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苏轼原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它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
《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屹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一样。
不识:不能认识,区分。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风光,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如今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相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假如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一样。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部分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历、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目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化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
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
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
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
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
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
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
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
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
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题西林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翻译以及赏析
苏轼的古诗《题西林壁》翻译以及赏析这首诗家喻户晓,诗中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助景物告诉人们一则哲理,就是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下面是关于苏轼的《》翻译以及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鉴赏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题西林壁》全文及解析
《题西林壁》全文及解析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家,他的诗词文章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题西林壁》便是他的佳作之一。
《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庐山的形态。
横着看,庐山连绵起伏,宛如一条蜿蜒的山岭;侧着看,庐山又陡峭险峻,仿佛一座耸立的高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呈现出的样子各不相同。
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和变幻无穷,也让我们感受到观察角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事物也是如此,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和印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
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啊!诗人在这里由庐山的形象引申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被眼前的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就如同我们身处某个环境或情境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和主观偏见,很难对事物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
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对他人产生误解或片面的看法,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对待社会现象时,我们也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影响,而忽视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
只有跳出自身的局限,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态度去审视,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深刻的道理。
诗人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自然地引出哲理的思考,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邃的内涵。
这种寓理于景的手法,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受到启发和教育。
再从诗歌的结构上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说理,过渡自然,层次分明。
写景为后面的说理做了铺垫,使得说理不显得突兀,而是水到渠成。
幼儿唐诗《题西林壁》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题西林壁》原文|译文|鉴赏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下面一起欣赏一下庐山的千年风光吧!幼儿唐诗《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假设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题西林壁》全诗翻译赏析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
1、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简单的意思】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 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从远处、 近处、 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 在庐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 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 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 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 《望庐山瀑布 》同样著名。
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 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 具体景特, 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 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 的思考和领悟。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拼音及鉴赏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拼音及鉴赏题西林壁古诗原文拼音及鉴赏《题西林壁》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原文拼音及鉴赏,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tí xī lín bì题西林壁sū shì苏轼hēng kàn chēng lǐng cè chēng fēng,横看成岭侧成峰,yuǎn jìn gāo dī ge bù tóng。
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不识庐山真面目,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译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译文及赏析
《题西林壁》译文及赏析
导语:《题西林壁》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学习。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
《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
《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
导语:《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原文及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及赏析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后世影响本诗被纳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页以及苏教版练习中
中心:《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
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