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
集、整理与总结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据的概念和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掌握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 学会整理数据的方法,包括制作频数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材。
2. 教具:白板、黑板、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数据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授课:介绍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并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练: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收集数据,并使用合适
的方法整理和表达数据。
4. 深化: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所收集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讨论。
5. 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和总结方法的理解。
6. 作业:布置相应的练题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答案正确率。
3. 进行小组或个别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总结方
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的收集:复习如何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2.数据的整理:回顾数据的分类、排序、筛选等方法,以及如何用表格、图表整理数据;
3.统计图的应用:巩固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统计图的特点及其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统计图和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在数据表达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创新意识,提高其运用图表传达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其倾听、表达、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的方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实际情境中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例如,如何设计问卷才能收集到有效、全面的数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加强对统计图制作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他们在课堂上都能获得成长。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数据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数学研究与应用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方法1. 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来收集数据。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天气情况、人口分布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2.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向一定范围的人群进行调查,收集他们的意见或经验。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份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并统计回收到的问卷数据。
3. 实验法:通过进行实验来收集数据。
例如,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记录相关数据来验证某个物理定律。
4.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报纸等来收集数据。
例如,在研究历史人物的生平时,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并整理其中的相关数据。
二、数据的整理方法1. 列表法: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列成列表。
例如,对于某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可以按照学号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将学生的姓名和成绩一一对应。
2. 表格法:将数据整理成表格的形式。
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将多个班级的数学成绩按照班级和学生进行分类,并制作成表格。
3. 图表法:将数据整理成图表的形式,以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趋势和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用直方图来表示某个班级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
4. 图像法:将数据整理成图像的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比较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将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制作成柱状图进行比较,以找出优劣之处。
三、数据的分析方法1. 平均数:平均数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它能够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某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分,以了解整体的学习水平。
2. 极差: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别,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某个班级同学身高的极差,以了解身高的分散程度。
3. 频数与频率:频数表示某个数值或数值区间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频率表示频数与总数之间的比值。
人教版苏科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例题含答案 )
班级小组姓名成绩满分(120)一、数据的收集(一)收集数据的方式(共4小题,每题3分,题组共计12分)例1.收集数据的方法是(D)A.查资料B.做试验C.做调查D.以上三者都是例1.变式1.某同学想了解寿春路与阜阳路交叉路口1分钟内各个方向通行的车辆数量,他应采取的收集数据方法为(D)A.查阅资料B.试验C.问卷调查D.观察例1.变式2.你想了解本班同学是否上网,如果上网,那么上网又做什么(比如:玩游戏、聊天、查资料等).如果就这个问题展开调查,那么:(1)你调查的问题是是否上网?如果上网,那么上网又做什么?(2)你调查的对象是全班每位同学.(3)你选择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4)你记录的数据是上网人数,不上网的人数,上网做什么的具体人数?.例1.变式3.下列统计活动中不宜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是(C)A.七年级同学家中电脑的数量B.星期六早晨同学们起床的时间C.各种手机在使用时所产生的辐射D.学校足球队员的年龄和身高(二)设计调查问卷(共4小题,每题3分,题组共计12分)例2.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下面的提问比较恰当的是(D)A.我认为猫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B.难道你不认为科幻片比武打片更有意思吗C.你给我回答到底喜不喜欢猫呢D.请问你家有哪些使用电池的电器例2.变式1.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你最想去哪儿玩?.例2.变式2.为获得某地区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数据,找出保护视力的措施,小明在调查问卷中,提出了如下问题:(1)在你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是.(2)你学习时使用的灯具是.(3)你喜欢穿的服装颜色是.你认为他提出的问题恰当吗?如不恰当应怎样改正?解:第三个问题不恰当可改为“是否躺着看书”等与视力有关的问题。
例2.变式3.假如你想知道你们班级里的同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主要用哪几种方式排解心中的烦恼,还想知道男,女同学排解烦恼的主要方式是否一样,你必须进行调查,然后对你调查出的结果加以总结,那么:(1)你的调查问题:同学们中主要用哪几种方式排解烦恼。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数学与实际生活应用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描述和数据的分析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面试等方法主动询问被调查者的意见和看法,获取数据。
2.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得到数据。
3.观察法:通过观察其中一现象或对象的特点,记录相关数据。
4.统计资料法: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或者公开数据,获取相关数据。
二、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整理是将收集到的不完整、混乱或者重复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编码,使其能够更好地被描述和分析。
1.数据的分类整理: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数据集合,方便后续的描述和分析。
2.数据的排序整理:将数据按照其中一种规则进行排序,使其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方便观察和分析。
3.数据的编码整理:对数据进行编码,赋予数据一定的符号来表示其特征,方便数据的识别和比较。
三、数据的描述对数据进行描述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数据的特征,常用的描述方法有以下几种:1.集中趋势的描述: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
均值是指一组数据平均值的大小;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2.离散程度的描述: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等。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方差是一组数据各数据与其均值偏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正平方根。
3.分布形状的描述:常用的描述方法有直方图和饼图。
直方图是用矩形表示数据频数的分布情况;饼图将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划分,并用扇形表示类别所占比例的大小。
4.相关性的描述:通过相关系数来描述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大,正负号表示相关的方向。
四、数据的分析方法数据的分析是对收集整理和描述后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寻找规律和特点。
初中数学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小结)-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第1课时)一、背景与意义分析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通过对本章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 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领悟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 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3 智能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4 情感修炼与提高: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
5 观念确认与引导:体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根据调查总结的报告给出合理的预测。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活动一回顾本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_制表绘图————活动二例题: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间同学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
(抽样调查) 活动三调查观河中学初一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设计问卷 (全面调查) 小组讨论,完善问卷。
活动四小结:设计问卷的一般注意点。
习题:P172 1、2、3五、笔记与板书提纲课题例1 小结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例2 习题六、练习与拓展选题统计校工会服务部一天内几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设计问卷。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姓名略八、反思: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第2课时)一、背景与意义分析通过上一课的复习,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得以进一步巩固,对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得到进一步加强,本课将对统计图表的选择以及自主完成整个调查过程加以训练。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 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体会不同统计图表的区别,会正确绘制统计图表2 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会统计调查,并以此决策的过程3 智能提高与训导: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4 情感修炼与开导:创设情景,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艰辛与乐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归类总结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梳理】一、调查与收集数据想知道“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要通过调查来收据数据.其过程主要有如下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2、明确调查对象——全班每个同学;3、选择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4、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写在调查问卷上,收集每位同学最喜欢的动物,进行编号;5、整理数据——用“划记法”记录数据;6、得出结论——划记最多的动物,即为同学们喜欢的最多的动物;7、描述数据——统计表是描述数据最常用的方式,为了更直观地获取信息,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二、调查方式的有关概念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实际上最常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1、全面调查:在“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调查活动中,全班同学都是考察对象。
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又称为“普查”.2、抽样调查:在“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活动中,采用了调查部分学生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根据部分学生的视力来估计整个地区学生的视力情况.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这里,整个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视力组成一个样本.注意:(1)抽样调查只考虑总体中的一个样本,因此其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2)抽样调查时一般应注意: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被调查的对象应是随意抽取的,调查的对象应是真实的.因此,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广泛性又要关注其代表性.方法点拨:(1)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每个对象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广,数据详细;而调查样本有局限性,数据不全面;(2)当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时,往往采用抽样调查;(3)当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进行全面调查;4. ⑴总体:把所要考察对象的①叫总体.⑵个体:②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⑶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③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⑷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④叫做样本容量.规律总结:①弄清考察对象是明确总体、个体、样本的关键;②总体或样本中的每一个数据表示个体,不同的个体在数值上是可以相同的,样本中有多少个体,样本容量就是多少,样本容量没有单位.三、统计图的选择——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各具特色: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展现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展现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清晰地展现出事物变化的情形。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归纳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学问题,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知识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方法1. 实际观察法实际观察法是指通过实地观察来收集数据。
比如在测量长度时,可以使用尺子或标尺;在测量重量时,可以使用天平等。
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可以直接得到一些定量的数据。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发放问卷来收集数据。
在问卷中,我们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比如个人兴趣、学习情况等。
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人群群体的定量或定性的数据。
3.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是指通过查找和分析已经存在的相关文献来收集数据。
比如,在研究某个数学定理时,我们可以阅读相关的数学专著、学术论文等。
通过获取和整理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数学问题的重要数据。
二、数据的整理方法1. 列表整理法列表整理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数据整理方法。
通过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分类,并列成表格或列表形式,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比如,当我们收集到一些统计数据时,可以将数据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列成表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比较数据。
2. 图形整理法图形整理法是指通过绘制图形的方式来整理数据。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图形直观清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3.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指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比如,我们可以计算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等,从而揭示数据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三、数据的应用与拓展1. 数据的应用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概率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一些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关于概率的结论。
数据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生活中的数据及数据的描述、收集与整理及可能性
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数据收集的方法: 常见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民意调查、实地 调查、媒体查询等。 2、数据收集的全过程: 明确调查目的 → 确定调查对象 → 选择调 查方法 → 展开调查 → 记录整理数据 → 得出结论。
(1)全面调查: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从全体对象中抽取部分来调查属抽样调查。
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法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直方统计图
*
* *
õ Ð Ì Î Í ³ ¼ Æ Í ¼ 60 50 40 30 20 10 0
· Ç Þ Ö È ± Þ Ö À Ã · Å ± Þ Ö Õ À Ç Ñ
Û Ï Õ ß Í ³ ¼ Æ Í ¼ 60 50 40 30 20 10 0
· Å Þ Ö ± À Ã · Ç Þ Ö È ± Õ À Ç Ñ Þ Ö
È ± · Å Þ Ö ± À Ã · Ç Þ Ö Õ À Ç Ñ Þ Ö
Û Ï Õ ß Í ³ ¼ Æ Í ¼ 60 50 40 30 20 10 0
· Å Þ Ö ± À Ã · Ç Þ Ö È ± Õ À Ç Ñ Þ Ö
È Ð É Î Í ³ ¼ Æ Í ¼
/¼ Ó
条形统计 图能清楚 地表示出 每个项目 的具体数 目。
统计图知识小结
1、条形统计图更易于显示数据间的差别; 扇形统计图更易于显示数据占总数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更易于显示数据变化的趋势。
2、如需要同时描述两组数据的特征,可以用 一个统计图来描述,这种图称为复合统计图, 复合图分为复合条形图和复合折线图。 注意:画复合图时,不同项目的线条或直条, 要用不同颜色或纹理区别开,并注明图例。
总体:调 查对象 全体。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从而加深对数据分析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一些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还不够明确,对数据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可能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实例、问题和图表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2.实例和问题: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
3.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分析。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的收集是数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归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在开始数据收集之前,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了解自己想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收集。
2.选择样本:在收集数据时,我们往往无法对整个人群或对象进行调查或观察,而是选择一个样本进行研究。
选择样本时,我们应该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尽量使其能够反映整体情况。
3.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想调查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如果我们想研究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来收集。
二、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清理的过程。
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分类归类: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分类归类。
例如,如果我们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将其分为体育、音乐、艺术等不同的类别。
2.排序排列: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将数据进行排序排列,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例如,如果我们研究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3.清理数据: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异常或错误的数据,我们应该将其进行清理。
例如,如果我们发现某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异常,我们可以将其排除在外。
三、数据的分析数据的分析是指对整理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处理,以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结果。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数据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数据的计数、比较、计算等操作,我们可以得到更详细的结论。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5.课题学习:
教材在最后一节安排了一个具有一定综合性和活动性的“综合与实践”--关注人口老龄化。这个“综合与实践”选用了与人口有关的老龄化社 会问题。完成这个综合与实践的课题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前 四节以及以前所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 作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以及对所得结论进 行解释和反驳的统计过程。通过这个课题学习也使学生对人口老龄化以 及关注、关爱老年人的生活等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尊老、敬老、 爱老意识,使学生自觉地加入尊老、敬老、爱老活动中来。
在第三学段,通过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主动地从事统计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是 进行决策的有力手段,并初步接触抽样、随机抽样等内容,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如加权平 均数、极差、方差、频数分布).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 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 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计与概率”领域独立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 形”领域安排,共有四章。这四章内容采用统计部分和概率 部分分开编排的方式。统计部分:分别是“数据的收集与整 理”和“数据的分析”。概率部分:分别是 “概率初步” 和“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初中统计部分的第一章,本章通 过1.数据的收集,2.普查和抽样调查,3.数据的表示,4.统 计图的选择。介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在 整个章节的问题和例题中展示了一个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 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 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数据无处不在。
从考试成绩的统计到市场调查的分析,从天气预报的数据收集到人口普查的信息整理,数据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初中数学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个基础且关键的知识点,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信息,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推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收集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得到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特征和规律的数据。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是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例如,要了解一个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可以对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普查能够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但它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抽样调查则是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根据这部分个体的调查结果来估计全体研究对象的情况。
比如,要了解一个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由于城市居民数量众多,不可能对每一个居民都进行调查,这时就可以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但抽样时需要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我们还需要确定收集数据的对象和内容。
比如,如果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需要收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的数据。
二、数据的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是杂乱无章的,为了便于分析和使用,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常见的数据整理方法包括分类、排序和分组。
分类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
例如,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类别。
排序则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如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通过排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分组是将数据分成若干个组,并统计每组中数据的个数。
比如,将学生的身高分成若干个区间,然后统计每个区间内学生的人数。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重要内容,它是后续学习数据分析、统计图表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步骤,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感受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如调查学生的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这样的安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数据,但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
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逐步建立数学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实验等。
(2)掌握数据整理的步骤,包括分类、排序、统计等。
(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在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步骤。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合理的数据收集方案。
初中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初中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一、引言数学教学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案则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工具。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对于完善教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期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
二、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收集是教案制作的首要步骤,只有获得充分的数据,才能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1. 学生调查:通过问卷或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某个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困惑点以及学习需求,从而为教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教材分析:深入研读教材,分析每个知识点的要点、习题类型和解题思路,了解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为教案的编写提供指导。
3. 教学经验总结: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针对性地制定教案。
三、数据整理方法数据整理是为了方便教师查看和利用数据,提高教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1. 建立数据表格: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整理成表格,包括学生姓名、学号、问题分类、解决办法等字段,方便查询和分析。
2. 制作图表:可以使用柱状图、折线图等可视化工具,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地展示问题的分布和解决情况。
3. 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问题的类型、学生的水平等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快速查找和分析。
四、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问题进行梳理和解析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1. 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各类数据的频数、比例等统计指标,分析问题的普遍性和程度。
2. 对比分析:将不同学生、不同问题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发生的规律和差异性,为教案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
3. 问题解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原因,通过查阅教材和学科研究文献,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五、教案制定与调整在收集和分析完数据后,教师可以依据数据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教案,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逐步安排。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标题: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引言概述:数据分析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数据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五个方面来探讨初中数学中的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1.1 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记录每天的气温、降雨量等数据。
1.2 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来收集数据,如测量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速度。
1.3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学生可以设计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等信息。
二、数据的整理2.1 数据的分类: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将学生的身高数据按照男女分开。
2.2 数据的整理:对数据进行整理,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
2.3 数据的呈现:将整理好的数据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征。
三、数据的分析3.1 数据的比较:通过对数据进行比较,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差异,如比较不同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
3.2 数据的关联: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如探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成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3.3 数据的预测:通过已有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如根据过去几年的降雨量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四、数据的解释4.1 解释数据的含义:对数据进行解释,说明数据背后的含义和规律,如解释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4.2 解释数据的原因:分析数据的原因,找出数据背后的影响因素,如分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
4.3 解释数据的应用:探讨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数据分析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五、数据的应用5.1 数据的决策:通过数据分析来做出决策,如根据销售数据来确定产品的推广策略。
5.2 数据的预测:利用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如根据市场数据来预测未来的销售额。
5.3 数据的优化: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如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来优化教学方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与小结课件
了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
数据最能反应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 C )A. 从
该42所学校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学生
B. 从该地区14所县城学校和28所乡镇学校各随机选取10名学生C.
从该地区县城和乡镇初中按比例随机选取适当数量的学生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与小结
基本概念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与数据的收集
数据
数据的收集
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称为数据.
得到调查数据的过程称为数据的收集.
收集数据的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媒体调查....
收集数据的步骤
步骤1:明确要调查的问题;步骤2:确定调查对象;
折线统计图的题型
常见题型
补图:补全条形统计图,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未知量,再描点即
பைடு நூலகம்可.
基本方法
第六章
统计图的相关题型
扇形统计图的题型
常见题型:
①求未知组的百分比
.
未知组百分比=1−已知组百分比之和;
未知组的频数
未知组百分比=
× %
样本容量
②求未知组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未知组所对圆心角的度数=360°×未知组的百分比.
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最少
D. 及格(≥60分)人数是26
基础训练
第六章
5.某厂抽查一批零件,根据零件的质量状况
分为四个等级,合格的有120件,则不合格
的有____件.
60
6.A、B两家商场销售空调,根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北师大版)
【答案】12000
【分析】样本容量指样本中个体的个数,通过题意可知参与
网调的有12000人,因此样本容量为12000.
【详解】解:参与网络调查的有12000人,因此样本容量为
12000.
故答案为:12000.
8.在一次体育水平测试中,甲、乙两校均有100名学生参
加,其中:甲校男生成绩的优秀率为70%,女生成绩的优
秀率为50%;乙校男生成绩的优秀率为60%,女生成绩的
优秀率为40%.对于此次测试,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甲校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大于乙校学生成绩的优秀率;
②甲、乙两校所有男生成绩的优秀率大于甲、乙两校所有
女生成绩的优秀率;
③甲校学生成绩的优秀率与甲、乙两校所有学生成绩的优
秀率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_____.
【答案】②③
【分析】根据给出条件,利用统计学知识逐一加以判断.
【详解】解:由题意得,甲校学生成绩优秀率在50%与70%
之间,乙校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在40%与60%之间,不能确定
哪个学校的优秀率大,①错误;
②甲乙两校所有男生的优秀率在60%与70%之间,甲乙两校
估计全校“使用电子鞭炮”的学生有( ).
A.200名
B.400名
C.600名
D.750名
【答案】B
6.一组数据,样本容量为100,共分为五组,前三个组的
频数分别为15、15、18,第四组的频率是0.2,那么第五组
的频率是 __.
【答案】0.32
【分析】首先计算出第四组的频数,利用100减去各组频
数可得第五组的频数,然后再计算频率即可.
C.调查某新型防火材料的防火性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知识点
收集数据的知识点可以涉及以下内容:
1. 数据的来源和类型:了解数据的来源,例如调查、实验、观察等,还要了解数据的
类型,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2. 数据的收集方法:学习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包括设计问卷、制定调查计划、进行
实验、记录观察等方法。
3. 数据的整理和编码:学习如何整理和编码收集到的数据,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
处理。
4. 数据的展示形式:学习如何使用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示数据,包括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
5.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学习如何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
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以及计算数据的变异程度。
6. 数据的有效性评估:学习如何评估收集到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包括了解样本
的代表性、调查方法的误差等。
7. 数据的应用:学习如何将数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包括进行预测、做出决策等。
以上是八年级数学中关于数据收集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本章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使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统计知识,对图表和统计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初中数学,对一些概念和方法的深入理解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在本章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使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
2.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图表和统计量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以及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动手操作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2.准备图表和统计量的模板,方便学生进行练习和操作。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题。
让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用图表表示出来。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以及图表和统计量的表示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然后用图表表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019年4月9日(考试总分:16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1、(4分)为了估计水塘中的鱼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捕获20条鱼,在每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100条鱼,如果在这100条鱼中有5条鱼是有记号的,则估计该鱼塘中的鱼数约为()A.300 B.380 C.400D.4202、(4分)某同学想了解寿春路与阜阳路交叉路口1分钟内各个方向通行的车辆数量,他应采取的收集数据方法为( )A.查阅资料B.实验C.问卷调查D.观察3、(4分)频数m、频率p和数据总个数n之间的关系是( )A.n=mp B.p=mn C.n=m+pD.m=np4、(4分)如图是若干只电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检测的频数分布折线图,由图可知检测的频数为()A.20 B.14 C.12D.105、(4分)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80,若取组距为10,则组数一般是()A.7 B.8 C.9D.106、(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是必然事件B.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相同,方差是=0.4,=0.6,则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C.“明天降雨的概率为”,表示明天有半天都在降雨D.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普查的方式7、(4分)在统计中频率分布的主要作用是()A.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B.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D.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8、(4分)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50名学生60秒跳绳的成绩,并列出了如下表所60≤x<8080≤x<100100≤x<120120≤x<140140≤x<160160≤x<180示的频数分布表,由表中的信息,则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次数x(次)频数 4 13 19 7 5 2最小C.组距为6,组数为20 D.成绩在100~120范围内的频数最大9、(4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3人每人采集4件,4人每人采集3件,4人每人采集5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是()A.3件 B.4件 C.5件 D.6件10、(4分)蜀山区三月中旬每天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69,86,112,108,94,为了描述这十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最适合用的统计图是()A.折线统计图B.频数分布直方图C.条形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11、(4分)某支股票在七个月之内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份股票月增长率逐渐减少B.7月份股票的月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的股票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股票有涨有跌12、(4分)地球的水资源越来越枯竭,全世界都提倡节约用水,小明把自己家1月至6月份的用水量绘制成折线图,那么小明家这6个月的月平均用水量是().A.10吨B.9吨C.8吨D.7吨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16 分)13、(4分)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__________抽样,通常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度就会越_________(填“高”或“低”). 14、(4分)如图是舟山市某6天内的最高气温折线统计图,则最高气温是________℃.15、(4分)如图是某商场2012年至2016年销售额每年比上一年增长率的统计图,则这5年中,该商场销售额最大的是________年.16、(4分)如图是23名射击运动员的一次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折线图,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_____。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共计 96 分)17、(12分)初一学生小丽、小杰为了了解本校初二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各自在本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小丽调查了初二电脑爱好者中4名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小杰从全体初二学生名单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调查他们每周上网的时间.你认为哪位学生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说说你的理由.18、(12分)小明对自己所在班级的50名学生平均每周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由调查结果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m 的值;(2)从参加课外活动时间在6~10小时的5名学生(其中6~8小时的3人分别用123,,;A A A 8~10分别用12,B B 表示)中随机选取2人,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其中至少有1人课外活动时间在8~10小时的概率.19、(12分)某市篮球队到学校选拔一名队员.教练对王亮和李刚两名同学进行5次3分投篮测试,每人每次投10个球,下图记录的是这两名同学5次投篮中所投中的个数.(1)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写下表.(2)你认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3)若你是教练,你打算选谁?简要说明理由20、(12分)当下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相当火热,给人们的短距离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某市准备在2017年分四期投放若干辆“飞歌同程”和“摩拜单车”两种品牌的共享单车.决策人员根据计划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统计图.(1)第四期投放占总量的百分比是;(2)计算该市四期共投放多少辆共享单车;(3)补全四期投放共享单车折线统计图.21、(12分)为了解某校初二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两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小丽调查了初二电脑爱好者中40名学生每周上网的时小丽抽样(人数)小杰抽样(人数)间;小杰从全校400名初二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调查了每周上网的时间.小丽与小杰整理各自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段(小时/周)0~1 6 221~2 10 102~3 16 63~4 8 2(1)你认为哪位学生抽取的样本不合理?请说明理由.(2)专家建议每周上网2小时以上(含2小时)的学生应适当减少上网的时间,估计该校全体初二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应适当减少上网的时间.,两省人口总数基本相同,2001年A省的城镇在校中学生人数为156 22、(12分)据统计A B万,农村在校中学生人数为72万;B省的城镇在校中学生人数为84万,农村在校中学生人数为103万.李军同学根据数据画出下面两个复合条形统计图.()1图______ 更好反映两省在校中学生总数;()2图______ 更好地比较()A B省城镇和农村在校中学生人数;()3说说两种图的特点.23、(12分)小明、小亮和小丽想要了解他们所生活的小区里小朋友的年龄情况,小明调查了当天在院子里玩耍的小朋友,情况如图1;小亮调查了他所居住的二单元的小朋友,情况如图2;小丽调查了每个单元一楼的两家住户家中小朋友的年龄,数据(单位:岁)如下:3,16,14,15,17,8,4,6,9,7,17,12,2,13,6,5,12,14,3,15,5,16,1,1.这个小区中小朋友的年龄情况到底如何?你认为的调查方式好一些?为什么?如果你去调查的话,你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图1图2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提到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从经济角度,一般可用“老年人口抚养比”来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后果。
所谓“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某范围人口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
以下是根据我国近几年的人口相关数据制作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2011-2014年全国人口年龄分布图2011-2014年全国人口年龄分布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6.4%16.5%16.4%16.5%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2011年末,我国总人口约为_______亿,全国人口年龄分布表中m的值为_______;(2)若按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推测,到2027年末我国约有14.60亿人。
假设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一直稳定在16.5%,15-64岁的人口一直稳定在10亿,那么2027年末我国0-14岁人口约为_______亿,“老年人口抚养比”约为_______;(精确到1%)(3)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全面二孩”政策,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
在未来10年内.......,假设出生率显著提高,这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产生影响。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1、(4分)【答案】C【解析】∵×100%=5%,∴20÷5%=400(条).故选:C.2、(4分)【答案】D【解析】根据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有观察,统计,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或因特网查询等分析判断即可, 想了解寿春路与阜阳路交叉路口1分钟内各个方向通行的车辆数量,他应采取的收集数据方法为观察,故选D.3、(4分)【答案】D【解析】∵频数为m、频率为p,数据总个数为n,∴m=np.故选D.4、(4分)【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检测的频数为(2+4+8+6)=20;故选A.5、(4分)【答案】C【解析】解:∵=8,每组包括最小数而不包括最大数,∴可以分成9组.故选C.6、(4分)【答案】B【解析】A.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是随机事件,故本项错误;B.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相同,方差是S2甲=0.4,故本项正确;C.“明天降雨的概率为”,表示明天可能降雨,故本项错误;D.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项错误.故选:B.7、(4分)【答案】C【解析】由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可知它们分别反映总体的平均水平和波动大小,故A、B不正确;根据统计中,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百分比),频率反映了个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分量,即可以反映总体的分布情况.故选:C.8、(4分)【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组距为20,组数为6.C选项不正确.故答案选C.9、(4分)【答案】B【解析】平均每人采集标本数量就是求平均数,即(4×3+3×4+5×4)÷11=4(件).故选B。
10、(4分)【答案】A【解析】这七天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故选A.11、(4分)【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6月份股票月增长率逐渐减少,7月份股票的月增长率开始回升,这七个月中,每月的股票不断上涨,这七个月中,股票一直在涨,只有D错误.故选D12、(4分)【答案】A【解析】从图中得到6天用水量的6个数据,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概念计算这6个数据的平均数就可得到平均用水量:(8+12+10+15+6+9)÷6=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