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1)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65d69b61cf84b9d528ea7afd.png)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1.Ma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________ while microeconomics studies ________:a.firm behavior; market behaviorrge biological system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c.an individual firm; the overall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nationd.the overall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world; the economy of a single countrye.the overall economic activity and prices; an individual firm, household, or market2.An endogenous variable is typically:a.Taken as a given.b.Strictly explained by data.c.Strictly explained outside the model.d.Strictly explained inside the model.e.Strictly explained by graphical analysis.3.Which statement is true of an exogenous variable in an economic model?a.It is often a policy variable.b.It is explained inside the model.c.Its value within the model cannot be changed.d.It has no direct relation to the endogenous variables.e.All of the above.4.Macroeconomic models particularly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economic data series.a.Inflation, unemployment, and business cycles.b.Bankruptcies,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depressions.c.Nominal GDP, the employment rate, and budget deficits.d.Endogenous variables, exogenous variables, and parameters.e.None of the above.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5.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might be an example of a ________ policy for the purpose of :a.monetary; lowering unemploymentb.monetary; reducing inflationc.monetary; increasing savingd.fiscal; reducing inflatione.fiscal; lowering unemployment6.An increase in interest rates might be an example of a ________ policy for the purpose of:a.monetary; reducing inflationb.monetary; lowering unemploymentc.monetary; increasing the quantity of moneyd.fiscal; reducing inflatione.fiscal; lowering unemployment7.Nonactivists propose doing nothing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hardship because:a."Markets self-correct pretty rapidly anyway".b.Activist policies can kick in at the wrong time and be counterproductive.c.In the face of high unemployment, activist policies would likely lead to surges in inflation.d.All of the above.e.None of the above.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Discussion Questions1.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What are some of the reasons that thesemacroeconomic policies are used?Fiscal policy refers to a government’s changing its taxes or spending or both.Monetary policy is a central bank’s control of interest rates and the amount of money in an economy.These policies are used for such purposes as influencing an economy’s saving rate, reducing or expanding the size of a government’s budget deficit, influencing the inflation rate and unemployment rate in an economy, or limiting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and stabilizing economic activity.2.What is stabilization policy? What two important debates occur among macroeconomists regarding its use andwho are the parties to these debates?Stabilization policy is the use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to stabilize economic activity by reducing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One debate concerns how active stabilization policy should be. It pits nonactivists, macroeconomists who believe that the economy has a self-correcting mechanism that works rapidly to reduce unemployment without the need for stabilization policy, against activists who think this self-correcting mechanism is too slow and therefore call for the active use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to reduce unemployment when it is unacceptably high. A second debate arises between macroeconomists who advocate the use of policy rules to specify in advance precisely how policymakers must react to changes in unemployment or inflation and those who would allow policymakers greater latitude to use their discretionary judgment to formulate the policy response they believe is most appropriate in a given situation.3.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explain which would make a reasonable hypothesis to test. Use theconcepts of normative and positive statements in your answers.a.Increases in the duration of unemployment benefits lead to higher rates of unemployment.b.Immigrations is bad for society.c.Increases in the labor force cause output to rise.d.Welfare payments make workers lazy.e.Higher tax rates increase work effort.Statements (a), (c), and (e) are positive statements that could be tested directly. Statements (b) and (d) are normative statements that involve value judgments and thus cannot be tested in an objective way.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4.If you were studying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s, which variable would be exogenous and which would beendogenous?a.The effect of investment growth on the growth rate of GDP.Investment, exogenous; GDP, endogenous.b.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sunshine and plant growth.Sunshine, exogenous; growth, endogenous.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rs of studying and grade point average.Studying, exogenous; GPA, endogenous.。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3e8728a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b.png)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一、各章参考文献第一章导论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 2nd Ed., Norton Co. , New York, 1988, Chapter 13、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
其次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 2nd Ed., Norton Co., New York, 1988, Chapter 22、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
5、美国商务部,《当今商业概览》,1976年一月号。
第三章经济增长1、Jones, “An Introduction to Mordern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 McGraw-Hill Co.,New York, 19762 > So 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Agregate Production Inunction n, in “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 , 1957第四章失业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其次版),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3、兰荣华,《我们国家当前失业的缘由和再就业的措施》,载《上海铁道高校学报》2000年第7期。
0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0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92b9a1a4c5da50e2534d7faf.png)
新货币数量论
m M P
f
( y, w, rm , rb , re ,
1 p
dp dt
, )
自然率假说
政策主张: 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
同时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主张单一政策规则
Chapter 1
30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供给学派
理论核心:供给创造需求 本身
重点分析:供给效应 主要观点:关于边际税率
Chapter 1
33
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都综 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服务以 及劳动市场。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的 基础上。
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 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利用 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International Economy)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 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
Chapter 1
12
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 年平均增长率14.15%
Chapter 1
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1990 620.9000 1991 718.4000 1992 849.4000 1993 917.4000 1994 1210.100 1995 1487.800 1996 1510.500 1997 1827.900 1998 1838.100 1999 1949.300 2000 2492.000 2001 2661.000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https://img.taocdn.com/s3/m/45040b0b79563c1ec5da71c4.png)
•
14
1.4.2 经济理性主义假设
• 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贯穿始终的最重要的假定 之一。是指在进行逻辑实证的研究过程中, 之一。是指在进行逻辑实证的研究过程中, 总是假定当事人非常明确行为的目标, 总是假定当事人非常明确行为的目标,在经 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的进行权衡比较, 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的进行权衡比较, 选择最佳方案,以期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选择最佳方案,以期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 经济理性主义隐含了经济学研究对当事人追 求最大利益行为的肯定。 求最大利益行为的肯定。当事人从理性出发 选择的行为与社会最优相悖时, 选择的行为与社会最优相悖时,经济学不简 单的指责追求最大利益行为本身, 单的指责追求最大利益行为本身,而是探求 使当事人选择这种追求最大利益行为的外部 条件,如技术、资源、体制等。 条件,如技术、资源、体制等。
30
7
中国失业与通货膨胀
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 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125 120 115
4.0
3.5
3.0 110 2.5 105 100 9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2.0
1.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12
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4.1 实证分析方法 • 1.4.2 经济理性主义假设 • 1.4.3 均衡分析方法 • 1.4.4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静态、 • 1.4.5 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 • 1.4.6 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 • 1.4.7 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 1.4.8 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
22
第一讲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讲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874e2c84336c1eb91b375d01.png)
-10
-20
-30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00
经济增长率(%)
2004-2008年中国GDP情况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8年世界各国最新GDP排名 国家 总值(亿美元) 人均(美元)
美国 日本 中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加拿大 俄罗斯
政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
[资料]:
2002年拉美经济乌云密布
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拉美经济今年 将出现0.8% 的负增长,人均产值负增长2.4%。报告称拉美地区的经 济前景“令人沮丧”。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3%。 今年的失业率将超过9%,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8%,“从80年 代以来还没出现过这样的逆境。”
垄断的主要类型:自然垄断、经济垄断、法定垄 断、行政性垄断
为了对付垄断,政府可以实行公共管制,或在垄 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和社会福利角度 规定价格。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三:信息不充分
私人市场的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特别是随着 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越来越分散、复杂,生产 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充分掌握必要信息,从而不可 避免地出现很多非理性决策,影响到竞争的充分 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效率,这就需要 政府来提供信息。
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市场也可以对经济波 动进行调节和矫正,但其是一种事后调节,是采 用经济危机的方式,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太大,代 价太高。因此,也需要政府对此进行干预和宏观 调控,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课堂讨论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当经济中出现大规模失业时?政府应如何
01宏观经济学导论
![01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79c318bdb84ae45c3a358ca2.png)
01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重点提示:本章需要重点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一门学问。
中国是一个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在发展的过程中,失业率、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等经济问题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宏观经济学因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学两大分支之一。
经济学的另外一大分支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和波动。
它因以国民经济总体过程活动为研究对象,所以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最先提出“宏观经济学”一词。
而在这之前,古典学派就早已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与考察。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被认为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进行分析的经济学文献。
此后,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很少被分割开来进行考察。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
它的出现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以收入和就业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此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分支学科。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的英文是“macro”,原意是“大”。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究投资、出口、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力影响和交叉渗透作用,研究失业现象时要考查失业因素并寻找解决失业问题的良性对策。
这些都是十分令人关切的主要宏观经济学问题。
第三,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6e2133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3.png)
2024/10/12
10
• 如体育馆里坐着观赏球赛时,如果有一个 人为了看清楚些,就站起来,开始它可一 览无余;但其他观众效仿都站起来,大家 就会彼此遮挡,视野和原先大家坐着时的 效果一样或更差。这时,如果有少数人先 知先觉地意识到这种情况的荒谬或者站的 腿酸了,就会坐下来,大家效仿逐渐都坐 下来,则又回到原来的坐着的状态。
2024/10/12
11
• 单个家庭购车不会引起价格变化,所有家庭购车 就会引起价格变化;一个企业投资不会引起货币、 利率的变化,所有企业投资就会引起货币、利率 等变化。正像微观经济学中学到的:单个企业面 临的需求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而行业的需求曲 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树木,宏观 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森林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树木。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中心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 经济学则以国民收入为中心,被称为收入理论。
2024/10/12
8
• 3、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通过 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分析 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这一理论 的运用。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收入理论”。
• 4、宏观经济学进行的是总量分析。总量是反映整 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诸如国民收入、总就业 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储蓄、货币需求、货币 供给量等,总量分析就是研究这些总量如何形成 以及相互关系。
2024/10/12
4
• 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
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我们 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想后果,要先往远处 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 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说话要用脑子, 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第1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1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https://img.taocdn.com/s3/m/4659a5369b6648d7c1c746d9.png)
02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01 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价格指数:同一组产品和服务在某一年的费用额同它在某一设定的基准年度(基 年)的费用额的比率。
• 常用的价格指数有两个:GDP平减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CPI)。 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折算系数,用于衡量基年与本年度之间所发生的价格变化。
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它可以反映通货膨胀情况。
03 名义GDP和实际GDP
Nominal GDP & Real GDP
GDP=∑PiQi
为了比较真实反映当年产量的变动,GDP又区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以前某一年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01
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06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02
规则
05
03 GDP指一年内所生产而非所出售的最终产品价值
04 GDP是流量而非存量
几个问题:
01 电、牛奶、糖、面粉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甲企业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只卖掉80万元;乙企业也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但
个人的购买行为 –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 洗衣机) –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 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 –不包括购买住宅的支出
01
政府购买:G
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 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 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 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
B.建造一批厂房
宏观经济学导论[1]
![宏观经济学导论[1]](https://img.taocdn.com/s3/m/41c773dafd0a79563c1e7263.png)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
重点掌握
g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g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g 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总体 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g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国民经济中重要总量的决定和变化规律, 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导论[1]
卢卡斯的离婚合同
g 罗伯特·卢卡斯由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成就而 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然而他本人却未能 “理性预期” 自己能够获得这一奖项,相反,他的前妻丽塔.科恩却预 期到了这一点。卢卡斯与丽塔于1982年分居,1989年 正式办理离婚手续。他与丽塔离婚时,丽塔提出:若是 卢卡斯在1995年底前获得诺贝尔奖,她应该分得全部 奖金的一半。卢卡斯心想:“获诺贝尔奖?这不是开玩 笑吗?”他因此也就漫不经心地答应了。时间过去了数 年,在1995年10月10日,传来了卢卡斯获奖的消息— —离前妻约定的最后期限只差80来天。卢卡斯不得不按 离婚合同分走一半奖金给丽塔,为此,卢卡斯后悔不迭, 认为丽塔简直是女巫。
宏观经济学导论
2020/11/17宏来自经济学导论[1]教学目的和要求
g 宏观经济学是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的科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包 括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扩展两大内容,旨在为学生进 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扎实基础。
g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 本内容,还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学会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课件(英文版)
![宏观经济学课件(英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18c3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4.png)
The breakdown of GDP into its various components, such as consumption, investment,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net exports.
VS
A measure of the percentage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jobless and actively seeking employment.
04
Fiscal Policy and Government Speing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economy,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share of GDP.
Government spending can also act as a stabilizer during economic downturns, stimulating growth and absorbing economic shocks.
05
Monetary Policy and Central Bank Operations
The main monetary policy tools used by central banks are open market operations, reserve requirements, and interest rate policy.
02
Examples include stimulus packages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programs, and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930cb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d.png)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 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在 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 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 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来看,新古典综合 派的主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23
宏观经济学导论
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
二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 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 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 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发展了凯恩斯主 义,并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 论和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时至今日 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11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西方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宏观经 济学则非常类似于医学。
从理论结构上讲,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相当于解剖 学、生理学的内容;而“失业理论”、“通货膨 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与“开放经济理论”相当于病理学的内容;此外,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则相当于药理学和诊断学 的内容。
24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 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 他们更为彻底地拥护自由放任。理性预期 学派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 革命。
25
宏观经济学导论
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
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
7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a9dd1f6858fafab069dc02cc.png)
11
(3)Note:太象现实的模型不一定是好模型
4、均衡分析法:如I=S/ IS-LM/ AD-AS
第三部分 分析讨论
1.微观经济规律能够直接转变为宏观经济规律吗? 一般来说是不能的。第一,二者的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在总量 给定的情况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给定的前提恰好是宏观经 济学研究的对象——总量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扩大。第二,相对价格变动 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微观经济学揭示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而宏观经济 学的研究恰恰假定相对价格是不变的。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价格 总水平可以不变,也可以同比例上涨或下跌。在相对价格机制不起作用 的情况下,调节经济的规律如何,正是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例如, 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数量起着调节总产出水平的作用,这 种作用称为数量机制。第三,微观经济学研究一般均衡,即各种商品的 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均衡,即总供给和总需 求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难道不就是总量均衡吗?乍一看,二者似 乎是一回事。由于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揭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在 微观经济学中,把一般均衡归结为一系列边际条件的实现;而在宏观经 济学中,则把总量均衡归结为注入和漏出即投资和储蓄的相等。第四, 由于具有特定的观察视角,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难以进入微观经济学的 研究领域,诸如货币数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经济的增长与波动,等等。 宏观经济学则要研究这些问题,并揭示其中的规律。
8
经济增长趋势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 增长率 是光明的
GNP
时间
9
四、有关概念
1、研究的对象——国民经济总体:四部门 2、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43b482186edb6f1aff001f95.png)
(五)总需求和总供给 总需求,是指给定价格、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社会想要 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即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想要的而且能 够支出的总额。 总供给,是指给定价格、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所有企业 想要生产并出售的产品和劳务总量,即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想 要的而且能够收入的总额。 (六)存量和流量 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经济变量固有的数值。如企业某个 时点上的厂房、机器设备。时点,是指计算期前的任何时刻。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 (七)漏出和注入 漏出,是指家庭要素收入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支出,而是用 于储蓄、纳税等的行为。这会导致厂商有一部分产品销售不出 去。 注入,是指非直接家庭要素收入购买国内厂商产品,如储 蓄转化为投资、政府购买、国外购买等的行为。
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功效,在于解释宏观经济 的运行,并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立足点。 如果经济体系中出现了经济理论所不能 解释的现象就意味着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空 间。 理论的发展一般有两条途径:假设条件 的放松和理论的革命。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曲 折的。宏观经济理论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 一部二十世纪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的记录史。
经济增长趋势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增长率 GNP
时间
六、主要经济变量
(一)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是指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决定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决定国民收入。 (二)国民产出(收入) 国民产出,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的商品和劳务产出的市 场价值总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和国民收入(NI)。 (三)就业(失业) 就业,是指应当且能够工作的成年人参加全日制工作 的状态。 应当且能够工作的成年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就业, 就是失业。 (四)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是指经济中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它通 常用具有重要影响的某些大类商品价格指数来衡量。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9f33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e.png)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决定及其变化的科学研究,来提醒和描述稀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开展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2.凯恩斯学派(Keynesian)是最初由凯恩斯等人开创的、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兴旺国家开展起来、并迅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与推崇的宏观经济学学派。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开展。
主要代表有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
3.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pectation School〕是在19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与有关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理性预期〞。
4.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y school〕是1950-19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主要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货币最重要〞;主实施"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5.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是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变化。
其政策主有:崇尚"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应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反对过多社会福利,反对通货膨胀,竭力主大幅度减税等。
宏观经济学理论 英文
![宏观经济学理论 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f4fd05f78a6529647d5318.png)
Source: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Table 2, July 2001.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1. Specialization by Individuals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U.S. Trade in Goods with Mexico
Percent of Total Imports or Exports
16 14 12 10 8 6 4 2 0
Peso Crisis NAFTA
1987
1988
1989
1990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1. Specialization by Individuals Opportunity Costs
Exchange Prices
Opportunity Cost Me Coconuts 0.67 fish 1.5 coconuts You 0.5 fish 2.0 coconuts Market Price Between 0.5 and 0.67 fish Between 1.5 and 2.0 coconuts
• Division of Labor
• Opportunity Cost
• Costs of Exchange
• Comparative and Absolute Advantage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1. Specialization by Individuals Division of Labor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introduction)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introduction)](https://img.taocdn.com/s3/m/d196ff8ca0116c175f0e4848.png)
经济增长不能过快, 经济增长不能过快,否则会导致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也不能过慢,否则会引起失业和通货紧缩。 经济增长也不能过慢,否则会引起失业和通货紧缩。
•
收入政策
又称“工资与价格控制” 是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之一, 又称“工资与价格控制”,是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提出的政策主张之一,指政府为了影 响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降低物价的上涨速度。 响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降低物价的上涨速度。
•
汇率政策
参考文献
•
好的经济类传媒
– – –
第一章 导论
1.1 1.2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问题和政策目标
1.3 本书框架
1.1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背景
亚当•斯密 )《国富论 (1)1776年,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的发表, ) 年 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国富论》的发表, 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提出了“ 。《国富论 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国富论》提出了“看不见 的手” 的手”,即市场力量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经济活动达到最优状态 。 马歇尔, (2)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里德 马歇尔,代表作《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里德·马歇尔 代表作《经济学原理》 按照马歇尔的理论, ( 1890年),按照马歇尔的理论,西方应该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不可 年),按照马歇尔的理论 西方应该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能出现大危机和大萧条,只有局部的不均衡,而且市场也能够靠自发 能出现大危机和大萧条,只有局部的不均衡, 的作用来实现均衡。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得到普遍认可。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的作用来实现均衡。萨伊定律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得到普遍认可。 年代的经济危机来自于20年代泡沫经济的大崩溃。 1924年美国经济 年代的经济危机来自于20年代泡沫经济的大崩溃。在1924年美国经济 20年代泡沫经济的大崩溃 就出现了投机热潮,主要是投资于不动产。 1928年 就出现了投机热潮,主要是投资于不动产。到1928年,投机热转移到 曼哈顿地区的股票市场,股市同现实经济完全脱节。 1929年10月 曼哈顿地区的股票市场,股市同现实经济完全脱节。从1929年10月21 黑色星期一”开始,一切都结束了,股市暴跌,末日来临。 日“黑色星期一”开始,一切都结束了,股市暴跌,末日来临。经济 危机由此开始,一直持续到1933 1933年 这次经济危机的后果是:5000万 危机由此开始,一直持续到1933年。这次经济危机的后果是:5000万 人失业,无数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付诸东流, 人失业,无数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上千亿美元付诸东流,银行纷 纷倒闭,GDP从1929年的1040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560亿美元 年的1040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560亿美元, 纷倒闭,GDP从1929年的1040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560亿美元,市场 水平倒退到了19世纪。而古典经济学无法对此作出解释。 19世纪 水平倒退到了19世纪。而古典经济学无法对此作出解释。 (4)这促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同时,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投身经济 )这促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同时, 学研究正是因为曾经经历了这个可怕的年代。 学研究正是因为曾经经历了这个可怕的年代。 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神话。 世纪30 (3)1929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神话。20世纪30 )1929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神话 20世纪
宏观经济学 导论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 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34db02c1c708a1294a4422.png)
注:所谓三部“圣经” 就是:《国富论》《资本论》《通论》
精选ppt
26
凯恩斯
• “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 机,股市这样低迷、经济这样 萧条,我的药方是“看得见的 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
• 挖坑理论:雇两百人挖坑,再 把坑填上。
精选ppt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 华夏出版社* –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趣味书目: – 梁小民 《宏观经济学纵横谈》三联出版社 – 韩秀云 《推开宏观之窗》经济日报出版社 – 刊 物 《经济学家茶座》.
精选ppt
4
曼昆《经济学原理》
• 格里高利·曼昆,哈佛大学 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 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经济学; 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 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
曼昆教授还是美国国家经济 研究局的合作研究人员,波士顿 联邦储备银行和国会预算办公室 的顾问;他还供职于ETS考试研
精选ppt
5
• 发委员会下设的经济学高价水平考试委员会;从 2003年到2005年,他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 席。
精选ppt
32
– 供给学派(拉弗) – 理性预期(卢卡斯)
精选ppt
33
人物简介: Robert E. Lucas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
研究领域: ❖ 理性预期 ❖ 货币中性理论 ❖ 转型经济分析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精选ppt
19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https://img.taocdn.com/s3/m/fd64e348cf84b9d528ea7a7a.png)
Ⅴ. Main Content of Macroeconomics
Topic3:The Monetary System -- What is money? -- The money supply (MS) and credit multiplier -- The demand for money (MD) -- Money market: the equilibrium interest rate
3.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1) 为什么一国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失业,有时会出现严重的 为什么一国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失业, 通货膨胀,而有时又会出现二者并存的局面?比如70年 通货膨胀,而有时又会出现二者并存的局面?比如 年 代的“滞胀 滞胀”. 代的 滞胀 (2)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低通胀、高增长?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低通胀、高增长?
Content of Macroeconomics
Topic1:Measuring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 GDP -- Approaches to GDP Calculation -- Other national accounts -- A circular flow model of income
-- 中国与亚洲“四小龙” 中国与亚洲“四小龙”
(2)为什么一个国家有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快,而有的时期 为什么一个国家有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快,
则比较慢? 则比较慢? -- 中国改革的前后
2. 经济周期问题
(1)为什么一国经济时而高涨,时而萧条? 为什么一国经济时而高涨,时而萧条? 为什么一国经济时而高涨 -- 中国经济在 中国经济在1988年和 年和1994年出现高 年和 年出现高 通胀, 费不足,近期 通胀,而随后便是消 费不足 近期 又由投资需求过热引起通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ource prices, including wage rates The state of technology The rules of the game that provide production incentives
that as the price level increases,
other things constant, the
purchases of the four major
50
decision makers decline
AD
0 2 4 6 8 10 12 14 16
Real GDP trillions of 1996 dollars
More goods and services are available in the economy More people are employed
18
Short History of U.S. Economy
History of the U.S. economy can be crudely divided into four economic eras
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CHAPTER 5
© 2003 South-Western/Thomson Learning
1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ocuses on the U.S. economy
9
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
Declines in 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 usually predict, or lead
to, a downturn and upturns point to an economic recovery
For exampl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 recession firms reduce overtime and new hiring, machinery orders slip, and the stock market turns down
15
Aggregate Supply Curve
Aggregate supply curve shows how much output U.S. produc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supply at each price level, other things constant
Increases in the amount and quality of resources, especially labor and capital
Better technology
Improvements in the rules of the game that facilitate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Since the early 1980s
• Good economic growth • Moderate increases in the price level
19
Exhibit 6: Decrease in Aggregate Demand between 1929 and 1933
Price level (1996 = 100)
• Was an era of generally strong economic growth • Moderate increases in the price level
From the early 1970s to the early 1980s
• High unemployment and high inflation
Aggregate deman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price of aggregate output and the quantity of aggregate output demanded
11
Price Level
Average price of aggregate output is called the price level
3
Economic Fluctuations
Economic fluctuations
The rise and fall of economic activity relative to the long-term growth trend of the economy
4
Components of Business Cycles
Prior to and including the Gre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a falling price level
After the Great Depression to the early 1970s
2
Flow and Stock Variables
Flow Variable
An amount per period of time Average spending per week, hours worked per month, etc.
Stock Variable
An amount measured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time Amount of cash on hand you have now Number of housing units in existence today
Peak Trough
6
U.S. Growth
U.S. economy in 2001 was more than eleven times larger than in 1929 as measured by 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real GDP
Real GDP means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economy’s price level have been stripped away the remaining changes reflect real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7
Exhibit 2: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U.S. Real GDP from 1929 to 2003
8
Increases in Production
Production tends to increase over the long run because of
16
Exhibit 5:Aggregate Demand & Supply
Equilibrium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ccurs where the
150
AD and AS curves intersect.
109 100
50
0
Price level (1996 = 100)
12
GDP Price Index
After adjusting GDP for price changes,
we end up with what is called the 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r real GDP
The GDP price index
Shows how the economy’s general price level changes over time Can be used to convert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years into dollars of constant purchasing power
Measures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a given period
Helps us keep track of the economy’s incredible varie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e price level in any year is an index number, or reference number,
comparing average prices that year to average prices in some base, or reference, year
Milder contraction Decline in total output lasting at least two consecutive quarters
5
Exhibit 1: Hypothetical Business Fluctuations
A recession begins after the previous expansion has reached its peak, or high point and continues until the economy reaches a trough, or low point.
13
Aggregate Demand Curv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level in the economy and the real GDP demanded, other things constant