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2.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3.理解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现象,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2)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宏观经济学模型与经济计量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2)通货膨胀与失业(3)总需求与总供给(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4.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1)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2)凯恩斯主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3)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4)供给学派: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等(5)新凯恩斯主义:乔治·阿克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5.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2)经济预测与预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3)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历史发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如通货膨胀、失业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实践法: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如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等。
四、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共计4学时。
2.教学进度:每周2学时,连续两周完成。
五、作业与考核1.课后作业:每周布置一次,共计2次。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导语】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经济体整体而非个体的经济行为,涉及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广泛领域。
本教案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宏观经济学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等;3.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4. 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3. 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整体而非个体的经济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规律和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内容。
与之相对的是微观经济学,它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1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某一时期内某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
2.2 总需求总需求是指商品和服务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总购买力,它的构成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
2.3 总供给总供给是指某一时间段内全部经济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2.4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3. 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3.1 政府宏观调控宏观经济学为政府提供了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政府可以对经济进行调控,实现稳定增长、低通胀和充分就业的目标。
3.2 企业经营决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能够帮助企业理解经济环境并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企业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调整生产规模、价格策略等,以适应市场需求。
3.3 个人理财规划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对于个人理财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宏观经济的状况能够帮助个人做出合理的投资和储蓄决策,降低经济风险,实现自身财务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思维导图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 需平衡、经济增长等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凯恩斯主义学派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
政府干预市场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实现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有效性
金融市场波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 果,加大政策调控难度。
企业融资环境
金融市场波动会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环境,进而影响企业投资和生产。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劳动力供给减少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劳动 力供给减少。
劳动力成本上升
人口老龄化使得企业对年轻劳动力的需求增 加,推高劳动力成本。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 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收入、国 民就业量、物价水平、国际收支等总 量的决定和变动。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 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 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
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消费增长
0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02
促进就业与收入增长
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 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大工具是货币政策, 它是政府借助中央银行对一国的货币、信 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中央银行 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 变量和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 价格、汇率等等。
12
本课框架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国民收入的 决定与均衡。 第三篇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篇 研究和探讨诸如通货膨胀和紧缩、 就业和失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宏观 经济问题。 。 第五篇 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 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暴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在这种历史背景 下,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 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后人将之称为“凯恩斯革命”。 本课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前者仅仅局限于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后者则包 括了凯恩斯本人及其追随者和继承者的理论。包括萨缪尔 逊、J·希克斯、P·索洛、J·托宾。新一辈的著名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家主要有:George Akerlof 和 Janet Yeellen、 Oliver Blanchard、Greg Mankiw 和Larry Summers,Ben Bernanke , 他们号称“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是用来分析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概念。是一
个较为复杂的“质量”概念。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定程
度及结果,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总体进步和居民生活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产总值、国内⽣产净值和国民收⼊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为及后果,是组成经济的具体单位,⽽不是聚集单位。
它企求解释个⼈、家庭、企业和⼯业的经济⾏为和经济原则,并研究各种市场结构和表现。
消费者和家庭的开⽀⽔平、具体企业和⼯业的价格、产出决策、⼯资、竞争机制和作⽤,市场结构及社会效益等,都是它需要研究的变量。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以⾄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最⼤化。
c中⼼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第⼆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试述国民⽣产总值、国内⽣产总值、国民⽣产净值、国民收⼊、个⼈收⼊和个⼈可⽀配收⼊之间的关系。
答:(1)国内⽣产总值(GDP)是指⼀国范围内在某⼀给定时期内运⽤⽣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产总值(GNP)是指⼀国所拥有的⽣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NP和GDP 的关系:⼆者统计⼝径不⼀样。
GNP是⼀个国民概念,GDP是⼀个地域概念。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国民⽣产总值=国内⽣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3)国内⽣产净值(NDP)即⼀个国家⼀年中的国内⽣产总值(GDP)减去⽣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量。
(4)国民收⼊( NI)即⼀个国家在⼀年内各种⽣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即⼯资、利息、租⾦和利润的总和。
从国内⽣产净值中(5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政府转移⽀付(6)个⼈可⽀配收⼊(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简写为DPI),指缴纳了个⼈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所⽀配的收⼊。
宏观经济学导论(1)
45°
△y
y
三、影响乘数效应的因素 1、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2、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3、投资与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否
则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对货币的需求会导 致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ii)GNP核算一国居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来自哪国。 • GNP=GDP+来自国外的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GDP+从国外获得净要素收入(NFP) •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NP-企业间接税
•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个人对非居民部 门利息支付+红利+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第四节 乘数理论
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明)陆辑: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
其地奢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其民必不 易为生也。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 国。
一、乘数的含义 破窗经济 乘数指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
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
市场、国际市场
只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为简单国民收入 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假定 1、不存在政府,只有两个部门即家庭
与企业; 2、封闭经济,不存在对外贸易; 3、消费与储蓄行为出现在家庭部门;
解决途径: (i) 利用价格指数的变化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 (ii)利用真实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实际总产出水平。
GDP折算指数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定义1: t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Q)=>按基期的商品和服 务的市场价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一部分各章提要、补充说明、习题选答及补充练习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本章提要本章是全书的导论部分,因此,它要告诉读者的首先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容、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力图要给出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大概轮廓。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需要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宏观经济在短期为何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长期又是什么力量决定一国经济的增长。
经济运行中最常见的宏观问题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因此,宏观经济学必将以相当的篇幅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由于本书是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因此我们在导论中还特别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大概状况。
宏观经济学存在意义,是通过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对宏观经济现象作出的有效的分析,然后判断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和趋势,从而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流派(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争构成了宏观经济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它们在市场机制能否保证使经济波动回复到均衡状态上面有着截然相反的哲学信念和观点,但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毕竟有着各个流派都遵循的规则和方法。
二、补充说明1.宏观经济学导读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容,从短期看,是要解决实际总产出的决定问题以及为什么实际总产出会围绕潜在总产出发生波动;从长期看,是要探讨潜在总产出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增长,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外的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概念,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围,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当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也各自不同。
在短期里,宏观经济学假定潜在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固定不变。
在这一假定之下来分析实际总产出的决定与波动问题。
由于潜在总产出水平既定,因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总需求。
总需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四部分的大小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短期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02
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03
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
乘数效应
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 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 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原因、阶段 以及应对措施,探讨了经济波
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国 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绿色经济发展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政策配合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应对经济波动时 ,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 合。例如,在应对通货紧缩时,采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的财政 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些实 践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配合对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具有 重要意义。
05 国际经济部门
06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经济增长定义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季度或一年)经 济总量的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GDP 来衡量。
经济增长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增长模型
如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模型等,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动 因和机制。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实践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完整版)
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2024/10/12
10
• 如体育馆里坐着观赏球赛时,如果有一个 人为了看清楚些,就站起来,开始它可一 览无余;但其他观众效仿都站起来,大家 就会彼此遮挡,视野和原先大家坐着时的 效果一样或更差。这时,如果有少数人先 知先觉地意识到这种情况的荒谬或者站的 腿酸了,就会坐下来,大家效仿逐渐都坐 下来,则又回到原来的坐着的状态。
2024/10/12
11
• 单个家庭购车不会引起价格变化,所有家庭购车 就会引起价格变化;一个企业投资不会引起货币、 利率的变化,所有企业投资就会引起货币、利率 等变化。正像微观经济学中学到的:单个企业面 临的需求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而行业的需求曲 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树木,宏观 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森林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树木。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中心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 经济学则以国民收入为中心,被称为收入理论。
2024/10/12
8
• 3、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通过 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分析 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这一理论 的运用。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收入理论”。
• 4、宏观经济学进行的是总量分析。总量是反映整 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诸如国民收入、总就业 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储蓄、货币需求、货币 供给量等,总量分析就是研究这些总量如何形成 以及相互关系。
2024/10/12
4
• 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
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我们 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想后果,要先往远处 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 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说话要用脑子, 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现代宏观经学的产生与发展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是现代宏观 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现代宏观经济学与30年代前的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的不同点 在于:它所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经济周期波动、 通货膨胀等等的关系,因此它又被称做收入分析。不仅如此,它通 过收入分析所得出的论断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以实现充 分就业均衡,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而 20世纪最初30年的宏观经济学,则或者只限于对货币数量和利息率 水平的分析,而不涉及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问题;或者维持着资本 主义经济和谐的传统观点,把经济周期中阶段的更替看成是经济中 自发力量调整的结果。对于30年代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以往的那些宏观经济学既然被认为不可能提供一套有助于使西方各 国政府摆脱困境的对策,于是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代表的现 代宏观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2、古典经济学家虽对某些经济总量进行了分析,但与以后西 方宏观经济学所进行的总量分析仍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后者是建 立在边际增量分析基础上的。19世纪70年代起,在西方经济学中边 际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边际概念来分析总量及其增量的变 动,这几乎是以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者们的共同特点。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假定个量为己知条件。个别价值的确定 是当做既定前提被接受下来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边际效用论 为依据的价值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的宏观经济 学也就把边际效用价值论作为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基础或分析的出发 点。这与古典经济学家们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时基本上坚 持劳动价值论的情况是不同的。
1、在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那里,宏观经济研究和微观经 济研究的划分是不明确的,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当时还谈不上有 什么分工。配第、亚当· 斯密和李嘉图不仅研究了国民收人、国 民财富、货币流通总量等问题,而且也研究了微观经济学领域 内的价值和分配问题,即使是魁奈,也对微观经济学领域内的 “纯产品”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初级宏观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125
4.0
120
3.5
115 3.0
110
2.5 105
100
2.0
9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1.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Chapter 1
Slide 15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国 30 民 收 20 入 增 长 10 率 (0 )
-1 0
——经济增长与波动
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里?
-2 0
-3 0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00
年份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
Chapter 1
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存在的意义
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 通过 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 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 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总产出、总就 业水平和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 支或汇率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 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在 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 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 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来看,新古典综合 派的主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23
宏观经济学导论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二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 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 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 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发展了凯恩斯主 义,并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 论和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时至今日 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11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西方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宏观经 济学则非常类似于医学。
从理论结构上讲,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相当于解剖 学、生理学的内容;而“失业理论”、“通货膨 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与“开放经济理论”相当于病理学的内容;此外,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则相当于药理学和诊断学 的内容。
24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 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 他们更为彻底地拥护自由放任。理性预期 学派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 革命。
25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7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导论
11
(3)Note:太象现实的模型不一定是好模型
4、均衡分析法:如I=S/ IS-LM/ AD-AS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1.微观经济规律能够直接转变为宏观经济规律吗? 一般来说是不能的。第一,二者的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在总量 给定的情况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给定的前提恰好是宏观经 济学研究的对象——总量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扩大。第二,相对价格变动 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微观经济学揭示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而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恰恰假定相对价格是不变的。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价格 总水平可以不变,也可以同比例上涨或下跌。在相对价格机制不起作用 的情况下,调节经济的规律如何,正是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例如, 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数量起着调节总产出水平的作用,这 种作用称为数量机制。第三,微观经济学研究一般均衡,即各种商品的 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均衡,即总供给和总需 求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难道不就是总量均衡吗?乍一看,二者似 乎是一回事。由于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揭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在 微观经济学中,把一般均衡归结为一系列边际条件的实现;而在宏观经 济学中,则把总量均衡归结为注入和漏出即投资和储蓄的相等。第四, 由于具有特定的观察视角,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难以进入微观经济学的 研究领域,诸如货币数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经济的增长与波动,等等。 宏观经济学则要研究这些问题,并揭示其中的规律。
8
经济增长趋势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 增长率 是光明的
GNP
时间
9
四、有关概念
1、研究的对象——国民经济总体:四部门 2、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7版)单项选择题详解第十二单元宏观经济学导论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B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答案】B【解析】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转移支付,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答案】A【解析】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具体来讲,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从量上看,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反之亦然。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答案】D【解析】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
所以,ABC三项都是错的。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答案】C【解析】面粉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决定及其变化的科学研究,来提醒和描述稀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开展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2.凯恩斯学派(Keynesian)是最初由凯恩斯等人开创的、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兴旺国家开展起来、并迅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与推崇的宏观经济学学派。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开展。
主要代表有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
3.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pectation School〕是在19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与有关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理性预期〞。
4.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y school〕是1950-19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主要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货币最重要〞;主实施"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5.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是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变化。
其政策主有:崇尚"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应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反对过多社会福利,反对通货膨胀,竭力主大幅度减税等。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 影响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 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
➢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对 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
➢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行这一政府 机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 响宏观经济的运行。
•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应该包括以下五个 方面的内容:
➢2、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
• 同失业率相比,股票价格与经济周期的吻 合性稍显逊色。总的来说,股票价格能够 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并且由于其往往领 先于经济活动的变化,因而具有一定的预 测性。因此,股票价格常常被认为是国民 经济的晴雨表,这一点在大萧条期间表现 得最为突出。发生在1929年的股价暴跌正 是后来经济滑坡的先兆,而在其后的经济 恢复时期,股市的表现明显领先于实际GDP 的增长。
大萧条
25
1990-91萧条
20
1982年萧条
2001萧条
15
1973石油危机
新经济
10
二战
5
0
1928 1938 1948 1958 1968 1978 1988 1998 2003
图1.3 美国失业率的变动
从图1.3的美国经济的历史表现来看,在大萧条、石油危机和20世纪80年 代后的历次萧条中,失业率均创出阶段性的高点,而在二战期间由于政 府战争支出大幅增加,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经济”带动的经济高速增 长等,失业率均达到一个显著的低点。这极好地反映了失业率与实际GDP 的联动性,二者的波动非常吻合。
133.8,1989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126.1,
则: 1990年通货膨胀率
133.8
-
126.1
01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重点提示:本章需要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是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发展的过程中,失业率、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等经济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因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学两大分支之一。
经济学的另外一大分支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和波动。
它因以国民经济总体过程活动为研究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最先提出“宏观经济学”一词。
而在这之前,古典学派就早已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与考察。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被认为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进行分析的经济学文献。
此后,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很少被分割开来进行考察。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
它的出现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以收入和就业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此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分支学科。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因此,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整体的经济行为,它关注国民经济的繁荣与衰退,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水平及其增长,通货膨胀与失业,国际收支和汇率变动。
宏观经济学在考察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考察构成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
2020/5/23
14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之六: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 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一个国家
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其中的 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经济交 易反映经济价值的创造、转移、交换、转让或削 减,包括经常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 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
国际收支顺差(盈余):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大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一国来自国外的货币收 入总额小于付给国外的支出总额
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促进增长、稳定经济、减少失 业、控制物价、对外平衡
要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作用和长期效果如何? 什么
是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
2020/5/23
15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三市场划分 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 家庭、企业、政府、国外(国外消费者) • 四个经济主体又称为四部门。 3.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2020/5/23
21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5.具体分析方法 (3)几何图形法 (4)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决定。 • 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均衡的移动。 • 动态分析: 考虑了时间因素。
2020/5/23
22
2020/5/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3. 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g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36年出版《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标志凯恩斯经济体系 的确立。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 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g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凯恩斯主义理论方面缺少微观经 济学基础。 g 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研究上出现了一种试图把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探索力量即理性 预期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卢卡斯
繁荣:通货膨胀
削减支出 财政政策
经 济 波 动
提高利率 增发国债
(税收等)
经
济
政
货币政策
策
(利率等)
衰退:失业
降低利率
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总量
1. 总产出(GDP) g 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g 经济增长的源泉 g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 g 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g 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 g 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 g 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 g 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导论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故事
g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顽皮的小孩。有一天,小孩逮了 两只麻雀,他一手抓着一只麻雀跑到一个老师傅家里。 这个老师傅是全村最有智慧的人,人们有什么解不开的 谜团总是请教他。这个小孩问老师傅:“老师傅,你看 我手中的这两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老师傅看这个 聪明伶俐的小孩,笑者说:“如果我说是活的,你用手 一捏,麻雀就死了;如果我说是死的,你放手,让它飞 了,它就是活的。所以我没有答案,真正的答案掌握在 你的手中。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大滞胀
g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再加上停滞的产出 水平和不断上升的失业水平,弗里德曼和卢卡斯所宣扬 的反凯恩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g “正如30年代大萧条为凯恩斯革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70年代的大滞胀引导经济学家和 公众迎接反凯恩斯革命 的到来。”(托宾)
2020/11/17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g Aggregation g 有些可以直接加总,有些需要加权平均加总 g 有些个体合理,整体有谬误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IS-LM模型:70年代之前,宏观经济学以总需求分析为 中心。 三个市场框架:70年代之后,重视了对总供给的分析, 形成了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为中心的分析框架。 在经济学家眼中,人们带着不同的帽子:他们通常是产 品市场上的消费者,劳动市场上的工人,以及资本市场 上的债务人或债权人。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重点掌握
g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g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economic growth & economic cycle—两个相关的问题:都用GDP来衡量,实际GDP的 增加就是经济增长;实际GDP的波动即是经济周期。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为基础,分析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衰退:失业增加 (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经 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 区别: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方法及解决的中心问题等方面与微观经济学有区别。
2. 联系:在解决稀缺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要问题上两 者有互补作用(从两者研究的前提假设分析);如果说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树木,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树 木构成的整个森林。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年份
1978 1990 2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人均GDP 元
381
1644 7858 16084 18934 22698 25575 29992 35181 38353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两件事
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前者偏重于总供给 分析,后者偏重于总需求分析。
g 认为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政策含义: 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减轻经济波动。
g 凯恩斯理论的应用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战 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理论行之有效,因此取代 了古典主义学派占据主导地位。
g 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
g 莫迪利亚尼、克莱茵、 托宾、希克斯
2020/11/17
经济学的家谱
魁奈 1758
重农学派
亚当·斯密 1776
托马斯 曼
古典经济学
重商主义 15-17
社会主义
李嘉图 1817
马尔萨斯 1798
新古典经济学
马克思1867 列宁1917
J.S穆勒 1848
瓦尔拉
前苏联、
马歇尔 费雪
东欧国家
凯恩斯
1880-1910
中国
转轨经济
1936
现代主流
2020/11/17
高涨
10000
高涨
复苏
5000
萧条
300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人均实际GDP的趋势是一直在增长,但这种增长有时 被收入减少202的0/11时/17期所打断,这种时期称为衰宏退观或经济萧学导条论1[1]
2020/11/17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总量
2. 失业 g 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 g 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g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3. 物价水平 g 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g 通货膨胀的成本
4. 国际收支与汇率 g 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 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
g 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总体经济行为 及其后果。
g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民 经济中重要总量的决定和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宏观经 济政策。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宏观经济学
实际GDP(1992年美元)
30000
美国经济中的人均实际GDP
20000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1. 货币主义 g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 曼。他认为政府的积极的宏观经济干预政策是引起 宏观经济不稳定的罪魁祸首。 g 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唯一该做的事情就是给这种市场 力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发挥作用的环境。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解决的中心问题不同。微观 经济学以单个消费者、厂商、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 学以整体经济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有效配置,认为市场机制能使资源 最优配置,它以完全竞争市场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为研究前提。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 用,市场存在时滞,资源存在闲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如何克 服资源闲置,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1.宏观经济学的初期
g 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发表, 标志着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提出了 “看不见的手”,即市场力量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 经济活动达到最有状态。
Milton Friedman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1976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to Milton Friedman for hi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s of consumption analysis, monetary history and theory, and for his demonstra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stabilization policy.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1]
教学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