 法上 , 对 在 我
F B改 进 了制 定 会计 准 则 的程 序 , 证 了表 面上 、 实 上 的独 立性 。 AS 保 事
2、 美 国 会 计 准 则 的 现 状 。 美 国会计 准则是 以规 则为基 础导 向模 式的 , 阶段美 国会计 准则对 业务 现
的处理规定比较细致 , 使得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将注意力集中到满足会计准则
一
、
引 美国会计 准则 对我 国会计 产 生影响 的原 因。
质 量会 计 准则 ”的建设 目标 还相 距 甚远 。由于 历 史原 因 ,美 国 “ 公认会 计 原则 ”( GAA )的概 念 先会计 准 则而 产生 ,以致 两 者常被 混 用 ,G P 被 P AA 不少 人视 为美 国会计 准则 的代名 词 。 国一直 有 多个准 则制定 机 构 以多 种形 美
2 4 5
美国证券分类及其相关会计处理

美国证券分类及其相关会计处理【摘要】对于闲余资金的使用,证券投资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本文着重就美国的有价证券分类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与我国现行准则制度不同的部分进行介绍。
一、证券投资的分类根据FASB第115号公告“某些债务和权益证券投资的会计”,投资证券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被分为四类,交易证券(Trading Securities),可供出售证券(Available for Sale Securities),到期持有证券(Held-to-maturity Securities)和权益法证券(Equity Method Securities)。
交易证券,是指购入的以即期销售为目的的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
这类证券通常是为了赚取由价格短期内的差异形成的收益而频繁地进行买进和卖出的交易。
到期持有证券,是指购入的债务性证券,通常为债券,目的在于能够一直持有,直到该债券到期。
这种分类的投资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将此债券到期持有的目的,二是持有企业必须具有到期持有的能力。
准备长时期持有的证券不满足这类条件,因而不属于这个类别。
可供出售证券,指的是既不属于交易证券也不属于到期持有证券的证券投资。
包括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
权益法核算证券,是指购买的权益性证券,旨在控制或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施加重大影响。
为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需要占有被投资企业至少20%的股份。
在资产负债表的列示上,交易证券属于流动资产,到期持有证券和权益法核算证券属于长期资产,而可售证券的持有期一般为6-18个月,既可作为流动资产也可以作为长期资产列示。
二、证券的相关会计处理将证券投资分为上述四个类别,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的分类,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和披露。
具体地说,不同类别的证券,在采购、期末计价、投资收益的确认、销售以及类别划转等的会计处理上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就与我国现行准则和制度不同的证券价值变化、投资划转的会计处理结合实例进行介绍。
(一)证券投资价值变化的会计处理对于投资证券采购的核算,不论哪种类别,都应按照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
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分析

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比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化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美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角色,其会计准则也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美国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和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两者的异同以及背后的原因。
一、历史渊源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代,各公司的会计记录方式相当混乱,难以比较财务状况和成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于1934年创立了GAAP,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标准。
IFRS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旨在提高全球会计准则的一致性。
1997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成立,逐步制定了一系列IFRS。
目前,IFRS已被接受或采纳于超过120个国家,成为全球财务报告的标准之一。
二、差异分析1.目的不同GAAP强调保障投资者和債權人的利益,更为注重公司财务状况的准确反映。
IFRS则更着重于全球经济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更注重公司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资产和负债表处理不同GAAP和IFRS在资产和负债表的处理上存在差异。
例如,GAAP和IFRS对于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的处理方式不同。
GAAP要求资产和负债应按摊余成本计量,而IFRS则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
3.预计财务状况和成果的披露不同在对财务状况和成果的披露上,GAAP强调详细列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现金流量、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而IFRS则强调向读者提供全面信息,并强调对财务状况和成果的预计。
4.合同收入的处理不同GHAP和IFRS在合同收入的处理上也存在差异。
[转载]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转载]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https://img.taocdn.com/s3/m/5dde1e3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0.png)
[转载]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学中财脑袋有点⼤。
原⽂地址: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别作者:叶落凌霄⼤晚上的,看了⼀篇好⽂,特别兴奋,就转来了。
看完满脑⼦都是这⼏个词⼉,操纵利润-利益输送-粉饰报表-盈余管理。
准则每年都会变⼀两条,这个是08⽼准则,仅具参考价值。
⾃⼰学的是US GAAP,⼀直以来看的报表都是⽤2006中国新会计准则,down下来的数据⾥很⼤部分⽤会计项⽬的都是旧准则,ACCA室友⼩朋友学的是IFRS,法国的会计准则⼜是另外⼀种(还不知道具体名字),这个世界真⼼拧巴。
Given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Current Capital Market, 我不觉得“转回”这东西有什么不好。
因为“转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输送”,income smoothing不会造成机构&individual投资者变动,因此不会产⽣“利益输送”。
所以对我国会计准则对“转回”严谨⽽强制的规定⽆法理解,中国也不能盲⽬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第18条也没懂,GAAP可转债怎么处理的呢,准则上写得很纠结很暧昧。
求指导。
1.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法上, IFRS规定禁⽌使⽤后进先出法。
US GAAP规定可以采⽤后进先出法。
2.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上, IFRS规定在满⾜⼀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
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3.在现⾦流量表中收取和⽀付利息的分类上, 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流量中。
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4.在⼯⽐例⽆法确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规定成本收回法。
US GAAP规定合同完⼯法。
5.在报告分部的基础上,IFRS规定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US GAAP规定根据公司内部向⾼层管理⼈员报告的信息组成进⾏划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美国 GAAP 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与审计实践案例分析

美国 GAAP 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与审计实践案例分析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经济交流的加深,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标准以及审计实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为基础,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美国GAAP 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与审计实践。
1. 美国 GAAP 与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美国 GAAP 是美国企业编制和报告财务报表的准则体系,由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委员会(FASB)制定和发布。
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时,审计师需要遵循美国 GAAP 相关规定,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将根据美国 GAAP 的要求,对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财务报表披露进行审查,以发表独立的审计意见。
2. 美国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实践案例分析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了解美国 GAAP 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实践。
2.1. 案例一: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某上市公司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即通过操纵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影响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额。
审计师必须对该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查,确认其是否依照美国GAAP 的要求编制,并通过专业判断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如果发现盈余管理,审计师需要提供相应证据并对此进行适当的披露。
2.2. 案例二:某银行的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某银行在财务报表中涉及大量的金融工具,审计师需要对其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审查。
根据美国 GAAP,审计师需要确认银行是否正确应用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并对其风险披露进行评估。
同时,审计师还需要对银行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确保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符合合规要求。
2.3. 案例三:某科技公司的收入确认政策某科技公司通过订立软件许可合同来实现收入,而根据美国 GAAP 的要求,收入的确认应满足特定条件。
审计师需要仔细审查公司的收入确认政策,并核实所订立合同的有效性。
浅谈证券投资会计处理论文

浅谈证券投资会计处理论文权益性证券是一种基本的金融工具,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投资者持有某企业的权益性证券代表在该企业中享有所有者权益,普通股和优先股就是常见的权益性证券。
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运用实例将美国和中国对普通股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
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例:甲公司XX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XX 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XX年净收益40万元,XX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
XX年——XX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
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XX年12月31日、XX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
XX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
则账务处理如下:①XX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②XX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XX0,贷记:股利收入1XX0.③XX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300000元。
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④XX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XX00元。
浅析美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浅析美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提要: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是期权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解决与其相关的会计问题,股票期权计划就无法进行规范的操作和实施。
本文拟对关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制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和规范我国股票期权制度提供参考。
据有关统计,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企业中,有90%以上都施行了股票期权计划。
将经营者的部分报酬以股票形式授予,不仅可以使经营者将公司的业绩和长远发展与自身利益联系起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吸引高素质的职业经理加入上市公司,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
因此,研究美国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制度对完善和规范我国的股票期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主要从会计制度的角度对美国股票期权制度进行介绍。
一、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对股票期权会计的处理虽没有具体规定,但在准则的第19条和第33条分别作了如下要求:1.披露有关股票期权的事宜;2.提供每股稀释的计算。
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公司对职工发售股票不仅要披露该事宜,而且要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一)APBNo.25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No.25的规定,股票期权的价值计量采用内在价值法。
理由是:1.内在价值易于计量,便于理解;2.员工不能把期权的时间价值转换为现金。
因计量时间的不同,股票期权分为固定型和业绩型。
固定型股票期权的计量日是授予日;业绩型股票期权的计量日为数量和价格双方都已知的第一日,因而在授予日不做会计处理,而是在会计期末对行权价格和可购数量进行估计,得出报酬成本,以后每到会计期末对以前估计的数额进行修正,直至服务期满日。
(二)SFASNo.123的会计处理方法。
具体文件是美国FASB于1995年10月发布的《股票型报酬的会计处理》。
FASB主张以基于员工股票期权或相似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来确定补偿费用,此方法不同于内在价值法。
但这一主张招致诸多批评,以至FASB后来不得不做出妥协,允许企业仍选用内在价值法来核算股票期权,但需要追加披露两种方法对本期净收益和每股收益的影响。
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

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从起,美国会计学会(AAA)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每年一度举行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
在的年会上,着重探讨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并评述美国近年来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与反应(一)美国证交会(SEC)主席的演讲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是由SEC主席Authur.Levitt提出的。
他在9月29日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一个主题: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注:这篇演讲,后来以“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为题发表在3月的《会计瞭望》(Accounting Horizon)第12卷第1期上。
)。
在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一,根据美国的经验,要建立发达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必须有效地保护投资人,使投资人能够得到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真实、完整、公允并具有透明度的财务图象——那就是公司通过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他说:美国SEC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要求上市或者发行证券的公司必须不间断地披露信息。
这些信息应当公允而充分,防止误导,以利于投资者据以作出自己的决策。
作为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什么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呢?Levitt没有下定义,但他举例说:“按良好会计准则产生的财务报告,要使应在本期报告的事项,既不提前,也不滞后;不提过多预防意外的准备;不确认递延损失;公司的经营业绩实际上在各年是起伏不定的,财务报告不应进行所谓的‘平滑’;不人为地粉饰一个似乎前后一致的、稳定发展的假象”。
总之,要根据会计准则来表现经济真实。
而表现企业的经济真实才是投资人所需要的信息披露。
十分明显,要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达到高质量,就外部条件来说,必须保证会计准则的高质量。
第二,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全球化。
人们不仅要求本国准则高质量,而且要求有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普遍接受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
Levitt明确指出,国际会计准则要获得普遍认可,必须符合以下三项目标:·准则必须包括现有的会计文献中普遍接受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
美国会计财务制度研究现状

美国会计财务制度研究现状引言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在会计财务领域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这一制度体系涵盖了审计、会计准则、监管机构等多个方面,为保障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美国会计财务制度的现状,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美国会计准则及审计制度1.1 会计准则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制定和修订。
FASB成立于1973年,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其制定的会计准则在美国国内广泛适用。
FASB的会计准则被称为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是美国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标准。
GAAP的制定过程相对独立,不受政府和产业界的干预,保证了会计准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1.2 审计制度美国的审计制度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及其下属的审计准则委员会负责监督。
AICPA负责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和执业标准,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审计准则委员会则负责制定审计准则和指导原则。
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进行监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二、美国会计制度的监管机构2.1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是美国最重要的金融监管机构之一,负责监督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财务披露。
SEC对于证券发行、持有、交易以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披露和审计工作都有权力进行监督和管理。
SEC的监管工作对于保障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至关重要。
2.2 美国公共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PCAOB成立于2002年,是一个独立的会计监管机构,负责监督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PCAOB制定审计准则,进行审计质量监督和执行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
PCAOB的建立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质量,保障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2.3 美国金融会计基准委员会(FASAC)FASAC是FASB的咨询机构,由金融界、学术界、审计界、政府等各方代表组成。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投资业务会计处理探析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投资业务会计处理探析一、投资业务的分类投资指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
对外投资主要分为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15号会计准则一投资于债务和权益性证券的会计处理将有价证券投资分为三类:(1)交易性证券投资,指企业为了在短期内出售而购买和持有的权益性和债务性证券,在资产负债表列作流动资产;(2)持有到期投资,是投资者有意愿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券;(3)可供出售的证券,持有可供出售的证券是为了在未来某一时间出售,持有时间6~18个月,既可以是短期投资也可是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
任何投资取得时按取得成本入账,但证券投资取得后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差异。
针对不同投资类型投资,会计处理的方法有:公允价值法、权益法、摊余成本法、合并财务报表法。
本文将结合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不同类型投资业务的会计确认、后续计量、期末计价及减值情况。
二、股票投资的确认与计量(一)确认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根据美国(FASB)115号会计准则,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在取得时均按其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在后续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虽然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处理上有所不同。
交易性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净利润,可供出售的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下的综合收益。
(1)初始计量。
对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的在取得时均按其原始取得成本入账,成本包括买价和经纪人的佣金、交易税费及手续费等。
[例1]假定2006年7月1日,s公司以每股$40的价格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股,占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发生交易费$500。
根据投资持有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单位:美元下同)投资持有者准备短期持有将其划分交易性证券。
借:股权投资――交易性证券40500贷:现金40500如投资者确认为可供出售证券。
外国_会计制度(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对外国会计制度进行概述,包括主要国家的会计制度特点、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以及会计制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
一、美国会计制度1. 会计准则体系美国会计制度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SFAS)为核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
FASB的准则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2. 会计原则美国会计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和负债以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
(2)实现原则:收入和费用在实现时确认。
(3)配比原则:收入和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
(4)稳健性原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应采取保守的会计处理。
3. 会计制度特点美国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市场导向: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市场为导向,关注投资者需求。
(2)注重会计信息质量: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3)重视审计监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对会计职业进行监管,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二、欧洲会计制度1. 欧洲会计准则体系欧洲会计制度以欧洲委员会发布的欧盟会计指令(EU-IFRS)为核心,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会计准则体系。
欧盟会计指令旨在实现欧洲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 会计原则欧洲会计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和负债以取得时的成本进行计量。
(2)实现原则:收入和费用在实现时确认。
(3)配比原则:收入和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
(4)谨慎性原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应采取保守的会计处理。
3. 会计制度特点欧洲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欧盟一体化:欧盟会计指令旨在实现欧洲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
(2)注重会计信息质量: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3)重视审计监督:欧洲审计准则委员会(EAC)对会计职业进行监管,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中美投资会计准则的比较

中美投资会计准则的比较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已经颁布实施,它在实质上突破了我国传统,使我国投资会计核算处理和信息披露更加接近国际惯例,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投资活动时具有抗风险能力。
但由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尚待健全,投资准则势必还将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笔者认为将我国的投资准则与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投资准则作比较,寻找异同,引以为借,十分必要。
一、投资的核算范围财务会计中的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所有对内、对外的投资,狭义的投资一般仅指对外的投资。
我国投资准则所指的投资仅指狭义投资中的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
美国投资准则中的投资界定范围与我国大体相当,其有关规定散见于会计准则委员会意见、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技术公报中。
二、投资的分类我国投资准则对投资按两个标准进行分类,首先按投资者目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再按投资的性质分为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这样分类兼顾了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流动不畅通的实际情况。
美国资本市场发达,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直接按经营者的意图将证券分为三大类:1.持有至到期日证券;2.经常交易的证券;3.备供出售的证券。
其中经常交易的证券一般属于短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日的证券和备供出售的证券有时属短期投资,有时属长期投资。
三、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我国投资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持有期间内收到已确认的应收现金股利或利息,应冲减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持有期间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短期投资只有在转让出售时才确认投资收益。
这样规定,纠正了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报表收益普遍高估的状况,符合稳健性原则要求。
美国投资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持有期间和转让所获得的收入均确认为投资收益。
这样规定忽略了企业进行短期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出售的价差收入而非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如此处理不利于反映企业管理的重点。
美股 会计准则

美股会计准则美股的会计准则是参考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制定的。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作为美国最主要的会计准则,一直在美国会计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则作为一种国际公认和采用的会计准则,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使用。
美股的会计准则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GAAP对收入确认的严格规定、IFRS对金融工具会计的规范等。
这些准则的存在是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企业财务报告和提高财务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针对美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求严格遵守GAAP和IFRS制定的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财务报告的监管和审查也十分严格,对于违反会计准则和虚假财务报告的公司和个人将会遭受严重的法律制裁和舆论压力。
在美股市场中,会计准则也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GAAP强调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投资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判断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而IFRS则更加注重披露信息的合理性和便于比较性,投资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比较公司的财务状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GAAP和IFRS不断进行协调和融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化经济发展。
例如,IFRS 15和ASC 606共同修订了收入确认标准,使全球上市公司更容易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同时,跨境投资的增加也使得GAAP和IFRS的比较和评估变得更加重要。
总的来说,美股的会计准则是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企业财务报告和提高财务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严格遵守GAAP和IFRS制定的准则,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在全球化背景下,GAAP和IFRS的协调和融合将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化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投资业务会计处理探析一、投资业务的分类投资指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或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
对外投资主要分为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15号会计准则一投资于债务和权益性证券的会计处理将有价证券投资分为三类:(1)交易性证券投资,指企业为了在短期内出售而购买和持有的权益性和债务性证券,在资产负债表列作流动资产;(2)持有到期投资,是投资者有意愿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券;(3)可供出售的证券,持有可供出售的证券是为了在未来某一时间出售,持有时间6~18个月,既可以是短期投资也可是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股权投资。
任何投资取得时按取得成本入账,但证券投资取得后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差异。
针对不同投资类型投资,会计处理的方法有:公允价值法、权益法、摊余成本法、合并财务报表法。
本文将结合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下不同类型投资业务的会计确认、后续计量、期末计价及减值情况。
二、股票投资的确认与计量(一)确认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根据美国(FASB)115号会计准则,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在取得时均按其原始取得成本入账,在后续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虽然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处理上有所不同。
交易性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净利润,可供出售的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下的综合收益。
(1)初始计量。
对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的在取得时均按其原始取得成本入账,成本包括买价和经纪人的佣金、交易税费及手续费等。
[例1]假定2006年7月1日,s公司以每股$40的价格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股,占B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0%,发生交易费$500。
根据投资持有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单位:美元下同)投资持有者准备短期持有将其划分交易性证券。
借:股权投资――交易性证券40500贷:现金40500如投资者确认为可供出售证券。
所作分录相同。
(2)后续计量。
公司在取得有价证券后,对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法,即被投资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出售时根据取得收入与投资成本差额确认投资收益;会计期末要确认未实现的持有利得和损失,但对未实现的持有利得和损失列报有所不同,对交易性证券会计期末按市价调整投资账面,成本和市价之间的差额属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可供出售的证券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下其他综合收益项。
第一,持有股票期间投资收益的计量。
承例1,如12月31日收到每股$2的现金股利,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在确认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相同:借:现金2000贷:投资收益2000第二,期末计价。
承例1:假定2007年12月31日s公司交易性投资的公允价值总额$48000,投资成本总额$40500,故产生$7500未实现的持有利得。
若为交易性证券则: 借:市价调整――交易性证券7500贷:未实现利得――收入7500“市价调整――交易性证券”账户的使用能够帮助公司记录投资的实际成本。
出售证券时,需要用该实际成本确认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交易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是投资成本与市价调整――交易性证券的总和。
未实现的利得在利润表“其他收益和利得”部分报告。
若为可供出售的证券, 借:市价调整――可供出售证券7500贷:未实现利得――权益7500第三,股票出售。
假定s公司2007年2月10日出售其持有的B公司的股票,出售净收益$46500。
这时股票账面价值为$48000(40500+7500),因此产生$1500的处置损失,若为交易性证券则:借:现金46500股权投资出售损失1500贷:股权投资――交易性证券48000若为可供出售的证券,则需结平“未实现的持有利得”账户,冲销投资账户,会计处理如下:借:现金46500未实现的利得――叔益7500贷:股权投资――可供出售证券48000股权投资出售利得6000第四,减值。
由于交易性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不需计提减值。
对于可供出售证券,当公允价值大幅下降,且价值下跌非暂时性。
应确认减值损失。
(二)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通过现金、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方式取得其他企业一定份额所有权益而形成的。
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非流动资产。
根据投资目的不同及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关系不同分为三类:非控制又非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和控制性的股权投资等。
当投资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小于20%时,视为非控制又非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对既非控制又非重大影响的权益证券投资,根据美国115号会计准则,将其归类为可供出售的证券,对于公允价值能可靠确定的可供出售投资,美国会计准和国际会计准则都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当投资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大于20%时,小于50%时,被视作有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会计处理,当投资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大于50%时,为控制性的股权投资,被投资公司视为母公司,投资公司为子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1)初始计量。
权益法和公允价值法均按实际取得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例2]假设平安公司20×6年1月1日以$400000取得德仁公司30%有表决权股份。
由于投资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大于20%,小于50%,采用权益法会计处理,借:长期投资400000贷:现金400000假定平安公司所取得德仁公司股份仅占德仁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则视为可供出售的证券,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投资初始计量与权益法相同。
(2)后续计量。
采用权益法计量在持有期内确认被投资公司股东权益变化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影响。
宣告发放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同时冲减投资账面。
被投资公司取得利润或发生亏损时,均按持股份额调整投资账面。
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与前述相同。
承例2,假定20×6德仁公司报告年度净收益$200000。
20×7年1月宣布发放现金股利$24000。
20×6被投资公司报告净收益,被投资公司股东权益增加,视为有重大影响投资,采用权益法处理:借:长期投资60000贷:投资收益60000如归类为可供出售的证券,不作分录,20×7年1月宣布发放现金股利$24000,如平安公司收到现金股利$7200借:现金7200贷:长期投资7200假定平安公司取得德仁公司股权5%,则收到现金股利$1200,采用公允价值法:借:现金1200贷:投资收益1200(3)期末计价。
假设2007年1月,平安公司持有德仁公司股权份额不变,平安公司所持德仁公司股票市值为$420000,如采用权益法,不作分录。
如采用公允价值确认未实现持有利得则:借:长期投资20000贷:未实现的利得20000(4)在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时,通过比较账面价值和处置收入,确认出售利得和损失,对于可供出售债券,还需结平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
三、债券投资的确认与计量(一)确认为交易性债券和可供出售证券企业购入债券被确认为交易性证券或可供出售证券的,与权益性证券的会计处理基本相似,取得债券时,按取得成本人账,包括为取得该投资发生的所有必要支出,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交易性证券计人当期损益,可供出售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计人股东权益。
但由于折价或溢价购人债券,债券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随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而变动,每个会计期末都要确定债券的账面价值。
[例3】K公司2006年1月以$96007价格购买D公司面值$100000的债券,票面利率7%,5年到期,每年支付一次利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1)取得投资时,假定投资者准备短期持有,视为交易性证券:借:债券投资――交易性6007贷:现金96007若为可供出售证券,初始计量与交易性证券相同。
(2)2006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时,若视为交易性证券,由于折价购人债券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96007×8%=7681),调整账面价值($7681-$7000=$681)借:现金7000债券投资――交易性681贷:利息收入7681若视为可供出售证券,会计处理相同。
(3)期末计价。
假定2006年末公允价值为$97000,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摊余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比较,差额作为未实现的持有利得。
若视为交易性证券,由于调整后账面($96007+$681=$96688),与公允价值$97000差$312,要将账面调整为公允价值,确认未实现的利得。
借:债券投资――交易性312贷:未实现的利得312若视为可供出售证券,期末计价与交易性证券相似,区别期末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股东权益。
(4)出售债券。
当出售交易性券时,根据收到现金与证券的账面价值来确定已实现的利得或损失。
假定K公司2006年末以$97000价格出售其债券,与销售日的公允价值相当,未实现的利得损失已包括在K公司的收益中,因此,没有产生利得或损失。
借:现金97000贷:债券投资――交易性97000当出售可供出售证券时,原列报在股东权益下的未实现的持有利得予以冲销:承例3,假定K公司2006年末以$97000价格出售,列报在股东权益下的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有$312,予以冲销,同时确认已实现利得。
借:现金97000未实现的利得312贷:债券投资――可供出售97000出售证券利得312(二)持有到期证券根据美国115号会计准则,投资于公司债券属于持有到期日证券,对于这种投资初始确认应按购入实际支付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债券买价以及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
在后续计量中持有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进行折价、溢价摊销。
承例3,购人债券时按取得成本计量,假定投资人准备长期持有,划分为持有到期投资。
(1)取得投资,借:长期投资――D公司债券96007贷:现金96007(2)收到利息时,对持有到期投资取得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
承例3,假定2006年12月31日,根据票面利率计算收到债券利息$7000按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和摊销折价,假定实际利率8%,投资收益$7681(96007×8%),摊销的折价$681($7681-$7000)。
借:现金7000长期投资681贷:投资收益7681(3)债券出售,投资债券的企业也可在债券到期日前将债券,将债券出售提前收回债券,提前收回时,由于长期债券投资账面与收回金额存在差异,形成出售债券投资利得或损失。
提前收回债券会计处理时,首先将折价,溢价从上一利息收取日摊销至出售日,然后确认出售利得和损失。
(4)投资减值,对持有到期证券当有极大可能表明企业无法收回全部到期金额,就认为损失发生了,证券的摊余成本应减计为公允价值,记录减值后,投资账户不因以后公允价值上升而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