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
中学教学2020年第7期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金晓玲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摘要: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的需求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和能力。
在信息时代,信息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分级。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分级;内涵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加以理解。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应用广泛,信息技术能力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要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融入核心素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育,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一、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内涵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分为四部分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容,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核心紧紧的和信息技术课程创新与开发联系起来。
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这一素养是一个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一个人对于信息是否具备价值的判断能力。
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时,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可以很好的明确自己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原因和目的,结合自己的需求,自觉且主动的、采取合理的方式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也能够在更快的速度内辨别信息的状态,分析每次所获取的信息是否有所差别,在发现信息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有效对策去探究新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分析信息的应用结果,还能够与其他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的发挥有效信息的价值,也能够避免虚假和错误信息可能产生的风险。
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计算机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都是一个计算过程,所以学生想要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解决、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内涵盖计算机科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2020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版修订)-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1
( 1)针对特定的信息问题,自觉、主动地比较不同的信息源,能描 述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确定合适的信息获取策略。
( 2)根据不同受众的特征,能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 3)依据特定任务需求,甄别不同信息获取方法的优劣,并能利用
适当途径甄别信息。 ( 4)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数字化工
解决问题过程中的: ● 形式化。 ● 模型化。 ● 自动化。 ● 系统化。
│ 附录 │
学科核心 素养
数字化学 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 责任
内涵
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 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 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 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 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 创造。
水平
素养 4 :信息社会责任
预备级
( 1)认识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2)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认识信息技术可能引发的一些潜在问
题。 ( 3)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能采用简单的策略和方法保护个人信息,
安全使用信息设备。 ( 4)遵守基本的信息法律法规,按照社会公认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
具,具备信息安全意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续表
水平
素养 1 :信息意识
水平 1
( 5)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 用新技术处理信息。
水平 2
( 1)针对较为复杂的信息问题,能综合分析获取的信息,评估信息 的可靠性、真伪性和目的性。
( 2)针对复杂的信息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综合判断信息,确定解决 问题的路径。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以“浓缩+拼盘”的方式。讲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础的各种内容,如计算机系统组
02 成、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几乎涵盖了计算机专业的所有核心
课程。
03
以计算学科教育研究的高度,讨论计算学科的形态、计算学科的知识矩阵、计算科学哲 学计算学科方法论等,“著作”色彩很浓。
04
在“狭义计算思维”的某些方面做挖掘和整理,给人以新颖的感觉。“计算机思维”或 “程序思维”更浓,“计算思维”不足。
第一季度
单击编辑副标题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
3341 力培养
1 情景任
务驱动
通过精心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的问题教 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现实生活实际问 题的解决中。
教师应当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动 手实践,从而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操作技 能水平,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2 实践探
3 信息意识的阶段性
湖北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标准(七、八年级):
学习阶段
合格标准
优秀标准
7-8年级
三级水平
四级水平
项目 信 息 意 识
四级等级水平描述 (1)对较为复杂的信息,能采用多种方法(三种以上)甄别信息、判断价值。 (2)结合具体实例,判断自己和他人信息选择的水平,给予适当评价。 (3)对较为复杂的信息问题,能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提出解决 策略。
(1)能理解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能准确区分载体和信息。 (2)初步理解信息加工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信息加工对信息的增值作用。 (3)能理解和分析信息的特征,能判断信息的价值和时效。
3 信息意识的阶段性
湖北省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标准(五、六年级):
学习阶段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目
CONTENCT
录
•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 信息处理能力 • 技术应用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 • 自主学习能力 • 合作交流能力
01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 在学习信息技术学科过程中所需 要具备的核心能力、知识和情感 态度。
合作交流技能提升
总结词
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详细描述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合作交流技能,包括有效的沟通技巧、良好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这些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活动组织与实施
总结词
组织多样化的合作交流活动,确保活动的有效实施。
详细描述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多样化的合作交流活动,如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对活动进 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不断完善和改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识别问题
学生需要具备从复杂情境中提炼和 明确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 转化为可操作的问题定义。
问题解决策略制定
总结词
能够根据问题性质选择合适的解 决策略,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策略选择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各种问题解 决的方法和策略,能够根据问定
学生需要具备方案设计的能力, 能够根据问题解决策略制定出具
保护个人隐私
在使用技术工具时,应尊 重用户的隐私权,避免泄 露用户的个人信息。
遵守法律法规
在使用技术工具时,应遵 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 用技术工具进行违法活动。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完整版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例谈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52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例谈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劳立颖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其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笔者认为,核心素养不只是一种课程目标,更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基于核心素养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设计。
●教学目标的转变,开启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新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首先应是教学目标的变化,需要从三维目标转变到核心素养,将符合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转变到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
例如,笔者在讲授《Python语言初识》一课时,最初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Python语言的基本信息;能准确打开Python 程序,了解Python的运行环境;会使用打开、调试、保存等Python程序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Python小程序的改造,初步体验Python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Python程序改造的乐趣;形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成为一名改造者的程序观。
重点:熟悉Python程序基本操作,感受Python程序改造的乐趣。
难点:熟悉程序开发环境。
信息技术学科提出了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这不是对三维目标的否定,而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扬。
继承是指将三维目标整合成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个体用计算机处理解决问题(计算思维),也包括个体选用合适的数字化资源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发扬是指将三维目标引申成为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既反映个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意识(信息意识),也反映个体在信息社会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信息社会责任)。
所以,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来考虑,之前的教学目标可做如下修改。
(1)通过对Python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了解程序的作用;(2)使用恰当方式了解Python的发展历史、基本特点等信息,培养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使用流程图,分析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对算法的一般认识;(4)通过算法对程序进行编辑,熟悉Python开发环境的使用。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 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一)内涵与表现形式学科核心内涵具体表现素养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对信息的敏感度。
式获取与处理信息;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信息意识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形式化。
模型化。
自动化。
系统化。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采集与管理。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与创新。
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
能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与伦理。
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二)水平划分与描述水平素养 1:信息意识( 1)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一定的需求主动获取信息。
预备级( 2)能够区分载体和信息。
水平 1 水平 2 水平 3 (3)针对简单的信息问题,能根据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真伪性和表达的目的,对信息进行判断。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中生,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标准。
本文旨在阐述这一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的描述与分级,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培养框架。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掌握各维度的分级标准,进而指导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有效实施这一标准,以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更多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概述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
这些素养的培养旨在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具备有效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寻找、分析和利用信息,有效管理个人信息,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对信息的积极态度。
计算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逻辑思考、抽象表达和算法设计。
计算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逻辑性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数字化学习的基本技能,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实践。
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积极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服务。
信息技术等级划分
信息技术等级划分一、初级水平初级水平是指对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有一定了解,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工具。
初级水平的人能够完成基本的电脑操作,包括打字、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等。
他们能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简单的文档、制作简单的表格和演示文稿。
他们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需的信息,并能够使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与他人交流。
二、中级水平中级水平是指在初级水平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技巧。
中级水平的人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能够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和开发。
他们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查询,能够进行网站的搭建和维护。
中级水平的人还能够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和处理,能够使用音频和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多媒体内容的制作。
三、高级水平高级水平是指在中级水平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技巧,并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开展专业的工作。
高级水平的人具备深入的编程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他们能够使用网络安全技术进行系统的防护和维护,能够进行网络架构的设计和优化。
高级水平的人还具备深入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进行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工作。
四、专家水平专家水平是指在高级水平的基础上,具备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领导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专家水平的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开展前沿的研究工作。
他们能够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培训服务,能够指导和帮助他人提升技术水平。
专家水平的人还具备创新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总结信息技术等级划分为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和专家水平四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人具备不同的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能够应对不同的技术需求和挑战。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我们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以适应和引领这个新时代。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旨在培养个人在信息时代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要求个人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1. 信息获取能力:个人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信息获取渠道和工具,包括互联网、图书馆、数据库等,获取所需的信息。
同时,个人还需要具备挑选和评估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能力,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2. 信息组织能力:个人需要学会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使其便于管理和利用。
信息组织包括建立目录、制作图表、编写索引等。
这样可以让个人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3. 信息分析能力:个人需要具备对所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信息分析包括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发现信息间的关联和联系,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和判断。
4. 信息交流能力:个人需要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交流。
这包括能够运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同时,个人还需要学会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文档编辑、图像处理等,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
5. 信息创新能力:个人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在信息时代中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新的知识、产品和服务。
信息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6. 信息安全意识:个人需要具备信息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这包括保护个人隐私、防止网络诈骗、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等。
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防止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
个人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社会应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为个人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同时,教育机构应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纳入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附录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一)内涵与表现形式│附录│续表(二)水平划分与描述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续表水平素养1 :信息意识(5)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水平1用新技术处理信息。
(1)针对较为复杂的信息问题,能综合分析获取的信息,评估信息的可靠性、真伪性和目的性。
(2)在较为复杂的信息情境中,能认识到数据管理与分析对提高信水平2息价值的重要性,利用多种途径甄别信息,判断其核心价值。
(3)具备选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安全防范的意识。
(4)能判断他人信息选择的合理状况并给予适当提示。
(1)在较为复杂的信息情境中,确定信息的关键要素,发现内在关联,挖掘核心价值。
水平3(2)针对复杂的信息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综合判断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
(3)具备服务信息社会,为信息社会积极作贡献的意识。
│附录│续表水平素养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在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网络和相关资源的教育优势。
预备级(2)依据学习任务进行学习资源的需求分析,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
(3)能利用简单的数字化工具,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1)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评估常用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水平1(2)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任务,创作作品。
(3)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开展协作学习,建构知识。
(1)在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能有效评估多样化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对特定学习任务的价值。
(2)针对较复杂的学习任务,使用网络工具快速搜索、获取和甄别水平2学习资源,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个性化的作品。
(3)根据不同学科的特征,有效运用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工具,提高学习质量。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续表水平素养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和个体学习需求的特点,合理运用数字化环境,主动参与协作学习与协同创作。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二)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二)结构(三)学分与选课四、课程内容(一)必修课程(二)选择性必修课程(三)选修课程五、学业质量(一)学业质量内涵(二)学业质量水平(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六、实施建议(一)教学与评价建议(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附录附录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附录2项目教学案例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
信息技术覆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课程圈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作者:解月光杨鑫等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第05期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深入总结十年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明确了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核心要素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该文对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总体结构、体系框架、表现描述、以及水平划分等研制成果进行解读,意在进一步阐明和探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概念、内涵、具体表现及其素养水平分级与描述,以期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编写、课程实施、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提供参照。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分级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一、核心素养的研究概述与理解(一)研究概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已然是全球范围内学界研究与探讨的热点问题。
最早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形成具体包括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
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也先后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建议各国将其作为推进终身学习和教育改革的参照框架。
受三大国际组织研究的影响,世界各国和地区积极开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开发与研究,最后形成了以DeSeCo项目为代表的并列交互型、以美国“21世纪技能”为代表的整体系统型和以日本“2l世纪型能力”为代表的同心圆型三大类。
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14年《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以来,“核心素养”才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
从研究思路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辛涛等人为代表的“借鉴经验式”的研究,此类研究是在借鉴国际研究思路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出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另一种是以学者李艺等人为代表的“本土化式”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特性等方面人手,注重核心素养对“双基”以及“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注重培养过程中学科思维的形成。
新课标对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
新课标对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水平的划分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咱们总会觉得自己像在海里游泳,四周都是各种信息的浪潮。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信息社会的责任可真是个大话题啊。
你想,孩子们在网上冲浪,随便一滑就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内容,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这时候,新课标就像个导航仪,告诉我们该怎么在这片信息海洋中找到方向。
它对信息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提出了一些要求,听起来挺严肃的,但其实咱们可以把它说得轻松一些。
首先啊,信息的真伪可得好好分辨。
就像你去吃饭,看到菜单上的菜名,光听名字可不行,还得看看上菜的样子对吧?所以,获取信息的时候,得学会“挑三拣四”,别轻易信那些来路不明的消息。
网络上假新闻、谣言满天飞,咱们得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内容,弄清楚背后是不是有猫腻。
就像老话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一点可得扎实学好,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再说了,信息的传播和分享也得有点“良心”。
你想想,咱们在朋友圈里发个动态,可能就影响了身边的人。
要是发了些不靠谱的东西,那可就得对不住那些相信你的人。
像是传播负面情绪,大家都跟着愁眉苦脸的,真是没必要啊。
咱们得知道,信息不仅仅是个符号,还是一份责任。
发信息的时候得心里有数,别随便乱发,咱们可得对得起自己和他人。
然后呢,保护隐私也是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
你看,咱们在网上分享的照片、位置,真是毫无保留,有时候甚至连最亲近的人都不知道。
可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隐私就像一块蛋糕,谁都想来切一块。
保持个人信息的安全可得注意,别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有机可乘。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咱们不能让自己的信息随便飘荡,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
还得提提信息的伦理。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在追求快速和便利,但咱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道德和责任。
想想那些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真是让人心痛。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但也得尊重他人。
就像那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网络上说话,得多点温暖,少点尖锐的刀子,这样大家才会和谐相处。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作者:陈仕桂来源:《家长·下》2018年第02期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夠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具体到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
信息及技术课堂教学目标分析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李艺、钟柏昌教授以内化水平为依据,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划分为双基、问题解决、学科思维三个层次。
最底为“双基层”,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为“问题解决层”,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为“学科思维层”,指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学科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
从形成机制讲,核心素养来自三维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学科学习之后学生收获的东西;从表现形态讲,学科核心素养又高于三维目标,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是高中必修信息技术以纯AA制皖南自驾游为活动主线,将收藏网址、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数字化资源、利用QQ上传图片和日志、利用电子表格管理个人财务几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首先出游前需要了解景点的相关介绍和攻略,可以收藏相关的网址,然后又以数字化资源获取工具存储下来的一些文件,让学生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管理器进行管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5)(一)课程性质 .................................................................................................................. 5(二)基本理念ﻩ5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5)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ﻩ6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ﻩ64.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6)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ﻩ6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ﻩ7(一)学科核心素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信息意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计算思维 (7)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7)4.信息社会责任ﻩ8(二)课程目标ﻩ8三、课程结构ﻩ8(一)设计依据ﻩ81.以立德树人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82.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ﻩ83.参照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ﻩ94.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发展特征ﻩ9(二)结构ﻩ9(三)学分与选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内容....................................................................................................................... 10(一)必修课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水平划分
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与水平划分素养1:时空观念概念界定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展观察、分析的观念。
涵分解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表达过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展考察。
水平划分水平1能够辨识历史表达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表达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水平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
水平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展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展分析、综合、比拟,在此根底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素养2:史料实证概念界定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水平划分水平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水平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重构历史中的根底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展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材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方案,能够依据信息系统设计的普遍原则进行较全面的评估,并采用恰当的方法迭代优化解决方案。
(2)能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水平
素养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预备级
(1)在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网络和相关资源的教育优势。
(2)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保护数据、信息以及信息设备的安全。
(2)依据学习任务进行学习资源的需求分析,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
(3)能利用简单的数字化工具,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水平1
(1)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评估常用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2)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任务,创作作品。
(3)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开展协作学习,建构知识。
水平3
(1)在较为复杂的信息情境中,确定信息的关键要素,发现内在关联,挖掘核心价值。
(2)针对复杂的信息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综合判断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
(3)具备服务信息社会,为信息社会积极贡献的意识。
水平
素养2:计算思维
预备级
(1)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优势。
(2)针对给定的简单任务,能够识别主要特征,并用流程图画出完成任务的关键过程。
模型化。
自动化。
系统化。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
对信息的敏感度。
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计算思维
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解决问题过程中的:
形式化。
(1)针对较为复杂的信息问题,能综合分析获取的信息,评估信息的可靠性、真伪性和目的性。
(2)在较为复杂的信息情境中,能认识到数据管理与分析对提高信息价值的重要性,利用多种途径甄别信息,判断其核心价值。
(3)具备选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安全防范的意识。
(4)能判断他人信息选择的合理状况并给予适当提示。
(3)了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价值、过程和工具,并能够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
水平1
(1)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
(3)运用基本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编程语言或其他数字化工具实现这一方案。
(4)按照问题解决方案,选用适当的数字化工具或方法获取、组织、分析数据,并能迁移至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水平2
(1)在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能有效评估多样化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对特定学习任务的价值。
(2)针对较复杂的学习任务,使用网络工具快速搜索、获取和甄别学习资源,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个性化的作品。
(3)根据不同学科的特征,有效运用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工具,提高学习质量。
水平3
(2)根据不同受众的特征,能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3)依据特定任务需求,甄别不同信息获取方法的优劣,并能利用适当途径甄别信息。
(4)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数字化工具,具备信息安全意识。
(5)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
水平2
水平2
(1)针对较为复杂的任务,能运用形式化方法描述问题,并采用模块化和系统化方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2)正确区分问题解决中涉及的各种数据,并采用适当的数据类型表示。
(3)针对不同模块,设计或选择合适的算法,利用编程语言或其他数字化工具实现各模块功能。
(4)利用适当的开发平台整合模块功能,实现整体解决方案。
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
能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与伦理。
(二)水平划分与描述
水平
素养1:信息意识
预备级
(1)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一定的需求主动获取信息。
(2)能够区分载体和信息。
(3)针对简单的信息问题,能根据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真伪性和表达的目的,对信息进行判断。
水平1
(1)针对特定的信息问题,自觉、主动地比较不同的信息源,能描述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确定合适的信息获取策略。
信息社会责任
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1)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和个体学习需求的特点,合理运用数字化环境,主动参与协作学习与协同创作。
(2)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发支持学科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知识创新。
(3)能适应真实和虚拟混合环境中的学习,感悟信息技术对强化与提升个体认知能力、促进知识创新和学习自觉性的特殊价值。
水平
素养4:信息社会责任
附录
(一)内涵与表现形式
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
具体表现
信息意识
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预备级
(1)认识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认识信息技术可能引发的一些潜在问题。
(3)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能采用简单的策略和方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使用信息设备。
(4)遵守基本的信息法律法规,按照社会公认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开展信息活动。
水平1
(1)在信息活动中,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尊重和保护个人及他人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